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8274A -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8274A
CN117478274A CN202311474266.5A CN202311474266A CN117478274A CN 117478274 A CN117478274 A CN 117478274A CN 202311474266 A CN202311474266 A CN 202311474266A CN 117478274 A CN117478274 A CN 117478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quence
chaotic
decoding
cha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42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媛
洪丹阳
刘栋
张峰
陈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4742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8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8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using chaotic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步骤S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步骤S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步骤S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步骤S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本发明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无线信道复杂,主要包括较强多径效应引起的频域选择性衰弱、多普勒频移导致载频跟踪错误。相比较于普通的高斯白噪声信道,无线多径通信如果要达到相同的通信性能,则需要较高的信噪比。而通信系统采用适当的信道编码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目前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有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卷积码以及RS码等,其中LDPC码在码字长度接近于无穷时,采用软判决译码方法时,性能较好。但是与香农理论值相比较,其仍然有约0.0045dB的差距。利用信道极化理论,极化码(Polar Codes)在2009年被Arikan提出,并且由于其1)属于线性分组码,编解码方法的复杂度更低;2)在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BinaryDiscrete Memory less Channel,BDMC)时,性能可以达到香农限,因此受到了大量的学者关注。
随着极化码的流行,其译码方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Arikan提出了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方法,该方法是经典的译码方法。尽管SC译码算法可以实现O(NlogN)的低计算复杂度,但是由于其每次译码都要依赖于上次的解码信息,所以容易受到差错传播的影响,导致译码性能下降,尤其在码长较小的情况下,解码性能并不理想。而单循环冗余校验辅助串行抵消列表译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ided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CA-SCL)能够实现与Turbo码和LDPC码几乎相同的性能,甚至能更好,但是其解码所需存储空间以及解码延时随着列表L的增大而增加。CA-SCL信源矢量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所给的信息模块进行校验,并将所得的CRC校验码放置在信息模块后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步骤S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步骤S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步骤S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S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S16、将步骤S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步骤S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步骤S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步骤S24、通过步骤S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S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步骤S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步骤S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具体为: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2(m),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2,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2(0)
g(2)=P-Qg2(1)
g(3)=P-Qg2(2)
g(A)=P-Qg2(A-1)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14进一步具体为: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21进一步具体为: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具体为: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CA-SCL信源矢量结构图。
图2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32的相关系数。
图3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64的相关系数。
图4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128的相关系数。
图5是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256的相关系数。
图6是编码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译码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幸存消息子模块的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6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步骤S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步骤S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步骤S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S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S16、将步骤S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步骤S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步骤S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步骤S24、通过步骤S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S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步骤S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步骤S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具体为: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2(m),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2(0)
g(2)=P-Qg2(1)
g(3)=P-Qg2(2)
g(A)=P-Qg2(A-1)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所述步骤S14进一步具体为: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所述步骤S21进一步具体为: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具体为: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假设消息序列的总长度为100bit,平均分为5(M的值)份,那么每个消息子模块的长度为20bit。
步骤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对每个消息子模块生成子CRC校验码。校验码生成式在此处不做特殊定义。假设生成子CRC校验码为2个二进制比特位,例如11。那么将5个子CRC校验码依次拼接为总的校验码1110001101(此处数值为举例)。
步骤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2(m),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2,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2(0)
g(2)=P-Qg2(1)
g(3)=P-Qg2(2)
g(A)=P-Qg2(A-1)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将二进制总CRC校验码1110001101转为十进制为909,然后十进制的总检验码进行归一化获得混沌初值g(0)=909/1023*(1/2)=0.444。带入式,获得混沌序列。
取混沌扩频生成参数P,Q分别为1/4,4。则生成实例如下:
g(1)=1/4-4*(0.444)2
g(2)=1/4-4*g2(1)
g(A)=P-Qg2(A-1)
步骤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16、将步骤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将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将极化码放置在数据位置上。最后进行OFDM调制。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步骤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为了减少多途信道对混沌扩频解扩的影响,频域信息需要先采用LFM同步得到的信道先进行预均衡;
通过在信号的前面加一段LFM信号,在接收端做信号同步(即检测信号在什么时候到来)。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
对OFDM信号解调的,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均衡的方法有很多LS信道均衡,MMSE信道均衡)。
步骤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对于预均衡后的频域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提取出导频,即发送端发送的混沌扩频序列。
子校验码获取方式:发送端进行混沌扩频解扩频,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二进制的CRC校验码,进而获得子校验码。
步骤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在发送端对原始的信源划分为M组。当接收端译码第1组消息子模块的时候,可能会译码出L个可能的序列。
步骤24、通过步骤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那么如何筛选出正确的序列呢?所选择的序列应满足如下条件:1.满足相应的CRC校验;2.在所有列表消息序列中,路径度量PM最小;此处,在最开始获得的子CRC校验码就派上用场了,而路径度量PM是CA-SCL会给出的值,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步骤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通过上述筛选,即可从L个候选模块中,筛选出正确的子模块序列,成为幸存消息子块。
步骤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幸存消息子块还会参与到下一个子模块的译码。
如图8,以幸存消息子模块3译码为例,实施例如下:
步骤一:CA-SCL译码首先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1。
步骤二:幸存消息子模块1译码完成后作为CA-SCL译码的输入。
步骤三:CA-SCL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2。
步骤四:幸存消息子模块1和2,同时作为CA-SCL译码的输入。
步骤五:CA-SCL根据输入,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3。
步骤N-1:将幸存消息子模块1,2,3,…,M-1,同时作为CA-SCL译码输入。
步骤N:CA-SCL根据输入,译码出幸存消息子模块M。
步骤N+1:幸存消息子模块1,2,3,…,M,拼接起来即为最终译码序列。
存储空间与译码延迟分析:
下面对COPM-SCL译码所需的存储单元进行分析。传统的CA-SCL译码方法只有单个CRC校验,在K个消息比特完成译码前,L条路径则需要存储K×L个消息比特。而本文所给的COPM-SCL在完成对每个消息子块的译码、CRC检查和存储选定的序列后,这些存储单元可以被清除,并且可以在下一个解码过程中将新值写入这些存储单元。下面对内存空间的减少进行估计。假设消息序列被划分为M个子消息模块,即每个消息模块的长度为K/M,因此在进行SCL译码时,L条路径则需要存储K/M×L个消息比特,同时需要K个存储单元存储解码后消息序列,因此COPM-SCL方法解码所需要存储单元为K/M×L+K。可以得到COPM-SCL与CA-SCL译码器的所需存储单元比Rmem:
其次,COPM-SCL将CRC校验码利用混沌扩频序列调制到了OFDM导频信息上,因此可以提高频带利用率。
最后,讨论两种不同方案的输出解码比特的平均延迟。COPM-SCL译码器一旦完成该消息子块的解码,就可以输出该消息子块的序列。我们将平均解码延迟Td定义如下:
其中tdi是第i个子块的解码延迟。很明显,解码延迟与解码计算复杂度成正比,因此我们只分析两种不同解码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对码长为N、列表大小L的CA-SCL译码,计算复杂度为O(LN logN),解码时延可表示为:
Tds=c×L×NlogN(2.24)
其中c是常数因子。将信息块分成长度相等的M段,不考虑CRC检查的成本,那么第i个子块的输出延迟为:
COPM-SCL的平均解码时延可以表示如下:
则两种解码方法的平均解码时延比RT:
表2.1给出了在不同参数下,所需存储单元比Rmem以及平均解码时延比RT的具体值。可以看出,相比较于CA-SCL译码器,所提出的COPM-SCL译码方法在所需存储单元以及译码时延上均有降低。
表2.1不同参数条件下,Rmem和RT的具体值
Table 2.1 The specific values of Rmem and RT under differentparameters
混沌调相扩频技术:
传统的伪随机序列,例如m序列,Gold序列,其码本数量有限,难以覆盖到所有子校验码,而采用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其码本数量不受扩频码的阶数影响,利用不同的初值便可以产生大量相关性好的混沌扩频序列。
不同的映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混沌序列,其相关特性也大不相同。常用的混沌序列映射有Quadratic映射、Logistic映射、Bernoulli映射和Chebyshev映射等。结合Quadratic映射方程,下面介绍混沌扩频序列的生成过程:
g(m+1)=P-Qg2(m) (2.19)
其中,P,Q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当3/4<P*Q<2时,g(m)∈(-2/Q,2/Q)。因此令P,Q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取值分别为1/4,4。此时可得g(m)∈(-2/Q,2/Q)。利用混沌初值g(0)和式即可生成长度为N的混沌扩频序列gN=(g(0),g(1),g(2),...,g(N-1)),选取K个不同的混沌初值g(0),即可生成K个相互正交的混沌扩频序列,记作:
通过混沌序列的映射方程可以看出,所生成的序列是实数。为了得到复数序列,我们将生成的序列再次映射到载波相位上,由此生成混沌调相(Chaotic Phase Modulation,CPM)扩频码:
pN=exp(j2πgN) (2.21)
其中exp表示指数运算,j为复数,
尽管混沌调相扩频序列的长度N取值可以是任意的,但是不同的长度会影响序列的正交性。一般来说序列长度越长,则其正交性越好。下面通过相关系数来评估序列的正交性。
图2至图5给出CPM扩频序列在长度N取32,64,128,256的相关系数,码本数量K统一取1024。图中在x=0处为CPM序列的自相关值,而x≠0的地方则为CPM序列的互相关值。可以看出随着码长的增加,不同CPM序列间的互相关特性逐渐减低。而另一方面即便在码本数量较多,达到1024的条件下,在码长为128/256时,不同序列间仍然具有较好的自相关性并且较低的互相关性。
总之,本发明能够降低CA-SCL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单元,降低平均译码时延,同时提高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过程以及译码过程;
所述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平均分为M组消息子模块;
步骤S12、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CRC校验码并依次拼接成总的CRC校验码;
步骤S13、对总的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步骤S14、将待发送的长度为K的消息序列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步骤S15、对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
步骤S16、将步骤S13生成的混沌扩频序列放置到OFDM的导频上,并将极化码放置在OFDM的数据位置上,进行OFDM调制处理,最后生成待发送信号;
所述译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对频域信息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步骤S22、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步骤S23、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CA-SCL译码,得到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以及路径度量PM的值;
步骤S24、通过步骤S22得到的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对步骤S23得到的消息子模块的L个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
步骤S25、对满足CRC校验的消息子模块筛选出路径度量PM最小的消息子模块,成为幸存消息子模块;
步骤S26、幸存消息子模块参与到下一轮的CA-SCL译码中,待所有的CRC校验码校验成功后,会得到最终的幸存消息子模块,即最终的译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具体为:每组消息子模块产生相应的二进制CRC校验码,然后将每个二进制CRC校验码依次拼接成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
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将总的二进制CRC校验码转化为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对总的十进制CRC校验码进行归一化并获得混沌初值g(0),通过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进一步具体为:通过以下公式将混沌初值g(0)生成相应的混沌扩频序列:
g(m+1)=P-Qg2(m),
其中,P,Q为混沌扩频序列生成参数,g(m)为混沌扩频序列的元素,
m取值为0,1,2,3,4,…A,其中A是混沌扩频序列的长度。P,Q是设定的参数,将混沌初值g(0)代入公式中,递推可得:
g(1)=P-Qg2(0)
g(2)=P-Qg2(1)
g(3)=P-Qg2(2)
g(A)=P-Qg2(A-1)
递推可得长度为A的混沌扩频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进一步具体为:通过高斯构造法进行信道可靠性估计,将消息序列放置在可靠信道上,在不可靠信道上放置二进制数0,从而转化为长度为N的信源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进一步具体为:利用接收端本地的LFM信号和接收到的LFM信号做相关,即可获得时域信道估计,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信道,将步骤S16得到的信号进行OFDM解调处理,获得频域信息,利用频域信道与频域信息做均衡得到均衡后的频域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进一步具体为:对均衡后的频域信息进行混沌扩频的解扩,即可获得混沌扩频序列,利用编码过程的逆过程,即可获得每组消息子模块相应的CRC校验码。
CN202311474266.5A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Pending CN117478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4266.5A CN117478274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4266.5A CN117478274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274A true CN117478274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36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4266.5A Pending CN117478274A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827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7379B (zh) 一种极化码级联空时码系统及其级联极化码编码方法
RU2303330C1 (ru)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каналами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US863037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
KR10251137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티저 포싱 기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기법
CN108462558A (zh) 一种极化码scl译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60067382A1 (en) Unambiguously encoding and decoding signals for wireless channels
CN102630374B (zh) 用于具有全双工中继器的多接入中继器信道系统的用于传送数字信号的方法、以及对应的中继器装置
CN107231158B (zh) 一种极化码迭代接收机、系统和极化码迭代译码方法
JP2009188662A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005299B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Meenalakshm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olar codes in 5G new radio
Pathak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olar codes for next generation 5G technology
Cao et al. Using list decoding to improve the finite-length performance of sparse regression codes
Hashemi et al. Deep-learning-aided successive-cancellation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Jamali et al. Low-complexity decoding of a class of Reed-Muller subcodes for low-capacity channels
CN116707707A (zh) 联合极化检测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478274A (zh) 一种混沌正交导频多层校验串行抵消列表译码方法
US6728322B1 (en) Sequential decoder, and receiver using sequential decoder
Gu et al. Rate-compatible shortened pac codes
US5809082A (en) Vector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using vector convolutional codes for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KR101244303B1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수신장치 및 방법
Behnamfar et al. Channel-Optimized Quantization With Soft-Decision Demodulation for Space–Time Orthogonal Block-Coded Channels
Bharath et al. Minimum Pearson distance based detection for MIMO systems
Han et al. Block Orthogonal Sparse Superposition Codes for $\sf {L}^ 3$ Communications: Low Error Rate, Low Latency,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McGuire et al. Parallel detection of MC-CDMA in fast fa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