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0235A - 热处理油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热处理油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0235A
CN117480235A CN202280042037.3A CN202280042037A CN117480235A CN 117480235 A CN117480235 A CN 117480235A CN 202280042037 A CN202280042037 A CN 202280042037A CN 117480235 A CN117480235 A CN 117480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oil
oil composition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20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崇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80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0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1/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neral or fatty oil
    • C10M101/02Petroleum fr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
    • C10M105/02Well-defined hydrocarbons
    • C10M105/04Well-defined hydrocarbons aliphat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3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10M135/20Thiols; Sulfides; Poly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3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10M135/32Heterocyclic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compounds
    • C10M135/36Heterocyclic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compounds the ring containing sulfur and carbon with nitrogen or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4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56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quenching agents
    • C21D1/58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0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课题是提供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和储存稳定性优异的、含有硫化合物的热处理油组合物。而且,通过形成热处理油组合物而解决该课题,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含有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特定的硫化物类(B1)和特定的硫化物类(B2)以及特定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Description

热处理油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钢材等的金属材料有时以改善其性质作为目的而实施淬火、回火、退火和正火等热处理。这些热处理中,淬火是将经加热的金属材料浸渍于冷却剂中以转变为规定淬火组织的处理。通过淬火,金属材料变得非常硬,机械强度提高。
作为淬火用的冷却剂,广泛使用热处理油组合物。对于热处理油组合物,除了作为冷却剂的性能之外,从提高淬火后金属材料的商品价值的观点出发,还要求即使在淬火后也保持淬火前的金属材料的表面光泽的性能。即,对于热处理油组合物,要求使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的性能。
作为这样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例如提出了配混蒽等稠合多环芳香族而成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参考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9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认为:若将硫成分少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用于淬火,则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降低。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形成为配混有蒽等稠合多环芳香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即使是硫成分少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也可改善光亮性。
这里,对于热处理油组合物,还要求储存稳定性优异。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储存稳定性,没有进行充分研究。
因此,本发明人基于上述期望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含有特定的硫化合物的热处理油组合物而言,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和储存稳定性优异。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热处理油组合物,其是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和储存稳定性优异的、含有硫化合物的热处理油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下述[1]~[3]。
[1]热处理油组合物,其含有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
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化学式1]
[在所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所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前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2]
[在所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所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且2个R21彼此相邻时,所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2]使用方法,其中,使用根据上述[1]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作为淬火油或回火油。
[3]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混合的工序,
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化学式3]
[在所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所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前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4]
[在前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前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且2个R21彼此相邻时,所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和储存稳定性优异的含有硫化合物的热处理油组合物。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对于实施例中使用的试验片进行目视观察的“端部”和“接触部”的位置的图。
图2:是示出使用实施例1~8和比较例1~3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的附图代用照片。
图3:是示出使用比较例4~5和实施例9~10的热处理油组合物(新油、24小时氧化劣化后的油)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的附图代用照片。
图4:是示出使用实施例9、11、和12的热处理油组合物(新油、24小时氧化劣化后的油、48小时氧化劣化后的油)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的附图代用照片。
图5:是示出使用比较例6和实施例13~14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的附图代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对于优选的数值范围(例如,含量等范围),阶段性地记载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可以各自独立地组合。例如,根据“优选为10~90、更优选为30~60”的记载,还可以将“优选的下限值(10)”与“更优选的上限值(60)”组合而设为“10~60”。
另外,若无特别说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下限值~上限值”意指下限值以上且上限值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实施例的数值是能够用作上限值或下限值的数值。
在本说明书中,也将“40℃时的运动粘度”称为“40℃运动粘度”。
[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含有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化学式5]
[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前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6]
[在前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前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且2个R21彼此相邻时,前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努力研究。其结果发现:具有酯结构的特定的硫化物类、具有噻唑骨架的特定的噻唑类可解决上述课题。基于所述见解,本发明人进一步反复进行各种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可仅由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构成,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下,也可以含有除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以外的其他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的合计含量是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75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95质量%~100质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基础油(A)>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含有基础油(A)。
基础油(A)是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
以下,对于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进行详细说明。
(矿物油(A1))
作为矿物油(A1),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通常可用于热处理油组合物的矿物油的那些物质。
若列举矿物油(A1)的具体例,则可举出将链烷烃系原油、中间基系原油、环烷烃系原油等原油进行常压蒸馏而得的常压残渣油;将这些常压残渣油减压蒸馏而得的馏出油;对该馏出油实施1种以上的溶剂脱沥青、溶剂提取、氢化裂解、溶剂脱蜡、催化脱蜡、氢化精制等处理而得的矿物油;石蜡异构化矿物油等。
另外,矿物油(A1)可以是通过进行包含选自氢化裂解和氢化精制中的至少1种的精制处理而减少了硫成分的高精制度矿物油。
高精制度矿物油的硫成分以高精制度矿物油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小于10质量ppm、更优选为小于5质量ppm、进一步优选为小于3质量ppm。
另外,矿物油(A1)可以是光亮油(bright stock)。
在本说明书中,“光亮油”意指将链烷烃系原油、中间基系原油、环烷烃系原油等原油进行常压蒸馏而得的常压残渣油进行减压蒸馏而得到馏出油,接着将该馏出油脱沥青而得到脱沥青油并对该脱沥青油实施选自溶剂精制和氢化精制等中的1种以上精制处理而得的高粘度矿物油(40℃运动粘度:350mm2/s~550mm2/s左右)。
这里,光亮油可以是硫成分少的光亮油(氢化精制品),也可以是硫成分多的光亮油。
对于硫成分少的光亮油而言,硫成分以光亮油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小于10质量ppm,更优选为小于5质量ppm,进一步优选为小于3质量ppm。
另外,对于硫成分多的光亮油而言,硫成分以光亮油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30质量%~2.0质量%。
应予说明,硫成分少的光亮油优选为在API类别中分类为II组的那些。另外,硫成分多的光亮油优选为在API类别中分类为I组的那些。
从增加硫成分而使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的观点出发,热处理油组合物中有时配混包含硫成分多(硫成分以光亮油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30质量%~2.0质量%)的光亮油的矿物油。然而,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对于配混有包含硫成分多的光亮油的矿物油的热处理油组合物,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有时降低,特别是达到热处理温度达到900℃以上(特别是950℃以上)的高温时,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容易降低。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确认即使是使用了含有硫成分多的光亮油的矿物油(A1)作为热处理油组合物所含的基础油(A)的情况下,通过配混硫化合物(B)(优选为选自硫化物类(B1)和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也可以使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根据热处理油组合物被要求的所期望的粘度和所期望的硫成分,硫成分多的光亮油可以配混在基础油(A)中来使用。
基础油(A)包含硫成分多的光亮油时,硫成分多的光亮油的含量以基础油(A)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另外,从使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
这些数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任意地组合。具体地,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10质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根据热处理油组合物被要求的所期望的粘度,硫成分少的光亮油可配混在基础油(A)中来使用。基础油(A)包含硫成分少的光亮油时,硫成分少的光亮油的含量以基础油(A)的总量为基准计可以为1质量%~100质量%。
矿物油(A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合成油(A2))
作为合成油(A2),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通常可用于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合成油的那些。
若列举合成油(A2)的具体例,则可举出:聚-α-烯烃类、聚苯基醚、烷基苯、烷基萘、聚苯基系烃、酯油(例如,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的脂肪酸酯)、二醇系合成油、以及通过将利用费托法等由天然气制造的蜡(GTL蜡(气制液蜡(Gas To LiquidsWAX)))进行异构化而得的GTL基础油等。
其中,优选为GTL基础油。
合成油(A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植物油(A3))
作为植物油(A3),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通常可用于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植物油的那些。
若列举植物油(A3)的具体例,则可举出:亚麻籽油、红花油、葵花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芝麻油、橄榄油、蓖麻油、花生油、可可椰子油、棕榈仁油、棕榈油、椰子油、菜籽油和米糠油等。
植物油(A3)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基础油(A)的优选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油(A)只要是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即可,优选为选自矿物油(A1)和合成油(A2)中的1种以上。
另外,基础油(A)优选包含矿物油(A1)。基础油(A)包含矿物油(A1)时,矿物油(A1)的含量以基础油(A)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2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3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60质量%~100质量%,越发优选为70质量%~100质量%,更加越发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越发优选为90质量%~100质量%。
(基础油(A)的40℃运动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基础油(A)的40℃运动粘度优选为5mm2/s~600mm2/s,更优选为6mm2/s~570mm2/s,进一步优选为7mm2/s~540mm2/s,更进一步优选为8mm2/s~520mm2/s,进一步更优选为9mm2/s~500mm2/s。
基础油(A)的40℃运动粘度若为5mm2/s以上,则容易形成为抑制了油烟产生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另一方面,基础油(A)的40℃运动粘度若为600mm2/s以下,则容易形成为冷却性能良好的热处理油组合物。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40℃运动粘度是依照JIS K2283:2000测定得到的值。
应予说明,考虑基础油(A)的40℃运动粘度的调整容易性,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优选将40℃运动粘度不同的多种基础油混合使用。
(基础油(A)的含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基础油(A)的含量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80.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3.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99.99质量%以下。
这些数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任意地组合。具体而言,优选为80.0质量%~99.99质量%,更优选为82.0质量%~99.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3.0质量%~99.99质量%。
<硫化合物(B)>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含有硫化合物(B)。
热处理油组合物不含有硫化合物(B)时,无法使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硫化合物(B)可以仅由选自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构成,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下,也可含有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以外的其他硫化合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选自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以硫化合物(B)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7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100质量%。
以下,对于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进行详细地说明。
(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
硫化物类(B1)为下述通式(b1)所示的化合物。
另外,硫化物类(B2)为下述通式(b2)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
烃基(X)具有取代基时,作为该取代基,可列举碳原子数1~10的1价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羟基、氨基、硝基、羧基、和卤素原子。
碳原子数1~10的1价脂肪族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1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
卤素原子例如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优选为氯原子。
烃基(X)具有取代基时,该取代基的数目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另外,该取代基为多个时,多个该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在烃基(X)的碳原子数中不包含烃基(X)任选具有的前述取代基的碳原子数。
应予说明,可选作烃基(X)的基团的碳原子数超过20时,有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变差的担心。另外,还有储存稳定性变差的担心。
其中,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是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即,在前述通式(b1)中,在R11和R12中,优选至少一者的烃基(X)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更优选两者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前述通式(b2)中,在R13和R14中,优选至少一者的烃基(X)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更优选两者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烃基(X)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时,优选烃基(X)具有取代基。作为优选的取代基,可列举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和羟基,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和羟基这两者。进一步优选具有2个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具有1个羟基。
作为可选作烃基(X)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和二十烷基等。
该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8~20,进一步优选为10~20。
作为可选作烃基(X)的碳原子数2~20的烯基,可列举例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十六烯基、十七烯基、十八烯基、十九烯基、和二十烯基等。
该烯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8~20,进一步优选为10~20。
作为可选作烃基(X)的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可列举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等。
应予说明,“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中的“碳原子数3~20”是指“成环碳原子数3~20”。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16,更优选为5~10,进一步优选为5~6。
作为可选作烃基(X)的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可列举例如环丙烯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和环庚烯基等。
应予说明,“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中的“碳原子数3~20”是指“成环碳原子数3~20”。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环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16,更优选为5~10,进一步优选为5~6。
作为可选作烃基(X)的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可列举例如环丙基甲基、环丙基乙基、环丙基丙基、环丙基丁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戊基乙基、环戊基丙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乙基、和环己基丙基等。
应予说明,环烷基烷基为下述通式(c1)所示的基团,其为烷基的1个氢原子被环烷基取代的基团。
[化学式8]
在上述通式(c1)中,圆为环烷基,R31为亚烷基。波浪线是指与上述通式(b1)中的碳原子的键合位置或与上述通式(b2)中的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应予说明,“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中的“碳原子数4~20”是指环烷基的成环碳原子数与亚烷基(R31)的碳原子数的总计碳原子数。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构成该环烷基烷基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成环碳原子数)优选为4~16,更优选为5~10,进一步优选为5~6。
另外,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构成该环烷基烷基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2~3。
作为可选作烃基(X1)的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可列举例如环丙烯基甲基、环丙烯基乙基、环丙烯基丙基、环丙烯基丁基、环丁烯基甲基、环戊烯基甲基、环戊烯基乙基、环戊烯基丙基、环己烯基甲基、环己烯基乙基、和环己烯基丙基等。
应予说明,环烯基烷基为下述通式(c2)所示的基团,其是烷基的一个氢原子被环烯基取代的基团。
[化学式9]
在上述通式(c2)中,圆为环烯基,R32为亚烷基。波浪线是指与上述通式(b1)中的碳原子的键合位置或与上述通式(b2)中的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应予说明,“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的“碳原子数4~20”是指环烯基的成环碳原子数与亚烷基(R32)的碳原子数的总计碳原子数。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构成该环烯基烷基的环烯基的碳原子数(成环碳原子数)优选为4~16,更优选为5~10,进一步优选为5~6。
另外,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构成该环烯基烷基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2~3。
作为可选作烃基(X1)的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可列举例如苯基、联苯基、萘基、菲基、苯并菲基、芴基、蒽基、苯并屈基、和荧蒽基等。
应予说明,“碳原子数6~20的芳基”中的“碳原子数6~20”是指“成环碳原子数6~20”。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16,更优选为6~10,进一步优选为6。
作为可选作烃基(X1)的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可列举例如苯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联苯甲基、联苯乙基、联苯丙基、萘基甲基、萘基乙基、萘基丙基、菲基甲基、菲基乙基、菲基丙基、苯并菲基甲基、苯并菲基乙基、苯并菲基丙基、芴基甲基、芴基乙基、芴基丙基、蒽基甲基、蒽基乙基、蒽基丙基、苯并基甲基、苯并/>基乙基、苯并/>基丙基、荧蒽基甲基、荧蒽基乙基、和荧蒽基丙基等。
应予说明,芳基烷基为下述通式(c3)所示的基团,其为烷基的1个氢原子用芳基取代的基团。
[化学式10]
在上述通式(c3)中,双重圆为芳基,R33为亚烷基。波浪线是指与上述通式(b1)中的碳原子的键合位置或与上述通式(b2)中的氧原子的键合位置。
应予说明,“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中的“碳原子数7~20”是指芳基的成环碳原子数与亚烷基(R33)的碳原子数的总计碳原子数。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构成该芳基烷基的芳基的碳原子数(成环碳原子数)优选为6~16,更优选为6~10,进一步优选为6。
另外,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构成该芳基烷基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6,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2~3。
在上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应予说明,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时,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光亮性恶化。另外,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为7以上时,上述通式(b1)和(b2)所示的化合物的合成困难,因此变得难以获得。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5,更优选为2~4,进一步优选为2~3。
其中,从光亮性提高的观点考虑,在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中,优选使用硫化物类(B1)。
另外,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硫化物类(B1)优选包含下述通式(b1-1)所示的化合物。
应予说明,从进一步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下述通式(b1-1)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以硫化物类(B1)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7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100质量%。
[化学式11]
在前述通式(b1-1)中,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5,更优选为2~4,进一步优选为2~3。
在前述通式(b1-1)中,L11和L12与上述通式(b1)同样,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应予说明,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时,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光亮性恶化。另外,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为7以上时,由于上述通式(b1-1)所示的化合物的合成困难,因此变得难以获得。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5,更优选为2~4,进一步优选为2~3。
在前述通式(b1-1)中,R18和R19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羟基。
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该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1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
在前述通式(b1-1)中,m1表示0~5的整数。m1优选为1~4,更优选为2~4,进一步优选为3。
m1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1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m1为3时,优选存在的多个R18中的1个为羟基、其余的2个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另外,该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
在前述通式(b1-1)中,m2表示0~5的整数。m2优选为1~4,更优选为2~4,进一步优选为3。
m2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1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m2为3时,优选存在的多个R19中的1个为羟基,其余的2个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另外,该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状的烷基。
若具体列举硫化物类(B1),则可举出2,2’-硫代二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
另外,若具体列举硫化物类(B2),则可举出3,3’-硫代二丙酸二(十二烷基)酯、3,3’-硫代二丙酸二(十八烷基)酯、和3,3’-硫代二丙酸二(十四烷基)酯等。
硫化物类(B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硫化物类(B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应予说明,将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并用时,可以将选自硫化物类(B1)中的1种以上、和选自硫化物类(B2)中的1种以上并用。
(噻唑类(B3))
噻唑类(B3)为下述通式(b3)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2]
在前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
烃基(Y)具有取代基时,作为该取代基,可列举碳原子数1~10的1价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羟基、氨基、硝基、羧基、和卤素原子。
卤素原子例如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优选为氯原子。
烃基(Y)具有取代基时,该取代基的数目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另外,该取代基为多个时,多个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烃基(Y)具有取代基时,作为优选的取代基,可列举羟基。
在前述通式(b3)中,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在烃基(Y)的碳原子数中不包含烃基(Y)任选具有的前述取代基的碳原子数。
应予说明,可选作烃基(Y)的基团的碳原子数超过20时,有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变差的担心。另外,还有储存稳定性变差的担心。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列举与作为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烷基相同的烷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烷基相同。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2~20的烯基,可列举与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烯基相同的烯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烯基相同。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可列举与作为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环烷基相同的烯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环烷基相同。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可列举与作为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环烷基烷基相同的环烷基烷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环烷基烷基相同。
应予说明,环烷基烷基为下述通式(d1)所示的基团,其为烷基的一个氢原子被环烷基取代的基团。
[化学式13]
在上述通式(d1)中,圆为环烷基,R41为亚烷基。波浪线是指与上述通式(b3)中的噻唑的2位、4位、或5位的键合位置。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可列举与作为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环烯基烷基相同的环烯基烷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环烯基烷基相同。
应予说明,环烯基烷基为下述通式(d2)所示的基团,其为烷基的一个氢原子被环烯基取代的基团。
[化学式14]
在上述通式(d2)中,圆为环烯基,R42为亚烷基。波浪线是指与上述通式(b3)中的噻唑的2位、4位、或5位的键合位置。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可列举与作为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芳基相同的芳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芳基相同。
作为可选作烃基(Y)的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可列举与作为烃基(X)所说明的上述芳基烷基相同的芳基烷基,合适的范围也与上述芳基烷基相同。
应予说明,芳基烷基为下述通式(d3)所示的基团,其为烷基的一个氢原子被芳基取代的基团。
[化学式15]
在上述通式(d3)中,双重圆为芳基,R43为亚烷基。波浪线是指与上述通式(b3)中的噻唑的2位、4位、或5位的键合位置。
在上述通式(b3)中,n表示0~3的整数。n优选为1~3。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n为2以上、2个R21彼此相邻时,前述2个R21可以形成环结构,或者也可以不形成环结构。形成环结构时,前述2个R21各自独立地是选自烷基和烯基中的基团,也可以是烷基与烷基、烷基与烯基、或烯基与烯基键合而形成环烷基、环烯基、或芳基。
更具体地,在上述通式(b3)中,前述2个R21形成环结构时,噻唑类(B3)可以为下述通式(b3-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6]
在上述通式(b3-1)中,与噻唑环相邻的略圆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环、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环、或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环。
应予说明,该环烷基环、该环烯基环、该芳基环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作为烃基(Y)的取代基的上述取代基,或者也可以不具有(可以是未取代)。
在上述通式(b3-1)中,R25是与上述通式(b3)中的R21相同的基团,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6的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其中,在上述通式(d3)中,前述2个R21形成环结构时,噻唑类(B3)优选具有下述结构式(b3α)所示的分子骨架(苯并噻唑骨架)或下述结构式(b3β)所示的分子骨架(萘并噻唑骨架),从获得容易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下述结构式(b3α)所示的分子骨架(苯并噻唑骨架)。
[化学式17]
另外,噻唑类(B3)具有上述结构式(b3α)或上述结构式(b3β)所示的分子骨架时,噻唑类(B3)优选为下述通式(b3α-1)或下述通式(b3β-1)所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下述通式(b3α-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8]
在上述通式(b3α-1)和(b3β-1)中,R26和R27为与上述通式(b3)中的R21相同的基团,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6的烷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p为0~4的整数,优选为0~3,更优选为0~2,进一步优选为0~1,更进一步优选为0。
q为0~6的整数,优选为0~3,更优选为0~2,进一步优选为0~1,更进一步优选为0。
在上述通式(b3α-1)中,R22为可在构成苯并噻唑环的苯环上取代的取代基。作为具体的取代基,可列举作为烃基(Y)的取代基的上述取代基。
在上述通式(b3β-1)中,R23为可在构成萘并噻唑环的萘环上取代的取代基。作为具体的取代基,可列举作为烃基(Y)的取代基的上述取代基。
另外,在上述通式(b3)中,前述2个R21不形成环结构时、或者仅在噻唑骨架的4位和5位中的一者上键合R21或者在噻唑骨架的4位和5位这两者上不键合R21时,噻唑类(B3)优选为下述通式(b3γ-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9]
上述通式(b3γ-1)、R28是与上述通式(b3)中的R21相同的基团,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应予说明,R28可具有作为烃基(Y)的取代基的上述取代基,也可以不具有该取代基,优选不具有该取代基。
该烷基的碳原子数更优选为1~16,进一步优选为1~10,更进一步优选为1~3。
另外,该芳基的碳原子数更优选为6~10,进一步优选为6。
n1为0~3的整数,优选为1~3,更优选为2~3。
n1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n1为2以上、2个R28彼此相邻时,前述2个R28不形成环结构。
应予说明,在上述通式(b3γ-1)中,优选作为R28,上述烷基键合在噻唑骨架的2位。然后,优选作为R28,上述烷基或上述芳基键合在噻唑骨架的4位和5位中的一者或这两者。
若具体列举噻唑类(B3),则可举出2-甲基苯并噻唑、2-甲基-4,5-二苯基噻唑、2-甲基萘并[1,2-d]噻唑、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2-乙基-4-甲基噻唑、2-苯基苯并噻唑、苯并噻唑、萘并[1,2-d]噻唑、噻唑等。
噻唑类(B3)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硫化合物(B)的含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硫化合物(B)的含量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以上。另外,从易于抑制由硫化合物的过量投入导致的淤泥产生和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寿命降低的观点来看,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
这些数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任意地组合。具体地,优选为0.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02质量%~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0.5质量%。
(硫化合物(B)的分子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硫化合物(B)的分子量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另外,优选为1500以下,更优选为1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以下。
这些数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任意地组合。具体地,优选为100~1500,更优选为110~1200,进一步优选为120~1000。
<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可通过将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混合而制备,也可以进一步根据期望在热处理油组合物中配混惯用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列举例如蒸气膜破裂剂、光亮性改良剂、冷却性提高剂、和抗氧化剂。
该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蒸气膜破裂剂)
作为蒸气膜破裂剂,可举出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乙烯-α-烯烃共聚物(α-烯烃的碳原子数为3~20);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氢化物;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和1-十八碳烯等碳原子数5~20的α-烯烃聚合物;该α-烯烃聚合物的氢化物;聚丙烯、聚丁烯和聚异丁烯等碳原子数3或4的烯烃聚合物;该烯烃聚合物的氢化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和石油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沥青等。
这些蒸气膜破裂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蒸气膜破裂剂的数均分子量(Mn)通常优选为800~100000。蒸气膜破裂剂的数均分子量(Mn)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量的经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蒸气膜破裂剂的含量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5质量%~18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1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15质量%。
(光亮性改良剂)
作为光亮性改良剂,可举出例如油脂;油脂脂肪酸;烷基琥珀酸、烷基琥珀酰亚胺、和烷基琥珀酸酐、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烯基琥珀酸、烯基琥珀酰亚胺、和烯基琥珀酸酐、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取代羟基芳香族羧酸酯和其衍生物等。
这些光亮性改良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光亮性改良剂的含量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3质量%~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4质量%~2.0质量%。
(冷却性提高剂)
作为冷却性提高剂,可列举例如金属磺酸盐、金属水杨酸盐、和金属酚盐等的金属系清净剂。
作为构成金属系清净剂的金属,可举出例如钠和钾等的碱金属、镁、钙、和钡等的碱土金属。
另外,作为冷却性提高剂,也可举出烯基琥珀酰亚胺类、含硼烯基琥珀酰亚胺类等的酰亚胺系分散剂、以脂肪酸或琥珀酸为代表的一元或二元羧酸酰胺类等。
这些冷却性提高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冷却性提高剂的含量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8.0质量%。
(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列举出例如酚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等。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可列举出例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4,6-三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羟基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N,N-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2,6-二叔戊基-4-甲基苯酚、正十八烷基-3-(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酯等单环酚类;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异丙叉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等多环酚类等。
作为胺系抗氧化剂,可列举例如二苯基胺系抗氧化剂和萘基胺系抗氧化剂等。
作为二苯基胺系抗氧化剂,可列举例如具有碳原子数3~20的烷基的烷基化二苯基胺等,具体地,可列举二苯基胺、单辛基二苯基胺、单壬基二苯基胺、4,4’-二丁基二苯基胺、4,4’-二己基二苯基胺、4,4’-二辛基二苯基胺、4,4’-二壬基二苯基胺、四丁基二苯基胺、四己基二苯基胺、四辛基二苯基胺、和四壬基二苯基胺等。
作为萘基胺系抗氧化剂,可列举例如碳原子数3~20的烷基取代苯基-α-萘基胺等,具体地,可列举α-萘基胺、苯基-α-萘基胺、丁基苯基-α-萘基胺、己基苯基-α-萘基胺、辛基苯基-α-萘基胺、和壬基苯基-α-萘基胺等。
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应予说明,从抑制氧化劣化、长期维持良好的光亮性的观点考虑,抗氧化剂优选包含胺系抗氧化剂,更优选由胺系抗氧化剂构成。另外,胺系抗氧化剂优选包含二苯基胺系抗氧化剂,更优选由二苯基胺系抗氧化剂构成。
抗氧化剂的含量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02质量%~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2.0质量%。
(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以外的其他硫化合物)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硫化合物(B)可含有硫化物类(B1)和硫化物类(B2)以及噻唑类(B3)以外的其他硫化合物,但从更易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该其他硫化合物是少的。
作为该其他硫化合物,可列举砜类和不具有酯结构的硫化物类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砜类和不具有酯结构的硫化物类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优选为小于0.20质量%,更优选为小于0.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小于0.01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小于0.001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不包含它们。
[本发明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物性值]
<硫成分>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而言,硫成分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ppm以上。另外,优选为50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35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0质量ppm以下。
这些数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任意地组合。具体地,优选为10质量ppm~5000质量ppm,更优选为20质量ppm~3500质量ppm,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ppm~2500质量ppm。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的硫成分的含量,在质量ppm级别的测定的情况下,是指根据JIS K 2541-6:2013的紫外荧光法测定的值,在质量%级别的情况下,是指根据JIS K 2541-7:2013的波长分散荧光X射线法测定的值。
<磷量、钼量、和锌量>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而言,磷量、钼量、和锌量以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各自独立地优选为小于0.01质量%,更优选为小于0.001质量%,进一步优选不含磷、钼、和锌。
在本说明书中,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的磷量、钼量、和锌量可根据JPI-5S-38-03进行测定。
<40℃运动粘度>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根据淬火等热处理时的所期望的油温来设定40℃运动粘度。
热处理油组合物分为低油温下使用的冷油、高油温下使用的热油、在它们的中间油温下使用的半热油。冷油分为JIS K2242:2012的1种,半热油和热油分为JIS K2242:2012的2种。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用作冷油的情况下,40℃运动粘度优选为5mm2/s以上且小于40mm2/s。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用作半热油或热油的情况下,40℃运动粘度更优选为40mm2/s以上且500mm2/s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热处理油组合物的40℃运动粘度是指根据JIS K2283:2000测定的值。
[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混合的工序。
而且,前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化学式20]
[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前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21]
[在前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前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2个R21彼此相邻时,前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作为混合上述各成分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具有在基础油(A)中配混硫化合物(B)的工序的方法。热处理油组合物进一步含有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之外的其它成分(上述添加剂)的情况下,该其它成分可以与硫化合物(B)同时配混于基础油(A)中,也可以分别配混。应予说明,各成分可以加入稀释油等而制为溶液(分散体)的形式后配混。优选在配混各成分后,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搅拌而使之均匀分散。
应予说明,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的优选方式如前所述。
[热处理油组合物的用途]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通过在金属材料的淬火等热处理时使用,可以使淬火等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例如,可以适宜地用作在对碳钢、镍锰钢、铬钼钢、锰钢等各种合金钢进行淬火等热处理时的热处理油组合物。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储存稳定性也优异。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优选作为用于金属材料的淬火等的热处理油(优选淬火油或回火油)使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提供将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用作金属材料的淬火等的热处理油(优选淬火油或回火油)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使用方法。热处理油组成的油温在热处理为淬火时,优选设定为40℃~280℃,更优选设定为50℃~200℃,进一步优选设定为60℃~150℃。在热处理为回火时,油温可以进一步提高,例如上限可以为300℃。另外,金属材料的淬火温度可以为800℃以上且900℃以下,也可以为超过900℃且1100℃以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即使是金属材料的淬火温度为超过900℃且1100℃以下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的光亮性良好。
[提供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提供下述[1]~[10]。
[1]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含有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
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化学式22]
/>
[前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前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23]
[在前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前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2个R21彼此相邻时,前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b1)中,R11和R12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烃基(X)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硫化物类(B1)包含下述通式(b1-1)所示的硫化物类(B1-1),
[化学式24]
[前述通式(b1-1)中、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
L11和L1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R18和R19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羟基。
m1表示0~5的整数。
m2表示0~5的整数。
m1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1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m2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1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所述噻唑类(B3)具有下述结构式(b3α)或下述结构式(b3β)所示的分子骨架,
[化学式25]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硫成分以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10质量ppm~5000质量ppm。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硫化合物(B)的含量以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2.0质量%。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还含有选自蒸气膜破裂剂、光亮性改良剂、冷却性提高剂、和抗氧化剂中的1种以上。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作为淬火油或回火油使用。
[9]使用方法,其中,使用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作为淬火油或回火油。
[10]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1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混合的工序,
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1种以上,
[化学式26]
[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前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前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27]
[在前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前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2个R21彼此相邻时,前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实施例
对于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各种物性值的测定方法]
(1)基础油(A)和热处理油组合物的40℃运动粘度
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使用的基础油(A)、以及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制备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40℃运动粘度根据JIS K2283:2000进行测定。
(2)硫成分
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使用的基础油(A)、以及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制备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硫成分在质量ppm级别的测定的情况下,根据JIS K 2541-6:2013的紫外荧光法进行测定,在质量%级别的情况下,根据JIS K 2541-7:2013的波长分散荧光X射线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1~14、比较例1~6]
实施例1~14、比较例1~6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备中使用的原料如以下所示。
(1)基础油(A)
·“矿物油(A1)-1”:在API类别中被分类为II组的高粘度矿物油(属于硫成分少的光亮油)、硫量:小于3质量ppm、40℃运动粘度:396.7mm 2/s
·“矿物油(A1)-2”:在API类别中被分类为II组的矿物油、硫量:小于3质量ppm、40℃运动粘度:7.573mm 2/s
·“矿物油(A1)-3”:在API类别中被分类为III组的矿物油、硫量:小于3质量ppm、40℃运动粘度:20.57mm 2/s
·“矿物油(A1)-4”:在API类别中被分类为II组的矿物油、硫量:小于3质量ppm、40℃运动粘度:31.49mm 2/s
·“矿物油(A1)-5”:在API类别中被分类为III组的矿物油、硫量:小于3质量ppm、40℃运动粘度:12.53mm 2/s
·“矿物油(A1)-6”:在API类别中被分类为I组的高粘度矿物油(属于硫成分多的光亮油)、硫量:1.01质量%、40℃运动粘度:481.8mm 2/s
(2)硫化合物(B)
·“硫化物类(B1)-1”:2,2’-硫代二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分子量:642.94)
下述化学式(b1-1-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8]
化学式(b1-1-1)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1-1)中、R16和R17为亚乙基、L11和L12为亚乙基的化合物。m1=3,R18中的1个为羟基(取代位置:4位)、2个为叔丁基(取代位置:3位、5位)。另外,m2=3,R19中的1个为羟基(取代位置:4位)、2个为叔丁基(取代位置:3位、5位)。
·“硫化物类(B2)-1”:3,3’-硫代二丙酸二(十二烷基)酯(分子量:514.85)
下述化学式(b2-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9]
化学式(b2-1)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2)中、L13和L14为亚乙基、R13和R14为正十二烷基的化合物。
·“噻唑类(B3)-1”:2-甲基苯并噻唑(分子量:149.21)
下述化学式(b3-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0]
化学式(b3-1)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3)中,n=3,R21中的1个为甲基(取代位置:噻唑的2位),2个取代基(取代位置:噻唑的4位和5位)形成苯环。即,化学式(b3-1)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上述结构式(b3α)所示的分子骨架,也可以是上述通式(b3α-1)所示的化合物。
·“噻唑类(B3)-2”:2-甲基-4,5-二苯基噻唑(分子量:251.35)
下述化学式(b3-2)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1]
/>
化学式(b3-2)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3)中、n=3、R21中的1个为甲基(取代位置:噻唑的2位)、2个为未取代的苯基(取代位置:噻唑的4位和5位)的化合物。应予说明,化学式(b3-2)所示的化合物由于不是通过2个R21而形成环结构,因此还是上述通式(b3γ-1)所示的化合物。
·“噻唑类(B3)-3”:2-甲基萘并[1,2-d]噻唑(分子量:199.27)
下述化学式(b3-3)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2]
化学式(b3-3)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3)中、n=3、R21中的1个为甲基(取代位置:噻唑的2位)、2个取代基(取代位置:噻唑的4位和5位)形成萘环的化合物。即,化学式(b3-3)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上述结构式(b3β)所示的分子骨架,还是上述通式(b3β-1)所示的化合物。
·“噻唑类(B3)-4”: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分子量:227.28)
下述化学式(b3-4)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3]
化学式(b3-4)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3)中、n=3、R21中的1个为羟基苯基(取代位置:噻唑的2位)、2个取代基(取代位置:噻唑的4位和5位)形成苯环的化合物。即,化学式(b3-4)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上述结构式(b3α)所示的分子骨架,还是上述通式(b3α-1)所示的化合物。
·“噻唑类(B3)-5”:2-乙基-4-甲基噻唑(分子量:127.21)
下述化学式(b3-5)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4]
化学式(b3-5)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3)中、n=2、R21中的一个为乙基(取代位置:噻唑的2位)、另一个为甲基(取代位置:噻唑的4位)的化合物。应予说明,化学式(b3-5)所示的化合物由于在噻唑的5位不具有取代基、不是通过2个R21而形成环结构,因此还是上述通式(b3γ-1)所示的化合物。
·“噻唑类(B3)-6”:2-苯基苯并噻唑(分子量:211.28)
下述化学式(b3-6)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5]
化学式(b3-6)所示的化合物是在前述通式(b3)中、n=3、R21中的1个为苯基(取代位置:噻唑的2位)、2个取代基(取代位置:噻唑的4位和5位)形成苯环的化合物。即,化学式(b3-6)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上述结构式(b3α)所示的分子骨架,还是上述通式(b3α-1)所示的化合物。
(3)比较例硫化合物
·“硫化合物(B’)-1”: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分子量:358.54)
下述化学式(b’-1)所示的、不具有酯结构的硫化物类。
[化学式36]
·“硫化合物(B’)-2”:二苯基砜(分子量:218.27)
下述化学式(b’-2)所示的砜类。
[化学式37]
·“硫化合物(B’)-3”:二苯并噻吩(分子量:184.26)
下述化学式(b’-3)所示的噻吩类。
[化学式38]
(4)添加剂
·蒸气膜破裂剂:聚合物
·光亮性改良剂:羧酸
·胺系抗氧化剂:二苯基胺系抗氧化剂
·酚系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将上述原料以表1~表4所示的配混量(质量%)充分混合,分别制备实施例1~14和比较例1~6的热处理油组合物。
[评价方法]
(1)光亮性的评价方法
参考“热处理油槽内的氧对光亮性的影响(Idemitsu Tribo Review,No.31,pp.1963~1966,平成20年9月30日发行)”,进行淬火后的钢材的光亮性的评价。
具体地,将哑铃型的钢材S45C(直径:16mm、长度:30mm、硬度HRC:16)与圆柱型的钢材SUJ2(直径:10mm、长度:30mm、硬度HRC:15)组合作为试验片。详细而言,使用SUS303制线束在中央部缚紧哑铃型的钢材S45C与圆柱型的钢材SUJ2,将哑铃型的钢材S45C与圆柱型的钢材SUJ2捆扎起来(参照图1)。
应予说明,“钢材S45C”是JIS G 4051中记载的碳钢。“钢材SUJ2”是JIS G 4805中记载的高碳铬轴承钢钢材。“SUS303制线束”是JIS G 4309中记载的不锈钢线。
而且,在设为氮和氢的混合气体气氛的炉内加热该试验片,然后将该试验片投入热处理油组合物中进行淬火,进行淬火试验。
淬火试验的条件设为以下的3个条件。
(淬火试验条件1:热油假定试验、表1)
试验对象:比较例1~3、实施例1~8
炉内温度:850℃
炉内的试验片保持时间:炉内温度达到850℃后40分钟
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温度:120℃
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的试验片的浸渍时间(淬火时间):10分钟
(淬火试验条件2:冷油假定试验1、表2和表3)
试验对象:比较例4~5、实施例9~12
炉内温度:850℃
炉内的试验片保持时间:炉内温度达到850℃后40分钟
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温度:80℃
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的试验片的浸渍时间(淬火时间):10分钟
(淬火试验条件3:冷油假定试验2、表4)
试验对象:比较例6、实施例13~14
炉内温度:975℃
炉内的试验片保持时间:炉内温度达到975℃后40分钟
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温度:60℃
热处理油组合物中的试验片的浸渍时间(淬火时间):10分钟对于完成淬火的试验片,着眼于“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基于以下基准评价光亮性。另外,基于“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评价结果,按照以下基准综合评价试验片的光亮性。
(明亮度)
制作实施了规定着色的外观样本,通过淬火后的试验片的颜色和目视进行比较评价。外观样本的着色的程度按照以下示出的数值表示。
0:完全没有着色。
1:有浅的着色。
2:有黑褐色~黑色的着色。
(端部的着色)
目视观察试验片的端部(参照图1),通过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0:完全没有或者基本没有着色。
1:可确认浅的着色。
2:可确认黑褐色~黑色的着色。
(接触部的着色)
目视观察试验片的接触部(哑铃型的钢材与圆柱型的钢材的接触部,参照图1),通过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0:完全没有或者基本没有着色。
1:可确认浅的着色。
2:可确认黑褐色~黑色的着色。
(光亮性的综合评价)
使用“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评价结果,基于以下基准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S:“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评价结果的综合为0
评价A:“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评价结果的综合为1
评价B:“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评价结果的综合为2
评价C:“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评价结果的综合为3以上
其中,“明亮度”、“端部的着色”和“接触部的着色”的任一者的评价结果为2以上时,评价设为C。
评价S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光亮性极其优异。评价A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光亮性优异。另一方面,评价B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光亮性稍差。评价C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光亮性差。
(2)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在1000mL的无色透明的玻璃制容器中,采集相对于该玻璃制容器的容量为80%左右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在不受日光直射的环境下、于室温(25℃)静置1个月。
静置1个月后,目视观察玻璃制容器内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在本实施例中,将“良好”设为合格。
“良好”:没有沉淀物。
“轻度”:以没有覆盖玻璃制容器的整个底部的程度具有沉淀物。
“中度”:沉淀物覆盖玻璃制容器的整个底部,且薄薄地覆盖。
“高度”:以形成层的程度具有沉淀物。
(3)氧化劣化试验
以JIS K2242:2012的“6.3稳定度试验方法”作为参考,利用以下的方法使热处理油组合物氧化劣化。
在容量730mL(φ45mm×长度500mm)的容器中,装入热处理油400mL,没有装入催化剂,在温度170℃、空气流量10L/小时的条件下进行24小时或48小时的氧化劣化。
然后,对于没有进行氧化劣化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以下也称为“新油”)、氧化劣化后的热处理油组合物,测定40℃运动粘度,基于“(1)光亮性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光亮性。另外,利用下述式子算出氧化劣化后的40℃运动粘度的增加率(相比于新油的40℃运动粘度增加率)。
(相比于新油的40℃运动粘度增加率)=[(氧化劣化后的油的40℃运动粘度)-(新油的40℃运动粘度)]/(新油的40℃运动粘度)
相比于新油的40℃运动粘度增加率越大,意味着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氧化劣化越易于进行。换句话说,意味着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氧化稳定性低。相反,相比于新油的40℃运动粘度增加率越小,意味着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氧化劣化越难以进行。换句话说,意味着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氧化稳定性高。对于光亮性,与强制劣化前相比恶化越少,可以说是越优异的热处理油组合物。
在表1中,对于实施例1~8和比较例1~3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示出实施了光亮性的评价和储存稳定性的评价的结果。另外,在图2中,示出使用了实施例1~8和比较例1~3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
在表2中,对于比较例4~5和实施例9~10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示出实施了40℃运动粘度的测定和光亮性的评价的结果。应予说明,在表2中,对于该热处理油组合物,记载了新油的结果、和进行了24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的油的结果。另外,在图3中,示出使用了比较例4~5和实施例9~10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
在表3中,对于实施例9、11、和12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示出实施了40℃运动粘度的测定和光亮性的评价的结果。应予说明,在表3中,对于该热处理油组合物,记载了新油的结果、进行了24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的油的结果、和进行了48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的油的结果。另外,在图4中,示出使用了实施例9、11、和12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
在表4中,对于比较例6和实施例13~14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示出实施了光亮性的评价的结果。另外,在图5中,示出使用了比较例6和实施例13~14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淬火试验后的试验片的状态。
应予说明,在表1~2中,“>”是指“小于”。
/>
/>
/>
由表1可知以下的内容。
由实施例1~8所示的结果可知,含有硫化物类(B1)、硫化物类(B2)、或噻唑类(B3)作为硫化合物(B)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在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优异,储存稳定性也优异。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2~3所示的结果可知,含有作为不具有酯结构的硫化物类的硫化合物(B’)-1或作为砜类的硫化合物(B’)-2的热处理油组合物虽然在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优异,但是储存稳定性差。
由表2可知以下的内容。
由实施例9~10所示的结果可知,含有硫化物类(B1)或噻唑类(B3)作为硫化合物(B)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不仅在新油的状态下、而且即使在24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也优异。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5所示的结果可知,含有作为噻吩类的硫化合物(B’)-3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如果为新油的状态,则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优异,但是在24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差。
另外,比较例5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与实施例9~10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相比,24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的40℃运动粘度大为增加,可知氧化劣化易于进行(氧化稳定性低)。
由表3可知以下内容。
由实施例9、11、和12所示的结果可知,如实施例11和12的热处理油组合物那样,通过配混抗氧化剂,即使在48小时氧化劣化试验后,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也优异。
另外,没有配混抗氧化剂的实施例9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与配混了抗氧化剂的实施例11和12的热处理油组合物相比,氧化劣化试验后的40℃运动粘度大为增加,氧化劣化易于进行(氧化稳定性低)。
由表4可知以下内容。
由实施例13~14所示的结果可知,含有硫化物类(B1)或噻唑类(B3)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即使在淬火温度为975℃这样极其高温的情况下,淬火后的试验片的光亮性也优异。

Claims (10)

1.热处理油组合物,其含有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一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
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一种以上,
[化学式1]
在所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所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所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2]
在所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所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且2个R21彼此相邻时,所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b1)中,R11和R12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烃基(X)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硫化物类(B1)包含下述通式(b1-1)所示的硫化物类(B1-1),
[化学式3]
在所述通式(b1-1)中,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
L11和L1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R18和R19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羟基,
m1表示0~5的整数,
m2表示0~5的整数,
m1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1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m2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1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所述噻唑类(B3)具有下述结构式(b3α)或下述结构式(b3β)所示的分子骨架,
[化学式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硫成分以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10质量ppm~5000质量pp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所述硫化合物(B)的含量以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2.0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中,还含有选自蒸气膜破裂剂、光亮性改良剂、冷却性提高剂、和抗氧化剂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其作为淬火油或回火油使用。
9.使用方法,其中,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油组合物作为淬火油或回火油。
10.热处理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选自矿物油(A1)、合成油(A2)、和植物油(A3)中的一种以上的基础油(A)、和硫化合物(B)混合的工序,
所述硫化合物(B)包含选自下述通式(b1)所示的硫化物类(B1)和下述通式(b2)所示的硫化物类(B2)以及下述通式(b3)所示的噻唑类(B3)中的一种以上,
[化学式5]
在所述通式(b1)和(b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X),所述烃基(X)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另外,在所述通式(b1)和(b2)中,L11、L12、L13、和L1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
[化学式6]
在所述通式(b3)中,R2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Y),所述烃基(Y)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2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烷基烷基、碳原子数4~20的环烯基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20的芳基烷基,
n表示0~3的整数,
n为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n为2以上且2个R21彼此相邻时,所述2个R21可形成环结构。
CN202280042037.3A 2021-06-15 2022-06-13 热处理油组合物 Pending CN1174802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9601 2021-06-15
JP2021099601A JP2022191006A (ja) 2021-06-15 2021-06-15 熱処理油組成物
PCT/JP2022/023556 WO2022264951A1 (ja) 2021-06-15 2022-06-13 熱処理油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0235A true CN117480235A (zh) 2024-01-30

Family

ID=8452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2037.3A Pending CN117480235A (zh) 2021-06-15 2022-06-13 热处理油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91006A (zh)
CN (1) CN117480235A (zh)
TW (1) TW202313939A (zh)
WO (1) WO20222649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78354A1 (en) * 1984-10-17 1986-04-23 Ethyl Petroleum Additives Limited Quench oils, quench oil concentrates, method of heat treating a ferro-metal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JP5701630B2 (ja) * 2010-02-02 2015-04-15 株式会社Adeka 潤滑油添加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潤滑油組成物
JP5759685B2 (ja) * 2010-07-20 2015-08-0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CN103667628A (zh) * 2012-09-20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热处理方法
JP6227248B2 (ja) * 2012-12-27 2017-11-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水系冷却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91006A (ja) 2022-12-27
WO2022264951A1 (ja) 2022-12-22
TW202313939A (zh) 202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3021B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lubricant base oil and its use
EP3788122B1 (en) Hydrocarbon mixture exhibiting unique branching structure
US20070129268A1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US9869001B2 (en) Heat treatment oil composition
JP2009533497A (ja) 低ブルックフィールド比をもつギア潤滑油
JP2010538116A (ja) 2サイクルガソリンエンジン潤滑油の製造方法
JP2010538115A (ja) 2サイクルガソリンエンジン潤滑油
JP4659264B2 (ja) 熱処理油組成物
WO2021157612A1 (ja) 熱処理油組成物
CN117480235A (zh) 热处理油组合物
WO2023008545A1 (ja) 熱処理油組成物
WO2016117566A1 (ja) 蒸気膜破断剤、及び熱処理油組成物
US11473030B2 (en) Lubricant composition
WO2022210795A1 (ja) 熱処理油
JP6574390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5372555B2 (ja) 熱処理油組成物
JP2898440B2 (ja) タービン油組成物
TW201942347A (zh) 熱處理油組成物
WO2023101031A1 (ja) 鉱物油並びにプロセスオイル及びグリース
JP2016132819A (ja) 蒸気膜破断剤、及び熱処理油組成物
JP2016132818A (ja) 蒸気膜破断剤、及び熱処理油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