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2258B -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2258B
CN117442258B CN202311774401.8A CN202311774401A CN117442258B CN 117442258 B CN117442258 B CN 117442258B CN 202311774401 A CN202311774401 A CN 202311774401A CN 117442258 B CN117442258 B CN 117442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line
implant
unloading member
section
un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4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42258A (zh
Inventor
马志伟
周庆亮
强艳鑫
李娜
吴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dipe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dipe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dipe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dipe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4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2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2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42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 A61B17/128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61B2017/00584C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61B2017/00623Introducing or retriev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969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used for transplant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包括输送器、卸载构件和绑扎线;输送器用于将植入物输送至患者体内;绑扎线用于连接输送器、卸载构件和植入物;卸载构件用于调节绑扎线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其中,在绑定状态下,输送器、卸载构件和植入物通过绑扎线连接绑定;在释放状态下,输送器、卸载构件均与植入物处于解绑状态,且绑扎线与卸载构件或输送器固定连接,与植入物相分离。本申请绑扎线可跟随输送器或卸载构件一起撤出,避免绑扎线继续留在患者体内而阻碍人体组织的恢复与生长。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背景技术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非常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达到70%。对瓣膜性房颤的病人,57%的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对于非瓣膜房颤的病人,90%的左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收缩顿抑,仍有可能再形成血栓。
目前临床上预防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方法是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但应用华法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且须要频繁监测,禁忌症比较多,临床应用较为困难;另外华法林还有导致骨质疏松和软组织坏死的可能。第二种方法是心脏外科手术同期直接切除或结扎心耳,这种方法的主要不足是左心耳的完全闭合率较低,既往研究显示完全切除左心耳的成功率最高约80%。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心脏外科手术或微创手术结扎心耳,通过该方式结扎心耳会用到心耳夹。
现有心耳夹输送装置一般在前端设有略呈方形的外框,以便于将心耳夹绑定于其内,心耳夹包括两个平行的夹臂,以两端的两个弹簧部保持两个夹臂的夹紧,输送装置外框利用牵引绳拉住心耳夹的夹臂,以便于拉紧牵引绳从而可以拉开心耳夹,以此可以带动心耳夹送至病灶处执行左心耳心外闭合操作。
现有技术中是在夹臂上配置一条可抽出的抽线,以及夹臂上的连通抽线与心耳夹的绑线孔,以一条或两条绑线穿过绑线孔而将心耳夹与抽线进行绑定。
而当输送到病灶位置需要释放执行器与心耳夹时,一般是将抽线向后抽出,此时,绑定线由于缺少了一个绑定端便于松开对心耳夹的夹臂的绑定,释放执行器与心耳夹,以便于执行器退出。
现有的绑线方法是将绑定线在操作前绑定在心耳夹与抽线之间,而当抽线后,绑定线会继续绑在植入物心耳夹上,但绑定遗留在心耳夹后,有可能阻碍人体组织的恢复与生长,还有可能产生排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使得绑扎线跟随输送器或卸载构件一起撤出患者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卸载构件和绑扎线;
所述输送器用于将所述植入物输送至患者体内;
所述绑扎线用于连接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
所述卸载构件用于调节所述绑扎线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通过所述绑扎线连接绑定;
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均与所述植入物处于解绑状态,且
所述绑扎线与所述卸载构件或所述输送器固定连接,与所述植入物相分离。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扎线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段、连接段和固定段;
所述解锁段为闭合或非闭合套环;
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卸载构件,所述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器;
在所述解绑状态下,所述卸载构件抽离所述套环,所述连接段自动脱离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仍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器;或
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卸载构件,所述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在所述解绑状态下,所述卸载构件抽离所述套环,所述连接段自动脱离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仍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扎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
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连接端相互连接形成非闭合所述套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自由端朝远离所述连接端方向延伸依次形成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固定段;
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第一支线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的绕设方式相同。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输送器,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输送器的绕设方式不同;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在绕设完所述输送器后,两者打结固定;或
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的绕设方式不同;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在绕设完所述卸载构件后,两者打结固定。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包括夹臂,所述夹臂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关节铰接;
所述夹臂设有贯穿孔;
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绑扎线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将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绑定。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臂上设有定位槽和卸载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位于所述夹臂的不同侧;
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植入物,所述卸载槽用于容纳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
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相对侧,所述卸载槽设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背离侧。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时,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的固定点位于所述套环靠近所述关节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还包括手柄和连接杆,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关节远离所述夹臂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关节和所述手柄;
当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时,所述固定段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手柄处。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植入物为心耳夹。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扎线的线径为0.1mm-2.0mm,所述绑扎线的变形量小于20%,所述绑扎线的抗拉力强度不小于10N。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用于输送植入物,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卸载构件和绑扎线,所述绑扎线用于连接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所述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卸载构件调节所述绑扎线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通过所述绑扎线连接绑定;
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均与所述植入物处于解绑状态,且
所述绑扎线与所述卸载构件或所述输送器固定连接,与所述植入物相分离。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包括夹臂,所述夹臂设有贯穿孔;
所述夹臂上还设有定位槽和卸载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位于夹臂的不同侧;
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植入物,所述卸载槽用于容纳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
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绑扎线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将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绑定。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扎线包括相互连接的解锁段、连接段和固定段,所述解锁段为闭合或非闭合套环;
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通过所述绑扎线连接绑定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卸载构件;
将所述连接段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所述植入物;
将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器或所述卸载构件。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扎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
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连接端相互连接形成非闭合所述套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自由端朝远离所述连接端方向延伸依次形成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固定段。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将所述连接段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所述植入物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且所述第一支线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的绕设方式相同。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将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器或所述卸载构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输送器或所述卸载构件,待绕设完时,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输送器或所述卸载构件的绕设方式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植入物和所述卸载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不同侧;
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输送器,待绕设完时,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或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夹臂,使得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自由端,其中一者的自由端从所述夹臂的上方伸出,另一者的自由端从所述贯穿孔中伸出且位于所述卸载构件的上方;
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植入物和所述卸载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不同侧;
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待绕设完时,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或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使得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自由端,其中一者穿过所述贯穿孔后从所述卸载构件的上方伸出,另一者穿过所述贯穿孔后从所述卸载构件的下方伸出;
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二扣环,将所述第二扣环穿入所述第一扣环中;
拉紧所述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一支线穿入所述第二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二扣环。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二扣环,将所述第二扣环穿入所述第一扣环中;
拉紧所述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一支线对折形成第三扣环,将所述第三扣环穿入所述第二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二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穿入所述第三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三扣环。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二扣环,将所述第二扣环穿入所述第一扣环中;
拉紧所述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一支线对折形成第三扣环,将所述第三扣环穿入所述第二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二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对折形成第四扣环,将所述第四扣环穿入所述第三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三扣环;
将所述第一支线穿入所述第四扣环中,拉紧所述第四扣环。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解绑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卸载构件抽离所述套环,所述连接段自动脱离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仍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器或所述卸载构件。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夹臂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关节铰接;
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在所述卸载构件上的打结固定点位于所述套环靠近所述关节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植入物为心耳夹。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在释放状态下,输送器、卸载构件均与植入物处于解绑状态,绑扎线与卸载构件或输送器固定连接,与植入物相分离。当将输送器或卸载构件退出患者体内时,绑扎线可跟随输送器或卸载构件一起撤出,避免绑扎线继续留在患者体内而阻碍人体组织的恢复与生长。
本申请可以确保植入物的输送过程安全可靠,并且在需要取出输送器或卸载构件时,不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任何干扰。同时,这种输送装置的使用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植入物、输送器和卸载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绑扎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绑扎线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8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绑扎线连接绑定植入物、输送器和卸载构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多根绑扎线连接绑定植入物、输送器和卸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2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打结固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绑扎线绕设植入物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5是本申请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绑扎线连接绑定植入物、输送器和卸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输送器夹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输送器;111-第一夹臂;112-第二夹臂;113-定位槽;114-卸载槽;115-贯穿孔;116-卸载孔;120-关节;130-连接杆;200-绑扎线;210-解锁段;220-连接段;230-固定段;240-第一支线;241-第一扣环;242-第三扣环;250-第二支线;251-第二扣环;300-卸载构件;10-植入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在本申请中,“垂直”、“相等”等词语是指工艺误差范围内的垂直和相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垂直和相等。工艺误差可以是±10%之内或±5%之内。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可以理解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5°。
如图1至图3、图8、图9、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10,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绑扎线200。输送器100用于将植入物10输送至患者体内。绑扎线200用于连接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卸载构件300用于调节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其中,在绑定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通过绑扎线200连接绑定,如图8、图9、图15所示;在释放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均与植入物10处于解绑状态,且绑扎线200与卸载构件300或输送器100固定连接,与植入物10相分离。
本申请提供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10。在释放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均与植入物10处于解绑状态,绑扎线200与卸载构件300或输送器100固定连接,与植入物10相分离。当将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退出患者体内时,绑扎线200可跟随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一起撤出,避免绑扎线200继续留在患者体内而阻碍人体组织的恢复与生长。
本申请可以确保植入物10的输送过程安全可靠,并且在需要取出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时,不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任何干扰。同时,这种输送装置的使用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图16所示, 本申请提供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10,植入物10可以是心耳夹。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绑扎线200。其中,图1是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绑扎线200结构示意图;图16是输送器100部分结构细节示意图。
输送器100用于将植入物10输送至患者体内。输送器100可包括夹臂,夹臂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以及连接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关节120。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可通过关节120铰接连接,以使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相互接近至夹闭状态或者相互远离至张开状态。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可用于夹持植入物10,如心耳夹。具体可将心耳夹的两个臂体分别连接至输送器100的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通过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夹闭和张开,来实现心耳夹的闭合和开启。
如如图1至图3、图8、图9、图15所示,绑扎线200用于连接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卸载构件300用于调节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绑扎线200主要起到连接作用,将心耳夹与输送器100连接,通过输送器100完成心耳夹的递送。绑扎线200可以选择缝合线(包括编织线和单股线)、不锈钢钢丝线、无纺布条,优选医用级缝合线。绑扎线200的材料可选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或其他材质,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优选地,绑扎线200的变形量小于20%,绑扎线200的抗拉力强度不小于10N。绑扎线200的线径可以为0.1mm-2.0mm,如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但不限于此。更进一步地,绑扎线200的线径为0.2mm-0.5mm。
卸载构件300可以为抽线,其线径较绑扎线200的线径粗。通过卸载构件300可调节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在绑定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通过绑扎线200连接绑定;在释放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均与植入物10处于解绑状态,且绑扎线200与卸载构件300或输送器100固定连接,与植入物10相分离。
如图8、图9、图15所示,本申请中,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下,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分别位于夹臂的不同侧。如植入物10位于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相对侧,即位于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之间,卸载构件300位于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背离侧。在本申请中,将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相对侧称为夹臂内侧,将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背离侧称为夹臂外侧。
如图8、图9、图15、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器100的夹臂上设有定位槽113和卸载槽114,定位槽113和卸载槽114位于夹臂的不同侧。定位槽113用于容纳植入物10,卸载槽114用于容纳卸载构件300。具体地,定位槽113设于夹臂的内侧,卸载槽114设于夹臂的外侧。
进一步地,夹臂设有贯穿孔115。在绑定状态下,绑扎线200穿设于贯穿孔115将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连接绑定。贯穿孔115连通定位槽113和卸载槽114。贯穿孔11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贯穿孔115沿夹臂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定位槽113的槽底与夹臂的内侧壁大致形成L型结构,植入物10可放置在该L型结构围成的空间内。卸载槽114的槽底与夹臂的外侧壁大致形成L型结构,卸载构件300可放置在该L型结构围成的空间内。优选地,定位槽113的槽底和卸载槽114的槽底高度差小于植入物10臂体的外径,如不大于5mm。更优选地,定位槽113的槽底和卸载槽114的槽底大致齐平。
如图1和图16所示,输送器100还包括手柄和连接杆 130,手柄位于关节120远离夹臂的一侧,连接杆 130连接关节120和手柄。手柄或连接杆 130处可设置用于控制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开合的部件结构,具体结构形式本申请不做限定。
输送器100的夹臂靠近关节120处的位置还设有卸载孔116,卸载孔116连通卸载槽114,卸载构件300可活动穿设于卸载孔116。进一步地,卸载构件300的自由端可延伸至手柄处。操作者可通过卸载构件300的自由端来促使卸载构件300在卸载槽114内移动,从而使得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绑扎线200在释放状态下,与卸载构件300或输送器100固定连接的具体实现过程。
实施例1 绑扎线200在释放状态下与输送器100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绑扎线200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段210、连接段220和固定段230。解锁段210为闭合或非闭合套环。其中,闭合套环是指闭合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非闭合套环是指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如图3所示。
如图8和图9所示,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下,套环套设于卸载构件300,即,解锁段210套设在卸载构件300上。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
如图2、图3、图8和图9所示,绑扎线200的解锁段210、连接段220和固定段230依次连接。即,绑扎线200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中间区域为连接段220,两边区域分别为解锁段210和固定段230。在绑定状态下,解锁段210主要套接于卸载构件300、连接段220主要绕设于植入物10,固定段230主要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如此,将卸载构件300、植入物10和输送器100三者连接。进一步地,卸载构件300可位于夹臂的外侧,植入物10可位于夹臂的内侧。
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方式可尽量简单,只要能将植入物10与输送器100连接即可。举例而言,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可绕设植入物10半圈至一圈。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与输送器100的固定方式可不做限定,只要能将固定段230稳定的固定在输送器100上即可。举例而言,固定段230可在绕设输送器100的夹臂多圈后,打死结固定,也可在绕设输送器100的夹臂一圈后,打多个死结或活结进行固定。
在解绑状态下,卸载构件300抽离套环,连接段220自动脱离植入物10,固定段230仍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
当卸载构件300从绑扎线200的套环内抽离,绑扎线200的解锁段210变为不受固定的自由端,此时,绕设于植入物10的连接段220则会以该自由端为起始点,开始脱离植入物10。而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当将输送器100从患者体内撤出时,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会完全脱离植入物10,从而将植入物10留在患者体内。当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完全脱离植入物10后,也变为不受固定的自由端,其会在输送器100撤出患者体内的过程中,跟随输送器100一起撤出。
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可固定于输送器100的不同位置处。举例而言,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可固定于输送器100的夹臂、关节等部位,或者,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的自由端穿过卸载孔116延伸至输送器100的手柄处,具体本公开不做限定。
为进一步提升对本方案的理解,接下来结合绑扎线200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绑扎线200将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三者连接绑定的具体方式。
以图3中所示的绑扎线200为例。绑扎线200包括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两者的连接端相互连接形成非闭合套环,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两者的自由端朝远离连接端方向延伸依次形成连接段220和固定段230。即,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均包括连接段220和固定段230。在此需说明的是,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优选地,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是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8和图9所示,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下,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连接处形成的非闭合套环套设在卸载构件300上。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且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绕设方式相同。
在此需说明的是,绕设方式可包括绕设方向和绕设圈数。即,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绕设方向和绕设圈数均相同。如,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均以顺时针方向绕设于植入物10半圈至一圈;或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均以逆时针方向绕设于植入物10半圈至一圈。
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具有相同的绕线方式,有助于在解绑状态下时,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快速且同步脱离植入物10,并将植入物10顺利地留在患者体内。
进一步地,在绑定状态下,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输送器100,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输送器100的绕设方式不同。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在绕设完输送器100后,两者打结固定。
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具有不同的绕设方式,有助于提升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固定于输送器100的稳定性。两者打结固定可以是活结或死结。优选地,两者打结形成死结,以避免绑扎线200在输送器100撤出患者体内的过程中从输送器100上脱落。
实施例2 绑扎线200在释放状态下与卸载构件300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绑扎线200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段210、连接段220和固定段230。解锁段210为闭合或非闭合套环。其中,闭合套环是指闭合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非闭合套环是指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如图3所示。
如图15所示,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下,套环套设于卸载构件300,即,解锁段210套设在卸载构件300上。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
如图2、图3和图15所示,绑扎线200的解锁段210、连接段220和固定段230依次连接。即,绑扎线200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中间区域为连接段220,两边区域分别为解锁段210和固定段230。在绑定状态下,解锁段210主要套接于卸载构件300、连接段220主要绕设于植入物10,固定段230主要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如此,将卸载构件300、植入物10和输送器100三者连接。进一步地,卸载构件300可位于夹臂的外侧,植入物10可位于夹臂的内侧。
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方式可尽量简单,只要能将植入物10与输送器100连接即可。举例而言,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可绕设植入物10半圈至一圈。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于卸载构件300的固定方式可不做限定,只要能将固定段230稳定的固定在卸载构件300上即可。举例而言,固定段230可在绕设卸载构件300多圈后,打死结固定,也可在绕设卸载构件300一圈后,打多个死结或活结进行固定。
在解绑状态下,卸载构件300抽离套环,连接段220自动脱离植入物10,固定段230仍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
当卸载构件300从绑扎线200的套环内抽离,绑扎线200的解锁段210变为不受固定的自由端,此时,绕设于植入物10的连接段220则会以该自由端为起始点,开始脱离植入物10。而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当将输送器100和卸载构件300从患者体内撤出时,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会完全脱离植入物10,从而将植入物10留在患者体内。当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完全脱离植入物10后,也变为不受固定的自由端,其会在输送器100和卸载构件300撤出患者体内的过程中,跟随一起撤出。
为进一步提升对本方案的理解,接下来结合绑扎线200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绑扎线200将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连接绑定的具体方式。
以图3中所示的绑扎线200为例。绑扎线200包括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在此不详细赘述。
如图3和图15所示,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下,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连接处形成的非闭合套环套设在卸载构件300上。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且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绕设方式相同。
在此需说明的是,绕设方式可包括绕设方向和绕设圈数。即,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绕设方向和绕设圈数均相同。如,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均以顺时针方向绕设于植入物10半圈至一圈;或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均以逆时针方向绕设于植入物10半圈至一圈。
进一步地,在绑定状态下,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卸载构件300,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卸载构件300的绕设方式不同。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在绕设完卸载构件300后,两者打结固定。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卸载构件300能顺利抽离套环,当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时,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的固定点位于套环靠近关节120的一侧。如此,当将卸载构件300抽离套环时,该固定点不会阻碍套环脱离卸载构件300。
可选地,固定段230的自由端可延伸至手柄处,以方便绑扎线200跟随卸载构件一起撤出体内。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的固定点为活结,当夹臂上贯穿孔115的数量为多个时,可在每个贯穿孔115内均采用一根绑扎线200将卸载构件300、输送器100和植入物10三者连接。在此情况下,通过在手柄处拉拽固定段230的自由端,可将固定段230固定于卸载构件300的结打开,如此,上一个贯穿孔115中的绑扎线200则不会影响到下一个贯穿孔115中绑扎线200的套环与卸载构件300的脱离。
如图4至图1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绑扎线200,绑扎线200用于连接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包括;
通过卸载构件300调节绑扎线200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其中,在绑定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通过绑扎线200连接绑定;
在释放状态下,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均与植入物10处于解绑状态,且绑扎线200与卸载构件300或输送器100固定连接,与植入物10相分离。
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绑扎线200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结合夹臂的具体结构以及绑扎线200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绑扎线200将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连接绑定的具体方式。
如图1、图4至图9、图16所示,输送器100包括夹臂,夹臂设有贯穿孔115。在绑定状态下,绑扎线200穿设于贯穿孔115将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连接绑定。
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通过绑扎线200连接绑定的方法包括:
步骤S110,如图4、图13和图14所示,将套环套设于卸载构件300;
步骤S120,如图4、图13和图14所示,将连接段220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植入物10;
步骤S130,如图5至图9、图15所示,将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0,将连接段220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植入物10,包括:
步骤S121,如图4、图13和图14所示,将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且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绕设于植入物10的绕设方式相同。
在此需说明的是,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的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设在植入物10上。具体地,在将套环套设在卸载构件300后,可将绑扎线200穿过贯穿孔115,将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从植入物10的下方绕至植入物10的上方(如图4和图14所示),或者从植入物10的上方绕至植入物10的下方(如图13所示)。
在本申请中,将输送器100夹臂上的定位槽113用于放置植入物10的一侧称为上,背离植入物10的一侧称为下。优选地,将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从植入物10的下方绕至植入物10的上方。
在实际应用中,定位槽113的槽底和卸载槽114的槽底的高度差通常小于植入物10臂体的外径,甚至定位槽113的槽底和卸载槽114的槽底大致齐平。在此结构下,将第一支线240的连接段220和第二支线250的连接段220从植入物10的下方开始绕设,可使得卸载构件300上的套环与连接段220绕设植入物10的起始段大致处于齐平的位置。如此,可保证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分别稳定放置在卸载槽114和定位槽113内,而不会由于后续固定段230的连接绑定,而被牵扯至脱离卸载槽114或定位槽113的槽底。
进一步地,步骤S130,将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包括:
步骤S131,如图5至图9、图15所示,将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待绕设完时,将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
其中,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的绕设方式不同。
在该步骤中,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的方式不同。具体地,两者的绕设方式可以是绕设圈数或/和绕设方向不同。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将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即可。
下面将分别以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为例,详细说明步骤S131。
以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为例,步骤S131包括:
步骤S1311, 如图5和图13所示,将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或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夹臂,使得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的自由端,其中一者的自由端从夹臂的上方伸出,另一者的自由端从贯穿孔115中伸出且位于卸载构件300的上方;
步骤S1312, 如图6至图8、图10至图12所示,其中,图10、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6、图7和图8细节图,将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
在步骤S1311中,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两者的自由端,其中一者从夹臂上方伸出,另一者从贯穿孔115中伸出且位于卸载构件300的上方。如此,当将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时,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会将输送器100的夹臂、植入物10和卸载构件300三者进行连接绑定,且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的打结固定点位于输送器100的夹臂上。
在步骤S1312中,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的方式有多种。接下来将示例性说明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是如何打结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0所示,步骤S1312包括:
(1)将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对折形成第一扣环241;
(2)将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对折形成第二扣环251,将第二扣环251穿入第一扣环241中;
(3)拉紧第一扣环241;
(4)将第一支线240穿入第二扣环251中,拉紧第二扣环251。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图10至图12所示,步骤S1312包括:
(1)将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对折形成第一扣环241;
(2)将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对折形成第二扣环251,将第二扣环251穿入第一扣环241中;
(3)拉紧第一扣环241;
(4)将第一支线240对折形成第三扣环242,将第三扣环242穿入第二扣环251中,拉紧第二扣环251;
(5)将第二支线250穿入第三扣环242中,拉紧第三扣环242。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图10和图11所示,步骤S1312包括:
(1)将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对折形成第一扣环241;
(2)将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对折形成第二扣环251,将第二扣环251穿入第一扣环241中;
(3)拉紧第一扣环241;
(4)将第一支线240对折形成第三扣环242,将第三扣环242穿入第二扣环251中,拉紧第二扣环251;
(5)将第二支线250对折形成第四扣环,将第四扣环穿入第三扣环242中,拉紧第三扣环242;
(6)将第一支线240穿入第四扣环中,拉紧第四扣环。
在此需说明的是,附图中虽未示出第四扣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附图,理解第四扣环的形成过程。
优选地,在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过程中,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两者结合可形成三到四个扣环,该固定方式简单且牢固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接下来以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卸载构件300为例,步骤S131包括:
步骤S1311,如图14所示,将第一支线240的固定段230和/或第二支线250的固定段230绕设于卸载构件300,使得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的自由端,其中一者穿过贯穿孔115后从卸载构件300的上方伸出,另一者穿过贯穿孔115后从卸载构件300的下方伸出;
步骤S1312,如图15所示,将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
在步骤S1311中,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两者的自由端,其中一者穿过贯穿孔115后从卸载构件300的上方伸出,另一者穿过贯穿孔115后从卸载构件300的下方伸出。如此,当将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时,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会将输送器100的夹臂、植入物10和卸载构件300三者进行连接绑定,且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的打结固定点位于卸载构件300上。
在步骤S1312中,第一支线240和第二支线250打结固定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详细赘述。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如何通过卸载构件300使得绑扎线200处于解绑状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器100、卸载构件300和植入物10解绑的方法包括:
如图1、图8、图9、图15和图16所示,步骤S200,将卸载构件300抽离套环,连接段220自动脱离植入物10,固定段230仍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
在该步骤中,当卸载构件300从绑扎线200的套环内抽离,绑扎线200的解锁段210变为不受固定的自由端,此时,绕设于植入物10的连接段220则会以该自由端为起始点,开始脱离植入物10。而绑扎线200的固定段230固定连接于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当将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从患者体内撤出时,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会完全脱离植入物10,从而将植入物10留在患者体内。当绑扎线200的连接段220完全脱离植入物10后,也变为不受固定的自由端,其会在输送器100或卸载构件300撤出患者体内的过程中,跟随一起撤出。
进一步地,卸载构件300可活动穿设于卸载孔116,且卸载构件300的自由端可延伸至手柄处。操作者可通过卸载构件300的自由端来将卸载构件300抽离套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3)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物,所述植入物为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卸载构件和绑扎线;
所述输送器用于将所述植入物输送至患者体内;
所述绑扎线用于连接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
所述卸载构件用于调节所述绑扎线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通过所述绑扎线连接绑定在所述释放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均与所述植入物处于解绑状态,且
所述绑扎线与所述卸载构件或所述输送器固定连接,与所述植入物相分离;
所述绑扎线包括依次连接的解锁段、连接段和固定段;所述解锁段为闭合或非闭合套环;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卸载构件,所述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卸载构件在所述解绑状态下能抽离所述套环,所述连接段自动脱离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仍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输送器包括夹臂,所述夹臂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关节铰接;所述夹臂设有贯穿孔;所述绑扎线在所述绑定状态下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将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绑定;将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卸载构件;将所述连接段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所述植入物;将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绑扎线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连接端相互连接形成非闭合所述套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自由端朝远离所述连接端方向延伸依次形成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固定段;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在绕设完所述卸载构件后,两者打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第一支线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的绕设方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的绕设方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上设有定位槽和卸载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位于所述夹臂的不同侧;
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植入物,所述卸载槽用于容纳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
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相对侧,所述卸载槽设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背离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时,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的固定点位于所述套环靠近所述关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还包括手柄和连接杆,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关节远离所述夹臂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关节和所述手柄;
当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时,所述固定段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手柄处。
7.一种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用于输送植入物,所述植入物为心耳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卸载构件和绑扎线,所述绑扎线用于连接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卸载构件调节所述绑扎线在绑定状态和释放状态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通过所述绑扎线连接绑定;所述输送器包括夹臂,所述夹臂设有贯穿孔;
所述夹臂上还设有定位槽和卸载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位于所述夹臂的不同侧;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植入物,所述卸载槽用于容纳所述卸载构件;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卸载槽;
在所述绑定状态下,所述绑扎线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将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绑定;所述绑扎线包括相互连接的解锁段、连接段和固定段,所述解锁段为闭合或非闭合套环;
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通过所述绑扎线连接绑定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卸载构件;
将所述连接段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所述植入物;
将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所述绑扎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连接端相互连接形成非闭合所述套环,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两者的自由端朝远离所述连接端方向延伸依次形成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固定段;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待绕设完时,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连接段沿一个方向绕设于所述植入物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且所述第一支线的连接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连接段绕设于所述植入物的绕设方式相同;
步骤将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包括:
其中,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的绕设方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和所述卸载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不同侧;
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待绕设完时,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和/或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绕设于所述卸载构件,使得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的自由端,其中一者穿过所述贯穿孔后从所述卸载构件的上方伸出,另一者穿过所述贯穿孔后从所述卸载构件的下方伸出;
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二扣环,将所述第二扣环穿入所述第一扣环中;
拉紧所述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一支线穿入所述第二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二扣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打结固定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的固定段对折形成第二扣环,将所述第二扣环穿入所述第一扣环中;
拉紧所述第一扣环;
将所述第一支线对折形成第三扣环,将所述第三扣环穿入所述第二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二扣环;
将所述第二支线穿入所述第三扣环中,拉紧所述第三扣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所述卸载构件和所述植入物解绑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卸载构件抽离所述套环,所述连接段自动脱离所述植入物,所述固定段仍固定连接于所述卸载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关节铰接;
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在所述卸载构件上的打结固定点位于所述套环靠近所述关节的一侧。
CN202311774401.8A 2023-12-22 2023-12-22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Active CN117442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4401.8A CN117442258B (zh) 2023-12-22 2023-12-22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4401.8A CN117442258B (zh) 2023-12-22 2023-12-22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258A CN117442258A (zh) 2024-01-26
CN117442258B true CN117442258B (zh) 2024-04-23

Family

ID=89582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4401.8A Active CN117442258B (zh) 2023-12-22 2023-12-22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225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6273A (en) * 1993-12-09 1996-07-16 Lehrer; Theod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xtracorporeally applying and locking laparoscopic suture and loop ligatures
WO2005046453A2 (en) * 2003-11-11 2005-05-26 Endoscopic Technologies, Inc. Left atrial appendage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09046443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Arrows Desig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 knot for surgical suturing
CN102596083A (zh) * 2009-04-15 2012-07-18 微排放器公司 植入物递送系统
CN109044473A (zh) * 2018-06-14 2018-12-21 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解的内镜吻合夹
CN208822867U (zh) * 2018-05-21 2019-05-07 浙江联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心耳夹输送系统
CN213156730U (zh) * 2020-10-15 2021-05-11 上海派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物输送装置
CN113662614A (zh) * 2021-10-21 2021-11-19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执行器以及输送装置
TWI757944B (zh) * 2020-10-30 2022-03-11 邁磊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可用於縫合的打結組成
CN116211373A (zh) * 2023-03-22 2023-06-06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缝合装置和输送组件
CN116421249A (zh) * 2021-12-30 2023-07-14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具有改进的牵拉线的植入物分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6273A (en) * 1993-12-09 1996-07-16 Lehrer; Theod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xtracorporeally applying and locking laparoscopic suture and loop ligatures
WO2005046453A2 (en) * 2003-11-11 2005-05-26 Endoscopic Technologies, Inc. Left atrial appendage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09046443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Arrows Desig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 knot for surgical suturing
CN102596083A (zh) * 2009-04-15 2012-07-18 微排放器公司 植入物递送系统
CN208822867U (zh) * 2018-05-21 2019-05-07 浙江联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心耳夹输送系统
CN109044473A (zh) * 2018-06-14 2018-12-21 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解的内镜吻合夹
CN213156730U (zh) * 2020-10-15 2021-05-11 上海派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物输送装置
TWI757944B (zh) * 2020-10-30 2022-03-11 邁磊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可用於縫合的打結組成
CN113662614A (zh) * 2021-10-21 2021-11-19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执行器以及输送装置
CN116421249A (zh) * 2021-12-30 2023-07-14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具有改进的牵拉线的植入物分离系统
CN116211373A (zh) * 2023-03-22 2023-06-06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缝合装置和输送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258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16663B2 (en) Knotting element for use in suturing anatomical tissue and methods therefor
JP6633042B2 (ja) ノットを進め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113572B2 (ja) 1つ又は2つ以上の突起部を有する縫合糸を用いて組織を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20050228406A1 (en) Formation of knots
JP6026100B2 (ja) 外科用フィラメントのスネアアセンブリ
JP2007537794A (ja) 輪状形成術リングを保持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50059855A1 (en) Cardiac harness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WO2010115072A1 (en) Tissue anchors and medical devices for rapid deployment of tissue anchors
RU2745134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узлов шовной нити
JP6979351B2 (ja) 結び目を作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7442258B (zh) 输送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US20180071493A1 (en) Suture-based catheter sec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JP7258890B2 (ja) 結び目送達装置
CN202426578U (zh) 一种腔内缝合打结器
WO200904644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 knot for surgical suturing
AU2003244830B2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knots
AU2010232538B2 (en) Tissue anchors and medical devices for rapid deployment of tissue anchors
Frew A simple technique for tying intracorporeal knots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