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9775A -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9775A
CN117499775A CN202311554251.XA CN202311554251A CN117499775A CN 117499775 A CN117499775 A CN 117499775A CN 202311554251 A CN202311554251 A CN 202311554251A CN 117499775 A CN117499775 A CN 117499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oting
focusing
camera
user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42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贤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42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9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9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9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Description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日益强大,拍摄时可借助软件的自动控制/半自动辅助控制完成焦距、对焦点、iso、曝光时间、光圈大小等拍摄要素设置,用户只需加以简单的取景构图就能拍出较为理想的照片。这使得拍摄变得非常方便易行。
然而,拍摄设备在手持状态下容易被晃动,加上拍摄时手指点击拍摄的动作,会在拍摄时带来抖动,从而影响画质,无法直接得到清晰的图片。尤其在拍摄多个主体的场景下,还需要单独对各个主体进行对焦锁定,多次拍摄,并进行后期合成,这过程中往往已经发生抖动,导致拍摄结果不理想。
可见,现有拍摄技术易发生拍摄抖动,进而影响拍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拍摄技术易发生拍摄抖动,进而影响拍摄质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包括:
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
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拍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这样,在拍摄多个拍摄对象时,能够通过在拍摄预览过程中对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的监视与分析,自动确定拍摄时机,从而实现自动对多个拍摄对象中的不同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最后对拍摄得到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以得到清晰的包含多拍摄对象的图片的目的,该方式在拍摄期间无需用户手动进行拍摄操作,只需专注于手持电子设备,因而可以有效避免手动点击的抖动带来的画质影响,实现兼顾拍摄质量与拍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主体拍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眼瞳大小信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对焦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时的设备对焦原理和在拍摄预览界面进行对焦操作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总体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细化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是否触发拍照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便携式拍摄设备、平板等移动式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拍摄装置可以是摄像头或其他有类似功能的传感器件。
上述第一摄像头可以是指电子设备安装的朝向拍摄对象的摄像头,如为后置摄像头,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外接的朝向拍摄对象的摄像头。
上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指电子设备安装的朝向用户也即拍摄者的摄像头,如为前置摄像头,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外接的朝向拍摄者的摄像头。所述用户或拍摄者可以理解为手持所述电子设备对人物、景物等拍摄对象进行拍摄的用户对象。也即所述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分别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为方便理解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指的用户主要以拍摄者来进行说明。
上述拍摄预览画面可以是指电子设备启动相机或其他有拍摄功能的软件而进入的由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到的拍摄预览画面。
上述M个拍摄对象即为出现在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的拍摄对象,示例性地,当将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头朝向多个人物进行拍摄预览时,所述M个拍摄对象即指当前预备拍摄的多个人物对象。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对多个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以希望获得其中多个拍摄对象均对焦清晰的照片的场景,且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拍摄对象也可称为拍摄主体。
上述眼睛特征信息可以是指所述拍摄者在拍摄时的眼球或瞳孔的特征信息,或者是所述拍摄者在拍摄时的表示注视的特征信息,如可以理解为眼睛注视拍摄预览画面中的某个拍摄主体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拍摄者的眼睛瞳孔信息、眼球持续注视一个方向的信息、保持注视的注视时长等信息。
上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可以是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朝向拍摄者的摄像头也即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电子设备自带的前置摄像头,也可以是其他能够采集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的设备、模块,例如可以借助与所述电子设备关联的其他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并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
需说明的是,上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可以是指在当前持续的一段拍摄过程中,持续获取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拍摄过程中因拍摄者点击拍摄的操作而带来的抖动,提出基于拍摄者在拍摄时通常会眼睛聚焦于拍摄预览画面,以查看拍摄主体情况或构图情况的思想,在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拍摄预览的过程中,获取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以基于此判断所述拍摄者是否专注于拍摄,从而确定出拍摄时机,或者说分析出所述拍摄者的拍摄意图,进而实现基于拍摄时机或用户意图识别的自动拍摄,无需用户点击拍摄的操作行为,从源头减少了抖动带来的拍摄画质影响。
步骤102、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
其中,所述N个图片的拍摄焦点与所述N个拍摄对象一一对应。
具体地,可以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分析所述拍摄者是否处于集中注视状态或是否保持集中注视一定时长,在是的情况下推断所述拍摄者当前意图拍摄,因此此时可启动一次拍摄,即可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对焦参数对焦到当前预览画面中的某个拍摄对象,并对该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也即模拟对当前拍摄预览界面进行了点击拍摄操作,从而以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某个拍摄对象作为拍摄主体进行一次拍摄,得到对应的一张图片。
需说明的是,在所述拍摄者未处于集中注视状态或未保持集中注视一定时长的情况下,可以推断所述拍摄者当前没有拍摄的意图,因此此时无需启动拍摄。
示例性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大小信息、保持一定瞳孔相对大小的时长、眼球保持一个注视方向未转动的时长等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大小是否大于一定值、是否保持该瞳孔相对大小一定时长、眼球是否保持一个注视方向一定时长等。
在是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符合拍摄时机,或者说确定所述拍摄者有拍摄的意图,因此可以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对焦参数进行拍摄,即模拟对所述拍摄预览界面进行了点击拍摄操作,从而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到的拍摄对象作为拍摄主体进行拍摄,得到拍摄图像。其中,所述对焦参数可以是用于调整电子设备对焦距离的相关参数,如可以包括对焦马达的驱动信号量I;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对焦参数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拍摄预览界面中自动预设的对焦参数,或通过识别拍摄主体而对拍摄主体进行自动调节对焦后的对焦参数,或按一定规则步进调节对焦参数以实现步进调节对焦距离后得到的对焦参数。
还需说明的是,所述拍摄者在当前持续的拍摄过程中,可以对保持多次持续一段时间的注视,例如,可以每次保持注视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某个拍摄对象,或者每次保持一段时间的持续注视。也就是说,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可以识别到所述拍摄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多次处于集中注视状态或保持集中注视一定时长,并可在每次处于该持续注视状态下时,启动一次自动拍摄,即模拟对当前拍摄预览界面进行了多次点击拍摄操作,从而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拍摄了多次。具体地,每次拍摄时可以是以不同拍摄对象作为拍摄主体进行拍摄的,也即每次拍摄时对焦到的是不同的拍摄对象,具体实现时,可以是电子设备在拍摄过程按照一定规则自动调节对焦参数,如每拍摄一次调节一次对焦参数,以改变拍摄焦点,或者也可以根据进一步识别的用户的视线焦点或注视点,调节对焦参数以使对焦到用户的视线焦点或注视点所指的拍摄对象。
这样,通过N次自动拍摄,可以拍摄得到N个图片,每个图片的拍摄焦点对应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一个拍摄对象,N个图片的拍摄焦点则分别对应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
步骤103、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拍摄得到N个图片后,可以对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具体可以是对所述N个图片的各个图片中对焦清晰的拍摄对象的图像特征进行提取,融合成为一张多个拍摄对象均对焦清晰的目标图片。需说明的是,在对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前,还可以先进行筛选,以保留其中对至少一拍摄对象对焦清晰的图片,保证最终基于筛选后的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的目标图片的清晰度和质量。
示例性地,所述电子设备可在每次拍摄中,基于不同的对焦参数对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当前对焦到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得到多张图片,如共得到N张图片。在结束拍摄后,用户可以对所述N张图片进行筛选,如选择构图好的、清晰度高的、期望的拍摄主体对焦清晰等拍摄质量好的、符合期望的图片,或者删除其他拍摄质量较差、不符合期望的图片,从而经过筛选得到保存下来的L张图片。所述电子设备则基于用户筛选得到的所述L张图片,进行图像融合,具体可以是将所述L张图片中每张图片中的对焦清晰的拍摄主体部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多拍摄主体清晰的目标图片。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满足用户想要拍摄得到多个拍摄主体均清晰的照片的需求,适用于多人拍摄清晰合照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在多对象拍摄预览过程中,在每确定电子设备对期望的拍摄对象对焦清晰时,保持注视拍摄预览界面,从而触发所述电子设备自动执行拍摄动作,实现无需用户手动点击的自动拍摄,有效减少或避免了拍摄抖动带来的影响拍摄画质问题。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分别以不同对焦参数对焦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所述步骤102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任一对焦参数;
在所述第一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第一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为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通过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的拍摄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可以在对多个拍摄对象的拍摄过程中,自动调节对焦参数,并且持续追踪拍摄者在不同对焦参数下的眼睛特征信息,进而识别各不同对焦参数下所述拍摄者有无拍摄的意图,在有拍摄意图的情况下,以当前对焦参数对对应对焦到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摄像头可以按照从最大对焦距离调节至最小对焦距离的规则,自动调节对焦参数,并在每次调节到的对焦参数状态下,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
对于所述第一摄像头调节到的任一对焦参数,如第一对焦参数,获取用户在该对焦参数状态下时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并根据该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拍摄者是否有拍摄的意图。具体地,可以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分析所述拍摄者是否处于集中注视状态或是否保持集中注视一定时长,在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拍摄,在否的情况下则判定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不拍摄,并无需执行拍摄事件。
例如,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大小信息、保持一定瞳孔相对大小的时长、眼球保持一个注视方向未转动的时长等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大小是否大于一定值、是否保持该瞳孔相对大小一定时长、眼球是否保持一个注视方向一定时长等,确定所述拍摄者有无拍摄的意图。
在确定所述拍摄者当前具有拍摄的意图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对焦参数,对该对焦参数所对焦到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即模拟对所述拍摄预览界面进行了点击拍摄操作),得到对该拍摄对象对焦清晰的图片。
需说明的是,在每拍摄一次或确定当前拍摄者无拍摄意图的情况下,可以调节一次对焦参数,进入下一轮眼睛特征信息分析和拍摄意图判断。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对多个拍摄对象的自动对焦调节和自动拍摄,最终得到多个拍摄对象对焦清晰的图片。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并根据所述视线焦点确定第二拍摄对象,其中,所述第二拍摄对象为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所指向的拍摄对象;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位置信息,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焦到所述第二拍摄对象,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所述步骤102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二意图;
在所述第二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所述第二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可以在对多个拍摄对象的拍摄过程中,对拍摄者的视线进行追踪,以确定用户视线聚焦的拍摄对象,并根据该拍摄对象距离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位置,自动调节对焦距离,以对焦到该拍摄对象,并通过进一步追踪所述拍摄者在当前对焦参数下的眼睛特征信,识别当前对焦参数下所述拍摄者有无拍摄的意图,在有拍摄意图的情况下,以当前对焦参数对当前对焦到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具体地,可借助红外成像、可见光成像或普通的可视成像技术,来实现对拍摄者视线的追踪,当利用红外成像技术时,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红外摄像头,利用可见光成像技术时,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高分辨率摄像机,利用可视成像技术时,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普通的前置摄像头。
以可视成像技术追踪用户视线为例,可以先定位眼睛区域,再进行眼睛特征检测,如在眼睛区域使用强度能量和边缘强度来定位用户眼球虹膜中心,并利用分段眼角检测器来检测眼角,通过虹膜中心和眼角这两个显著的特征,可以估计视线方向。为了补偿头部运动引起的视线误差,还可以估计头部姿态,从而还可通过整合眼睛矢量(即虹膜中心和眼角构成)和头部运动信息来执行更准确的眼睛注视跟踪。
这样,通过借助上述眼睛注视追踪技术可识别所述拍摄者的视线焦点,确定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指向当前拍摄预览画面中的哪个拍摄对象,并确定该拍摄对象在实际场景中的位置信息,也即所述第一摄像头距离该拍摄对象的距离,然后自动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参数,使对焦距离到达所述拍摄对象在实际场景中的位置,实现根据用户视线焦点自动对焦的目的。
在每次调节对焦参数后,可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在当前对焦对数下采集的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例如,当前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则获取用户在该第二对焦参数下时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并根据该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拍摄者当前是否有拍摄的意图。具体地,可以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分析所述拍摄者是否处于集中注视状态或是否保持集中注视一定时长,在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拍摄,在否的情况下则判定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不拍摄,并无需执行拍摄事件。
例如,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大小信息、保持一定瞳孔相对大小的时长、眼球保持一个注视方向未转动的时长等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所述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大小是否大于一定值、是否保持该瞳孔相对大小一定时长、眼球是否保持一个注视方向一定时长等,确定所述拍摄者有无拍摄的意图。
在确定所述拍摄者当前具有拍摄的意图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对焦参数,对该对焦参数所对焦到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即模拟对所述拍摄预览界面进行了点击拍摄操作),得到对该拍摄对象对焦清晰的图片。
需说明的是,在每拍摄一次或确定当前拍摄者无拍摄意图的情况下,可以进入下一轮眼睛视线追踪、眼睛特征信息分析和拍摄意图判断的过程。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根据用户视线追踪分析用户想要拍摄的对象,进而自动调节至合适的焦距进行拍摄,在实现对多个拍摄对象的自动对焦调节和自动拍摄的目的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得到符合用户期望且对焦清晰的照片。
可选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下的第三意图为拍摄;
其中,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对焦参数,所述第三意图为所述第一意图,或者,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二对焦参数,所述第三意图为所述第二意图。
进一步地,在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未达到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不拍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可以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即拍摄者拍摄时集中注视的时长,具体可以是保持一定瞳孔相对大小的时长,或者眼球保持注视一个方向的时长,并可基于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确定所述拍摄者有无拍摄的意图。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可以是预设的能够合理界定用户专注与否的时长,例如,可以为几百个毫秒。这样,在获取到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可以判定所述拍摄者当前专注于拍摄,有拍摄的意图;在获取到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未达到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拍摄者当前未专注于拍摄,没有拍摄的意图。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基于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较为准确地判定拍摄者的拍摄意图,从而保证拍摄的照片较符合拍摄者期望。
可选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为保持眼瞳比大于预设值的时长,所述眼瞳比为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
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摄像头持续采集所述用户的眼瞳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眼瞳信息测量所述用户的眼球与瞳孔的半径大小,确定所述眼瞳比;
确定所述眼瞳比大于所述预设值的持续时长,其中,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可以为保持眼瞳比大于预设值的时长,所述眼瞳比为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即可以通过检测拍摄者的瞳孔相对其眼球的大小以及该大小保持预设值以上的时长,来判断所述拍摄者是否具有拍摄的意图。并且可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拍摄者的眼瞳信息,来获得所述眼瞳比,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当前拍摄预览画面中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同时有朝着拍摄者和朝着被拍摄者的拍摄装置,比如智能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拍摄场景可以如图2所示,拍摄者21、拍摄设备22(即所述电子设备)、被拍摄场景23(包括想要拍摄清楚的主体A、B、C、D、E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一个常见拍照场景。其中,拍摄设备22同时拥有前置摄像头221与后置摄像头222,其中前置摄像头221监视拍摄者21的眼睛211,后置摄像头222用于对焦拍摄场景并进行拍摄。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拍摄预览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二摄像头持续采集所述拍摄者的眼瞳信息,如采集包括眼球和瞳孔的眼部图像,并可对采集到的眼瞳信息测量所述拍摄者的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从而确定所述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也即得到所述拍摄者的眼瞳比。
例如,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制器通过前置摄像头对拍摄者的眼瞳进行检测,测量拍摄者的瞳孔大小。由图3所示,人眼的瞳孔大小可以变化,这里的瞳孔大小,是指瞳孔半径R1与整个眼球半径R2的比值,即该瞳孔大小为相对大小,可避免因为拍摄者与前置摄像头之间的前后移动带来误判。
然后,可以判断每次测量得到的眼瞳比是否大于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是设定的能够合理界定眼神聚焦状态的阈值,如可以为60%,在拍摄者的眼瞳比大于该阈值时,认为此刻拍摄者眼睛正聚焦于拍摄画面,并计入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否则不计入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这样,通过累计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并与所述预设时长比较,可以确定所述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进而确定所述拍摄者的拍摄意图。在确定所述拍摄者有拍摄的意图的情况下,则利用所述第一摄像头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对焦参数进行拍摄,反之,在确定所述拍摄者没有拍摄的意图的情况下,则不启动拍摄。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持续采集和测量拍摄者的眼瞳比大小信息,准确分析出拍摄者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进一步保证准确地判断出拍摄者的拍摄意图,保证拍摄的照片符合拍摄者期望。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意图为不拍摄,或者在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之后的情况下,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拍摄完成。
即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确定拍摄者的意图为不拍摄的情况下,分析可能是所述拍摄者对当前对焦参数不满意,如未对焦到想要的拍摄主体,因此,可以在此情况下先对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进行一定调节,而后继续获取拍摄者的眼球注视信息,重新判断所述拍摄者的拍摄意图,以确定所述拍摄者是否对当前调节后的对焦参数满意,也即可以通过不断调节对焦参数和判断拍摄者意图的方式来找到拍摄者满意的对焦参数,进而启动基于该对焦参数进行拍摄,确保拍摄得到符合拍摄者需求的照片。
其中,上述对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进行调节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结合拍摄预览画面中显示的拍摄画面清晰度情况,来决定调节方向和大小,也可以是以切换至对焦不同的拍摄主体为目标来确定对焦参数的调节范围,如通过调节对焦参数,使对焦的拍摄主体从A切换为B,还可以是根据预定的调节规则或调节量,来对对焦参数进行逐步调节。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根据用户拍摄意图来自主调节对焦参数,进而保证拍摄得到符合用户期望的、清晰的拍摄主体的照片。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初始对焦参数,其中,所述初始对焦参数对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对焦距离;
所述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拍摄完成,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未到达第二对焦距离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调节量逐次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达到所述第二对焦距离。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结合对拍摄者的拍摄意图分析和不断调节对焦参数的循环往复过程,对当前多个拍摄主体分别进行不同对焦参数的拍摄,来得到分别对焦不同拍摄主体的多张拍摄照片,满足用户对不同拍摄主体进行对焦拍摄的需求。
具体地,可以在进入拍摄预览界面时,先对对焦参数进行初始化设置,即可以设定一个初始对焦参数,该初始对焦参数可以是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范围内中的某一个。为保证后续调节效果,可以设定一个调节起点对焦参数作为初始对焦参数,以及设定一个调节终点对焦参数作为最终需要调节到达的对焦参数。例如,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范围,将其中最大对焦距离对应的对焦参数作为初始对焦参数,将其中最小对焦距离对应的对焦参数作为终点对焦参数(也即所述初始对焦参数对应的第一对焦距离为最大对焦距离,所述终点对焦参数对应的第二对焦距离为最小对焦距离),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从最远对焦位置处开始向最近对焦位置处逐步调节,在该过程中对同样的拍摄主体拍摄多张照片,或者,也可以将其中最小对焦距离对应的对焦参数作为初始对焦参数,将其中最大对焦距离对应的对焦参数作为终点对焦参数(也即所述初始对焦参数对应的第一对焦距离为最小对焦距离,所述终点对焦参数对应的第二对焦距离为最大对焦距离),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从最近对焦位置处开始向最远对焦位置处逐步调节,在该过程中对同样的拍摄主体拍摄多张照片。
设置初始对焦参数后,开始第一轮拍摄者的意图分析判断,基于所述拍摄者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拍摄者的意图,在其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初始对焦参数对当前对焦到的拍摄主体进行拍摄,得到一张初始对焦参数下的照片,在其意图为不拍摄的情况下,不进行拍摄,且由于当前对焦距离未达到终点对焦距离(也即第二对焦距离),故需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具体为每次按照预设调节量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如在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当前对焦参数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预设调节量,得到调节后的对焦参数,然后开始下一轮拍摄者的意图分析判断,在本轮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可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调节后的对焦参数对当前预览的拍摄主体进行拍摄,得到一张当前对焦参数下的照片,在本轮所述拍摄者的意图为不拍摄的情况下,不进行拍摄,并判断当前对焦距离是否达到终点对焦距离,在未达到终点对焦距离的情况下,继续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再开始下一轮拍摄者的意图分析判断,也即在每调节一次对焦参数的情况下,重复上述拍摄者意图分析和在拍摄者意图拍摄的情况下基于当前对焦参数对当前预览的拍摄主体进行拍摄的过程,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达到终点对焦距离。
这样,可在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对焦距离逐步调节至第二对焦距离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在各对焦距离条件下的意图,进行拍摄,得到多张图片,每张图片对应不同的对焦距离,也即是每张图片中对焦的是不同的拍摄主体。
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对多个拍摄主体的拍摄场景逐步地以不同对焦参数进行自动拍摄,而无需用户进行多次点击拍摄操作,能够极大减少该拍摄场景下的抖动影响。
其中,所述第一对焦距离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范围中的最大对焦距离,所述第二对焦距离为所述对焦距离范围中的最小对焦距离。
由于从最远对焦位置处拍摄能够保证近处对象也能具有较高的清晰度,相比从最近对焦位置处拍摄能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加上用户拍摄时的行为习惯也是往往在最开始拍摄时专注度较高,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从最远对焦位置处(也即最大对焦距离)开始向最近对焦位置处(也即最小对焦距离)步进拍摄,以保证优先获得较好拍摄质量的照片,以及保证拍摄得到的多张照片的整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兼顾多主体拍摄时各个主体对焦清晰度与拍摄便捷性。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在一段拍摄过程中对拍摄者构图取景时眼瞳行为的监视,判断拍摄者意图,多次拍摄到对焦不同主体时的照片,最后合成一张多主体清晰的照片,期间无需手动操作,只需要专注于手持,可以有效避免手动点击的抖动带来的画质影响。
为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以图2所示的多主体拍摄场景为例,结合图3至8,对以上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图4所示为电子设备控制对焦的示意图,主要由主控制器41、信号线42、对焦马达43、镜头模组44构成。主控制器41可以通过信号线42对对焦马达43进行信号控制,控制对焦马达43的工作电流大小,该电流大小决定了对焦马达43移动的镜头模组距离S,镜头模组距离S决定了实际成像的对焦位置F(也可叫对焦距离,即镜头模组至对焦位置的距离)。当需要对近处对焦时,主控制器41给对焦马达43一个小的信号量I0,此时可以控制镜头模组44位于Smin的位置,镜头模组44对近场位置Fmin对焦,如图2中此时主体A在后置摄像头拍摄中的成像最清晰;当需要对远处对焦时,主控制器41给对焦马达43一个大的信号量I1,此时可控制镜头模组44位于Smax的位置,镜头模组44对远场位置Fmax对焦,如图2中此时主体E在后置摄像头拍摄中的成像最清晰。
其中,镜头模组44的位置区间[Smin,Smax],即为对焦马达43的工作区间,对焦马达43在信号量I的作用下带动镜头模组44在区间[Smin,Smax]移动,I的控制范围为[I0,I1],实现镜头模组44对实际距离[Fmin,Fmax]区间内的对焦。
简单归纳,控制对焦距离F远近与控制信号量I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1)表示:
F=K*(I-I0)+Fmin (1)
其中,K为标定系数,标定时记录下给定信号量I0、I1时相应的Fmin、Fmax,由如下公式(2)计算而来:
K=(Fmax-Fmin) /(I1-I0) (2)
其中,Fmin和Fmax分别为电子设备实际工作时对焦距离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即该电子设备最近能对焦到Fmin处,最远能对焦到Fmax处。
目前普遍采用的对焦方案中,一般需由额外的距离传感器对准想要拍摄的主体,利用距离传感器直接探测得到想要对焦的距离F,如图5左所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射红外光,同时接收物体反射的红外光,利用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算出实际距离。
将F代回公式(1),可反求出需要给到对焦马达的信号量I,再由主控制器41输出对对焦马达43的控制信号I,对焦马达43将镜头模组44移动到位置S,实现对距离F处的对焦。如果需要对多个主体进行拍摄,则需要将距离传感器分别对准各个主体,主控制器41分别给出相应的信号量,依次对焦、控制拍摄,最后合成多主体照片。其中每次对准各个主体的操作,会引入较多抖动影响,最后合成照片的整体清晰度不佳。
另外现有技术也支持利用屏幕辅助对焦,如图5右所示,拍摄者手指在屏幕预览界面上依次点击想要对焦的位置(A、B、C、D、E),主控制器41内置程序通过调整对焦马达43的信号量,并实时计算预览该点击所在的局部区域的清晰度系数,利用清晰度系数变化对对焦马达43的控制信号量形成负反馈控制,不断调整给对焦马达43的控制信号量I,直至稳定在该区域主体成像清晰度最佳。但这样做的方式,需要拍摄者手动点击屏幕,会产生震动影响,带来额外的模糊,对拍摄者的臂力以及手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现有技术想要对多个主体对焦,过程中总会引入抖动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拍摄方法,可以从源头减少抖动影响。该方法利用拍摄者的眼瞳在拍摄过程中注视屏幕预览取景时的变化来判断拍摄者的拍摄意图,由电子设备自发触发拍照,减少人为对焦过程手动带来的影响。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具体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001、后置对焦参数初始化;
在步骤1001中,后置对焦参数开启初始对焦,由主控制器41给对焦马达43发送信号量I1,此时对焦位置为最远Fmax,此时预览界面实时显示正常的后置镜头模组拍摄到的场景。
步骤1002、启动前置监控进程;
在步骤1002中,电子设备后台开启前置监控进程,电子设备通过前置摄像头,检测拍摄者的眼瞳,检测到正常的瞳孔即可。
步骤1003、进入拍照流程;
进一步地,在步骤1003中,如图7所示,可细分以下步骤:
步骤1031、对焦点向近处步进;
在步骤1031中,由主控制器41控制给到后置镜头对焦马达43的当前信号量I递减ΔI,由于信号量减小了ΔI,对焦马达43带动镜头模组44的位置S发生移动,对焦距离也相应往近处靠近,对焦的步进最小区间由对焦马达43的控制精度以及标定系数K共同决定。
步骤1032、判断当前是否拍照;
进一步地,在步骤1032中,如图8所示,可细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231、记录当前时间眼瞳的大小;
在步骤1231中,主控制器41通过前置摄像头对摄像者的眼瞳进行检测,测量拍摄者的瞳孔大小。由图3所示,人眼的瞳孔大小可以变化。这里的眼瞳大小,是指瞳孔半径R1与整个眼球半径R2的比值,即为相对大小,可避免因为拍摄者与前置摄像头之间的前后移动带来误判;
步骤1232、判断当前眼瞳相对大小是否达到局部最大;
在步骤1232中,主控制器41通过前置摄像头检测到眼瞳相对大小达到局部最大,如可设定为达到60%,并且持续时间是否大于一个阈值,该阈值可自由设定,若判断为真,则进入步骤1233,否则结束步骤1032;
步骤1233、后置摄像头触发拍摄;
在步骤1233中,主控制器41控制后置摄像头启动一次拍照活动,并保留拍照结果,结束步骤1032。
步骤1033、判断是否到达最近对焦位置;
在步骤1033中,如果当前对焦位置已经是极限对焦的最近点,则进入步骤1034;若当前未到达极限对焦的最近点,则返回步骤1031;该判断依据由当前信号量I与I0比较得到,若I<=I0成立,则已到达对焦的最近点。
步骤1034、拍摄者挑选拍摄结果;
在步骤1034中,拍摄者可以点击相册查看步骤1031到步骤1033中的拍摄结果,挑选理想的拍摄结果保留,删除不理想的结果。
步骤1035中,融合生成最后结果;
在步骤1035中,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融合方法对步骤1034中保留的拍摄结果进行融合,生成一张融合后的多主体清晰照片。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了拍摄者在对焦过程中对多个主体分别对焦清楚时的正常身体反应,即眼瞳由于注意力集中达到一个最大程度,利用前置摄像头对这种反应进行检测,省略了在对焦过程中需要对各个主体分别对焦然后点拍照的动作,有效减少了拍照过程中的抖动影响,从源头去除了拍照模糊的问题,是一种简单新颖的保留多主体清晰度的拍照方法。该方法无需后期复杂的去模糊算法,也无须距离传感器的参与,可以有效节省硬件资源与算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方法,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这样,在拍摄多个拍摄对象时,能够通过在拍摄预览过程中对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的监视与分析,自动确定拍摄时机,从而实现自动对多个拍摄对象中的不同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最后对拍摄得到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以得到清晰的包含多拍摄对象的图片的目的,该方式在拍摄期间无需用户手动进行拍摄操作,只需专注于手持电子设备,因而可以有效避免手动点击的抖动带来的画质影响,实现兼顾拍摄质量与拍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拍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拍摄装置执行拍摄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拍摄装置900包括:
获取模块901,用于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拍摄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
合成模块903,用于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可选地,获取模块901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分别以不同对焦参数对焦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拍摄装置900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任一对焦参数;
拍摄模块902用于在所述第一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第一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为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通过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的拍摄对象。
可选地,获取模块901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并根据所述视线焦点确定第二拍摄对象,其中,所述第二拍摄对象为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所指向的拍摄对象;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位置信息,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焦到所述第二拍摄对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以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拍摄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二意图;
拍摄模块902用于在所述第二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所述第二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可选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下的第一意图为拍摄;
或者,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下的第二意图为拍摄。
可选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为保持眼瞳比大于预设值的时长,所述眼瞳比为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
获取模块901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摄像头持续采集所述用户的眼瞳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眼瞳信息测量所述用户的眼球与瞳孔的半径大小,确定所述眼瞳比;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眼瞳比大于所述预设值的持续时长,其中,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可选地,拍摄装置900还包括:
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意图为不拍摄,或者在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之后的情况下,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拍摄完成。
可选地,拍摄装置900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初始对焦参数,其中,所述初始对焦参数对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对焦距离;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未到达第二对焦距离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调节量逐次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达到所述第二对焦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焦距离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范围中的最大对焦距离,所述第二对焦距离为所述对焦距离范围中的最小对焦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900,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这样,在拍摄多个拍摄对象时,能够通过在拍摄预览过程中对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的监视与分析,自动确定拍摄时机,从而实现自动对多个拍摄对象中的不同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最后对拍摄得到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以得到清晰的包含多拍摄对象的图片的目的,该方式在拍摄期间无需用户手动进行拍摄操作,只需专注于手持电子设备,因而可以有效避免手动点击的抖动带来的画质影响,实现兼顾拍摄质量与拍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8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01和存储器10002,存储器100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100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001执行时实现上述拍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1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101、网络模块1102、音频输出单元1103、输入单元1104、传感器1105、显示单元1106、用户输入单元1107、接口单元1108、存储器1109、以及处理器11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0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110,用于:
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可选地,处理器1110,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分别以不同对焦参数对焦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任一对焦参数;
在所述第一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第一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为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通过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的拍摄对象。
可选地,处理器111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并根据所述视线焦点确定第二拍摄对象,其中,所述第二拍摄对象为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所指向的拍摄对象;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位置信息,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焦到所述第二拍摄对象,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二意图;
在所述第二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所述第二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可选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处理器1110,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下的第三意图为拍摄;
其中,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对焦参数,所述第三意图为所述第一意图,或者,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二对焦参数,所述第三意图为所述第二意图。
可选地,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为保持眼瞳比大于预设值的时长,所述眼瞳比为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
处理器1110,还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摄像头持续采集所述用户的眼瞳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眼瞳信息测量所述用户的眼球与瞳孔的半径大小,确定所述眼瞳比;
确定所述眼瞳比大于所述预设值的持续时长,其中,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1110,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意图为不拍摄,或者在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之后的情况下,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对所述多个拍摄对象拍摄完成。
可选地,处理器1110,还用于:
设置初始对焦参数,其中,所述初始对焦参数对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对焦距离;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未到达第二对焦距离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调节量逐次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以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当前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对焦距离达到所述第二对焦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焦距离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范围中的最大对焦距离,所述第二对焦距离为所述对焦距离范围中的最小对焦距离。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1041和麦克风11042,图形处理器1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1061。用户输入单元1107包括触控面板1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1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11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1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地,处理器11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拍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拍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拍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分别以不同对焦参数对焦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任一对焦参数;
在所述第一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第一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为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通过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的拍摄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并根据所述视线焦点确定第二拍摄对象,其中,所述第二拍摄对象为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所指向的拍摄对象;
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位置信息,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焦到所述第二拍摄对象,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包括: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二意图;
在所述第二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所述第二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三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下的第三意图为拍摄;
其中,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为第一对焦参数,所述第三意图为第一意图,或者,所述第三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所述第三意图为第二意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为保持眼瞳比大于预设值的时长,所述眼瞳比为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
所述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摄像头持续采集所述用户的眼瞳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眼瞳信息测量所述用户的眼球与瞳孔的半径大小,确定所述眼瞳比;
确定所述眼瞳比大于所述预设值的持续时长,其中,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6.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显示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拍摄预览画面中包括M个拍摄对象时,获取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拍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对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的N个拍摄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得到N个图片,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M大于或等于N;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N个图片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图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分别以不同对焦参数对焦时,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一意图,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任一对焦参数;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第一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为所述M个拍摄对象中通过所述第一对焦参数对焦的拍摄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并根据所述视线焦点确定第二拍摄对象,其中,所述第二拍摄对象为所述拍摄预览画面中所述用户的视线焦点所指向的拍摄对象;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位置信息,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参数为第二对焦参数,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焦到所述第二拍摄对象;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以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
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以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的第二意图;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意图为拍摄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对所述第二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一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对焦参数下的第一意图为拍摄;
或者,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以第二对焦参数对焦时所述用户的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对焦参数下的第二意图为拍摄。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特征信息包括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为保持眼瞳比大于预设值的时长,所述眼瞳比为眼球半径与瞳孔半径的比值;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摄像头持续采集所述用户的眼瞳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眼瞳信息测量所述用户的眼球与瞳孔的半径大小,确定所述眼瞳比;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眼瞳比大于所述预设值的持续时长,其中,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眼睛注视拍摄对象的时长。
CN202311554251.XA 2023-11-20 2023-11-20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17499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4251.XA CN117499775A (zh) 2023-11-20 2023-11-20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4251.XA CN117499775A (zh) 2023-11-20 2023-11-20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9775A true CN117499775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6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4251.XA Pending CN117499775A (zh) 2023-11-20 2023-11-20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97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8379B2 (en) Selecting quality images from multiple captured images
CN112118380B (zh) 相机操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83684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822412B (zh) 曝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51240B (zh)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61932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738397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7500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91940B (zh) 一种图像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4125268A (zh) 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8521862A (zh) 用于跟踪拍摄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77580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86678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47067A (zh) 拍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54196B2 (en) Adjusting length of living images
WO2023083279A1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17499775A (zh)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CN112653841B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72058B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15499589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13453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7058309B2 (ja) 画像撮影方法、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14245018A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464734B (zh) 处理图像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99092A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