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1555A -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1555A
CN117501555A CN202280041199.5A CN202280041199A CN117501555A CN 117501555 A CN117501555 A CN 117501555A CN 202280041199 A CN202280041199 A CN 202280041199A CN 117501555 A CN117501555 A CN 117501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mart device
electrode
bracket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1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显峻
蔡文硕
郑承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Power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Power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858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9833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Power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Smart Power Solution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0795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260378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501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1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包括:设备支撑部,其对智能设备的后侧进行支撑;以及电池收容部,其基于设备支撑部设置,并且收容通过设置于智能设备的设备电极部可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的电池。根据本发明,可一举消除为了给智能设备充电而必须将电源插头一一插至支架的充电上的不便,以及为了给多个智能设备充电而必须准备多个电源插头的电源插头管理上的不便。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置智能设备的支架及结合于支架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最近非面对面订购方式正在受到关注,根据这样的趋势,在餐厅等卖场里利用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接受顾客订单的事例正在增加。通常,在餐厅等卖场的每张桌子上都备有平板电脑,顾客观看平板电脑上显示的画面,进行登录、登记优惠券、点餐、结账等。
以在餐厅等卖场里使用平板电脑的事例为例,存在将平板电脑单纯地置备于桌子、将平板电脑单纯地放置于支架以及将平板电脑放置于支架的同时通过支架实现对平板电脑设备的充电等情况。其中,放置于支架的平板电脑通过支架实现充电的情况,可减少从桌子一一收回平板电脑后进行充电,然后将充电完毕的平板电脑重新放置于桌子上的辛苦,因此可以说是最便利的方案。
但是,从以往通过支架对平板电脑实现充电的事例来看,问题在于,需要将电源插头一一插进支架,带来不便,并且为了给多个平板电脑充电,需要准备多个电源插头,因此电源插头的管理非常困难。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US 7311526 B2(2007.12.25.)
US 7517222 B2(2009.04.14.)
US 7637746 B2(2009.12.2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以往更容易对智能设备实现充电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但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不只限于上述的课题,一般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的发明的说明中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包括:设备支撑部,其对智能设备的后侧进行支撑;以及电池收容部,其基于设备支撑部设置,并且收容通过设置于智能设备的设备电极部可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的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以设备电极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的情况为前提,此时,设备支撑部可包括:第一设备支撑部,其配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并以设备电极部为基准配置于设备电极部的左侧;以及第二设备支撑部,其配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并以设备电极部为基准配置于设备电极部的右侧。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第一设备支撑部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以及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第二设备支撑部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电池下侧支撑部,其以连接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和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的形态设置,并且对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下侧进行支撑。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电池防脱部,其在电池下侧支撑部的端部中,从位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的后侧端部延长至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上侧,以防止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脱离。
电池下侧支撑部和电池防脱部形成的角度可以是90°以上180°以下。
在电池防脱部,从电池防脱部的上侧开始,向电池防脱部的下侧方向可设置有凹槽。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第一上侧延长部,其在第一设备支撑部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以及第二上侧延长部,其在第二设备支撑部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也以设备电极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的情况为前提,此时,设备支撑部可包括:设备支撑部主体,其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以及支架前侧电极部,其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侧,并且与设备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设备支撑部主体可包括: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其具有支架前侧电极部,并且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以及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其位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的下侧,并且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相比,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凹陷进去,因此不会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
设备支撑部还可包括前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延长。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后侧方向延长部可构成为可支撑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下侧。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支架磁性体,其配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内部。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上侧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支架前侧电极部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凸出来。
支架前侧电极部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凹陷进去。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可以以支架前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一支架凸起。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可以以支架前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一支架凹槽。
设备支撑部还可包括支架后侧电极部,其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侧,并且与支架前侧电极部电连接,并且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电池前侧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支架后侧电极部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凹陷进去,
支架后侧电极部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凸出来。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可以以支架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架凹槽。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可以以支架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架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以设备电极部设置于智能设备一端部的情况为前提,此时,设备支撑部可包括:设备支撑部主体,其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连接;以及支架下侧电极部,其位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下侧,并且与设备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设备支撑部主体可包括: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其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以及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其位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的下侧,并且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相比,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凹陷进去,因此不会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
设备支撑部还可包括前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延长,并且支架下侧电极部可设置于前侧方向延长部。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后侧方向延长部可构成为可支撑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下侧。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支架磁性体,其配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内部。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可包括上侧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设备支撑部还可包括支架后侧电极部,其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侧,并且与支架下侧电极部电连接,并且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电池前侧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支架后侧电极部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凹陷进去。
支架后侧电极部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凸出来。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可以以支架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支架凹槽。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可以以支架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支架凸起。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包括:电池主体,其收容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电池收容部;以及电池前侧电极部,其设置于电池主体的前侧,并且当电池主体收容于电池收容部时,与设备电极部连接,以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电池还可包括电池磁性体,其配置于电池主体的内部。
电池前侧电极部可沿从电池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前面凸出来。
电池前侧电极部可沿从电池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前面凹陷进去。
在电池主体的前面可以以电池前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一电池凸起。
在电池主体的前面可以以电池前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一电池凹槽。
还可包括电池后侧电极部,其设置于电池主体的后侧,并且与外部充电设备的外部电极部连接,以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电源。
电池后侧电极部可沿从电池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后面凹陷进去。
电池后侧电极部可沿从电池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后面凸出来。
在电池主体的后面可以以电池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二电池凹槽。
在电池主体的后面可以以电池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二电池凸起。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具备收容可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的电池的电池收容部,因此构成为可通过在电池收容部收容电池来实现智能设备的充电。根据本发明,可一举消除为了给智能设备充电而必须将电源插头一一插至支架的充电上的不便,以及为了给多个智能设备充电而必须准备多个电源插头的电源插头管理上的不便。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顺利地为智能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例性的智能设备的前方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示出的智能设备的后方立体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方立体图。
图2b是图2a中示出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方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与图1的智能设备相结合的模样的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前方立体图。
图4b是图4a中示出的电池的后方立体图。
图5是图1b中示出的智能设备的后方立体图的变形例。
图6a是示出将图4的电池收容于图3的电池收容部,并且设备电极部和电池前侧电极部相互连接前的模样的图。
图6b是示出将图4的电池收容于图3的电池收容部,并且设备电极部和电池前侧电极部相互连接的模样的图。
图7是示例性的外部充电设备的前方立体图。
图8是示出外部充电设备的一部分收容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凹槽的模样的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方立体图。
图9b是图9a中示出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方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图1的智能设备、图9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图4的电池相互连接前的模样的图。
图10b是示出图1的智能设备、图9的支架及图4的电池相互连接的模样的图。
图11a是图9a中示出的支架的前方立体图的变形例。
图11b是图9b中示出的支架的后方立体图的变形例。
图12是不同于图1的智能设备的前方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的前方立体图。
图14a是示出图12的智能设备、图13的支架及图4的电池相互连接前的模样的图。
图14b是示出图12的智能设备、图13的支架及图4的电池相互连接的模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是为了能够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充分传递给一般的技术人员而举例提供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提及的图,也可以以其他形态具体化。在图中,虚线显示是为了示出存在于某构成要素内部的其他构成要素(换句话说,从外部看不到的隐藏的构成要素),而双点划线显示是为了区分相邻的构成要素。
以下说明的支架1000、1000'、1000"用于放置智能设备100、100',并且电池2000收容于支架1000、1000'、1000"的电池收容部1200,用于对智能设备100、100'进行充电。在此,放置于支架1000、1000'、1000",并且由电池2000充电的智能设备100、100'不仅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机的概念,还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机收容于护套(即,保护壳)的形态的概念。
图la是示例性的智能设备100的前方立体图,图1b是图la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的后方立体图。图1的智能设备100示出了平板电脑10与护套20结合的形态。
图1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在后侧(换句话说,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所在的一侧)具备设备电极部140。设备电极部140可包括:设备电极板141;一个以上的设备电极142,其配置于设备电极板141。设备电极142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环状的单位电极彼此以同心圆形态来配置。或者,设备电极142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矩形形状(或圆形状)的单位电极配置成一列,或配置成两列以上。这种设备电极部140可设置于护套20。
在设备电极142可包括为智能设备100充电的电源供给用电机。与此同时或另外,在设备电极142可包括数据通信用电极及/或用于识别智能设备100的ID(identification)的ID识别用电极等,以实现对智能设备100的软件(或固件)进行更新等的智能设备100的数据通信。
设备电极部140可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更加具体地,设备电极部140可沿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即,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所在的一侧)向前侧(即,智能设备100的前面110所在的一侧)的方向,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在此,设备电极部140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意味着构成设备电极部140的设备电极板141以及一个以上的设备电极142全都位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的地方。
在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中心,在设备电极部140周围设置有连续或不连续的圆形设备凹槽144。在此,设备凹槽144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在智能设备100的内部可配置有设备磁性体170。设备磁性体170可配置于平板电脑10的内部,也可配置于护套20的内部。本发明中所指的磁性体不仅可指磁体,还可指磁结合到磁体的物体。
设备磁性体170可与后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电池磁性体2700、充电终端磁性体3700磁结合。当智能设备100具备设备磁性体170,并且后述的支架1000'、1000"以及电池2000、充电终端3000具备磁性体1700、2700、3700时,通过磁性体间的磁结合,智能设备1000可相对容易且稳定地与支架1000'、1000"以及电池2000、充电终端3000相结合,并且设备电极142和后述的电极1142、2220、3220间的电连接也可相对准确地实现。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方立体图,图2b是图2a中示出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方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与图1的智能设备100相结合的模样的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可包括设备支撑部1100以及电池收容部1200,另外,还可包括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1310、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1320、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电池防脱部1500、第一上侧延长部1610和第二上侧延长部1620中的任意一个以上。
随着设备支撑部1100的一面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相接触,设备支撑部1100对智能设备100的后侧进行支撑。
电池收容部1200基于设备支撑部1100设置,并且收容通过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设备电极部140可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的电池2000。
如上所述,在图1的智能设备100中,设备电极部140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此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设备支撑部1100可由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以及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构成。
如图3所示,当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放置有智能设备100时,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配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并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基准配置于设备电极部140的左侧。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可以是沿上下方向延长的棒状。
另外,当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放置有智能设备100时,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配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并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基准配置于设备电极部140的右侧。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也可以是沿上下方向延长的棒状。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可以以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为基准,位于向右侧方向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的一面和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的一面直接接触智能设备100的后面,从而支撑智能设备100的后部。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和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以设备电极部140为基准,分别从左侧和右侧支撑智能设备100的后侧,因此可稳定地支撑智能设备100。
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1310在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在此,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的下侧是指以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下侧部分。
另外,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1320在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在此,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的下侧是指以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下侧部分。
这种后侧方向延长部1310、1320可扩大支架1000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参考图2)或使得支架1000以相对于地面具有一定角度的形式放置智能设备100(参考图3),据此有助于稳定放置智能设备100。
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设置于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1310和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1320之间,更加具体地,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设置为连接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1310和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1320的形态。另外,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起到支撑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下侧的作用,为此,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可构成为矩形的板状。
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与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和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一起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换句话说,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左侧边框,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右侧边框,并且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下侧边框。进而,后述的电池防脱部150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后侧边框,并且第一上侧延长部1610和第二上侧延长部162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上侧边框。
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可具有前侧端部1410、左侧端部1420、右侧端部1430及后侧端部1440。前侧端部1410是在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的端部中,位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的端部。当设备支撑部1100支撑智能设备100的后侧时,前侧端部1410可接触智能设备100的后侧120。左侧端部1420是在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的端部中,位于左侧的端部,右侧端部1430是在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的端部中,位于右侧的端部。左侧端部1420可与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1310相接触,右侧端部1430可与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1320相接触。后侧端部1440作为在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的端部中,位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侧的端部,可与后述的电池防脱部1500相接触。
电池防脱部1500从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的后侧端部1440延长至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上侧,并且起到防止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脱离的作用。
第一上侧延长部1610在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在此,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的上侧是指以第一设备支撑部1110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上侧部分。
第二上侧延长部1620在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在此,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的上侧是指以第二设备支撑部1120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上侧部分。
这种上侧延长部1610、1620的作用在于,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上侧边框的同时,防止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下侧向上侧的方向脱离。另外,由于第一上侧延长部1610和第二上侧延长部1620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因此可通过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剩余量显示部2800轻松地确认存储于电池2000的电源剩余量。
另一方面,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2000的前方立体图,图4b是图4a中示出的电池2000的后方立体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2000包括电池主体210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并且还可包括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
电池主体2100大致可呈直六面体形状,并且收容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电池收容部1200。
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设置于电池主体2100的前侧。当电池主体2100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时,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和设备电极部140连接,以起到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的作用。
电池前侧电极2200可包括:电池前侧电极板2210;一个以上的电池前侧电极2220,其配置于电池前侧电极板2210。电池前侧电极2220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矩形形状(或圆形状)的单位电极配置成一列,或配置成两列以上。另外,电池前侧电极2220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环状的单位电极彼此以同心圆形态来配置。在电池前侧电极2220可包括用于为智能设备100充电的电源供给用电极。
如图1所述,设备电极部140可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对此,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如图4a所示,可沿从电池2000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凸出来。
如上所述,当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对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的设备电极部140,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凸出来时,可在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间进行机械结合,因此可轻易地实现设备电极14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的电连接。
另外,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设备电极14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了设备电极14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的短路(short),从而可实现两个电极142、2220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在电池主体2100的内部可配置有电池磁性体2700。电池磁性体2700可与设备磁性体170、后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以及充电终端磁性体3700磁结合。如上所述,当电池2000具备电池磁性体2700时,以磁性方式实现电池2000与智能设备100间的结合、电池2000和支架1000'、1000"间的结合以及电池2000与充电终端3000间的结合,因此,电池2000不仅能够更容易且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支架1000'、1000"以及充电终端3000相结合,而且电池前侧电极2220与设备电极142(或者,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的电连接也能相对准确地实现。
如图1所述,在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中心,在设备电极部140周围设置设备凹槽144。对此,在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可以以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为中心,在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周围设置不连续或连续的圆形的第一电池凸起2140。在此,第一电池凸起2140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第一电池凸起2140可实现与图1b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的设备凹槽144的机械结合。与上述的电池磁性体2700和设备磁性体17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一电池凸起2140和设备凹槽144的机械结合时,电池2000可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一电池凸起2140以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为中心彼此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一电池凸起2140和设备凹槽144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
图5是图1b中示出的智能设备的后方立体图的变形例。
图5中示出的设备电极部140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来。更加具体地,设备电极部140沿从智能设备1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来。在此,设备电极部140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来意味着构成设备电极部140的设备电极板141以及一个以上的设备电极142全都位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的地方。
如图5所示,电池2000的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对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的设备电极部140,可沿从电池2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凹陷进去。虽然图4b示出了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但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凹陷进去的形态与图4b中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凹陷进去的形态相同。
如图5所示,当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对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的设备电极部140,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凹陷进去时,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间可实现机械结合,因此可轻松地实现设备电极14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的电连接。
而且,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设备电极14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设备电极14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发生短路,从而可实现两个电极142、2220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在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中心,在设备电极部140周围设置不连续或连续的圆形的设备凸起147。在此,设备凸起147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如图5所示,相对于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的设备凸起147,在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以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为中心,在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周围可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的圆形的第一电池凹槽。在此,第一电池凹槽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虽然图4b示出了设置于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周围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但可设置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的第一电池凹槽的位置及形态可与图4b中示出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的位置及形态相同。
如上所述的第一电池凹槽可与图5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的设备凸起147实现机械结合。与上述的电池磁性体2700和设备磁性体17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一电池凹槽和设备凸起147的机械结合时,电池2000可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一电池凹槽以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为中心彼此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一电池凹槽和设备凸起147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
另一方面,图4b中示出的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可设置于电池主体2100的后侧,并且可与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电连接。
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在电池主体2100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状态下,与外部充电设备(例如,后述的充电终端3000)的外部电极部(例如,后述的终端电极部3200)相连接,以可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电源。
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的电源可经由外部电极部(例如,后述的终端电极部3200)、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和设备电极部140,用于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参考图6b)。
另外,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的电源可经由外部电极部(例如,后述的终端电极部3200)、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及设备电极部140,用于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参考图10b)。
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即使在电池主体2100未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情况下,也与外部充电设备(例如,后述的充电终端3000)的外部电极部(例如,后述的终端电极部3200)连接,以可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电源,并且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的电源存储于电池2000。
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可包括:电池后侧电极板2310;一个以上的电池后侧电极2320,其配置于电池后侧电极板2310。电池后侧电极2320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环状的单位电极彼此以同心圆形态来配置。或者,电池后侧电极2320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矩形形状(或圆形状)的单位电极配置成一列,或配置成两列以上。在电池后侧电极2320可包括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电源的电源供需用电极。
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可沿从电池2000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凹陷进去。
如上所述,当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凹陷进去时,如后所述,由于可实现与从终端主体3100的前面3130凸出的终端电极部3200的机械结合,因此可轻易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
而且,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发生短路,从而可实现两个电极2320、3220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或者,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可沿从电池2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凸出来。虽然图4a示出了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但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凸出的形态与图4a中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凸出的形态相同。
如上所述,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凸出时,由于可实现与从终端主体3100的前面3130凹陷进去的终端电极部3200(对应于后述的图7的变形例,并且凹陷进去的终端电极部3200的形态例如与图4b中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凹陷进去的形态相同)的机械结合,因此可轻易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
另外,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发生短路,从而可实现两个电极2320、3220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如图4b所示,在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以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为中心,在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周围可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的圆形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在此,第二电池凹槽2170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如后所述,第二电池凹槽2170可与充电终端3000的终端凸起3140实现机械结合。与上述的电池磁性体2700和终端磁性体370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二电池凹槽2170和终端凸起3140的机械结合时,电池2000可稳定地与充电终端30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二电池凹槽2170以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为中心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二电池凹槽2170和终端凸起3140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
或者,在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可以以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为中心,在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周围设置不连续或连续的圆形的第二电池凸起。在此,第二电池凸起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虽然图4a示出了设置于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周围的第一电池凸起2140,但可设置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的第二电池凸起的位置及形态可与图4a中示出的第一电池凸起2140的位置及形态相同。
如上所述,第二电池凸起可以以终端电极部3200为中心,实现与设置于终端电极部3200周围的终端凹槽(对应于后述的图7的变形例,并且终端凹槽的形态例如可与图4b中设置于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周围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的形态相同)的机械结合。与上述的电池磁性体2700和终端磁性体370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二电池凸起和终端凹槽的机械结合时,电池2000可稳定地与充电终端30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二电池凸起以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为中心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二电池凸起和终端凹槽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
图6a是示出将图4的电池2000收容于图3的电池收容部1200,并且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互连接前的模样的图,图6b是示出将图4的电池2000收容于图3的电池收容部1200,并且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互连接的模样的图。
如图6a所示,电池2000以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朝向智能设备100的后侧,并且电池主体2100的下侧安装于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的形态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此时,由于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后侧边框的电池防脱部1500,可防止电池2000沿从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脱离。
当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和电池防脱部1500形成的角度为90°时,矩形形态的电池2000适当地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从而可靠地防止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脱离。
当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和电池防脱部1500形成的角度超过90°且小于180°时,首先将电池2000以倾斜的状态安装于电池收容部1200(图6a),之后利用设备磁性体170和电池磁性体2700间的磁力使得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连接(图6b)。当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和电池防脱部1500形成的角度超过90°且小于180°时,优点在于,使得设备电极部140和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间的连接变得轻松。
在这方面,优选地,电池下侧支撑部1400和电池防脱部1500形成的角度为90°以上180°以下。
另一方面,图7是示例性的外部充电设备的前方立体图。在图7中示出了作为外部充电设备中的一个的充电终端3000。
如图7所示,充电终端3000可包括终端主体3100、终端电极部3200、终端磁性体3700、终端线3800和终端连接器3900。
终端主体3100可大致呈六面体形状,并且在终端主体3100的前面3130设置有终端电极部3200。终端电极部3200与设备电极部140或后述的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相连接,以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即,充电),并且和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连接,以起到向电池2000供给电源(即,充电)的作用。
终端电极部3200可包括:终端电极板3210;一个以上的终端电极3220,其配置于终端电极板3210。终端电极3220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矩形形状(或圆形状)的单位电极配置成一列,或配置成两列以上。或者,终端电极3220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环状的单位电极彼此以同心圆形态来配置。在终端电极3220可包括对智能设备100或电池2000进行充电的电源供给用电极。
终端磁性体3700可配置于终端主体3100的内部。终端磁性体3700可与设备磁性体170、电池磁性体2700或后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磁结合。如上所述,当充电终端3000具备终端磁性体3700时,以磁性方式实现充电终端3000与智能设备100间的结合、充电终端3000与支架1000'、1000"间的结合以及充电终端3000和电池2000间的结合,因此充电终端3000不仅可更加轻松且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支架1000'、1000"以及电池2000相结合,而且可相对准确地实现终端电极3220和设备电极142、终端电极3220和电池后侧电极2320以及终端电极32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的电连接。
在终端主体3100的前面3130可以以终端电极部3200为中心,在终端电极部3200周围设置不连续或连续的圆形的终端凸起3140。在此,终端凸起3140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终端凸起3140可实现与图1b中示出的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的设备凹槽144、图4b中示出的设置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或后述的图9b中示出的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的第二支架凹槽1137的机械结合。与上述的磁性体间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终端凸起3140和设备凹槽144(或第二电池凹槽2170、第二支架凹槽1137)的机械结合时,充电终端3000可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或电池2000、支架1000'、1000")相结合,从而可稳定地实现终端电极3220和设备电极142(或电池后侧电极2320、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的电连接。
相反,在终端主体3100的前面3130可以以终端电极部3200为中心,在终端电极部3200周围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的圆形的终端凹槽(未示出)。在此,终端凹槽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另外,如上所述,终端凹槽对应于图7的变形例,其形态例如可与图4b中设置于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周围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的形态相同。
终端凹槽可实现与图5中示出的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的设备凸起147、如上所述的设置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的第二电池凸起(未示出)或后述的图11b中示出的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的第二支架凸起1138的机械结合。与上述的磁性体间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终端凹槽和设备凸起147(或第二电池凸起、第二支架凸起1138)的机械结合时,充电终端3000可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或电池2000、支架1000'、10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终端电极3220和设备电极142(或电池后侧电极2320、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的电连接。
终端线3800的作用在于将终端主体3100和终端连接器3900进行电连接或通信连接。终端连接器3900的作用在于,例如,和计算机的USB端子等连接,以将从计算机输出的直流电源供给至智能设备100。当终端连接器3900实现连接至计算机的USB端子等时,在终端主体3100的后面可设置终端LED(未示出),以用于告知该连接实现。
图8是示出外部充电设备的一部分,例如充电终端3000的终端线3800收容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凹槽1550的模样的图。在此,凹槽1550可设置于电池防脱部1500。更加具体地,在电池防脱部1500可从电池防脱部1500的上侧开始,向电池防脱部1500的下侧方向设置有凹槽1550。
当智能设备100放置于支架1000时,智能设备100的充电不一定仅通过电池2000实现,也可通过诸如充电终端3000之类的外部充电设备实现。
当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的充电可通过充电终端3000实现时,如图8所示,设备电极部140和终端电极部3200间的电连接可通过设备磁性体170和终端磁性体3700的磁力来实现。此时,当在电池防脱部1500设置有凹槽1550时,终端线3800的进出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更加轻松地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方立体图,图9b是图9a中示出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方立体图。另外,图10a是示出图1的智能设备、图9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图4的电池相互连接前的模样的图,图10b是示出图1的智能设备、图9的支架及图4的电池相互连接的模样的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也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一样,包括设备支撑部1100和电池收容部1200。
随着设备支撑部1100的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相接触,设备支撑部1100对智能设备100的后侧进行支撑。
电池收容部1200基于设备支撑部1100设置,并且收容通过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设备电极部140可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的电池20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情况,设备支撑部1100包括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和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另外,还可包括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和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中的任意一个以上。
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整体上可以是矩形,并且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相接触。
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设备支撑部1100支撑智能设备100的后侧时,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的设备电极部140如图3所示暴露出来。相反,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设备支撑部1100支撑智能设备100的后侧时,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的设备电极部140被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和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遮挡。
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可包括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1131和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1132。
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1131既是具备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的部分,也是直接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相接触的部分。
相反,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1132位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1131的下侧,并且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1131相比,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凹陷进去,因此是不接触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的部分。另外,由于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1132是不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相接触的部分,因此是不具备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的部分。
当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放置有智能设备100时,智能设备100的后侧(或后面120)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3130相接触。此时,在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1131的下侧具备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1132,从而可减少智能设备100的后侧与支架1000'相接触的面积,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设备100的后侧(或后面120)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3130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能够轻松地将智能设备100放置于支架1000'及解除放置。
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侧,并且与设备电极部140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
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可包括支架前侧电极板1141;一个以上的支架前侧电极1142,其配置于支架前侧电极板1141。支架前侧电极1142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矩形形状(或圆形状)的单位电极配置成一列,或配置成两列以上。或者,支架前侧电极1142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环状的单位电极彼此以同心圆形态来配置。在支架前侧电极1142可包括用于对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的电源供给用电极。
如关于图1所述的,设备电极部140可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对此,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如图9a所示,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1133凸出来。
如上所述,当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相对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凹陷进去的设备电极部140,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1133凸出时,由于设备电极部140和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间可实现机械结合,因此能够轻易地实现设备电极142和支架前侧电极1142间的电连接。
而且,设备电极部140和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设备电极142和支架前侧电极1142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了设备电极142和支架前侧电极1142之间发生短路,从而实现了两个电极142、1142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内部可配置有支架磁性体1700。支架磁性体1700可与设备磁性体170、电池磁性体2700及充电终端磁性体3700磁结合。如上所述,当支架1000'具备支架磁性体1700时,以磁性方式实现支架1000'与智能设备100间的结合、支架1000'与电池2000间的结合以及支架1000'与充电终端3000间的结合,因此支架1000'不仅能够更容易且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电池2000以及充电终端3000相结合,而且可相对准确地实现支架前侧电极1142与设备电极142、后述的支架后侧电极1152与电池前侧电极2220以及支架后侧电极1152与终端电极3220间的电连接。
如关于图1所述的,在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中心,在设备电极部140周围设置设备凹槽144。对此,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1133以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为中心,在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周围可设置不连续或连续的圆形的第一支架凸起1134。在此,第一支架凸起1134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第一支架凸起1134可与图1b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的设备凹槽144实现机械结合。与上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和设备磁性体17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一支架凸起1134和设备凹槽144的机械结合时,支架1000'可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支架前侧电极1142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一支架凸起1134以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为中心彼此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一支架凸起1134和设备凹槽144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支架前侧电极1142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
图11a是图9a中示出的支架1000'的前方立体图的变形例。图11a与图9a相比,仅在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的形态以及代替第一支架凸起1134设置有第一支架凹槽1135上存在差异,此外,对图9a中提及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也可直接适用于图11a中示出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仅对存在差异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关于图5所述的,设备电极部140可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对此,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如图11a所示,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1133凹陷进去。
如上所述,当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相对于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凸出的设备电极部140,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1133凹陷进去时,可实现设备电极部140和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间的机械结合,从而可轻易地实现设备电极部1142和支架前侧电极1142间的电连接。
另外,设备电极部140和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设备电极142和支架前侧电极1142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了设备电极142和支架前侧电极1142之间发生短路,从而实现了两个电极142、1142间的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如关于图5所述的,在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可以以设备电极部140为中心,在设备电极部140周围设置设备凸起147。对此,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面1133以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为中心,在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周围可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的圆形的第一支架凹槽1135。在此,第一支架凹槽1135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第一支架凹槽1135可与图5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的设备凸起147实现机械结合。与上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和设备磁性体17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一支架凹槽1135和设备凸起147的机械结合时,支架1000'可稳定地与智能设备1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支架前侧电极1142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一支架凹槽1135以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为中心彼此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一支架凹槽1135和设备凸起147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支架前侧电极1142和设备电极142间的电连接。
另一方面,参考图9b,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侧,并且可与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电连接。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相连接,以向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换句话说,当电池主体2100收容于图9中示出的电池收容部1200时,通过电池2000供给的电源可经过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和设备电极部140,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
另外,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不通过电池2000而是直接和终端电极部3200连接,以向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充电终端3000供给的电源可经过终端电极部3200、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及设备电极部140,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
如关于图4a所述的,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可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凸出。对此,如图9b所示,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凹陷进去。
如上所述,当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相对于从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凸出的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凹陷进去时,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和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之间可实现机械结合,因此可轻易地实现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的电连接。
而且,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和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了电池前侧电极22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发生短路,从而可实现两个电极1152、2220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如关于图4a所述的,在电池主体2100的前面2130可以以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为中心,在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周围设置第一电池凸起2140。对此,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可以以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为中心,在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周围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的圆形的第二支架凹槽1137。在此,第二支架凹槽1137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第二支架凹槽1137可实现与图4a中示出的电池2000的第一电池凸起2140的机械结合。与上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和电池磁性体270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二支架凹槽1137和第一电池凸起2140的机械结合时,电池2000可稳定地与支架10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支架后侧电极115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二支架凹槽1137以支架后侧电极部1140为中心彼此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二支架凹槽1137和第一电池凸起2140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支架后侧电极1152和电池前侧电极2220间的电连接。
图11b是图9b中示出的支架1000'的后方立体图的变形例。与图9b相比,图11b仅在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的形态以及代替第二支架凹槽1137设置有第二支架凸起1138上存在差异,此外,对图9b中提及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也可直接适用于图11b中示出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仅对存在差异的部分进行说明。
虽然前面说明了图4b中示出的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与图7中示出的充电终端3000的终端电极部3200连接,但根据情况的不同,图4b中示出的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也可与图11b中示出的支架1000'的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连接。换句话说,电池主体2100也可收容于图11b中示出的电池收容部1200,在这种情况下,图4b中示出的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和图11b中示出的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连接。
如关于图4b所述的,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可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凹陷进去。对此,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如图11b所示,可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凸出来。
如上所述,当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相对于从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凹陷进去的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凸出时,由于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和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间可实现机械结合,因此能够轻易地实现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的电连接。
而且,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和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间机械结合的结果导致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可实现整合。因此,防止了电池后侧电极2320和支架后侧电极1152间发生短路,从而可实现两个电极1152、2320间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如关于图4b所述的,在电池主体2100的后面2160可以以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为中心,在电池后侧电极部2300周围设置第二电池凹槽2170。对此,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面1136可以以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为中心,在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周围设置不连续或连续的圆形的第二支架凸起1138。在此,第二支架凸起1138也可以是四边形、棒形等圆形以外的形状。
第二支架凸起1138可与图4b中示出的电池2000的第二电池凹槽2170实现机械结合。与上述的支架磁性体1700和电池磁性体2700的磁结合一起或分开地,实现第二支架凸起1138和第二电池凹槽2170的机械结合时,电池2000可稳定地与支架1000'相结合,因而可稳定地实现支架后侧电极1152和电池后侧电极2320间的电连接。尤其,当第二支架凸起1138以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为中心彼此对称设置时,可实现第二支架凸起1138和第二电池凹槽2170间稳定的机械结合,因此可相对稳定地实现支架后侧电极1152和电池后侧电极2320间的电连接。
如图9a和图11a等所示,设备支撑部1100还可包括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且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延长。在此,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下侧是指以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上下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上侧部分。
这种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可扩大支架1000'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的同时,如图10所示,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的下侧部分进行支撑,从而有助于稳定地放置智能设备1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除了上述的设备支撑部1100和电池收容部1200之外,还可包括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及上侧延长部1600中的任意一个以上。
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与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一样,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而与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不同地,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这种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以支架1000'为基准,在放置有智能设备100的一侧(即,图10b中以支架1000'为基准的前侧)的相反侧(即,图10b中以支架1000'为基准的后侧),扩大支架1000'与地面相接触的面积,从而有助于稳定放置智能设备100。
另外,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如图9b或图11b所示,沿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左右方向延长,从而可构成为可对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下侧进行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进一步扩大支架1000'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的同时,支撑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下侧,从而有助于稳定放置智能设备100和稳定收容电池2000。
另外,这种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一起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换句话说,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前侧边框,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下侧边框。进而,后述的上侧延长部160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上侧边框。
由于与上面所提及的凹槽1550相同的原因,可在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从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的上侧开始,向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的下侧方向设置有凹槽1350。换句话说,当在后侧方向延长部1300设置有凹槽1350时,终端线3800的进出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更加轻松地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
上侧延长部1600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上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在此,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上侧是指以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上下方向的中心部分为基准的上侧部分。
这种上侧延长部1600形成电池收容部1200的上侧边框的同时,起到防止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下侧向上侧的方向脱离的作用。
在上侧延长部1600可从上侧延长部1600的后侧开始,向上侧延长部1600的前侧方向设置有开口1650。开口1650是为了通过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剩余量显示部2800来轻松地确认存储于电池2000的电源剩余量。
图12作为与图1不同的智能设备100'的前方立体图,图12的智能设备100'与图1的智能设备100不同,只单独示出了平板电脑10。在图12中所示的智能设备100'的一端部(例如,下侧端部)设置有设备电极部140。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的前方立体图。图14a是示出图12的智能设备100'、图13的支架1000"及图4的电池2000相互连接前的模样的图,图14b是示出图12的智能设备100'、图13的支架1000"及图4的电池2000相互连接的模样的图。
图13及图14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与前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架1000'相比,只在设置有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来代替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以及未设置有第一支架凸起1134或第一支架凹槽1135上存在差异。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可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内部配置有支架磁性体1700,并且图13中示出的支架1000"的后方立体图与图9b(或图11b)中示出的相同。因此,以下以存在差异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支架1000'一样,包括设备支撑部1100和电池收容部1200。
换句话说,随着设备支撑部1100的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100'的后面120相接触,设备支撑部1100对智能设备100'的后侧进行支撑。另外,电池收容部1200基于设备支撑部1100设置,并且收容通过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设备电极部140可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的电池200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的情况下,设备支撑部1100可包括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和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中,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支架1000'相同。换句话说,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整体上可以是矩形形状,并且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100的后侧相接触。
但是,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支架1000'的情况下,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前侧设置有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相反,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的情况下,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位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下侧。
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与图12中示出的智能设备100'的设备电极部140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例如,可由C型端子组成,或者可由5针端子构成,如图14所示,可插入至设置于智能设备100'的一端部的设备电极部140。但是,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不一定限定为如上所述的形态,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也可与支架前侧电极部1140一样,可由包括支架下侧电极板及配置于支架下侧电极板的一个以上的支架下侧电极等的多种形态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架1000"的情况,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支架1000'一样,设备支撑部1100还可包括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和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中的任意一个以上。
在此,如果追加提及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则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后侧,并且与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电连接。另外,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与如上所述的一样,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的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100'供给电源。此时,通过收容于电池收容部1200的电池2000供给的电源经过电池前侧电极部2200、支架后侧电极部1150、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和设备电极部140,可用于对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进行充电。
另外,如果追加提及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则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在设备支撑部主体1130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1000"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延长。此时,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可设置于前侧方向延长部1160,在这种情况下,前侧方向电极部1160和支架下侧电极部1170一起支撑放置于支架1000"的智能设备100'的下侧,从而有助于稳定放置智能设备100。
如上所述,虽然借助于有限的实施例和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就可基于这些记载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只能通过权利要求书掌握,并且其均等或等价变形都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

Claims (25)

1.一种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支撑部,其对智能设备的后侧进行支撑;以及
电池收容部,其基于设备支撑部设置,并且收容通过设置于智能设备的设备电极部可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备电极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
设备支撑部包括:
第一设备支撑部,其配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并以设备电极部为基准配置于设备电极部的左侧;以及
第二设备支撑部,其配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并以设备电极部为基准配置于设备电极部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包括:
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第一设备支撑部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以及
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第二设备支撑部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包括:
电池下侧支撑部,其以连接第一后侧方向延长部和第二后侧方向延长部的形态设置,并且对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下侧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包括:
电池防脱部,其在电池下侧支撑部的端部中,从位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的后侧端部延长至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上侧,以防止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备电极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后侧,
设备支撑部包括:
设备支撑部主体,其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以及
支架前侧电极部,其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侧,并且与设备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设备支撑部主体包括:
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其具有支架前侧电极部,并且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以及
智能设备后侧非接触部,其位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的下侧,并且与智能设备后侧接触部相比,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凹陷进去,因此不会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设备支撑部还包括:
前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延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包括:
后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延长,
后侧方向延长部构成为可支撑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还包括:
支架磁性体,其配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支架前侧电极部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凸出来,
或者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凹陷进去。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前面以支架前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一支架凸起或第一支架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设备支撑部还包括:
支架后侧电极部,其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侧,并且与支架前侧电极部电连接,并且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电池前侧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支架后侧电极部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凹陷进去,
或者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凸出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面以支架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架凹槽或第二支架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备电极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一端部,
设备支撑部包括:
设备支撑部主体,其至少一部分与智能设备的后侧相连接;以及
支架下侧电极部,其位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下侧,并且与设备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设备支撑部还包括:
前侧方向延长部,其在设备支撑部主体的整个区域中,至少从下侧延长,并沿从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延长,
支架下侧电极部设置于前侧方向延长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设备支撑部还包括:
支架后侧电极部,其设置于设备支撑部主体的后侧,与支架下侧电极部电连接,并且与收容于电池收容部的电池的电池前侧电极部连接,以实现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1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收容部的电池主体;以及
电池前侧电极部,其设置于电池主体的前侧,并且当电池主体收容于电池收容部时,与设备电极部连接,以向智能设备供给电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磁性体,其配置于电池主体的内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电池前侧电极部沿从电池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前面凸出来,
或者沿从电池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前面凹陷进去。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电池主体的前面以电池前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一电池凸起或第一电池凹槽。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后侧电极部,其设置于电池主体的后侧,并且与外部充电设备的外部电极部连接,以通过外部充电设备接受和供应电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电池后侧电极部沿从电池的后侧向前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后面凹陷进去,
或者沿从电池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从电池主体的后面凸出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电池主体的后面以电池后侧电极部为中心设置有第二电池凹槽,或者设置有第二电池凸起。
CN202280041199.5A 2021-06-09 2022-06-03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Pending CN1175015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75096 2021-06-09
KR10-2021-0185811 2021-12-23
KR1020210185811A KR102598330B1 (ko) 2021-06-09 2021-12-23 스마트 디바이스 거치용 크래들 및 이에 결합되는 배터리
PCT/KR2022/007959 WO2022260378A1 (ko) 2021-06-09 2022-06-03 스마트 디바이스 거치용 크래들 및 이에 결합되는 배터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1555A true CN117501555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67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1199.5A Pending CN117501555A (zh) 2021-06-09 2022-06-03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15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2855B1 (ko) 휴대용 충전 케이스 모듈
US7688030B2 (en) Charger uni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system for protective storage of an adapter plug
US8536832B2 (en) Video game controller charging system having a docking structure
US20130273983A1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mobi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59380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lding multiple devices
US20060208697A1 (en) Gangable charger
KR200484178Y1 (ko) 다중 충전 시스템
US20210036537A1 (en) Multifunctional wireless charger
KR102598330B1 (ko) 스마트 디바이스 거치용 크래들 및 이에 결합되는 배터리
CN117501555A (zh) 智能设备放置用支架及结合于该支架的电池
US6696816B2 (en) Battery charger
US20150221187A1 (en) Docking device for credit card payment and cash drawer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00094176A (ko) 카드 배터리 및 카드 배터리의 커넥터
KR200474737Y1 (ko) 모바일 단말기용 충전 거치대
JP3109383U (ja) コンピュータポートを有する携帯用電力供給装置
US11803713B2 (en) Charging terminal
CN218733321U (zh)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用充电座
CN220710797U (zh) 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
JP2020013375A (ja) 電子機器
CN214479688U (zh) 充电盒
CN213905706U (zh) 磁性连接的电子装置保护壳及介接装置的组合结构
CN211089151U (zh) 电子设备
CN214755584U (zh) 人员定位卡充电柜
CN220399969U (zh) 一种扫描翻译笔
CN215009714U (zh) 充电控制装置、母头转接件、套体及储存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