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4357A -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4357A
CN117494357A CN202311464638.6A CN202311464638A CN117494357A CN 117494357 A CN117494357 A CN 117494357A CN 202311464638 A CN202311464638 A CN 202311464638A CN 117494357 A CN117494357 A CN 117494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loop
elements
page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4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定林
柳本林
罗勇
高菘
姚明亮
杨虎
付恩狄
李毅
佘俊
向秀平
陈泓宇
周刚
黄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Power Grid Energy Storage Co ltd Western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Power Grid Energy Storage Co ltd Western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Power Grid Energy Storage Co ltd Western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Power Grid Energy Storage Co ltd Western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114646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4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4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4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对应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的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二次系统图纸原理图在现场无法给维护检修人员提供快速、准确、高效图纸支撑功能的难题。

Description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电气化持续加深发展,电气二次系统绘图的需求持续提升,充分解决平衡生产、设计端与现场运维端对电气二次图纸的不同侧重点需求,解决当前二次系统绘图对现场运维端不适应、不友好的难题日益迫切。
当前的二次系统绘图方法主要基于生产厂家和设计单位的配屏和生产等,仅考虑了工厂配屏等的端子示意图的方式进行设计,这种方法在配屏和生产方面直观,但对于运维人员来说,图纸的可读性和系统性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为维护检修人员提供快速、准确、高效图纸支撑的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包括:
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对应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
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的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包括:
获取绘图要素在初级图纸中的初始编号;
将图纸页码和初始编号采用依序排序的方式组合,得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包括:
获取功能回路所关联的多个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基于连接关系,绘制功能回路图,形成二次图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回路图中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图纸对应的回路区域;
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包括:
使用页码标识在回路区域进行标识,形成二次图纸;其中,页码标识包括图纸页码标识、去向图纸页码标识和来源图纸页码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包括:
在功能回路图中标识出功能回路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通道、输出信号以及信号输出通道,形成二次图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包括:
对于同一张二次图纸中的不同功能回路,使用集中布置模式形成二次图纸。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系统绘图装置,包括:
标注编号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图纸页码、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
二次图纸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有功能回路,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采用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方法生成全功能回路示图,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对应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的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通过图纸页码对图纸各要素的强绑定、全回路功能的示图,可以实现图纸与现场的快速对应,监控系统信息与图纸及现场设备的直接关联,对快速分析查找故障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二次系统绘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初级图纸所包含的信息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初级图纸中屏内配线回路号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初级图纸中电缆号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初级图纸中电缆号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图纸页码定位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的图纸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图纸页码定位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图纸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交流电源回路的图纸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直流电源回路的图纸示意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直流电源回路的图纸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布置有多个功能回路原理图的图纸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全回路示图的图纸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布置有输出信号模块的图纸示意图;
图1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布置有输入信号模块的图纸示意图;
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页码标识的图纸示意图;
图18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集中布置的图纸示意图;
图19为一个实施例中二次系统绘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电厂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运维人员更加迅速的进行故障处置,传统的产品从制造视角的绘图方式越来越难满足用户思维的需求,进而促使了对电气二次系统绘图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为解决平衡生产、设计端和现场运维端在电气二次图纸的差异化需求,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二次系统绘图对现场运维端适应性差、用户体验差、无法快速定位故障、软件与硬件关系脱节等的问题。传统技术方案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屏柜设计方式扩展系统性不足:传统的图纸设计是仅基于屏柜生产需求布置设计,导致在需要扩展时往往无法有效在元设备和电缆上进行扩展,造成了功能扩展后的系统性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2、运维需求不合理:现有二次系统绘图缺乏对运维单位实际需求的考量,导致绘图内容简单,未能展现相关设备原理及系统走向,难以理解和操作,影响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3、缺乏标准化和规范:缺乏统一的二次系统绘图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家和设计单位的绘图风格和格式不一致,给运维单位带来了困扰和误解。
4、电子化设计信息不足:现有二次系统绘图通常是静态的图纸,且信息仅限于端子图和电缆走向,当需要信息化扩展的时候,无法实时反映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设备故障信息,有限的图纸信息限制了运维人员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创新的基于图纸页码定位全回路示图的二次系统绘图方法,以满足生产和运维单位的不同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对应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
其中,初级图纸可以为绘制有电气设备、线路和连接关系的平面图的图纸,可以为纸质版,也可以为CAD等版本的电子版。一般而言,一张初级图纸对应一个配电屏柜的设备线路连接关系。每一张初级图纸都标注有图纸页码。
可选地,初级图纸中还包括图号、厂站名称/工厂名称/企业名称、图纸名称、修改/审核/审定人员、最近三次修改的时间等要素信息。
具体而言,绘图要素可以是初级图纸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示例性地,电气设备也可以称为元器件,元器件可以包括断路器、开关、继电器、变压器、母线、仪表、保护装置、控制设备等器件。绘图要素中的线路可以包括电缆、端子、连接点、接头、接地等相关线路。可选地,初级图纸中可以标识有元器件的符号、规格参数、接点类型、使用情况等信息。示例性地,初级图纸中的电缆可以标注有电缆号、电缆名称、电缆端子、电缆规则、电缆芯等参数。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端子号直接采用电缆号,即一根电缆对应一组端子,电缆号所在页的初级图纸上绘制有电缆的所有电缆芯,端子数量与电缆芯线数量一般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包括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图纸页码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的关键核心要素,是作为各绘图要素的身份识别、定位的基础信息,如端子排号、电缆号、柜内配线的回路号、接点引用、设备标识等均与图纸页码相关,贯穿于整个图纸。
连接关系可以为电气设备与线路之间的连接关系,或线路与线路的连接关系,电气设备与电源通过线路连接,形成交流电源回路或直流电源回路。
步骤104,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的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其中,功能回路可以指在控制系统或电路中完成特定功能的闭合回路。功能回路一般由多个组件和元件组成,通过互相连接和相互作用实现特定的功能操作。可选地,功能回路可以是物理电路硬件,也可以包括进行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的软件部分。它可以涉及各种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等部分,以完成特定的控制、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操作。示例性地,可以包括压油装置控制系统油泵操作功能回路、压油装置控制系统模拟量功能回路、压油装置控制系统开关量功能回路等。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同一个功能回路图中的多个绘图要素可能分散在多张初级图纸中。通过获取到多张初级图纸及其中的绘图要素和连接关系,可以得到整个功能回路图中所包括的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多张初级图纸,可以在二次系统中绘制得到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
上述二次系统绘图方法中,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对应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的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最终生成的二次图纸,利用图纸页码标识可以快速定位至初级图纸,实现初级图纸、二次图纸和实际场景的快速对应,解决了当前二次图纸无法通过现场电缆号、回路线号标识、端子、元器件标识等进行快速准确定位的难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建立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绘图要素在初级图纸中的初始编号。
具体而言,绘图要素在初级图纸中标注有初始编号,也可以称为标识。示例性地,配线回路号(也可以称为白头)的初始编号可以为“大写字母+数字”,例如A1、F2等,电缆号可以为“D+两位数字”,例如D01、D06等。可选地,电缆芯端子可以标识为“电缆号/数字序号”,例如标识为D01的电缆,其中包括两个电缆芯,其分别标识为D01/1和D01/2。
步骤204,将图纸页码和初始编号采用依序排序的方式组合,得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
具体而言,标注编号是用于在二次图纸中标注绘图要素的编号。基于生产需求,可能需要在二次图纸中追溯绘图要素的初级图纸对应的图纸页码,因此,将图纸页码和初始编号采用依序排序的方式组合,得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
示例性地,在图纸页码为1202的初级图纸中,标识有屏内配线回路号A1、B1、C1,将图纸页码与初始编号采用依序排序的方式组合,可以得到标注编号1202A1、1202B1、1202C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图纸页码和初始编号的排序顺序并无限制。
进一步地,对于电缆的标注编号,还可以包括机组间隔编号。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图纸页码为1004内的电缆,机组间隔为1F,则电缆对应的标注编号可以为:1F1004D01、1F1004D02、1F1004D03、1F1004D04、1F1004D05、1F1004D06。同时,六根电缆对应有六组端子;端子号分别为:1F1004D01、1F1004D02、1F1004D03、1F1004D04、1F1004D05、1F1004D06,每组端子的端子数量为芯线数量2;电缆芯线白头为“电缆号/数字序号”,如电缆线号为1F1004D01的电缆,其电缆芯线白头分别为:1F1004D01/1、1F1004D01/2,并于端子号和电缆芯线上出厂自带编号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通过将图纸页码与绘图要素的初始编号排序组合得到标注编号的方式,使得图纸页码与图纸中的各绘图要素建立强绑定,可以实现图纸与现场的快速对应,进一步地,能够监控系统信息与图纸及现场设备的直接关联,对快速分析查找故障十分便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获取功能回路所关联的多个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具体而言,初级图纸中已经绘制有多个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同一个功能回路图中的多个绘图要素可能分散在多张初级图纸中。通过获取到多张初级图纸及其中的绘图要素和连接关系,可以得到整个功能回路图中所包括的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步骤304,基于连接关系,绘制功能回路图,形成二次图纸。
具体而言,基于多个绘图要素的连接关系,在二次系统中绘制功能回路图,形成二次图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采用全回路示图设计理念,在一个图纸页上综合设计了一个完整功能回路所涉及的元器件、设备、位置、配线、电缆等要素,这样的设计思路便于维护和管理完整功能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回路图中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图纸对应的回路区域。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页码标识在回路区域进行标识,形成二次图纸;其中,页码标识包括图纸页码标识、去向图纸页码标识和来源图纸页码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而言,对于依据多张初级图纸绘制得到的功能回路图,每一张初级图纸在该功能回路图中对应至少一个回路区域;换言之,该回路区域对应一张初级图纸,并且对应该初级图纸的图纸页码。因此,图纸页码标识可以表示对某一个回路区域标识出其对应的图纸页码。
另外,不同的回路区域之间存在“去向”(将去哪)和“来源”(来自于)的连接关系,例如回路区域1与回路区域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且依据电流或信号的方向,例如信号由回路区域1传递至回路区域2,则可以定义回路区域1“去向”回路区域2,回路区域2“来源”回路区域1。进一步地,回路区域1与回路区域2分别对应有图纸页码,
因此,可以采用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方式,标注回路的去向和来源。具体而言,来源图纸页码标识,用于表示该回路区域中的回路来自于(哪个回路区域中的回路),示例性地,可以采用“FROM SH.图纸页码”分两行表示的格式。去向图纸页码标识,用于表示该回路区域中的回路将去哪(哪个回路区域中的回路),示例性地,可以采用“TO SH.图纸页码”的方式标识。可选地,若是有箭头示意,可以不用加“TO”;或在回路较多的情况下,可用概括进行标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引入图纸页码的概念来定义不同图纸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简化了不同图纸间的关联关系的识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功能回路图中标识出功能回路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通道、输出信号以及信号输出通道,形成二次图纸。
具体而言,部分功能回路中需要涉及信号输入与输出,以及信号输入通道与信号输出通道。因此,可选地,在二次图纸中标识出功能回路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通道、输出信号以及信号输出通道,形成二次图纸。
示例性地,可以将输出信号模块布置在二次图纸的上部,并在二次图纸的上方标注功能回路名称。进一步地,可以将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上各输出通道的地址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对应。
示例性地,可以将输入信号模块布置在二次图纸的下部,并在二次图纸的上方标注功能回路名称。进一步地,可以将PLC程序上各输入通道的地址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在绘制得到的二次图纸中标识出功能回路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通道、输出信号以及信号输出通道,可以更好地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对应,满足设计生产端和现场运维端对图纸的不同需求,并改善了图纸的扩展性、运维需求、标准化、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同一张二次图纸中的不同功能回路,使用集中布置模式形成二次图纸。
其中,集中布置模式可以指代将二次图纸分为多个不重叠的图纸区域,每一个图纸区域之中布置有一个功能回路。具体而言,当同一张二次图纸中包括多个功能回路,可以使用集中布置模式,使得多个功能回路分属于不同的图纸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基于页码定位的图纸分区布置设计理念,将同一位置、区域的功能回路集中布置,通过图纸页码定位识别,解决回路分散,不成体系的难题。
为了进一步阐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示例予以说明,如图4-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程。
步骤1,图纸页码及图纸信息管理,图纸页码作为一种基于图纸页码定位全回路示图的二次系统绘图方法的关键核心要素,是作为绘图各要素的身份识别、定位的基础信息,如端子排号、电缆号、柜内配线的回路号、接点引用、设备标识等均与图纸页码相关,贯穿于整个图纸。
如图4所示,图中包括以下内容:
①1510:本页图纸页码,图纸规划为偶数;
②1512:下一页图纸页码,图纸规划为偶数;
③天生桥水力发电总厂:图纸使用的的厂站名称/工厂名称/企业名称等;
④Title:图纸名称,与图纸目录页的图纸名称对应;
⑤DWG.No:图号,与图纸目录页的图纸名称对应,作为厂站整体规划确定的分系统编码标识;
⑥设计:原始图纸设计人及时间,设计单位正式图纸盖章处;
⑦修改:最近一次修改人;
⑧审核:原始图纸的审核人员或最近一次图纸修改的审核人;
⑨审定:原始图纸的审定人员或最近一次图纸修改的审定人;
⑩A\B\C:保留最近三次修改的时间;
注:图纸在规划设计时,图纸页码均设计为偶数页码,在图纸使用过程中,面临图纸变更,图纸页码需要增加时可以顺号采用预留的单号图纸页码使用。预留的单页图纸页码仍不够使用时,可以采用增加的图纸页码序号的形式增加图纸,具体格式为:需增加“图纸页码.数字序号”,如需在1511增加图纸,则新图纸页码为:1511.1。
步骤2,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屏内配线回路号(白头)设计,如图5所示,在每一页图纸内的屏内配线回路号,均使用“图纸页码+字母+数字”的方式进行标注,在屏柜内,可以直接根据屏内配线的线号,直接定位该配线在图纸的页码。屏内配线回路号遵循字母从左到右按26个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字母I不用,避免与数字1歧义),超出26个字母时,增加一位字母,如:AA、BA、CA、DA....;数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排序,同一行相同,下一行依次增加数字序号;另外,同一功能回路,可以采用统一字母不同数字序号进行命名,表示同一功能回路的不同分段配线,增加系统可读性,如图5所示,包括:
①屏内配线回路号标识:A1-L1,字母I不使用,同一行仅使用同一数字,从1开始,依次排序,图纸页码为1202,白头样式为1202A1、1202B1、1202C1....;
②屏内配线回路号标识:D1-D2,不同行字母相同,表示同一功能回路“机组检修控制方式”,采用数字序号区分同一回路不同段配线,图纸页码为1202,白头样式为1202D1、1202D2;
③屏内配线回路号标识:F1-F2,同一行字母相同表示同一功能回路“厂房水位升高程序停机回路Ⅰ”,采用数字序号区分同一回路不同段配线,图纸页码为1202,白头样式为1202F1、1202F2。
步骤3,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电缆号及电缆端子,在每一页图纸,原则上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按照“图纸页码+D+两位数字序号”的格式逐一命名每一个电缆(若有多个同类型的间隔,可以在图纸页码前加上间隔简写,以便区分),并标注电缆规格“芯数*芯径规格”,端子号直接采用电缆号,即一根电缆对应一组端子,电缆号所在页图纸上画出电缆的所有电缆芯,端子数量与电缆芯线数量一般保持一致,非在本页图纸芯线在其下方用括号图纸页码的方式标注所在的图纸位置,未使用的芯线用“SP”标注。
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
①图纸页码为1004内的电缆,机组间隔为1F,电缆号命名为:1F1004D01、1F1004D02、1F1004D03、1F1004D04、1F1004D05、1F1004D06,同时对应有六组端子;端子号分别为:1F1004D01、1F1004D02、1F1004D03、1F1004D04、1F1004D05、1F1004D06,每组端子的端子数量为芯线数量2;电缆芯线白头为“电缆号/数字序号”,如电缆线号为1F1004D01的电缆,其电缆芯线白头分别为:1F1004D01/1、1F1004D01/2,并于端子号和电缆芯线上出厂自带编号一致;
②图纸页码为316内的电缆,电缆1F316D01,其第5芯(1F316D01/5)和第6芯(1F316D01/6)用在图纸318页,第7芯(1F316D01/7)用在图纸314页;
③图纸页码为316内的电缆,电缆1F316D01,其第10芯为备用芯,采用“SP”进行标注,电缆备用芯均应上端子。
④图纸页码为316内的电缆,电缆1F316D01,在原理图上可以根据功能回路的布置情况,不按芯线号(端子号)顺序排列,保持原理图的美观性,在实际屏内配屏中,端子号是按顺序排列的,电缆芯线同样按顺序排列接入对应端子,这点在电缆接线的时候需要注意。
步骤4,基于图纸页码定位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在图纸中,将中间继电器等多辅助接点的元器件,将其使用的辅助接点的所在位置用图纸页码直接标注,原则上在图纸的左下方,采用统一表格格式,一般包含元器件的符号、规格参数、接点类型、使用情况(备注了图纸页码的则使用,未备注的则为备用)、线圈接点等信息,标注接点的类型(常开用O,常闭用C表示)。
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
①用图纸页码定位中间继电器辅助接点使用情况,在继电器线圈所在图纸页码1214页,将继电器的元件符号(KR1-KR6、KR12、KR13),继电器的规格型号(C7-A20DX/DC24V),辅助接点(11、21位辅助接点公共端,14、24为常开“O”,12、22常闭“C”),线圈(Coil)辅助接点(A1、A2)等信息均进行了集中标注,KR1的常开接点(11、14)使用到了1362页,②所示为1362页的图纸情况。
②在图纸1362页,可以看到KR1-KR3的辅助接点(11、14)的使用情况,并在括号内标注了图纸页码,注明了其来源,配合①,可以快速通过图纸页码定位元器件的图纸位置及接点使用的图纸位置。
步骤5,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交流电源回路设计,针对交流电源采用图纸页码+字母A/B/C/N+两位阿拉伯数字的方式分别表示ABC三相及零线N,其中左往右第一位数字序号表示回路的分段情况,每经过一个元器件,回路序号加1;左往右第二位数字表示一页图纸内的电路回路数量;控制电源的屏内配线白头号,采用“电源白头号.数字序号”的方式表示每根配线,为美化配屏,相邻可直接跳线的部分(配线无需进线槽,连续可直观看到跳线的部分),仅首尾段标示配线回路号(白头),具体的名称在配线表中进行标注和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包括:
①在图纸2000页中用图纸页码定位交流电源回路,第一路交流电源的三相白头号为2000A11、2000B11、2000C11,第二路交流电源的三相白头号为2000A21、2000B21、2000C21;
②在图纸2000页中,回路每经过一个元器件,重新赋予新的白头号,每经过一个元器件加1,经过端子则不变,认为仍是同一回路,因此第一路电源B相的经过进线空开、热继和接触器后,电源回路白头号为:2000B12、2000B13、2000B14;
③在图纸2000页中,控制部分用到的控制电源取自B相的B11,那么该控制电源白头为:2000B11,在屏内配线过程汇总,按照“电源白头号.数字序号”的方式区分每一根配线,如2000B11.1、2000B11.2、2000B11.3、2000B11.4等,在端子图上进行详细标注,在原理图上,同一电源均为一个标注。
步骤6,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直流电源回路设计,针对直流流电源采用图纸页码+字母BP(或BN)+数字的方式标示直流电源回路,其中BP表示正电源,BN表示负电源;控制电源的屏内配线白头号,采用“电源白头号.数字序号”的方式表示每根配线,为美化配屏,相邻可直接跳线的部分(配线无需进线槽,连续可直观看到跳线的部分),仅首尾段标示配线回路号(白头),具体的名称在配线表中进行标注和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11和图12所示,包括:
①在图纸2002页中,机组压油装的两路电源来源于1004页的编号15的电源,在本页应用来源图纸页的白头,则全要素标示,即1004BP15、1004BN15;经过空开KK3后,使用本页图纸页码标注,为体现一定的关联性标注为2002BP151、2002BN151;两路220V直流电源经电源模块转化成24V直流电源,分别为2002BP1、2002BN1和2002BP2、2002BN2,两路24V直流电源经过二极管单元汇聚成一路24V直流电源:2002BP11、2002BN11;
②图纸2002页中,24V直流电源:2002BP11、2002BN11继续送至2004页图纸继续使用,
③图纸2004页中,电源的名称保持2002BP11、2002BN11不变,通过采用“电源白头号.数字序号”的方式区分每根控制电源的配线,数字序号顺接2002页的号码,如2002页用到了2002BP11.2、2002BN11.2,那么到2004页顺着为2002BP11.3、2002BN11.4,具体在配线表中进行标注和说明;本页结束后24V电源2002BP11、2002BN11继续送至2006页使用。
步骤7,基于全回路示图设计理念,按照一个完整功能回路的设计思路,在一个图纸页上,将一个完整功能涉及的元器件、设备、位置、配线、电缆等要素在一页图纸上,完成整个功能回路设计的原则,并将每个元器件自身用到的端子进行标注;在图纸的上方标注每个功能回路的名称。
具体而言,如图13-图16所示,包括:
①基于全回路示图设计的压油装置控制系统主回路原理图,在图纸的上方标注功能回路名称;
②基于全回路示图设计的压油装置控制系统油泵操作功能回路原理图;
③基于全回路示图设计的压油装置控制系统模拟量功能回路原理图;
④基于全回路示图设计的压油装置控制系统开关量功能原理图,在图纸的上方标注功能回路名称;
⑤基于全回路示图的图纸设计,功能回路的相关元器件会涉及不同的屏柜、位置,因此不同屏柜或者位置区间采用虚线分隔,并一般采用拼音首字母简写的方式对屏柜或是位置进行命名。
⑥基于全回路示图的图纸设计,输出信号模块布置在图纸的上部,在图纸的上方标注功能回路名称。
⑦基于全回路示图的图纸设计,将PLC程序上各输出通道的地址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对应。
⑧基于全回路示图的图纸设计,输入信号模块布置在图纸的下部,在图纸的上方标注功能回路名称。
⑨基于全回路示图的图纸设计,将PLC程序上各输入通道的地址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对应。
步骤8,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方式标注回路的去向和来源,回路来自于,采用“FROMSH.图纸页码”分两行表示的格式;回路将去哪,采用“TO SH.图纸页码”,若是有箭头示意,可以不用加“TO”;另外回路较多,可用概括进行标示。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包括:
①来自于图纸页码1002的直流电源回路,图纸上标示为:FROM SH.1002;
②去往1506页图纸的两个带箭头的电源回路,图纸上直接标示为:SH.1506;
③两路直流电源回路集中,可用概括方式,进行集中标示;
④去往1006页图纸,未标示箭头,则使用完整的的标示:TO SH.1006。
步骤9,基于页码定位的图纸分区布置设计理念,将同一位置、区域的功能回路集中布置,通过图纸页码定位识别,解决回路分散,不成体系的难题。
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包括:
①图纸页码为314的这页图纸,图纸用虚线框分出了四个位置区域,分别是P1区、DLKX区、机调柜区、水车室区,每个区域通过图纸页码的定位,可以快速找到相应元器件所在的图纸位置,如ZJ23的21、24这对辅助接点,中间继电器布置在388页图纸,导叶驱动故障其来源于311图纸的电源综合板。
②图纸页码为314图纸中,调速器停机令功能回路,其信号来源点有位于398页图纸的中间继电器ZJ52的21、24这对辅助接点,以及位于388页图纸的中间继电器ZJ24的21、24这对辅助接点.
③图纸页码为314图纸中,锁定拔出功能回路,其由来自水车室位置的位置行程开关WK14,经过水车室到调速器机柜的电缆(电缆编号为1F314D01),在经过调速器机柜到P1柜的电缆(1F316D01)送至调速器输入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回路。
步骤10,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理念,将控制系统测点名称与功能与回路号强绑定,监控系统信号与现场图纸直接对应,当出现异常,可直接快速定位到测点所在原理图,对快速分析查找故障十分便利。
步骤11,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配屏端子表,解决生产端对原理图不适宜工厂流水线、标准化、规模化配屏的难题,实现批量生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纸页码定位全回路示图的二次系统绘图方法,旨在同时解决设计生产端和现场运维端对图纸的不同侧重需求。该方法通过在图纸上设计电缆号、回路线号、端子、元器件标识等,利用图纸页码标识可以快速定位至图纸,实现图纸和实际场景的快速对应。这样解决了当前二次图纸无法通过现场电缆号、回路线号标识、端子、元器件标识等进行快速准确定位的难题。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和生产单位从系统和整体层面进行设计和快速配屏,还能够满足现场运维人员快速将图纸与实际设备对应,并在系统层面上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屏柜配线、电缆、端子以及元器件等引入图纸页码进行定位的规则,使得回路和设备能够通过图纸页码进行快速定位,也能够从故障原因快速定位现场设备以及设备的整个回路,能够极大提高现场故障排除效率。
通过引入图纸页码的概念来定义不同图纸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简化了不同图纸间的关联关系的识别。此外,采用全回路示图设计理念,在一个图纸页上综合设计了一个完整功能回路所涉及的元器件、设备、位置、配线、电缆等要素。这样的设计思路便于维护和管理完整功能回路。
此外,还提出了基于图纸页码定位的配屏端子表设计,解决了生产端在工厂流水线、标准化、规模化配屏方面的不适应问题,实现了批量生产的效果。
最后,引入了基于页码定位的图纸分区布置设计理念,将同一位置、区域的功能回路集中布置,通过图纸页码定位识别,解决了回路分散、不成体系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不仅能够帮助现场运维人员更快地定位故障并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更好地理清各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理清一个回路与其它回路的联系,使之能从系统的角度识别图纸,极大降低处理单一故障影响其它设备的可能性,保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该方法极其易形成标准化进行推广。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在解决传统绘图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满足设计生产端和现场运维端对图纸的不同需求,并改善了图纸的扩展性、运维需求、标准化、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二次系统图纸原理图在现场无法给维护检修人员提供快速、准确、高效图纸支撑功能的难题,该方法通过图纸页码对图纸各要素的强绑定、全回路功能的示图,可以实现图纸与现场的快速对应,监控系统信息与图纸及现场设备的直接关联,对快速分析查找故障十分便利。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二次系统绘图方法的二次系统绘图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二次系统绘图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二次系统绘图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提供了一种二次系统绘图装置1900,包括:
标注编号建立模块1901,用于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图纸页码、各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标注编号包括图纸页码;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
二次图纸生成模块1902,用于根据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功能回路图中绘制有功能回路,功能回路包括多个绘图要素、各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注编号建立模块包括:
初始编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绘图要素在初级图纸中的初始编号;
标注编号组合单元,用于将图纸页码和初始编号采用依序排序的方式组合,得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图纸生成模块包括:
连接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功能回路所关联的多个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二次图纸绘制单元,用于基于连接关系,绘制功能回路图,形成二次图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回路图中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图纸对应的回路区域;
二次图纸生成模块还包括:
页码标识单元,用于使用页码标识在回路区域进行标识,形成二次图纸;其中,页码标识包括图纸页码标识、去向图纸页码标识和来源图纸页码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图纸生成还包括:
信号标识单元,用于在功能回路图中标识出功能回路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通道、输出信号以及信号输出通道,形成二次图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图纸生成还包括:
功能回路组合布置单元,用于对于同一张二次图纸中的不同功能回路,使用集中布置模式形成二次图纸。
上述二次系统绘图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2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系统绘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各绘图要素以及各所述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对应所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所述标注编号包括所述初级图纸所处的图纸页码;所述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所述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所述功能回路图中绘制的功能回路包括多个所述绘图要素、各所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所述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包括:
获取所述绘图要素在所述初级图纸中的初始编号;
将所述图纸页码和所述初始编号采用依序排序的方式组合,得到所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包括:
获取所述功能回路所关联的多个绘图要素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基于所述连接关系,绘制所述功能回路图,形成所述二次图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回路图中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图纸对应的回路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包括:
使用页码标识在所述回路区域进行标识,形成所述二次图纸;其中,所述页码标识包括图纸页码标识、去向图纸页码标识和来源图纸页码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包括:
在所述功能回路图中标识出所述功能回路的输入信号、信号输入通道、输出信号以及信号输出通道,形成所述二次图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级图纸,生成二次图纸,还包括:
对于同一张所述二次图纸中的不同所述功能回路,使用集中布置模式形成所述二次图纸。
7.一种二次系统绘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标注编号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每一页初级图纸,获取图纸页码、各绘图要素以及各所述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所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所述标注编号包括所述图纸页码;所述绘图要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端子排号、电缆号、配线回路号、元器件的辅助接点位置、元器件的接点引用、元器件的设备标识;
二次图纸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级图纸,生成对应二次系统的二次图纸;所述二次图纸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回路图,所述功能回路图中绘制有功能回路,所述功能回路包括多个所述绘图要素、各所述绘图要素的标注编号,以及各绘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464638.6A 2023-11-06 2023-11-06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94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4638.6A CN117494357A (zh) 2023-11-06 2023-11-06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4638.6A CN117494357A (zh) 2023-11-06 2023-11-06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4357A true CN117494357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4638.6A Pending CN117494357A (zh) 2023-11-06 2023-11-06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435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51354A (ja) * 2014-09-01 2016-04-11 株式会社トヨタ車体研究所 図面作成支援装置および図面作成支援方法
CN109840351A (zh) * 2018-12-26 2019-06-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795809A (zh) * 2019-11-07 2020-02-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cad图自动拾取的变电站电气二次回路连接关系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868809A (zh) * 2021-08-24 2021-12-31 广州澳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图纸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47644A (zh) * 2021-10-15 2022-01-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厂安全级电气机柜硬件图纸的自动绘图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51354A (ja) * 2014-09-01 2016-04-11 株式会社トヨタ車体研究所 図面作成支援装置および図面作成支援方法
CN109840351A (zh) * 2018-12-26 2019-06-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795809A (zh) * 2019-11-07 2020-02-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cad图自动拾取的变电站电气二次回路连接关系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868809A (zh) * 2021-08-24 2021-12-31 广州澳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图纸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47644A (zh) * 2021-10-15 2022-01-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厂安全级电气机柜硬件图纸的自动绘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8402B (zh) 基于电网gis平台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信息系统
CN102495868B (zh) 电能量采集与监控系统图形监控的实现方法
CN107835107B (zh) 一种基于电网计量拓扑和WebGis的计量展示系统
CN112347612B (zh) 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5074591A (zh) 梯形图程序显示程序及梯形图程序显示装置
CN107958019B (zh) 基于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的图形化应用方法
CN107784139B (zh) 压缩机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自动生成方法
CN104201779B (zh) 一种基于svg的在线监测数据自动集成监控方法
CN106446431A (zh)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设备的二次可视化方法
CN113722311A (zh) 一种配电网停电范围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276516A (zh) 基于电网gis的配网监测分析与抢修指挥方法
CN111275788B (zh) 基于共性模板图和差异化拓扑图的图形合成方法
CN111858723A (zh) 基于gis平台构建可视化一张图应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11062593A (zh) 一种配网运行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7494357A (zh) 二次系统绘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76959A (zh) 一种配网图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56922B (zh) 一种故障停电快速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035044A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质检的智能ai平台
CN205184720U (zh) 一种工具管理平台
US9769036B1 (en) Port assignment of network devices reference and management
CN104283216A (zh) 基于配电网架拓扑故障辅助分析系统
CN112764396B (zh) 一种组态方法和装置
CN113689009B (zh) 配电自动化图模异动关联馈线集的自动识别方法
CN111967115B (zh) 一种电源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7113460A (zh) 电网厂站二次纸质图和pdf图纸对象化转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