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0214A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0214A
CN117490214A CN202210857553.3A CN202210857553A CN117490214A CN 117490214 A CN117490214 A CN 117490214A CN 202210857553 A CN202210857553 A CN 202210857553A CN 117490214 A CN117490214 A CN 117490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instruction
control
user
oper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75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芳
郭丽
宋厚良
周苏英
白泽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75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02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7673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85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0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0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10Weather information or foreca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解析控制指令,确定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根据执行属性,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通过解析控制指令,以获取与控制指令对应的运行场景所需的执行属性,从而根据执行属性所对应的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控制空调执行控制指令。以此方案,控制空调运行按照控制指令运行时,能够结合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实现当前场景的智能化选择。以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空调控制服务,满足用户对其所在环境的舒适性需求。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及智能空调。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户对家电的选择不再是单单注重产品的质量,而是更注重产品能够带来的使用体验。
对于空调等室内空气调节设备,用户的需求在于获得高舒适性的环境体验。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空调的功能逐渐扩展,控制也越来越智能化。相关技术中,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预存有与多种对应于不同空气调节需求的运行场景,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运行相应的场景模式。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不同地域的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区域温差也很大,对应的空调调节需求也就有所不同。例如,东北地区常用制热模式的时间为10月至次年4月;而南方地区,其常用制热模式的时间仅为每年的1月、2月。对于同一时间,向不同区域空调下发同样的指令时(例如制热指令),处于非制热季的区域的用户来说,无法实现与其所需的空气调节需求(如净化、除湿)相应的目的,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以提高空调选择当前运行场景时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所述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目标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根据所述执行属性,控制目标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确定模块,被配置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所述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目标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执行属性,控制目标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述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空调包括上述的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解析控制指令,以获取与控制指令对应的运行场景所需的执行属性,从而根据执行属性所对应的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控制空调执行控制指令。以此方案,控制空调运行按照控制指令运行时,能够结合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实现当前场景的智能化选择。以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空调控制服务,满足用户对其所在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系统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家电设备是指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智能控制、智能感知及智能应用的特征,智能家电设备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例如智能家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电子设备,实现用户对智能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是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为移动设备、电脑、或悬浮车中内置的车载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移动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系统环境示意图。该实施环境中包括空调11、无线路由器12、终端设备13和家庭云平台14。
其中,空调11用于实现对家居场景下室内空气的调节操作。空调11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12接入家中WiFi网络,与终端设备13进行通讯,或接入家庭云平台14,接收运行指令。用户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3内的应用程序,控制空调11自动进行空气调节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家庭场景下可以包括多个位于不同空间的空调,或多个位于同一空间的空调。在本实施例中未示出。
终端设备13,用于与空调11以及家庭云平台14通信。
家庭云平台14,用于实现无线路由器12与外界的通信,接收空调实时状态数据供大数据平台、应用程序服务订阅,接收并下发来自其他业务类服务器、大数据平台、应用程序端的空调调控指令。
可选地,在该实施环境中还包括大数据平台15,用于接收在家庭云平台端订阅的实时数据,以进行实时业务的计算及指令下发。在该大数据平台15中,其所获取的海量数据存储于底层数据库中,用于进行数据统计展现及业务分析。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可在图1所示的空调中执行,也可在空调的控制终端执行,例如遥控器或者房间墙壁上的操作面板;也可在服务器中执行,如与空调通讯的家庭云平台;还可在终端设备执行,如智能手机、智能家电设备或智能家具系统的控制终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空调的处理器作为执行主体对方案进行说明。
结合图2所示,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1,处理器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这里,用户的控制指令是指由用户主动发出的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设备端(空调的显示屏、空调的控制面板、空调的遥控器)进行的空调操作指令。如:对空调显示屏的按键、触屏等操作。智能空调也可以通过家庭云平台与智能手机(终端设备)的通讯,获取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下发的控制指令。
步骤S202,处理器解析控制指令,确定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
这里,执行属性是指空调为实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控制目的时,需要获取的信息。从而根据执行属性,确定对应设置的多个空调运行参数。在空调按照上述多个运行参数运行时,能够达到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运行目的。
步骤S203,处理器根据执行属性,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如此,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通过解析控制指令,以获取与控制指令对应的运行场景所需的执行属性,从而根据执行属性所对应的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控制空调执行控制指令。以此方案,控制空调运行按照控制指令运行时,能够结合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实现当前场景的智能化选择。以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空调控制服务,满足用户对其所在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下面,结合具体方案对上述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如图3所示,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1,处理器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步骤S302,处理器解析控制指令。
这里,通过解析控制指令,以获取用于表示控制目的的特征词。不同的特征词具有对应的执行属性。例如,“调高温度”对应的执行属性包括当前设定温度。这样,在获取当前设定温度后,执行控制指令时,能够将设定温度调高,以加快空气调节速度,实现调高温度的目的。
一般地,特征词与执行属性的对应关系可为数据表的形式;一个特征词可以对应一组执行属性。这种情况下,可预先将特征词与执行属性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器的数据库中。在获得当前控制关键词之后,通过查询数据库,即可获得当前控制关键词对应的执行属性。
步骤S303,在控制指令中包括预设约束词的情况下,处理器获取控制指令的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作为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预设约束词用于指示空调执行智能调节场景。
智能调节场景,用于表示空调以提高用户舒适度为目的进行主动式场景选择的运行方案。在智能调节场景中预设有多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空气调节需求和用户需求,通过主动服务,执行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为用户提供空调使用的高端智慧体验,自动进行空气管理,以提高用户生活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预设约束词为设定的,用于触发智能调节场景的特征词。这样,当控制关键词为预设约束词的情况下,表明用户的控制意图为执行智能调节场景。此时,通过获取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作为约束参数,以确定智能调节场景的运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约束词为舒适家。其对应的智能调节场景“舒适家”场景方案,是能够自动进行空气管理的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空调自动根据用户所在地域信息、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空调的目标运行模式,并结合室内的空气质量情况、不同用户的空气调节强度需求,制定相应的空气调节方案,实现过程检测、主动感知决策的智能调节。
如此,当用户的语音控制指令包括“舒适家”词组,或用户通过空调的触摸屏、按钮操作的“舒适家”指令,或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下发的“舒适家”运行指令时,表明用户的控制意图为智能调节场景。
步骤S304,处理器根据执行属性,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
根据空调所在地域信息,确定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
控制空调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
其中目标运行模式为智能调节场景下的预设运行模式之一。
这里,智能调节场景中预存有多种以应用时间段为特征的运行模式。例如,制冷季模式、雨季模式、除霾季模式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气候特点,以及用户对环境的需求对相应的运行模式进行运行参数配置。例如,对雨季模式,配置恒温除湿功能和新风功能。对除霾季模式(多为冬季),配备净化功能、加热功能等。
相应的,在智能调节场景下,在确定应用时间段后,空调选择相应的运行模式作为目标运行模式,并将目标运行模式对应的运行参数和/或检测参数作为上述的执行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同地域的空调运行数据,确定目标运行模式。即,通过大数据确定目标运行模式。则确定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包括:
根据空调所在地域信息,获取同地域在当前时刻前设定时长内的空调历史运行数据;
根据空调历史运行数据,确定上述的目标运行模式。
这里,可以对历史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运行模式进行分类,以根据同一运行模式的多次历史运行数据,确定该运行模式的推荐度,将推荐度最高的运行模式,确定为上述的目标运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调节场景内以应用季节为特征,预存有春季运行模式、夏季运行模式、秋季运行模式、冬季运行模式。在春季,优先选择春季运行模式;在夏季,优先选择夏季运行模式;在秋季,优先选择秋季运行模式;在冬季,优先选择冬季运行模式。
春季运行模式下,空调运行净化功能;在夏季运行模式下,空调运行恒温除湿功能;在秋季模式下,空调运行净化加湿功能;在冬季模式下,空调运行学习型的制热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当前地域对应的天气信息,确定上述的目标运行模式。则确定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包括:
获得空调所在地域的天气数据;
根据获取的天气数据在智能调节场景中确定目标运行模式。
这里,天气数据至少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湿度。
如此,基于本智能调节场景内以应用季节为特征的运行模式,通过所在地域的天气数据结合当前时间信息,确定当前地域的对应于季节特征的当前气候信息,在智能调节场景中确定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确定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方式,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信息;时间信息至少包括当前月份信息;
根据当前月份信息、空调所在地域信息,在智能调节场景中确定目标运行模式。
在本方案中,当前时间信息可通过空调内置的电子日历获取当前的日期信息;空调所在地域可以为空调所在的城市或空调所在的省份,具体可通过空调内置的位置检测装置获取空调所在位置的经度信息及纬度信息,并结合空调所在位置的经度信息及纬度信息,确定空调所在的地域信息。也可以在安装时进行内部设置,将当前的地域信息存储在空调的存储器中,便于调取。这里,位置检测装置可以为全球定位系统等。以此方式,能够实现当前的时间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域信息的精准获取。
进一步地,在获得了当前时间信息及所在地域信息后,可以根据当前的日期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域信息,确定空调所在地域的当前气候信息,以在智能调节场景中选择与当前气候信息相匹配的运行模式作为上述的目标运行模式。以此方案,能够结合不同地域在不同时间的气候情况,实现目标运行模式的精准获取,为舒适家模式的运行提供了精准地数据基础。
具体地,目标运行模式的确定,包括:
获得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中保存不同预设运行模式与不同地域、不同月份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中选择与空调所在的地域及当前时间信息相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并将其确定为空调的目标运行模式。
表1示出了一种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
表1
其中,横向表头为智能调节场景中预存的以应用季节为特征的运行模式;纵向表头为以省份信息为特征的空调所在地域信息。表格内容为各省份与上述的应用季节相对应的月份范围。
空调在确定当前时间信息所属的当前月份信息后,可以结合表1,确定与空调所在地域信息、当前月份信息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
示例地,若空调所在的地域信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的日期信息对应的当前月份为2月,则确定空调所在地域的目标运行模式为冬季运行模式,以此方案,能够结合不同地域在不同月份范围的气候特征,实现目标运行模式的精准获取,为舒适家模式的运行提供了精准地数据基础。
进一步地,根据执行属性(即空调所在地域信息)确定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方式后,需要控制空调按照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下面,对各目标运行方式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在目标运行模式为春季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主推运行净化模式,以对空调所在环境进行环境净化。
可选地,在春季运行模式下,空调获取其所在环境的环境湿度;在环境湿度高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空调控制其运行恒温除湿模式。
在本方案中,在空调接收到空调控制指令后,空调可以通过其关联的检测元件检测其所在环境的环境湿度,并在环境湿度高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空调控制其运行恒温除湿模式。这里,湿度阈值可以为85%。恒温除湿模式是指能够在维持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环境湿度的运行模式。在一种示例中,环境湿度的目标设定值可以为52%。这样,能够在确定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运行恒温除湿模式,以在维持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室内的环境湿度,并在同时启动净化模式的情况下,有效清除空调所在环境的细菌、柳絮及花粉等空气污染物,降低环境中细菌、柳絮及花粉等空气污染物增加给用户带来的不良影响,满足用户对其所在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在目标运行模式为夏季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主推恒温除湿模式;由于春季也为恒温除湿模式,因此通过获取环境湿度的步骤对春季与夏季的运行模式进行区分。
即,若季节信息为春季,则需要根据当前环境湿度,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包括在当前环境湿度大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春季运行模式对应的恒温除湿功能。而若季节信息为夏季,则直接运行夏季运行模式对应的恒温除湿功能。
进一步地,在目标季节信息为夏季的情况下,空调获取其所在环境的颗粒物浓度。在颗粒物浓度不低于预设浓度的情况下,空调控制其运行净化模式。
在空调所在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浓度的情况下,空调在夏季模式的恒温除湿模式基础上,运行净化模式。这里,预设浓度可以为75ug/m3。这样,能够在确定空调所在环境内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运行净化模式,以对空调所在环境进行环境净化,有效降低空调所在环境的颗粒物浓度。
在目标运行模式为秋季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主推运行净化加湿模式,以对空调所在环境进行环境净化的同时,保持湿度,避免过度干燥。
可选地,在秋季运行模式下,空调控制其运行净化模式及加湿模式,以对空调所在环境进行净化加湿。并获取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开启新风功能。
这样,空调可以通过其关联的检测元件检测其所在环境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在空调所在环境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浓度的情况下,空调控制其运行新风模式。这里,预设浓度可以为1000ppm。如此,能够在确定空调所在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在秋季运行模式主推的净化加湿模式的基础上,运行新风模式,以对空调所在环境的空气进行焕新,有效降低空调所在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目标运行模式为冬季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主推学习型的制热功能,以根据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运行制热模式。
具体地,在目标运行模式为冬季运行模式时,根据执行属性,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的设定习惯信息,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
空调控制其在目标设定温度下运行。
这里,目标用户是指空调所在环境内优先级最高的用户。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包括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及温度调节幅度。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包括上调或下调中的一种。例如,若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5℃,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7℃,则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为上调;若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5℃,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3℃,则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为下调。温度调节幅度为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与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例如,若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5℃,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3℃,则温度调节幅度为2℃。具体地,空调可以获得服务端的用户设定信息库中存储的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服务端可以为云端服务器;在另一种示例中,空调还可以在其存储的历史使用数据中筛选出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以此方式,能够实现设定习惯信息的精准获取。
进一步地,在空调获得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后,可以结合设定习惯信息,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这样,能够结合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确定符合目标用户设定需求的目标设定温度,为空调的个性化控制过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
进一步地,可以在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后,空调控制其在目标设定温度下运行制热模式。
以此方案,能够在空调执行冬季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结合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在目标设定温度下运行,以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空调控制服务,满足用户对其所在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进一步地,空调根据设定习惯信息,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包括:
在连续多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均相同的情况下,空调确定温度调节幅度所在的幅度范围。
空调确定与幅度范围相匹配的调温偏差值。
空调根据温度调节趋势、调温偏差值及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本方案中,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习惯信息包括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及温度调节幅度。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包括上调或下调中的一种。例如,若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5℃,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7℃,则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为上调;若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5℃,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3℃,则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为下调。温度调节幅度为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与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例如,若前一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5℃,本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3℃,则温度调节幅度为2℃。具体地,在连续多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均相同的情况下,空调确定温度调节幅度所在的幅度范围。这里,连续多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均相同包括:连续多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均为上调或连续多次目标用户对空调的温度调节趋势均为下调。连续多次是指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调还可以预先存储多个幅度范围。作为一种示例,空调存储的多个幅度范围可以包括1℃~2℃、2℃~4℃、4℃~6℃等。这样,空调可以在获得温度调节幅度后,精准确定温度调节幅度所在的幅度范围。
进一步地,空调还可以预先存储每个幅度范围各自匹配的调温偏差值。作为一种示例,若幅度范围为1℃~2℃,则与之相匹配的调温偏差值为1℃;若幅度范围为2℃~4℃,则与之相匹配的调温偏差值为2℃;若幅度范围为4℃~6℃,则与之相匹配的调温偏差值为4℃。这样,可以在空调确定温度调节幅度所在的幅度范围后,精准确定与幅度范围相匹配的调温偏差值。
进一步地,空调可以结合温度调节趋势、调温偏差值及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实现目标设定温度的精准获取,使得通过该方式确定的目标设定温度符合目标用户的温度设定规律,满足目标用户对空调的个性化控制需求。
具体地,空调根据温度调节趋势、调温偏差值及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确定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包括:
在温度调节趋势为上调的情况下,空调将调温偏差值与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之和确定为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在温度调节趋势为下调的情况下,空调将当前的设定温度与调温偏差值之差确定为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
在本方案中,作为一种示例,若温度调节趋势为上调、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为25℃、调温偏差值为2℃,则将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确定为27℃;若温度调节趋势为下调、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为25℃、调温偏差值为2℃,则将空调的目标设定温度确定为23℃。以此方案,空调能够结合温度调节趋势、调温偏差值及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实现目标设定温度的精准获取,使得通过该方式确定的目标设定温度符合目标用户的温度设定规律,满足目标用户对空调的个性化控制需求。
进一步地,如果执行属性还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则,控制空调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在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中确定第二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空调按照第二目标运行模式运行。
这里,智能调节场景中还预存有多种以用户身份为特征的运行模式。例如,成人模式、老人模式、儿童模式、孕妇模式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对空气调节的强度承受能力,进行运行参数配置。例如,对相同的制冷功能,老人模式下的制冷设定温度高于成人模式下的制冷设定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调节场景、以应用时间段为特征的运行模式(与所在地域对应)和以用户身份为特征的运行模式为自上向下的树状结构。即,在智能调节场景中选择以应用时间段为特征的运行模式,在以应用时间段为特征的目标运行模式中,选择以用户身份为特征的第二目标运行模式。
以夏季运行模式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
在智能调节场景中选择夏季运行模式后,控制空调运行恒温除湿功能。进一步的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在夏季运行模式的子集中进行选择,以控制空调的运行。当用户身份为成人用户,则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模式为成人夏季运行模式,对应的运行信息为室内温度大于25℃时执行恒温除湿功能;当用户身份为儿童用户,则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模式为儿童夏季运行模式,对应的运行信息为室内温度大于24℃时执行恒温除湿功能;当用户身份为老人用户,则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模式为老人夏季运行模式,对应的运行信息为室内温度大于26℃时执行恒温除湿功能。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如图4所示,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1,处理器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步骤S402,处理器解析控制指令,确定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
步骤S403,处理器根据执行属性,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404,在接收到新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新的控制指令的控制属性。
步骤S405,在控制属性为退出的情况下,执行新的控制指令。
步骤S406,在控制属性为调节的情况下,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调节意图,确定对应的操作。
这里,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确定是否退出当前智能调节场景(舒适家场景方案)。
控制属性为退出,是指用户主动发出的退出当前模式指令。如用户发出的退出语音指令,或在设备端(空调的显示屏、空调的控制面板、空调的遥控器)进行的退出操作。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下发的退出指令。
控制属性为调节,是指用户主动发出的调节空调功能的指令。如,模式切换,新风、净化、除湿、加湿、洗空气,睡眠、自清洁等功能切换,温度、风速等参数调节的指令。当接收到该类指令时,根据指令的调节意图,来确定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调节意图,确定对应的操作,包括:
判断新的控制指令是否满足互斥条件;
在满足互斥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新的控制指令与当前模式的互斥参数;
根据互斥参数的类型,执行对应的操作。
这里,判断新的控制指令与当前运行模式二者是否会形成互斥。若形成互斥,则进一步获取新的控制指令与当前工作模式的具体互斥参数,以及确定互斥参数的具体类型,并据此控制当前模式继续运行或者立即退出。由此,对新的控制指令与当前工作模式的互斥参数进行深度识别,以判断该互斥参数是否影响当前工作模式运行的可靠性。从而能够基于互斥参数类型筛选出影响程度不高的指令并执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可选地,判断新的控制指令是否满足互斥条,包括:获取当前工作模式的当前运行参数和新的控制指令对应的待调节参数;将待调节参数与当前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存在共有参数;在不存在共有参数的情况下,确定新的控制指令不满足互斥条件;在存在共有参数的情况下,确定新的控制指令满足互斥条件。这样,通过比较当前工作模式的当前运行参数和控制指令对应的待调节参数,能够确定二者对应的参数是否发生交叉,并据此进一步判断出控制指令是否满足互斥条件。本公开实施例能够较准确地判定互斥条件,从而能够更合理地调整当前工作模式的运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确定是否发生互斥,以执行对应的操作。具体地,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调节意图,确定对应的操作,包括:
判断新的控制指令是否满足互斥条件;
在满足互斥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
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以执行对应的操作。
如此,能够对接收到的新的控制指令进行深度识别,以判断该新的控制指令是否源自用户当前需求。从而能够基于类型筛选出用户主动调节意愿较强的指令并执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可选地,确定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包括:获取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处理器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确定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这样,能够结合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来判断其具体类型。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可以反映相关控制的发起者,进而可以判断该新的控制指令是否源自用户当前需求。从而能够更合理地调整当前工作模式的运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可选地,根据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确定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包括:在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为预设端口的情况下,确定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为用户调节指令;在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不为预设端口的情况下,确定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为系统自识别指令。这样,本公开实施例能够结合新的控制指令的来源是否为预设端口来判断其具体类型。新的控制指令来自预设端口表明相关新的控制指令由用户下发,进而可以判断该新的控制指令源自用户当前需求。从而能够更合理地调整当前工作模式的运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在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为用户调节指令的情况下,确定用户调节指令对应的发起用户。将发起用户与当前工作模式的授权用户进行匹配;在匹配到与发起用户身份一致的授权用户的情况下,控制空调退出当前工作模式,并执行用户调节指令。在未匹配到与发起用户身份一致的授权用户的情况下,控制空调继续运行当前工作模式。
这样,当识别到新的控制指令为用户调节指令时,表明该新的控制指令由用户发起。但并非所有用户的指令均需要被执行。本公开实施例进一步确认用户身份并将其与当前工作模式的授权用户进行匹配,能够结合发起用户身份的合法性来控制当前工作模式作出合理调整。从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地,在新的控制指令的类型为系统自识别指令的情况下,比较系统自识别指令的优先级系数和当前工作模式的优先级系数;在系统自识别指令的优先级系数小于或等于当前工作模式的优先级系数的情况下,控制空调继续运行当前工作模式。在系统自识别指令的优先级系数大于当前工作模式的优先级系数的情况下,控制空调退出当前工作模式,并执行系统自识别指令。
可选地,优先级系数可根据系统自识别指令的重要程度进行预先配置。具体地,与空调安全相关的指令的优先级系数可适应性调高一些,以确保其能及时准确执行,有利于保障空调的安全性能。
这样,当识别到新的控制指令为系统自识别指令时,表明该新的控制指令并非由用户而是由系统自主发起。而不同的系统自识别指令的迫切程度各不相同。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比较系统自识别指令与当前工作模式的优先级系数,能够结合系统自识别指令的重要程度来控制当前工作模式作出合理调整。从而有利于提升空调的智能化程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可通过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形式实现。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包括接收模块51、确定模块52和执行模块53。接收模块5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确定模块52被配置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所述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执行模块5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执行属性,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结合图6所示,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600和存储器(memory)6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02和总线603。其中,处理器600、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00可以调用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6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6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空调,包含上述的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所述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
根据所述执行属性,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包括:
解析所述控制指令;
在所述控制指令中包括预设约束词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作为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
其中,所述预设约束词用于指示所述空调执行智能调节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所在地域信息,确定所述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
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模式运行;
其中目标运行模式为智能调节场景下的预设运行模式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包括:
获得所述空调所在地域的天气数据;
根据获取的天气数据在所述智能调节场景中确定所述目标运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空调所在地域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信息;时间信息至少包括当前月份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月份信息、所述空调所在地域信息,在所述智能调节场景中确定所述目标运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调节场景中确定所述目标运行模式,包括:
获得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所述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中保存不同预设运行模式与不同地域、不同月份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智能调节场景信息表中选择与所述空调所在的地域及当前时间信息相对应的预设运行模式,并将其确定为所述空调的目标运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新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新的控制指令的控制意图;
在所述控制意图为关机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新的控制指令;
在所述控制意图为调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新的控制指令的调节意图,确定对应的操作。
8.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属性;其中,所述执行属性包括用于表示空调所在地域的信息;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执行属性,控制空调执行相应的操作。
9.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10.一种智能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
CN202210857553.3A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Pending CN117490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553.3A CN117490214A (zh)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PCT/CN2023/097673 WO2024016853A1 (zh) 2022-07-20 2023-06-01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553.3A CN117490214A (zh)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0214A true CN117490214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1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7553.3A Pending CN117490214A (zh)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0214A (zh)
WO (1) WO20240168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6035B (zh) * 2015-01-06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的空调控制器匹配方法和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910243B (zh) * 2016-05-25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7008476B2 (ja) * 2017-11-10 2022-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環境調整システム、サーバ、室内環境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628977A (zh) * 2020-12-22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853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4710B (zh) 一种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00285B (zh) 一种智能家居中动态构建环境调节规则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80490A (zh) 一种环境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1818B (zh) 用于空调的运行模式推送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781192B (zh) 用于加湿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1397153B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2781193A (zh) 用于加湿的方法、装置和加湿空调
CN111594985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91379B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语音控制方法、语音控制器和空调器
CN117490214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CN117490215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CN117490216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CN110986327A (zh) 空调器的睡眠模式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117490212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智能空调
CN110805995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7894076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79709A1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5540297A (zh) 用于控制新风空调系统的方法及装置、新风空调系统
JP7330750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16978A1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0793163B (zh) 空调配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17018A1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7469784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7663371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WO2024017009A1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