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8593B -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8593B
CN117468593B CN202311805405.8A CN202311805405A CN117468593B CN 117468593 B CN117468593 B CN 117468593B CN 202311805405 A CN202311805405 A CN 202311805405A CN 117468593 B CN117468593 B CN 1174685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ampproof
lifting
fireproof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054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68593A (zh
Inventor
王岚
任常兴
张雨杭
刘永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to CN2023118054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8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68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8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68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8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4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fire
    • E04B1/948Fire-proof sealings or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4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for making damp-proof; Protection against corrosion
    • E04B1/644Damp-proof cour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包括:多个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多个折叠机构、多个提升释放机构、多个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建筑隔震装置容纳设置于建筑体的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侧壁、上楼板或隔震空间内顶面上设置提升释放机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通过折叠机构与提升释放机构驱动连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与折叠机构多点固定连接。该系统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折叠提升至隔震装置上部,不占用隔震装置外部额外空间,便于对隔震装置进行日常检修和维护,且不阻挡隔震装置水平和竖向移动,避免影响隔震装置隔震作用的发挥。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隔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隔震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建筑火灾是发生最频繁的灾害,隔震结构中的关键主承重节点-隔震装置,一般由钢板和橡胶叠合而成,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结构损伤和坍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发生火灾后隔震结构中的橡胶部件易产生有毒烟气,危害建筑物内待救援人员生命。因此,为了提高建筑隔震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在隔震装置上加装防火保护结构或部件。
现有防火保护方式存在防火结构笨重,难以移动,影响隔震结构水平或纵向位移,影响隔震效果的正常发挥,防火结果隔绝隔震结构与外界,导致隔震结构的检修、日常维护难以进行。受制于所用防火材料还存在防潮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更换难度大的问题。
例如CN201811557673.1中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座防火保护装置,该装置的阻燃保护层和防火包覆层依次包裹于橡胶隔震支座的本体,防火包覆层的外周面与上、下面上的防火板的围设形成防火空间实现防火。该结构为了保证隔震支座周围环境与火情发生时的外环境相隔绝,所用防火结构自身无法移动,无法对隔震装置进行维修或养护操作。
上述隔震装置用防火结构通过封闭隔震装置的安放区域防止火苗窜入安放区域内侧引燃隔震装置实现防火,因而防火包覆层与安装位置固定连接,导致隔震装置水平或竖向方向移动范围小,影响隔震装置正常发挥隔震作用,而且隔震装置发挥作用时还容易损坏外围设置的防火结构,该防火结构同时也无法为三维隔震装置提供竖向位移变化。
现有可动式防火保护装置例如CN201710830156.6中公开的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可动式防火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防火板两段式和柔性保护相结合,在防火的同时使隔震装置具有有限水平移动的空间。但该结构中所用防火板、柔性防火材料和锥形防火隔热圈安装施工难度大,后期维护隔震装置时,由于防火板、柔性防火材料搭接后遮蔽隔震装置的安装区域,导致无法直接观察支座内状态,且使用该防火结构后隔震装置的水平或竖向方向移动范围小,大震中震时无法满足支座发挥作用时所需的水平移动距离,且容易导致防火结构损坏,该防火结构同时也无法为三维隔震装置提供竖向位移变化。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该装置可自动展开或收起,无火情发生时不阻挡隔震装置水平、纵向位移,在火情发生时自动释放使隔震装置与外部环境火情完全隔绝提供可靠保护,设置该装置后隔震装置的三维方向上移动不受影响,且维护保养便利。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包括:多个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多个折叠机构、多个提升释放机构、多个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封堵膨胀材料体;
建筑隔震装置容纳设置于建筑体的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侧壁、上楼板或隔震空间内顶面上设置提升释放机构;
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通过折叠机构与提升释放机构驱动连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与折叠机构多点固定连接;
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底边上设置底座;相邻底座通过底座连接筋相连接;
下支墩侧壁设置封堵膨胀材料体;火灾探测传感器设置于监控区域内,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控制单元与提升释放机构电连接;
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时,底座卡入封堵膨胀材料体顶面凹槽中,或底座底面与下楼板或隔震空间抵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封闭隔震空间;
收起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折叠后容纳设置于提升释放机构下方。
优选地,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柔性材料为从外层到内层依次叠置的憎水防火布、防辐射布、硅酸铝纤维/岩棉、防辐射布、防火布。
优选地,火灾探测传感器为温感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还包括:操作控制单元,操作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包括:上框架和锥形防火隔热圈;提升释放机构通过上框架固定安装于上支墩外;锥形防火隔热圈安装于下支墩外。
优选地,包括: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分别与提升释放机构、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供电电连接。
优选地,折叠机构包括:牵引钢丝绳、钢丝绳导向套、多个夹板、定滑轮、固定组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柔性材料表面间隔设置多个夹板;夹板外壁上横向设置钢丝绳导向套;牵引钢丝绳与钢丝绳导向套固定连接;牵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相连接;牵引钢丝绳缠绕设置于提升释放机构及成对设置的定滑轮上,并随提升释放机构的转动收起或放下。
优选地,提升释放机构包括:电机、卷轴和卷门机;卷轴设置于卷门机内;牵引钢丝绳缠绕设置于卷轴上;电机、卷轴驱动连接;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提升释放机构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上支墩外侧壁上,安装支架上包覆设置封堵膨胀材料体;锥形防火隔热圈的一端与下支墩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支墩上的封堵膨胀材料体底面相连接;定滑轮设置于上支墩的封堵膨胀材料体上。
优选地,当建筑体横截面为矩形时,包括:直角同步器;多个提升释放机构分别安装于矩形各边上;各提升释放机构通过直角同步器串联同步转动;
当建筑体横截面为圆形时,包括:万向节;多个提升释放机构通过万向节转向连接。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该系统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折叠提升至隔震装置上部,不占用隔震装置外部额外空间,便于对隔震装置进行日常检修和维护,且不阻挡隔震装置水平和竖向移动,避免影响隔震装置隔震作用的发挥。该装置还能在火情发生时,实现外部火情与隔震空间的有效隔绝,避免火势向隔震空间内蔓延。
2)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通过传感器探测发现隔震装置周围存在高温热源即可准确识别火灾的发生,该装置可自动展开防火柔性材料,在隔震装置周围为其形成完整防火屏障提供防火保护,能有效阻止火焰直接灼烧支座并隔热。
3)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功能,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与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进行连接,当发生火灾时自动展开,提供最大的防火保护。该折叠提升式柔性防火保护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建筑隔震装置的耐火性能,还能够提高消防系统火灾报警可靠性,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火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在隔震装置3的外层使用憎水性防火布,采用双层折叠提升式结构,防火保护材料,正常状态下悬置于隔震装置上部结构,无火情发生时,隔震装置可正常根据震动情况进行三维自由活动,在火灾发生时利用手动控制、烟感或温感传感器,及时获取火情信号后,通过与火情传感器电连接的电机驱动折叠式柔性防火材料释放展开,所用柔性防火材料释放后与设置于隔震装置外围下部的锥形带轨钢圈相连接,从而起到防火隔热功能。
5)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隔震结构隔震的同时耐火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弥补现有隔震防火保护装置活动受限、施工复杂以及无法直接维护保养短板,实现隔震装置三维自由活动、耐火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以及随时可对隔震装置进行修护保养的需求,为隔震结构的防火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方型建筑体上使用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圆型建筑体上使用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各侧边多个串联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4中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控制器1、按钮盒10、卷轴11、卷轴支撑总成112、固定端板支架113、卷门机14、膨胀螺栓116、温控释放装置12、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防火隔断127、夹板23、护栏4、吊顶41、付端板103、卷门机吊架102、固定吊架支撑板104、底座122、底座连接筋123、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底座连接板125、锥形防火隔热圈21、下支撑骨架212、吊架131、定滑轮133、牵引钢丝绳134、钢丝绳导向套137、隔震装置3、安装混凝土支墩31、温度传感器51、管状电机13、吊架连接筋132、直角同步器135、万向节136、帘面吊筋12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案中所用控制器为现有结构,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本申请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参见图1~8,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包括:多个至少一层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多个折叠机构、多个提升释放机构、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提升释放机构分别安装于建筑体各外侧面上;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通过折叠机构与提升释放机构驱动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提升释放机构控制多个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实现对隔震装置3的安装隔震区域的全面覆盖遮蔽,在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时实现防火。提升释放机构可根据建筑体的形状设置多个,以实现对隔震空间外侧壁的全面覆盖和火情隔绝。
建筑隔震装置容纳设置于建筑体的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侧壁或建筑隔震装置安装隔震区域内顶面上设置提升释放机构,提升释放机构与折叠机构驱动连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与折叠机构多点固定连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底边上设置底座122;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底边上设置的底座122,通过底座连接筋123相连接;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时,下支墩外壁上设置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顶面上设置凹槽底座122卡入凹槽中,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封闭隔震区域;收起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折叠后容纳设置于隔震区域外上部或建筑隔震装置的上支墩和下支墩中间。火灾探测传感器设置于监控区域内,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提升释放机构电连接。
通过在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顶面上设置凹槽能实现底座122与封堵膨胀材料体124的密封连接,避免火苗窜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内。
该系统在没有火情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折叠收纳于隔震装置3安装隔震区域上部区域,既不会影响隔震装置3正常发挥隔震作用进行水平、纵向位移,当发生火情时,可通过提升释放机构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封闭隔震区域,实现对隔震装置3的有效防火保护。
优选地,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为多层叠置复合材料;优选地,复合材料为从外层到内层依次叠置的憎水防火布、防辐射布、硅酸铝纤维/岩棉、防辐射布、防火布。用于分隔外部火灾和内部隔震装置。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根据目标建筑类型及规范,按照GB50016-2014(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得到该隔震建筑耐火等级,选取其柱构件耐火极限时间,进行温度场计算,可得到具有相应防火性能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厚度;又或设置双层面材得到内外防火面材厚度以及中间空气层厚度。
优选地,火灾探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火情;优选地,火灾探测传感器为温感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此类传感器能够及时触发控制单元,及时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
优选地,还包括:操作控制单元,操作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用操作控制单元可以为按钮盒10、遥控器或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手动控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释放或收纳。
优选地,包括:上框架和锥形防火隔热圈21;提升释放机构通过上框架固定安装于上支墩外;锥形防火隔热圈21安装于下支墩外,为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收纳和释放提供可靠支撑。
优选地,包括: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分别与提升释放机构、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供电电连接。用于为该装置提供电力支持。
优选地,折叠机构包括:牵引钢丝绳134、钢丝绳导向套137、多个夹板23、定滑轮133、固定组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表面间隔设置多个夹板23;夹板23外壁上横向设置钢丝绳导向套137;牵引钢丝绳134与钢丝绳导向套137固定连接;牵引钢丝绳13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相连接;牵引钢丝绳134缠绕设置于提升释放机构及成对设置的定滑轮133上,并随提升释放机构的转动收起或放下。
优选地,提升释放机构包括:电机、卷轴11和卷门机14;卷轴11设置于卷门机14内;牵引钢丝绳134缠绕设置于卷轴11上;电机、卷轴11驱动连接;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便于实现对提升释放机构的控制。
优选地,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122外侧,以便于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释放时随底座122下落,实现密封防火。
优选地,包括: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封堵膨胀材料体124设置于上支墩和下支墩外壁上;提升释放机构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上支墩的外侧壁上,安装支架下方设置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通过固定架设置于下支墩外;锥形防火隔热圈21的一端与下支墩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支墩上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底面相连接。具体所用锥形防火隔热圈21为钢结构框架外加防火保护材料的形式设置。
优选地,定滑轮133设置于上支墩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上。
优选地,提升释放机构安装于隔震区域内顶面上;释放时,底座122底面与隔震区域内底面抵接。可利用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自重堆积于隔震区域下部,实现对隔震区域的有效封堵。
优选地,包括:护栏;护栏设置于隔震区域内底面上。用于防止释放后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凸出。
优选地,当建筑体横截面为矩形时,包括:直角同步器135;多个提升释放机构分别安装于矩形各边上;各提升释放机构通过直角同步器135串联同步转动。
优选地,当建筑体横截面为圆形时,包括:万向节136;多个提升释放机构通过万向节136转向连接。
实施例1
参见图1~2、8,该系统所保护的隔震装置3设置于方型的柱构件体内时的情况。该系统所保护的隔震组件3设置于安装混凝土支墩31之间,并容纳设置于隔震组件3安装的隔震区域外侧。
隔震区域外侧的上部即上支墩上设置提升释放机构,提升释放机构与折叠机构驱动连接;折叠机构与两层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建筑体单侧长度较小,仅安装一副卷轴11。
提升释放机构包括:卷轴11、直角同步器135、吊架连接筋132、管状电机13;卷轴11通过吊架连接筋132安装于隔震区域外上方的建筑体侧壁上;卷轴11沿建筑体延伸,卷轴11长度与建筑体一侧边长度相近。相邻直角边上的卷轴11通过设置的直角同步器135驱动连接。各侧边上的卷轴11均由设置于该侧边上的管状电机13驱动。
卷轴11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上支墩外侧壁上,安装支架上包覆设置封堵膨胀材料体124;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层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各层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底边上均设置底座122,相邻底座122通过底座连接筋123相连接。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通过固定架体设置于下支墩外侧壁上,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顶面设置凹槽,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时,底座122落入凹槽中卡接,实现对隔震区域内环境的防火。安装支架上安装成对设置的定滑轮133。底座122外侧设置与牵引钢丝绳134一端相连接的固定组件,以实现释放时,控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平铺舒展,实现对隔震区域侧壁的覆盖。牵引钢丝绳134依序缠绕设置于卷轴11、定滑轮133上。通过卷轴11转动,带动牵引钢丝绳134,从而带动通过夹板23、钢丝绳导向套137固定于牵引钢丝绳134上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上下移动。
通过设置两个定滑轮133可实现在释放时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内外两侧设置两层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提高防火效果可靠性。所用封堵膨胀材料体124为钢结构框架外加防火保护材料结构。
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夹板23,夹板的凸出端上设置钢丝绳导向套137,钢丝绳导向套137的外壁上设置延伸杆,延伸杆上设置通孔,通过通孔与牵引钢丝绳134固定连接。
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底边上设置底座122,相邻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底边上的底座122,通过底座连接筋123相连接以封闭相邻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之间区域和底边。当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下支墩外壁上设置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顶面上设置凹槽,随牵引钢丝绳134定向下移后,底座122卡入凹槽中,利于通过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实现对隔震区域的完全封堵。
在建筑体外侧靠近隔震装置3的监控区域内设置温度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1与温控释放装置12电连接;温控释放装置12与管状电机13电连接。当发生火情时,温度传感器51可准确快速获取该监控区域的温度变化,并将所得信号传输至温控释放装置12,通过温控释放装置12控制管状电机13启动后,管状电机13带动卷轴11转动带动牵引钢丝绳134释放,进而驱动与牵引钢丝绳134多点固定连接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释放。由于隔震区域下方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顶面上的牵引钢丝绳134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122外侧,便于引导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展开,以实现火情发生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内侧区域的有效防火。通过固定螺丝将温度传感器51安装至建筑结构中的预设安装位置上。系统中的其他相关部件(如电源、报警器等)与光纤传感器连接。
当没有火情发生时,可通过人工或远程控制管状电机13启动后,驱动卷轴11反向转动,进而驱动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随牵引钢丝绳134上收至隔震区域上方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至隔震区域上顶面的间隔中,实现无火情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有效收纳。
隔震区域下方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底面上设置锥形防火隔热圈21;锥形防火隔热圈21斜设于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底面的下支墩上,以实现对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底面地面是保护。锥形防火隔热圈21通过下支撑骨架212固定安装。
定滑轮133通过吊架131安装于建筑体外壁上。管状电机13及各用电器件分别与供电组件电连接。
实施例2
参见图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建筑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围绕建筑体设置多个卷轴11,卷轴11通过吊架连接筋132固定安装,任两相邻卷轴11通过万向节136驱动连接,以实现同步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
实施例3
参见图4~5、8,本实施例为该系统用于单侧长度超过一卷轴11覆盖长度的设置方式。且隔震装置3安装位置上设置有吊顶41的结构。该隔震装置3的安装隔震区域在吊顶41上、下两侧;收起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收纳于上支墩和下支墩中间。
建筑体单侧边上至少需要设置2个驱动串联的卷轴11才能驱动足以覆盖建筑体单侧面积的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时,单侧边内的卷轴11驱动串联,可通过齿轮组件配合实现驱动串联,单侧边内的多个卷轴11可通过卷轴支撑总成112实现安装支撑,卷轴支撑总成112按每隔4m设置一个设置。
建筑体4个顶角时分别设置直角同步器135和固定端板支架113。在本实施例中,建筑体的第一顶角和第三顶角时设置直角同步器135以实现相邻侧边上的卷轴11驱动串联。建筑体的第二顶角、第四顶角上设置固定端板支架113,为卷轴11提供安装支撑。所用固定端板支架113为尺寸40*40*3mm的角钢。
建筑体的长边上相邻卷轴11之间设置卷门机14,卷门机14按3个卷轴11设置2套方式设置。卷门机14通过膨胀螺栓116和固定架安装于上支墩外侧壁上。
牵引钢丝绳134缠绕设置于卷轴11上以实现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释放和回收。底座连接筋连接双层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底边上的底座122,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122外侧壁上,底座122相对侧壁上设置底座连接筋123,底座122相远离外侧壁及底面上设置底座连接板125,底座连接板125与吊顶41底面平齐。当发生火情需要保护隔震装置3时,在卷轴11的驱动下,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释放底座连接板125下落后底面抵接于隔震区域内底面上,实现对隔震区域的防火密封。隔震区域内的底座122外侧设置护栏4,用于防止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释放后凸出隔震区域的挡头。
成对设置的定滑轮133安装于吊架131顶面两端,吊架131通过帘面吊筋126固定于隔震区域内。牵引钢丝绳134缠绕设置于定滑轮133和卷轴11上,牵引钢丝绳134的延伸端与设置于底座122顶面上的固定组件相连接。牵引钢丝绳134与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多点固定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成对设置的定滑轮133与固定组件上均多点固定连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从而能在火情发生时在隔震区域处实现双层隔热、防火,提高防火可靠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用帘面吊筋126的尺寸为40*40*3角钢,每1.0米/根。
吊架131至隔震区域顶面的外侧设置防火隔断127,以实现对该区域的有效保护。
卷门机14与控制器1电连接,控制器1与按钮盒10电连接,当火情发生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按钮盒10通过控制器1控制卷门机14开启后实现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释放。
实施例4
参见图6~7,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中安装隔震装置3的建筑体的横截面为圆形。转向串联同步转动连接的卷轴11 之间设置万向节136,无转向需要的卷轴11 之间设置付端板103。卷门机14顶面上成对设置卷门机吊架102,所用卷门机吊架102的尺寸为50*50*4mm。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用卷轴11的尺寸为直径140mm,长2.5m,底座122尺寸为40*40*1.5mm的方管。所用吊架131尺寸为40*40*1.5mm的方管。固定吊架支撑板104安装于隔震区域内顶面上,厚度为8mm。吊架131顶面与固定吊架支撑板104底面焊接,实现卷门机14的固定。定滑轮133尺寸为∅50。牵引钢丝绳134直径为4mm。
牵引钢丝绳134的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122顶面上。
实施例6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隔震区域内垂直安装导轨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两相对侧边插入导轨并沿导轨上下移动;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顶端缠绕设置于卷轴11上,并由卷轴11驱动上下移动。此时所用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为硬度较高材料。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温度传感器51替换为温感烟感探测器;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温度传感器51替换为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与原有总体结构的运动关系保持不变。当建筑结构发生震动时,光纤传感器将仍然可靠地探测到高温和烟雾,并触发相关的报警系统。
光纤传感器在防火报警效果方面能够发挥与温感烟感探测器相同的作用,同时检测温度、烟雾。当建筑中发生火灾时,光纤传感器能够及时感知到烟雾的存在,并通过与报警器相连的方式触发报警系统,从而提醒人们及时疏散或采取其他灭火措施。
采用烟雾检测灵敏度:光纤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烟雾浓度低至X ppm(每百万分之一)。响应时间: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够在30秒内检测到烟雾浓度变化并发出警报。监测范围: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覆盖上万平方米的区域,实现全方位烟雾监测。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用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为翻板式柔性防火保护材料(带龙骨)亦或防火板。
性能验证:
1.抗水汽透过性能:该系统采用了柔性防潮材料,可以有效抵御水汽的透过,保护建筑隔震装置3免受湿度的侵蚀。安装该系统后,隔震装置3安装环境的湿度为20%时,隔震空间内环境的湿度为5%,安装该系统后,隔震装置3安装环境的湿度降低,有利于隔绝湿气,保护隔震装置3。
2.防火性能:该系统的防火层可以有效抵御火焰和高温,保护建筑隔震装置在火灾事故中的安全。
3.抗压性能:该系统的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特性,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保护建筑隔震装置3免受外部冲击的损害。
4.耐久性能:该系统的材料和设计具备一定的耐久性,可以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的性能。该系统中所用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121的断裂强度经向600N/5cm,纬向300N/5cm。该材料力学性能优异,长期折叠后释放使用依然能较好的覆盖隔震空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多个折叠机构、多个提升释放机构、多个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封堵膨胀材料体(124);
建筑隔震装置容纳设置于建筑体的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侧壁、上楼板或隔震空间内顶面上设置提升释放机构;
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通过折叠机构与提升释放机构驱动连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与折叠机构多点固定连接;
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底边上设置底座(122);相邻底座(122)通过底座连接筋(123)相连接;
下支墩侧壁设置封堵膨胀材料体(124);火灾探测传感器设置于监控区域内,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控制单元与提升释放机构电连接;
释放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时,底座(122)卡入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顶面凹槽中,或底座(122)底面与下楼板或隔震空间抵接,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封闭隔震空间;
收起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材料折叠后容纳设置于提升释放机构下方;
折叠机构包括:牵引钢丝绳(134)、钢丝绳导向套(137)、多个夹板(23)、定滑轮(133)、固定组件;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柔性材料(121)表面间隔设置多个夹板(23);夹板(23)外壁上横向设置钢丝绳导向套(137);牵引钢丝绳(134)与钢丝绳导向套(137)固定连接;牵引钢丝绳(13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相连接;牵引钢丝绳(134)缠绕设置于提升释放机构及成对设置的定滑轮(133)上,并随提升释放机构的转动收起或放下;
提升释放机构包括:电机、卷轴(11)和卷门机(14);卷轴(11)设置于卷门机(14)内;牵引钢丝绳(134)缠绕设置于卷轴(11)上;电机、卷轴(11)驱动连接;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提升释放机构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上支墩外侧壁上,安装支架上包覆设置封堵膨胀材料体(124);锥形防火隔热圈(21)的一端与下支墩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支墩上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底面相连接;定滑轮(133)设置于上支墩的封堵膨胀材料体(1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防潮防火隔热柔性材料(121)为从外层到内层依次叠置的憎水防火布、防辐射布、硅酸铝纤维/岩棉、防辐射布、防火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火灾探测传感器为温感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控制单元,操作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和锥形防火隔热圈(21);提升释放机构通过上框架固定安装于上支墩外;锥形防火隔热圈(21)安装于下支墩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分别与提升释放机构、火灾探测传感器、控制单元供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建筑体横截面为矩形时,包括:直角同步器(135);多个提升释放机构分别安装于矩形各边上;各提升释放机构通过直角同步器(135)串联同步转动;
当建筑体横截面为圆形时,包括:万向节(136);多个提升释放机构通过万向节(136)转向连接。
CN202311805405.8A 2023-12-26 2023-12-26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Active CN117468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5405.8A CN117468593B (zh) 2023-12-26 2023-12-26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5405.8A CN117468593B (zh) 2023-12-26 2023-12-26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8593A CN117468593A (zh) 2024-01-30
CN117468593B true CN117468593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62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05405.8A Active CN117468593B (zh) 2023-12-26 2023-12-26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685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35740A1 (en) * 1995-10-27 1997-05-01 Flame Seal Products, Inc. Passive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for conduits
CN107605062A (zh) * 2017-09-14 2018-01-19 云南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可动式防火保护装置
CN109372148A (zh) * 2018-12-19 2019-02-22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隔震支座防火保护装置
CN212582946U (zh) * 2020-06-24 2021-02-23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柔性防火保护构造
CN214383979U (zh) * 2020-12-14 2021-10-12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延展性的隔震橡胶支座防火保护结构
CN214994852U (zh) * 2021-04-23 2021-12-03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型防火隔震橡胶支座
CN216689006U (zh) * 2021-12-31 2022-06-07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摩擦摆隔震支座防火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35740A1 (en) * 1995-10-27 1997-05-01 Flame Seal Products, Inc. Passive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for conduits
CN107605062A (zh) * 2017-09-14 2018-01-19 云南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可动式防火保护装置
CN109372148A (zh) * 2018-12-19 2019-02-22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隔震支座防火保护装置
CN212582946U (zh) * 2020-06-24 2021-02-23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柔性防火保护构造
CN214383979U (zh) * 2020-12-14 2021-10-12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延展性的隔震橡胶支座防火保护结构
CN214994852U (zh) * 2021-04-23 2021-12-03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型防火隔震橡胶支座
CN216689006U (zh) * 2021-12-31 2022-06-07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摩擦摆隔震支座防火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8593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3946B2 (en) Means for firestopping a curtain wall construction
CN101249300A (zh) 用于高层建筑的升降机逃生救生系统
US11274464B2 (en) Fragment-, overpressure-, radiation-, and toxic-resistant emergency safety shelter
WO2016129919A1 (ko) 건축물에서 추락하는 사람을 구조하기 위한 안전망 장치
US20200254287A1 (en) Escape system
JP2008505826A (ja) 監視、捜索および/または救助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070004492A (ko) 고층건물의 화재진압 및 인명구조용 엘리베이터장치
CN117468593B (zh) 用于建筑隔震装置的折叠提升式柔性防潮防火保护系统
US10767482B2 (en) Rescue capsule for shelter in tunnel construction
US20150361714A1 (en) Dry containment curtain device
CN214740980U (zh) 一种防火卷帘门
CN106422091A (zh) 高楼顶救人灭火装置
CN201184115Y (zh) 窗口多功能护栏
CN213016441U (zh) 一种用于快速提供隧道施工人员避难的救生舱
CN216676766U (zh) 一种用于走廊内的挡烟垂壁装置
IT201800003252A1 (it) Impianto di elevatore, guide per detto elevatore, kit di monitoraggio di detto impianto e metodi di monitoraggio ed utilizzazione del medesimo
KR20230013685A (ko) 화재감지시 자동차폐기능을 갖는 방화겸용 롤스크린
RU2351378C1 (ru) Противопожарный занавес
JP2004197456A (ja) 非常用梯子装置
JP2012503521A (ja) 防煙垂壁用スクリーン装置
RU175287U1 (ru) Преграда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огня и дыма
CN113576193B (zh) 一种高楼避灾床
CN220569242U (zh) 一种适用于普通玻璃窗的防火卷帘报警系统
CN218939048U (zh) 一种高灵敏度烟感检测装置
CN217632126U (zh) 一种折叠式防火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