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3966A -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3966A
CN117453966A CN202311381032.6A CN202311381032A CN117453966A CN 117453966 A CN117453966 A CN 117453966A CN 202311381032 A CN202311381032 A CN 202311381032A CN 117453966 A CN117453966 A CN 117453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user
custom
cloud
host fac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10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伟
周鹏
刘艾
苟现敏
姚新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810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3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3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41Comp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本申请通过采用云端AI自编译的方式实现用户的自定义场景设置,同时还设置了主机厂编译能够实现对复杂场景的编译,提高了场景的覆盖率;同时,在架构中设置了两重安全仲裁,能够调整用户的风险触发条件,能够根据触发条件将当前车载场景准确切换为用户设置的自定义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云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用户对车辆的需求已从代步工具变成用车过程的全生命场景体验的需求,因此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场景是触发用户愉悦驾车体验的一个关键要素。
目前市面上的场景仅依赖于传统车辆电气架构,使得出厂时的场景为固定的几种,导致场景较为单一,例如,小憩模式、透气模式等,并且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仅能在固定的场景中进行选择,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车载功能自定义,例如,自动调节座椅角度、车窗开启开度,更换导航语音等,目前现在有技术中对于车载自定义场景的编译往往是在车端进行,不仅限制了自定义场景的覆盖率,同时,车端场景编译的故障感知也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在选定对应的场景后,还需要用户手动点击才能触发,造成用户的体验感较差,无法满足用户对主动化场景服务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云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设置车载使用场景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自定义场景中查找与自身需求类似的场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类似场景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结果进行校核处理,以此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场景进行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具体包括: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中的构建参数,当所述构建参数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所述构建参数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多个类似场景;将多个所述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根据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类似场景确定第一自定义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用户的自定义场景构建需求,并对用户构建需求进行判断,当用户的自定义场景构建需求满足条件时,能够在云端的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到与用户构建需求对应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类似场景推送给用户选择,以此来确定初步的自定义场景,极大的便捷了用户构建自定义场景的方式,同时类似场景查找过程是在云端进行,自定义场景库更加丰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包括云端自定义场景和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所述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是否满足云端场景编译要求;若是,则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场景编译,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若否,则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用户确认选择转发时,则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转发至所述主机厂端进行场景编译,并得到所述主机厂端编译完成后的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自定义场景的场景编译,并且能够根据第一自定义场景的性质选择在云端或者是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云端无法实现对第一自定义场景的编译时,则可以下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满足了对不同复杂程度自定义场景的编译,使得能够编译的复杂场景更多,提高了场景的覆盖率;同时,采用云端自编译的方式,编辑调整及BUG修复不涉及车端整改,用户感知故障较少。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核处理包括安全仲裁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所述安全仲裁包括云端安全仲裁和主机厂安全仲裁;所述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具体包括: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一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二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并下发至车端,能够使车端根据对应的校核结果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自定义场景;同时,还设置了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中云端自定义场景和主机厂自定义场景不同的校核处理,其中,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了云端安全仲裁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对主机厂自定义场景仅进行了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这是考虑到经过主机厂端进行编译的自定义场景不需要进行安全仲裁的问题,进行分类校核处理,有利于调整用户的风险触发条件。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未通过时,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当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三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三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自定义场景设置不同的安全仲裁方式,当自定义场景无法由云端进行安全仲裁时,则可以下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并在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后,继续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保证了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自定义场景能够设置对应的主机厂安全仲裁进行处理,同时,也保证了对自定义场景安全仲裁的确定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一类似场景;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一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一类似场景;所述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二类似场景;将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二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二类似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对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经过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后得到的校核结果进一步在云端的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询,当查询到相关的类似场景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将要下发的自定义场景,用户此时既可以选择继续保持目前的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同时也可以选择与之类似的类似场景,可使得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设置,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产生的自定义场景更加准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之后还包括:当接收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时,将当前车载场景转换为所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自定义场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好的自定义场景实现场景触发,当车端检测到触发条件时,则会自动进行切换,将当前车载场景切换为对应的自定义场景,保证了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的场景体验感。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包括: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包括:构建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中的构建参数,当所述构建参数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所述构建参数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多个类似场景;第一自定义场景确定单元,用于将多个所述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根据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类似场景确定第一自定义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包括:编译要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是否满足云端场景编译要求;云端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若是,则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场景编译,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若否,则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用户确认选择转发时,则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转发至所述主机厂端进行场景编译,并得到所述主机厂端编译完成后的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包括: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一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二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还包括:场景转发单元,用于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未通过时,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场景重合度校核单元,用于当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三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三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类似场景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一类似场景;第一校核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一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一类似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包括:第二类似场景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二类似场景;第二校核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二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二类似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用户自定义场景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时,将当前车载场景转换为所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自定义场景。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端,所述云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自定义场景中查找与自身需求类似的场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类似场景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结果进行校核处理,以此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场景进行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2)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用户的自定义场景构建需求,并对用户构建需求进行判断,当用户的自定义场景构建需求满足条件时,能够在云端的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到与用户构建需求对应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类似场景推送给用户选择,以此来确定初步的自定义场景,极大的便捷了用户构建自定义场景的方式,同时类似场景查找过程是在云端进行,自定义场景库更加丰富。
(3)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自定义场景的场景编译,并且能够根据第一自定义场景的性质选择在云端或者是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云端无法实现对第一自定义场景的编译时,则可以下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满足了对不同复杂程度自定义场景的编译,使得能够编译的复杂场景更多,提高了场景的覆盖率;同时,采用云端自编译的方式,编辑调整及BUG修复不涉及车端整改,用户感知故障较少。
(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并下发至车端,能够使车端根据对应的校核结果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自定义场景;同时,还设置了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中云端自定义场景和主机厂自定义场景不同的校核处理,其中,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了云端安全仲裁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对主机厂自定义场景仅进行了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这是考虑到经过主机厂端进行编译的自定义场景不需要进行安全仲裁的问题,进行分类校核处理,有利于调整用户的风险触发条件。
(5)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自定义场景设置不同的安全仲裁方式,当自定义场景无法由云端进行安全仲裁时,则可以下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并在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后,继续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保证了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自定义场景能够设置对应的主机厂安全仲裁进行处理,同时,也保证了对自定义场景安全仲裁的确定性。
(6)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对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经过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后得到的校核结果进一步在云端的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询,当查询到相关的类似场景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将要下发的自定义场景,用户此时既可以选择继续保持目前的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同时也可以选择与之类似的类似场景,可使得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设置,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产生的自定义场景更加准确。
(7)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好的自定义场景实现场景触发,当车端检测到触发条件时,则会自动进行切换,将当前车载场景切换为对应的自定义场景,保证了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的场景体验感。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用户场景编译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缩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用户控车操作的流程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车辆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100-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200-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和300-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501-存储器、502-处理器和503-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云端及存储介质。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相关技术中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设置车载使用场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自定义场景中查找与自身需求类似的场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类似场景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结果进行校核处理,以此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场景进行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设置车载使用场景的问题。
本申请中,通过云端AI自编译、主机厂人工编辑(极复杂场景,例如:当目标人物上副驾时,将导航的小团团语音播报调整为目标人物音色)实现用户自定义场景最大范围化;通过云端安全仲裁、主机厂安全仲裁保证用户自定义场景的功能安全;通过高价值自定义场景(如复杂场景、需要主机厂进行程序编译的部分场景;或云端统计的使用率最高场景的top3-5)的用户群体分享给主机厂和场景编辑车主带来经济收益。
具体而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能够使用户在保证用车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实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或者使用其他用户分享的使用场景。
如图1所示,该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中的构建参数,当所述构建参数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所述构建参数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多个类似场景;
将多个所述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根据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类似场景确定第一自定义场景。
如图2所示,本申请对于用户使用自定义场景构建场景,提供了2种构建模式,分别为语音构建模式和常规构建模式。其中,语音构建模型是指自定义场景APK(软件应用)可直接调用语音APK;用户在自定义场景APK触发(接收到用户的操作语音)语音输入时,调用语音APK能够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展示在自定义场景界面,用户确认后构建输入完成(指的是语音转化的文字最终转化成可执行的控制指令);常规构建模式是指用户使用常规构建输入(输入支持弹框选择或自行打字构建)自定义场景后,使用常规输入支持能够展示类似场景推荐,用户可以直接选择对应场景,如场景分类确认为高价值或极复杂场景,则显示需要收取费用。
其中,对于类似场景推荐及选择是指用户使用常规构建时,当用户输出的构建参数(前置条件以及触发条件,例如前置条件:车门打开状态;触发条件:关闭车窗)满足判断要求(场景的前置调节和输出都差不多时,比如:用户输入一个副驾坐人时,将功放播放类型调整为整车播放;而平台有一个当副驾或后排有人时将功放播放类型调整为整车播放,这时候云端会控制车端对用户推荐平台的自定义场景)时,自定义场景APK会将当前构建信息传递给场景server(场景server将平台新增的场景代码合入到场景server内部,代码要在车端合入后才能生效,可以理解为软件组版),通过TSP给到平台,平台将用户自定义场景库中类似场景通过TSP推回车端,自定义场景APK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用户的自定义场景构建需求,并对用户构建需求进行判断,当用户的自定义场景构建需求满足条件时,能够在云端的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到与用户构建需求对应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类似场景推送给用户选择,以此来确定初步的自定义场景,极大的便捷了用户构建自定义场景的方式,同时类似场景查找过程是在云端进行,自定义场景库更加丰富。
在步骤S102中,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判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是否满足云端场景编译要求;若是,则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场景编译,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若否,则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用户确认选择转发时,则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转发至所述主机厂端进行场景编译,并得到所述主机厂端编译完成后的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在云端无法编译时,会在显示界面的进度提示用户;如用户选择主机厂编译,则会流到主机厂进行编译,并提示收取费用;如后续有其他用户选择此场景,也会有一部分费用给到首次发现此场景的用户。
也就是说,用户完成构建场景后,自定义场景APK会将当前构建信息传递给场景server,场景server通过TSP平台传递给云平台场景构建AI区域。场景构建AI区域确认可编译,完成编译(使用应用的SDK和服务ID,云平台有整车所有的接口,通过AI写代码,写好后下发车端);若场景构建AI区域确认无法编译,则下发给车端自定义场景APK提示:“场景复杂程度高,让用户选择取消/转主机场端人工编译(提示可能收费&时间周期长)”,用户确认需编译后,场景构建AI区域将编译需求转至主机厂端,主机厂端完成编译(主机厂定制化开发后推送到云端),编译完成后给到场景构建AI区域。
即本申请采用云端AI自编译,编辑调整及BUG修复不涉及车端整改,用户感知故障较少。编译方式分为云端AI自编译和主机厂人工编辑;场景覆盖率更大,能实现的复杂编译场景更多。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第一自定义场景的场景编译,并且能够根据第一自定义场景的性质选择在云端或者是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云端无法实现对第一自定义场景的编译时,则可以下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满足了对不同复杂程度自定义场景的编译,使得能够编译的复杂场景更多,提高了场景的覆盖率;同时,采用云端自编译的方式,编辑调整及BUG修复不涉及车端整改,用户感知故障较少。
在步骤S103中,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两重安全仲裁,通过识别、引导、提示、调整用户的风险触发条件和执行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一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二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并下发至车端,能够使车端根据对应的校核结果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自定义场景;同时,还设置了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中云端自定义场景和主机厂自定义场景不同的校核处理,其中,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了云端安全仲裁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对主机厂自定义场景仅进行了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这是考虑到经过主机厂端进行编译的自定义场景不需要进行安全仲裁的问题,进行分类校核处理,有利于调整用户的风险触发条件。
进一步的,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未通过时,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自定义场景设置不同的安全仲裁方式,当自定义场景无法由云端进行安全仲裁时,则可以下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并在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后,继续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保证了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自定义场景能够设置对应的主机厂安全仲裁进行处理,同时,也保证了对自定义场景安全仲裁的确定性(如图3所示);另外,如图3所示,图中的动力域仅支持开关打开关闭;同时,本发明中设置由场景server仲裁,实现UI/UE显示与功能逻辑解耦;相互升级不影响;场最server需要 有HU内部所有功能接口、整车最大程度的信号通讯协议;VODR是指车内雷达。
当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三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三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场景构建AI区域将编译后的场景给到安全仲裁进行安全仲裁(平台AI编译的场景需要确认档位、防盗和车速有无风险;涉及上述三点的均转给主机厂确认,不涉及则直接通过),安全仲裁完成后(如平台场景仲裁无法完成,给到主机厂端仲裁,人工确认有无安全、防盗风险;由主机厂完成编译的编译场景不用进行安全仲裁),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如有高重合场景会再次提示用户是否切换为已有的类似场景),校核完成后,通过TSP下发车端,场景server保存,自定义场景APK生成对应场景(代码从云端下发给车机合入后,车机显示有一种新增的场景,支持用户打开和关闭的队友UI显示)。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一类似场景。
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一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一类似场景。
根据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二类似场景。
将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二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二类似场景。
本申请中对场景重合度校核确认:当判定有类似场景后,会提示用户是否切换为已有类似场景,支持用户切换;如用户仍需生成本次设定场景,支持用户构建本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对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经过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后得到的校核结果进一步在云端的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询,当查询到相关的类似场景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将要下发的自定义场景,用户此时既可以选择继续保持目前的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同时也可以选择与之类似的类似场景,可使得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设置,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产生的自定义场景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当接收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时,将当前车载场景转换为所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自定义场景。
本申请中对用户自定义场景触发:所有的触发条件/执行输出,均可转换为场景server收到/调用应用的SDK(仅HU内应用层)、服务ID(HU跨层交流和关联非HU控制器)。例如:“当目标人物上车时,将导航的语音播报调整为目标人物音色”。场景server收到服务ID判断副驾座椅有人且场景server收到摄像头应用的SDK确认是目标人物(目标人物的人脸已录入),场景server调用地图的SDK中具体的语音播报ID,将地图APP的语音播报音色调整为目标人物音色(目标人物音色之前已录入)。
场景server能够调用HU(车载娱乐系统)内部所有的应用SDK,如导航、语音、音乐、摄像头应用、MIC应用等。
涉及非HU单独实现功能,场景server支持调用HU相关的服务ID,通过CarService/vehicle给到MCU转到外域(整车其他ECU)。
本申请中增加了场景server模块,将自定义场景APK与场景server分开,自定义场景APK只做显示,场景server负责信号逻辑处理;2个板块开发与升级分开,互相干涉场景低,迭代更方便。
其中,用户可对高体验、高价值场景进行分享带来收益,主机厂针对部分复杂场景采用人工编译收取费用。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好的自定义场景实现场景触发,当车端检测到触发条件时,则会自动进行切换,将当前车载场景切换为对应的自定义场景,保证了用户需求的展现,有利于提升用户的场景体验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自定义场景中查找与自身需求类似的场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类似场景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结果进行校核处理,以此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场景进行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下面进一步按执行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步骤介绍整个实现过程,如图4所示:
步骤S1,开始,执行步骤S2;
步骤S2,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继续执行步骤S3;
步骤S3,根据当前场景构建信息查找有无云端类似场景,若有,则继续执行步骤S4;若无,则执行步骤S5;
步骤S4,将多个所述云端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根据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类似场景确定第一自定义场景,继续执行步骤S8;
步骤S5,进行外部类似场景推荐,继续执行步骤S6;
步骤S6,当查询到外部类似场景时,判断用户是否接受推荐,若是,继续执行步骤S7;若否,则执行步骤S4;
步骤S7,进行推荐的外部类似场景应用,继续执行步骤S19;
步骤S8,判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是否满足云端场景编译要求,若是,继续执行步骤S9;若否,继续执行步骤S10;
步骤S9,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场景编译,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继续执行步骤S11;
步骤S10,将第一自定义场景下发至车端,并执行步骤S12;
步骤S11,判断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是否完成云端安全仲裁,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13;若否,则执行步骤14;
步骤S12,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若是,则执行步骤S15,若否则执行步骤S19;
步骤S13,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或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校核结果,并继续执行步骤S16;
步骤S14,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未通过时,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并判断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是否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7;
步骤S15,当用户确认选择转发时,则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转发至所述主机厂端进行场景编译,并得到所述主机厂端编译完成后的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并继续执行步骤S13;
步骤S16,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并继续执行步骤S18;
步骤S17,当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未通过时,提示用户自定义场景不通过,并继续执行步骤S19;
步骤S18,当接收到自定义场景的触发指令时,将当前场景切换为用户自定义场景,继续执行步骤S19;
步骤S19,结束。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自定义场景中查找与自身需求类似的场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类似场景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结果进行校核处理,以此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场景进行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10包括: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100、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200和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300。
具体地,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100,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
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200,用于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
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300,用于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100包括:构建参数获取单元和第一自定义场景确定单元。
其中,构建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中的构建参数,当所述构建参数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所述构建参数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多个类似场景;
第一自定义场景确定单元,用于将多个所述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根据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类似场景确定第一自定义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200包括:编译要求判断单元、云端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和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
其中,编译要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是否满足云端场景编译要求;
云端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若是,则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场景编译,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
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若否,则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用户确认选择转发时,则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转发至所述主机厂端进行场景编译,并得到所述主机厂端编译完成后的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300包括: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和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
其中,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一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二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还包括:场景转发单元和场景重合度校核单元;
场景转发单元,用于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未通过时,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
场景重合度校核单元,用于当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三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三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类似场景生成子单元和第一校核结果生成子单元;
第一类似场景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一类似场景;
第一校核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一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一类似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单元包括:第二类似场景生成子单元和第二校核结果生成子单元;
第二类似场景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二类似场景;第二校核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二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二类似场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还包括:用户自定义场景切换单元;
用户自定义场景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时,将当前车载场景转换为所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自定义场景。
除此之外,本申请还可以对用户已自定义设置的场景进行修改和删除,用户可通过云端修改自定义场景,并下发至车端,通过车机Tbox控制车辆空调的开启、温度、工作模式、风量、空气净化、前除霜、后除霜、内外循环、温度同步功能,控制座椅前后移动、通风、加热、放倒功能、控制音乐的播放、关闭以及歌曲切换、音效功能,控制氛围灯的亮起、熄灭以及颜色切换、亮度调节功能,控制车窗的打开与关闭、开度功能,控制天窗的打开与关闭功能,控制驾驶模式的调节、控制中控屏幕的显示模式功能,控制车内香氛种类、释放时长以及释放浓度功能,以此来对自定义场景进行中设置的车载功能进行增删或修改,也无需再重新自定义新场景,修改方便,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自定义场景中查找与自身需求类似的场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类似场景进行编译,并对编译后的结果进行校核处理,以此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场景进行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设置车载使用场景的问题。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该云端可以包括:
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2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
进一步地,云端还包括:
通信接口503,用于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5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5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和通信接口5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地,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N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N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N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N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N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
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
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中的构建参数,当所述构建参数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所述构建参数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多个类似场景;
将多个所述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根据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类似场景确定第一自定义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包括云端自定义场景和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所述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是否满足云端场景编译要求;
若是,则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场景编译,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
若否,则提示用户是否选择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编译,当用户确认选择转发时,则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转发至所述主机厂端进行场景编译,并得到所述主机厂端编译完成后的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核处理包括安全仲裁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所述安全仲裁包括云端安全仲裁和主机厂安全仲裁;所述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具体包括:
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一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二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云端安全仲裁,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云端安全仲裁未通过时,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转发至主机厂端进行主机厂安全仲裁;
当所述主机厂安全仲裁通过时,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三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三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第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一类似场景;
将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一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一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云端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一类似场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进行类似场景重合度校核,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在所述自定义场景库中查找类似场景,得到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的多个第二类似场景;
将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和多个所述第二类似场景推送至用户进行选择,并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结果得到第二校核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校核结果包括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或所述主机厂自定义场景对应的第二类似场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时,将当前车载场景转换为所述自定义场景触发指令对应的所述用户自定义场景。
9.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系统包括:
第一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构建信息在自定义场景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用户确定的第一自定义场景;
第二自定义场景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自定义场景进行场景编译,得到第二自定义场景;
自定义场景校核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自定义场景进行校核处理得到校核结果,并根据所述校核结果控制车端生成对应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
10.一种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所述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81032.6A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Pending CN117453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1032.6A CN117453966A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1032.6A CN117453966A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3966A true CN117453966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1032.6A Pending CN117453966A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39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1505A (zh) 一种车辆灯效的自定义方法及系统、车辆
CN110008690B (zh) 终端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1017438A (zh) 对车辆闪速存储器进行远程重编程的方法
CN113459943B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53584A (zh) 维修车辆的系统和方法
CN112959961A (zh) 特定模式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61050B (zh) 场景触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3591A (zh) 高集成度辅助驾驶控制方法、多核微处理器及系统
CN1139613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78474B (zh)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26066A (zh) 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392363A (zh) 一种车载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299947A (zh) 生成方法、车辆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7775A (zh) 氛围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CN109600427A (zh) 洗车效果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7453966A (zh) 一种用户自定义使用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云端
CN115686305A (zh) 车辆的功能自定义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0132300A (zh) 网约车的导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3515698B (zh) 网约车的个性化定制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431904B (zh) 一种车辆功能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179298A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车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72712A (zh) 一种座舱服务方法及座舱服务系统
CN109927733A (zh) 一种交互设备的引导方法、hmi计算机系统及车辆
CN115915060A (zh) 一种基于蓝牙控制器的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7714505A (zh) 车辆的个性化设置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