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6083A -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6083A
CN117546083A CN202280001063.1A CN202280001063A CN117546083A CN 117546083 A CN117546083 A CN 117546083A CN 202280001063 A CN202280001063 A CN 202280001063A CN 117546083 A CN117546083 A CN 117546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electrode
substrate
slit
dom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10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凡
彭林
神户诚
张勇
吴潘强
刘聪聪
任驹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46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6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单元包括具有狭缝(11)的狭缝电极(10);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n个畴区,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像素单元在n个畴区中任意两个相邻畴区中的狭缝电极(10)的狭缝(11)的延伸方向不同,每个畴区内的狭缝(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锐角为预定夹角,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色偏状况。

Description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每个像素电极对应多个畴区。像素电极上设有狭缝Slit(狭缝)或突起。不同畴区内的液晶分子倾斜状态不同。由于垂直配向模式液晶显示器中像素内液晶分子转向非对称性,左右视角色偏及CR(80/20)水准差,影响光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装置色偏状况。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像素单元,包括具有狭缝的狭缝电极,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n个畴区,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n个畴区中任意两个相邻畴区中的狭缝电极的狭缝延伸方向不同,每个所述畴区内的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锐角为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示例性的,所述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5°且小于45°。
示例性的,所述狭缝电极包括在每个所述畴区内的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布的多条分支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畴区之间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畴间主干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畴区内所述分支电极关于所述畴间主干电极呈镜像对称。
示例性的,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第2畴区…… 和第n畴区,其中所述第1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一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一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
示例性的,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第2畴区……和第n畴区,其中所述第n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
示例性的,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第2畴区…第m畴区…和第n畴区,m为大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所述第三侧为所述第m畴区形成暗线的一侧。
示例性的,除所述第1畴区和所述第n畴区之外的其他畴区的狭缝均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
示例性的,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四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在所述第四侧边界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畴边界主干电极。
示例性的,所述狭缝电极为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用于与另一基板对盒形成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所述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电极,所述另一基板包括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畴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所述狭缝。
示例性的,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所述另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
示例性的,所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公共电极,所述另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 配向膜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向膜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所述像素电极;
包括如上所述的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配向膜及位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远离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所述公共电极;
及液晶分子,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力用于使所述液晶分子在各所述畴区内具有不同的预定倾斜角。
示例性的,在不同所述畴区内所述液晶分子的预定倾斜角不同且相邻两个所述畴区内所述液晶分子关于所述第二方向非镜像对称。
示例性的,在每个所述畴区内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与该畴区内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定角度。
示例性的,所述预定角度为0~15°。
示例性的,所述显示面板为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将像素中各个畴区内狭缝的延伸方向设计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能够改善色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中一个子像素中狭缝倾斜方向与配向力方向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中各个畴区内液晶分子转向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像素单元中一个子像素中各个畴区内液晶分子转向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像素单元中一个子像素中暗线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像素单元中一个子像素各个畴区中狭缝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将对照例1、对照例2和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 CR(80/20)模拟测试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图7表示将上述对照例3和实施例3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CR(80/20)模拟测试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图8表示将上述对照例3和实施例4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CR(80/20)模拟测试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图9表示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中第2畴区S2的电场力在图4中F-F’截面视角示意图;
图10表示图9的局部俯视图;
图11~26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狭缝电极是由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与彩膜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组合而成的几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 行详细说明之前,有必要对于相关技术进行以下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本身不发光。液晶显示是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扭转从而控制液晶单元的光透过率,从而达到显示的目的。在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表现出负介电各项异性的液晶来构成液晶单元。垂直配向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一般包括CF(color filter,彩色滤光片)基板和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基板,在CF基板和TFT基板上分别设置了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其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中至少一者上设有狭缝,即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氧化物)Slit(狭缝)或突起。
液晶显示装置在不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垂直于基板排列,电信号可以通过分别设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施加。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分子趋向于垂直于电场方向排列,从而偏离垂直基板的方向。具体偏转角度跟所施加偏压大小有关。如此,通过电压信号实现对液晶分子的调制,改变液晶像素的光透过特性,实现图像的显示。
当液晶分子倾斜一定角度的时候,观察者从不同角度将会观察到不同的显示效果,这就是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问题。为了解决视角问题,垂直取向液晶显示通过在像素中设计出狭缝倾斜角度不同的多个子区域,即多个畴区,像素的显示特性是其中的各个畴区在空间上积分平均的效果。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看到的差别减小,视角得以改善。通常像素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倾斜状况被分为至少四个畴区。相邻两个畴区内狭缝倾斜方向不同。由于垂直配向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像素内液晶分子转向呈非对称性,相关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左右视角存在明显的色偏、及CR(80/20)水准差,即正面看与侧面看差别较大,影响光学性能。
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中一个子像素中狭缝倾斜方向与配向力方向的示意图。其中图1中以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单元为狭缝电极为例,一个像素分为四个畴区,依次为第1畴区S1、第2畴区S2、第3畴区S3和第4畴区S4。各畴区内的狭缝1倾斜方向如图1(a)所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狭缝1倾斜方向是指,四个畴区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则狭缝1倾斜方向是指狭缝1相对于第二方向X的倾斜方向,该第 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Y交叉,例如第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Y垂直。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上的配向膜对各畴区内的液晶分子配向力方向如图1(b)中虚线箭头所示。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贴合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狭缝1延伸方向与配向膜配向力方向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各畴区内液晶分子配向方位角如图1(d)所示。畴区内液晶分子与周边液晶分子转向示意如图2所示。具体地,液晶分子的配向为液晶分子头部指向尾部的方向,液晶分子的头部是指图中所示锥形的底面,而液晶分子的尾部是指图所示的锥形的顶部。由图可见,像素畴内液晶分子倾倒状况非对称,且第1畴区和第4畴区内与周边液晶分子转动方向非对称,第1畴区边界逆时针旋转,第2畴区边界顺时针旋转,边界处旋转角度差异可能影响左右视角色偏状况。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中偏光片及狭缝倾斜方向均为45°,因在同一像素内液晶分子配向方向非对称,导致左右视角色偏水准较差。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装置色偏状况。
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包括具有狭缝11的狭缝电极10,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Y排布的n个畴区,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n个畴区中任意两个相邻畴区中的狭缝电极10的狭缝11延伸方向不同,每个所述畴区内的所述狭缝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X之间的锐角为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所述第二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Y交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方向X为相邻两个畴区之间的交界线延伸方向,其与所述第一方向Y交叉。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Y垂直。
上述方案中,各个畴区内的狭缝11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X之间的预设夹角即为狭缝11倾斜角度,每个所述畴区内的所述狭缝11倾斜角度设计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这样可使得液晶分子在各个畴区内的配向方向与第二方向X之间的锐角角度减小,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狭缝11倾斜角度设计为 45°,可以改善色偏现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中各畴区内液晶分子转向示意图如图3所示。
以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将所述狭缝11倾斜角度设计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狭缝11倾斜角度为45°,能够带来改善色偏现象的技术效果的验证结果:
以相关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作为对照例,应用本公开提供的像素单元的液晶显示面板作为实验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上述技术效果进行验证。其中,对照例1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狭缝电极10的狭缝11倾斜角度为45°,且液晶显示面板采用的WGP(Wire Grid,线栅型偏光片)偏光片配向力方向为45°,从而畴区内液晶分子配向方位角为45°。对照例2中畴区内液晶分子配向方位角为50°。本公开实施例1中的像素单元中液晶分子配向方位角为40°。
将上述对照例1、对照例2和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CR(80/20)模拟测试,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图6(a)为对照例1的测试结构示意图,图6(b)为实施例1的测试结构示意图,图6(c)为对照例2的测试结构示意图。根据图6所示的测试结果可知,随着液晶配向方位角由45°向第二方向X倾倒(<45°)时,左右视角色偏改善,上下视角色偏恶化。方位角由45°向第一方向Y倾倒(>45°)时,左右视角色偏恶化,上下视角色偏改善。液晶分子方位角大小与色偏CR(80/20)的对应关系见图6。由此可验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中将所述狭缝11倾斜角度(所述预定夹角)设计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时,可以改善左右视角色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述预定夹角为30~45°之间的其他实施例,受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预定夹角为30~45°,均能够改善左右视角色偏。
此外,优选的,所述预定夹角可以为大于或等于35°且小于45°。此时,应用本公开的像素单元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左右视角色偏改善效果较为明显。
此外,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狭缝电极10包括在每个所述畴区内的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布的多条分支电极12,相邻两个所述畴区之间具有 沿所述第二方向X延伸的畴间主干电极13,相邻两个所述畴区内所述分支电极12关于所述畴间主干电极13呈镜像对称。
在相关技术中,狭缝电极10还包括在畴区且位于分支电极12外围的畴边界主干电极14。如图5所示,畴边界主干电极14围绕在多个分支电极12的四周侧,作为狭缝电极10的边界。也就是说,多个分支电极12未延伸至狭缝电极10的边界,而是与边界具有一定距离,例如距离边界5.5微米等。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显示面板中,位于畴区内的液晶分子是处于安定状态的,通过调节电场力的大小能够控制该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控制显示亮度;而畴间及畴边界处的液晶分子是处于不安定状态的,畴间及畴边界处通常表现为暗线,畴边界处的电极越宽则显示面板的透过率越低。以图所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中像素结构为例。其暗线如图中粗实线所示。
为了进一步地改善左右视角色偏差异及提升透过率,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Y上相对的第一侧A和第二侧B,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A至所述第二侧B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S1、第2畴区S2……和第n畴区,其中所述第1畴区S1的狭缝11延伸至且连通所述第一侧A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一侧A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11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12交错的非封闭结构;所述第n畴区的狭缝11延伸至且连通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11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12交错的非封闭结构。
为了更为清楚的说明上述方案,以图5中所示方位为例,位于最上方的第1畴区S1的狭缝11与像素电极的上边界连通,也就是说,上边界不设置畴边界主干电极14,同样,位于最下方的第n畴区(即图5中第4畴区S4)的狭缝11与像素电极的下边界连通,即下边界不设置畴边界主干电极14,这样,可使得第1畴区S1和第n畴区与该像素的上、下边界交接处液晶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更加安定,从而可进一步地降低左右视角色偏差异。
以相关技术中一些液晶显示面板作为对照例,应用本公开提供的像素单元的液晶显示面板作为实验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上述技术效果进行验证。其中,对照例3中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均具有畴边界主干电极14,且狭缝11倾斜角度为45°。实施例3中应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的第1畴区S1狭缝11连通至上边界(即上边界无畴边界主干电极14)和第n畴区狭缝11连通至下边界(即下边界无畴边界主干电极14),且狭缝11倾斜角度为45°。实施例4中应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的第1畴区S1狭缝11连通至上边界(即上边界无畴边界主干电极14)和第n畴区狭缝11连通至下边界(即下边界无畴边界主干电极14),且狭缝11倾斜角度为40°。
将上述对照例3和实施例3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CR(80/20)模拟测试,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图7(a)中所示为对照例3的测试结果,图7(b)所示为实施例2的测试结果。将上述对照例3和实施例4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CR(80/20)模拟测试,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由图7和图8的测试结果可知,将狭缝11倾斜角度优化至40°,且所述第1畴区S1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一侧A的边界、所述第n畴区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左右视角色偏CR(80/20)改善,同时左右视角色偏差异缩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第1畴区S1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一侧A的边界,同时所述第2畴区S2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然而在其他未示意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所述第1畴区S1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一侧A的边界,或者仅将所述第2畴区S2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低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每个所述畴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A至所述第二侧B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S1、第2畴区S2…第m畴区…和第n畴区,m为大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11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12交错的非封闭结构,所述第三侧为所述第m畴区形成暗线的一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侧即为所述第m畴区形成暗线的一侧,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这样,可将暗线向畴区外侧推移, 使所述第m畴区处液晶分子更为安定,从而有效改善色偏及提升透过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m畴区是指位于第1畴区S1和第n畴区之间的任一畴区。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所述第1畴区S1和所述第n畴区之外的其他畴区的狭缝11均可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例如,以图5所示实施例为例,四个畴区中第2畴区S2和第3畴区的狭缝11均延伸至第三侧边界(图中所示方位中左侧边界即为第三侧边界)。
例如,以图5所示的像素单元中一个像素划分为四个畴区为例,第1畴区S1的狭缝11延伸至上边界,第4畴区S4的狭缝11延伸至下边界,第2畴区S2和第3畴区S3的液晶分子配向方向以图5所示为例,则根据液晶分子配向方向可确定暗线会出现在图5示的左边界,因此第2畴区S2和第3畴区S3的狭缝11可均延伸至左边界。
应当理解的是,图5所示仅为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三侧边界是以液晶分子配向方向来确定,不限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11延伸至所述第四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B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11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12交错的非封闭结构。上述方案,在第m畴区的第四侧边界也可以设计为狭缝11延伸至边界处。
当然,在另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在所述第四侧边界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Y延伸的畴边界主干电极14。上述方案,由于在第m畴区的第四侧不存在暗线,因此在第四侧边界处可设置畴边界主干电极14。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像素单元中,所述狭缝电极10为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所述狭缝11可以是设置在像素电极上,也可以是设置在公共电极上,也可以是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组合设置狭缝11。
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所述公共电极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上。请参见图11至图18,具体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分别设置有所述狭缝11,而所述公共电极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可不设置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中以畴区数量为四个为例,所述像素电极在第1畴区S1和第2畴区S2设置有所述狭缝11,所述公共电极在第3畴区S3和第4畴区S4设置有所述狭缝11,当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后,则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从而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均具有所述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中以畴区数量为四个为例,所述像素电极在第3畴区S3和第4畴区S4设置有所述狭缝11,所述公共电极在第1畴区S1和第2畴区S2设置有所述狭缝11,当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后,则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从而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均具有所述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中以畴区数量为四个为例,所述像素电极在第1畴区S1和第3畴区S3设置有所述狭缝11,所述公共电极在第2畴区S2和第4畴区S4设置有所述狭缝11,当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后,则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从而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均具有所述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中以畴区数量为四个为例,所述像素电极在第2畴区S2和第4畴区S4设置有所述狭缝11,所述公共电极在第1畴区S1和第3畴区S3设置有所述狭缝11,当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后,则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从而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均具有所述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中以畴区数量为四个为例,所述像素电极在第1畴区S1和第4畴区S4设置有所述狭缝11,所述公共电极在第2畴区S2和第3畴区S3设置有所述狭缝11,当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后,则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从而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均具有所述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组合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中以畴区数量为四个为例,所述像素电极在第2畴区S2和第3畴区S3设置有所述狭缝11,所述公共电极在第1畴区S1和第4畴区S4设置有所述狭缝11,当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后,则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 电极组合,从而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均具有所述狭缝1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为所述狭缝电极10,其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分别设置有所述狭缝11,而所述像素电极在各个所述畴区内可不设置狭缝1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一些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上的狭缝11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1至图18所示意的像素中狭缝11倾斜方向仅是一种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狭缝11的倾斜方向还可以是与图11至图18所示的狭缝11倾斜方向关于所述第一方向Y呈镜像对称。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用于与另一基板对盒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电极,所述另一基板包括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畴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所述狭缝11。
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所述另一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或者,所述显示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为公共电极,所述另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电极可以为像素电极。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配向膜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向膜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像素电极;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配向膜及位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远离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公共电极;
及液晶分子,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的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彩膜基板的所述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狭缝11的狭缝电极10,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Y排布的n个畴区, 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n个畴区中任意两个相邻畴区中的狭缝电极10的狭缝11延伸方向不同,每个所述畴区内的所述狭缝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X之间的锐角为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所述第二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Y交叉,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力用于使所述液晶分子在各所述畴区内具有不同的预定倾斜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方向X为相邻两个畴区之间的交界线延伸方向,其与所述第一方向Y交叉。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Y垂直。
上述方案中,各个畴区内的狭缝11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X之间的预设夹角即狭缝11的倾斜角度,每个所述畴区内的所述狭缝11的倾斜角度设计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这样可使得液晶分子在各个畴区内的配向角度与第二方向X之间的锐角角度减小,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狭缝11倾斜角度设计为45°,可以改善色偏现象。
示例性的,在不同所述畴区内所述液晶分子的预定倾斜角不同且相邻两个所述畴区内所述液晶分子关于所述第二方向X非镜像对称。以图5所示为例,所述像素单元内划分为四个畴区,分别为第1畴区S1、第2畴区S2、第3畴区S3和第4畴区S4,第1畴区S1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为315°,第二畴区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为45°,第三畴区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为225°,第四畴区104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为135°。具体地,液晶分子的取向为液晶分子头部指向尾部的方向,液晶分子的头部是指图5中所示锥形的底面,而液晶分子的尾部是指图5所示的锥形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说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是指液晶分子的取向与第二方向X沿逆时针方向所呈的夹角,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表明了液晶分子受到的取向力的方向。
示例性的,在每个所述畴区内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与该畴区内所述狭缝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定角度,示例性的,所述预定角度为0~15°。也就是说,在每个所述畴区内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与该畴区内所述狭缝11的延伸方向 大致平行。
优选的,所述预定角度为0°,也就是说,在每个所述畴区内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与该畴区内所述狭缝11的延伸方向平行。此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位角更易确定,施加电压更易控制精度。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不仅限于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以第一取向层或第二取向层经过曝光处理为例,该显示面板可以是阵列基板曝光或彩膜基板曝光,其中阵列基板的像素电极上或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上设置狭缝11,狭缝11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X的夹角为40°~45°之间,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贴合后液晶分子倾倒方向可与狭缝11延伸方向平行,即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的配向力方向可与狭缝11延伸方向一致。
图8所示为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中第3畴区S3的电场力截面斜视角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的第3畴区S3内的液晶分子转向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以彩膜基板5曝光为例,液晶分子2依据配向力方向进行倾倒,阵列基板3上像素电极4作为狭缝电极10,液晶分子2在彩膜基板5上第二取向层6的配向力、及阵列基板3上的狭缝11电场力作用下,完成方位角旋转,根据液晶分子方位角旋转状态形成4个畴区分割。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 一种像素单元,包括具有狭缝的狭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n个畴区,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n个畴区中任意两个相邻畴区中的狭缝电极的狭缝延伸方向不同,每个所述畴区内的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锐角为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45°,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夹角为大于或等于35°且小于4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电极包括在每个所述畴区内的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布的多条分支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畴区之间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畴间主干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畴区内所述分支电极关于所述畴间主干电极呈镜像对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第2畴区……和第n畴区,其中所述第1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一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一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第2畴区……和第n畴区,其中所述第n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畴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多个畴区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依次排列的第1畴区、第2畴区…第m畴区…和第n畴区,m为大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所述第三侧为所述第m畴区形成暗线 的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除所述第1畴区和所述第n畴区之外的其他畴区的狭缝均延伸至所述第三侧的边界。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的狭缝延伸至所述第四侧的边界,以使所述第二侧的边界形成多个所述狭缝和多个所述分支电极交错的非封闭结构;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m畴区在所述第四侧边界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畴边界主干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电极为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
  10. 一种显示基板,用于与另一基板对盒形成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电极,所述另一基板包括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畴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所述狭缝。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所述另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公共电极,所述另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
  13.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配向膜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向膜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所述像素电极;
    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配向膜及位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远离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所述公共电极;
    及液晶分子,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力用于使所述液晶分子在各所述畴区内具有不同的预定倾斜角。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不同所述畴区内所述液晶分子的预定倾斜角不同且相邻两个所述畴区内所述液晶分子关于所述第二方向非镜像对称。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述畴区内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或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与该畴区内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定角度。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角度为0~15°。
  17.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
  18.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80001063.1A 2022-04-29 2022-04-29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5460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90676 WO2023206534A1 (zh) 2022-04-29 2022-04-29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6083A true CN117546083A (zh) 2024-02-09

Family

ID=8851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1063.1A Pending CN117546083A (zh) 2022-04-29 2022-04-29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6083A (zh)
WO (1) WO20232065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300B (zh) * 2016-01-27 2017-1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026774A1 (ja) * 2017-08-03 2019-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光配向処理装置
CN111474775B (zh) * 2020-05-09 2021-07-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96309A (zh) * 2020-12-14 2021-04-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89607A (zh) * 2021-08-03 2021-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6534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2965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multiple pixel regions for improved transmittance
US628543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wide viewing angle
US8537317B2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slanting slits extending along diagonals of a plurality of pixel electrodes wherein the slanting slits have a length of ⅓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diagonals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US1016858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51832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56879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9911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8044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6001146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11004612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8463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7202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9898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69659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160045184A (ko) 표시 장치
KR102408920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108505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10492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6006432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0229935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plurality of subpixel electrodes formed in plurality of columns
CN117546083A (zh)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121746A (ko) 표시 장치
KR102223000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56701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891482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