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7315A -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7315A
CN117547315A CN202311354671.3A CN202311354671A CN117547315A CN 117547315 A CN117547315 A CN 117547315A CN 202311354671 A CN202311354671 A CN 202311354671A CN 117547315 A CN117547315 A CN 117547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rial shunt
pressure
handle
atrial
implant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46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47315B (zh
Inventor
姜程文
潘嘉虬
彭俊葵
梁玉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46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7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7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7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47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7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38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 A61B2017/00243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cardia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输送结构,具有外鞘管和输送手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测压结构,测压结构包括:测压导丝;测压导管,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用于容纳测压导丝的导丝通道;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测压导管的远端,内部具有沿纵向贯穿压力检测装置的贯穿通道,贯穿通道与导丝通道连通,用于容纳测压导丝,压力检测装置被测压导管推动可滑动地位于输送手柄、外鞘管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本发明无需在手术完成后重新增加开口进行左心房血压监测,而是在植入分流器手术过程中同时进行左心房血压监测,大大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容错率,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简称心衰,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肌病变发展到最终的共同表现。根据目前的指南建议,心力衰竭可分为三类,即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其中HFpEF是指心衰合并射血分数大于50%的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心脏舒张功能及顺应性的降低而非收缩功能降低。HFpEF临床上表现为静息及负荷下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及肺小动脉楔入压(PCWP)/左心房压(LAP)的升高,最终导致肺水肿和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
目前对于HFpEF,现有的技术中解决措施之一是采用心房分流器调节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在手术过程中,在房间隔穿刺后,引入导丝,然后使用球囊扩口后,需将导丝取出,再把心房分流器植入到房间隔位置,现有的操作存在以下问题:
房间隔分流器主要是降低左房压,因此对左心房的血液需要进行监测,一般需要从左侧股静脉进入左心房来监测左心房血液,这样会重新开口,对患者不利。若监测发现分流器并不匹配时,需要重新把外鞘管引入房间隔回收更换分流器,比较麻烦,浪费时间,也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对患者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植入分流器后,在对左心房的血液进行监测时,需重新开口,在需要更换分流器时也比较繁琐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一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具有互相连通的外鞘管和输送手柄;
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一测压结构,所述测压结构包括:
测压导丝,所述测压导丝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测压导管,所述测压导管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用于容纳所述测压导丝的导丝通道,所述测压导管可沿所述测压导丝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测压导管的远端,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内部具有沿纵向贯穿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导丝通道连通,用于容纳所述测压导丝,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被所述测压导管推动可滑动地位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测压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的内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一推送结构,所述推送结构具有一推送杆,所述心房分流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
其中,所述推送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内;
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连通后形成导管通道,所述导管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和所述推送杆的外径之和。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测压导丝在所述心房分流器设置于所述输送手柄内前,可操作地穿设于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或,所述测压导丝在所述心房分流器安装好并与所述推送杆分离后,可操作地穿设于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输送手柄具有一中空的柱形主体,所述柱形主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具有两个密封弯垫,各所述密封弯垫上具有开口。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两个所述密封弯垫的开口相互错开设置。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两个所述密封弯垫紧贴在所述柱形主体的近端。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密封弯垫的凸起侧位于远端,所述密封弯垫的凹陷侧位于近端,位于远端侧的所述密封弯垫的凹陷与位于近端侧的所述密封弯垫的凸起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输送手柄还具有中空的鞘管连接部,所述鞘管连接部位于所述柱形主体的远端侧且与所述柱形主体连通;
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纵截面整体呈梯形,在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中沿周向向外挖设有第一凸槽、过渡槽和第二凸槽,所述第一凸槽位于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中部,所述第一凸槽通过所述过渡槽平滑过渡到其近端侧的内腔,所述第二凸槽位于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近端;
所述外鞘管的近段外壁具有与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相对应的结构,所述外鞘管的近段连接于所述鞘管连接部中。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第一凸槽、所述第二凸槽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所述过渡槽的纵截面为梯形。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第一凸槽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凸槽的内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一扩张器结构,所述扩张器结构于扩张时可依次穿过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扩张器结构具有:
一扩张管,于扩张时可沿所述测压导丝依次穿过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远段为弯曲形状;
一扩张用鲁尔接头,与所述扩张管的近端连通;
一扩张用手柄,连接在所述扩张用鲁尔接头的近端。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一装载结构,所述装载结构于装载心房分流器时可与所述的输送手柄连通。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中,所述装载结构具有:
一装载用鲁尔接头,于装载心房分流器时,可与所述输送手柄连通;
一远端手柄,与所述装载用鲁尔接头连通;
一装载导管,远端与所述远端手柄连通;
一近端手柄,与所述装载导管的近端连通;
一Y型止血阀,一端与所述近端手柄的近端连通;
一可调止血阀,与所述Y型止血阀的另一端连接;
一二通接头,连通在所述Y型止血阀的第三端;
所述推送杆于推送心房分流器时可依次穿过所述装载结构的Y型止血阀、近端手柄、装载导管、远端手柄和装载用鲁尔接头,以及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输送并释放心房分流器后,通过增设的测压结构将压力检测装置送入左心房内,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对左心房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的太少,则直接更换大型号的分流器,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太多,则直接更换小型号的分流器,当左心房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释放的分流器适合,无需更换。通过这样的设计,无需在手术完成后重新增加开口进行左心房血压监测,而是在植入分流器手术过程中同时进行左心房血压监测,大大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容错率,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2、本发明通过在输送手柄的柱形主体内增加具有止血阀功能的两个带十字开口的密封弯垫,进一步增加了密封性,使得输送手柄引入测压导管后不漏血。
3、本发明通过对鞘管连接部的内腔进行改进,增加了两个凸槽,且外鞘管的近段外壁具有与鞘管连接部的内腔相对应的结构,使得外鞘管的近端连接于鞘管连接部中后,进一步增加了两者的密封性,在近端侧避免漏血现象。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发明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的部分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输送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输送手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推送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扩张器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装载结构的侧视图;
图7(a)为心房分流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主视图;
图7(c)为图7(a)的侧视图;
图7(d)至图7(f)为推送结构于推送心房分流器的过程示意图;
图8(a)至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用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进行扩张时的过程示意图;
图9(a)至图9(d)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用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进行推送及测压时的过程示意图;
图10(a)至图10(f)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采用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进行推送及测压时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外侧”,“中段”、“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采用“远端”、“近端”、“远段”、“近段”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远段”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或一段,“近端”“近段”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或一段。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该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用于输送和释放心房分流器至目标位置。该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输送结构10,输送结构10具有互相连通的外鞘管11和输送手柄12。
该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测压结构,测压结构包括测压导丝51、测压导管和压力检测装置。
测压导丝51可滑动地穿设于输送手柄12、外鞘管11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测压导管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用于容纳测压导丝51的导丝通道,测压导管可沿测压导丝51滑动地穿设于输送手柄12、外鞘管11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测压导管的远端,压力检测装置内部具有沿纵向贯穿压力检测装置的贯穿通道,贯穿通道与导丝通道连通,用于容纳测压导丝,压力检测装置被测压导管推动可滑动地位于输送手柄、外鞘管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在手术过程中,当心房分流器植入人体内后,可以采用测压导管将压力检测装置经输送结构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输入左心房内,对左心房内的压力进行测量。
本发明在输送并释放心房分流器后,通过增设的测压结构将压力检测装置穿过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送入左心房内,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对左心房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的太少,则直接更换大型号的心房分流器(即中间通道直径更大的心房分流器),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太多,则直接更换小型号的分流器(即中间通道直径更小的心房分流器),当左心房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释放的心房分流器适合,无需更换。通过这样的设计,无需在手术完成后重新增加开口进行左心房血压监测,而是在植入分流器手术过程中同时进行左心房血压监测,大大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容错率,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压导管的外径小于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的内径。以便于在输送并释放心房分流器后,测压导管可沿测压导丝51顺畅的穿过中间通道后进入左心房,最终使得压力检测装置经测压导管向远端推送时远端伸出于左心房内,用于检测左心房内的血压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推送结构40,推送结构具有推送杆41,心房分流器可拆卸地连接于推送杆41的远端。推送杆41可滑动地穿设于输送手柄12和外鞘管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手柄12和外鞘管11连通后形成导管通道,导管通道的内径大于压力检测装置和推送杆41的外径之和,以允许压力检测装置和推送杆41同时处于导管通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a)至图10(d),测压导丝51在心房分流器安装好并与推送杆41分离后,可操作地穿设于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具体的,外鞘管11的内径大于推送杆41的外径,外鞘管11的内径大于压力检测装置的外径,外鞘管11的内径小于推送杆41的外径和测压导丝51的外径之和。此时外鞘管11的内径较小,因此,在推送结构于推送心房分流器时,外鞘管11内穿设有推送杆41,推送杆41远端连接心房分流器;推送结构于推送心房分流器后,推送杆41从外鞘管11内撤出,外鞘管11内再穿设有测压导丝51,测压导丝51自心房分流器的近端穿过其中间通道的远端;测压结构于测压时,外鞘管11内穿设有测压导管和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自心房分流器的近端穿过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的远端。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0(a)至图10(f),测压导丝51在心房分流器设置于输送手柄12内前,可操作地穿设于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具体的,外鞘管11的内径大于推送杆41的外径和压力检测装置的外径之和。此时外鞘管11的内径较大,因此,可在心房分流器植入过程中全程预埋测压导丝51,推送结构于推送心房分流器时和推送心房分流器后,外鞘管11内均穿设有推送杆41和测压导丝51,推送杆41远端连接心房分流器,测压导丝51自心房分流器的近端穿过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的远端;测压结构于测压时,外鞘管11内穿设有推送杆41、测压导管和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自心房分流器的近端穿过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的远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输送手柄12与外鞘管11的近端连通,外鞘管11的中段和近段为直线形状但也可以弯曲,远段为弯曲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输送手柄12具有一中空的柱形主体121,柱形主体121内部设置有两个密封弯垫122,各密封弯垫122上具有开口。输送手柄12在没有其他部件通过如扩张器结构20、推送结构40或测压结构通过时,靠自身弹性将十字开口堵住而并不会有漏血事宜发生。
密封弯垫122为弯曲弧状,当如扩张器结构20、推送结构40或测压结构中的管件通过输送手柄12时可保证管件可以顺利通过,同时又由于密封弯垫122的密闭性,可保证管件通过后,输送手柄12不会发生漏血。而在输送手柄12没有管件等器械插入时,可保证输送手柄12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采用十字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密封弯垫122的开口错开设置。
例如如图3所示,位于近端侧的密封弯垫122的十字开口分别为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时,位于远端侧的密封弯垫122的十字开口分别为与上下方向旋转45°的倾斜方向和与前后方向旋转45°的另一倾斜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两个密封弯垫122紧贴在柱形主体121的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密封弯垫122的凸起侧位于远端,密封弯垫122的凹陷侧位于近端,位于远端侧的密封弯垫122的凹陷与位于近端侧的密封弯垫122的凸起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弯垫122的曲率半径为10~15mm,优选12~13mm。密封弯垫122的厚度与柱形主体的空腔直径之比为0.10~0.15:1,优选0.12~0.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输送手柄12还具有中空的鞘管连接部123,鞘管连接部123位于柱形主体121的远端侧且与柱形主体121连通。
鞘管连接部123的内腔纵截面整体呈远端窄近端宽的梯形,在鞘管连接部123的内腔中沿周向向外挖设有第一凸槽1231、过渡槽1232和第二凸槽1233,第一凸槽1231位于鞘管连接部123的内腔中部,第一凸槽1231通过过渡槽1232平滑过渡到其近端侧的内腔,第二凸槽1233位于鞘管连接部123的内腔近端。
外鞘管11的近段外壁具有与鞘管连接部123的内腔相对应的结构,具体的,在外鞘管11的近段外壁上沿周向设置由第一台阶、过渡段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位于外鞘管11的近段中部,第一台阶通过过渡段平滑过渡到其近端侧的外鞘管11外壁,第二台阶位于外鞘管11的外壁近端。外鞘管11的近段连接于鞘管连接部123中,连接时,第一台阶卡在第一凸槽1231中,过渡段卡在过渡槽1232中,第二台阶卡在第二凸槽1233中。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外鞘管11的近端连接于鞘管连接部123中后,进一步增加了两者的密封性,在近端侧避免漏血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槽1231、第二凸槽1233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梯形,过渡槽1232的纵截面为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槽1231的内径小于第二凸槽1233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输送手柄12还具有中空的加载连接部124,致使输送手柄12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具有:中空的鞘管连接部122、中空的柱形主体121和中空的加载连接部124。加载连接部124的近端具有圆台形入口。
鞘管连接部123和加载连接部124的外径小于柱形主体121的外径。鞘管连接部123和加载连接部124的内径小于柱形主体121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输送手柄12具有排空口125,排空口125与柱形主体121的内腔连通。输送手柄12还具有固定孔126,位于鞘管连接部123的外部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输送结构10还具有TPU管13和三通接头14,TPU管13的一端连接在输送手柄12的排空口125上;三通接头14连接在TPU管13的另一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扩张器结构20,扩张器结构20于扩张时可依次穿过输送手柄12和外鞘管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扩张器结构20具有扩张管21、扩张用鲁尔接头22和扩张用手柄23。扩张管21远段为弯曲形状,中段和近段为直线形状,但也可以弯曲;于扩张时可依次穿过输送手柄12和外鞘管11。扩张用鲁尔接头22与扩张管21的近端连通。扩张用手柄23连接在扩张用鲁尔接头22的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6,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装载结构30,装载结构30于装载心房分流器时可与的输送手柄12连通。装载结构30具有装载用鲁尔接头31,于装载心房分流器时,可与输送手柄12连通;远端手柄32与装载用鲁尔接头31连通;装载导管33远端与远端手柄32连通;近端手柄34与装载导管33的近端连通;Y型止血阀35一端与近端手柄34的近端连通;可调止血阀36与Y型止血阀35的另一端连接;二通接头37连通在Y型止血阀35的第三端。
推送杆41于推送心房分流器时可依次穿过装载结构30的Y型止血阀35、近端手柄34、装载导管33、远端手柄32和装载用鲁尔接头31,以及输送手柄12和外鞘管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推送结构40还具有解离手柄42,解离手柄42借由固定螺丝421与推送杆41的近端连接。
本发明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用于输送和释放心房分流器,参照图7(a)至图7(c),心房分流器90通常包括输送连接结构91、左心房壁固定结构92、中间通道结构93、右心房壁固定结构94。左心房壁固定结构92和右心房壁固定结构94分别设置在中间通道结构93的两侧,中间通道结构93分别贯穿左心房壁固定结构92和右心房壁固定结构94,三者形成一条中间通道95。输送连接结构91用于与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或卡接等。
心房分流器90实施时,可以在本发明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帮助下,通过“经中隔技术”(即将外鞘管11插入右股静脉、沿下腔静脉向上并进入右心房,然后将隔膜穿刺并将外鞘管11穿入左心房)将心房分流器90送到左心房与右心房间的造口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先通过右股静脉建立通路,再使用工具在左右心房壁处造口,最后心房分流器90在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帮助下送入造口位置。
具体的,在输送和释放心房分流器90时现有过程如下所示:
参照图7(d),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的推送杆41与输送连接结构91连接,在输送结构10的外鞘管11建立的通路中,推送杆41将心房分流器90送入左心房,操作推送杆41将左心房壁固定结构92由输送装置的外鞘管11释放出来贴住左心房壁。
参照图7(e),将推送杆41向右心房移动,一边移动一边逐步释放中间通道结构93,最后右心房壁固定结构94贴住右心房壁。
参照图7(f),将心房分流器90完全释放后,检查心房分流器90与心房壁80的贴合情况,再通过操作断开推送杆41与输送连接结构91的连接,最后将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退出人体。
由于本发明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具有测压结构,因此,在输送和释放心房分流器90时区别于现有技术。根据外鞘管11的内径大小不同,具有如下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当测压导丝51在心房分流器90安装好并与推送杆41分离后,可操作地穿设于心房分流器90的中间通道内时,采用本发明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输送和释放心房分流器90过程中,还同时进行左心房血压检测。具体过如下:
参照图8(a)至图8(c),测压导丝51同时用于引导导丝,将扩张器结构20装入输送结构10的外鞘管11中,外鞘管11沿测压导丝51进入人体,通过扩张器结构20扩张房间隔造口后,撤出扩张器结构20。
由于外鞘管11的内径较小,无法同时容纳推送杆41和测压导丝51,因此,本实施例在进行推送心房分流器90之前,首先将测压导丝51撤出。
参照图9(a)至图9(d),在将测压导丝51撤出后,使用装载结构30、推送结构40将心房分流器90装入装载结构30的装载导管33中。将装载结构30由输送手柄12的近端装入,通过推送结构40的推送杆41将心房分流器90植入房间隔造口位置。将心房分流器90输送到位后,撤出推送杆41,然后将测压导丝51沿着外鞘管11插入心房分流器90的中间通道内,并进入左心房内,再将测压导管和压力检测装置沿着检测导丝51进入外鞘管11内,压力检测装置由测压导管带着穿过外鞘管11的远端进入左心房内,对左心房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的太少,则直接更换大型号的心房分流器,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太多,则直接更换小型号的分流器,当左心房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释放的心房分流器适合,无需更换,撤出测压结构和输送结构10,完成心房分流器90的植入。
本实施例由于外鞘管11的内径较小,因此对人体形成的造口小,减少手术风险。
实施例2:
当测压导丝51在心房分流器90设置于输送手柄12内前,可操作地穿设于心房分流器90的中间通道内时,采用本发明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输送和释放心房分流器90过程中,还同时进行左心房血压检测。具体过如下:
参照图8(a)至图8(c),测压导丝51同时用于引导导丝,将扩张器结构20装入输送结构10的外鞘管11中,外鞘管11沿测压导丝51进入人体,通过扩张器结构20扩张房间隔造口后,撤出扩张器结构20。
由于外鞘管11的内径较大,可同时容纳推送杆41和压力检测装置,因此,无需撤出测压导丝51。
参照图10(a)至图10(f),测压导丝51保留在外鞘管11中且远端位于左心房内。使用装载结构30、推送结构40将心房分流器90装入装载结构30的装载导管33中。将装载结构30由输送手柄12的近端装入时,装载结构30内的心房分流器90的中间通道穿过测压导丝51的近端,通过推送结构40的推送杆41将心房分流器90植入房间隔造口位置。将心房分流器90输送到位后,推送杆41的远端依然与心房分流器90保持连接,如图10(d)所示。将装载结构30从外鞘管11中拔出,再将测压导管和压力检测装置沿着检测导丝51进入外鞘管11内,压力检测装置由测压导管带着穿过外鞘管11的远端进入左心房内,对左心房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的太少,则直接更换大型号的心房分流器,当监测发现左心房血压降太多,则直接更换小型号的分流器,当左心房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释放的心房分流器适合,无需更换,撤出测压结构、输送结构10和推送结构40,完成心房分流器90的植入。
本实施例由于外鞘管11的内径较大,可同时容纳推送杆41和压力检测装置,因此在检测左心房压力过程中,推送杆41和心房分流器90之间保持连接关系不脱钩,在需要更换心房分流器90时,便于回收。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一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具有互相连通的外鞘管和输送手柄;
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一测压结构,所述测压结构包括:
测压导丝,所述测压导丝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和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测压导管,所述测压导管的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用于容纳所述测压导丝的导丝通道,所述测压导管可沿所述测压导丝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测压导管的远端,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内部具有沿纵向贯穿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导丝通道连通,用于容纳所述测压导丝,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被所述测压导管推动可滑动地位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还包括一推送结构,所述推送结构具有一推送杆,所述心房分流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
其中,所述推送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手柄、所述外鞘管内;
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连通后形成导管通道,所述导管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和所述推送杆的外径之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导丝在所述心房分流器设置于所述输送手柄内前,可操作地穿设于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或,所述测压导丝在所述心房分流器安装好并与所述推送杆分离后,可操作地穿设于所述心房分流器的中间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手柄具有一中空的柱形主体,所述柱形主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密封弯垫,各所述密封弯垫上具有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密封弯垫的开口相互错开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弯垫的凸起侧位于远端,所述密封弯垫的凹陷侧位于近端,位于远端侧的所述密封弯垫的凹陷与位于近端侧的所述密封弯垫的凸起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手柄还具有中空的鞘管连接部,所述鞘管连接部位于所述柱形主体的远端侧且与所述柱形主体连通;
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纵截面整体呈梯形,在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中沿周向向外挖设有第一凸槽、过渡槽和第二凸槽,所述第一凸槽位于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中部,所述第一凸槽通过所述过渡槽平滑过渡到其近端侧的内腔,所述第二凸槽位于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近端;
所述外鞘管的近段外壁具有与所述鞘管连接部的内腔相对应的结构,所述外鞘管的近段连接于所述鞘管连接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槽、所述第二凸槽的纵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所述过渡槽的纵截面为梯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槽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凸槽的内径。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一扩张器结构,所述扩张器结构于扩张时可依次穿过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
所述扩张器结构具有:
一扩张管,于扩张时可沿所述测压导丝依次穿过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远段为弯曲形状;
一扩张用鲁尔接头,与所述扩张管的近端连通;
一扩张用手柄,连接在所述扩张用鲁尔接头的近端。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包括一装载结构,所述装载结构于装载心房分流器时可与所述的输送手柄连通;
所述装载结构具有:
一装载用鲁尔接头,于装载心房分流器时,可与所述输送手柄连通;
一远端手柄,与所述装载用鲁尔接头连通;
一装载导管,远端与所述远端手柄连通;
一近端手柄,与所述装载导管的近端连通;
一Y型止血阀,一端与所述近端手柄的近端连通;
一可调止血阀,与所述Y型止血阀的另一端连接;
一二通接头,连通在所述Y型止血阀的第三端;
所述推送杆于推送心房分流器时可依次穿过所述装载结构的Y型止血阀、近端手柄、装载导管、远端手柄和装载用鲁尔接头,以及所述输送手柄和所述外鞘管。
CN202311354671.3A 2023-10-19 2023-10-19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Active CN117547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4671.3A CN117547315B (zh) 2023-10-19 2023-10-19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4671.3A CN117547315B (zh) 2023-10-19 2023-10-19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7315A true CN117547315A (zh) 2024-02-13
CN117547315B CN117547315B (zh) 2024-05-24

Family

ID=8981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4671.3A Active CN117547315B (zh) 2023-10-19 2023-10-19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731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743A (zh) * 2017-11-30 2020-07-17 阿列维安特医疗公司 用于心房间吻合的经导管装置
US20200315599A1 (en) * 2019-04-03 2020-10-08 V-Wav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implantable devices across an atrial septum
CN113876371A (zh) * 2021-09-28 2022-01-04 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心房分流器输送装置
US20220008014A1 (en) * 2018-12-12 2022-01-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Cardiac implant devices with integrated pressure sensing
CN114831673A (zh) * 2021-02-02 2022-08-02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间隔造口装置及系统
CN217244609U (zh) * 2022-04-07 2022-08-23 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血管缝合器的鞘管
US20220387009A1 (en) * 2021-06-04 2022-12-08 V-Wav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mporary shunting between heart chamber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743A (zh) * 2017-11-30 2020-07-17 阿列维安特医疗公司 用于心房间吻合的经导管装置
US20220008014A1 (en) * 2018-12-12 2022-01-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Cardiac implant devices with integrated pressure sensing
US20200315599A1 (en) * 2019-04-03 2020-10-08 V-Wav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implantable devices across an atrial septum
CN114831673A (zh) * 2021-02-02 2022-08-02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间隔造口装置及系统
US20220387009A1 (en) * 2021-06-04 2022-12-08 V-Wav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mporary shunting between heart chambers
CN113876371A (zh) * 2021-09-28 2022-01-04 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心房分流器输送装置
CN217244609U (zh) * 2022-04-07 2022-08-23 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血管缝合器的鞘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7315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81142A1 (en) Sheath-dilator system and uses thereof
US11027103B2 (en) Conduit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anting a conduit device in a tissue wall
US7717624B2 (en) Connectors for multi fiber optical probes
US7105031B2 (en) Balloon-tipped, multi-lumen catheter for endoluminal repair of endoluminal leaks in aortic or aorto-iliac endoluminal grafts
JP5435923B2 (ja) 臓器内穿刺孔封止装置
EP2811913B1 (en) Bioresorbable tip with low force release
WO2018145518A1 (zh) 穿刺装置及锚定装置
US20090124999A1 (en) Dual lumen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endoluminal surgery
US20080114333A1 (en) Introducer and Valve Cap for Anastomosis Device
CN117547315B (zh) 心房分流器植入系统
CN212281559U (zh) 穿刺器械
US11850174B2 (en) Delivery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876371A (zh) 心房分流器输送装置
CN207323512U (zh) 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
US8608691B2 (en) Angioplasty method and means for performing angioplasty
CN108261216A (zh) 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
CN216876439U (zh) 心房分流器输送装置的导管鞘手柄
CN221808095U (zh) Tips覆膜支架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套件
CN116492569B (zh) 输送系统
CN112315638A (zh)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CN219878201U (zh) 输送系统
CN117258117B (zh) 一种锚定导丝装置
CN117179979A (zh) Tips覆膜支架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套件
CN221786838U (zh) 瓣膜假体输送管路
CN219846977U (zh)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及支架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