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2979A -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2979A
CN117442979A CN202210841248.5A CN202210841248A CN117442979A CN 117442979 A CN117442979 A CN 117442979A CN 202210841248 A CN202210841248 A CN 202210841248A CN 117442979 A CN117442979 A CN 117442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cabin
swing frame
fram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1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颖皓
张奉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imel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ime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imel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ime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12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2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2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21/00Chutes; Helter-skelters
    • A63G21/04Chutes; Helter-skelters with fixed r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21/00Chutes; Helter-skelters
    • A63G21/06Chutes; Helter-skelters with passing arrangements for car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高空游乐设备包括:主支架(10);摆动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被配置为通过摆动实现俯仰角度的变化;轨道(21),铺设在所述摆动架(20)的表面,并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而摆动;轨道车(30),包括座舱(32),且所述轨道车(3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和制动装置(40),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或所述轨道(21)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进行制动,并实现或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

Description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游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轨道类游乐设施的一些相关技术中,为了给乘客提供快速下降的体验感受,在地面上建设大范围的运行轨道,并使轨道车(例如过山车)从轨道上较低的位置运动到较高的位置,再沿轨道快速地下降到较低的位置。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轨道类游乐设置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而且需要大量的土建工作,成本高;并且当发生轨道车运行故障时,救援起来也比较困难。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在实现轨道车的快速升降功能的同时,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空游乐设备,包括:
主支架;
摆动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被配置为通过摆动实现俯仰角度的变化;
轨道,铺设在所述摆动架的表面,并随所述摆动架的摆动而摆动;
轨道车,包括座舱,且所述轨道车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和
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摆动架或所述轨道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进行制动,并实现或解除所述轨道车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保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具有多个摆动位置,所述多个摆动位置包括:第一摆动位置和第二摆动位置,其中,所述摆动架通过转轴枢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摆动架的第一端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时高于所述转轴,并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时低于所述转轴;所述摆动架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时高于所述转轴,并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时低于所述转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从所述摆动架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摆动架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摆动到所述第二摆动位置或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摆动到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过程中,实现所述轨道车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使所述轨道车随所述摆动架的摆动,从低于所述转轴的高度位置移动到高于所述转轴的高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时,解除所述轨道车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使所述轨道车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轨道下滑,并在所述轨道车下滑的至少部分行程中对所述轨道车进行减速制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
第一制动器,设置在所述轨道上邻近所述摆动架的第一端的位置;和
第二制动器,设置在所述轨道上邻近所述摆动架的第二端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
安全保障装置,设置在所述摆动架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在所述轨道上的运动提供安全保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保障装置包括:
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摆动架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的下滑进行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保障装置还包括:
滑轮组,设置在所述摆动架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和
安全绳,绕过所述滑轮组,并与所述轨道车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轨道车约束在所述轨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
摆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并与所述摆动架驱动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摆动架相对于所述主支架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通过转轴枢接在所述主支架顶部的支座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包括:
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被配置为输出动力;和
减速机,与所述动力单元连接,且所述减速机的联轴器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减速机被配置为将所述动力单元输出的动力转换成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扭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还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座舱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具有多个座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
上客平台,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
其中,所述摆动架具有多个摆动位置,所述多个摆动位置包括第三摆动位置,所述座舱枢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轨道车还包括:第一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和所述座舱之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时,使所述座舱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或与所述轨道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还包括:
稳定器,设置在所述车体和所述座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器包括:
框架组,包括可折叠且枢接的至少两个框架,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框架的一端与所述车体枢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枢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还包括:
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被配置为在所述座舱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轨道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时,锁定所述车体和所述座舱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插销机构,通过插销连接所述座舱和所述车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
乘客垂直运输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支架内,被配置为在地面和所述上客平台之间垂直地运输乘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
第二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客平台和所述主支架之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时,使所述上客平台摆动到与所述座舱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或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客平台包括:
第一上客平台和第二上客平台,分别与所述主支架两侧枢接,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时,相向摆动到邻近所述座舱的第一位置或反向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的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客平台和第二上客平台的夹角在所述第一位置为0°,在所述第二位置为180°。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前述的高空游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乘客进入轨道车的座舱并约束好后,使所述摆动架摆动,并通过制动装置实现所述轨道车在轨道上的位置保持状态;
在所述轨道车随所述摆动架的摆动提升到预设高度时,通过所述制动装置解除所述轨道车在所述轨道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便所述轨道车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轨道下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枢接在所述主支架上的上客平台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轨道车还包括:车体和第一伸缩装置,所述车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座舱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具有多个座位,所述第一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和所述座舱之间;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使所述座舱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使所述上客平台摆动到与所述座舱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以便乘客进入或离开所述座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所述摆动架摆动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使所述座舱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轨道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使所述上客平台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的位置。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主支架上设置可转动的摆动架,以实现摆动架的俯仰角度的变化,通过制动装置和轨道来控制轨道车在轨道上的运动,不仅能够给乘客提供快速下降的体验感受,而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轨道类游乐设施,无需占用大量场地进行土建工作,从而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下客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的(a)-(c)分别是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架在不同摆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4的(a)和(b)分别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架在对应于上下客过程的摆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的轨道车和上客平台对接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下客前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空游乐设备,包括:主支架10、摆动架20、轨道21、轨道车30和制动装置40。主支架10可固定在场地的某个位置,并相对于场地垂直设置。主支架10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细长形态的桁架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摆动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被配置为通过摆动实现俯仰角度的变化。摆动架20通过相对于主支架10的摆动可实现摆动架20的不同部位的高低变化。
轨道21铺设在所述摆动架20的表面,并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而摆动。所述轨道车3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轨道车30包括座舱32,座舱32可固定乘客,以便使乘客在摆动架20摆动到特定角度时,能够随轨道车30的运动而运动,以获得快速升降的体验。
制动装置40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或所述轨道21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进行制动,并实现或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制动装置40能够通过制动轨道车30,以使轨道车30保持在轨道21,这样就能够使轨道车30随摆动架20的摆动而被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从而获得可向下滑动的势能,进而在制动装置40解除轨道车30的保持后轨道车30的重力势能转换成轨道车30沿轨道21下滑的动能。
本实施例在主支架上设置可转动的摆动架,以实现摆动架的俯仰角度的变化,通过制动装置和轨道来控制轨道车在轨道上的运动,不仅能够给乘客提供快速下降的体验感受,而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轨道类游乐设施,无需占用大量场地进行土建工作,从而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由于主支架的设置范围较小,在游乐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更快地确定故障地点,或者在游乐设备附近就近地设置救援设备,例如救援用的高空作业车,从而更快捷地进行救援。
参考图1和图2中,所述摆动架20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这样摆动架20在摆动时能够实现摆动架20相对于主支架10改变俯仰角度,并实现摆动架20的两端的升降变化。
图3的(a)-(c)分别是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架在不同摆动位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3的(a)-(c),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20通过转轴22枢接在所述主支架10上,所述摆动架20具有多个摆动位置。所述多个摆动位置包括:第一摆动位置P1和第二摆动位置P2。
图3的(a)示意了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的状态,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时高于所述转轴22,第二端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时低于所述转轴22。这样轨道车30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摆动架20的第一端沿黑色箭头所指的方向快速滑动到摆动架20的第二端,乘坐在轨道车30中的乘客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速下降的体验。
图3的(b)示意了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的状态,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低于所述转轴22,第二端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高于所述转轴22。这样轨道车30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摆动架20的第二端沿黑色箭头所指的方向快速滑动到摆动架20的第一端,乘坐在轨道车30中的乘客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速下降的体验。
参考图3的(a)和(b),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40能够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使所述轨道车30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轨道21下滑,并在所述轨道车30下滑的至少部分行程中对所述轨道车30进行减速制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40可以在所述摆动架20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摆动到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或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摆动到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的过程中,实现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使所述轨道车30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从低于所述转轴22的高度位置移动到高于所述转轴22的高度位置。
在轨道车30下滑到摆动架20较低的位置后,通过制动装置将轨道车30锁定在轨道21上,然后使摆动架20从第一摆动位置P1摆动到第二摆动位置P2,或者从第二摆动位置P2摆动到第一摆动位置P1,图3的(c)则示意了摆动过程中位于第二摆动位置P2和第一摆动位置P1之间的某个摆动位置。
在图1和图2中,所述轨道21可以从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摆动架20的第二端,以便增加轨道车30在轨道21上的可滑动距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轨道也可以设置在摆动架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区域。
制动装置40在摆动架20上可实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沿轨道21快速下降的轨道车30进行制动,以便实现轨道车30的减速,以免轨道车30撞击到轨道21的末端而造成振动或发生危险;另一方面是将轨道车30保持在轨道21上,这样当摆动架20摆动时,避免轨道车30随着摆动而滑动。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40包括:第一制动器41和第二制动器42。第一制动器41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邻近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的位置,第二制动器42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邻近所述摆动架20的第二端的位置。
在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时,轨道车30可通过第一制动器41保持在邻近摆动架20的第一端的较高位置,在第一制动器41解除对轨道车30的保持作用时,轨道车30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降,则在轨道车30到达第二制动器42的作用范围时,轨道车30的速度在第二制动器42的制动作用下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在邻近摆动架20的第二端的较低位置。
在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轨道车30可通过第二制动器42保持在邻近摆动架20的第二端的较高位置,在第二制动器42解除对轨道车30的保持作用时,轨道车30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降,则在轨道车30到达第一制动器41的作用范围时,轨道车30的速度在第一制动器41的制动作用下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在邻近摆动架20的第一端的较低位置。
为了提高乘客的安全,保障轨道车的运行,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上的安全保障装置50。安全保障装置50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运动提供安全保障。
在图1中,所述安全保障装置50包括:缓冲机构51。缓冲机构51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的下滑进行缓冲。缓冲机构51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元件,例如弹簧或橡胶垫等。缓冲机构51可以配合制动装置40来确保轨道车30能够平稳地下滑到轨道21较低的位置。
为避免轨道车在摆动架摆动时以及其他情况下始终保持与轨道的接触状态,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保障装置50还包括:滑轮组52和安全绳53。滑轮组52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安全绳53绕过所述滑轮组52,并与所述轨道车30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轨道车30约束在所述轨道21上。
在图1中,安全绳5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轨道车30的两端,并且安全绳53形成套在摆动架20两端的两个滑轮组52上的绳圈。
为了使摆动架20的摆动具备可控性,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摆动驱动装置60。摆动驱动装置60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并与所述摆动架20驱动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摆动架20相对于所述主支架10摆动。摆动驱动装置60可以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可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来控制摆动架20的摆动方向和摆动角度。
在图1中,所述摆动架20可通过转轴22枢接在所述主支架10顶部的支座11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可包括:动力单元61和减速机62。动力单元61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被配置为输出动力。动力单元61可采用电机,也可以采用液压马达、内燃机等。减速机62与所述动力单元61连接,且所述减速机62的联轴器63与所述转轴22连接,所述减速机62被配置为将所述动力单元61输出的动力转换成驱动所述转轴22转动的扭矩。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车体31,所述车体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所述座舱32设置在所述车体31上,且具有多个座位。座舱32的多个座位可乘坐多名乘客,多个座位可以按照阵列方式排布。座舱32设置在车体31上,可随着车体31的运动而运动。
图4的(a)和(b)分别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架在对应于上下客过程的摆动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的轨道车和上客平台对接时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图2、图4的(a)和(b)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的上客平台70。所述摆动架20的多个摆动位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摆动位置P3。第三摆动位置P3可用于乘客经上客平台70登上座舱32,或者从座舱32下到上客平台70。摆动架20的第三摆动位置P3可以相比于第一摆动位置P1或第二摆动位置P2处于更大的摆动角度,例如相对于竖直方向,摆动架20沿顺时针方向在第一摆动位置P1的摆动角度为60°,在第二摆动位置P2的摆动角度为120°,在第三摆动位置P3的摆动角度为180°。
为了使乘客在上下座舱32时保持稳定,提高安全,参考图1,主支架10的侧面可设置缓冲支撑件74,用于支撑位于第三摆动位置P3下的摆动架20。
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之间的第一伸缩装置33。所述座舱32枢接在所述车体31上,可以在第一伸缩装置33的驱动下绕转轴转动,从而改变座舱32相对于车体31的夹角。第一伸缩装置33可采用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等。
在摆动架20处于第三摆动位置P3时,第一伸缩装置33可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70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或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在图2中,第一伸缩装置33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70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当乘客上下完座舱后,第一伸缩装置33可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回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
为了确保座舱32在车体31上的稳定性,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稳定器34,设置在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之间。稳定器34可包括:框架组。框架组包括可折叠且枢接的至少两个框架341、342。所述至少两个框架341、342的一端与所述车体31枢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32枢接。这样稳定器不仅能够约束座舱32而且还能够通过折合其在车体31和座舱32之间占用的空间。
为了避免座舱32在轨道车30沿轨道下滑或摆动架20摆动时相对于车体31摆动而造成乘客的不适或危险,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31上的锁定装置35。锁定装置35被配置为在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时,锁定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的相对位置。
在图6中,所述锁定装置35可包括:插销机构351。插销机构351通过插销352连接所述座舱32和所述车体31。座舱32和车体31的对应位置可设有连接孔,通过插销352同时插入座舱32和车体31上的连接孔,使得座舱32与车体31相对固定。当需要使座舱32相对于车体31转动时,可先通过插销机构351将插销352从连接孔中拔出。插销机构351可采用插销油缸等。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乘客垂直运输装置80。乘客垂直运输装置80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内,被配置为在地面和所述上客平台70之间垂直地运输乘客。这种设置在主支架10内的乘客垂直运输装置80无需占用水平方向的多余空间,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少了高空游乐设备的地面空间,降低土建成本。
为了避免上客平台70干涉到摆动架20的运动,参考图1、图4的(a)和(b)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第二伸缩装置73。第二伸缩装置73设置在所述上客平台70和所述主支架10之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P3时,使所述上客平台70摆动到与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或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位置。第二伸缩装置73可采用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等。
当上客平台70摆动到与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参考图4的(b)和图5),乘客可以方便地从座舱32下到上客平台70,从而通过乘客垂直运输装置80离开主支架10。而当上客平台70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位置(参考图2和图4的(a)),座舱32可以转动回与轨道所在平面平行的位置,摆动架20也可以开始摆动。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客平台70包括: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分别与所述主支架10两侧枢接,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P3时,相向摆动到邻近所述座舱32的第一位置或反向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第二位置。例如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的夹角在所述第一位置为0(参考图4的(b))°,在所述第二位置为180°(参考图4的(a))。
位于主支架10两侧的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可以设置成尺寸重量相同的结构,这样可以提高高空游乐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两者展开时可以改善主支架10在摆动架20摆动时的平衡,而两者收合到邻近座舱的位置时,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可与座舱实现更大的对接长度,从而提高乘客上下座舱的效率。
图7是根据本公开高空游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前述高空游乐设备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图7,本公开还提供了高空游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和步骤S2。
在步骤S1中,在乘客进入轨道车30的座舱32并约束好后,使所述摆动架20摆动,并通过制动装置40实现所述轨道车30在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
在步骤S2中,在所述轨道车30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提升到预设高度时,通过所述制动装置40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便所述轨道车30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轨道21下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枢接在所述主支架10上的上客平台70和第二伸缩装置73。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车体31和第一伸缩装置33。所述车体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所述座舱32设置在所述车体31上,且具有多个座位,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设置在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之间。相应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70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73使所述上客平台70摆动到与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以便乘客进入或离开所述座舱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所述摆动架20摆动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73使所述上客平台70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位置。
本说明书中多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实施例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整体以及涉及的步骤与设备实施例中的内容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设备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5)

1.一种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架(10);
摆动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被配置为通过摆动实现俯仰角度的变化;
轨道(21),铺设在所述摆动架(20)的表面,并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而摆动;
轨道车(30),包括座舱(32),且所述轨道车(3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和
制动装置(40),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或所述轨道(21)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进行制动,并实现或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20)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20)具有多个摆动位置,所述多个摆动位置包括:第一摆动位置(P1)和第二摆动位置(P2),其中,所述摆动架(20)通过转轴(22)枢接在所述主支架(10)上,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时高于所述转轴(22),并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低于所述转轴(22);所述摆动架(20)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高于所述转轴(22),并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时低于所述转轴(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1)从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摆动架(20)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40)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摆动到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或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摆动到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的过程中,实现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使所述轨道车(30)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从低于所述转轴(22)的高度位置移动到高于所述转轴(22)的高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40)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一摆动位置(P1)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P2)时,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使所述轨道车(30)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轨道(21)下滑,并在所述轨道车(30)下滑的至少部分行程中对所述轨道车(30)进行减速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40)包括:
第一制动器(41),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邻近所述摆动架(20)的第一端的位置;和
第二制动器(42),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邻近所述摆动架(20)的第二端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全保障装置(50),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运动提供安全保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障装置(50)包括:
缓冲机构(51),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被配置为对所述轨道车(30)的下滑进行缓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障装置(50)还包括:
滑轮组(52),设置在所述摆动架(20)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和
安全绳(53),绕过所述滑轮组(52),并与所述轨道车(30)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轨道车(30)约束在所述轨道(2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摆动驱动装置(60),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并与所述摆动架(20)驱动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摆动架(20)相对于所述主支架(10)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20)通过转轴(22)枢接在所述主支架(10)顶部的支座(11)上,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包括:
动力单元(61),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被配置为输出动力;和
减速机(62),与所述动力单元(61)连接,且所述减速机(62)的联轴器(63)与所述转轴(22)连接,所述减速机(62)被配置为将所述动力单元(61)输出的动力转换成驱动所述转轴(22)转动的扭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车体(31),所述车体(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所述座舱(32)设置在所述车体(31)上,且具有多个座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客平台(70),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上;
其中,所述摆动架(20)具有多个摆动位置,所述多个摆动位置包括第三摆动位置(P3),所述座舱(32)枢接在所述车体(31)上,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第一伸缩装置(33),设置在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之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P3)时,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70)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或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
稳定器(34),设置在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34)包括:
框架组,包括可折叠且枢接的至少两个框架(341,342),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框架(341,342)的一端与所述车体(31)枢接,另一端与所述座舱(32)枢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
锁定装置(35),设置在所述车体(31)上,被配置为在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时,锁定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的相对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35)包括:
插销机构(351),通过插销(352)连接所述座舱(32)和所述车体(31)。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乘客垂直运输装置(80),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0)内,被配置为在地面和所述上客平台(70)之间垂直地运输乘客。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伸缩装置(73),设置在所述上客平台(70)和所述主支架(10)之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P3)时,使所述上客平台(70)摆动到与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或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客平台(70)包括:
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分别与所述主支架(10)两侧枢接,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摆动架(20)处于所述第三摆动位置(P3)时,相向摆动到邻近所述座舱(32)的第一位置或反向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第二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客平台(71)和第二上客平台(72)的夹角在所述第一位置为0°,在所述第二位置为180°。
23.一种权利要求1~22任一所述的高空游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乘客进入轨道车(30)的座舱(32)并约束好后,使所述摆动架(20)摆动,并通过制动装置(40)实现所述轨道车(30)在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
在所述轨道车(30)随所述摆动架(20)的摆动提升到预设高度时,通过所述制动装置(40)解除所述轨道车(30)在所述轨道(21)上的位置保持状态,以便所述轨道车(30)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轨道(21)下滑。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游乐设备还包括:枢接在所述主支架(10)上的上客平台(70)和第二伸缩装置(73),所述轨道车(30)还包括:车体(31)和第一伸缩装置(33),所述车体(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21)上,所述座舱(32)设置在所述车体(31)上,且具有多个座位,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设置在所述车体(31)和所述座舱(32)之间;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上客平台(70)的上表面平齐的角度,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73)使所述上客平台(70)摆动到与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侧面对接的位置,以便乘客进入或离开所述座舱(32)。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摆动架(20)摆动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使所述座舱(32)的脚踏面摆动到与所述轨道(21)所在平面平行的角度,并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73)使所述上客平台(70)摆动到远离所述座舱(32)的位置。
CN202210841248.5A 2022-07-18 2022-07-18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442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248.5A CN117442979A (zh) 2022-07-18 2022-07-18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248.5A CN117442979A (zh) 2022-07-18 2022-07-18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979A true CN117442979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1248.5A Pending CN117442979A (zh) 2022-07-18 2022-07-18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29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2318B (zh) 一种用于钢桁梁检查车工作台的升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7672606A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
EP3292895B1 (en) Multi-dimensional theatre based on mechanical arm type roller coaster
CN102633194A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救援施工的铁路起重机
CN204488767U (zh) 拉钩和拉钩系统
CN109466564A (zh) 集装箱转运用悬吊机构
CN206336272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
CN117442979A (zh)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66566A (zh) 集装箱转运用转向架
CN217773201U (zh) 高空游乐设备
CN206800251U (zh) 耐撞安全防护升降限高设备
CN209553178U (zh) 集装箱转运用悬吊机构
CN209275520U (zh) 集装箱转运防坠装置
CN217745699U (zh) 高空游乐设备
CN117442978A (zh) 高空游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35969A (zh) 集装箱运输设备
CN209683683U (zh) 集装箱转运用转向架
CN209535046U (zh) 集装箱运输设备
CN107697076B (zh) 救援疏散装置
CN103541304B (zh) 导梁走行式的桥梁检测及救援作业车
CN212890309U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列车逃生装置
CN114228749B (zh) 一种基于齿啮合的架空类胶轮游览列车系统
CN209683682U (zh) 集装箱转运车体
CN215208330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安全梯
CN110843801B (zh) 一种可自移动智能化观光缆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