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9744A -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9744A
CN117469744A CN202311679215.6A CN202311679215A CN117469744A CN 117469744 A CN117469744 A CN 117469744A CN 202311679215 A CN202311679215 A CN 202311679215A CN 117469744 A CN117469744 A CN 117469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wind
heating
cold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92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健兴
陈宇强
袁明
郭宏俊
麦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6792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97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69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9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3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utpu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to be controlled
    • F24H15/355Control of heat-generating means in heaters
    • F24H15/37Control of heat-generating means in heaters of electric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4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rs
    • F24H15/414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rs using electronic processing, e.g. computer-based
    • F24H15/421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rs using electronic processing, e.g. computer-based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2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6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ers
    • F24H9/207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主风道,进风口处分隔出有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挡风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挡风机构,挡风机构包括多个挡风板,挡风板具有封闭冷风进口的关闭状态和打开冷风进口的打开状态;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件和传动连杆组件,传动连杆组件在动力部件驱动下带动挡风板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出冷风时,挡风装置将冷风进口打开,进风面积几乎全部利用,达到较优的进风效果;在出热风时,挡风装置将中间的冷风进口封闭,避免冷风和热风发生热交换,影响暖风效果。通过设置的传动连杆组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平稳可靠,能够实现冷风和暖风自动平稳的切换。

Description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冷暖风扇大多在出风口处设置加热器,形成暖风,从而使得用户在出风口处可以清晰看到加热器,严重影响外观。此外,现有的冷暖风扇冷暖风大多共用一个风道,取暖时气流需经过加热器形成热风,不取暖时冷风也需经过加热器排出,这就会使得出风口处无加热器的位置的冷风会与热风产生热交换,分散部分热量,导致发热效率下降,吹暖风效果不佳,而在制备冷风时,受加热器的遮挡,冷风的出风量损失较大,制冷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风扇容易出现吹暖风效果不佳以及吹冷风时出风量损失较大,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风道系统包括:
主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分隔出有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其中,暖风进口环绕设置在冷风进口外,且暖风进口处设置有发热部件;
挡风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挡风机构,挡风机构包括多个挡风板,挡风板具有封闭冷风进口的关闭状态和打开冷风进口的打开状态;
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件和传动连杆组件,传动连杆组件传动连接在动力部件和挡风机构之间,适于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挡风板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有益效果:通过主风道的进风口分隔出的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且暖风进口通过采用环绕冷风进口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当需要吹暖风时,发热部件工作,驱动机构驱动挡风机构展开以封闭冷风进口,此时冷风进口与主风道处于关闭状态,无发热部件的冷风进口没有风通过,只有暖风进口进风并被发热部件加热形成热风,由于冷风进口被封闭,热风的热量不会被分散,吹暖风效果好。当需要吹冷风时,发热部件不工作,驱动机构驱动挡风机构收回打开冷风进口,此时冷风进口与主风道处于流通状态,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都可以正常进冷风,可确保进风量。而且本申请通过将发热部件设置在暖风进口处,相比于设置在整机前侧的出风口处,用户不会看到发热部件,更加美观,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出风量。
此外,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传动连杆组件作为动力部件和挡风板之间的传动部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平稳可靠,能够实现冷风和暖风自动平稳的切换,在出冷风时,驱动机构则控制挡风机构打开冷风进口,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均被打开,使得进风口的全部面积几乎都被利用上,利用率接近100%,能够达到较优的进风效果,在出热风时,驱动机构则控制挡风机构封闭冷风进口,可有效的避免外圈的暖风进口产生的热风与中间的冷风进口的冷风发生热交换,损失部分热量,影响暖风效果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动力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螺杆;
传动连杆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移动座、以及铰接在移动座和挡风板之间的传动连杆;
传动连杆为多个,多个传动连杆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多个挡风板和移动座之间;
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螺杆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移动座沿螺杆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挡风板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有益效果: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控制传动连杆组件带动挡风机构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控制更加简便、灵敏、精准,运动动作单一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道系统还包括:
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设置在壳主体的中心用于安装驱动机构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在壳主体和安装部之间的环形分隔部;
环形分隔部的内周与安装部的外周之间形成冷风进口,环形分隔部的外周与壳主体的内周之间构成暖风进口。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环形分隔部能够将进风口分隔为环形的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进一步地实现暖风和冷风的有效隔离,避免暖风和冷风发生热交换,造成热量损失。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部的底壁外侧,安装部内形成有可容置移动座的容纳槽;
移动座位于容纳槽内,螺杆伸入到容纳槽内并与移动座螺纹传动配合,传动连杆一端铰接在移动座上,另一端穿过安装部的周壁与挡风板铰接。
有益效果:通过将发热部件设置在位于环形分隔部外周的暖风进口中,驱动电机安装在位于风道壳体中心的安装部的底壁上,发热部件位于环形分隔部的外周,发热部件远离驱动电机,避免发热部件与驱动电机距离较近,使得驱动电机温度升高速度较快,安全隐患高,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和环形分隔部分别具有一筒状主体,挡风板为扇形板状结构;
挡风板的外周转动连接在环形分隔部上,传动连杆靠近挡风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挡风板内周的中部位置;
当螺杆驱动移动座向远离驱动电机的方向移动时,多个传动连杆下拉多个挡风板,以使得挡风板展开并封闭冷风进口;
当螺杆驱动移动座向靠近驱动电机的方向移动时,多个传动连杆外推多个挡风板,以使得挡风板收起并打开冷风进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连杆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移动座的中心设有装配孔,螺母过盈固设在装配孔内,以实现移动座与螺杆的螺纹传动配合;
移动座的外周设有多个铰接部,铰接部上开设有可容置传动连杆端部的容置槽,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铰接孔,适于通过多个销钉将多个传动连杆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多个铰接部上。
有益效果:通过螺母作为螺杆与移动座螺纹连接的中间件,螺母过盈设置在装配孔内,即可实现移动座与螺杆的螺纹传动配合,相比于在移动座上开设螺纹孔,工艺更加简单,易于加工制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热部件环绕设置在环形分隔部的外周侧。
有益效果:通过将发热部件设置在环形分隔部的外周,距离位于中心的驱动电机较远,避免发热部件与驱动电机离得较近,使得驱动电机的温升较快,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热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分隔部外周的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发热体;
发热体为多圈,多圈发热体沿环形分隔部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间隔分布,且相邻的发热体之间沿轴向均错开预设距离。
有益效果:通过在环形分隔部的外周设置安装支架,便于安装固定发热体,安装支架的设置能够将发热部件和环形分隔部间隔开,避免发热部件直接接触环形分隔部容易将热量传导到驱动电机,加剧驱动电机温升使其损坏。此外,发热体包括多圈,多圈发热体同时沿轴向及径向均匀间隔分布,可以对空气充分均匀加热,使得吹出的暖风温度均匀,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主体内形成有主风道,主风道内设置有适于产生气流的风叶组件,风叶组件适于驱使气流由进风口进入主风道后从出风口排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暖风扇,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
当冷暖风扇处于冷风模式时,挡风装置打开冷风进口;当冷暖风扇处于暖风模式时,挡风装置关闭冷风进口。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暖风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冷暖风扇,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制冷风模式的信号;
驱动机构控制挡风机构打开冷风进口;
控制发热部件不启动,使得外部气流经冷风进口和暖风进口进入主风道后直接从出风口排出;
或者,
接收制暖风模式的信号;
驱动机构控制挡风机构封闭冷风进口;
控制发热部件启动,使得外部气流经暖风进口处的发热部件加热后,进入到主风道并从出风口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的挡风装置关闭冷风进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的挡风装置打开冷风进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热部件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热部件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传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风装置的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道壳体;
101、主风道;1011、冷风进口;1012、暖风进口;1013、出风口;
11、安装部;111、运动过孔;112、连接筋;113、螺钉柱;114、连接肋;
12、环形分隔部;121、卡接部;122、连接柱;
20、挡风装置;
21、驱动机构;
211、动力部件;2111、驱动电机;21111、传动轴;21112、安装板;211121、安装孔;2112、螺杆;21121、装配槽;
212、传动连杆组件;2121、移动座;21211、铰接部;21212、装配孔;2122、传动连杆;2123、螺母;
22、挡风机构;221、挡风板;2211、第一铰接连接部;2212、第二铰接连接部;
30、发热部件;
31、安装支架;311、云母片;3111、卡槽;
32、发热体;
40、风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相关技术中的冷暖风扇多为在出风口增加PTC加热器来加热风,形成暖风,且多在无叶扇和塔扇产品。在出风口处用户可以清晰看到PTC加热器,严重影响外观。另一方面PTC均集中在机头的前部(即出风口处),使机头重心不居中严重偏向前网,进而发生倾倒,目前大多通过加大底盘面积方式解决,但占地面积加大将影响产品体验,通过在底盘或机头后部增加配置块又进一步增加整机成本。
此外,同时因PTC加热器本身密度较大,取暖时经过PTC加热器形成热风,不取暖时冷风也经过PTC加热器,冷风风量严重损失,出风效果不佳。且PTC加热器的加热密集,容易藏污纳垢,风阻进一步加大,出风效果严重受损。
此外,若在轴流风叶类型的风扇前部设置PTC加热器,距离风叶过近,长时间高温烘烤,风叶本身又属于运动零件,容易使风叶发生变形,此外,在拆洗风叶时不方便,在拆除机头的前网后还需拆除PTC加热器,比较麻烦。
而且在取暖时气流需经过加热器形成热风,不取暖时冷风也需经过加热器排出,这就会使得出风口处无加热器的位置的冷风会与热风产生热交换,分散部分热量,导致发热效率下降,吹暖风效果不佳,而在制备冷风时,受加热器的遮挡,冷风的出风量损失较大,制冷效果不佳。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该风道系统包括主风道101和挡风装置20。
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主风道101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013,进风口分隔出有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其中,暖风进口1012环绕设置在冷风进口1011外,且暖风进口1012处设置有发热部件30;挡风装置20包括驱动机构21和挡风机构22,挡风机构22包括多个挡风板221,挡风板221具有封闭冷风进口1011的关闭状态和打开冷风进口1011的打开状态;驱动机构21包括动力部件211和传动连杆组件212,传动连杆组件212传动连接在动力部件211和挡风机构22之间,适于在动力部件211的驱动下带动挡风板221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风道101的进风口分隔出的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且暖风进口1012通过采用环绕冷风进口1011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当需要吹暖风时,发热部件30工作,驱动机构21驱动挡风机构22展开以封闭冷风进口1011,此时冷风进口1011与主风道101处于关闭状态,无发热部件30的冷风进口1011没有风通过,只有暖风进口1012进风并被发热部件30加热形成热风,由于冷风进口1011被封闭,热风的热量不会被分散,吹暖风效果好。当需要吹冷风时,发热部件30不工作,驱动机构21驱动挡风机构22收回打开冷风进口1011,此时冷风进口1011与主风道101处于流通状态,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都可以正常进冷风,可确保进风量。而且本申请通过将发热部件30设置在暖风进口1012处,相比于设置在整机前侧的出风口1013处,用户不会看到发热部件30,更加美观,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出风量。
此外,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传动连杆组件212作为动力部件211和挡风板221之间的传动部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平稳可靠,能够实现冷风和暖风自动平稳的切换,在出冷风时,驱动机构21则控制挡风机构22打开冷风进口1011,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均被打开,使得进风口的全部面积几乎都被利用上,利用率接近100%,能够达到较优的进风效果,在出热风时,驱动机构21则控制挡风机构22封闭冷风进口1011,可有效的避免外圈的暖风进口1012产生的热风与中间的冷风进口1011的冷风发生热交换,损失部分热量,影响暖风效果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均为环形开口,其中暖风进口1012设置在冷风进口1011的外周,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通过采用环形开口的设计,进风面积更大,且也方便挡风板221封闭或者打开冷风进口1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部件211包括驱动电机2111和设置在驱动电机2111的输出端的螺杆2112;传动连杆组件212包括螺纹连接在螺杆2112上的移动座2121、以及铰接在移动座2121和挡风板221之间的传动连杆2122;传动连杆2122为多个,多个传动连杆2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多个挡风板221和移动座2121之间;驱动电机2111通过驱动螺杆2112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移动座2121沿螺杆2112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挡风板221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控制传动连杆组件212带动挡风机构22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控制更加简便、灵敏、精准,运动动作单一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当需要出热风时,驱动电机2111则控制螺杆2112沿预设方向转动,使得移动座2121沿着螺杆2112向远离驱动电机21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多个传动连杆2122向内拉动多个挡风板221,使得挡风板221展开封闭冷风进口1011,避免冷风进口1011处的冷风与暖风进口1012的热风发生热交换,影响热风效果。当需要出冷风时,驱动电机2111则控制螺杆2112反向转动,使得移动座2121沿着螺杆2112向靠近驱动电机21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多个传动连杆2122外推多个挡风板221,使得挡风板221立起,打开冷风进口1011,风可从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同时进入到主风道101内,风量更大,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暖风扇为兼顾暖风效果将冷风进口1011一直封闭,使得出冷风时进风面积利用率小,以及为兼顾冷风效果将冷风进口1011一直打开,使得暖风与冷风进口1011的冷风发生热交换,使得部分热量散失,影响暖风效果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驱动机构21设置在主风道101的中间位置,驱动电机2111优选为步进电机,驱动电机2111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主风道101的中间位置且位于靠近主风道101的进风口的一端。结合图9和图10所示,驱动电机2111的传动轴21111与螺杆2112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固定,具体地,螺杆2112的外周设有传动螺纹,螺杆2112与传动轴21111配合的一端内部开设有装配槽21121,传动轴21111过盈插接到该装配槽21121内,从而实现驱动电机2111与螺杆2112的连接固定,如此设计,无需通过连接件即可实现驱动电机2111与螺杆2112的连接,简化结构,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5、图11、图12、图14所示,挡风板221为四块,对应的传动连杆2122为四根,四根传动连杆2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四块挡风板221和移动座2121之间。传动连杆2122的两端分别设有铰接孔,移动座2121的外周对应设有与传动连杆2122铰接配合的铰接部21211,具体地,移动座2121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四个铰接部21211,挡风板221上也对应设有与传动连杆2122铰接配合的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装配时,通过第一铰轴分别穿过移动座2121的铰接部21211和传动连杆2122一端的铰接孔,实现移动座2121与传动连杆2122的铰接,通过第二铰轴分别穿过移传动连杆2122另一端的铰接孔和挡风板221上的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实现挡风板221与传动连杆2122的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系统还包括风道壳体10,风道壳体10包括壳主体、以及设置在壳主体的中心用于安装驱动机构21的安装部11、以及设置在壳主体和安装部11之间的环形分隔部12;环形分隔部12的内周与安装部11的外周之间形成冷风进口1011,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与壳主体的内周之间构成暖风进口1012。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环形分隔部12能够将进风口分隔为环形的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进一步地实现暖风和冷风的有效隔离,避免暖风和冷风发生热交换,造成热量损失。而且发热部件30设置在位于环形分隔部12外周的暖风进口1012中,驱动机构21安装在位于中间的安装部11上,驱动电机2111位于中心的安装部11上,发热部件30位于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发热部件30远离驱动电机2111,避免发热部件30发热影响驱动电机2111温升,使得驱动电机2111过热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111固定设置在安装部11的底壁外侧,安装部11内形成有可容置移动座2121的容纳槽;移动座2121位于容纳槽内,螺杆2112伸入到容纳槽内并与移动座2121螺纹传动配合,传动连杆2122一端铰接在移动座2121上,另一端穿过安装部11的周壁与挡风板221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发热部件30设置在位于环形分隔部12外周的暖风进口1012中,驱动电机2111安装在位于风道壳体10中心的安装部11的底壁上,发热部件30位于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发热部件30远离驱动电机2111,避免发热部件30与驱动电机2111距离较近,使得驱动电机2111温度升高速度较快,安全隐患高,容易损坏的问题。
具体地,驱动电机2111安装在安装部11的底壁外侧,移动座2121设置于容纳槽内,安装部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螺杆2112的端部从安装部11的底壁上的通孔伸入到容纳槽内与移动座2121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6所示,安装部11的周壁上开设有可供传动连杆2122穿过的运动过孔111,通过设置的运动过孔111方便传动连杆2122与挡风板221的连接。优选地,运动过孔111为T型槽,T型槽包括横槽和连接在横槽中部的纵槽,当挡风板221处于打开状态时,传动连杆2122运动至T型槽的纵槽内,当挡风板221处于关闭状态时,传动连杆2122运动至T型槽的横槽内,通过采用T型槽的设计能够起到避让运动的传动连杆2122和挡风板221的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的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4至图6以及图9所示,驱动电机2111包括电机主体以及固定设置在电机主体相对两侧的安装板21112,安装板21112上开设有安装孔211121,安装部11上对应设置有螺钉柱113,适于通过螺钉依次穿过驱动电机2111两侧的安装板21112上的安装孔211121并旋入安装部11的螺钉柱113中,将驱动电机2111固定在风道壳体10上。安装部11位于壳主体的中心位置,且与壳主体之间通过连接肋114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肋114能够确保安装部11的结构强度。具体地,连接肋114为多个,多个连接肋114沿周向间隔分布在安装部11和壳主体之间。
进一步地,环形分隔部12间隔设置在安装部11和壳主体之间,且环形分隔部12和安装部11之间通过连接筋112连接,具体地,连接筋112为多个,多个连接筋112间隔分布在安装部11和环形分隔部12之间,通过设置的连接筋112能够确保环形分隔部12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1和环形分隔部12分别具有一筒状主体,挡风板221为扇形板状结构;挡风板221的外周转动连接在环形分隔部12上,传动连杆2122靠近挡风机构22的一端铰接在挡风板221内周的中部位置;当螺杆2112驱动移动座2121向远离驱动电机2111的方向移动时,多个传动连杆2122下拉多个挡风板221,以使得挡风板221展开并封闭冷风进口1011;当螺杆2112驱动移动座2121向靠近驱动电机2111的方向移动时,多个传动连杆2122外推多个挡风板221,以使得挡风板221收起并打开冷风进口1011。
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部11和环形分隔部12分别具有呈筒状的主体结构,挡风板221为横截面呈扇形的板状结构,挡风板221的内周弧度与安装部11的外周弧度相匹配,挡风板221的外周弧度与环形分隔部12的内周弧度相匹配,挡风板221能够相对环形分隔部12翻转,如图3和图4所示,在驱动电机2111驱动移动座2121向靠近安装部11的底壁的方向移动时,传动连杆2122向外推动挡风板221,使得挡风板221能够立起来,且与环形分隔部12处于同轴的状态,以打开冷风进口1011。优选地,环形分隔部12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周向边沿上对应四个挡风板2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弧形的避让部,以避让挡风板221,避免挡风板221与环形分隔部12之间产生干涉。在驱动电机2111驱动移动座2121向远离安装部11的底壁的方向移动时,传动连杆2122向下拉动挡风板221,使得挡风板221能够向下翻转至封闭冷风进口1011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部11和环形分隔部12均具有筒状主体,其中,安装部11具有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状主体,环形分隔部1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主体,安装部11的封闭端构成其底壁,安装部11的底壁上开设有可供螺杆2112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结合3至图5以及图11所示,在挡风板221靠近安装部11的内周边沿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设置在挡风板221的内周边沿的中间位置。传动连杆2122铰接在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上,以实现传动连杆2122与挡风板221的连接。具体地,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包括凸设在挡风板221内周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铰接板,铰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铰接板上分别开设有铰接孔,传动连杆2122的端部置于两个铰接板之间,且通过铰接轴分别穿过传动连杆2122和两个铰接板上的铰接孔,实现传动连杆2122和铰接板的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挡风板221处于关闭状态时,传动连杆2122向内拉动挡风板221,并将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从运动过孔111拉动至位于安装部11内的位置,以使得挡风板221的内周能够与安装部11的外周相贴合,封闭冷风进口1011。
进一步地,挡风板221靠近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设置在挡风板221的外周侧的两端的位置。环形分隔部12上设置有与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转动连接的铰接结构,以实现挡风板221与环形分隔部12的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包括固定设置在挡风板221上的铰接板,铰接板上设有铰接孔。环形分隔部12上对应设置有适于与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转动连接的连接柱122,
具体地,连接柱122设置在环形分隔部12的内周,连接柱122内设有螺孔,适于通过螺钉依次穿过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的铰接孔并与连接柱122螺纹连接,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的铰接孔大于螺钉的主体部分的外径小于螺钉帽的外径,以使得挡风板221可相对环形分隔部12转动。
优选地,每个挡风板221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两个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设置在挡风板221的两端,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能够使得挡风板221运动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连杆组件212还包括螺纹连接在螺杆2112上的螺母2123,移动座2121的中心设有装配孔21212,螺母2123过盈固设在装配孔21212内,以实现移动座2121与螺杆2112的螺纹传动配合;移动座2121的外周设有多个铰接部21211,铰接部21211上开设有可容置传动连杆2122端部的容置槽,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铰接孔,适于通过多个销钉将多个传动连杆2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多个铰接部21211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螺母2123作为螺杆2112与移动座2121螺纹连接的中间件,螺母2123过盈设置在装配孔21212内,即可实现移动座2121与螺杆2112的螺纹传动配合,相比于在移动座2121上开设螺纹孔,工艺更加简单,易于加工制作。
进一步地,铰接部21211的数量与传动连杆2122的数量对应,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连杆2122为四个,移动座2121的四周分别各设有一个铰接部21211,通过四个销钉将四个传动连杆2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四个铰接部21211上,以实现传动连杆2122与移动座2121的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部件30环绕设置在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侧。通过将发热部件30设置在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距离位于中心的驱动电机2111较远,避免发热部件30与驱动电机2111离得较近,使得驱动电机2111的温升较快,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部件30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分隔部12外周的安装支架31、以及设置在安装支架31上的发热体32;发热体32为多圈,多圈发热体32沿环形分隔部12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间隔分布,且相邻的发热体32之间沿轴向均错开预设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设置安装支架31,便于安装固定发热体32,安装支架31的设置能够将发热部件30和环形分隔部12间隔开,避免发热部件30直接接触环形分隔部12容易将热量传导到驱动电机2111,加剧驱动电机2111温升使其损坏。此外,发热体32包括多圈,多圈发热体32同时沿轴向及径向均匀间隔分布,可以对空气充分均匀加热,使得吹出的暖风温度均匀,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优选地,安装支架31包括沿环形分隔部1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云母片311,云母片311材质为多硅白云母、石英等,其具有耐高温特性,通过设置的云母片311在实现安装发热体32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有效的绝缘隔热的作用。而且,本申请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云母片311,相比于将安装支架31设置为一体式的环形构件,质量更轻,可减轻整个风道系统的重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图8所示,发热体32为发热丝,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设置多个适于卡接固定云母片311的卡接部121,卡接部121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分隔部12外周壁上的U型卡条,U型卡条内部构成适于卡接固定云母片311的卡槽3111,云母片311的内周边沿卡接并限位到该卡槽3111内,云母片311的外周边沿被构造为多级阶梯式结构,云母片311的阶梯数量与发热体32的数量一致,云母片311的外周边沿设置有适于卡接固定发热体32的卡槽3111,发热体32直接卡接固定在多个云母片311外周的卡槽3111内,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发热体32为三圈,每圈发热体32分别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组发热丝,每个云母片311的周侧边沿均被构造为三级阶梯式结构,且每一级阶梯的云母片311的周侧边沿上分别设置有一组适于卡接固定发热体32的卡槽3111,每组卡槽3111分别包括上下间隔排布两个卡槽3111,以安装每圈发热体32的两组发热丝。通过将云母片311构造为阶梯式的片状结构,使得发热丝既能够沿轴向上下间隔排布,又能够在径向上相互错开,实现均匀加热进风,加热效果更好。
本申请中,发热部件30优先使用发热丝,相对PTC风阻更小,更有利于提高进风效果,减少冷风风量损失,且长期使用后在风扇机头中不容易藏污纳垢,风扇更加干净卫生。
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31也可以采用其他耐高温材料制成,如陶瓷。而发热部件30也可采用PTC器件替换云母片311和发热丝进行发热,只不过风阻较大,风量和风速损失大,因此,本实施例的发热部件30优先采用发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所示,壳主体内形成有主风道101,主风道101内设置有适于产生气流的风叶组件40,风叶组件40适于驱使气流由进风口进入主风道101后从出风口1013排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风道101与进风口和出风口1013均连通,风叶组件40包括风叶电机和在风叶电机驱动下旋转的风叶,本实施例中,风叶电机设置在主风道101的中间位置,距离发热部件30较远,从而可有效的避免风叶电机与发热部件30较近,温升较快,安全隐患高的问题。此外,本申请中风叶组件40设置在靠近出风口1013的位置,发热部件30设置在进风口,避免风叶距离发热部件30过近,高温下运动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此外,本申请将发热部件30设置在风叶组件40后部的进风口,使机头重心尽量居中,正面外观效果好,风叶可和普通风扇一样正常拆洗,方便清洗。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通过设置的挡风设置能够实现自动开合冷风进口1011,且通过采用传动连杆组件212进行传动,运动动作单一简单,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冷风和暖风自动平稳的切换。通过将发热部件30设置在暖风进口1012,驱动电机2111的传动轴21111转动带动螺杆2112圆周转动,通过螺杆2112上的螺纹和移动座2121的螺母2123之间的螺纹配合,螺母2123在螺杆2112上可以上下升降,由于螺母2123和移动座2121固定一体,进而可带动移动座2121沿着螺杆2112上下升降。在出冷风时,挡风装置20打开冷风进口1011,可以将后网进风面积几乎全部利用,利用率接近100%,达到较优的进风效果。出热风时,发热部件30远离正中间的风叶电机,且让中间内环区域(即冷风进口1011)封闭,避免外环区域(即暖风进口1012)中的暖风受到中间区域冷风热交换一部分热量,影响暖风效果。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并对该风道系统的装配以及运动过程进行介绍。
(1)具体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的风道系统包括一个风道壳体10、八个云母片311、三组发热体32(每组发热体32包括两圈发热丝)、一个驱动电机2111、一个螺杆2112、四个挡风板221、四个传动连杆2122、一个螺母2123、一个移动座2121。
具体地,风道壳体10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安装部11、环形分隔部12、壳主体,安装部11上设置有螺钉柱113且周壁上开设由运动过孔111;环形分隔部12上设置有适于转动连接挡风板221的连接柱122以及适于卡接固定云母片311的卡接部121;云母片311有隔热作用,其上设计有若干卡槽3111;驱动电机2111的安装板21112上设置有安装孔211121,驱动电机2111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21111;螺杆2112的外周设有传动螺纹且靠近驱动电机2111的一端设有装配槽21121;挡风板22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和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传动连杆21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孔;螺母2123的内部设置有与螺杆2112配合的螺纹;移动座2121的中心设置有装配孔21212、四周设置有铰接部21211。
(2)装配过程如下:
将螺母2123旋在螺杆2112上,螺母2123过盈放入移动座2121的装配孔21212中,驱动电机2111上的传动轴21111插入螺杆2112的装配槽21121中后,通过螺钉穿过驱动电机2111两侧的安装板21112上的安装孔211121中,旋入安装部11的螺钉柱113中,将驱动电机2111固定在风道壳体10上。螺母2123过盈放入移动座2121的装配孔21212,将传动连杆2122一端放入移动座2121的铰接部21211的容置槽内并通过销轴连接,至此一个传动连杆2122可以绕销轴上下运动,以此方式将另外三个传动连杆2122装在移动座2121上。
进一步地,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挡风板221的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上的铰接孔,并旋入环形分隔部12的连接柱122内,至此一个挡风板221可以绕螺钉上下运动,以此方式将另外三个挡风板221装配在环形分隔部12上。需要说明的是,螺钉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螺帽,第二铰接连接部2212上的铰接孔的内径大于该螺钉的外径小于螺帽的外径,以使得挡风板221可绕螺钉旋转且不会从环形分隔部12上脱离。
进一步地,挡风板221的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上也形成有可容置传动连杆2122端部的容置槽,传动连杆2122放入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的容置槽内,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的一侧设有锁紧件,通过螺钉或者销钉穿过第一铰接连接部2211的铰接孔,并旋入锁紧件内,至此一个传动连杆2122可以绕该螺钉或者销钉上下运动,以此方式将另外三个传动连杆2122装配在挡风板221上。
进一步地,将若干云母片311放入风道壳体10的环形分隔部12外周的若干卡接部121上,且为过盈装配,以实现云母片311的固定。将发热丝卡套在若干云母片311外周的卡槽3111中,实现发热丝的固定。
(3)运动过程如下:
运动时,驱动电机2111的传动轴21111转动带动螺杆2112作旋转运动,通过螺杆2112和螺母2123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螺母2123在螺杆2112上可以上下升降,由于螺母2123和移动座2121固定一体,进而移动座2121可以沿着螺杆2112上下升降。
当移动座2121下降过程中,传动连杆2122将驱动挡风板221远离中心,挡风板221将中间区域的冷风进口1011打开(如图3和图4所示)。此时吹冷风,风通过加大后的距离顺畅由中间流动,从而加大冷风的进风面积,改善吹风效果。
当移动座2121上升过程中,传动连杆2122将挡风板221往中心拉扯,以使得挡风板221将中间区域的冷风进口1011遮挡(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吹热风,发热部件30启动发热,风经过外环区域(即暖风进口1012处)的发热部件30,迅速将发热部件30的热量带走一部分形成暖风,避免受到中间区域的冷风进口1011的冷风影响,产生热交换,影响暖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发热部件30放置在风叶组件40的后方,即进风口处,在送风区后方的进风区设置发热部件30,避免发热部件30直设置在送风区,距离风叶组件40过近,影响风叶电机温升,使风叶电机过热容易损坏,风叶受热变形。本申请将送风区后方的进风区域分割为内圈和外圈,内圈为冷风进口1011且做成开合方式,外圈为暖风进口1012且放置发热部件30。当吹暖风时,内圈封闭,避免内圈冷风与外圈热风发生热交换,影响外圈暖风效果。当吹冷风时,需最大化风量和风力,使人更凉爽,因此将内圈打开,内圈和外圈同时进风,最大化利用进风面积,利用率接近100%,吹冷风效果更好。
目前的暖风风扇多为无叶扇(离心风叶、混流风叶)或塔扇(贯流风叶),通常在出风口设置加热件来加热气流以形成暖风。然而,无叶扇或者塔扇的结构存在风力较小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使得目前暖风风扇的风力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暖风扇,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当冷暖风扇处于冷风模式时,挡风装置20打开冷风进口1011;当冷暖风扇处于暖风模式时,挡风装置20关闭冷风进口1011。具体地,机壳包括机身和机头,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设置在机头内。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冷暖风扇通过在进风口设置的可打开或者闭合冷风进口1011的挡风装置20,并将发热部件30放置在暖风进口1012,避免风扇正面外观效果不佳和机头重心太靠前容易倾倒问题,同时也避免风叶组件40距离发热部件30过近,高温下容易运动变形以及拆洗风叶时不方便的问题。
此外,将发热部件30设置在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远离正中间的驱动电机2111,避免发热部件30影响驱动电机2111温升,驱动电机2111过热容易损坏。将发热部件30优先使用发热丝,相对PTC风阻更小,更有利于进风效果,减少冷风风量损失,且相比于PTC加热器不容易藏污纳垢。出冷风时,可以将后网进风面积几乎全部利用,利用率接近100%,达到较优的进风效果。出热风时,让中间的冷风进口1011区域封闭,避免外环的暖风进口1012区域暖风受到中间区域冷风影响发生热交换,损失部分热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暖风扇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解决冷暖风扇为兼顾暖风将中间区域的冷风进口1011一直封闭,冷风时进风面积利用率小,为兼顾冷风将中间区域的冷风进口1011一直打开,在出暖风时,中间区域的冷风进口1011的冷风与暖风热交换热量损失,影响暖风效果的问题。
2、解决冷暖风扇,在有限空间发热部件30影响电机温升,使电机过热容易损坏的问题。
3、解决风叶组件40距离发热部件30过近,高温下容易运动变形问题。
4、解决冷暖风扇发热部件30在前部外露(正面外观效果不佳)和机头重心太靠前易倾倒的问题,以及风叶拆洗不方便问题。
5、解决PTC发热部件30容易藏污纳垢,风阻较大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暖风扇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暖风扇能够实现冷风和暖风自动平稳的切换,出冷风时,进风面积几乎全部利用,利用率接近100%,达到较优的进风效果。出热风时,避免外环的暖风区域暖风受到中间的冷风区域影响热量损失,提高暖风效果。
2、本实施例将发热部件30远离正中间的驱动电机2111,避免发热部件30影响驱动电机2111温升,提高驱动电机2111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本实施例将发热部件30放置在进风口,风叶组件40设置在靠近出风口1013的位置,避免风叶距离发热部件30过近,高温下容易运动变形的问题。
4、本实施例将发热部件30后置在风叶后部,使机头重心尽量居中,正面外观效果好,风叶可和普通风扇一样正常拆洗,拆洗较为方便。
5、本实施例发热部件30采用发热丝,风阻较小,减少冷风风量损失,且相比于PTC加热器不容易藏污纳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暖风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冷暖风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制冷风模式的信号;
步骤S102:驱动机构21控制挡风机构22打开冷风进口1011;
步骤S103:控制发热部件30不启动,使得外部气流经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进入主风道101后直接从出风口1013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制暖风模式的信号;
步骤S202:驱动机构21控制挡风机构22封闭冷风进口1011;
步骤S203:控制发热部件30启动,使得外部气流经暖风进口1012处的发热部件30加热后,进入到主风道101并从出风口1013排出。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包括:
主风道(101),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013),所述进风口处分隔出有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其中,暖风进口(1012)环绕设置在冷风进口(1011)外,且暖风进口(1012)处设置有发热部件(30);
挡风装置(20),包括驱动机构(21)和挡风机构(22),所述挡风机构(22)包括多个挡风板(221),所述挡风板(221)具有封闭所述冷风进口(1011)的关闭状态和打开所述冷风进口(1011)的打开状态;
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动力部件(211)和传动连杆组件(212),所述传动连杆组件(212)传动连接在所述动力部件(211)和挡风机构(22)之间,适于在所述动力部件(21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挡风板(221)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211)包括驱动电机(2111)和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2111)的输出端的螺杆(2112);
所述传动连杆组件(212)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2112)上的移动座(2121)、以及铰接在所述移动座(2121)和所述挡风板(221)之间的传动连杆(2122);
所述传动连杆(2122)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连杆(2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多个所述挡风板(221)和所述移动座(2121)之间;
所述驱动电机(2111)通过驱动所述螺杆(2112)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所述移动座(2121)沿所述螺杆(2112)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所述挡风板(221)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
风道壳体(10),所述风道壳体(10)包括壳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主体的中心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机构(21)的安装部(1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主体和安装部(11)之间的环形分隔部(12);
所述环形分隔部(12)的内周与所述安装部(11)的外周之间形成所述冷风进口(1011),所述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与所述壳主体的内周之间构成所述暖风进口(10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1)的底壁外侧,所述安装部(11)内形成有可容置所述移动座(2121)的容纳槽;
所述移动座(2121)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螺杆(2112)伸入到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移动座(2121)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连杆(2122)一端铰接在所述移动座(2121)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部(11)的周壁与所述挡风板(22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和所述环形分隔部(12)分别具有一筒状主体,所述挡风板(221)为扇形板状结构;
所述挡风板(221)的外周转动连接在所述环形分隔部(12)上,所述传动连杆(2122)靠近挡风机构(2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挡风板(221)内周的中部位置;
当所述螺杆(2112)驱动所述移动座(2121)向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111)的方向移动时,多个所述传动连杆(2122)下拉多个所述挡风板(221),以使得所述挡风板(221)展开并封闭所述冷风进口(1011);
当所述螺杆(2112)驱动所述移动座(2121)向靠近所述驱动电机(2111)的方向移动时,多个所述传动连杆(2122)外推多个所述挡风板(221),以使得所述挡风板(221)收起并打开所述冷风进口(1011)。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组件(212)还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2112)上的螺母(2123),所述移动座(2121)的中心设有装配孔(21212),所述螺母(2123)过盈固设在所述装配孔(21212)内,以实现所述移动座(2121)与所述螺杆(2112)的螺纹传动配合;
所述移动座(2121)的外周设有多个铰接部(21211),所述铰接部(21211)上开设有可容置所述传动连杆(2122)端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铰接孔,适于通过多个销钉将多个传动连杆(2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多个所述铰接部(212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30)环绕设置在所述环形分隔部(12)的外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30)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分隔部(12)外周的安装支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31)上的发热体(32);
所述发热体(32)为多圈,多圈发热体(32)沿所述环形分隔部(12)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间隔分布,且相邻的发热体(32)之间沿轴向均错开预设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内形成有所述主风道(101),所述主风道(101)内设置有适于产生气流的风叶组件(40),所述风叶组件(40)适于驱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主风道(101)后从所述出风口(1013)排出。
10.一种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
当所述冷暖风扇处于冷风模式时,所述挡风装置(20)打开所述冷风进口(1011);当所述冷暖风扇处于暖风模式时,所述挡风装置(20)关闭所述冷风进口(1011)。
11.一种冷暖风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制冷风模式的信号;
驱动机构(21)控制挡风机构(22)打开所述冷风进口(1011);
控制发热部件(30)不启动,使得外部气流经冷风进口(1011)和暖风进口(1012)进入主风道(101)后直接从出风口(1013)排出;
或者,
接收制暖风模式的信号;
驱动机构(21)控制挡风机构(22)封闭所述冷风进口(1011);
控制发热部件(30)启动,使得外部气流经暖风进口(1012)处的发热部件(30)加热后,进入到主风道(101)并从出风口(1013)排出。
CN202311679215.6A 2023-12-07 2023-12-07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4697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9215.6A CN117469744A (zh) 2023-12-07 2023-12-07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9215.6A CN117469744A (zh) 2023-12-07 2023-12-07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9744A true CN117469744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9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9215.6A Pending CN117469744A (zh) 2023-12-07 2023-12-07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697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40247B1 (en) Ceiling fan with attached heater and secondary fan
KR101558330B1 (ko) 원심형 천장팬
US5077825A (en) Space heater mounted to ceiling fan
CN205860292U (zh) 冷暖塔式风扇
CN205842986U (zh) 落地式空调器
US2260233A (en) Electric heater
CN117469744A (zh) 冷暖切换的风道系统及冷暖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12872B (zh) 空调器
CN215104010U (zh) 一种用于染色仪的循环加热装置
CN212454910U (zh) 一种自然风/暖风两用循环扇
CN110403488A (zh) 一种空气炸锅
US4398082A (en) Heating apparatus
CN111765111B (zh) 一种自然风/暖风两用循环扇
CN211233047U (zh) 一种风帽取暖器
CN211822641U (zh) 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
CN210320630U (zh) 能充分净化空气的暖风机
CN210624920U (zh) 出风结构及风扇
CN212155218U (zh) 两用塔扇
CN220713643U (zh) 烹饪器具
CN117662500A (zh) 风道结构、风扇及风扇的控制方法
CN217876447U (zh) 一种两用暖风机
CN220917127U (zh) 烹饪器具
CN219516015U (zh) 一种快速加热的空气炸锅
CN215951543U (zh) 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
CN108800558B (zh) 集强制散热和对流于一体的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