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5638A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5638A
CN112315638A CN202011210572.4A CN202011210572A CN112315638A CN 112315638 A CN112315638 A CN 112315638A CN 202011210572 A CN202011210572 A CN 202011210572A CN 112315638 A CN112315638 A CN 112315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andle
plectrum
guide ra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0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5638B (zh
Inventor
成正辉
傅泽粮
葛新湘
沈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Ept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Ept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Ept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Ept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05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5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5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5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内管、外管、导轨锁组件;导轨锁组件外部套装拨片组件和手柄组件;内管的末端与导轨锁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导轨锁组件的末端还设有后释放组件和冲洗组件;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前端,且外管的末端通过可拆卸的锁扣结构连接拨片组件中的连接杆;拨片组件外部套设手柄组件,且手柄组件中旋转手柄的内螺纹与拨片组件中拨片的外螺纹啮合。本申请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且可靠。在覆膜支架释放过程中,通过旋转精确释放和滑动快速释放相结合的方式,既能稳定精准的释放覆膜支架,又能避免因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血流而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避免因风袋效应影响支架释放精准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脉瘤或夹层是一种致命性的血管外科疾病,其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囊性坏死、梅毒感染、细菌感染、风湿性主动脉炎及创伤引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针对高危主动脉瘤或夹层患者开展了一种微创、简捷的介入手术方法,即利用覆膜支架对主动脉瘤或夹层实施腔内修复术。该修复术将覆膜支架在支架输送系统的输送作用下通过股动脉的微创切口递送至主动脉的病变位置,覆膜支架在血管内就位后,封闭主动脉瘤或夹层破口,由此恢复主动脉腔内正常血流,提供一条永久性血流替代通道。人体的主动脉解剖结构复杂,存在众多关键分支血管,且多数患者的病变位置紧邻分支血管。当覆膜支架送至病变位置并隔绝病变处时,覆膜支架需要既能隔绝病灶处又确保重要分支畅通,因此,这对支架输送系统具有较高挑战。
无论是动脉瘤还是夹层都是因为血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病变,血管形态可能不规则,这就要求输送系统具备良好的导入性能。覆膜支架的植入都需要借助完好的血管段作为锚定区,往往此区域的长度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借助输送系统将其植入在精准位置封堵病变。由于主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压力高,对于规格较长的覆膜支架,需要释放时间尽量短,从而快速建立血流通道,减少周围血管或下肢血管的缺血时间和避免心脏或颅内压力过高。另外,安全回撤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必须保证不能带动移植物移位然后撤出体外。由此,支架输送系统的精确容易导入、释放位置精准、释放过程可对释放位置进行再次调整、快速安全释放及轻易回撤等性能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系统,以提供一种精确容易导入、释放位置精准、释放过程可对释放位置进行再次调整、快速安全释放及轻易回撤的支架输送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内管以及套装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导轨锁组件;所述导轨锁组件外部套装拨片组件和手柄组件;所述导轨锁组件的末端还设有后释放组件和冲洗组件;
所述内管的末端与所述导轨锁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或,所述内管的末端与所述冲洗组件中的冲洗管固定连接后,所述冲洗管的末端与所述导轨锁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前端,且所述外管的末端通过可拆卸的锁扣结构连接所述拨片组件中的连接杆;
所述拨片组件外部套设所述手柄组件,且所述手柄组件中旋转手柄的内螺纹与所述拨片组件中拨片的外螺纹啮合。
优选地,所述拨片组件还包括限位筒、快速释放键、顶筒以及拨片筒,其中,所述限位筒和所述快速释放键之间还设有弹簧;
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上,且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限位筒、所述快速释放键、所述顶筒和所述拨片筒;
所述限位筒的侧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快速释放键的键体从所述限位槽中伸出所述限位筒;
所述快速释放键的筒体位于所述限位筒内部,且所述筒体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所述限位筒的端部对称设有卡翼,所述卡翼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手柄组件中的释放手柄;
所述快速释放键与所述顶筒通过卡扣式结构相连接;
所述顶筒位于所述拨片筒的内部,且所述顶筒与所述拨片筒卡接;
所述拨片设置在所述顶筒、所述拨片筒之间;
所述限位筒、所述快速释放键和所述弹簧相对所述导轨锁组件旋转、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拨片前端的端部厚度大于后端的端部厚度;其中,所述拨片前端为靠近所述固定手柄的端部,所述拨片后端为靠近所述快速释放键的端部;
对于所述拨片的前端端部,所述拨片的外圆弧直径与所述拨片筒的外径相同,所述拨片的内径大于所述顶筒的外圆弧直径;所述拨片前端端部外侧设有与所述旋转手柄相啮合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拨片筒的前端端部对称设有拨片筒缺口,所述拨片筒缺口后侧内表面设有拨片筒凹槽;所述顶筒的表面设有顶筒凹槽;其中,所述拨片筒的前端为靠近所述固定手柄的端部;
所述拨片厚度较厚的一端分段外螺纹凸出于所述顶筒的外圆弧面时,所述拨片厚度较薄的一端分段隐藏在所述顶筒凹槽处;
所述顶筒前端位于所述拨片厚度较薄的一端分段时,所述拨片厚度较薄的一端分段隐藏在所述拨片筒凹槽处。
优选地,所述拨片前端设有拨片凸台,所述拨片凸台控制所述拨片向所述拨片筒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固定手柄、释放手柄和所述旋转手柄;
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手柄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的外部,且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导轨锁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释放手柄设置在所述拨片组件和所述旋转手柄的外部;所述拨片组件中的快速释放键的键体外露于所述释放手柄,且所述快速释放键沿所述释放手柄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上,所述拨片组件沿所述旋转手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轨锁组件包括导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两端的第一导轨锁、第二导轨锁;
所述第一导轨锁固定在所述手柄组件的固定手柄内部,所述第二导轨锁固定在所述旋转手柄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锥形头、芯轴管和双腔支撑管,所述锥形头与所述芯轴管相连接;
所述双腔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且所述芯轴管贯穿所述双腔支撑管的大腔;
所述芯轴管靠近所述锥形头的端部设置覆膜支架。
优选地,所述后释放组件包括后释放手柄、拉线锁以及裸支架抓捕装置;
所述后释放手柄和所述拉线锁均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中第二导轨锁上,所述裸支架抓捕装置中的释放钢丝通过所述内管中的双腔支撑管延伸至所述第二导轨锁端部的内部,且所述释放钢丝连接所述拉线锁。
优选地,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冲洗管、冲洗侧管以及阀门,其中,所述冲洗侧管分别连通所述冲洗管和所述阀门;
所述冲洗侧管设置在所述手柄组件的外侧,所述冲洗管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或所述内管的末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内管以及套装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导轨锁组件;所述导轨锁组件外部套装拨片组件和手柄组件;所述导轨锁组件的末端还设有后释放组件和冲洗组件;所述内管的末端与所述导轨锁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或,所述内管的末端与所述冲洗组件中的冲洗管固定连接后,所述冲洗管的末端与所述导轨锁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前端,且所述外管的末端通过可拆卸的锁扣结构连接所述拨片组件中的连接杆;所述拨片组件外部套设所述手柄组件,且所述手柄组件中旋转手柄的内螺纹与所述拨片组件中拨片的外螺纹啮合。本申请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且可靠。在覆膜支架释放过程中,通过旋转精确释放和滑动快速释放相结合的方式,既能稳定精准的释放覆膜支架,又能避免因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血流而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避免因风袋效应影响支架释放精准度的问题。手术过程中,无需换手、反转、操作简单、方便、连贯,能有效避免术者误操作行为发生,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支架释放过程中、输送系统回撤过程中以及输送系统体外部分,无零部件伸出或回缩,各零部件间隙小,均倒圆处理,不存在挂手术物品的风险,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拨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纹啮合时拨片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纹脱离时拨片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释放覆膜支架后的状态图;
符号表示:
1-内管,2-外管,3-导轨锁组件,4-拨片组件,5-手柄组件,6-后释放组件,7-冲洗组件,8-防漏止血阀,9-螺钉;
101-锥形头,102-芯轴管,103-双腔支撑管;
301-导轨,302-第一导轨锁,303-第二导轨锁;
401-连接杆,402-拨片,403-限位筒,404-快速释放键,405-顶筒,406-拨片筒,407-弹簧,408-限位槽,409-卡翼,410-拨片筒缺口,411-拨片筒凹槽,412-顶筒凹槽,413-拨片凸台;4041-筒体,4042-键体;
501-固定手柄,502-释放手柄,503-旋转手柄;
601-后释放手柄,602-拉线锁,603-裸支架抓捕装置;
701-冲洗管,702-冲洗侧管,70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附图1,附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附图1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内管1、外管2、导轨锁组件3、拨片组件4、手柄组件5、后释放组件6和冲洗组件7。其中,外管2和导轨锁组件3套装在内管1的外部,且导轨锁组件3外部套装拨片组件4和手柄组件5,导轨锁组件3的末端设置后释放组件6和冲洗组件7。
具体的,内管1为固定、支撑覆膜支架的部件,其用于给导丝、后释放组件6提供通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管1贯穿整个输送系统,即一端为刺穿血管的端部,另一端与导轨锁组件3的末端固定连接。另外,为实现内管1贯穿整个输送系统,还可以采取内管1的一端为刺穿血管的端部,另一端与冲洗组件7中的冲洗管701固定连接后,冲洗管701的末端与导轨锁组件3的末端固定连接的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管1包括锥形头101、芯轴管102和双腔支撑管103,其中,锥形头101和芯轴管102的端部相连接,芯轴管102贯穿整个输送系统,双腔支撑管103设置在芯轴管102与外管2之间。
锥形头101靠近芯轴管102的端部设有台阶,该台阶上设有接收器、导向器和限位器(图中未示出)。接收器和导向器上均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放置后释放组件6中的固定销。锥形头101上设置接收器、导向器时,接收器和导向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并在两个通孔对齐后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锥形头101为采用含硫酸钡等不透射线的弹性塑料制作而成,是一种柔性锥形头。锥形头101的柔性设置能够便于跟踪导丝穿过迂回的血管结构,并能在X光照射下显示其位置,具有指引作用。由于内管1的外部设置外管2,且锥形头101为引导过渡的部件,因而为避免支架输送系统在血管穿刺、血管内输送以及撤出血管过程中对血管造成损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锥形头101与外管的端部平滑过渡。进一步,锥形头101和芯轴管102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
芯轴管102为设置导丝腔的部件,该导丝腔贯穿整个内管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芯轴管102外部设置有递变螺距的弹簧管,其中靠近锥形头101的一端为螺距较大的弹簧管端。芯轴管102与弹簧管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
双腔支撑管103具有两个腔室,其中一个大的腔室用于设置带有弹簧管的芯轴管102,另一个小的腔室用于设置释放钢丝。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腔支撑管103采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且在远离锥形头101的端部粘结固定有不锈钢加强钢管。由此,锥形头101的柔性设置、双腔支撑管103前端的柔性设置以及双腔支撑管103后端不锈钢加强钢管的设置,使得内管2的前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弯曲性,后端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以此能够确保支架输送系统能够轻易、顺畅的通过迂回的血管,同时在支架释放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避免支架释放过程中因存在移位所造成的操作困难或支架位置错误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管1的硬度呈现为递变式,其前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能够轻易穿过复杂的血管;后段具有优异的抗折性,为覆膜支架的顺利释放提供足够的支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管1与后释放组件6配合使用,以便于挂靠、释放覆膜支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后释放组件6包括后释放手柄601、拉线锁602以及裸支架抓捕装置603,如附图2所示。其中,后释放手柄601和拉线锁602设置在导轨锁组件3中第二导轨锁303的后端外部,且后释放手柄601能够沿第二导轨锁303的端部局部旋转和移动。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导轨锁303上设有两组同方向的L形槽,拉线锁602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L形槽内。后释放手柄601上设有一个凸台,该凸台的尺寸略大于第二导轨锁303上L形槽横向槽的宽度。后释放手柄601上的凸台安装在另一个L形槽内。另外,后释放手柄601上还设有方形孔,该方形孔设置在拉线锁602的前端。后释放手柄601上的方形孔需要倒角处理,以避免拉线锁602旋转时产生干涉。第二导轨锁303L形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后释放具有自锁的安全功能,避免覆膜支架在运输过程中、支架输送系统插入血管或手术准备过程中,裸支架抓捕装置603后撤造成覆膜支架提前释放,造成产品失效等。
裸支架抓捕装置603中的释放钢丝通过内管1中的双腔支撑管103延伸至第二导轨锁303端部的内部,且该释放钢丝连接拉线锁602。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裸支架抓捕装置603包括固定环、固定销和释放钢丝,其中,固定销焊接固定在固定环上。释放钢丝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另一端穿过内管1的双腔支撑管103后延伸至第二导轨锁303端部的内部,最终通过螺钉9固定在拉线锁602上。
内管1与后释放组件6配合使用挂靠、释放覆膜支架时,接收器、导向器粘结固定在锥形头101上以后,将后释放组件6中的裸支架抓捕装置603安装在导向器之后,并使固定销贯穿导向器。确定好导向器和固定销之间的安全距离后,在固定环上粘结限位器,以起到限位、阻挡的作用。覆膜支架依次挂靠在锥形头101、裸支架抓捕装置603的固定销上之后,推动固定销,以使固定销与导向器贴合,同时将固定销完全插入接收器的通孔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器、导向器和固定环等均倒圆或倒角处理,以避免留置在体内的覆膜支架因接收器等挂动而造成移位等。
装配好内管1与后释放组件6后,拉线锁602会与后释放手柄601同步运动。按照后释放手柄601上的标识,先旋转后释放手柄601,然后再后拉释放手柄601,可实现将裸支架抓捕装置603后拉,进而将固定销回撤至导向器内。此时,挂靠在固定销上的覆膜支架会展开,实现覆膜支架的后释放。
外管2套设在内管1的前端,用于放置内管1和收缩后的覆膜支架。外管2的一端靠近锥形头101,另一端与拨片组件4中的连接杆401相连接。具体的,外管2的接头上设置有两组限位槽,连接杆401的接头内部设有两处凸台,该限位槽和凸台相匹配,且为可拆卸式的锁扣结构,因此,外管2与连接杆401之间通过可拆卸的锁扣结构相连接。进一步,外管2与连接杆401之间还设置防漏止血阀8,该防漏止血阀8能够防止血液和药物泄露。
外管2靠近锥形头101的管身上设有示标环,该示标环用于在X射线的照射下显示外管2在血管内的位置,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在外部通过显影设备显示的支架输送系统的位置而移动外管2,实现支架输送系统对覆膜支架的初步定位。
外管2的管身内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聚四氟乙烯或聚甲醛材料制备,管身外层采用不锈钢丝网结合高分子材料等加强其结构,管身的表层采用亲水涂层进行外表面处理,由此,外管2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较好的生物适宜性,人体不会对其产生反应。由于覆膜支架在外管2内部呈现为收缩状态,且锥形头101与外管2平滑过渡,因而覆膜支架进入血管过程中不会损伤血管,覆膜支架能够通过微创介入放置于病灶处。
请参考附图3,附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轨锁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由附图3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轨锁组件3通过螺钉9固定在内管1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轨锁组件3包括导轨301以及设置在导轨301两端的第一导轨锁302、第二导轨锁303。第一导轨锁302固定设置在手柄组件5的固定手柄501内部,第二导轨锁303固定在旋转手柄503的末端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导轨锁303中设有两个通道,一个通道用于设置释放钢丝,另一个通道用于设置双腔支撑管101。在装配第二导轨锁303、双腔支撑管101以及释放钢丝时应注意方向性,即第二导轨锁303上供释放钢丝和双腔支撑管101穿过的两个孔应在同一方向上,以避免释放钢丝缠绕在芯轴管102上,进而避免后释放困难或失效。
请参考附图4,附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拨片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由附图4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拨片组件4套装在导轨锁组件3的导轨301上,且导轨301贯穿整个拨片组件4。拨片组件4包括连接杆401、拨片402、限位筒403、快速释放键404、顶筒405以及拨片筒406,其中,限位筒403和快速释放键404之间还设有弹簧407。拨片组件4的前端与末端不能相对于导轨301周向旋转,即连接杆401、顶筒405以及拨片筒406不能相对于导轨301周向旋转;而位于拨片组件4中部的限位筒403、快速释放键404能够同步相对于导轨301周向旋转。拨片组件4整体能够沿导轨301轴向移动。
具体的,连接杆401为连接外管2和拨片组件4的部件,其贯穿限位筒403、快速释放键404、顶筒405以及拨片筒406。连接杆401设置在导轨锁组件3上,具体设置在第一导轨锁302上。由于连接杆401设置在第一导轨锁302上,当第一导轨锁302在导轨301上滑动时,连接杆401能够相对于导轨301轴向移动,进而使得拨片组件4带动外管2轴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拨片40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的重要部件,其通过与快速释放键404、手柄组件5中旋转手柄503等的配合实现覆膜支架的释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拨片402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和一定弧度的旋转体,其设置在顶筒405、拨片筒406之间。具体的,拨片402前端的端部厚度大于后端的端部厚度,其中,拨片402前端为靠近固定手柄501的端部,拨片402后端为靠近快速释放键404的端部。对于拨片402的前端端部,拨片402的外圆弧直径与拨片筒406的外径相同,拨片402的内圆弧直径大于顶筒405的外径。拨片402前端端部外侧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旋转手柄503内侧的螺纹相啮合,如附图5所示。
拨片筒406的前端端部对称设有拨片筒缺口410,拨片筒缺口410后侧内表面设有拨片筒凹槽411。当顶筒405位于拨片筒406的内部时,拨片402的后端内侧与顶筒405前端相接触,此时,拨片402的末端位于拨片筒凹槽411处,即拨片402外侧的外螺纹隐藏至拨片筒凹槽411处,且位于拨片筒406的外圆旋面以下。
顶筒405的表面设有顶筒凹槽412。当顶筒405前端顶住拨片402前端时,拨片402厚度较薄的一端位于拨片筒缺口410和顶筒凹槽412之间。此时,拨片402的外螺纹突出于顶筒405的圆柱形外表面,并与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相啮合。当顶筒405在拨片筒406内滑动时,拨片402上的外螺纹通过拨片筒凹槽411能够自动伸出至拨片筒406外,或缩回至拨片筒406内部。拨片402装配至顶筒405和拨片筒406之间后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
进一步,拨片402前端端部设有拨片凸台413,该拨片凸台413用于控制拨片402向拨片筒406方向的倾斜角度,进而避免拨片402倾斜时与旋转手柄503产生干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限位筒403用于限定拨片组件4周向方向的部件。具体的,限位筒403的端部对称设有卡翼409,该卡翼409从旋转手柄503的开槽处伸出,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手柄组件5中的释放手柄502,因此,限位筒403与释放手柄502在旋转手柄503内外同步旋转和轴向移动。限位筒403为内部中空部件,连接杆401贯穿内部中空的限位筒403,且限位筒403与连接杆401的端部相靠近,限位筒403的另一端与拨片筒406相连接,快速释放键404位于限位筒403的内部。限位筒403与拨片筒406通过内部卡扣式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以实现自由旋转。限位筒403的侧部设有限位槽408,快速释放键404的键体4042从限位槽408中伸出至限位筒403的外部,且快速释放键404的筒体4041在限位槽408内移动。
限位筒403与快速释放键404之间压缩设有弹簧407。在弹簧407的弹力作用下,弹簧407推动快速释放键404的筒体4041,以使顶筒405在拨片筒406内顶着拨片402前端,进而拨片402的外螺纹处于突出于拨片筒406的状态。
快速释放键404为使拨片402上外螺纹与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相啮合的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快速释放键404包括键体4042和筒体4041,其中,键体4042从旋转手柄503的开槽处伸出旋转手柄503;筒体4041通过卡扣式结构与顶筒405相连接,且筒体4041位于限位筒403的内部。筒体4041与顶筒405通过卡扣式结构相连接能够使快速释放键404相对于顶筒405自由旋转。通过按压快速释放键404能够灵活地使拨片402上外螺纹与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相啮合。具体的,松开快速释放键404后,弹簧407恢复弹性形变,并将顶筒405顶升至拨片筒406的底部,以使拨片402复位,从而实现拨片402上外螺纹与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相啮合。
顶筒405位于拨片筒406的内部,且顶筒405与拨片筒406卡接。具体的,拨片筒406的内侧对称设有一定深度的凹槽,顶筒405的外侧对称设有两组凸台,拨片筒406内部的凹槽与顶筒405外部的凸台相匹配,并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接,以防止顶筒405和拨片筒406发生相对旋转。
请参考附图6,附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5的结构示意图。由附图6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5套设在拨片组件4的外部,且手柄组件5中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与拨片组件4中拨片402的外螺纹啮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5包括固定手柄501、释放手柄502和旋转手柄503,其中,释放手柄502可以与旋转手柄503同步旋转,也可以在旋转手柄503外轴向移动。
固定手柄501设置在旋转手柄503和导轨锁组件3靠近锥形头101的端部。具体的,固定手柄501与旋转手柄503的端部连接,且固定手柄501与旋转手柄503能够相对旋转。固定手柄501设置在导轨锁组件3的外部,且固定手柄501与导轨锁组件3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手柄501上设有两处限位凹槽,第一导轨锁302上设有两个凸起,固定手柄501上的限位凹槽与第一导轨锁302上的凸起卡位装配,实现固定手柄501与第一导轨锁302的固定连接。由此,当固定手柄501与旋转手柄503相对旋转时,第一导轨锁302不能随着旋转手柄503转动。此时,拨片组件4中除限位筒403、快速释放键404之外的部件不能再旋转,只能作为整体沿着导轨301轴向移动。
释放手柄502设置在拨片组件4和旋转手柄503的外部,同时,释放手柄502上的限位槽与限位筒403上的卡翼409卡扣连接。释放手柄502上设有供快速释放键404移动的长槽孔,因而,拨片组件4中的快速释放键404的键体4042外露于释放手柄502时能够沿着该长槽孔移动。
旋转手柄503设置在导轨锁组件3上,且拨片组件4能够沿旋转手柄503轴向移动。具体的,旋转手柄503的两端分别设有弧形的挡块,该弧形的挡块能够卡接在第二导轨锁303的限位槽中,由此实现将旋转手柄503设置在导轨锁组件3上。旋转手柄50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宽度的长槽,该长槽与释放手柄502上设置的供快速释放键404移动的长槽孔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以便于拨片组件4的轴向移动。
请参考附图7、8,附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螺纹脱离时拨片组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释放覆膜支架后的状态图。由附图7、8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洗组件7套设在内管2的进水孔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洗组件7包括冲洗管701、冲洗侧管702以及阀门703。冲洗管701设置在内管1上或设置在内管1的末端,并与内管1上的进水孔相连通,由此,通过冲洗管701给内管1提供冲洗液。冲洗侧管702设置在手柄组件5的外侧,该冲洗侧管702用于给冲洗管801提供冲洗液。冲洗侧管702分别连通冲洗管701和阀门703,因此,通过冲洗侧管702能够冲洗覆膜支架、排气或注射药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当拨片组件4中拨片402的外螺纹与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相啮合时,释放手柄502或旋转手柄503相对于固定手柄301旋转,拨片组件4带动外管2沿着导轨301缓慢轴向移动。当按压快速释放键404后,拨片402向内程一定角度的倾斜,拨片402上的外螺纹与旋转手柄303上的内螺纹脱离,如附图7所示。快速后拉释放手柄502,由于拨片402不能旋转,因此,拨片组件4通过其连接杆401带动外管2沿着导轨301同步轴向移动。然后按标识方向先旋转后释放手柄601,再后拉释放手柄601即可将覆膜支架完全释放,如附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缓慢和快速的组合方式来释放覆膜支架,既可稳定精准的释放覆膜支架,又可避免覆膜支架因长时间阻断血流而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覆膜支架在体内完全释放后,无需换手,也无需反转旋转手柄,只需要按压快速释放键404。此时,弹簧407进一步压缩,顶筒405随快速释放键404后移,带动拨片402向内倾斜,由此拨片402上的外螺纹与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处于脱离状态。将固定手柄501往体外方向移动,此时,锥形头101回撤至外管2内,最终将整个支架输送系统撤出体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且可靠。在覆膜支架释放过程中,通过旋转精确释放和滑动快速释放相结合的方式,既能稳定精准的释放覆膜支架,又能避免因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血流而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避免因风袋效应影响支架释放精准度的问题。手术过程中,无需换手、反转、操作简单、方便、连贯,能有效避免术者误操作行为发生,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支架释放过程中、输送系统回撤过程中以及输送系统体外部分,无零部件伸出或回缩,各零部件间隙小,均倒圆处理,不存在挂手术物品的风险,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以及套装在所述内管(1)外部的外管(2)、导轨锁组件(3);所述导轨锁组件(3)外部套装拨片组件(4)和手柄组件(5);所述导轨锁组件(3)的末端还设有后释放组件(6)和冲洗组件(7);
所述内管(1)的末端与所述导轨锁组件(3)的末端固定连接;或,所述内管(1)的末端与所述冲洗组件(7)中的冲洗管(701)固定连接后,所述冲洗管(701)的末端与所述导轨锁组件(3)的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外管(2)套设在所述内管(1)的前端,且所述外管(2)的末端通过可拆卸的锁扣结构连接所述拨片组件(4)中的连接杆(401);
所述拨片组件(4)外部套设所述手柄组件(5),且所述手柄组件(5)中旋转手柄(503)的内螺纹与所述拨片组件(4)中拨片(402)的外螺纹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组件(4)还包括限位筒(403)、快速释放键(404)、顶筒(405)以及拨片筒(406),其中,所述限位筒(403)和所述快速释放键(404)之间还设有弹簧(407);
所述连接杆(401)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3)上,且所述连接杆(401)贯穿所述限位筒(403)、所述快速释放键(404)、所述顶筒(405)和所述拨片筒(406);
所述限位筒(403)的侧部设有限位槽(408),所述快速释放键(404)的键体(4042)从所述限位槽(408)中伸出所述限位筒(403);
所述快速释放键(404)的筒体(4041)位于所述限位筒(403)内部,且所述筒体(4041)在所述限位槽(408)内移动;
所述限位筒(403)的端部对称设有卡翼(409),所述卡翼(409)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手柄组件(5)中的释放手柄(502);
所述快速释放键(404)与所述顶筒(405)通过卡扣式结构相连接;
所述顶筒(405)位于所述拨片筒(406)的内部,且所述顶筒(405)与所述拨片筒(406)卡接;
所述拨片(402)设置在所述顶筒(405)、所述拨片筒(406)之间;
所述限位筒(403)、所述快速释放键(404)和所述弹簧(407)相对所述导轨锁组件(3)旋转、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402)前端的端部厚度大于后端的端部厚度;其中,所述拨片(402)前端为靠近所述固定手柄(501)的端部,所述拨片(402)后端为靠近所述快速释放键(404)的端部;
对于所述拨片(402)的前端端部,所述拨片(402)的外圆弧直径与所述拨片筒(406)的外径相同,所述拨片(402)的内圆弧直径大于所述顶筒(405)的外径;所述拨片(402)前端端部外侧设有与所述旋转手柄(503)相啮合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筒(406)的前端端部对称设有拨片筒缺口(410),所述拨片筒缺口(410)后侧内表面设有拨片筒凹槽(411);所述顶筒(405)的表面设有顶筒凹槽(412);其中,所述拨片筒(406)的前端为靠近所述固定手柄(501)的端部;
所述拨片(402)厚度较厚的一端分段外螺纹凸出于所述顶筒(405)的外圆弧面时,所述拨片(402)厚度较薄的一端分段隐藏在所述顶筒凹槽(412)处;
所述顶筒(405)前端位于所述拨片(402)厚度较薄的一端分段时,所述拨片(402)厚度较薄的一端分段隐藏在所述拨片筒凹槽(411)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402)前端设有拨片凸台(413),所述拨片凸台(413)控制所述拨片(402)向所述拨片筒(406)的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5)包括固定手柄(501)、释放手柄(502)和所述旋转手柄(503);
所述固定手柄(501)与所述旋转手柄(503)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手柄(501)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3)的外部,且所述固定手柄(501)与所述导轨锁组件(3)固定连接;
所述释放手柄(502)设置在所述拨片组件(4)和所述旋转手柄(503)的外部;所述拨片组件(4)中的快速释放键(404)的键体(4042)外露于所述释放手柄(502),且所述快速释放键(404)沿所述释放手柄(502)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旋转手柄(503)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3)上,所述拨片组件(4)沿所述旋转手柄(503)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锁组件(3)包括导轨(301)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301)两端的第一导轨锁(302)、第二导轨锁(303);
所述第一导轨锁(302)固定在所述手柄组件(5)的固定手柄(501)内部,所述第二导轨锁(303)固定在所述旋转手柄(503)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包括锥形头(101)、芯轴管(102)和双腔支撑管(103),所述锥形头(101)与所述芯轴管(102)相连接;
所述双腔支撑管(103)设置在所述外管(2)的内部,且所述芯轴管(102)贯穿所述双腔支撑管(103)的大腔;
所述芯轴管(102)靠近所述锥形头(101)的端部设置覆膜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释放组件(6)包括后释放手柄(601)、拉线锁(602)以及裸支架抓捕装置(603);
所述后释放手柄(601)和所述拉线锁(602)均设置在所述导轨锁组件(3)中第二导轨锁(303)上,所述裸支架抓捕装置(603)中的释放钢丝通过所述内管(1)中的双腔支撑管(103)延伸至所述第二导轨锁(303)端部的内部,且所述释放钢丝连接所述拉线锁(6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7)包括冲洗管(701)、冲洗侧管(702)以及阀门(703),其中,所述冲洗侧管(702)分别连通所述冲洗管(701)和所述阀门(703);
所述冲洗侧管(702)设置在所述手柄组件(5)的外侧,所述冲洗管(701)设置在所述内管(1)上或所述内管(1)的末端。
CN202011210572.4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Active CN112315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0572.4A CN112315638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0572.4A CN112315638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5638A true CN112315638A (zh) 2021-02-05
CN112315638B CN112315638B (zh) 2023-09-01

Family

ID=74323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0572.4A Active CN112315638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56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398A (zh) * 2021-09-17 2021-11-09 北京有卓正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介入支架快慢速释放的手柄及输送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7305A1 (en) * 2002-04-23 2005-02-03 Brian Shiu Integrated mechanical handle with quick slide mechanism
US20120310332A1 (en) * 2011-05-12 2012-12-06 Medtronic, Inc. Delivery Catheter System With Micro and Macro Movement Control
CN103028153A (zh) * 2012-09-13 2013-04-10 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充压器械
CN105361985A (zh) * 2015-11-25 2016-03-02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
US20160338864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ment handle for a pre-loaded iliac prosthesis delivery device
CN106308986A (zh) * 2015-07-01 2017-01-11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CN111407463A (zh) * 2020-03-19 2020-07-14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支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7305A1 (en) * 2002-04-23 2005-02-03 Brian Shiu Integrated mechanical handle with quick slide mechanism
US20120310332A1 (en) * 2011-05-12 2012-12-06 Medtronic, Inc. Delivery Catheter System With Micro and Macro Movement Control
CN103028153A (zh) * 2012-09-13 2013-04-10 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充压器械
US20160338864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ment handle for a pre-loaded iliac prosthesis delivery device
CN106308986A (zh) * 2015-07-01 2017-01-11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CN105361985A (zh) * 2015-11-25 2016-03-02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
CN111407463A (zh) * 2020-03-19 2020-07-14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支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398A (zh) * 2021-09-17 2021-11-09 北京有卓正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介入支架快慢速释放的手柄及输送器
CN113616398B (zh) * 2021-09-17 2023-12-29 北京有卓正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介入支架快慢速释放的手柄及输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5638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8160B (zh) 导丝固定术
Porstmann et al. 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62 cases treated without thoracotomy
EP1401366B1 (en) Depth and puncture control for blood vessel hemostasis system
US11478235B2 (en) Closur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sealable member an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US5569296A (en) Method for delivering and deploying intraluminal devices
JP4611301B2 (ja) 複数の医療装置を導入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311280B2 (en) Arteriotomy closure apparatus with slotted shoe for advantageous pressure distribution
US20130035636A1 (en) Delivery and Deployment Catheter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20170224960A1 (en) Needle and guidewire holder
EP3581150A1 (en) Puncturing device and anchoring device
CN109953843B (zh) 主动脉支架的输送释放装置
WO2017219781A1 (zh) 用于血管腔内手术的破膜器
US20120053609A1 (en) Methods for forming tracts in tissue
CN112315638A (zh)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US11850174B2 (en) Delivery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199659B (zh)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CN217186607U (zh) 输送系统及其输送导管组件
JP2007533400A (ja) 複数の医療装置を導入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17908584U (zh) 带分支主动脉支架放置术中的防缠绕抓捕系统
CN215688773U (zh) 具有造影功能的主动脉破膜穿刺系统
US11992198B2 (en) Arteriotomy closure apparatus with slotted shoe for advantageous pressure distribution
US20090177263A1 (en) Enforced guiding catheter
CN112842644B (zh)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
US20230191084A1 (en) Steerable Cannulas and Hinged or Steerable Needles Including Access Set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3520667A (zh) 具有造影功能的主动脉破膜穿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