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8608A -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8608A
CN117488608A CN202311463771.XA CN202311463771A CN117488608A CN 117488608 A CN117488608 A CN 117488608A CN 202311463771 A CN202311463771 A CN 202311463771A CN 117488608 A CN117488608 A CN 117488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limit
soil
high liquid
solid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37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航
刘骁凡
陈建
胡浪
曾令强
孙林
吴勇勇
李兴来
朱克林
沈治吉
刘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37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88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88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8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03Foundations for paving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used, e.g. waste or recycled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中路基填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针对高液限土的路基处理,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通过设置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三层结构。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同时,水泥凝固后形成的板结面,可以有效提高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且能够阻断地面天然高液限土中毛细水的上升,使得路基基底更加稳定。高渗透稀浆封层的使用,使得部分浆液可以渗透至高液限土固化层中,起到粘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液限土固化层的板体性。从而延长了路面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中路基填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湖泊众多,水网密集,高液限土在我国南方分布十分广泛。云南宣会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液限土沿线堆积占用土地,且需要远距离运输砂石作为路基材料回填。高液限土具有含水量高、容重轻、稳定性差、强度低等不良性质,按常规的施工工艺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
针对高液限土的路基处理,保守的观点是将土废弃,用别处的高质量的土来替代其作为填料。然而,高速公路建设的填方量极大,该方法不仅会导致施工耗资巨大,而且会造成环境的破坏。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对高液限土进行改良后再回填,很多学者和工程师对高液限土的改良进行了研究,其中被改良土本身的性质以及改良使用的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对改良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经过长期的岩土固化研究发现,传统的单一胶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很难应对各种类高液限土的改良需求。若能制备一种适用于固化云南高速公路废弃渣土(高液限土)的固化土路基结构,以提高路基结构稳定性。对于高液限土的原地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通过设置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三层结构。保证路面基底的压实度和强度,保证填筑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针对高液限土的路基处理,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本申请中路基结构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下面一层为碎石层,碎石层为原有高液限土基底与碎石间隔铺设的交错嵌合结构,保证了路面基底的压实度,高液限土固化层设置在碎石层上,高液限土固化层是将碎石层开挖基槽时晾晒的高液限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进行混合,有效改变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质,降低了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含水量,同时,水泥凝固后形成的板结面,可以有效提高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阻断高液限土基底中毛细水的上升,避免了翻浆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填筑质量。高渗透稀浆封层的使用,使得部分浆液可以渗透至高液限土固化层中,起到粘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液限土固化层的板体性。
作为优选的,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3~15cm。使得第一次碾压后,部分高液限土覆盖于碎石的表面,保证两者的交错嵌合效果。厚底过小的话,碾压过程中易导致土体内部发生剪切破坏继而反射至碎石层,不能为高液限土固化层提供一个良好刚度的下承层,厚度过大的话,对压路机吨位及碾压遍数有严格要求,致使碾压效率降低。
作为优选的,碎石为石灰岩或玄武岩中的任一种,粒径在5~8mm之间。碎石层用压路机碾压形成,在碾压过程中,碎石集料部分嵌入基槽方格的高液限土中,形成立体交错嵌合一体化结构,保证路基底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2~25cm。本申请针对云南宣会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进行固化,天然高液限粘土的天然含水量为25wt%~30wt%。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含水量过低的话,土层会出现松散现象,难以压实,含水量过高的话,压实度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具体在固化中,高液限土是由天然高液限粘土晾晒后得到,含水量为12wt%~15wt%。水泥是应用最广泛的无机结合料,也是最长用的土壤固化材料。其固化机理为首先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凝胶状水化物(CSH凝胶),其与土壤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片状、纤维状或针状晶体,互相交错,增进土壤颗粒之间的连接,在土壤中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土80~90份,水泥5~10份,固废材料5~10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1~3:1~3: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磷石膏是生产磷肥、磷酸时排出的固体废弃物,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二水石膏,还有少量磷酸、硅、镁、铁、铝、硫酸、氟和有机杂质等,在高液限土固化体系中以硫酸钙实现固化。同时,二水石膏的主要有效物质CaSO4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钙矾石(AFt),AFt的体积膨胀会挤压黏土颗粒间的孔隙,在不破坏水泥的胶结结构的情况下,固化土孔隙减小,从而提高强度。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由于高液限土水分含量较高,生石灰中的氧化钙遇到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的热量,氢氧化钙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钙,实现了路基结构的固化。粉煤灰可以有效吸附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矿物材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固化质量,增强固化后的耐久性和安定性。
作为优选的,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2~5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30~40:60~70。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渗透深度为7.41mm,相比渗透深度为3.63mm的普通乳化沥青,高渗透乳化沥青可以提升稀浆封层的油石比,可以使多余乳化沥青渗透至原路面基层,起到粘结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基层的板体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然后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进行第一次碾压处理,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进行第二次碾压处理,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作为优选的,S01中,在地表向下开挖基槽时先进行半幅开挖,半幅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置于另一半幅的地表上进行晾晒,待开挖的半幅路基基底完成后,再进行另一半幅采用同样方法的施工。可以有效减少运输,减少场地的占用,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的,S02中,第一碾压处理过程中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错峰压实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
作为优选的,S03中,晾晒后的高液限粘土的含水量为12wt%~15wt%。第二碾压处理过程中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错峰压实6~7遍至路基基底的压实度达到90%以上。
作为优选的,S05中,选用高渗透乳化沥青与集料按比例混合,然后采用稀浆封层车摊铺,然后铺筑到高液限土固化层表面并控制厚度为2~5cm。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三层结构。利用碎石层中原有高液限土基底与碎石间隔铺设的交错嵌合结构,保证了路面基底的压实度,高液限土固化层设置在碎石层上,降低了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含水量,同时,水泥凝固后形成的板结面,可以有效提高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阻断高液限土基底中毛细水的上升,避免了翻浆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填筑质量。高渗透稀浆封层的使用,使得部分浆液可以渗透至高液限土固化层中,起到粘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液限土固化层的板体性。
(2)本发明通过晾晒得到的高液限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用于高液限土的原位固化,其中二水石膏的主要有效物质CaSO4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钙矾石(AFt),AFt的体积膨胀会挤压黏土颗粒间的孔隙,在不破坏水泥的胶结结构的情况下,固化土孔隙减小,从而提高强度。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由于高液限土水分含量较高,生石灰中的氧化钙遇到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的热量,氢氧化钙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钙,实现了路基结构的固化。粉煤灰可以有效吸附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矿物材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固化质量,增强固化后的耐久性和安定性。无需借土、换土,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运输成本。同时,采用废弃物代替水泥,降低了原材料购置成本,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土地占用空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综合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来源:
实施例1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5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5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5份,水泥10份,固废材料5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3:1: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5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40:60。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先进行半幅开挖,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采用稀浆封层车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实施例2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4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4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0份,水泥5份,固废材料15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1:2: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2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30:70。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先进行半幅开挖,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采用稀浆封层车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实施例3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4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3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0份,水泥10份,固废材料10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1:2: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4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40:60。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先进行半幅开挖,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采用稀浆封层车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实施例4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3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2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5份,水泥5份,固废材料15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2:2: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3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40:60。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先进行半幅开挖,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采用稀浆封层车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对比例1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碎石层的厚度为15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5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5份,水泥10份,固废材料5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2:2: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5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40:60。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将碎石铺筑在地表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2、将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3、将S02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1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4、采用稀浆封层车在S03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对比例2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和高液限土固化层。
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5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5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5份,水泥10份,固废材料5份,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2:2: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先进行半幅开挖,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对比例3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碎石层包括设置在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基槽方格内的碎石,碎石的填充高度小于基槽的深度2cm,碎石层的厚度为15cm。碎石为石灰岩,粒径在5~8mm之间。
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和水泥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5cm。
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5份和水泥10份。
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5cm。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石灰岩碎石的粒径为0~5mm,其中,细集料(0~3mm)与较粗集料(3~5mm)的质量比为40:60。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先进行半幅开挖,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S01开挖的基槽内,利用20t~22t的压路机进行作业进行第一次碾压6~7遍至沉降差不大于2mm,整平收面;
S03、将S01晾晒后的含水量为12wt%~15wt%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利用20t~22t的压路机碾压6~7遍,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采用稀浆封层车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性能测试
经过数据对比,可得出以下结论:
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底部直接全铺碎石,由于碎石的超量设置,对比例1中车辙后的渗水性能提升,但由于未与路面本身的高液限土形成嵌合结构,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抗车辙性能相比实施例1明显降低,说明本申请中原有高液限土基底与碎石间隔铺设的交错嵌合结构,保证了路面基底的压实度。
对比例2相对于实施例1,没有设置高渗透稀浆封层,抗车辙实验直接作用在高液限土固化层上,可发现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高渗透稀浆封层的设置,使得部分浆液可以渗透至高液限土固化层中,起到粘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液限土固化层的板体性。从而延长了路面寿命。本申请通过设置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三层结构,能够保证路面基底的压实度和强度,保证填筑质量。
对比例3相对于实施例1,没有掺加固废,渗水性能与实施例1相差不多,抗车辙性能相比实施例1明显降低,说明本申请中矿物材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固化质量,增强固化后的耐久性和安定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针对高液限土的路基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高液限土固化层和高渗透稀浆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路基底部的基槽方格,以及填充在所述基槽方格内的碎石,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3~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为石灰岩或玄武岩中的任一种,粒径在5~8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限土固化层由高液限土、水泥和固废材料混合后的物料铺筑而成,所述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厚度为22~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限土固化层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高液限土80~90份,水泥5~10份,固废材料5~10份,所述固废材料为磷石膏、生石灰和粉煤灰按照1~3:1~3: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渗透稀浆封层的厚度为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渗透稀浆封层的混合料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和石灰岩碎石混合制得,油石比为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01、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处理,然后在地表向下挖出基槽,基槽的底部压平,同时对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晾晒;
S02、将碎石铺筑在所述S01开挖的基槽内,进行第一次碾压处理,整平收面;
S03、将所述S01晾晒后的高液限粘土与水泥和固废材料按比例混合,制得高液限粘土固化混合料;
S04、将S03制备得到的混合料铺筑在所述S02得到的碎石层之上,进行第二次碾压处理,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S05、在S04制得的高液限土固化层上铺设高渗透稀浆封层并养生,高液限粘土地面的路基基底的施工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中,在地表向下开挖基槽时先进行半幅开挖,半幅开挖出的高液限粘土置于另一半幅的地表上进行晾晒,待开挖的半幅路基基底完成后,再进行另一半幅采用同样方法的施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4中,所述高液限土固化层的压实度为90%以上。
CN202311463771.XA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88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3771.XA CN117488608A (zh)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3771.XA CN117488608A (zh)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8608A true CN117488608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3771.XA Pending CN117488608A (zh) 2023-11-06 2023-11-06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86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4694C (zh) 淤泥固化方法
CN102344813B (zh) 一种用于固化海相软弱土的固化剂
CN107059573B (zh) 一种利用土体固化作为道路水稳层的施工方法
CN109914178B (zh) 一种生物酶固化材料一体化铺筑道路施工方法
CN104402339A (zh) 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53310A (zh) 一种疏浚淤泥工业废渣复合固化轻质土及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方法
CN105152519A (zh) 一种无机淤泥固化剂、筑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Bakaiyang et al. Re-use in road construction of a Karal-type clay-rich soil from North Cameroon after a lime/cement mixed treatment using two different limes
KR101439236B1 (ko) 친환경 흙포장재 조성물
CN109369119B (zh) 基于铝冶废渣的改性磷石膏路用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CN111041916A (zh) 一种土方固化的路基施工方法
CN106676998B (zh) 一种赤泥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复合铺装结构
CN113755176A (zh) 一种原位硬化土道路和土壤固化材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3195051B (zh) 石灰土-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其处理方法
CN110846968B (zh)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104805826A (zh) 一种利用土壤固化剂制备固化土的方法
WO2016130144A1 (en) Stabilizing soil
CN108191309B (zh) 一种改性路基粉砂土及利用其进行路基填筑的方法
CN107129208A (zh) 一种生物活性多孔隙粗骨料生态护岸基质工程材料
CN115215591B (zh) 路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88608A (zh) 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270996C (zh) 用于河川护岸及倾斜面的高空隙多孔质混凝土及施工方法
JP6760642B2 (ja) 土固化モルタル施工方法
KR101183187B1 (ko) 일체형 보도 포장 방법
JP4140228B2 (ja) 保水性固化体用水硬材及び保水性固化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