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8489A - 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8489A
CN117438489A CN202311449647.8A CN202311449647A CN117438489A CN 117438489 A CN117438489 A CN 117438489A CN 202311449647 A CN202311449647 A CN 202311449647A CN 117438489 A CN117438489 A CN 117438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along
insulating
insulating reg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49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海元
陆法晔
张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496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8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8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8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8Double glass encapsulation, e.g. photovoltaic cells arranged between front and rear glass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反光膜,反光膜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绝缘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三端延伸到第四端的第二绝缘区。这样,第一绝缘区沿第二方向将两行电池片进行绝缘隔离,这样,即使反光膜与相邻电池片之间短接,由于第一绝缘区的存在,可以防止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电池片之间短接。另外,第二绝缘区沿第一方向将电池串绝缘隔离,可以防止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电池串之间短接。因此,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能够降低电池片之间的短路风险,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或光伏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光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能。
在一种相关技术中,双面光伏组件包含双面玻璃及位于双面玻璃之间的多列电池串。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能够接收来自环境的散射光和反射光进行发电,有着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尤其是,背面采用玻璃封装的双面双玻组件,其长期在户外不易降解,抗腐蚀性强,耐盐雾,耐风沙,具有更优良的性能,成为越来越多地面电站的首选组件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相关技术的缺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光伏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其包括:
双面玻璃;
设置于所述双面玻璃之间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列电池串,每个所述电池串包含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反光膜,设置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两行电池片之间;
所述反光膜设置有:
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绝缘区;
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三端延伸到第四端的第二绝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在沿所述第一方向每相邻的两列电池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串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电池片通过焊带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区具体设置于相邻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串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电池片通过焊带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有多个第二绝缘区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绝缘区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连接的粘结层、支撑体和反光层,所述粘结层与所述背面玻璃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区和第二绝缘区形成于所述反光膜中至少位于所述反光层中的截断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断区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反光层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断区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支撑体与反光层的厚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区。
如上,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光伏组件,第一绝缘区沿第二方向将两行电池片进行绝缘隔离,这样,即使反光膜与相邻电池片之间短接,由于第一绝缘区的存在,可以防止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电池片之间短接。另外,第二绝缘区沿第一方向将电池串绝缘隔离,可以防止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电池串之间短接。因此,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能够降低电池片之间的短路风险,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剖面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中反光膜的俯视图之一。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中反光膜的剖视图之一。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中反光膜的俯视图之二。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局部背面视图之一。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局部背面视图之二。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局部背面视图之三。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局部背面视图之四。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中反光膜的剖视图之二。
图11—12是图10所示反光膜在制作阶段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中反光膜的剖视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公开所揭露的消息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公开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根据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在本公开的表示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表示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公开中表示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表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表示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消息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在相关技术中,若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采用全透的材料(玻璃或透明背板),光将直接透过电池片的片间和串间,从而降低了正面的光学利用率,导致正面组件功率的降低。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方式在背面玻璃上对应的串间距和片间距位置贴合一层反光膜,当光通过电池片的片间及串间间隙到达反光膜时,光线能够按照一定的角度反射到正面玻璃,在正面玻璃上被二次反射到电池片表面,以提高组件正面的输出功率。为提高光线的反射率,这种反光膜的反光面一般会连续溅射一层反光层。
但是,反光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当不同的电池片用一根反光膜时,部分区域层压后反光膜与电池片和/或焊带之间的胶膜变薄、或者焊带刺穿胶膜,导致反光膜上的反光层与电池片和/或焊带之间的绝缘不够,发生电子遂穿或搭接短路异常,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
本公开实施例在发现相关技术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情况下,提出一种改进的光伏组件,通过在反光膜中形成绝缘区,以降低反光膜上的反光层与电池片和/或焊带之间发生搭接的问题,达到提升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目的。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如图1和2所示,该光伏组件包括:
双面玻璃,包括正面玻璃1和背面玻璃2;
设置于正面玻璃1和背面玻璃2之间并沿第一方向AA’排布的至少两列电池串3(结合图2所示),每个电池串3包含沿第二方向BB’排布的多个电池片30,第一方向AA’垂直于第二方向BB’;
反光膜4,设置于沿第二方向BB’相邻的两行电池片30之间。
结合图3所示,反光膜4中设置有:
沿所述第一方向AA’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绝缘区41;
沿所述第二方向BB’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三端延伸到第四端的第二绝缘区4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区41沿第二方向BB’(即图3中纵向方向)将两行电池片30进行绝缘隔离,这样,即使反光膜4与相邻电池片30之间短接,由于第一绝缘区41的存在,可以防止沿第二方向BB’相邻的电池片30之间短接。另外,第二绝缘区42沿第一方向AA’(即图4中横向方向)将电池串3绝缘隔离,可以防止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AA’的两端电池串3之间短接。因此,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能够降低电池片之间的短路风险,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具体地,如图4所示,反光膜4一般具有三层结构,包含沿所述第二方向BB’依次连接的粘结层43、支撑体44及反光层45。其中粘结层43一般采用热熔胶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缩写:EVA)、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elastomer,缩写:POE)等,起到与背面玻璃2(结合图1)的粘接作用。支撑体44一般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缩写:PET)等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材料,在支撑体44上预先制作反光层45。
其中,如图1所示,反光膜4介于背面玻璃2和背面胶膜5之间,并且反光膜4的反光面(如图4所示反光层45)朝向电池片30侧。反光膜4与焊带6和/或电池片30通过背面胶膜5进行绝缘。具体地,反光膜4沿第二方向BB’的两端与电池片30之间有重叠区域。
如图2所示,一整条反光膜4贴在背面玻璃2(如图1所示)上,一条反光膜4贯穿了数个电池串,如图2所示电池串3a、3b、3c及3d。在一种情况下,沿第一方向AA’,光伏组件外侧的电池串3a和3d在层压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压力,胶膜易被挤出,导致反光膜4与焊带6和/或电池片的绝缘厚度减小。另外,焊带6在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锡珠等凸起,其会刺穿胶膜,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若在不同的电池串3上同时存在绝缘性能下降,如电池串3a和电池串3d的均有焊带6与反光层45(如图3所示)产生电接触,形成两个接触点L1和L2。此时,反光膜4由于第二绝缘区42(如图3所示)的原因使两个接触点L1和L2之间不会形成电回路,避免发生短路异常,避免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下降。
而另外一种情况,对于同一电池串3中的相邻的两片电池,如电池串30c的第1片和第2片电池,在I1号位置,反光膜4容易和其下方的焊带6短接,I2号位置的反光膜4因为绝缘厚度不足有可能与其下方的电池片短接,此时由于第一绝缘区41(如图3所示)的存在,可避免这两片电池发生正负极短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绝缘区41沿第一方向AA’是连续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反光膜4‘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BB’排布的两个第一绝缘区41’,这可以更好降低短路风险。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膜也可以设置沿第二方向的3个或3个以上的第一绝缘区,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反光膜60在沿第一方向AA’每相邻的两列电池串6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区62。此时,每片电池片61之间都可以保证有效绝缘。此时,相邻两个第二绝缘区62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池片61沿第一方向AA’的长度与相邻两电池片61之间距离之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BB’相邻的两个电池片61通过焊带63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区62具体设置于相邻两列电池串6的内侧两根焊带63之间。在贴反光膜60时,用相机、激光等方式识别反光膜60上的第二绝缘区62,将第二绝缘区62的中心放置在两片电池片61的内侧两根焊带63之间。
在本公开另外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沿所述第二方向BB’相邻的两个电池片70通过焊带71连接;沿第一方向AA’分布有多个第二绝缘区72中,相邻两个第二绝缘区7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沿第一方向AA’相邻两列电池串7的内侧两根焊带71之间的距离。此时,在摆放反光膜73时,不需要识别反光膜73上的第二绝缘区72,随机摆放即可实现紧邻的两片电池片70的内侧两根焊带71之间存在一个第二绝缘区72。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沿所述第一方向AA’位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8的内侧两根焊带80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第二绝缘区81。具体地,在反光膜82沿第一方向AA’的长度的中间位置设置一第二绝缘区81。
在本公开又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沿所述第一方向AA’位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90的内侧两根焊带91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92。此时,在摆放反光膜93时,无需识别处反光膜93上的第二绝缘区92,随机摆放即可实现最外侧两片电池片94内侧两根焊带91之间存在一个第二绝缘区92。
在该两个实施例中,由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区,那么即使最外侧两列电池串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挤压,也不会与反光膜形成导电回路。
如图10所示,第一绝缘区101和第二绝缘区102形成于反光膜100中至少反光层103中的截断区,此时第一绝缘区101和第二绝缘区102的深度h1等于反光层103的厚度。这是考虑到,在反光膜100中,反光层103起到导电作用,因此可以仅刻穿反光层103的厚度,形成绝缘断裂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区101和/或第二绝缘区102可以反光层103的镀膜时形成。具体地,如图11所示,先在支撑体104上形成一掩模105;
如图12所示,进行反光层103镀膜,反光层103覆盖支撑体104和掩模105;
之后,去除掩模,形成图10所示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区和/或第二绝缘区所对应截断区也可以在反光层镀膜之后再去除。此时,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物理切割等方式去除表面的反光层。
如图13所示,第一绝缘区111和/或第二绝缘区112所形成的截断区的深度h2大于反光层113的厚度。
因此,第一绝缘区和/或第二绝缘区所形成的截断区的深度大于等于反光层的厚度。
如图13所示,第一绝缘区111和/或第二绝缘区112所形成截断区的深度h2小于等于反光膜110的厚度h3。这是考虑到,后期反光膜110需要承载一定收卷力,因此此时不刻穿整个反光膜110,使其提供所需收卷力。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公开。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公开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公开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公开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面玻璃;
设置于所述双面玻璃之间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两列电池串,每个所述电池串包含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反光膜,设置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两行电池片之间;
所述反光膜设置有:
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绝缘区;
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三端延伸到第四端的第二绝缘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在沿所述第一方向每相邻的两列电池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串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电池片通过焊带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区具体设置于相邻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串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电池片通过焊带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有多个第二绝缘区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绝缘区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外侧两列电池串的内侧两根焊带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连接的粘结层、支撑体和反光层,所述粘结层与背面玻璃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区和第二绝缘区形成于所述反光膜中至少位于所述反光层中的截断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区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反光层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区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反光膜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区。
CN202311449647.8A 2023-11-02 2023-11-02 光伏组件 Pending CN117438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9647.8A CN117438489A (zh) 2023-11-02 2023-11-02 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9647.8A CN117438489A (zh) 2023-11-02 2023-11-02 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8489A true CN117438489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3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9647.8A Pending CN117438489A (zh) 2023-11-02 2023-11-02 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84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6733B2 (en)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WO2012176516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1615752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5789359A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CN107810561B (zh) 太阳能电池的一维金属化
EP2141747B2 (en) Solar cell module
KR102243603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AU2020465021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on member
WO2010010821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CN111106194B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11223950A (zh) 太阳能板与太阳能电池模块
US20230327035A1 (en) Interconnection piece and solar cell assembly
CN112825337B (zh) 柔性太阳能电池阵
CN110649119A (zh) 一种基于晶硅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38489A (zh) 光伏组件
CN212934635U (zh) 叠瓦组件的导电互联件及叠瓦组件
CN111816724B (zh)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背板和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
US20200350450A1 (en) Connection member set for solar battery cell, and solar cell string and solar cell module using same
CN209896086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CN208706668U (zh) 一种太阳能叠片电池
US20230146682A1 (en)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member of imbricate assembly, imbricat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6053346A (zh) 双面受光型太阳能电池模块
CN212695160U (zh) 一种互联件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7822834U (zh) 一种叠瓦电池串、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和印刷钢板
CN114093969B (zh) 电池片和具有其的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