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3026B -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3026B
CN117453026B CN202311757505.8A CN202311757505A CN117453026B CN 117453026 B CN117453026 B CN 117453026B CN 202311757505 A CN202311757505 A CN 202311757505A CN 117453026 B CN117453026 B CN 117453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liquid cooling
base
liqui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575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53026A (zh
Inventor
官長明
吴俊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575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3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5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3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该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基座机构,适于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基座机构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至少一对散热机构,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呈中空结构,使所述散热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形成液冷回路。在实际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无需拆卸散热机构,也无需将散热机构拆卸到其他位置,只需要将散热机构从散热位置旋转移动到维护位置,使得散热机构处于本身的活动范围内,并不会占用其他元件的位置,从而可以节约空间,同时能够大大减少操作流程,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服务器算力的提升,服务器中处理器使用的功耗也越来越大,相对的产生的热也愈来愈多,使得服务器内部的温度不断提升。为了对处理器进行散热,使得处理器能够正常运作,处理器上通常设置有液冷散热装置,利用液体封闭式回路将热带走。
然而,为了保证液冷散热装置对处理器的良好散热,液冷散热装置通常是可拆卸地安装到处理器的上方,在对处理器进行维护时,需要技术人员手动拆卸液冷散热装置,在对处理器维护完毕之后,还需要技术人员手动将液冷散热装置重新安装到处理器的上方。
因此,在维护过程中,操作流程过于繁琐,不方便技术人员操作,使得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以解决在维护过程中,操作流程过于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该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包括:
基座机构,适于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基座机构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
至少一对散热机构,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呈中空结构,使所述散热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形成液冷回路;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管和旋转套筒;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散热机构连通;所述旋转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机构旋转连通,且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基座机构为旋转密封;
所述散热机构、所述基座机构以及所述基板包围形成容纳待散热器件的空间。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机构活动设置,使散热机构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将待散热器件露出以及遮盖。因此,在实际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将散热机构相对于基座机构做旋转运动,在散热机构旋转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待散热器件露出,也无需将散热机构拆卸到其他位置,只需要将散热机构从散热位置旋转移动到维护位置,使得散热机构处于本身的活动范围内,并不会占用其他元件的位置,从而可以节约空间,同时能够大大减少操作流程,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能够起到轴承作用,使得散热机构能够顺利与基座机构之间产生转动。同时,转动机构还能起到管路作用,直接通过转动机构中的中空结构即可导通液冷回路,无需额外设置液冷管路,从而能够简化散热机构的整体结构,方便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进一步地,可以在基座机构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转动组件,从而可以通过两侧的转动组件将散热机构牢牢限制在基座机构内,使得散热机构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基座机构中脱离,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放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放置,在维护时,只需要从侧面打开散热机构即可,无需占用在竖直方向上的使用空间,从而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从侧面打开散热机构,相较于从其他方向打开而言,明显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操作。同时,装置整体的重心较低,不会出现散热机构向其他方向倾倒的情况,进而也能够保证装置能够稳定使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在维护时,若两侧没有额外空间进行移动,那么只需要从两侧直接向上提起散热机构即可,无需占用在水平方向上的使用空间,从而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从两侧直接向上提起散热机构,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散热机构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
所述基座机构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
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机构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旋转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进行相对转动时,保持密封状态;以及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进行相对转动时,保持密封状态。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旋转套筒,在对液冷介质进行导流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旋转轴承的作用,能够减小散热机构与液冷机构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保证技术人员在维护过程中能够顺畅使用。同时,减小摩擦力还可以减少散热机构与液冷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旋转密封,能够保证液冷介质不会在旋转过程中向外漏出,使得装置整体能够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进水口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以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防水件。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水件,能够在设置旋转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转动组件与进水口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液冷介质从连接管与基座机构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从而能够避免基板以及基板上的电子器件被损坏,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并且,防水件可以使用防水垫圈,能够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也不会占用过多的内部空间,在服务器内部设置有主板液冷散热装置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服务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套筒包括:
套筒本体,呈筒状结构;所述套筒本体的第一端口适于对接所述连接管,所述套筒本体的第二端口适于套在所述基座机构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上;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基座机构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旋转密封;
内螺柱,套有防水件,伸入所述套筒本体后,从所述第一端口穿出,使防水件位于所述内螺柱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内螺柱穿出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柱呈中空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内螺柱,可以将套筒本体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在更换和维护时,可以根据套筒本体和连接管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替换和维护,无需整体直接替换掉,或者整体进行大面积的维护,从材料本身来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材料的使用。并且,将内螺柱设置成中空结构,可以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导流的作用,无需在套筒本体上设置专门与连接管对接的螺纹,防止因螺纹磨损造成旋转套筒漏水,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密封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件为防水垫圈。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机构包括:
液冷基座,适于固定在基板上;
液冷总管,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上;所述液冷总管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所述散热机构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液冷总管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液冷总管,可以将液冷介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集成在一起,从而无需额外对液冷专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进行布置,在规划方面上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并且,由于散热机构是可活动地连接在液冷总管上,所以液冷管路能够对散热机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散热机构在散热位置直接贴附到待散热器件上,保证待散热器件正常运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机构还包括:
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在所述散热机构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支撑座抵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座,当散热机构处于散热位置时,支撑座和液冷总管可以同时对散热机构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减小散热机构对液冷总管的压力。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小压力对液冷总管产生的变形程度,保证装置整体的正常运作。同时,由于设置有支撑座,技术人员在维护时,可以直接通过支撑座确定散热机构的落点位置,从而可以直接对散热机构进行移动,方便技术人员对散热机构进行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机构还包括:
弹起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在一对散热机构相互靠近并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散热机构抵接所述弹起件,使所述弹起件处于压缩状态;
在所述弹起件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散热机构从散热位置弹起,在外力作用下,一对散热机构相互远离并处于维护位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弹起件,在技术人员想要操作散热机构对待散热器件进行维护时,可以直接操作弹起件,使得散热机构从散热位置弹起,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散热机构,并且只需要移动散热机构即可,无需其他多余的解锁动作。进一步地,当维护完毕时,技术人员可以重新将散热机构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散热位置,使得弹起件回位,从而能够使散热机构重新对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
散热器,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机构上;
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
一对散热机构在散热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具有将一对散热机构相互锁定的第一位置,以及将一对散热机构相互分离的第二位置;
所述定位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弹起件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散热机构从散热位置弹起。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在维护完毕时,技术人员可以重新将散热机构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散热位置,使得弹起件回位,并使用定位组件将一对散热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散热机构重新对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在技术人员想要操作散热机构对待散热器件进行维护时,可以直接操作定位组件,使得一对散热机构互相分开,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散热机构能够从散热位置自动弹起,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散热机构,并且只需要移动散热机构即可,无需其他多余的解锁动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销,设置在一对散热机构中的其中一个上;
定位孔,设置在一对散热机构中的另一个上;
一对散热机构在散热位置时,所述定位销适于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将一对散热机构相互锁定;以及所述定位销适于从所述定位孔中向外拔出,将一对散热机构相互分离。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销和定位孔,在维护完毕时,技术人员可以重新将散热机构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散热位置,使得弹起件回位,并将定位销向定位孔中移动,使一对散热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散热机构重新对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在技术人员想要操作散热机构对待散热器件进行维护时,可以直接将定位销从定位孔中移动,使得一对散热机构互相分开,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散热机构能够从散热位置自动弹起,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散热机构,并且只需要移动散热机构即可,无需其他多余的解锁动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
把手,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把手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把手,技术人员在操作散热器时,可以直接接触把手,防止散热器上工作的高温对技术人员造成烫伤。同时,也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无需额外地使用操作工具,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固定卡扣嵌入的固定卡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泡棉,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在所述散热器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第一泡棉与所述待散热器件抵接,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待散热器件之间存在间隙;
第二泡棉,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在所述散热器处于维护位置时,所述第二泡棉与所述基板抵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泡棉,在散热器处于散热位置时,可以使散热器与待散热器件存在间隙,在主板液冷散热装置的冷却风扇产生的风流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时,风流可以经过间隙,从而能够加速待散热器件的散热速率,提高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第二泡棉,可以在散热器处于维护位置时,对散热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转动机构因散热器的重力过大而损坏,从而保证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
水泵组件,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上;所述水泵组件与所述液冷总管连通。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水泵组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待散热器件的实际工作温度,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从而可以防止因待散热器件温度的急剧变化,导致液冷介质无法及时对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在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之后,水泵组件能够驱动液冷介质对待散热器件进行对应温度的散热,进而能够保证待散热器件的正常运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组件包括:
水泵,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上,所述水泵与所述液冷总管连通;
固定片,覆盖在所述水泵上,且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液冷基座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片,能够将水泵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液冷基座上,从而便于技术人员对水泵进行维护和更换。相较于其他连接方式而言,可以简化安装步骤以及拆卸步骤,进而能够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组件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水泵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的当前温度,所述水泵基于所述当前温度调控液冷介质的流速。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待散热器件的实际工作温度,自动控制水泵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使得待散热器件的实际温度与液冷介质的实际流速相匹配,从而可以防止因待散热器件温度的急剧变化,导致液冷介质无法及时对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在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之后,水泵组件能够驱动液冷介质对待散热器件进行对应温度的散热,进而能够保证待散热器件的正常运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基座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时,其中一个散热机构的把手上设置有凸起,另一个散热机构的把手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凸起插入的凹槽;
一对散热机构在相互层叠时,其中一个散热机构的把手上的凸起插入另一个散热机构的把手上的凹槽中,并使一对散热机构保持在维护位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把手上设置凸起和凹槽,当两个散热器提上来后,可以通过凹槽和凸起将两个散热机构的把手扣合在一起,进行固定,使两个散热器不会往下旋转掉落,便利内存的维护,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待散热器件,以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散热机构、基座机构以及所述基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所述待散热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设置有冷却风扇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散热机构在散热位置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散热机构在维护位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一对散热机构中只打开一个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一对散热机构均打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机构与基座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泵组件与基座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 中散热机构与基座机构的另一种放置形式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一对散热机构中只打开一个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一对散热机构均打开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两个把手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机构;11、液冷总管;12、液冷基座;13、支撑座;14、弹起件;
2、基板;
3、散热机构;31、散热器;311、固定卡槽;32、定位组件;321、定位销;322、定位孔;33、把手;331、固定卡扣;332、凸起;333、凹槽;
4、第二泡棉;5、第一泡棉;6、待散热器件;
7、转动机构;71、连接管;72、旋转套筒;721、套筒本体;722、内螺柱;723、防水件;
8、冷却风扇;9、水泵组件;91、水泵;92、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人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随着服务器算力的提升,服务器中处理器使用的功耗也越来越大,相对的产生的热也愈来愈多,使得服务器内部的温度不断提升。为了对处理器进行散热,使得处理器能够正常运作,处理器上通常设置有液冷散热装置,利用液体封闭式回路将热带走。然而,为了保证液冷散热装置对处理器的良好散热,液冷散热装置通常是可拆卸地安装到处理器的上方,在对处理器进行维护时,需要技术人员手动拆卸液冷散热装置,在对处理器维护完毕之后,还需要技术人员手动将液冷散热装置重新安装到处理器的上方。因此,在维护过程中,操作流程过于繁琐,不方便技术人员操作,使得工作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以解决在维护过程中,操作流程过于繁琐的问题。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该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基座机构1以及散热机构3。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机构1固定在基板2上,对于基座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可以是螺钉连接,还可以是通过卡扣进行固定。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基座的连接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机构1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也就是说,基座机构1中预先设置成中空结构,并将中空结构设置为液冷散热中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或者是,先布置液冷管路,再将液冷管路集中设置在中空结构内。这样的话,能够使管路布局较为简洁,方便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机构3成对组成,对于散热机构3的设置数量而言,可以是一对、两对、三对等等。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散热机构3的对数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并且,散热机构3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机构1上,且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连通。例如,散热机构3可以通过连通管路与基座机构1连接,连通管路与散热机构3之间、连通管路与基座机构1之间可以通过动密封结构进行密封,这样的话,就能够在活动连接的同时还能保持连通状态。当然,连通管路还可以采用柔软材质,只要连通管路与散热机构3之间、连通管路与基座机构1之间的接口保证密封即可。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散热机构3与基座机构1的连接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对于散热机构3与基座机构1的连接方式而言,所述散热机构3可以通过转动机构7与所述基座机构1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7呈中空结构,使所述散热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7与所述基座机构1形成液冷回路。转动机构7可以是波纹管、柔性连接管71或者可以实现旋转密封的管路。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转动机构7的类型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动机构7,能够起到轴承作用,使得散热机构3能够顺利与基座机构1之间产生转动。同时,转动机构7还能起到管路作用,直接通过转动机构7中的中空结构即可导通液冷回路,无需额外设置液冷管路,从而能够简化散热机构3的整体结构,方便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进一步地,可以在基座机构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转动组件,从而可以通过两侧的转动组件将散热机构3牢牢限制在基座机构1内,使得散热机构3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基座机构1中脱离,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连接管71和旋转套筒72。具体地,连接管71与所述散热机构3连通,所述旋转套筒7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71连接,所述旋转套筒72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机构1旋转连通,且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基座机构1为旋转密封,也就是通过动密封结构使二者为旋转密封状态,能够保证液冷介质不会在旋转过程中向外漏出,使得装置整体能够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机构3、所述基座机构1以及所述基板2包围形成容纳待散热器件6的空间,所述散热机构3对所述待散热器件6进行散热。也就是说,基座机构1固定在基板2上,散热机构3可以覆盖在基座机构1上,这样的话,基座机构1在侧面,基板2在底部、散热机构3在顶部,从而包围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内,可以设置待散热器件6,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与散热机构3接近,尽可能地提高散热机构3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际操作中,想要对散热机构3进行维护时,在外力作用下,操作散热机构3进行旋转,散热机构相对于基座机构1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散热机构3从遮盖待散热器件6的位置慢慢进行转动。同时配合转动机构7,散热机构3最终转动到将待散热器件6露出的位置。同样地,对散热机构3维护完毕时,可以操作散热机构3进行旋转,散热机构相对于基座机构1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散热机构3从露出待散热器件6的位置慢慢进行转动,同时配合转动机构7,散热机构3最终转动到将待散热器件6遮盖的位置。
对于外力类型,例如,技术人员可以亲自操作散热机构3进行移动,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操作散热机构3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仅仅是对外力来源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机构3活动设置,使散热机构3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将待散热器件6露出以及遮盖。因此,在实际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将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即可,从而可以直接将待散热器件6露出,也无需将散热机构3拆卸到其他位置,使得散热机构处于本身的活动范围内,并不会占用其他元件的位置,从而可以节约空间,同时能够大大减少操作流程,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放置。如图7所示,基座机构1的长度方向与散热机构3的长度方向垂直。在外力作用下,一对散热机构3具有相互远离并将所述待散热器件6露出的维护位置,以及相互靠近并将所述待散热器件6遮盖的散热位置。
具体地,基座机构1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散热机构3,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两个散热机构3分别处于维护位置时,两个散热机构3与基座机构1形成“工”字型结构。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两个散热机构3处于散热位置时,两个散热机构3可以完全将基座机构1进行覆盖,从外部看,形成“日”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放置,在维护时,只需要从侧面打开散热机构3即可,无需占用在竖直方向上的使用空间,从而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从侧面打开散热机构3,相较于从其他方向打开而言,明显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操作。同时,装置整体的重心较低,不会出现散热机构3向其他方向倾倒的情况,进而也能够保证装置能够稳定使用。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至图14所示,提供了散热机构3与基座机构1的另一种放置形式,如果散热机构3两侧的空间较小,采用上述放置形式无法正常打开时,可采用另一种放置形式即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
如图13所示,在外力作用下,一对散热机构3具有沿远离所述基座机构1的方向进行运动,在相互层叠时,将所述待散热器件6露出的维护位置,以及在一对散热机构3回位时,沿靠近所述基座机构1的方向进行运动,将所述待散热器件6遮盖的散热位置。
同样地,所述散热机构3通过转动机构7与所述基座机构1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7呈中空结构,使所述散热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7与所述基座机构1形成液冷回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那么在维护时,只需要从两侧直接向上提起散热机构3即可,无需从两侧打开,也无需占用在水平方向上的使用空间,从而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从两侧直接向上提起散热机构3,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操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3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所述基座机构1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如图2所示,具体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旋转套筒7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71连接,所述旋转套筒72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机构1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旋转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个转动机构7的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个转动机构7的旋转套筒72的一端与第一个转动机构7的连接管71连接后,第一个转动机构7的旋转套筒72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个转动机构7的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二个转动机构7的旋转套筒72的一端与第二个转动机构7的连接管71连接后,第二个转动机构7的旋转套筒72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这样的话,基座机构1中的液冷介质从第二出水口流入到散热机构3的第一进水口中,然后再从散热机构3的第一出水口流入到基座机构1的第二进水口中,能保证散热机构3与基座机构1形成液冷回路,使得散热机构3能够正常运作。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进行相对转动时,保持密封状态,以及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进行相对转动时,保持密封状态。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以及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可以设置动密封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旋转套筒72,在对液冷介质进行导流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旋转轴承的作用,能够减小散热机构3与液冷机构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保证技术人员在维护过程中能够顺畅使用。同时,减小摩擦力还可以减少散热机构3与液冷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动密封结构,例如旋转密封,能够保证液冷介质不会在旋转过程中向外漏出,使得装置整体能够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进水口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以及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防水件723。防水件723可以是防水垫圈,也可以是防水涂胶。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防水件723的类型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水件723,能够在设置旋转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转动组件与进水口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液冷介质从连接管71与基座机构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从而能够避免基板2以及基板2上的电子器件被损坏,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并且,防水件723可以使用防水垫圈,能够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也不会占用过多的内部空间,在服务器内部设置有主板液冷散热装置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服务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套筒72包括套筒本体721以及内螺柱722。具体地,套筒本体721呈筒状结构,所述套筒本体721的第一端口适于对接所述连接管71,所述套筒本体721的第二端口适于套在所述基座机构1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上。所述套筒本体721与所述基座机构1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旋转密封。
并且,内螺柱722套有防水件723,伸入所述套筒本体721后,从所述第一端口穿出,使防水件723位于所述内螺柱722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内螺柱722穿出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管71螺纹连接,在内螺柱722完全拧合到连接管71上时,内螺柱722的螺头边缘与第一端口的内缘之间夹挤有防水件723,螺头边缘、防水件723以及内缘相互贴合,完成内螺柱722与连接管71的密封。所述内螺柱722呈中空结构,使得套筒本体721与连接管71保持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内螺柱722,可以将套筒本体721与连接管71可拆卸连接,在更换和维护时,可以根据套筒本体721和连接管71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替换和维护,无需整体直接替换掉,或者整体进行大面积的维护,从材料本身来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材料的使用。并且,将内螺柱722设置成中空结构,可以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导流的作用,无需在套筒本体721上设置专门与连接管71对接的螺纹,防止因螺纹磨损造成旋转套筒72漏水,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件723为防水垫圈。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机构1包括液冷基座12和液冷总管11。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液冷基座12适于固定在基板2上,液冷基座12可以是焊接在基板2上,也可以是通过螺钉旋接在基板2上,也可以是通过卡扣卡接在基板2上。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防水件723的类型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冷总管11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12上,所述液冷总管11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所述散热机构3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液冷总管11上。液冷总管11呈方管结构,且液冷总管11内部的流动通道用于液冷介质循环流通。对于液冷总管11的材质,可以采用PVC材质,也可以采用散热性更好的铝合金材质。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液冷总管11的材质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液冷总管11,可以将液冷介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集成在一起,从而无需额外对液冷专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进行布置,在规划方面上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并且,由于散热机构3是可活动地连接在液冷总管11上,所以液冷管路能够对散热机构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散热机构3在散热位置直接贴附到待散热器件6上,保证待散热器件6正常运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7、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基座机构1还包括支撑座13,支撑座13设置在所述基板2上。在所述散热机构3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支撑座13抵接。为了保证散热机构3的受力均匀,可以沿液冷总管11的长度方向两侧等间距布置支撑座13。同时,还可以在支撑座13靠近所述散热机构3的端面上设置缓冲件,可以将支撑座13与散热机构3之间的刚性接触转化为柔性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和缓冲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座13,当散热机构3处于散热位置时,支撑座13和液冷总管11可以同时对散热机构3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减小散热机构3对液冷总管11的压力。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小压力对液冷总管11产生的变形程度,保证装置整体的正常运作。同时,由于设置有支撑座13,技术人员在维护时,可以直接通过支撑座13确定散热机构3的落点位置,从而可以直接对散热机构3进行移动,方便技术人员对散热机构3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机构1还包括弹起件14,弹起件14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3上。在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靠近并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散热机构3抵接所述弹起件14,使所述弹起件14处于压缩状态。在弹起件14从压缩状态转换为复位状态时,在所述弹起件14的弹性作用下,能够使所述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弹起。然后在外力作用下,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远离并处于维护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弹起件14,在技术人员想要操作散热机构3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维护时,可以直接操作弹起件14,使得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弹起,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散热机构3,并且只需要移动散热机构3即可,无需其他多余的解锁动作。进一步地,当维护完毕时,技术人员可以重新将散热机构3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散热位置,使得弹起件14回位,从而能够使散热机构3重新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散热,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器31以及定位组件32。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器31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机构1上,定位组件32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定位组件32可活动地连接在散热器31上。
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对散热机构3在散热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32具有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锁定的第一位置,以及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分离的第二位置。定位组件32处于第一位置时,散热机构3无法变换位置,被锁定在基座机构1上。定位组件32处于第二位置时,由于散热机构3没有收到其他机构的束缚,散热机构3可以从散热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并且,由于还设置有弹起件14,所以散热机构3在被锁定在基座机构1上时,弹起件14无法将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弹起。而所述定位组件32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由于散热机构3可以灵活运动,所以在所述弹起件14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弹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组件32,在维护完毕时,技术人员可以重新将散热机构3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散热位置,使得弹起件14回位,并使用定位组件32将一对散热机构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散热机构3重新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散热,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在技术人员想要操作散热机构3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维护时,可以直接操作定位组件32,使得一对散热机构3互相分开,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散热机构3能够从散热位置自动弹起,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散热机构3,并且只需要移动散热机构3即可,无需其他多余的解锁动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定位组件32包括定位销321和定位孔322。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销321可活动地设置在一对散热机构3中的其中一个上,定位孔322设置在一对散热机构3中的另一个上。
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对散热机构3在散热位置时,所述定位销321适于插入所述定位孔322中,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锁定。以及所述定位销321适于从所述定位孔322中向外拔出,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销321和定位孔322,在维护完毕时,技术人员可以重新将散热机构3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散热位置,使得弹起件14回位,并将定位销321向定位孔322中移动,使一对散热机构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散热机构3重新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散热,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在技术人员想要操作散热机构3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维护时,可以直接将定位销321从定位孔322中移动,使得一对散热机构3互相分开,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散热机构3能够从散热位置自动弹起,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散热机构3,并且只需要移动散热机构3即可,无需其他多余的解锁动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构3还包括把手33,把手3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所述把手33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322。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把手33,技术人员在操作散热器31时,可以直接接触把手33,防止散热器31上工作的高温对技术人员造成烫伤。同时,也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无需额外地使用操作工具,简化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把手33设置有固定卡扣331,所述散热器31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固定卡扣331嵌入的固定卡槽311。把手33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制成,在把手33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扣331,在散热器31的底部两侧开设有所述固定卡槽311。这样的话,在把手33向下移动,完全插入到散热器31的底部时,在把手33的弹性作用下,固定卡扣331恰好完全嵌入到固定卡槽311中,从而完成把手33的装配。
在拆除把手33时,可以反向拨动固定卡扣331,在固定卡扣331完全脱离固定卡槽311之后,可以反向移动把手33,使得把手33与散热器31脱离。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泡棉5和第二泡棉4。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泡棉5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在所述散热器31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第一泡棉5与所述待散热器件6抵接,使所述散热器31与所述待散热器件6之间存在间隙。第二泡棉4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在所述散热器31处于维护位置时,所述第二泡棉4与所述基板2抵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泡棉5,在散热器31处于散热位置时,可以使散热器31与待散热器件6存在间隙,在主板液冷散热装置的冷却风扇8产生的风流对散热器31进行散热时,风流可以经过间隙,从而能够加速待散热器件6的散热速率,提高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第二泡棉4,可以在散热器31处于维护位置时,对散热器3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转动机构7因散热器31的重力过大而损坏,从而保证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设置有冷却风扇8,冷却风扇8用于对散热器31进行额外的风冷降温。为了保证设备整体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对冷却风扇8与基板2进行稳固。冷却风扇8与基板2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对于固定连接而言,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对于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而言,可以采用螺钉螺孔的方式进行固定,可以采用卡扣卡槽的方式进行固定,还可以采用磁片相吸的方式进行固定。
以下对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例如,可以在基板2的边缘四周额外设置固定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固定板的数量,1个、2个、3个、4个等等,再在固定板上开设螺孔,然后在冷却风扇8上,对应该螺孔的位置开设另一个螺孔,然后将螺钉依次穿过固定板上的螺孔和冷却风扇8上的螺孔将基板2与冷却风扇8进行连接。进一步地,采用卡扣和卡槽的方式进行固定时,可以在基板2的边缘四周额外设置卡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卡扣的数量,1个、2个、3个、4个等等,再在冷却风扇8上对应该卡扣的位置开设能够与卡扣配合工作的卡槽,然后基板2上的卡扣直接嵌入冷却风扇8上的卡槽中,从而将基板2与冷却风扇8进行连接。采用磁性相吸的方式进行固定时,可以在基板2的边缘四周额外设置磁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磁片的数量,1个、2个、3个、4个等等,再在冷却风扇8上对应该磁片的位置开设能够与磁片相吸的异性磁片,然后基板2上的磁片直接对准嵌入冷却风扇8上的异性磁片,从而将基板2与冷却风扇8进行磁性连接。
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固定连接的方式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测试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与导风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用于对散热机构3整体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测,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冷却风扇8上。具体地,导风组件能够自行进行转动,且所述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适于对散热机构3上每个检测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导风组件可以根据每个检测区域的温度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来调整具体的导风方向。
具体地,当存在检测区域的实际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控制所述导风组件进行转动,使散热风流对该检测区域进行散热。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先将散热机构3划分区域,以散热机构3的中心为原点,以散热机构3的长度方向为纵轴,以散热机构3的宽度方向为横轴建立坐标系。这样的话,通过温度检测组件对散热机构3上各个检测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因为每一个检测区域都有各自的坐标区间,因此,当某一个检测区域的实际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需要先获取该检测区域的坐标区间,然后控制导风组件进行转动,使散热风流按照坐标区域的指定范围进行散热,直至该检测区域的温度重新低于预定温度。
如此设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温度检测组件和导风组件,在检测到散热机构3上某一个区域的温度较高时,可以控制导风组件进行转动,使散热风流对该检测区域进行精确散热,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红外传感器。多个红外传感器可以呈阵列分布,或设置在特定位置。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好坐标系之后,通过红外传感器对散热机构3上各个检测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因为每一个检测区域都有各自的坐标区间,因此,当某一个检测区域的实际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控制模块需要先获取该检测区域的坐标区间,然后控制模块控制冷却风扇8按照坐标区域的指定范围进行散热,直至该检测区域的温度重新低于预定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温度信号处理为温度分布图并选取出一个或多个需要集中进行重点散热的区域,例如区域A的温度为80°,其他区域的温度低于40°,则区域A为需要集中进行重点散热的区域,其他区域为特定的后续需要散热的区域。
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红外传感器的数量进行改变,本实施例仅仅是举例说明,但是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所述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水泵组件9,水泵组件9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12上,所述水泵组件9与所述液冷总管11连通。
水泵组件9的控制件可以设置在服务器的侧壁上,或者集成在服务器的控制板上,进而能够通过服务器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的监控面板查看服务器中基板2上各个待散热器件6的实际工作温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水泵组件9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水泵组件9,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待散热器件6的实际工作温度,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从而可以防止因待散热器件6温度的急剧变化,导致液冷介质无法及时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散热。在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之后,水泵组件9能够驱动液冷介质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对应温度的散热,进而能够保证待散热器件6的正常运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所述水泵组件9包括水泵91以及固定片92。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水泵91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12上,所述水泵91与所述液冷总管11连通。固定片92覆盖在所述水泵91上,且所述固定片92与所述液冷基座12连接。固定片92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塑性的金属材质制成,固定片92还可以通过多种可拆卸的方式将水泵91进行固定,例如螺钉固定,卡扣固定等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片92,能够将水泵91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液冷基座12上,从而便于技术人员对水泵91进行维护和更换。相较于其他连接方式而言,可以简化安装步骤以及拆卸步骤,进而能够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组件9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水泵91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31的当前温度,所述水泵91基于所述当前温度调控液冷介质的流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待散热器件6的实际工作温度,自动控制水泵91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使得待散热器件6的实际温度与液冷介质的实际流速相匹配,从而可以防止因待散热器件6温度的急剧变化,导致液冷介质无法及时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散热。在对液冷介质的流速进行调节之后,水泵组件9能够驱动液冷介质对待散热器件6进行对应温度的散热,进而能够保证待散热器件6的正常运作。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在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时,其中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设置有凸起332,另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凸起332插入的凹槽333。一对散热机构3在相互层叠时,其中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的凸起332插入另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的凹槽333中,并使一对散热机构3保持在维护位置。在想要将两个把手33相互分离时,只需反向扳动使凸起332脱离凹槽333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把手33上设置凸起332和凹槽333,当两个散热器31提上来后,可以通过凹槽333和凸起332将两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扣合在一起,进行固定,使两个散热器31不会往下旋转掉落,便利内存的维护,可以方便技术人员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待散热器件6,以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散热机构3、基座机构1以及所述基板2包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所述待散热器件6。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机构(1),适于固定在基板(2)上;所述基座机构(1)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
至少一对散热机构(3),通过转动机构(7)与所述基座机构(1)进行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7)呈中空结构,使所述散热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7)与所述基座机构(1)形成液冷回路;
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连接管(71)和旋转套筒(72);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散热机构(3)连通;所述旋转套筒(7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71)连接,所述旋转套筒(72)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机构(1)旋转连通,且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基座机构(1)为旋转密封;
所述散热机构(3)、所述基座机构(1)以及所述基板(2)包围形成容纳待散热器件(6)的空间;
所述散热机构(3)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
所述基座机构(1)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
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7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71)连接,所述旋转套筒(72)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机构(1)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旋转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进行相对转动时,保持密封状态;以及所述旋转套筒(72)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进行相对转动时,保持密封状态;
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进水口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以及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防水件(723);
所述旋转套筒(72)包括:
套筒本体(721),呈筒状结构;所述套筒本体(721)的第一端口适于对接所述连接管(71),所述套筒本体(721)的第二端口适于套在所述基座机构(1)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上;所述套筒本体(721)与所述基座机构(1)的所述第二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旋转密封;
内螺柱(722),套有防水件(723),伸入所述套筒本体(721)后,从所述第一端口穿出,使防水件(723)位于所述内螺柱(722)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内螺柱(722)穿出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管(7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723)为防水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机构(1)包括:
液冷基座(12),适于固定在基板(2)上;
液冷总管(11),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12)上;所述液冷总管(11)中设置有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所述散热机构(3)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液冷总管(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机构(1)还包括:
支撑座(13),设置在所述基板(2)上;
在所述散热机构(3)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支撑座(13)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机构(1)还包括:
弹起件(14),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3)上;
在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靠近并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散热机构(3)抵接所述弹起件(14),使所述弹起件(14)处于压缩状态;
在所述弹起件(14)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弹起,在外力作用下,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远离并处于维护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
散热器(31),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机构(1)上;
定位组件(32),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
一对散热机构(3)在散热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32)具有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锁定的第一位置,以及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分离的第二位置;
所述定位组件(32)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弹起件(14)的弹性作用下,使所述散热机构(3)从散热位置弹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2)包括:
定位销(321),设置在一对散热机构(3)中的其中一个上;
定位孔(322),设置在一对散热机构(3)中的另一个上;
一对散热机构(3)在散热位置时,所述定位销(321)适于插入所述定位孔(322)中,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锁定;以及所述定位销(321)适于从所述定位孔(322)中向外拔出,将一对散热机构(3)相互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还包括:
把手(3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所述把手(33)上开设有所述定位孔(3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3)设置有固定卡扣(331),所述散热器(31)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固定卡扣(331)嵌入的固定卡槽(311)。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泡棉(5),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在所述散热器(31)处于散热位置时,所述第一泡棉(5)与所述待散热器件(6)抵接,使所述散热器(31)与所述待散热器件(6)之间存在间隙;
第二泡棉(4),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在所述散热器(31)处于维护位置时,所述第二泡棉(4)与所述基板(2)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
水泵组件(9),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12)上;所述水泵组件(9)与所述液冷总管(11)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9)包括:
水泵(91),设置在所述液冷基座(12)上,所述水泵(91)与所述液冷总管(11)连通;
固定片(92),覆盖在所述水泵(91)上,且所述固定片(92)与所述液冷基座(12)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9)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水泵(91)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散热器(31)的当前温度,所述水泵(91)基于所述当前温度调控液冷介质的流速。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散热机构(3)与所述基座机构(1)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时,
其中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设置有凸起(332),另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凸起(332)插入的凹槽(333);
一对散热机构(3)在相互层叠时,其中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的凸起(332)插入另一个散热机构(3)的把手(33)上的凹槽(333)中,并使一对散热机构(3)保持在维护位置。
17.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散热器件(6),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板液冷散热装置,散热机构(3)、基座机构(1)以及所述基板(2)包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所述待散热器件(6)。
CN202311757505.8A 2023-12-20 2023-12-20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Active CN117453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7505.8A CN117453026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7505.8A CN117453026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3026A CN117453026A (zh) 2024-01-26
CN117453026B true CN117453026B (zh) 2024-03-08

Family

ID=8958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57505.8A Active CN117453026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3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9660B (zh) * 2024-03-29 2024-06-07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623A (zh) * 2011-11-30 2012-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存液冷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0892844U (zh) * 2019-10-23 2020-06-30 天津市家宝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装的水冷式散热器
CN111966191A (zh) * 2020-07-24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式散热器、新型服务器散热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3508647A (zh) * 2019-08-3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设备、机架和系统
CN218512919U (zh) * 2022-10-27 2023-02-21 上海盛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务器cpu的液冷板组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623A (zh) * 2011-11-30 2012-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存液冷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08647A (zh) * 2019-08-3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设备、机架和系统
CN210892844U (zh) * 2019-10-23 2020-06-30 天津市家宝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装的水冷式散热器
CN111966191A (zh) * 2020-07-24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式散热器、新型服务器散热系统及调控方法
CN218512919U (zh) * 2022-10-27 2023-02-21 上海盛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务器cpu的液冷板组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3026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53026B (zh) 主板液冷散热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
US9927181B2 (en) Radiator with integrated pump for actively cool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10297339B2 (e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s testing apparatus
US20040008483A1 (en) Water cooling type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040008490A1 (en) Water cooling type soft cooling jacket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buffer jacket using the same
US656010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docking station cooling
KR20190079612A (ko) 진공 펌프 제어 장치 및 진공 펌프, 및 진공 펌프 제어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CN209897502U (zh) 密闭机柜背包式全空气换热装置
US11812582B2 (en) Symmetrical cold plate design
US662813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ing improved temperature desoak techniques
WO2020006871A1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05224054B (zh) 散热模组
CN111094857B (zh) 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US7876116B1 (en) Compliant chuck for semiconducting device testing and chiller thereof
CN219146025U (zh) 一种散热通道、散热组件及生物样本恒温装置
US7958796B2 (en) Screw-driven fan device
US11630147B2 (en) Low-thermal resistance pressing device for a socket
TWM454562U (zh) 液冷式散熱模組
CN115151110A (zh) 液冷数据中心测试设备及液冷数据中心测试系统
WO2019061915A1 (zh) 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JP2907800B2 (ja) 電子機器
CN216391926U (zh) 一种液压支架装配用的无人化组装运维装置
US94485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rviceable CPU
CN105739645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及其计算机
CN211128685U (zh) 硬件快拆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