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8620A -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8620A
CN117488620A CN202311460001.XA CN202311460001A CN117488620A CN 117488620 A CN117488620 A CN 117488620A CN 202311460001 A CN202311460001 A CN 202311460001A CN 117488620 A CN117488620 A CN 117488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ime
period
threshold
equival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00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aite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aite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aite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aite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00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88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88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8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01K1/026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temperatures, e.g. by multiplex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08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heating or melting asphalt, bitumen, tar,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13Pl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 of operation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xing apparatus; Mixing appar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59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s; Devices solely for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E01C19/1063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其属于沥青智能化监管领域,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并基于其得到稳定阈值范围;实时获取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并将其平均值作为等效拌和温度;在每得到一等效拌和温度后均判断其是否处于稳定阈值范围内以对其进行错误检测;若等效拌和温度超出稳定阈值范围,则视为检测到错误,此时获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并根据这些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本申请大大改善了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沥青智能化监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是一种在道路的建设、修复和维护中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沥青混合料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进料、加热烘干、配比混合以及拌和加热。在拌和加热这一步骤中,经过预热的沥青与干燥混合均匀的矿料会在搅拌桶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加热;而在此期间的拌和温度决定了沥青的粘度,高温下的沥青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完全包裹住矿料,不会出现花白料。拌和加热时,若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沥青的老化就会很严重,导致沥青的粘结力、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低,摊铺后的离析现象会很严重;而若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过低,则会影响摊铺和碾压的质量,造成拌和不均匀和后续的碾压困难。因此,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加热时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
目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在进行拌和加热过程中常规的温度控制方法为人工读取搅拌桶中的温度示数并根据该示数手动调节用于加热搅拌桶的加热器的功率,以实现对拌和温度高低的监管。然而,由于温度不一的矿料与沥青在搅拌桶中未经搅拌或者搅拌未充分均会使得搅拌桶中的温度不均匀,而往往搅拌桶中的温度示数仅代表搅拌桶中的某一处温度,这会导致出现诸如以下的情况:当搅拌桶中距离检测点稍远些的位置出现温度异常时无法及时检测到,导致错过调控温度的时机;当检测的部位出现了温度异常,且该局部异常在搅匀后不会对整体的拌和温度造成影响时,人工会根据异常的读数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导致沥青混合料在搅匀后反而因为功率被调节出现拌和温度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包括:
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
在所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所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之间选取一个范围作为稳定阈值范围;
在拌和过程中实时获取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并在每一次获取到同一时间的三个温度数据后,计算这三个温度数据的平均值得到等效拌和温度;
在每得到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后均判断其是否处于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
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超出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则视为检测到错误,此时获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并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内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以使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入一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实时获取搅拌桶中各处的温度数据并根据其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功率,从而使拌和温度维持在稳定阈值范围内。根据自适应最高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阈值设定的范围较小的稳定阈值范围考虑了通过加热器调节温度但温度无法在调节后作出瞬时变化的问题,有助于及时在等效拌和温度出现变化趋势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重新稳定,大大减少了等效拌和温度在调节功率的过程中持续增高到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持续降低至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的情况;而由于矿料和沥青在刚刚进入搅拌桶中时的温度不同,对测温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将搅拌桶靠近进料口、中部和靠近出料口的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等效拌和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的准确性。通过实时判断等效拌和温度是否处于稳定阈值范围内来检测是否存在错误,并在检测到错误后根据其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功率以矫正错误,相较于人工根据读数调节加热器功率,能够更准确且及时地对拌和温度进行监管,大大改善了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并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具体包括:
将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的最高温度作为较高参考温度,并将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的最低温度作为较低参考温度;
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开始和结束时的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得到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正负变化速度;
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并基于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和所述正负变化速度得到目标速度;
将所述目标速度的绝对值和一预设的第一速度阈值以及一预设的第二速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得到变化判断结果,所述第一速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所述变化判断结果包括较快、较慢以及较稳定;
在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高于所述较高参考温度且所述目标速度不为负数,或者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低于所述较低参考温度且所述目标速度不为正数的情况下,当所述变化判断结果为较快时,则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一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一预设的日常工作值;当所述变化判断结果为较慢时,则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二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所述日常工作值;当所述变化判断结果为较稳定时,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三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所述日常工作值,所述第一幅度大于所述第二幅度且所述第二幅度大于所述第三幅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正负变化速度选择以不同的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能够在拌和温度变化较快时更有效地阻止其继续快速升高或降低,也能够在拌和温度变化较慢时帮助其更稳定地慢慢回到稳定阈值范围内;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对拌和温度进行监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合料在加热搅拌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包括震荡、升高、降低以及平稳;所述正负变化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0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正负变化速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最后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t0表示所述一段时间的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并基于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和所述正负变化速度得到目标速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持续升高,则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升高;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持续降低,则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为降低;
当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升高或者降低时,将所述正负变化速度直接作为目标速度;
否则,触发温度波动判断机制以得到判断结果,所述判断结果包括震荡和平稳;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平稳,则将所述正负变化速度直接作为目标速度;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震荡,则基于所述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得到偏移速度并将所述偏移速度代入一预设的目标函数公式以得到目标速度;
所述目标函数公式具体为:
V0′=cV0+dV偏移
其中,V0′表示所述目标速度;V偏移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所述偏移速度;c表示V0的权重参数;d表示V偏移的权重参数;
所述偏移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拟合曲线T(t)在区间[0,t0]中的平均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段时间内的等效拌和温度存在波动,即既包括升高又包括降低时引入一偏移速度以对得到的正负变化速度进行修正,大大减少了只根据一段时间的始末的等效拌和温度得到的正负变化速度存在误差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与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时刻点一一对应;所述触发温度波动判断机制以得到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将所述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所述时刻点均输入一预设的曲线拟合算法模型,得到拟合曲线T(t),所述拟合曲线T(t)用于反映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所述一段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计算所述拟合曲线T(t)在所述一段时间的区间内的平均温度,所述平均温度为所述一段时间内拟合曲线T(t)上连续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的平均值;
计算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所有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与所述平均温度之间的方差和,并将该方差和与一预设的方差和阈值进行比较;
若该方差和大于所述方差和阈值,则所述判断结果为震荡;
若该方差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方差和阈值,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平稳;
所述方差和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i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i个等效拌和温度;N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等效拌和温度的总个数;D(t)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与平均拌和温度之间的方差和;所述曲线拟合算法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其计算公式为:
T=a+bt;
其中,a、b均为所述拟合曲线T(t)的系数;T表示所述拟合曲线T(t)上对应每一时刻点的等效拌和温度;t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对应每一时刻点的等效拌和温度;n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n个等效拌和温度及其对应的时刻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最小二乘法能够在得到与离散的温度数据组拟合的曲线的同时大大减少计算量,且求得的拟合曲线上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更小,更贴近实际数据,能够更直观地将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总走向表现出来,提高了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的准确性。根据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离散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与拟合曲线上该段时间内的所有连续的等效拌和温度的平均值得到方差和,并根据该方差和与一预设的方差和阈值判断一段时间内等效拌和温度的正负变化速度,考虑了只根据首尾的等效拌和温度得到的正负变化速度本身存在的没有考虑波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第一次达到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后的拌和加热过程中,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高于所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者低于所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则直接触发告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拌和加热过程中,在等效拌和温度第一次达到稳定阈值范围内后,若等效拌和温度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者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则表明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没能够顺利调节加热器功率,此时直接告警;由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和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均处于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提前告警能够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继续升高或继续降低留出人工紧急干涉调控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沥青混合料成为废料的情况。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每次拌和加热开始前获取搅拌站所在地的气象数据,所述气象数据包括降水量、风速以及天气温度;
将所述气象数据和一预设的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代入一预设的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
将所述气象数据和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代入所述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
所述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Th表示所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Tl表示所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TH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Zj表示所述气象数据中的第j个参数;wj表示与所述气象数据中的第j个参数对应的权重;Wa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对应的权重;Wb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对应的权重;n表示所述气象数据的个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获取的当地的气象参数和较高参考温度代入自适应温度阈值的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高阈值,将较低参考温度代入同一公式得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基于气象参数得到的自适应温度阈值考虑到了不同天气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的影响;例如,为补偿冬季温度低时自卸车等对热量的吸收,一般经过拌和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要比正常温度高出10摄氏度左右,而中午或者夏季温度较高时则需要控制经过拌和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比正常温度低5摄氏度左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包括:
测温传感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于搅拌桶内部;用于实时采集在拌和过程中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
如上所述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与所述测温传感器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温传感器中的温度数据并根据该温度数据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稳定阈值范围的设置考虑了通过加热器调节温度但温度无法在调节后作出瞬时变化的问题,有助于及时在等效拌和温度出现变化趋势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重新稳定,大大减少了等效拌和温度持续增高到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持续降低至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的情况;等效拌和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的准确性;相较于人工根据读数调节加热器功率,能够更准确且及时地对拌和温度进行监管,大大改善了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针对不同温度变化趋势采取对应措施,其中,立即控制加热器调节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快地阻止等效拌和温度继续升高至高于自适应最高阈值或者继续降低至低于自适应最低阈值,而控制加热器缓慢调节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等效拌和温度更为稳定地慢慢回到稳定阈值范围内,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合料在加热搅拌过程中的稳定性。
3.基于气象参数得到的自适应温度阈值将不同天气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的影响考虑在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测温传感器;200、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210、存储器;32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全部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参照图1,该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包括测温传感器100以及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200,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200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测温传感器100用于实时采集在拌和过程中搅拌桶内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200与测温传感器100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测温传感器100中的温度数据并根据这些温度数据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存储器210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处理器220在运行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时进行以下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的步骤。
下面结合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对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的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包括:
S100,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
具体的,S100包括:
S110,在每次拌和加热开始前获取搅拌站所在地的气象数据。
其中,本实施例的气象数据包括降水量、风速以及天气温度。不同的天气情况使得沥青混合料在出料后的温度变化速度也会不同,例如冬季的低温会导致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速度过快,雨天的高降水量会浸湿沥青混合料加快温度下降,因此针对一些特殊天气需要对沥青混合料出料前的拌和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补偿自卸车、摊铺机、冷热空气等对热量的吸收。
S120,将S110中获取的气象数据和一预设的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代入一预设的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
S130,将S110获取的气象数据和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代入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
其中,预设的标准温度范围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范围;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成分比例不同,其对应的最佳拌和温度范围也会不同,本实施例以改性沥青混合料对应的140-170摄氏度的最佳拌和温度范围为例,该最佳拌和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高10-20摄氏度。
其中,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Th表示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Tl表示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TH表示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Zj表示气象数据中的第j个参数;wj表示与气象数据中的第j个参数对应的权重;We表示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对应的权重;Wf表示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对应的权重;n表示气象数据的个数。
S200,在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之间选取一个范围作为稳定阈值范围;
具体的,S200包括:
S210,将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减去一固定数值得到较高参考温度;
S220,将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加上该固定数值得到较低参考温度;
S230,根据较高参考温度以及较低参考温度得到稳定阈值范围;
其中,较高参考温度为稳定阈值范围中的最高温度,较低参考温度为稳定阈值范围中的最低温度;取该二值之间范围较小的稳定阈值范围作为温度异常的检测线,考虑了在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后,温度的变化需要一定的做功时间,以此,有助于避免搅拌桶中的温度在调节功率以控制温度变化的过程中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数值以5摄氏度为例,较低参考温度为145摄氏度,较高参考温度为165摄氏度,稳定阈值范围为145-165摄氏度。
S300,在拌和过程中实时获取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并在每一次获取到同一时间的三个温度数据后,将这三个温度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等效拌和温度;
其中,由于经过加热烘干后温度较高的矿料由进料口进入搅拌桶,在拌和过程的初始时间内搅拌桶中各处的温度不一,均不能直接作为等效拌和温度,因此分别获取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远离进料口的温度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并将该三者的平均值作为等效拌和温度。
S400,在每得到一个等效拌和温度后均判断其是否处于稳定阈值范围内。
S500,若等效拌和温度超出稳定阈值范围,则视为检测到错误,此时获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并根据该段时间内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以使等效拌和温度回到稳定阈值范围内;
具体的,S500中检测到错误之后的步骤具体包括:
S510,获取检测到错误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
其中,本实施例的一段时间以3秒为例,获取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与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时刻点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以在3秒内获取3个不同时刻点的3个等效拌和温度为例。
S520,根据等效拌和温度得到其在一段时间内的正负变化速度;
其中,正负变化速度的正负代表的是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方向,正数代表升高,负数代表降低;正负变化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0表示一段时间内等效拌和温度的正负变化速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最后一个等效拌和温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等效拌和温度;t0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长。
S530,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并基于温度变化总走向和正负变化速度得到目标速度;
其中,温度变化总走向包括震荡、升高、降低以及平稳。具体的,S530包括以下S531-S533的步骤:
S531,若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持续升高,则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升高;若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持续降低,则温度变化总走向为降低;
S532,当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升高或者降低时,将S520中的正负变化速度直接作为目标速度;S533,否则,触发温度波动判断机制以得到温度变化总走向并基于该温度变化总走向和正负变化速度得到目标速度;
其中,波动判断结果包括震荡和平稳;S533具体包括:
S5331,将一段时间内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时刻点均输入一预设的曲线拟合算法模型,得到拟合曲线T(t);
其中,拟合曲线T(t)用于反映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拟合算法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其计算公式为:
T=a+bt;
其中,a、b均为所述拟合曲线T(t)的系数;T表示所述拟合曲线T(t)上对应每一时刻点的等效拌和温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对应每一时刻点的等效拌和温度;n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n个等效拌和温度及其对应的时刻点。
S5332,计算拟合曲线T(t)在一段时间的区间内的平均温度;
其中,平均温度为一段时间内拟合曲线T(t)上连续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的平均值;该平均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拟合曲线T(t)在区间[0,t0]中的平均温度。
S5333,计算一段时间内获取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与平均温度之间的方差和,并将该方差和与一预设的方差和阈值进行比较以得到温度变化总走向;
具体的,若该方差和大于方差和阈值,则温度变化总走向为震荡;若该方差和小于或等于方差和阈值,则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平稳;其中,本实施例的方差和阈值以1为例;方差和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i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i个等效拌和温度;N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等效拌和温度的总个数;D(t)表示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与平均拌和温度之间的方差和。
S5334,若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平稳,则将S520中的正负变化速度直接作为目标速度。
S5335,若温度变化总走向为震荡,则基于一段时间内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得到偏移速度,并将偏移速度代入一预设的目标函数公式以得到目标速度;
其中,偏移速度由基于一段时间内的若干等效拌和温度得到的拟合曲线T(t)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拟合曲线T(t)在区间[0,t0]中的平均温度;V偏移表示一段时间内等效拌和温度的偏移速度;
S5335中的目标函数公式具体为:
V0′=cV0+dV偏移
c+d=1;
其中,V0′表示目标速度;c表示V0的权重参数;d表示V偏移的权重参数;本实施例的c以0.7,d以0.3为例。
S540,将目标速度和预设的第一速度阈值以及预设的第二速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得到对正负变化速度的变化判断结果;
其中,第一速度阈值大于第二速度阈值,变化判断结果包括较快、较慢以及较稳定;本实施例的第一速度阈值取0.4摄氏度/秒,第二速度阈值取0.2摄氏度/秒。
具体的,S540包括:
S541,若S530中得到的目标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速度阈值,则变化判断结果为较快;
S542,若S530中得到的目标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且大于第二速度阈值,则变化判断结果为较慢;
S543,若S530中得到的目标速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速度阈值,则变化判断结果为较稳定。
S550,若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等效拌和温度高于较高参考温度且目标速度不为负数,或者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等效拌和温度低于较低参考温度且目标速度不为正数,则当变化判断结果为较快时,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一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等效拌和温度回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一预设的日常工作值;当变化判断结果为较慢时,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二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等效拌和温度回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日常工作值;当变化判断结果为较稳定时,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三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等效拌和温度回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日常工作值。
其中,目标速度为正数代表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升高,目标速度为负数代表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目标速度不为正数也不为负数代表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不变;第一幅度大于第二幅度且第二幅度大于第三幅度,本实施例的第一幅度以500W功率值为例,第二幅度以300W功率值为例,第三幅度以100W功率值为例;日常工作值为搅拌桶的加热器维持沥青混合料温度在155摄氏度时使用的功率,以2000W为例。
以下通过两个例子对S550进行详细说明:
例一:当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等效拌和温度为168摄氏度,且经由S530得到的目标速度为0.3摄氏度/秒时,由于该目标速度位于第一速度阈值和第二速度阈值之间,易得变化判断结果为较慢,此时再根据等效拌和温度高于165摄氏度的较高参考温度且目标不为负数这两个条件,易知此时需要立即基于第二幅度对加热器的功率进行调节;又因为目标速度不为负数,于是将加热器功率日常工作时的2000W降至1700W,并在等效拌和温度回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2000W;
例二:当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等效拌和温度为142摄氏度,且经由S530得到的目标速度为-0.3摄氏度/秒时,由于该目标速度位于第一速度阈值和第二速度阈值之间,易得变化判断结果为较慢,此时再根据等效拌和温度低于145摄氏度的较低参考温度且目标不为正数这两个条件,易知此时需要立即基于第二幅度对加热器的功率进行调节;又因为目标速度不为正数,于是将加热器功率日常工作时的2000W升至2300W,并在等效拌和温度回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2000W;
S600,若等效拌和温度处于稳定阈值范围内,则视为未检测到错误,此时保持加热器的功率为日常工作值不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拌和加热刚开始时搅拌桶中温度不一的矿料与沥青还未经搅拌或者搅拌还未充分,此时得到的等效拌和温度有可能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者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而随着搅拌的继续和加热器未经过调节的正常工作,该等效拌和温度会慢慢回到稳定阈值范围内。因此,为了排除上述这种情况并在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200由于通信异常等缘故未能顺利调节加热器的功率的情况下触发告警以进行人工干预,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还包括:
在等效拌和温度第一次达到稳定阈值范围内后的拌和加热过程中,若等效拌和温度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者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则直接触发告警;
其中,第一次指若拌和加热刚开始时S300中得到的等效拌和温度高于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者低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则在等效拌和温度重新回到稳定阈值范围内后再根据之后的等效拌和温度的数值判断是否触发告警;而若拌和加热刚开始时S300中得到的等效拌和温度就在稳定阈值范围内,则从此刻起便根据之后的等效拌和温度的数值判断是否触发告警。
基于上述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又一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该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能够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
在所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所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之间选取一个范围作为稳定阈值范围;
在拌和过程中实时获取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并在每一次获取到同一时间的三个温度数据后,计算这三个温度数据的平均值得到等效拌和温度;
在每得到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后均判断其是否处于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
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超出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则视为检测到错误,此时获取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并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内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以使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具体包括:
将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的最高温度作为较高参考温度,并将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的最低温度作为较低参考温度;
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开始和结束时的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得到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正负变化速度;
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并基于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和所述正负变化速度得到目标速度;
将所述目标速度的绝对值和一预设的第一速度阈值以及一预设的第二速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得到变化判断结果,所述第一速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所述变化判断结果包括较快、较慢以及较稳定;
在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高于所述较高参考温度且所述目标速度不为负数,或者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低于所述较低参考温度且所述目标速度不为正数的情况下,当所述变化判断结果为较快时,则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一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一预设的日常工作值;当所述变化判断结果为较慢时,则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二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所述日常工作值;当所述变化判断结果为较稳定时,立即基于一预设的第三幅度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并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回到所述稳定温度范围内时将加热器的功率调回所述日常工作值,所述第一幅度大于所述第二幅度且所述第二幅度大于所述第三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包括震荡、升高、降低以及平稳;所述正负变化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0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正负变化速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最后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T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个所述等效拌和温度;t0表示所述一段时间的时长;
所述根据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判断温度变化总走向并基于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和所述正负变化速度得到目标速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持续升高,则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升高;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一段时间内随时间持续降低,则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为降低;
当所述温度变化总走向为升高或者降低时,将所述正负变化速度直接作为目标速度;
否则,触发温度波动判断机制以得到判断结果,所述判断结果包括震荡和平稳;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平稳,则将所述正负变化速度直接作为目标速度;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震荡,则基于所述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得到偏移速度并将所述偏移速度代入一预设的目标函数公式以得到目标速度;
所述目标函数公式具体为:
V0′=cV0+dV偏移
其中,V0′表示所述目标速度;V偏移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的所述偏移速度;c表示V0的权重参数;d表示V偏移的权重参数;
所述偏移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拟合曲线T(t)在区间[0,t0]中的平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与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时刻点一一对应;所述触发温度波动判断机制以得到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将所述一段时间内的若干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所述时刻点均输入一预设的曲线拟合算法模型,得到拟合曲线T(t),所述拟合曲线T(t)用于反映所述等效拌和温度在所述一段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计算所述拟合曲线T(t)在所述一段时间的区间内的平均温度,所述平均温度为所述一段时间内拟合曲线T(t)上连续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的平均值;
计算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所有所述等效拌和温度与所述平均温度之间的方差和,并将该方差和与一预设的方差和阈值进行比较;
若该方差和大于所述方差和阈值,则所述判断结果为震荡;
若该方差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方差和阈值,则所述判断结果为平稳;
所述方差和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i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i个等效拌和温度;N表示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等效拌和温度的总个数;D(t)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等效拌和温度与平均拌和温度之间的方差和;
所述曲线拟合算法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其计算公式为:
T=a+bt;
其中,a、b均为所述拟合曲线T(t)的系数;T表示所述拟合曲线T(t)上对应每一时刻点的等效拌和温度;t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对应每一时刻点的等效拌和温度;n表示所述一段时间内获取的第n个等效拌和温度及其对应的时刻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效拌和温度第一次达到所述稳定阈值范围内后的拌和加热过程中,若所述等效拌和温度高于所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或者低于所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则直接触发告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以及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每次拌和加热开始前获取搅拌站所在地的气象数据,所述气象数据包括降水量、风速以及天气温度;
将所述气象数据和一预设的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代入一预设的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
将所述气象数据和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代入所述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得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
所述自适应温度阈值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Th表示所述自适应最高温度阈值;Tl表示所述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TH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Tl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Zj表示所述气象数据中的第j个参数;wj表示与所述气象数据中的第j个参数对应的权重;We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高温度对应的权重;Wf表示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中的最低温度对应的权重;n表示所述气象数据的个数。
7.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方法。
8.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的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温传感器(100),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于搅拌桶内部;分别用于实时采集在拌和过程中搅拌桶中靠近进料口的温度数据、远离进料口的温度数据以及搅拌桶中部的温度数据;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温度监管装置(200),与所述测温传感器(100)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测温传感器(100)中的温度数据并根据这些温度数据的变化趋势调节加热器的功率。
CN202311460001.XA 2023-11-04 2023-11-04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488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0001.XA CN117488620A (zh) 2023-11-04 2023-11-04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0001.XA CN117488620A (zh) 2023-11-04 2023-11-04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8620A true CN117488620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0001.XA Pending CN117488620A (zh) 2023-11-04 2023-11-04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862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42359A (fr) * 1921-10-14 1922-08-10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composés bitumineux et à leurs procédés de préparation
JP2002173907A (ja) * 2000-12-06 2002-06-21 Katsumi Kusumoto アスファルト廃材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EP2857760A1 (fr) * 2013-10-07 2015-04-08 Electricité de France Procédé de régulation d'un système de chauffage hybride
CN105527412A (zh) * 2015-12-08 2016-04-27 东南大学 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的沥青烟气测定方法
CN106522076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
CN111351588A (zh) * 2020-05-12 2020-06-30 安徽圣尔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固态测温制浆结构及其测温方法
CN112097376A (zh) * 2020-10-28 2020-12-18 李萍 空调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4687266A (zh) * 2022-05-30 2022-07-01 江苏南通冠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程序控制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智能翻拌方法
CN115542971A (zh) * 2022-10-19 2022-12-30 百实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US20230131618A1 (en) * 2021-10-25 2023-04-27 Moba Mobile Automation Ag Asphalt mixing plan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42359A (fr) * 1921-10-14 1922-08-10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composés bitumineux et à leurs procédés de préparation
JP2002173907A (ja) * 2000-12-06 2002-06-21 Katsumi Kusumoto アスファルト廃材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EP2857760A1 (fr) * 2013-10-07 2015-04-08 Electricité de France Procédé de régulation d'un système de chauffage hybride
CN105527412A (zh) * 2015-12-08 2016-04-27 东南大学 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的沥青烟气测定方法
CN106522076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
CN111351588A (zh) * 2020-05-12 2020-06-30 安徽圣尔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固态测温制浆结构及其测温方法
CN112097376A (zh) * 2020-10-28 2020-12-18 李萍 空调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US20230131618A1 (en) * 2021-10-25 2023-04-27 Moba Mobile Automation Ag Asphalt mixing plant
CN114687266A (zh) * 2022-05-30 2022-07-01 江苏南通冠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程序控制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智能翻拌方法
CN115542971A (zh) * 2022-10-19 2022-12-30 百实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 "施工", 30 April 1995, 水力电力出版社, pages: 538 *
司伟: "寒区沥青路面智慧化施工混合料温度预估机器学习模型", 中国公路学报, 31 March 2023 (2023-03-31) *
季社鹏: "沥青混合料工作性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31 July 2013 (2013-07-31) *
易世森;: "高温气候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水利水电施工, no. 04, 15 March 2009 (2009-03-15) *
曹武安;: "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北方交通, no. 07, 28 July 2012 (2012-07-28) *
袁运强: "复合型温拌沥青应用研究", 道路交通与安全, 31 August 2016 (2016-08-31) *
谭志远: "气象因素对沥青路面内部温度的影响及定量分析", 公路工程, 31 August 2016 (2016-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07140C (en) Dynamic mixer control in plastics and rubber processing
EP1321836B1 (en) Controller,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heat processor using same
CN112615031A (zh) 一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CN111335999B (zh) 电加热调温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控制单元
US1188398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jection-mould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with respect to improved constant mould filling, and injection-moulding machin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17488620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站智能化温度监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2405864B (zh) 搅拌站协同卸料方法及装置
RU2737064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звлечением листового стекла из печи в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м процессе закалки листового стекла
CN115366265B (zh) 一种搅拌站的自适应控水方法、装置、系统及搅拌站
CN107500519B (zh) 一种玻璃板钢化工艺过程控制方法
CN104003605A (zh) 制造玻璃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CA1118074A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heating furnace for steel ingots
KR20190047227A (ko) 압출기 및 압출라인 속도 자동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10561676B (zh) 发泡自动检测设备
CN110986021B (zh) 一种锅炉超压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150434B2 (ja) アスファルトプラントのバーナ燃焼制御方法
JPH11230676A (ja)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の操業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3552581B2 (ja) 固形物成形機の制御方法
RU2091398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епрерывным процессом растворной со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и бутадиена и стирола
JP3818375B2 (ja) 重合温度制御方法
JP2567485B2 (ja) 塗料の吐出量制御方法
JP2720103B2 (ja) ドライヤのバーナ燃焼量制御方法
JPS62197140A (ja) 反応器の内部温度制御方法
SU442998A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 процессом варки стекла
CN108955260B (zh) 烧结系统主抽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