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2402A - 编织型网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编织型网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2402A
CN117442402A CN202311521430.3A CN202311521430A CN117442402A CN 117442402 A CN117442402 A CN 117442402A CN 202311521430 A CN202311521430 A CN 202311521430A CN 117442402 A CN117442402 A CN 117442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woven mesh
mesh tube
diameter
w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14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玉晨
张磊
姜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Chenxing Nant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chen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14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2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2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61F2/90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织型网管支架,具有一位于支架中段位置的致密段,位于支架两端的两稀疏段,连接所述致密段和所述两稀疏段的两过渡段。在植入使用过程中,支架整体长度、直径和体积较小的结构可以提高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抗疲劳性和柔顺性,再加以扭簧的设置可以满足支架可能发生的扭曲变形,减小支架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导致的再狭窄发生率。

Description

编织型网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型网管支架。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动脉中层变性以及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发下肢缺血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按照病变累及的范围可分为三类:主―髂动脉病变、股―腘动脉病变、腘动脉以远病变(即膝下动脉病变)。目前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治疗的首选方法,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坏疽愈合,降低截肢率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为了维持血管腔的开放和血液通畅,一般采用植入动脉金属支架的方法。
膝下部位由于血管直径小,PTA治疗后再狭窄概率较高,植入的支架需要保证一定的径向支撑力,并且克服慢性外扩力和低剪切力等力学因素。但是现有的动脉支架常存在以下问题:
(1)支架长度较长、直径较大且无法调节长度,在植入过程中容易过度植入;正常使用时对膝下弯曲造成过度阻碍,影响支架使用效果;同时植入的整个支架体积较大,支架表面都内贴于血管内壁,使得血管内壁长期受到刺激,进而诱导炎症反应导致再狭窄;
(2)现有技术中的支架是多段式,网孔的稀疏分布呈现跳跃式变化,跳跃变化连接处的支架柔顺性不足,在支架发生径向压缩轴向拉伸、扭曲、弯曲等形变时,支架连接部位的应力比较集中,导致支架发生疲劳断裂的现象,且在支架扭转过程中对内皮细胞刺激较大,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反应。
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支架的网孔密度呈现跳跃式变化,应力跳跃变化连接处的支架柔顺性不足,形变时应力比较集中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孔稀疏连续性逐渐变化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在植入支架过程中无法调节长度导致过度植入,并干扰膝下弯曲,长期刺激血管,对血管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型网管支架。
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包括:
一致密段,具有第一编织密度,位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中段位置;
两稀疏段,具有第二编织密度,位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编织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编织密度;
较佳地是,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还包括:
两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致密段的一端和所述稀疏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过渡段的编织密度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编织密度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编织密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两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编织密度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编织密度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编织密度,从而降低形变时的应力,增加支架的柔顺性。而且中间的致密段也增加了径向支撑力和抗疲劳性。
较佳地是,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直径;
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
所述过渡段的直径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直径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直径。
本发明支架的两端较短的稀疏段用于支撑在膝下动脉病变两侧端的正常动脉血管内壁上,外径与血管内径一致;而中间较长段的致密段与膝下动脉病变处位置对应,由致密度对动脉血管进行重建通道,而致密段的第一直径小于第二直径也即小于血管内径,从而较长的致密段并不向血管内壁施加较强的径向压力,如此极大地降低了对血管内壁的刺激,减少炎症反应。
较佳的,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第二直径为(0.5-0.8):1;
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第一直径为(5-8):1;
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第二直径为(0.5-0.8):1。
较佳的,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3-0.5):100。
较佳的,所述过渡段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4-0.8):(0.3-0.5):100。
较佳地是,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表面具有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所述致密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具有第一网孔面积;
所述稀疏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具有第二网孔面积,所述第二网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网孔面积;
所述过渡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面积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网孔面积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网孔面积。
较佳地是,所述致密段、所述稀疏段以及所述过渡段在周向上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数量保持一致。
较佳地是,所述致密段为中空小圆柱状;所述过渡段为中空圆台状;所述稀疏段为中空大圆柱状。
较佳地是,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为由一根金属丝缠绕编织成型。
较佳地是,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外表面还具有一层覆膜。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支架较长、直径较大且无法调节长度,在植入过程中容易过度植入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型网管支架。
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包括N节编织网管,N≥2且N为自然数,其中,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第一端连接,其中1≤i≤N-1且i为自然数。
本发明的编织型网管支架采用多段式的编织网管,根据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处的长度可以任意采用几节编织网管,连接起来形成编织型网管支架,以避免过度植入的问题,降低对动脉血管的刺激,减少炎症反应。
较佳地是,所述编织网管的表面具有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
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的类菱形编织网孔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相互孔孔相扣连接。
较佳地是,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的一个类菱形编织网孔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一个类菱形编织网孔相扣连接。
较佳地是,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的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对应地孔孔相扣连接。
较佳地是,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i+1节编织网管的第一端通过扭簧连接。
本发明采用扭簧连接,避免了膝下弯曲造成减少阻碍,提高支架使用效果。
较佳地是,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i+1节编织网管的第一端通过一大扭簧连接,所述大扭簧的螺旋直径与所述编织网管的直径一致。
较佳地是,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i+1节编织网管的第一端通过若干小扭簧连接,所述小扭簧的螺旋直径小于所述编织网管的直径。
较佳地是,所述N节编织网管的端端连接后的支架整体具有:
一致密段,具有第一编织密度,位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中段位置;
两稀疏段,具有第二编织密度,位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编织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编织密度;
两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致密段的一端和所述稀疏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过渡段的编织密度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编织密度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编织密度。
较佳地是,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直径;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
所述过渡段的直径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直径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直径。
较佳的,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第二直径为(0.5-0.8):1;
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第一直径为(5-8):1;
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第二直径为(0.5-0.8):1。
较佳的,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3-0.5):100。
较佳的,所述过渡段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4-0.8):(0.3-0.5):100。
较佳地是,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表面具有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所述致密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具有第一网孔面积;
所述稀疏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具有第二网孔面积,所述第二网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网孔面积;
所述过渡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面积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网孔面积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网孔面积。
较佳地是,所述致密段、所述稀疏段以及所述过渡段在周向上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数量保持一致。
较佳地是,所述致密段为中空小圆柱状;所述过渡段为中空圆台状;所述稀疏段为中空大圆柱状。
较佳地是,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为由一根金属丝缠绕编织成型。
编织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圆柱形模具,所述圆柱形模具表面嵌入有m排n列个限位钉,其中m、n≥2;
S2、将编织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圆柱形模具的第一端;
S3、将编织丝依次从所述圆柱形模具表面第一端的两相邻限位钉的缝隙螺旋缠绕穿行至第二端的两相邻限位钉的缝隙,再绕过所述圆柱形模具第二端的限位钉,完成顺行线;
S4、将步骤S2的编织丝继续反向螺旋缠绕穿行在两相邻限位钉的缝隙之间并回到所述圆柱形模具第一端,再绕过所述在所述圆柱形模具第一端的限位钉,完成逆行线;
S5、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若干次,得到编织物;
S6、步骤S5得到的编织物第一次热定型,冷却后拆除所述圆柱形模具上的限位钉得到编织网管;
S7、在编织网管内穿入二次模具,第二次热定型冷却得到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
较佳地是,在步骤S4中穿设逆行线时,限位钉的错开格数与顺行线时错开的格数相同,形成同向平行反向交叉的棱形网格。
较佳地是,在编织丝螺旋缠绕形成顺行线或者逆行线时,在交叉点处进行穿线,每次穿线间隔一个交叉点,如此反复形成互相制约的菱形网格。
较佳地是,所述二次模具为中段窄、两端宽的圆柱。
较佳地是,m为3~6的自然数,n为6~12的自然数。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整体长度和直径较小,且两端的稀疏段的第二直径大于中间致密段的第一直径,通过两端较稀疏和在保证两端的稀疏段能够固定在血管内壁中的同时,使中间致密段仅与血管内壁接触,但并不向血管内壁施加较大的径向压力,减小支架对血管内壁的刺激。另外,中间致密段由于编织教密,还具有较强的径向支撑力,能够保持血管通畅。
2、本发明为高密度编织的短型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致密段的编织密度显著高于两端的稀疏段,且设置逐渐过渡密度、直径、网孔面积的两过渡段,增强了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柔顺性和抗疲劳性,中间的致密段的编织密度增加有利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内均匀皮化,减小慢性外扩力,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小,从而降低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再狭窄的概率和支架发生疲劳断裂的概率。
3、本发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可进行多节编织网管连接,还可在支架上设置扭簧,在保证支架径向支撑力和抗疲劳性的同时,大幅度增强了支架的柔顺性,满足膝下动脉网管支架任何可能发生的扭转变形。相对于现有支架,在膝下动脉下蹲或其他弯曲对膝下动脉网管支架造成径向压缩轴向拉伸、扭曲、弯曲等形变,本发明支架在扭转变形过程中对内皮细胞刺激小,从而降低因血管损伤导致的炎症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A为装有扭簧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A为本发明支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4A为本发明在膝下动脉处于伸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在膝下动脉处于弯曲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在膝下动脉处于弯曲状态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编织支架时所使用的圆柱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孔孔相扣”即“环环相扣”,“轴向”指的是两稀疏端之间的方向,“径向”指的是垂直于轴向的方向。
如图1至图2A所示为本发明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包括位于支架中间端的致密段10、分别位于支架两端的两稀疏段20、连接致密段10和两稀疏端20的两过渡段30以及位于支架中间段的扭簧段40,编织型膝下动脉网管表面还具有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50。
作为示例说明,由于支架过长或直径较大容易导致支架断裂,所以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采用手工编织的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编织合适的长度,由此提高支架柔顺性和适用性。编织丝采用材质为镍钛合金、铂铱合金等较为柔软的金属丝,镍钛合金或铂铱合金的直径范围为0.08-0.16mm。本发明支架整体长度和直径较小,支架的长度范围为15-45mm,直径范围为3-4.5mm,这样的设计便于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血管狭窄和堵塞长度来选择植入的支架数量,避免由于支架长度的无法调节而影响支架在没有夹层和狭窄部分过度植入的动脉段中的使用效果。同时编织型网管支架由一根金属丝在模具上手工编织和热定型而成,编织型网管支架表面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的密度即编织密度。
作为示例说明,本发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致密段10为中空小圆柱状,而两端的稀疏段20为中空的大圆柱状。
一方面,圆柱状的致密段10的直径小于稀疏段20的直径。即致密段10具有第一直径,大致为3-5mm;稀疏段20具有第二直径,大致为4-6mm。因为致密段10的第一直径小于稀疏段20的第二直径,所在在具有较大的第二直径的稀疏段20支撑动脉血管情况下,具有较小的第一直径的致密段10对动脉血管内壁不会有较强的径向压力,从而对膝下弯曲的干扰更小,从而对血管内壁的刺激更小。而且两端的稀疏段20支撑于动脉血管内壁,也可以防止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发生位移。另一方面,圆柱状的致密段10长度相对于两端的稀疏段20,在长度方面更长。即致密段10具有第一长度,大致为10-30mm;稀疏段20具有第二长度,大致为3-10mm。
最优选的,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第二直径为(0.5-0.8):1;经发明人研究标明,当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之间的比值达到该数值时,稀疏段能够刚好卡接在血管内,但致密段施加给血管内壁的径向力很小,避免给血管造成过大的损伤。
另外,优选的第一长度:第一直径为(5-8):1;所述第二长度:第二直径为(0.5-0.8):1。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3-0.5):100。
位于中间的圆柱状致密段10的表面和位于两端的稀疏段20的表面都分别具有贯穿的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50。根据单位面积上,类菱形编织网孔50数量多少,致密段10和稀疏段20表面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数量分布是不同的。单位面积上,圆柱状致密段10表面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数量为第一编织密度,该第一编织密度大致为25-60PPI。稀疏段20表面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数量为第二编织密度,该第二编织密度大致为10-20PPI。具有较大的第一编织密度的致密段10从而增强了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柔顺性和抗疲劳性,中间的致密段的编织密度增加,有利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内均匀皮化,减小慢性外扩力,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小,从而降低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再狭窄的概率和支架发生疲劳断裂的概率。再一方面,致密段10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的网孔面积相对稀疏段20的网孔面积更小,即致密段10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具有第一网孔面积,该第一网孔面积为2-4mm2。稀疏段20具有第二网孔面积,该第二网孔面积为4-6mm2。由于致密段10的第一网孔面积小,从而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编织密度。
作为示例说明,本发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上设有两过渡段30,为中空圆台状,具有第三长度,第三长度为4-8mmmm。本发明的过渡段30,顾名思义,主要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过渡段30的两端分别与致密段10的一端和稀疏段20的一端一体连接,过渡段30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连接致密段10和稀疏端20,提高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抗疲劳性。需要说明的是,过渡段30的编织密度从致密段10的第一编织密度逐渐过渡到稀疏段20的第二编织密度,直径从致密段10的第一直径逐渐过渡到稀疏段20的第二直径,网孔面积从致密段10的第一网孔面积逐渐过渡到稀疏段20的第二网孔面积。其中,第一编织密度大于第二编织密度。如此使得中间的致密段10的编织密度的增加有利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内均匀皮化,减小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慢性外扩力。第一直径小于第二直径,第一网孔面积小于第二网孔面积,从而形成一个中间的编织密度比两端高,中间的第一直径比两端的第二直径小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这样的设计在保证膝下动脉网管支架能在动脉血管中固定的同时,减小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对动脉血管内壁施加较强的径向压力,降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受力时对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的损伤,进一步地降低炎症反应引起的再狭窄概率。需要说明的是,致密段10、稀疏段20以及过渡段30在周向上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数量保持一致,优选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数量为6-12。
优选的,较佳的,所述过渡段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4-0.8):(0.3-0.5):100。
作为示例说明,如图4A所示,本发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植入数量可以根据膝下动脉狭窄或堵塞长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大于或等于一个即可。在植入较长病变段时为保证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径向支撑力时的弹性弯曲,可在手工编织时适量缩短编织网管长度,选择进行多节编织网管连接的方式形成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即编织N节编织网管60,N≥2且N为自然数。第1节编织网管60的第二端与第2节编织网管60的第一端进行连接,如此类推,第i节的编织网管60的第二端与第i+1节编织网管60的第一端进行连接,其中1≤i≤N-1且i为自然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i节的编织网管60的第二端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与第i+1节编织网管60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相互孔孔相扣连接即环环相扣连接。这种相扣连接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如图4C所示,第i节的编织网管60的第二端的一个类菱形编织网孔50与第i+1节编织网管60的一个类菱形编织网孔50相扣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膝下动脉进行弯曲时植入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发生相应弯曲时的对应位置上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连接;二是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i节的编织网管60的第二端的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50与第i+1节编织网管60的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50对应地孔孔相扣连接,多个类菱形编织网孔50和多个类菱形编织网孔50对应连接,适用于支架上仅发生小程度弯曲的位置上的支架连接。也就是说,用一根金属丝缠绕圆柱形模具上手工编织第i节编织网管60后,在编织第i+1节编织网管60时,将已编织完成的第i节编织网管60穿套在圆柱形模具上,用金属丝穿过第i节编织网管60端口处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类菱形编织网孔50后再进行后续的第i+1节编织网管60的编织过程。多节编织网管60连接起来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整体上形成一个致密段10、两端稀疏段30和两个过渡段。这三段的编织密度、直径、网孔面积与前述一致,再次不做赘述,只是长度有变化而已,但是每段的长度比值一致。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一致,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多节编织网管60的相连,又给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扭转变形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提高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轴向拉伸率,满足膝下动脉拉伸变形的同时降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膝下动脉网管支架整体编织完穿过二次定型模具进行定型后,多节编织网管60的连接处会呈现多个环状编织网孔,从而形成膝下动脉网管支架上的多个封闭支撑单元,再次提高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承受膝下动脉的压缩变形,有效支撑血管提供血流的同时提供轴向转动空间,方便膝下活动提高疲劳性防止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多次扭曲断裂。
作为示例说明,如图2A所示,为满足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在膝下动脉血管进行下蹲或其他弯曲时相应发生的径向压缩轴向拉伸、扭曲、弯曲等形变,本发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在中间端部分安装两段扭簧,为膝下动脉网管支架上的扭簧段40。如图4B所示,扭簧段40可以是一根大扭簧41,需要说明的是,大扭簧41的螺旋直径与编织网管60的直径一致,大扭簧41的两端分别与一节编织网管60连接。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B所示,扭簧段40可以是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小扭簧42。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小扭簧42围成一圆柱形状,小扭簧42的螺旋直径均远小于编织网管60的直径,编织网管60一端的周向上的各个类菱形编织网孔50各连接有一根小扭簧42。当然也可以是,周向上的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50每间隔一个或多个类菱形编织网孔50连接一根小扭簧42,其中,扭簧段40与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橡胶套或不锈钢套压合等方式,扭簧段40的材质可采用不锈钢或其他合金材料。这样的设计在保持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径向支撑力和抗疲劳性的同时增强了膝下动脉网管支架的柔顺性,并且减小了支架在扭转过程中对内皮细胞的刺激,从而降低因血管损伤导致的炎症发生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在膝下动脉网管支架外表面或内表面增加热合氏覆膜,覆膜材料可选聚四氟乙烯或者聚氨酯,如此得到一覆膜支架。增加了覆膜的膝下动脉网管支架不但具有裸支架的支撑作用,还可通过覆膜的机械性阻隔和膜表面的特殊物质发挥预防炎症和血栓形成,恢复正常血流。使用该膝下动脉网管支架进行动脉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编织本发明编织型网管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圆柱形模具70(如图5所示)作为编织模具,在圆柱形模具70表面设置3到6排限位钉,每排设置6到12个,每排限位钉所在平面互相平行,腰部的限位钉和两端部的限位钉数量相同。调整圆柱形模具上的限位钉之间的间隔行数以获得不同的PPI(编织密度或网孔密度),限位钉在模具表面均匀固定连接,使得编织用的金属丝可以在模具上均匀围绕;
S2、将编织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圆柱形模具的第一端;
S3、将编织丝依次从圆柱形模具70表面第一端的两相邻限位钉的缝隙螺旋缠绕穿行至第二端的两相邻限位钉的缝隙,再绕过所述圆柱形模具第二端的限位钉,完成顺行线;
S4、将步骤S2的编织丝继续反向螺旋缠绕穿行在两相邻限位钉的缝隙之间并回到圆柱形模具70第一端,再绕过圆柱形模具70第一端的限位钉,完成逆行线;穿设逆行线时,限位钉的错开格数与顺行线时错开的格数相同,形成同向平行反向交叉的棱形网格;
S5、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若干次,且在编织丝螺旋缠绕形成顺行线或者逆行线时,在交叉点处进行穿线,每次穿线间隔一个交叉点,如此反复形成互相制约的菱形网格;金属丝在剩余交叉点处依次内外穿梭编织,直至整个编织密度达到设定密度,最终逆行线回归到初始点,得到具有平整网面的金属丝编织物;
S6、步骤S5得到的金属丝编织物第一次热定型,冷却后拆除所述圆柱形模具上的限位钉得到编织网管;
S7、将S6得到的编织网管取下,在编织网管内穿入二次模具并用铜丝将编织网管固定在二次模具上,进行第二次热定型,冷却后,用焊接或橡胶套或不锈钢套压合等方式连接接头,得到完整的编织型网管支架。二次模具为中段窄、两端宽的圆柱。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致密段,具有第一编织密度,位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中段位置;
两稀疏段,具有第二编织密度,位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编织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编织密度;
两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致密段的一端和所述稀疏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过渡段的编织密度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编织密度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编织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直径;
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
所述过渡段的直径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直径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第二直径为(0.5-0.8):1;
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第一直径为(5-8):1;
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第二直径为(0.5-0.8):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密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稀疏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3-0.5):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0.4-0.8):(0.3-0.5):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的表面具有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
所述致密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具有第一网孔面积;
所述稀疏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具有第二网孔面积,所述第二网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网孔面积;
所述过渡段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面积从所述致密段的第一网孔面积逐渐过渡到所述稀疏段的第二网孔面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段、所述稀疏段以及所述过渡段在周向上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的数量保持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密段为中空小圆柱状;
所述过渡段为中空圆台状;
所述稀疏段为中空大圆柱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为由一根金属丝缠绕编织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外表面还具有一层覆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型网管支架包括N节编织网管,N≥2且N为自然数,其中,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第一端连接,其中1≤i≤N-1且i为自然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织网管的表面具有若干类菱形编织网孔;
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的类菱形编织网孔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类菱形编织网孔相互孔孔相扣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编织型网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节的编织网管的第二端的一个类菱形编织网孔与第i+1节编织网管的一个类菱形编织网孔相扣连接。
CN202311521430.3A 2023-11-15 2023-11-15 编织型网管支架 Pending CN117442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1430.3A CN117442402A (zh) 2023-11-15 2023-11-15 编织型网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1430.3A CN117442402A (zh) 2023-11-15 2023-11-15 编织型网管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402A true CN117442402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1430.3A Pending CN117442402A (zh) 2023-11-15 2023-11-15 编织型网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24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1763B2 (en) Braided self-expanding endoluminal st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5725547A (en) Corrugated stent
US5443498A (en) Vascular st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implanting a vacsular stent
US8419786B2 (en) Self-expanding stent
EP1266636B1 (en) An expandable endovascular stent
EP2119415B1 (en) Helical stent design
EP0955950B1 (en) Flat wire stent
EP0884029B1 (en) Expandable intraluminal endoprosthesis
US5913896A (en) Interwoven dual sinusoidal helix stent
EP1903998B1 (en) Hybrid stent
US6117165A (en) Expandable intraluminal endoprosthesis
JP2005514155A (ja) ステン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変形形態)
US20150080999A1 (en) Self-expanding stent
JP2000202032A (ja) 拡張可能な腔内エンドプロテ―ゼ
PL186758B1 (pl) Rurka udrażniająca
CN112569027A (zh) 一种静脉血管支架
US20200046527A1 (en) Woven stent
CN117442402A (zh) 编织型网管支架
CN112089511B (zh) 一种应用于锥形血管多重狭窄的自膨胀式锥形血管支架
CN117426915A (zh) 编织型网管支架和编织型网管支架的制造方法
US20110004294A1 (en) Fatigue-resistant stent
CN202982316U (zh) 一种编织的自膨式管腔支架
CN117942123A (zh) 一种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
WO2023034303A1 (en)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 st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