CN117561180A - 燃料箱 - Google Patents

燃料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1180A
CN117561180A CN202280044995.4A CN202280044995A CN117561180A CN 117561180 A CN117561180 A CN 117561180A CN 202280044995 A CN202280044995 A CN 202280044995A CN 117561180 A CN117561180 A CN 117561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portions
slidable
fitting portion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49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屋和成
森崎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6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1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havin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Handling of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载体部的刚性并且能够提高内置部件的配置精度的燃料箱。一种燃料箱(1),该燃料箱的内置部件(10)被内置于箱主体,该内置部件(10)具有载体部(11)和多个支柱(12),其中载体部(11)连接多个支柱(12)且在俯视观察时呈环形,燃料箱(1)的特征在于,载体部(11)具有将多个支柱(12)彼此连接成环形的多个外侧延设部(11A~11F);从多个外侧延设部(11A~11F)的多个连接部向所述环形的内侧延伸设置的多个内侧延设部(11L~11N);接合多个内侧延设部(11L~11N)的接合部(201)。

Description

燃料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箱(fuel tank)。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燃料箱的内置部件,其具有焊接于燃料箱的外壁的内表面的多个柱部件、和将多个柱部件一体地连接的梁部件(载体部:carrier part),在柱部件的上部安装有阀(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6802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置部件通过梁部件(载体部)将多个柱部件连接成俯视观察时呈环形的形状,但将重量较大的阀安装于柱部件。因此,在制造燃料箱时,存在内置部件整体容易变形从而导致难以将柱部件焊接到燃料箱内的所期望位置上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载体部的刚性且提高内置部件的配置精度的燃料箱。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箱,该燃料箱的内置部件被内置于箱主体,所述内置部件具有载体部和多个支柱,其中所述载体部连接多个所述支柱且在俯视观察时呈环形,所述燃料箱的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部具有:将多个所述支柱彼此连接成所述环形的多个外侧延设部;从多个所述外侧延设部的多个连接部向所述环形的内侧延伸设置的多个内侧延设部;接合多个所述内侧延设部的接合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外侧延设部、内侧延设部和连接部提高了环形载体部的刚性,从而抑制了其变形。据此,能够将通过载体部连接的多个支柱配置在所期望的位置。
另外,优选,多个所述内侧延设部向所述环形的内侧且向上方延伸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安装有与储存在所述箱主体内的液体的液面变化或者所述箱主体内的压力控制相关联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例如,能够将满罐检测阀等部件稳定地配置在燃料箱内的上部。
另外,优选,多个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所述支柱嵌合的嵌合部,多个所述内侧延设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内侧延设部从所述嵌合部延伸设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载体部的刚性,从而可以更进一步抑制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载体部的刚性且内置部件的配置精度高的燃料箱。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置部件吸收燃料箱的成型后收缩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置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置部件的俯视图,且是表示将支柱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使支柱的被嵌合部嵌合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滑动嵌合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仰视图。
图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后收缩时的支柱的移动的图。
图10是说明向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滑动嵌合部组装支柱的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嵌合部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说明向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嵌合部组装支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和图示的内容,在不明显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实施。本发明能够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彼此组合来实施。在下面的记载中,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对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名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1的外观立体图。在图示的例子中,燃料箱1构成为:设X方向为宽度,设Y方向为进深,设Z方向为高度的箱型。燃料箱1例如为汽车用燃料箱,能够收装汽油、轻油等燃料。燃料箱1具有能设置供油泵(未图示)的开口2。能够被收装于燃料箱1的燃料。
燃料箱1在内部具有内置部件10(后述)。内置部件10例如能够在吹塑成型燃料箱1时配置在燃料箱1的内部。即,通过在圆筒状的型坯(未图示)的内部或者片状的一对型坯之间配置有内置部件10的状态下成型及冷却型坯,能够将内置部件10配置在燃料箱1的内部。
内置部件10吸收吹塑成型(blow molding)之后的冷却时发生的燃料箱1的成型后收缩,或者吸收使用时产生的燃料箱1的内部的正压或负压造成的膨胀或收缩,或者进行消波。一边参照图2和图3一边对成型后收缩进行说明。
图2是说明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置部件10吸收燃料箱1的成型后收缩的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图示,将燃料箱1的内部可视化来表示。后面会一边参照图3以后的附图一边对内置部件10的具体结构进行叙述。内置部件10通过嵌合于多个嵌合部15的各支柱12的上表面12a和下表面(未图示),被固定于燃料箱1的构成材料即型坯(未图示)。因此,在由于型坯的冷却而发生成型后收缩时,对支柱12沿着燃料箱1的收缩方向施加力。
成型后收缩通常是相似变形。因此,对可滑动(移动)的支柱12(与后述的可滑动嵌合部13嵌合的支柱12)作用朝向被固定的支柱12(与后述的固定嵌合部14嵌合的支柱12)的力。该力的方向用图2中的上图中的黑色箭头表示。当由于长度L1的成型后收缩而对支柱12施加力时,可滑动的支柱12向被固定的一个支柱12滑动。滑动后的内置部件10用图2中的下图表示。
这样,通过可滑动的支柱12向被固定的支柱12滑动,能够吸收与相似变形对应的成型后收缩,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成型后收缩而支柱12从燃料箱1的内壁剥离或者脱离。其结果,即使在成型后收缩后也能够在燃料箱1的内部保持内置部件10,由此能够由内置部件10来抑制使用时等的燃料箱1的变形。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置部件10的外观立体图。内置部件10具有载体部11、支柱12、可滑动嵌合部13和固定嵌合部14。例如,在XY平面上具有最大的位移的可滑动嵌合部13的支柱12与固定嵌合部14的支柱12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2。另外,支柱12、12之间的距离是指柱状的支柱12的中心P0、P0间的距离。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柱12、12之间的距离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但也可以全部相同,也可以全部不同。
载体部11是具有多个嵌合部15的刚体。嵌合部15是用于支柱12的被嵌合部30(图5)嵌合的部位。嵌合部15具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7个,但也可以为2个以上且6个以下,也可以为8个以上。
在图示的例子中,载体部11构成为沿着X方向和Y方向这两个方向延伸的框状。通过构成为框状,能够提高载体部11的刚性。载体部11例如由聚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构成。一边参照图4一边对载体部11的形状进行说明。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置部件10的俯视图,表示将支柱12拆下后的状态。内置部件10、更具体而言嵌合部15具有可滑动嵌合部13和固定嵌合部14。可滑动嵌合部13为,伴随着燃料箱1(图1)的成型后收缩,支柱12(图3、图5)的被嵌合部30(图3、图5)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合于载体部11的嵌合部15(在此为可滑动嵌合部13)。在本说明书中,将成型后收缩时的支柱12的滑动方向定义为可滑动方向。可滑动方向是在图4中用黑色箭头表示的方向。可滑动嵌合部13至少具有1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6个,但也可以为2个以上且5个以下,也可以为7个以上。
固定嵌合部14为,支柱12(图3、图5)的被嵌合部30(图3、图5)以不能滑动的方式嵌合于载体部11的嵌合部15(在此为固定嵌合部14)。固定嵌合部14在图示的例子中仅具有1个。在图4中简化表示被嵌合于固定嵌合部14的支柱12。点P是支柱12的轴中心。
如图4中黑色箭头所示,至少1个(也可以是1个)的可滑动嵌合部13的可滑动方向为朝向固定嵌合部14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多个可滑动嵌合部13各自的可滑动方向通过支柱12(图3、图5)中的点P,支柱12具有被嵌合于固定嵌合部14的被嵌合部30(图3、图5)。通过使可滑动方向为朝向固定嵌合部14的方向,能够吸收成型后收缩。
可滑动嵌合部13为,可滑动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中的至少任一侧被敞开。在敞开侧形成敞开部21。通过使任一侧敞开,能够使支柱12的被嵌合部30(图3、图5)从空出的一侧与可滑动嵌合部13嵌合。在图示的例子中,可滑动嵌合部13中的与固定嵌合部14相反的一侧被敞开,形成敞开部21。这样一来,即使由于成型后收缩而被嵌合部30向图4中黑色箭头所示的方向滑动,也能够抑制被嵌合部30从敞开部21脱落。
如图3和图4所示,载体部11包括:外侧延设部11A、11B、11C、11D、11E、11F,其将支柱12彼此连接成环形;多个内侧延设部11L~11N,其从多个外侧延设部11A~11F的多个连接部向环形的内侧延伸设置;和接合部201,其接合多个内侧延设部11L~11N。
如图4所示,外侧延设部11A~11F是在俯视观察时将载体部11的外侧连接成环形的部件。更详细而言,外侧延设部11A~11F通过将相邻的嵌合部15彼此分别连接而构成环形部。外侧延设部11A~11F是呈直线状或曲线状的板状部件,设有加强用的肋。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延设部设有6个,但根据嵌合部15(支柱12)的个数来适当设定即可。
如图4所示,接合部201在俯视观察时被设置在载体部11的内侧。在接合部201上设置有平坦的底座。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201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接合部201例如是配置有与箱主体内储存的液体(燃料)的液面的变化或者箱主体内的压力(燃料的蒸汽压)的控制相关联的部件(例如,检测燃料的满罐液面的截流阀等)的部位。
内侧延设部11L~11N是将接合部201和多个嵌合部15进行连接的部件。内侧延设部11L~11N是呈直线状或曲线状的板状部件,设有加强用的肋。内侧延设部11L~11N从接合部201的外周缘大致呈放射状延伸。另外,内侧延设部11L~11N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嵌合部15连接,但也可以与支柱12或外侧延设部连接。技术方案中的“连接部”是指,载体部11的环形部的一部分与内侧延设部连接的部位。
另外,如图3所示,内侧延设部11L~11N在载体部11的内侧向上方延伸设置。据此,接合部201位于环形的载体部11的内侧且上方的位置。换言之,接合部201位于箱主体的上部。另外,内侧延设部11L~11N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3个,但适当设定为2个以上即可。
此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外侧延设部11A~11F、内侧延设部11L~11N和嵌合部15的任一个上设置沿Z方向贯通的通孔Q。通过设置通孔Q,能够防止燃料积存在外侧延设部11A~11F、内侧延设部11L~11N和嵌合部15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延设部11A~11F和内侧延设部11L~11N通过嵌合部15间接地与支柱12连接,但也可以直接与支柱12连接。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柱12的立体图。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柱12能够与可滑动嵌合部13和固定嵌合部14的所有的嵌合部15嵌合,但例如与可滑动嵌合部13嵌合的支柱12的形状和与固定嵌合部14嵌合的支柱1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支柱12具有构成为圆柱状的支承柱17、和被嵌合部30。被嵌合部30分别嵌合于载体部11的多个嵌合部15。相同形状的支柱17分别在被嵌合部30的+Z方向和-Z方向上延伸。被嵌合部30具有矩形或大致矩形的平板31,该平板31在四角具有缺口部36。被嵌合部30具有矩形或大致矩形的平板33,该平板33在四边中的相向的两边具有缺口部32(仅图示在一方的边形成的缺口部32)。这里所说的大致矩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矩形,而是指俯视观察时大致为矩形的形状。具体而言,例如,不使角为直角,而是例如通过倒角而成为R形状的形状。
被嵌合部30具有夹持部35。夹持部35通过包含相向配置的一对平板31、33的平板组34的夹持而嵌合于嵌合部15(图2)。如图6所示,夹持部35在一对平板31、33之间均具有棱柱18,该棱柱18具有与敞开部21的X方向的长度L3和Z方向的长度L4相同的尺寸。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支柱12的被嵌合部30嵌合到可滑动嵌合部13的状态的立体图。敞开部21的X方向的长度(宽度)为长度L3。可滑动嵌合部13在X方向上的长度(夹持部35被夹持的部分)在可滑动嵌合部13的Y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中为长度L3。敞开部21的Z方向的长度(高度)为长度L4。可滑动嵌合部13的Z方向的长度(夹持部35被夹持的部分)也为长度L4。因此,通过经由敞开部21将被嵌合部30插入可滑动嵌合部13,能够将被嵌合部30嵌合于可滑动嵌合部13。
可滑动嵌合部13具有滑动限制部件41,该滑动限制部件41限制被嵌合部30向形成有敞开部21的敞开侧的滑动。通过设置滑动限制部件41,能够抑制被嵌入到可滑动嵌合部13的被嵌合部30从敞开部21脱落。
滑动限制部件41是具有倾斜面42a的爪42,其中倾斜面42a是随着从形成有敞开部21的敞开侧(-Y方向)靠向里侧(+Y方向)而上升的倾斜面。通过切除爪42的除前边之外的3边,爪42的后端成为自由端,爪42可弹性变形。通过具有爪42,在从敞开部21插入被嵌合部30时,能够以将倾斜面42a向-Z方向压入的方式使被嵌合部30向+Y方向滑动。而且,通过被嵌合部30越过爪42的里侧的端部42b,倾斜面42a通过反作用力而向+Z方向抬起,从而能够将被嵌合部30卡止于可滑动嵌合部13。
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7是在图6中从+Z方向观察-Z方向的图。通过使敞开部21侧的两个缺口部36的端面36a与爪42的端部42b接触,使被嵌合部30卡止于可滑动嵌合部13。当爪42与缺口部36卡止时,爪42的端部42b在Y方向上的位置与棱柱18的前侧的端部18a在Y方向上的位置基本上一致。
在可滑动嵌合部13中,从敞开部21观察时存在于里侧(与敞开部21相反的一侧)的端面43与爪42的端部42b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5。在支柱12中,棱柱18的+Y方向的端面18b与缺口部36的-Y方向的端面36a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6。长度L5比长度L6长。因此,支柱12在形成于端面43与端部42b之间的可滑动区域中滑动。在可滑动区域滑动时的滑动量为从长度L5减去长度L6后的长度。
平板31在X方向上的长度为长度L7。滑动限制部件41、41的间隔为长度L8。长度L7比长度L8长。因此,即使平板31要向敞开部21滑动,平板31也会被滑动限制部件41、41卡住,从而能够将支柱12配置在可滑动接合部13的端面43与爪42的端部42b之间。
图8是图6的仰视图。图8是从图6中的-Z方向观察+Z方向的图。图8表示敞开部21侧的两个缺口部36(图7)的端面36a(图7)与爪42的端部42b(图7)接触的状态。
如上所述,平板33在四边中的相向的两边具有缺口部32。可滑动嵌合部13在与缺口部32相向的位置具有卡止部45,该卡止部45在被嵌合部30嵌合于可滑动嵌合部13的临时状态下进行卡止。在此所说的临时状态是指成型后收缩前的状态,具体而言,例如是指在配置有内置部件10的状态下的吹塑成型后型坯冷却前的状态。因此,可滑动嵌合部13具有由卡止部45构成的向可滑动方向(Y方向)定位的定位机构。卡止部45例如是构成为在未作用应力时弯曲部45a嵌入缺口部32的板簧。通过具有卡止部45,能够在被嵌合部30嵌合于可滑动嵌合部13的临时状态下卡止支柱12。据此,能够在卡止支柱12的状态下将内置部件10配置于燃料箱1。
卡止部45具有一对,以夹着支柱12的方式进行设置。一对卡止部45、45彼此在X方向上的长度为长度L9。此外,在相向的两边上设置的缺口部32、32彼此在X方向上的长度也是长度L9。另外,平板33在X方向上的长度为长度L10。长度L10比长度L9长。因此,能够通过卡止部45来卡止具有平板33的支柱12。
图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后收缩时的支柱12的动作的图。如图9的上图(与图8相同的状态)所示,在临时状态下,缺口部32被卡止部45卡止。此时,卡止部45、45彼此在X方向上的间隔与缺口部32、32彼此在X方向上的间隔相等,长度为L9(图8)。
在被卡止部45卡止的状态下,当燃料箱1(图1)成型后收缩时,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支柱12在保持嵌合部15的位置(XY位置)的状态下移动,即,在保持载体部11的位置的状态下移动。其结果是,解除卡止部45的卡止,支柱12在可滑动区域中朝向固定嵌合部14滑动。由于支柱12在成型后收缩时解除卡止并向固定嵌合部14滑动,因此,通过以卡止支柱12的状态配置的内置部件10,如上述图2所示,能够吸收与相似变形对应的成型后收缩。
如图9的下图所示,支柱12仅滑动滑动量L11。支柱12的滑动量L11能够根据可滑动嵌合部13与固定嵌合部14之间的距离、和收容内置部件10的型坯(在燃料箱1中成型后收缩的部件)的构成材料的收缩率来确定。可滑动嵌合部13与固定嵌合部14之间的距离按确定滑动量L11的每个支柱12来确定,例如以上述图3的例子来说,在XY平面上具有最大位移的可滑动嵌合部13的支柱12的滑动量能够基于其与固定嵌合部14的支柱12之间在XY平面上的距离即长度L2来确定。另外,收容内置部件10的型坯的构成材料的收缩率可以根据构成材料从已知的值中选择,也可以通过实验等来确定。
只要能够掌握成型后收缩前和成型后收缩后的收缩率,就能通过将上述距离乘以上述收缩率,计算出成型后收缩的大小、即支柱12的滑动量L11。支柱12在可滑动嵌合部13的端面43与爪42的端部42b之间形成的Y方向上的长度L5(图7)的可滑动区域中滑动。另外,如上所述,长度L6(参照图7)是在棱柱18的+Y方向的端面18b和缺口部36的-Y方向的端面36a之间的距离。因此,只要从作为滑动部分的长度L5减去长度L6后的值为滑动量L11以上,就能够抑制成型后收缩时的可滑动嵌合部13对移动的限制。
如此,可滑动区域的可滑动方向的长度(长度L5)优选为根据可滑动嵌合部13和固定嵌合部14之间的距离(在图3的例子中为长度L2)、和收容所述内置部件的型坯的构成材料的收缩率来确定的值。据此,推测成型后收缩时的滑动量,从而能够设置充分的可滑动区域。
图10是用于说明将支柱12组装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滑动嵌合部13的图。如黑色箭头所示,通过将支柱12插入敞开部21,来进行支柱12向可滑动嵌合部13的组装。支柱12以滑动限制部件41、41的配置方向(X方向)与具有长度L5的平板31的长度方向成为同一方向的方式插入到敞开部21。据此,如图6~图8所示,在可滑动嵌合部13上组装支柱12。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嵌合部14的立体图。与可滑动嵌合部13同样,固定嵌合部14包括用于限制支柱12的夹持部35的滑动的滑动限制部件41。但是,与可滑动嵌合部13不同,固定嵌合部14包括肋51。在肋51和滑动限制部件41之间配置有支柱12的夹持部35。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肋51设置有一对,以夹持平板31的方式对称设置。肋51只要具有能够限制平板31在Y方向上的位置的形状即可,例如,具有L字形状,在敞开部21的方向(Y方向)和与敞开部21平行的方向(X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肋51包括在X方向上延伸的肋51c和在Y方向上延伸的肋51b。其中,通过肋51c,在固定支柱12时能够进行支柱12在X方向上的定位。通过肋51b,在从敞开部21插入支柱12时,能够引导向+Y方向的插入。
一方的肋部51的-X方向的端部51a与另一方的肋部51的+X方向的端部51a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14。长度L14比沿X方向延伸的平板31的端面中的除了缺口部36以外的部分的端面31a的长度L15稍长。因此,平板31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端部51a、51a之间。据此,进行具有平板31的支柱12在X方向上的定位。
肋51b、51b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16。长度L16比平板31的X方向上的长度即长度L7长。因此,平板31被配置在肋51b、51b之间。在肋51中的沿Y方向延伸的肋51b分别与平板31的端面31b相向,其中平板31的端面31b沿与可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Y方向)延伸。另外,肋51c分别与配置在远离敞开部21的一侧的两个缺口部36的Y方向的端面36a相向。肋51c被配置在从端面36a观察时与敞开部21相反的一侧。
与可滑动嵌合部13不同,具有平板31的支柱12被固定于固定嵌合部14。因此,固定嵌合部14构成为一侧敞开而形成敞开部21,并且另一端侧形成有端面43(封闭端面)。固定嵌合部14在敞开部21和端面43之间具有限制夹持部35的滑动的滑动限制部件41。夹持部35与滑动限制部件41及端面43卡止。在图示的例子中,构成夹持部35的棱柱18的端面18b的Y方向位置与固定嵌合部14的端面43的Y方向位置大致一致。即,端面18b与端面43接触。另外,在敞开部21侧的两个缺口部36的端面36a的Y方向位置与构成滑动限制部件41的爪42的端部42b的Y方向位置大致一致。即,端部42b与端面36a接触。由此,能够将支柱12固定于固定嵌合部14。
肋51c与滑动限制部件41的端部42b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17。另外,沿Y方向延伸的平板31的端面中的除了缺口部36以外的部分的端面31b的长度为长度L18。长度L17比长度L18长。因此,平板31被配置在滑动限制部件41的端部42b与肋51c之间。
图13是说明将支柱12组装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嵌合部14的图。如黑色箭头所示,通过将支柱12插入到敞开部21中,进行支柱12向固定嵌合部14的组装。支柱12以滑动限制部件41、41的配置方向(X方向)与具有长度L5的平板31的长度方向成为同一方向的方式插入到敞开部21。此时,如上所述,支柱12向+Y方向的插入由肋51b引导。据此,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固定嵌合部14上组装支柱1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1,由于由刚体构成载体部11,因此在将内置部件10配置在燃料箱1内时,能够抑制载体部11的变形,因此能够将内置部件10高精度地配置在燃料箱1的内部。
更详细而言,除了环形的外侧延设部11A~11F之外,通过内侧延设部11L~11N和接合部201也在载体部11的内侧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载体部11的刚性,抑制了其变形。据此,能够将通过载体部11连接的多个支柱12配置在箱主体的所期望的位置。
另外,多个内侧延设部11L~11N向载体部11的内侧且上方延伸设置,并且,例如在接合部201中配置有截止阀。据此,能够将满罐检测阀等部件稳定地配置在燃料箱内的上部(所期望的位置)。
另外,通过将接合部201设置在载体部11的环形部的内侧,且通过内侧延设部11L~11N将接合部201和嵌合部15呈大致放射状地连接,据此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提高刚性。
另外,内侧延设部11L~11N可以直接延伸设置在支柱12上,但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从多个嵌合部15延伸设置。据此,进一步提高了载体部11的刚性,并且更能够进一步抑制变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连接部具有嵌合支柱12的嵌合部15,将内侧延设部11L~11N的各端部全部连接在各嵌合部15上,但也可以是连接至少一个内侧延设部和嵌合部15的方式。
另外,多个可滑动嵌合部13的可滑动方向为朝向固定嵌合部14的方向。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吸收复杂的燃料箱1的成型后收缩引起的位移。据此,能够抑制由于成型后收缩而引起的支柱12从燃料箱1剥离、载体部11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燃料箱1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违背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均采用了在发生成型后收缩时支柱滑动的结构,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所有支柱均不相对于载体部滑动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燃料箱;10:内置部件;11:载体部;11A~11F:外侧延设部;11L~11N:内侧延设部;12:支柱;13:可滑动嵌合部;14:固定嵌合部;15:嵌合部;30:被嵌合部;32:缺口部;33:平板;35:夹持部;36:缺口部;41:滑动限制部件;42:爪;42a:倾斜面;42b:端部;43:端面(闭塞端面);45:卡止部;201:接合部。

Claims (3)

1.一种燃料箱,该燃料箱的内置部件被内置于箱主体,所述内置部件具有载体部和多个支柱,其中所述载体部连接多个所述支柱且在俯视观察时呈环形,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部具有:
将多个所述支柱彼此连接成所述环形的多个外侧延设部;
从多个所述外侧延设部的多个连接部向所述环形的内侧延伸设置的多个内侧延设部;
接合多个所述内侧延设部的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内侧延设部向所述环形的内侧且向上方延伸设置,
在所述接合部安装有与储存在所述箱主体内的液体的液面变化或者所述箱主体内的压力控制相关联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所述支柱嵌合的嵌合部,
多个所述内侧延设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内侧延设部从所述嵌合部延伸设置。
CN202280044995.4A 2021-07-26 2022-07-14 燃料箱 Pending CN1175611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1294 2021-07-26
JP2021-121294 2021-07-26
PCT/JP2022/027651 WO2023008206A1 (ja) 2021-07-26 2022-07-14 燃料タン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1180A true CN117561180A (zh) 2024-02-13

Family

ID=8508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4995.4A Pending CN117561180A (zh) 2021-07-26 2022-07-14 燃料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45825B2 (zh)
CN (1) CN117561180A (zh)
WO (1) WO2023008206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9036A (en) * 1977-07-27 1979-12-18 Alfa Romeo S.P.A. Motor vehicle fuel tank
US6138859A (en) * 1999-06-08 2000-10-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uel tank assembly
JP2004090698A (ja) * 2002-08-29 2004-03-25 Fts:Kk 燃料タンク
JP2015058715A (ja) * 2013-09-17 2015-03-30 株式会社Fts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
CN104918814A (zh) * 2013-01-15 2015-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罐结构
CN104955670A (zh) * 2013-01-31 2015-09-30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箱的车身安装结构以及燃料箱的防变形件
US20160114675A1 (en) * 2013-06-14 2016-04-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tank
CN107148364A (zh) * 2014-10-30 2017-09-0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燃料箱
CN107531145A (zh) * 2015-04-27 2018-01-02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燃料箱
CN107531144A (zh) * 2015-04-15 2018-01-02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箱
KR20200078203A (ko) * 2018-12-21 2020-07-01 주식회사 동희산업 차량용 연료탱크의 배플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0911B2 (ja) 2007-11-30 2013-08-21 株式会社Fts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
JP6923417B2 (ja) * 2017-10-26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9036A (en) * 1977-07-27 1979-12-18 Alfa Romeo S.P.A. Motor vehicle fuel tank
US6138859A (en) * 1999-06-08 2000-10-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uel tank assembly
JP2004090698A (ja) * 2002-08-29 2004-03-25 Fts:Kk 燃料タンク
CN104918814A (zh) * 2013-01-15 2015-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罐结构
CN104955670A (zh) * 2013-01-31 2015-09-30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箱的车身安装结构以及燃料箱的防变形件
US20160114675A1 (en) * 2013-06-14 2016-04-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tank
JP2015058715A (ja) * 2013-09-17 2015-03-30 株式会社Fts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
CN107148364A (zh) * 2014-10-30 2017-09-0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燃料箱
CN107531144A (zh) * 2015-04-15 2018-01-02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箱
CN107531145A (zh) * 2015-04-27 2018-01-02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燃料箱
KR20200078203A (ko) * 2018-12-21 2020-07-01 주식회사 동희산업 차량용 연료탱크의 배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08206A1 (zh) 2023-02-02
WO2023008206A1 (ja) 2023-02-02
JP7445825B2 (ja)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7453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parts
US6736282B2 (en) Device for reducing sloshing of fuel in a fuel tank
US9388780B2 (en) Fuel supply device
EP2014930A1 (en) Article installation device
US8220438B2 (en) Apparatus having a canister and a component associated with the canister
EP2687662B1 (en) Assist device for mobile body, and housing
CN117561180A (zh) 燃料箱
JP2010525248A (ja) 一体的なヒンジを備えたバルブ
US20110101006A1 (en) Hollow body comprising an accessory module fastened to the wall thereof, and module suitable for such a hollow body
CN111919022A (zh) 燃料箱用盖
JP7153164B2 (ja) 燃料タンク
JP5421465B2 (ja) キャップ取付け構造
CN110417277A (zh) 滑扣式机壳装置
JP5949686B2 (ja) インタンク用弁ユニット
CN116723951A (zh) 燃料罐
WO2018079209A1 (ja) 燃料タンクの内蔵部品の取付構造
CN212615675U (zh) 压力控制装置
CN111989542B (zh) 具有带有壁卡持部的可移除端盖的水平仪
CN110584351A (zh) 一种tip头盒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
CN110730896B (zh) 罐安装构造和罐安装方法
US10618500B2 (en) Cover equipping a connector for a motor vehicle wiper
EP4283204A1 (en) Water tank and dehumidifier
JP4784576B2 (ja) クランプ及び車両用ボデー構造
KR20200134414A (ko) 자동차용 연료탱크 강성 보강 장치
CN111452316B (zh) 开模顺序控制机构及模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