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7970A -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7970A
CN117507970A CN202311669136.7A CN202311669136A CN117507970A CN 117507970 A CN117507970 A CN 117507970A CN 202311669136 A CN202311669136 A CN 202311669136A CN 117507970 A CN117507970 A CN 11750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condition
heating
duration
seat heater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691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绍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ol Air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ol Air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ol Air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ol Air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691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7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7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若是,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本申请将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作为是否进入循环加热流程的依据,在进入循环加热流程后,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而不是跟随空调机组切换工况,更不易出现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座椅加热效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车厢内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通常使用空调机组和座椅加热器进行温度调节。具体的,空调机组能够对车厢客室温度进行调节,座椅加热器能够对车厢座椅温度进行调节。
在相关技术中,将车厢座椅加热器跟随空调机组同步控制,即:在空调机组进入全暖工况时控制车厢座椅加热器进入全暖工况,在空调机组进入半暖工况时控制车厢座椅加热器进入半暖工况。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车厢座椅加热器与空调机组的温度调节对象不同,车厢座椅加热器跟随空调机组同步控制的方式将会导致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座椅加热效果不稳定,乘客乘坐舒适性较差。
因此,如何避免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提高座椅加热效果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座椅加热效果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该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
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
若是,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
可选的,所述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包括:
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全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半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半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并记录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以便在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时,进入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的步骤。
可选的,在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的过程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终止条件;其中,所述循环终止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
若是,则退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
可选的,在判定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终止条件之后,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再次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
若是,则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
可选的,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包括: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全暖工况,则确定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一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半暖工况的判定依据;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一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可选的,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包括: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半暖工况,则确定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二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的判定依据;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二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可选的,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包括: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则确定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与第三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全暖工况的判定依据;
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
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三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
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系统,包括:
空调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
触发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
循环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时实现上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执行的步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若是,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
可以看出,本申请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并在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后,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也即本申请将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作为是否进入循环加热流程的依据,在进入循环加热流程后,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而不是跟随空调机组切换工况,更不易出现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座椅加热效果的稳定性。
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系统、一种存储介质和一种座椅加热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座椅加热器循环加热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101: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座椅加热器,座椅加热器可以设置于车厢座椅的下方。启动座椅加热器后,座椅加热器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以便对车厢座椅的温度进行调节。
座椅加热器所处的车厢还设有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用于对车厢客室温度进行调节。座椅加热器可以与空调机组连接,以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上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用于描述空调机组是否启动,以及空调机组启动后在何种工况下工作。空调机组的工况包括制热工况、制冷工况、除湿工况等,上述制热工况具体可以细分为全暖工况、半暖工况。
空调机组的状态可以实时变化,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以便循环执行S101和S102。
S102:判断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若是,则进入S103;若否,则结束流程
其中,在确定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之后,可以判断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上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循环启动条件为进入循环加热流程的触发条件。
S103: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
本实施例在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为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时,判定循环启动条件,可以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循环加热流程为: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以便在停止加热工况结束后再次进入全暖工况。
上述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用于描述座椅加热器的功率,例如:功率达到最大功率(或最大功率的90%以上)时座椅加热器处于全暖工况,功率达到最大功率的一半(或最大功率的60%以上)时座椅加热器处于半暖工况,功率为0瓦时座椅加热器处于停止加热工况。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车厢温度与座椅电加热同步控制,相关技术的控制方式受客室温度与车外环境的温度影响。上述车厢座椅加热器与车厢温度同步控制的控制方式会受车厢座椅的温度与客室温度、车外环境的温度、座椅乘坐的频率、前任乘客的乘坐时间及体温影响,此种控制方式会造成车厢座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乘客乘坐舒适性较差。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并在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后,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本实施例将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作为是否进入循环加热流程的依据,在进入循环加热流程后,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而不是跟随空调机组切换工况,更不易出现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方式有利于避免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能够提高座椅加热效果的稳定性,乘客乘坐舒适性更佳。
作为对于图1对应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循环加热流程中每一工况都有其对应的工况持续时长,当工况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进入下一工况。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如下循环加热流程工作: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全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半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半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此时处于停止加热工况),并记录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以便在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时,进入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的步骤。
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时,实现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第一预设时长,进入步骤A2。
步骤A2: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半暖工况下工作第二预设时长,进入步骤A3。
步骤A3: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停止加热工况下工作第三预设时长,进入步骤A1。
作为对于图1对应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循环终止条件。循环终止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当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为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如制冷工况、除湿工况等除了制热工况之外的其他工况)时,则触发循环终止条件,以便退出循环加热流程。具体的,在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终止条件;若是,则退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
举例说明上述过程,若在12:30检测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为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则可以按照上述步骤A1~A3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若在12:50检测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为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则退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当空调机组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时,说明车厢内部温度无需提升,此时可以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以避免出现座椅过热的情况,也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后,短时间内循环启动条件再次被触发,此时为了避免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可以根据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的已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
具体的,在判定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终止条件之后,还可以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再次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若是,则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上述起始工况指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时先进入的工况。
例如,当前时刻空调机组处于全暖工况,且空调机组处于全暖工况的持续时长为第一预设时长的95%,若当前时刻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后,并在2分钟后循环启动条件被触发,此时可以将半暖工况设置为起始工况,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实现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半暖工况下工作第二预设时长,进入步骤B2。
步骤B2: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停止加热工况下工作第三预设时长,进入步骤B3。
步骤B3: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第一预设时长,进入步骤B1。
本实施例可以为每一工况设置对应的计时器以便记录工况持续时长,在计时器达到对应的预设时长后,切换下一工况。在切换至第n+1个工况时,将第n个工况对应的计时器清零。在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当前工况对应的计时器暂停计时,但不清零。针对短时间内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先后触发循环终止条件和循环启动条件的情况,本实施例可以进行以下处理方式:
方式1、进入下一工况:
若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的已持续时长大于预设区间的上界值,则将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的下一工况作为起始工况,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
方式2、维持当前工况:
若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的已持续时长小于等于预设区间的上界值或大于等于预设区间的下界值,则将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作为起始工况,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此时不重置起始工况的计时器,继续记录已持续时长。
方式3、重新进入当前工况:
若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的已持续时长小于预设区间的下界值,则将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座椅加热器所处工况作为起始工况,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此时重置起始工况的计时器,以便重新记录已持续时长。
针对上述方式1~3,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全暖工况,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起始工况:
确定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一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半暖工况的判定依据;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一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上述第一时长区间可以根据循环加热流程中全暖工况需要持续的第一预设时长T1确定,如第一时长区间的上界值为T1×90%,第一时长区间的下界值为T1×30%。
针对上述方式1~3,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半暖工况,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起始工况:
确定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二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的判定依据;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二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上述第二时长区间可以根据循环加热流程中半暖工况需要持续的第二预设时长T2确定,如第二时长区间的上界值为T2×90%,第二时长区间的下界值为T2×30%。
针对上述方式1~3,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停止加热工况,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起始工况: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则确定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与第三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全暖工况的判定依据;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三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上述第三时长区间可以根据循环加热流程中停止加热工况需要持续的第三预设时长T3确定,如第三时长区间的上界值为T3×90%,第三时长区间的下界值为T3×30%。
下面通过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说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轨道交通空调系统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软硬件配合紧密的系统,空调系统对列车车厢内的环境舒适度进行调节,其中包括车厢温度调节以及座椅温度调节。
相关技术中通过对在座椅下方加装座椅加热器的方式对座椅温度进行调节,但是座椅加热器的配置中通常缺少对座椅温度控制的传感器。本领域常规的控制方式为:根据客室内回风温度传感器、新风温度传感器确定空调机组的制热需求;在制热需求较低时,空调机组开启半暖工况,车厢座椅电加热也随之开启半暖工况;在制热需求较高时,空调机组开启全暖工况,车厢座椅电加热也随之开启全暖工况。上述控制方式无法快速的提升车厢座椅的表面温度;同时受到载客量、运行过程中隧道及高架切换的影响,座椅的温度无法受控,上述控制方式会导致座椅温度高低偏差较大,造成乘客投诉。
可见,相关技术中没有针对座椅加热器的直接控制方式,为了提升车厢座椅表面温度更加接近人体感知的舒适温度,提升乘坐的舒适性,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交车厢的坐椅温度调节控制方案。本方案中座椅加热器的开启触发条件为空调机组启动且处于制热工况,在空调机组处于制热工况下座椅加热器循环运行。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座椅加热器循环加热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201:空调机组开启后,且空调机组处于制热工况。
S202:座椅加热器在全暖工况下运行20分钟。
S203:座椅加热器在半暖工况下运行30分钟。
S204:座椅加热器在停止加热工况下运行23分钟。
本实施例在空调机组处于制热工况下循环运行S202~S204,从而实现车辆在刚启动阶段快速提升座椅温度、温度升高后防止座椅温度过高的稳定阶段、以及冷却阶段。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下,车厢座椅电加热开启全暖工况,快速提升座椅的温度,运行20分钟后,车厢座椅电加热开启半暖工况,降低座椅电加热的输出功率,运行30分钟后,车厢座椅电加热关闭运行,关闭23分钟后,座椅电加热全暖运行,快速提升座椅的温度,从而达到循环运行,提升车厢座椅温度的合适度。座椅加热器全暖运行20分钟可以快速提升座椅的温度,防止环境温度过低或存放车辆的环境温度过低及乘客的上座率调整提升而引起刚乘坐不舒适感。座椅加热器半暖运行30分钟可以放缓车厢座椅表面温度快速提升,座椅潜冷充分排出,从而达到座椅表面温度稳定上升。车厢座椅电加热停止运行23分钟的过程中暂停座椅加热器进行输出,让车厢座椅的表面及人体所乘坐的热量散出,降低车厢座椅电加热的温度,23分钟后,再次进行循环运行,从而保证整天车厢座椅表面温度符合人体所感知的温度,达到提升舒适性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中,进入S202~S204的循环操作的前提条件为:空调机组已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在空调机组已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况下,才需要开启座椅加热器,以使座椅的温度与人体感知的温度没有明显偏差。若空调机组未处于制热工况下座椅加热器不启动。
在循环运行S202~S204的过程中,当出现正常停机或异常停机的状况时,可以根据循环运行时所处的运行范围进行分级控制。本实施例将空调机组和座椅加热器进行区分控制,可以提升乘客乘坐舒适感,本实施例还可以对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开启时间经过试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更好的乘坐舒适感。本实施例提供的轨交车厢座椅温度控制逻辑,可以在车厢座椅没有传感器的状态下对车厢座椅的表面温度进行控制,在座椅加热器与空调机组分别为不同厂商的情况下,通过试验可取得最优的循环运行方案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可以包括:
空调状态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空调机组用于对车厢客室温度进行调节;
触发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
循环控制模块303,用于若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其中,所述座椅加热器用于对车厢座椅的温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并在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后,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本实施例将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作为是否进入循环加热流程的依据,在进入循环加热流程后,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而不是跟随空调机组切换工况。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避免座椅温度过高或过低,提高座椅加热效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循环控制模块303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全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半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半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并记录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以便在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时,进入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的步骤。
进一步的,还包括:
终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终止条件;其中,所述循环终止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若是,则退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
进一步的,循环控制模块303还用于在判定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终止条件之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再次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若是,则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
进一步的,循环控制模块303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的过程包括: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全暖工况,则确定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一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半暖工况的判定依据;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一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进一步的,循环控制模块303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的过程包括: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半暖工况,则确定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二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的判定依据;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二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进一步的,循环控制模块303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的过程包括: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则确定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与第三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全暖工况的判定依据;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三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由于系统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系统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所述座椅加热器还可以包括各种网络接口,电源等组件。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
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
若是,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包括:
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全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半暖工况下工作,并记录半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并记录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以便在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时,进入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在所述全暖工况下工作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的过程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终止条件;其中,所述循环终止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关闭或处于非制热工况;
若是,则退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停止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循环终止条件之后,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再次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
若是,则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并控制所述座椅加热器从所述起始工况进入所述循环加热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包括: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全暖工况,则确定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一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半暖工况的判定依据;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一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全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包括: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半暖工况,则确定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与第二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的判定依据;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二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半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
若所述半暖工况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和工况持续时长确定起始工况,包括:
若所述循环终止条件被触发时所述座椅加热器所处的工况为所述停止加热工况,则确定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与第三时长区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为所述循环加热流程中将所述座椅加热器当前工况切换为所述全暖工况的判定依据;
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下界值,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重置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
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在所述第三时长区间内,则将所述停止加热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并继续记录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
若所述停止加热持续时长大于所述第三时长区间的上界值,则将所述全暖工况设置为所述起始工况。
8.一种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
触发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是否触发循环启动条件;其中,所述循环启动条件为所述空调机组开启且处于制热工况;
循环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状态触发所述循环启动条件,则控制座椅加热器按照循环加热流程工作,以使所述座椅加热器的工况按照全暖工况、半暖工况和停止加热工况的顺序循环切换。
9.一种座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669136.7A 2023-12-06 2023-12-06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07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9136.7A CN117507970A (zh) 2023-12-06 2023-12-06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9136.7A CN117507970A (zh) 2023-12-06 2023-12-06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7970A true CN117507970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69136.7A Pending CN117507970A (zh) 2023-12-06 2023-12-06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79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3451B2 (en) Air supply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US68430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temperature set point based on humidity level for increased comfort
CN110386031A (zh) 车辆用电源装置
EP2799784A2 (en) Heat pump system control device, heat pump system, and heat pump system control method
CN109367349B (zh) 一种远程监控汽车智能调温系统和方法
CN102880208A (zh) 温湿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6522704A (ja) 停止モード空調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1052798B2 (en) Air suppl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air supply device
JP5892848B2 (ja) 床暖房装置の運転方法及び床暖房装置
CN117507970A (zh) 车厢座椅加热器控制方法、系统、座椅加热器及存储介质
JPH11132530A (ja) 室別空調制御装置
US20050040682A1 (en) Hea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heating system
KR20160130696A (ko) 열 웨이브-기반 시트 히팅
JP2009109179A (ja) 風呂加熱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US1046439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CN107975913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17515831A (zh) 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JP5412866B2 (ja) 車両用可動体駆動装置
JP6368908B2 (ja) 扇風機
CN112944633A (zh) 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空调
CN112622565A (zh) 电动汽车乘员舱热管理及电子设备
JPH0523369Y2 (zh)
JPS5845430A (ja) 空気調和機の換気制御装置
CN116476712A (zh)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JPH0718931Y2 (ja) 蓄熱式電気暖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