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6130A -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6130A
CN117506130A CN202311589125.8A CN202311589125A CN117506130A CN 117506130 A CN117506130 A CN 117506130A CN 202311589125 A CN202311589125 A CN 202311589125A CN 117506130 A CN117506130 A CN 117506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elded
laser
nuclear pow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91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梦金
杜佳
余冰
陈嘉杰
张美玲
郑传栋
刘刚
吴玉
王超
皮友东
赵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91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6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6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6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4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means of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or pr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包括激光源、激光传输件、焊接头以及旋转机构。激光源用于产生激光,激光传输件具有相对的入射端和出射端,入射端连接于激光源的出光侧;焊接头连接于出射端,且焊接头包括位于待焊管外的第一部分和用于伸入待焊管内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配合将出射端出射的激光调节至待焊管的待焊区段;旋转机构连接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活动连接,旋转机构配置为用于驱动第二部分绕待焊管的轴线旋转。本申请能够解决细长传热管焊接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核能发电站的重要部件,在核反应堆正常寿命期限内,热能、机械应力、腐蚀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传热管的管壁产生裂缝,为避免因裂缝的产生而导致一次流体与二次流体之间产生直接接触,需要及时对传热管进行修复。
目前通常采用将激光焊接头伸入传热管内焊接的方式对传热管进行修复,但由于激光焊接头的光路设计较为复杂,难以细长的传热管内,导致细长传热管的焊接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细长传热管焊接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包括:激光源,用于产生激光;激光传输件,具有相对的入射端和出射端,所述入射端连接于所述激光源的出光侧;焊接头,连接于所述出射端,且所述焊接头包括位于待焊管外的第一部分和用于伸入待焊管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用于配合将所述出射端出射的激光调节至所述待焊管的待焊区段;以及旋转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待焊管的轴线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设于所述出射端的准直镜组,所述准直镜组配置为用于将所述出射端出射的激光转变为平行光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直镜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出射端的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准直镜片;所述激光传输件包括光纤;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出射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依次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出光侧的聚焦镜组和第一反射镜;所述聚焦镜组配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调节的激光聚焦,所述第一反射镜配置为用于将所述聚焦镜组聚焦的激光反射至所述待焊管的待焊区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焦镜组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镜组的中心位于第一虚拟直线上,所述第一反射镜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倾斜;所述第一虚拟直线与所述待焊管的轴线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焦镜组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的间距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还包括保护气体供应机构;所述保护气体供应机构包括气源和与所述气源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待焊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还包括观测机构;所述观测机构包括:分光镜,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将所述第二部分调节的激光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方向与所述待焊管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光束传播至所述焊接头外;半透半反镜和第二反射镜,沿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半透半反镜将所述第二光束分为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所述透射光束传播至所述第二反射镜;照明光源,设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光侧,且所述照明光源的照明光传播路径与所述反射光束的传播路径相反;以及摄像头,设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光侧,以采集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如前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
将所述焊接头的所述第二部分伸入所述待焊管内;
控制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待焊管的轴线旋转以对所述待焊管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通过在激光源的出光侧依次设置激光传输件和焊接头,焊接头包括用于伸入待焊管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待焊管外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将激光传输件传输的激光调节至待焊管的待焊区段,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活动连接,基于此,通过旋转机构驱动第二部分绕待焊管的轴线旋转,能够实现激光在待焊管内的环形焊接。如此,无需将激光传输件和焊接头全部伸入待焊管内,使得伸入待焊管内的光路被简化,焊接头可做得更细长,从而使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能够完成长径比很大的待焊管的焊接,且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的焊接头与待焊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的观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2、待焊管;2a、待焊区段;2b、第一虚拟直线;
10、激光源;
20、激光传输件;21、入射端;22、出射端;23、光纤连接器;
30、焊接头;31、第一部分;31a、准直镜组;32、第二部分;32a、聚焦镜组;32b、第一反射镜;
40、旋转机构;
51、气源;52、气管;52a、第一支管;52b、第二支管;
60、观测机构;61、分光镜;62、半透半反镜;63、第二反射镜;64、照明光源;65、摄像头;66、吸收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核能发电站的一回路系统包括核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核反应堆内部产生热能,一次流体通过传热管携带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进行流通,将热能交换至核反应堆外部。蒸汽发生器内的二次流体与高温高压的一次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变为蒸汽,蒸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其中,传热管构成一次流体与二次流体之间的阻挡结构。
在核反应堆正常寿命期限内,热能、机械应力、腐蚀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传热管的管壁产生裂缝,为避免因裂缝的产生而导致一次流体与二次流体之间产生直接接触,需要及时对传热管进行修复。
目前,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进行修复。具体地,在传热管的内部损坏处设置一段衬管,在衬管内部环焊一周,实现衬管与损坏的传热管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传热管损耗处的修补。
然而,由于激光焊接所需的光学镜片均需在管内布置,待焊管的内径越小,光学镜片的布置越困难,光学镜片需要做得很小,对加工要求很高,因此,长径比很大的细长管例如内径不足20mm,待焊位置深度达600mm的传热管的焊接难以实现。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通过在激光源的出光侧依次设置激光传输件和焊接头,焊接头包括位于待焊管外的第一部分和用于伸入待焊管内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于配合将激光传输件传输的激光调节至待焊管的待焊区段,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活动连接,基于此,再通过旋转机构驱动第二部分绕待焊管的轴线旋转,能够实现激光在待焊管内的环形焊接。如此,无需将激光传输件和焊接头全部伸入待焊管内,使得待焊管内的光路被简化,焊接头可做得更细长,从而使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能够完成长径比很大的待焊管的焊接,且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1,包括激光源10、激光传输件20、焊接头30以及旋转机构40。激光源10用于产生激光。激光传输件20具有相对的入射端21和出射端22,入射端21连接于激光源10的出光侧,以将激光源10产生的激光从入射端21传输至出射端22。激光传输件20的长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焊接头30连接于出射端22,且焊接头30包括位于待焊管2外的第一部分31和用于伸入待焊管2内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用于配合将出射端22出射的激光调节至待焊管2的待焊区段2a。第一部分31焊接头30伸入待焊管2的深度可根据待焊区段2a的深度确定。其中,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活动连接,旋转机构40连接于第二部分32,以驱动第二部分32绕待焊管2的轴线旋转。
基于此,通过旋转机构40驱动第二部分32绕待焊管2的轴线旋转,能够实现激光在待焊管2内的环形焊接。如此,通过激光传输件20和焊接头30的第一部分31将激光长程传输导入待焊管2内,无需将激光传输件20和焊接头30全部伸入待焊管2内,使得伸入待焊管2内的光路被简化,焊接头30可做得更细长,从而使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1能够完成长径比很大的待焊管2的焊接,且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可选地,旋转机构40包括电机。由于第一部分31及激光传输件20均位于待焊管2外,因此电机驱动旋转的部分的结构较为简单,不受复杂结构的限制,可实现360度连续多周旋转运动,从而提升焊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包括设于出射端22的准直镜组31a,准直镜组31a配置为用于将出射端22出射的激光转变为平行光束。通过准直镜组31a将激光传输件20传输的激光转变为平行光束,从而便于激光进入待焊管2内。
可选地,准直镜组31a包括连接于出射端22的第一壳体(图中未示出)和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准直镜片,激光传输件20包括光纤,第一壳体与出射端22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器23连接。基于此,复杂的光纤耦合、光束变换、运动机构等设置在待焊圆管外,设计更加灵活且成本更低。通过准直后的平行光路将激光导入待焊管2的待焊区段2a,使得受尺寸限制的管内光路变得简单,焊接头30长度可以灵活调整,成本大大降低。由于无光纤、线路、管路等的限制,旋转机构40可驱动焊接头30的第二部分32实现连续多周旋转。
并且,由于光纤位于待焊管2外,因此焊接过程产生的热量对光纤的影响较小,能够避免光纤温度过高,从而避免光纤受激拉曼散射作用导致激光衰减增大。如此,能够对光纤起到保护作用,减缓能量衰减。也由于部分光学器件位于待焊管2外,能够避免焊接产生的烟雾对该部分光学器件产生污染。还由于光纤耦合、旋转等机构不需要伸入待焊管2内,不受待焊管2的管径约束,设计更加灵活,易于实现功能拓展。
可选地,可在待焊管2内壁增加激光强化、激光淬火的应用,增设送丝或者送粉装置,用来做待焊管2内壁激光熔覆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32包括依次设于第一部分31的出光侧的聚焦镜组32a和第一反射镜32b,聚焦镜组32a配置为用于将第一部分31调节的激光聚焦,第一反射镜32b配置为用于将聚焦镜组32a聚焦的激光反射至待焊管2的待焊区段2a。基于此,通过调整反射镜与聚焦镜组32a之间的距离,可改变第二部分32出射的激光的聚焦位置,从而调整作用于待焊管2内壁的激光光斑尺寸,同时,也能兼容不同管径的待焊管2的焊接。
可选地,聚焦镜组32a的中心与准直镜组31a的中心位于第一虚拟直线2b上,第一反射镜32b相对于第一虚拟直线2b倾斜,其中,第一虚拟直线2b与待焊管2的轴线平行。如此,聚焦镜组32a能够更好地将准直镜组31a调节后的激光束聚焦,第一反射镜32b随着旋转动作改变反射光束的方向,从而实现对待焊管2内壁周向的环形焊接。
可选地,第二部分32还包括设于第一部分31的出光侧的第二壳体,聚焦镜组32a和第一反射镜32b均连接于第二壳体内,旋转机构40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二壳体。如此,聚焦镜组32a和第一反射镜32b可同步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聚焦镜组32a和第一反射镜32b分别设于两个独立的壳体内,如此,可分别单独对聚焦镜组32a、第一反射镜32b的运动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焦镜组32a与第一反射镜32b之间的间距可调。其中,聚焦镜组32a与第一反射镜32b之间间距调节的方法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的镜片间距调节方法。通过调整聚焦镜组32a与第一反射镜32b之间的间距,可改变最终射出的激光光束聚焦位置,从而调整焊接时的光斑尺寸,也可适应不同的管径。基于此,在焊接前,可根据管径调整镜片的位置,获得特定的光斑尺寸,选择合适的激光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1还包括保护气体供应机构,保护气体供应机构包括气源51和与气源51连通的气管52,气管52包括第一支管52a和第二支管52b,第一支管52a用于向焊接头30内通入气体,第二支管52b与待焊管2连通。示例性地,气源51提供高纯氩气。
基于此,在焊接过程中,第一支管52a将一部分保护气体通入焊接头30中,保护气体能够经过焊接头30内部的各个光学器件,并从焊接头30的激光出口吹出,对焊缝进行保护,避免被氧化。并且,保护气体能在焊接头30的激光出口处产生高压,阻止飞溅物进入焊接头30中,对焊接头30内的光学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依靠高速流动的保护气体对伸入待焊管2内的光学器件以及机械器件进行降温,省去水冷循环机构,使得焊接头30设计更加灵活。
第二支管52b将一部分保护气体通入待焊管2内,在焊接位置处产生轴向的作用力,可以降低飞溅物、烟尘通过激光出口进入焊接头30的概率,同时,也减少了这些物质对激光的屏蔽,提高激光利用效率。
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待焊管2内空间狭小,焊接时自然光难以射入,不方便观察,焊接时寻位、对中操作难度较大,设置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1还包括观测机构60。观测机构60包括分光镜61、半透半反镜62、第二反射镜63、照明光源64以及摄像头65。分光镜61设于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之间,以将第二部分32调节的激光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的传播方向与待焊管2的轴线平行,第二光束传播至焊接头30外。半透半反镜62和第二反射镜63沿第二光束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半透半反镜62将第二光束分为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透射光束传播至第二反射镜63。照明光源64设于第二反射镜63的反光侧,且照明光源64的照明光传播路径与反射光束的传播路径相反。摄像头65设于半透半反镜62的反光侧,以采集半透半反镜62反射的图像。
基于此,照明光源64发出的光被第二反射镜63反射后,经过半透半反镜62,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透射,透射的部分入射至分光镜61,分光镜61透设激光对应波长的光而反射照明光对应波长的光,如此,焊缝的图像能够被反射出来,摄像头65则可以采集采集半透半反镜62反射的焊缝图像。观测机构60的设置实现了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便于焊前寻找焊接位置,操作更方便,且可实时观测焊接过程,及时发现焊接缺陷,监测焊接质量。
可选地,采用蓝光波段的点光源作为照明光源64,点光源可以配合聚焦镜头进行使用,可进行远距离传输,方便将照明光传输到焊接位置,而且在解像力方面由于蓝光由于波长更短,衍射效应更弱,因此刻画细节的能力更强,能够拍摄微小的细节。
可选地,第二反射镜63为漫射板,照明光源64发出的光径漫射板发散打到半透半反镜62上,半透半反镜62将一部分光反射到吸收井66中,将另一部分光透射至分光镜61,分光镜61将透射过来的该部分光反射到需要获取图像的目标物上。光到达目标物后,被目标物反射至分光镜61上,再经过半透半反镜62,最后达到摄像头65。由于分光镜61和半透半反镜62将目标物表面粗糙处产生的杂乱反射光削弱,使得达到摄像头65的杂光减少。基于该光学设计,能够同时筛选射向物方和像方的光线,使得机器视觉检测更加便捷清晰。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待焊管2的内径很小,可达14mm,所以要求焊接时不可发生强烈的飞溅现象,否则极易损坏光学部分器件,因此选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光源10。相比于传统技术中采用钇铝石榴石激光器作为激光源10,本申请选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光束的功率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避免局部能量密度过高而产生飞溅,从而避免损坏焊接头30内的光学部件或机械部件,提升了焊接头30的耐用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方法。
参阅图1和图2,该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如上述实施例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1;
将焊接头30的第二部分32伸入待焊管2内;
控制旋转机构40驱动第二部分32绕待焊管2的轴线旋转以对待焊管2进行焊接。
本申请提供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方法,由于不需要将激光传输件20和焊接头30全部伸入待焊管2内,使得待焊管2不需要容纳复杂的结构,焊接头30可做得更细长,从而能够完成长径比很大的待焊管2的焊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源,用于产生激光;
激光传输件,具有相对的入射端和出射端,所述入射端连接于所述激光源的出光侧;
焊接头,连接于所述出射端,且所述焊接头包括位于待焊管外的第一部分和用于伸入待焊管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用于配合将所述出射端出射的激光调节至所述待焊管的待焊区段;以及
旋转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待焊管的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设于所述出射端的准直镜组,所述准直镜组配置为用于将所述出射端出射的激光转变为平行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出射端的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准直镜片;
所述激光传输件包括光纤;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出射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依次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出光侧的聚焦镜组和第一反射镜;
所述聚焦镜组配置为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调节的激光聚焦,所述第一反射镜配置为用于将所述聚焦镜组聚焦的激光反射至所述待焊管的待焊区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镜组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镜组的中心位于第一虚拟直线上,所述第一反射镜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倾斜;
所述第一虚拟直线与所述待焊管的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镜组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的间距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还包括保护气体供应机构;
所述保护气体供应机构包括气源和与所述气源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用于向所述焊接头内通入气体,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待焊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还包括观测机构;
所述观测机构包括:
分光镜,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将所述第二部分调节的激光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方向与所述待焊管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光束传播至所述焊接头外;
半透半反镜和第二反射镜,沿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半透半反镜将所述第二光束分为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所述透射光束传播至所述第二反射镜;
照明光源,设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光侧,且所述照明光源的照明光传播路径与所述反射光束的传播路径相反;以及
摄像头,设于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光侧,以采集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器。
10.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
将所述焊接头的所述第二部分伸入所述待焊管内;
控制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待焊管的轴线旋转以对所述待焊管进行焊接。
CN202311589125.8A 2023-11-27 2023-11-27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7506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125.8A CN117506130A (zh) 2023-11-27 2023-11-27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125.8A CN117506130A (zh) 2023-11-27 2023-11-27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6130A true CN117506130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1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9125.8A Pending CN117506130A (zh) 2023-11-27 2023-11-27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613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20C (zh) 在管子里特别是在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的管子里遥控焊接衬管的设备
EP3431219B1 (en) Fiber coupling device
CN105364301B (zh) 能够切换纤芯的激光加工装置
US5491317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ser welding an inner surface of a tubular member
EP0300458B1 (en) Laser beam welding method for an inner cicumferential surface of a tube
US9583225B2 (en) Laser irradiation apparatus and laser machining method
US5371767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ser welding an inner surface of a small diameter tubular member
CN111872559A (zh) 一种激光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7506130A (zh)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内激光焊接系统和方法
CN111226151B (zh) 光电组件
CS443390A3 (en) Process of welding metallic tubular jacket inside a metallic tube by employing a laser beam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Ishide et al.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of 2 kW cw YAG laser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welding
CN210548861U (zh) 一种管道激光焊接机
JPH04294888A (ja) レーザー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加工ヘッド
KR100673256B1 (ko) 원자력 증기발생기의 전열관 결함보수용 레이저 클래딩장치
CN113427128A (zh) 一种密封焊缝焊接维修激光头
CN111996528A (zh) 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
WO2007063343A1 (en) Laser processing tool
US6291795B1 (en) Unfocused laser beam delivery system
CN214348351U (zh) 一种管道内壁双反射镜旋转激光清洗装置
CN209919099U (zh) 一种激光外部耦合装置
CN215145673U (zh) 激光加工系统
CN220028946U (zh) 一种用于miniLED巨量焊的加工头
CN220240320U (zh) 一种应用于机械平台的单摆焊接头
JPH09103896A (ja) レーザ加工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