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9966A -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9966A
CN117459966A CN202311275286.XA CN202311275286A CN117459966A CN 117459966 A CN117459966 A CN 117459966A CN 202311275286 A CN202311275286 A CN 202311275286A CN 117459966 A CN117459966 A CN 117459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mmunication
target communication
node
configur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5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健力
蔡滨锋
黄发文
石航喻
朱小敏
洪小梅
郑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otcom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otcom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otcom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otcom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52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9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9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9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短距离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且具备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所述方法包括: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配置数据包;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信道号;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完成数据配置;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目标通信节点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统一切换至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有效解决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时大数据传输时存在的无线频间干扰问题,极大提高通信效率、通信成功率。

Description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距离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之间一般采用双模通信组网,即包括电力载波(PLC)通信和无线射频(RF)通信。其中无线射频通信的通信数据主要是通过单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其存在同信道数据传输干扰的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中,在大量的通信数据需要传输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各个设备的通信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从而影响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时大数据传输时存在的无线频间干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应用于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双模通信,所述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所述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根据配置数据包完成无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和信道号提取;
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用于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建立所述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的工作通信。
可选地,在同一主节点设备下,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或,在同一局域网络下,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或,在同一预设地区内,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
可选地,当所述双模主节点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各自向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一配置数据包时,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的其中一个配置数据包后,丢弃重复的另一配置数据包。
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且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默认信道接收配置数据包并作为中继将所述配置数据包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工作信道接收主节点设备发出的工作命令并作为中继将所述工作命令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
可选地,所述主节点设备和每一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具有唯一的ID号;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根据计算规则对所述主节点设备、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或仅对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进行提取或计算以自动生成所述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相匹配的信道号;其中,所述计算规则得到的结果应落入信道号的编号范围中;在同一主节点设备组网中,若自动生成的信道号存在相同,则通过手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或根据预设规则自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以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之间最终确定的信道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信道切换命令的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下发信道查询命令,再读取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号以确保信道号切换正确;若未接收到目标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号,则判定该目标通信节点出现故障。
可选地,当检测到目标通信节点出现故障后,所述主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后先对已经配置好的正常目标通信节点进行信道切换,待故障的目标通信节点完成维修后再重新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的传输进行数据配置和信道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模通信系统,应用于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双模通信;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所述双模通信系统包括:
配置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使得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所述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对应的信道号;
配置单元,用于使得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根据配置数据包完成无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和信道号提取;
信道切换单元,用于使得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用于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建立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的工作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通过将通信方式切换到指定信道号的工作信道的方式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与主节点设备之间在各自的工作信道上收发通信,有效解决了单信道数据传输存在干扰的问题,还解决了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时大数据传输时存在的无线频间干扰问题,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通信准确率以及通信成功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的通信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的通信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发明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现有技术中,主节点设备在与目标通信节点一般是采用双模通信,在无线射频通信时一般是固定采用默认信道进行数据的配置和通信收发,由于主节点设备与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共用一个默认信道,这就容易导致大量的通信数据包会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在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中,在大量的通信数据需要传输的情况下,会导致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之间受干扰影响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目标通信节点的具体工作执行。
例如,在同一车间对某产品进行测试的环境下,该产品需要进行模组的流水线初测、终测、老化测试、维修测试等项目时均需要用到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的组网通信连接。然而,由于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均在同频的默认信道中收发通信,从而导致了各个测试项目之间的测试相互干扰、测试结果不准确、测试效率低、测试不稳定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通过采用工作信道的方式来降低干扰影响,提高通信效率和通信成功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应用于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双模通信,所述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其中,主节点设备用于与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建立双模通信,主节点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集中器,目标通信节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中间设备。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所述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对应的信道号。
具体实施时,以一个0信道作为默认信道,主节点设备包括16个工作信道为例,16个工作信道所对应的信道号编号可以为1~16,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字母、数字或其组合组成,在此不做限定。配置数据至少包含了无线配置信息,以用于对目标通信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端口的相应配置,便于后续与目标通信节点进行数据或指令的传输。当然,在主节点设备中,配置数据还可以包含有线配置信息,以用于进行有线通信端口的相应配置。
应当说明的是,配置数据包不仅可以包括配置数据和信道号,还可以包含主节点设备ID号、目标通信节点的组别号等信息,以便于主节点设备对不同组别的目标通信节点进行控制。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同一主节点设备下,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即,一个主节点设备与多个目标通信节点的组网通信连接之间各个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尽量不同。或,在同一局域网络下,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即,同一局域网络中多个主节点设备对应更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在组网通信连接时各个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尽量不同。或,在同一预设地区内,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即,具体可以根据干扰程度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密集程度来划分预设地区,例如可以对单个车间或多个车间进行区域划分,而在划分的预设地区内多个或单个主节点设备对应的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在组网通信连接时各个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尽量不同。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工作信道所对应的信道号不同,能够有效避免同一信道号下大量通信包收发时容易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通信成功率和通信效率。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节点设备通过命令设置既可仅采用无线通信模式下的无线通信,也可仅采用有线通信模式下的电力载波通信,还可以同时采用双模通信模式下的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
由于,电力载波通信和无线通信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二者的干扰源的物理特性不同,因此,当配置数据包在无线通信模式下无法与目标通信节点进行通信或通信质量不良的情况下,可以切换至有线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同样,若配置数据包在有线通信模式下无法与目标通信节点进行通信或通信质量不良的情况下,可以切换至无线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当然,为了确保配置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还可以在双模通信模式下通过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各自向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一配置数据包,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的其中一个配置数据包后,丢弃重复的另一配置数据包。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主节点设备可以动态地手动或自动选择通信模式,其稳定性显然要优于单一通信模式下的无线主节点设备,具体的通信方式以及主节点设备的选择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进行设计即可,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请参阅图4,所述主节点设备和每一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具有唯一的ID号;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计算规则对所述主节点设备、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或仅对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进行提取或计算以自动生成所述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相匹配的信道号;其中,所述计算规则得到的结果应落入信道号的编号范围中;在同一主节点设备组网中,若自动生成的信道号存在相同,则通过手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或根据预设规则自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以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之间最终确定的信道号不同。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计算规则可以根据实际ID号所包含的数值和实际信道号的编号情况进行设计,只要保证根据计算规则所得到的信道号数值落入实际信道号的编号范围中即可,具体设计方式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优选计算规则的设置能够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尽量不同。其中,计算规则可以是预设公式,以16个工作信道分别对应1~16个信道号为例,计算规则可以为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除于16所得到的余数,将该余数作为该目标通信节点所要匹配的信道号。假设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为1234,根据上述计算规则可以得到:1234÷16=77……2,则与该目标通信节点相匹配的信道号为2。计算规则还可以是直接提取目标通信节点ID号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数值,或者可以是直接提取集中ID号或目标通信节点ID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数值,可以直接将提取的数值作为该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还可以是将提取的数值进行二次处理或计算以得到信道号。假设,各个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最后两位为序列号,则可以直接提取序列号作为信道号。
此外,根据预设规则自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的方式可以是根据计算规则得到的信道号结果和/或根据信道号是否被占用的情况进行重复信道号的修改。例如,主节点设备先根据计算规则得到的信道号结果确认所有信道号中暂未被匹配的信道号,再确认暂未被匹配的信道号是否已经被占用使用,若未被占用使用,则将重复的信道号修改为该暂未被匹配且未被占用使用的信道号。进一步地,若所有信道号都被匹配或被占用使用,则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或优先级将重复的信道号修改到复杂程度低或优先级低的信道号中,即将该重复的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并到复杂程度低或优先级低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中。
还应当说明的是,若信道号为字母或字母、数字的组合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根据上述发明构思对计算规则进行设计,以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之间最终确定的信道号尽量不同,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利用计算规则的设计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在相同信道号下的收发容易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并且无需人为设定信道号,能够自动在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的组网中自动匹配信道号,有效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维护。
还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与信道号的匹配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计算规则,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变化和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当检测到某一信道号存在空闲未占用时,就可以为目标通信节点匹配该信道号,即主节点设备用于获得空闲未启用的信道号,并将空闲未启用的信道号作为配置数据包的内容发送给目标通信节点。或者,根据工作通信时任务的复杂程度为目标通信节点合理匹配信道号。特别是在所匹配的信道号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存在将工作通信时任务较轻的目标通信节点匹配到同一信道号中。
S20,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根据配置数据包完成无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和信道号提取。当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有线配置信息时,同样可以进行有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
S30,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用于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建立所述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的工作通信。
具体实施时,当各个目标通信节点完成数据配置后,主节点设备再发出信道切换命令。由于当前的通信还处于默认信道频率,仍存在数据干扰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某些目标通信节点因干扰或其他原因未收到信道切换命令而始终无法进行信道切换的问题,本实施例于目标通信节点设定了定时器,在定时器超过预设时间后就可以自动根据信道号切换到该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其中,预设时间的设置范围可以是15~45分钟之间,本实施例优选为30分钟,具体根据实际配置完成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此过程中,出于某种原因使得配置数据包想要从主节点设备传输给某一目标通信节点存在阻碍困难而无法顺利配置时,可以借由邻近的目标通信节点传输配置数据包来建立通信连接,那么该邻近的目标通信节点被定义为中继节点。本实施例中,不是采用目标通信节点配置完就切换,而是对所有目标通信节点同时统一切换的目的在于避免先切换到工作信道的目标通信节点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给其他还处于默认信道的目标通信节点转发配置数据包,从而影响整个配置的成功率。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对下发信道切换命令以及预设时间后统一进行信道切换的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配置成功率,还有效保障了默认信道向工作信道的切换,使得主节点设备与各个目标通信节点在多个工作信道下通信,有效避免干扰的问题。
由于并非所有的目标通信节点都必须配置,可能还存在部分目标通信节点因各种原因未收到配置或不需要配置。而当该部分目标通信节点需要进行配置时,由于其他已经配置并切换好的目标通信节点均已处于工作信道,这就导致该部分目标通信节点无法以配置并切换好的目标通信节点作为中继节点进行转发数据,进而导致距离较远或障碍阻挡的小部分目标通信节点无法收到配置数据包。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还包括步骤: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且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默认信道接收配置数据包并作为中继将所述配置数据包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工作信道接收主节点设备发出的工作命令并作为中继将所述工作命令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应当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目标通信节点都需要默认信道和工作信道同时启用,可以根据无法接收的情况使得部分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或全部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
具体实施时,当目标通信节点需要进行重新配置时,默认信道可以与工作信道同时工作使能,但默认信道仅用于配置使用,而不作为工作命令的通信收发。即,支持双信道(默认信道和工作信道)同时工作,当目标通信节点收到默认信道的配置数据包时,就可以作为中继节点通过默认信道再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进而完成所有待配置的目标通信节点的配置,有效解决部分目标通信节点由于切换到工作信道而无法作为中继节点转发配置数据包的问题。
进一步地,当主节点设备进行配置时,默认信道用于收发配置数据包;当目标通信节点成功切换到某一工作信道后,信道不再切换,默认信道作为监听信道用于对工作信道进行监听。因此,目标通信节点可以作为中继节点通过工作信道接收主节点设备发出的工作命令并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相较于传统采用自动跳频模式选择信道进行通信的方式来说,本实施例在切换到固定的一工作信道后就不再切换到其他工作信道,能够有效避免因无线信道的频繁切换而引起通信不稳定和通信延迟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无线信道之间的冲突,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和通信成功率。
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信道切换命令的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下发信道查询命令,再读取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号以确保信道号切换正确;若未接收到目标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号,则判定该目标通信节点出现故障。通过信道查询命令的设置能够确保信道号被成功下发,当发现出现故障时,可以进行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线下维修,无需人为现场勘查。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通信节点出现故障后,所述主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后先对已经配置好的正常目标通信节点进行信道切换,待故障的目标通信节点完成维修后再重新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的传输进行数据配置和信道切换。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默认信道和工作信道同时启用时,完成维修的目标通信节点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默认信道收发使能来直接接收配置数据包。对于因某种原因而无法直接接收配置数据包的目标通信节点来说,也可以利用已经处于工作信道进行工作通信的目标通信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将默认信道接收到配置数据包再通过默认信道转发给无法直接接收配置数据包的目标通信节点。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系统,应用于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双模通信;所述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所述双模通信系统包括:
配置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使得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所述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对应的信道号;
配置单元,用于使得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根据配置数据包完成无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和信道号提取;
信道切换单元,用于使得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用于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建立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的工作通信。
可选地,还包括多信道启用单元,用于对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且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默认信道接收配置数据包并作为中继将所述配置数据包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工作信道接收主节点设备发出的工作命令并作为中继将所述工作命令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
该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系统不仅解决了单信道数据传输存在干扰的问题,还解决了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时大数据传输时存在的无线频间干扰问题,极大提高了通信效率、通信准确率以及通信成功率。
其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作用和方法均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具体实施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一介绍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具体实施时,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与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通信连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方法实施例中介绍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一、将默认信道切换到工作信道,与传统的默认信道单一传输相比,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双模通信组网应用时大数据传输时存在的无线频间干扰问题;
二、各个目标通信节点工作信道所对应的信道号不同,能够有效避免同一信道号下大量通信包收发时容易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通信成功率和通信效率;
三、根据计算规则自动匹配信道号,无需人为设定信道号,有效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维护;
四、通过设定预设时间后自动进行切换来避免某些目标通信节点因干扰或其他原因未收到信道切换命令而始终无法进行信道切换的问题;
五、对所有目标通信节点同时进行统一切换,以避免先切换到工作信道的目标通信节点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给其他还处于默认信道的目标通信节点转发配置数据包,从而影响整个配置的成功率;
六、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以有效解决部分目标通信节点由于切换到工作信道而无法作为中继节点转发配置数据包的问题;
七、相较于传统采用自动跳频模式选择信道进行通信的方式来说,本实施例在切换到固定的一工作信道后就不再切换到其他工作信道,能够有效避免因无线信道的频繁切换而引起通信不稳定和通信延迟的问题;
八、通过信道查询命令的设置能够确保信道号被成功下发和切换。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尽管本文中较多地使用了诸如默认信道、工作信道、信道号、配置数据包、主节点设备、双模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电力载波通信、目标通信节点、信道切换命令、配置数据包准备模块、配置模块、信道切换模块、多信道启用模块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双模通信,所述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所述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根据配置数据包完成无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和信道号提取;
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用于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建立所述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的工作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主节点设备下,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或,在同一局域网络下,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或,在同一预设地区内,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所匹配的信道号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节点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各自向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一配置数据包时,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发送的其中一个配置数据包后,丢弃重复的另一配置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的默认信道与工作信道同时启用,且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默认信道接收配置数据包并作为中继将所述配置数据包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所述目标通信节点通过所述工作信道接收主节点设备发出的工作命令并作为中继将所述工作命令转发给其他目标通信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设备和每一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具有唯一的ID号;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根据计算规则对所述主节点设备、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或仅对目标通信节点的ID号所包含的至少部分数值进行提取或计算以自动生成所述主节点设备与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相匹配的信道号;其中,所述计算规则得到的结果应落入信道号的编号范围中;在同一主节点设备组网中,若自动生成的信道号存在相同,则通过手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或根据预设规则自动修改重复的信道号,以使得各个目标通信节点之间最终确定的信道号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信道切换命令的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下发信道查询命令,再读取所述目标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号以确保信道号切换正确;若未接收到目标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号,则判定该目标通信节点出现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目标通信节点出现故障后,所述主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后先对已经配置好的正常目标通信节点进行信道切换,待故障的目标通信节点完成维修后再重新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的传输进行数据配置和信道切换。
8.一种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的双模通信;所述主节点设备包括双模通信模块,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具有无线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具有默认信道和多个工作信道,每一工作信道定义有唯一的信道号;所述双模通信系统包括:
配置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使得所述主节点设备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对应的配置数据包;所述配置数据包至少包括配置数据和对应的信道号;
配置单元,用于使得所述目标通信节点接收配置数据包并根据配置数据包完成无线通信端口的数据配置和信道号提取;
信道切换单元,用于使得所述主节点设备向每一目标通信节点发送信道切换命令;所述目标通信节点用于接收信道切换命令并在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信道号统一切换至所述信道号所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建立主节点设备和目标通信节点之间的工作通信。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
CN202311275286.XA 2023-09-28 2023-09-28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459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5286.XA CN117459966A (zh) 2023-09-28 2023-09-28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5286.XA CN117459966A (zh) 2023-09-28 2023-09-28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9966A true CN117459966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8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5286.XA Pending CN117459966A (zh) 2023-09-28 2023-09-28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99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8054A (zh) * 2024-01-31 2024-05-07 广州小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停车场自适应监控的画面数据解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8054A (zh) * 2024-01-31 2024-05-07 广州小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停车场自适应监控的画面数据解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694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having base station function
CN110943817A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7459966A (zh) 基于多信道的双模通信方法、系统及介质、电子设备
US902683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moving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es
US10944716B2 (en) Metering device address management method, collection terminal, and metering device
JP2013532425A (ja) 被試験デバイスと試験を制御する試験装置との同期を確立するために複数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351448A (zh) 一种wifi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19242853A1 (en) Client device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beam management
CN113518125A (zh) 离线数据的上传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988640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068840A1 (en) Backhaul method, unit, data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ntroller, network system, and medium
US10374694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satellite data units of an aircraft
CN112188482B (zh) 标识id配置方法及装置、标识id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315026B (zh) 信道的选择方法、装置、网关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98028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to manage channel usage
US20190335378A1 (en) Access point connectivity
WO2023133707A1 (zh) 信息上报、信息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87874B1 (ko) 파일럿 설정 방법과 장치
CN112929905A (zh)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008173A (zh) 串行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CN220067419U (zh) 一种无线通信电路
CN106936473B (zh) 电力线通信节点分组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63891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23226732A1 (zh) 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US98483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erving sub-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ultiple sub-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