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905A -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905A
CN112929905A CN202110117125.2A CN202110117125A CN112929905A CN 112929905 A CN112929905 A CN 112929905A CN 202110117125 A CN202110117125 A CN 202110117125A CN 112929905 A CN112929905 A CN 112929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transmission interface
preset
tested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7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奇
胡成兵
陆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71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包括: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利用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控制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基于无线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解决了无线网络设备的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传输速率越来越快,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其中,无线局域网络更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使得无线网络设备的出货量也越来越高,对工厂的制造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无线网络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测试无线网络设备的无线吞吐量,以验证无线网络设备的性能是否达到标准。在相关技术中,需要配置屏蔽箱外部的服务端,在打开屏蔽箱放入待测的无线网络设备的时候,还需要对屏蔽箱内部的无线网卡进行配置,在配置好无线网卡后关闭屏蔽箱,最后再运行相应的测试软件;在打开屏蔽箱和关闭屏蔽箱的过程增加了测试步骤和时间,导致测试效率不高。另外,无线网卡在自动连接无线信号时,需要发现、选取和连接信号的过程,由于打开屏蔽箱时,存在其他测试站台无线网卡的无线信号干扰,使得当前测试站台的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时间增加,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解决了无线网络设备的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包括: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利用所述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所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控制所述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所述预设无线网卡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包括:为所述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一SSID;为所述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与所述第一SSID不同的第二SSID;所述对所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包括:为所述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所述第一SSID;为所述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所述第二SSID。
优选地,所述建立所述预设无线网卡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建立所述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与所述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或建立所述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与所述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在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编号信息;检测到所述编号信息与预设编号信息满足预设对应关系,执行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的步骤,其中,所述预设编号信息存储于所述服务端的数据库中。
优选地,在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之前,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则进行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测试,其中,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包括连接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处于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之内。
优选地,在得到所述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大于预设吞吐量;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否则,判定为未通过测试。
第二方面,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包括: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所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所述预设无线网卡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测试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代码,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代码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在无线网络设备的测试过程中,首先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并且,利用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通过自动配置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减少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和预设无线网卡进行配置的步骤,提升了配置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效率。
其次,通过控制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实现在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需要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启用预设无线网卡以建立无线连接,由于可以启用或关闭预设无线网卡,减少了不同测试站台之间的无线信号干扰,在不影响测试效率的基础上,缩短了无线通信连接的发现、选取和连接过程,能够更快速地基于无线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无线网络设备的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并且,利用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通过自动配置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减少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和预设无线网卡进行配置的步骤,提升了配置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效率。
其次,通过控制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实现在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需要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启用预设无线网卡以建立无线连接,由于可以启用或关闭预设无线网卡,减少了不同测试站台之间的无线信号干扰,在不影响测试效率的基础上,缩短了无线通信连接的发现、选取和连接过程,能够更快速地基于无线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对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无线路由器等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测试。为了减少外界电磁波的影响,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将待测的无线网络设备设置在屏蔽箱内,以屏蔽外界电磁波。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测试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端以及待测的无线网络设备,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客户端上。具体的,在屏蔽箱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界通信的多个接口,例如可以为:RJ-45接口、RJ-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等,以便诸如服务器、工作站之类的服务端。对处于屏蔽箱内部的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以及提供测试必要的数据。当然,在屏蔽箱内部还可设置测试必需的接口,例如,用于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供电的供电接口、预设无线网卡的射频线接口等,以保障测试的正常进行的同时,尽量减小屏蔽箱的开口,实现最佳的无线屏蔽效果。
在该测试系统应用于对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测试之前,服务端通过网线与屏蔽箱上的第一接口连接,在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到达测试站台并置于屏蔽箱内时,通过该屏蔽箱上的第二接口建立起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客户端通过网线和屏蔽箱上的第三接口与服务端连接,从而建立起服务端与设置于客户端上的预设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应用于该测试系统中的服务端。请参考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具体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在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时,为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一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为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与第一SSID不同的第二SSID。
由于无线通信协议有很多,例如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ax、蓝牙协议、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协议等。
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以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为支持IEEE802.11ax协议的无线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步骤S201的举例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无线网络设备的天线数量可以设置为1个、4个、6个、8个等,由于IEEE802.11ax协议可以同时支持2.4GHz频段的无线通信连接和5GHz频段的无线通信连接,为了更好地支持IEEE802.11ax协议,无线网络设备需要至少设置两根天线。通过设置在屏蔽箱上的RJ-45接口,建立服务端与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使得服务端能够通过第一通信连接对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具体的,以支持IEEE802.11ax协议的无线路由器为例,对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包括:将无线路由器的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与2.4GHz频段对应;将无线路由器的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与5GHz频段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无线路由器的5GHz频段和2.4GHz频段是相互独立的。
步骤S202:利用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具体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在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时,为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一SSID;为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二SSID。
为了更好地发挥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可以采用支持IEEE802.11ax协议或者传输性能更高的预设无线网卡,例如:支持WiFi7协议的预设无线网卡。
并且,预设无线网卡可以直接通过射频延长线与服务端连接。当然,为了方便对预设无线网卡进行配置并且减少射频延长线带来的性能衰减,可将预设无线网卡设置在屏蔽箱内部的客户端上,例如:笔记本电脑、测试主板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屏蔽箱上的RJ-45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服务端的第二通信连接,并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具体的,以支持IEEE802.11ax协议的预设无线网卡为例,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包括:将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与2.4GHz频段对应;将预设无线网卡的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与5GHz频段对应。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无线网卡的5GHz频段和2.4GHz频段是相互独立的。
另外,通过第二通信连接,还可以对预设无线网卡进行远程维护,例如安装、更新预设无线网卡的驱动、设置预设无线网卡的功能参数、对预设无线网卡的信道进行设置等,以提高第二通信连接的数据传输能力,减少数据传输测试过程中的短板,进而达到更准确的数据传输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以及步骤S202为独立执行的步骤,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
步骤S203:控制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具体的,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建立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与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或建立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与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预设无线网卡的位置设置,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假如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客户端上,利用第二通信连接,服务端可以通过控制客户端来控制预设无线网卡。
情况二:假如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服务端上,利用第二通信连接,服务端可以直接控制预设无线网卡。
针对情况一,以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某一客户端上为例,服务端利用远程终端协议登录至客户端,进而,服务端通过控制客户端来实现控制预设无线网卡的启用和禁用。
具体的,服务端基于Telnet协议来控制客户端,在测试之前选中预设无线网卡并启用,以及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当前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如下函数实现对预设无线网卡的选中和开启:netsh interface setinterface name=“预设无线网卡名称”以及admin=enable,以使预设无线网卡开始工作;进一步地,通过如下函数实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对应连接:netsh wlan connect name=“第一SSID”以及ssid=“第一SSID”;通过以下函数实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对应连接:netsh wlan connect name=“第二SSID”以及ssid=“第二SSID”。
当然,还可以利用其他远程终端协议,例如RDP协议来登录至客户端,并实现控制预设无线网卡的启用和禁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支持IEEE802.11ax协议的无线路由器和预设无线网卡为例,由于预设无线网卡的2.4GHz频段只支持与无线路由器的2.4GHz频段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预设无线网卡的5GHz频段只支持与无线路由器的5GHz频段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以下举例说明:
假如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对应的是2.4GHz频段,此时无线路由器的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对应的是2.4GHz频段,那么此时只能建立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与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
假如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对应的是5GHz频段,此时无线路由器的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对应的是5GHz频段,那么此时只能建立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与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
针对情况二,以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服务端为例,服务端可以通过射频延长线直接控制预设无线网卡。
具体的,服务端可以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硬件管理服务直接控制预设无线网卡,进而实现诸如开启或者关闭预设无线网卡之类的控制。
步骤S104:基于无线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服务端的吞吐量测试工具,可以实现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测试。
假如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某一客户端上,可以使用“iperf”吞吐量测试工具,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具体的,通过“iperf-s-p12345-i1-M”,启用服务端上“12345”端口的iperf,然后通过iperf-c server-ip-pserver-port-i1-t10-w配置客户端上的iperf。进一步地,通过在服务端上使用start\IPERF SERVER\\IperfExe\-s-p12345,开始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在测试结束后,交换服务端与客户端的iperf指令,可得到测试结果,即得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TX(Transport,上行流量)和RX(Receive,下行流量)吞吐量结果。当然,还可以利用其他吞吐量测试工具,例如Speedometer、Nethogs等。
假如预设无线网卡设置于服务端上,可以使用服务端操作系统自带的吞吐量测试工具,直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进一步地,服务端可以基于Telnet协议来控制客户端,在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完成测试之后,选中预设无线网卡并禁用。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如下函数实现对预设无线网卡的选中和禁用:netsh interface set interface name=“预设无线网卡名称”以及admin=disable,以使预设无线网卡停止工作,从而断开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时,为了减少测试过程中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可同时对不同频段的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测试;为了减少不同频段之间的信号干扰,使测试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在同一时间内,只测试一个频段的无线通信连接。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之前,还包括:获取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编号信息;检测到编号信息与预设编号信息满足预设对应关系,执行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的步骤,其中,预设编号信息存储于服务端的数据库中。
具体的,当产线传送带将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传输到测试站台时,将待测无线网络设备放入屏蔽箱中,并有线连接服务端;通过条码枪扫描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上的条码,服务端获取到当前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编号信息,例如SN码、测试站台编号等,利用数据库中的预设编号信息,服务端对获取到的编号信息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数据库中存在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SN码相同的序列号,并且测试站台编号与服务端的编号对应,则表示检测成功,执行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的步骤;如果检测失败,不会继续执行下一步骤,并且会通过语音或显示屏提示失败原因。
基于数据库中的预设编号信息,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防止路由器出厂测试的步骤错乱,导致跳过其余的出厂检测步骤。并且,还有效防止了同一测试站台测试到不同规格性能的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避免测试站台错误地测试规格性能较高或较低的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得到偏差较大的测试结果,使待测无线网络设备无法通过数据传输测试,出现非正常淘汰掉合格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问题,实现准确地选择出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并对其进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测试。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之前,还包括:若检测到无线通信连接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则进行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测试。
具体的,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可以包括连接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处于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之内。基于此,通过如下步骤检测无线通信连接是否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
获取预设无线网卡的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局域网地址),然后通过MAC地址检查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并得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值。如果检测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并且信号强度值处于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之内,则进行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测试,否则提示当前待测的无线路由器存在故障,不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针对预设强度偏差范围,具体的,根据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天线的数量,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天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则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为:两天线的信号强度值之差小于20db。
情况二: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天线的数量小于2,则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为:无线通信连接当前检测时刻的信号强度值减去上一次检测时刻的信号强度值,其差值小于±10db。
在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传送、搬运、配置过程中,因测试人员操作不当,例如,未连接好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网线、碰撞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天线后导致射频线与射频芯片连接异常等,使得在数据传输测试过程中,得到异常的测试结果,甚至出现无法进行数据传输测试的情况,导致非正常淘汰掉合格的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问题,通过上述检测无线通信连接是否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测试结果异常,提高了数据传输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为了选出通过数据传输测试的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在得到测试结果之后,还可以包括: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大于预设吞吐量;若是,则判定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否则,判定为未通过测试。
根据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定位、使用环境、销售市场等因素,设置不同的预设吞吐量。
举例来讲,假如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工作在2.4GHz频段,并且测试时长为10s时,预设吞吐量可以是:TX吞吐量不小于3650MB的同时,RX吞吐量也不小于3500MB;假如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工作在5GHz频段,并且测试时长为20s时,预设吞吐量可以是:TX吞吐量不小于17900MB的同时,RX吞吐量也不小于16400MB。完成数据传输测试后,服务端会控制屏蔽箱开启,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将未通过测试的无线网络设备放入不良品区,将通过测试的无线网络设备放入传送带,以进行下一环节的出厂检测。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参考图3所示的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301,用于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第二配置单元302,用于利用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控制单元303,用于控制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测试单元304,用于基于无线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第一配置单元301中,第一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第二配置单元302中,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第一配置单元301,包括:
第一配置子单元,用于为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一SSID;
第二配置子单元,用于为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与第一SSID不同的第二SSID。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第二配置单元302,包括:
第三配置子单元,用于为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一SSID;
第四配置子单元,用于为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二SSID。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控制单元303,具体用于建立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与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或建立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与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编号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编号信息与预设编号信息满足预设对应关系,执行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的步骤,其中,预设编号信息存储于服务端的数据库中。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还包括:
测试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无线通信连接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则进行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测试,其中,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包括连接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处于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之内。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还包括:
测试结果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大于预设吞吐量;若是,则判定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否则,判定为未通过测试。
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设备。
参考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设备,包括:存储器401、处理器40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402上运行的代码,处理器402在执行代码时实现前文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
其中,在图4中,总线架构(用总线400来代表),总线4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400将包括由处理器4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4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4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406在总线400和接收器403和发送器404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403和发送器404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402负责管理总线4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401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4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第四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501,该程序5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自动配置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减少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和预设无线网卡进行配置的步骤,提升了配置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效率。其次,通过控制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实现在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需要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启用预设无线网卡以建立无线连接,由于可以启用或关闭预设无线网卡,减少了不同测试站台之间的无线信号干扰,在不影响测试效率的基础上,缩短了无线通信连接的发现、选取和连接过程,能够更快速地基于无线通信连接,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最终,实现了提高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效率的技术效果。
2、不同测试站台通过配置不同的第一SSID和第二SSID,不会出现非目标测试站台的预设无线网卡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也就没有建立错误的无线通信连接、发现无线通信连接建立错误以及断开错误连接的步骤,保证目标测试站台的无线网卡自动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缩短了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时间,从而有效地缩短各个测试站台建立各自无线通信连接的时间。
3、基于数据库中的预设编号信息,对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防止路由器出厂测试的步骤错乱,导致跳过其余的出厂检测步骤。并且,还有效防止了同一测试站台测试到不同规格性能的无线路由器,避免测试站台错误地测试规格性能较高或较低的无线路由器,使得测试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无法通过数据传输测试,出现非正常淘汰掉合格无线路由器的问题,实现准确地选择出目标无线路由器,并对其进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测试。
4、在无线路由器的传送、搬运、配置过程中,因测试人员操作不当,例如,未连接好无线路由器的网线、碰撞无线路由器的天线后射频线与射频芯片连接异常等,使得在数据传输测试过程中,得到异常的测试结果,甚至出现无法进行数据传输测试的情况,出现非正常淘汰掉合格的无线路由器的问题,通过检测无线通信连接是否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测试结果异常,提高了数据传输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5、通过第二通信连接,还可以对预设无线网卡进行远程维护,例如安装、更新预设无线网卡的驱动、设置预设无线网卡的功能参数、对预设无线网卡的信道进行设置等,以提高第二通信连接的数据传输能力,减少数据传输测试过程中的短板,进而达到更准确的数据传输测试结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利用所述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所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控制所述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所述预设无线网卡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
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包括: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和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包括:为所述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第一SSID;为所述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与所述第一SSID不同的第二SSID;
所述对所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包括:为所述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所述第一SSID;为所述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配置所述第二SSI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预设无线网卡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子网络传输接口与所述第三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或
建立所述第二子网络传输接口与所述第四子网络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编号信息;
检测到所述编号信息与预设编号信息满足预设对应关系,执行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的步骤,其中,所述预设编号信息存储于所述服务端的数据库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满足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则进行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测试,其中,预设连接强度条件包括连接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处于预设强度偏差范围之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大于预设吞吐量;
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否则,判定为未通过测试。
8.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利用服务端与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服务端与预设无线网卡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对所述预设无线网卡的第二网络传输接口进行配置;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预设无线网卡开启,并利用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接口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接口,建立所述预设无线网卡与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测试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对所述待测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代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
CN202110117125.2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929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7125.2A CN112929905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7125.2A CN112929905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905A true CN112929905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68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7125.2A Pending CN112929905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9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0574A (zh) * 2022-01-19 2022-04-22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095A (zh) * 2012-12-14 2014-06-18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传感器网络中线形拓扑网络规范的认证测试方法
CN104518924A (zh) * 2013-10-03 2015-04-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及结果比对方法及系统
CN105813126A (zh) * 2016-04-27 2016-07-27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ap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6130665A (zh) * 2016-06-12 2016-11-16 陈松 一种无线测试装置
CN106646053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深圳市磊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量产WiFi/蓝牙产品的天线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6657515A (zh) * 2016-11-30 2017-05-10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测试系统、方法及测试站
CN106817180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844268A (zh) * 2017-02-15 2017-06-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备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7370640A (zh) * 2017-08-21 2017-11-21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自动控制网卡连接ap进行测试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69986A (zh) * 2016-08-15 2018-03-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性能测试系统、扩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055171A (zh) * 2018-01-22 2018-05-18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整合吞吐量和终测的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08449229A (zh) * 2018-03-06 2018-08-24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并发测试系统和方法
CN207977961U (zh) * 2018-03-16 2018-10-16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终端产品天线发射功率近场测试系统
CN109327350A (zh) * 2018-09-07 2019-02-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进行终端测试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9348540A (zh) * 2018-11-15 2019-02-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系统、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450741A (zh) * 2018-12-20 2019-03-08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卡Wi-Fi连接可靠性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012487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无线网卡设备无线漫游功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1245527A (zh) * 2020-03-27 2020-06-05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性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1462811A (zh) * 2020-04-22 2020-07-28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095A (zh) * 2012-12-14 2014-06-18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传感器网络中线形拓扑网络规范的认证测试方法
CN104518924A (zh) * 2013-10-03 2015-04-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及结果比对方法及系统
CN106817180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5813126A (zh) * 2016-04-27 2016-07-27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ap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6130665A (zh) * 2016-06-12 2016-11-16 陈松 一种无线测试装置
CN107769986A (zh) * 2016-08-15 2018-03-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性能测试系统、扩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6657515A (zh) * 2016-11-30 2017-05-10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测试系统、方法及测试站
CN106646053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深圳市磊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量产WiFi/蓝牙产品的天线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6844268A (zh) * 2017-02-15 2017-06-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备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7370640A (zh) * 2017-08-21 2017-11-21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自动控制网卡连接ap进行测试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55171A (zh) * 2018-01-22 2018-05-18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整合吞吐量和终测的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08449229A (zh) * 2018-03-06 2018-08-24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并发测试系统和方法
CN207977961U (zh) * 2018-03-16 2018-10-16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终端产品天线发射功率近场测试系统
CN109327350A (zh) * 2018-09-07 2019-02-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进行终端测试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9348540A (zh) * 2018-11-15 2019-02-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系统、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450741A (zh) * 2018-12-20 2019-03-08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卡Wi-Fi连接可靠性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012487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无线网卡设备无线漫游功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1245527A (zh) * 2020-03-27 2020-06-05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性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1462811A (zh) * 2020-04-22 2020-07-28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0574A (zh) * 2022-01-19 2022-04-22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0574B (zh) * 2022-01-19 2023-12-19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3460B1 (ko) 디바이스의 임베디드 무선 기술을 이용하는 디바이스 제조방법
US7072326B2 (en) Network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method
EP257119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grading radio relay equipment
KR20160045748A (ko) 조정된 전송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파워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방법
CN111542081B (zh) 通信切换方法、装置及物联网通信模组
CN108886677A (zh) 用于蓝牙设备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US9544787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s using interleaved device setup and testing
WO2017048561A1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low power radio frequency (rf)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
CN112351448A (zh) 一种wifi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980949A (zh) 一种异频测量的启动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048558A1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low power radio frequency (rf)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
US202300830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nd validating an open ran based fronthaul site without network connectivity
CN112929905A (zh)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365286A (zh) 无线网络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41494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
US118387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
JP460069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試験システム
KR101823113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국제표준 인증시험을 위한 시험항목 산출 및 자동화 관리시스템
CN111373681B (zh) 用于通过传输拥塞通信信道信号来延迟待测设备(dut)的信号传输的方法
CN111065153B (zh) 多业务数字分布式接入系统mdas开通方法及装置
US201902463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s of wireless points of access during testing of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s under test (duts)
CN107528714A (zh) 脚本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路由器
CN114501523B (zh) 一种wapi切换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071648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4132068A1 (en) Testing and validating a remote unit at an open ran based fronthaul site without network conne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