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6111A -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6111A
CN117436111A CN202311762389.9A CN202311762389A CN117436111A CN 117436111 A CN117436111 A CN 117436111A CN 202311762389 A CN202311762389 A CN 202311762389A CN 117436111 A CN117436111 A CN 117436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t
carb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arbon as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2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6111B (zh
Inventor
邵旭威
王健国
葛军萍
刘畅
章伟勇
叶静娴
吴建锋
李媛媛
王婧
丁宏琳
胡恺锐
吴健超
王悦
陈逸凡
周耀
王筠琛
鲍宇
赵明
赵春阳
任新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ichsoft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ichsoft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ichsoft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ichsoft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623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6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6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6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6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技术,保护碳资产秘密文件,对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对碳资产交易进行加密,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等特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供应链碳资产管理,能够很好的满足在供应链全链碳资产管理的需求。本发明会通过碳资产管理模型对碳资产进行管理,结合多维数据生成动态加密秘钥,根据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碳资产是指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由于,碳排放超标导致的全球变暖的情况日益严峻,因此为鼓励绿色节能要求,提出了绿证交易鼓励企业进行绿电的生产和使用,由此可见,碳资产管理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企业会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对碳资产进行专门的统计和管理,但人员进行管理容易导致碳资源记录错误,并且相应的碳资源交易记录容易导致泄露。
因此,如何依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自动化整理相应的碳资产表格,并针对不同企业的状况进行个性化加密防止外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可以依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自动化整理相应的碳资产表格,并针对不同企业的状况进行个性化加密防止外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
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
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根据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包括:
获取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所述配置属性至少包括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根据所述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
初始化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确定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生成相对应的接口区域,根据每个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在相应接口区域生成相应的显示单元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包括: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初始的资产采集频率;
若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基于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按照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获取相应边缘采集设备处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所述碳资产采集信息至少包括绿电生产信息、绿电使用信息、市电使用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包括:
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个目标采集接口在上次所确定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记录,并将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计算得到间隔时间段;
在间隔时间段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后,确定当前时刻的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当前采集信息以及第一时刻所对应历史数据的第一采集信息,根据所述当前采集信息和第一采集信息得到采集信息差值;
根据所述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基于所述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基于所述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包括:
计算所述信息变化率和基准变化率的差值得到变化率差值;
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调整边界值,则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整;
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大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增加调整;
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小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减小调整,将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所对应的信息变化率作为下一次调整资产采集频率时的基准变化率。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包括: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调用相对应计算策略的计算公式,并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作为输入至计算公式得到碳资产处理信息;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碳资产采集信息的种类确定相应的接口区域,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所述碳资产处理信息至少包括绿证。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包括:
碳交易平台在判断完成碳排放交易条目后,根据所述碳排放交易条目所对应的关联方将相应的交易行为信息发送至相对应的区块节点;
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接收到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时,则提取所述交易行为信息中的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度;
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交易区域内建立与本次交易所对应的单元格组,将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存储至所述单元格组内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内。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包括:
哈希加密模型获取所有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中的资产采集频率,确定所有资产采集频率中最高的作为目标采集频率;
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确定预设频率减小值,每个数量的目标采集接口具有预设的预设频率减小值,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与预设频率减小值呈反比;
将目标采集频率减去预设频率减小值得到加密频率,将所述加密频率转换为加密周期;
在判断达到加密周期后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种类确定预设的第一字符,根据区域序列表中所有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排序顺序对所有的第一字符排序得到第一排序序列;
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第一排序序列相对应的位置处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序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序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包括:
对第二排序序列中所有字符所组成的字符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第一排序序列相对应的位置处得到第二排序序列,包括:
在第一排序序列的每个第一字符的后部生成相对应的待填充空位;
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遍历接口区域和/或交易区域内每个显示单元格内的区域信息并组合得到第二字符;
将所述第二字符填充至相应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内,在判断所有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填充第二字符后,则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
采集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
判断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加密模块,用于使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处理模块,用于使根据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设计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设计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会依据针对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化记录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记录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节省了人力资源并进行了碳资产的自动记录,方便后续用户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和管理。本发明会依据不同用户碳资产的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加密周期,基于该周期对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使得不同用户对应不同的加密周期,不同加密周期的所采集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数据又不相同,基于该基础进行动态加密,确保了碳资产数据的安全性。
2、本发明依据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以相适应的采集频率对绿电生产信息、绿电使用信息、市电使用信息进行记录,并同时对交易行为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完成对用户碳资产的自动记录和管理。本发明会针对不同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对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整,使得采集数量较大的采集频率较高,采集数据量较小的采集频率较低,针对不同用户碳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的采集,同时,本发明会将碳资产采集信息转化为碳资产处理信息进行记录,方便后续用户进行交易和查看,使得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存在接口区域记录用户内所有的碳资产状况,存在交易区域记录用户的碳交易记录,对关于碳资产的所有项目进行自行记录和管理。
3、本发明依据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中的资产采集频率确定相应的加密周期,使得不同用户对应不同的加密周期,并且不同企业的绿电生产信息、绿电使用信息、市电使用信息不同,因此在加密周期后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使得不同用户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是不同的,并且相同用户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在不同时刻也是不同的,确保了碳资产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S6:
S1,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
其中,配置属性至少包括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区块节点可以是绿电生产方、绿电使用方以及市电使用方中一个或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对应数据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其中,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会对每个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
例如,如果企业A为绿电生产方则目标采集接口可以是对绿电进行并网进行计量的电表,且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仅会记录相应绿电生产的记录表,即记录相应生产的绿电。如果企业B为绿电使用方,则目标采集接口可以是对绿电使用进行计量的电表,且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仅会记录相应绿电使用的记录表,即记录相应的绿电。如果企业C又是绿电生产方也是绿电使用方,此时则对应2个电表,目标采集接口为计量绿电进行并网进行的电表和计量绿电使用量的电表。同理,市电使用方也具有相应的电表,不难理解的是,依据企业的属性不同具有相对应的采集电表并对电表所采集的电力数据进行记录。即,每个配置属性都具有相对应的目标采集接口。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会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目标采集接口,并将目标采集接口的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包括S11-S12:
S11,获取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所述配置属性至少包括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根据所述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获取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所述配置属性至少包括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属于用户的区块节点可以是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中一种或多种,具体依据用户的实际情况确定。
其中,目标采集接口为物联网采集设备的采集接口,比如,电表。通过电表采集用户的用电量、生产电量的情况。
S12,初始化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确定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生成相对应的接口区域,根据每个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在相应接口区域生成相应的显示单元格。
可以理解的是,初始化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可以理解为Excel表格,会对相应的碳资产信息进行记录。
进一步的,服务器会根据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确定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生成相对应的接口区域,即,不同的目标采集接口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中具有相对应的接口区域,方便后续填充相应的信息。例如,具有绿电使用属性对应的目标采集接口,则确定对应绿电使用属性的接口区域,具有绿电生产属性对应的目标采集接口,则确定对应绿电生产属性的接口区域,并且依据每个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在相应接口区域生成相应的显示单元格,同理在相应的区域生成与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对应的显示单元格,方便后续填充所采集的信息到显示单元格中。
不难理解的是,如果用户既生产电力又使用电力,但用户的用电量较小,绿电生产量较大,因此会将相应的电力并网,此时用户具有绿电生产属性和绿电使用属性;如果用户既生产电力又使用电力,但用户的用电量较大,绿电生产量较小,因此会需要额外使用市电才能满足需求,此时用户具有绿电使用属性和市电使用属性,由于未进行电力并网所以没有绿电生产属性。
S2,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
不难理解的是,碳资产管理模型会根据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并以该资产采集频率获取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方便后续将获得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中。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绿电生产企业的规模不同导致所生产的绿证不同,对于电力使用方而言,不同企业的规模不同,因此,使用电量的大小不一,因此,本发明会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对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节。比如,规模越大采集频率越大,规模越小采集频率越小。
其中,资产采集频率为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的采集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包括S21-S23:
S21,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初始的资产采集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初始的资产采集频率,不难理解的是,每个目标采集接口具有一个初始的资产采集频率,比如,绿电生产属性的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频率为1天2次,绿电使用属性的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频率为1天1次,市电使用属性的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频率为1天1次。
S22,若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利用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不难理解的是,每当超过预设时间段则会通过历史数据对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整,使得采集频率与用户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2中的(若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包括S221-S223:
S221,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个目标采集接口在上次所确定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记录,并将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计算得到间隔时间段。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记录每个目标采集接口在上次确定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并根据当前时刻与第一时刻计算得到间隔时间段,不难理解的是,计算的是距离上次确定资产采集频率的间隔时长。
S222,在间隔时间段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后,确定当前时刻的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当前采集信息以及第一时刻所对应历史数据的第一采集信息,根据所述当前采集信息和第一采集信息得到采集信息差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在间隔时间段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后,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段后则会重新确定相适应的资产采集频率。
进一步的,根据当前时刻的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当前采集信息以及第一时刻所对应历史数据的第一采集信息,并计算当前采集信息和第一采集信息的差值得到采集信息差值。
例如,绿电生产属性对应的目标采集接口第一时刻(9天前)采集生产的电量为1000千瓦时,当前时刻采集生产的电量为10000kWh,则采集信息差值为9000千瓦时,为方便理解此处举例仅进行说明。
S223,根据所述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基于所述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其中,预设时间段为人为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时间段。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例如,绿电生产属性对应的目标采集接口第一时刻(9天前)采集生产的电量为1000千瓦时,当前时刻采集生产的电量为10000kWh时,则采集信息差值为9000千瓦时,其中,预设时间段为9天,则信息变化率为1000千瓦时/天。
进一步的,通过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当信息变化率变化较快,则需要增加资产采集频率,如果信息变化率变化较慢,则需要降低资产采集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23中的(根据所述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基于所述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包括S2231-S2234:
S2231,计算所述信息变化率和基准变化率的差值得到变化率差值。
其中,基准变化率为人为预设的变化率,比如,可以是500千瓦时/天。
因此,计算信息变化率和基准变化率的差值得到变化率差值,例如,基准变化率为500千瓦时/天,信息变化率为1000千瓦时/天,则变化率差值为500千瓦时/天。
S2232,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调整边界值,则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调整边界值,则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
其中,调整边界值为人为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值。例如,可以是100千瓦时/天,也就是如果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0千瓦时/天,则不对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整。
S2233,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大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增加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大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增加调整。
例如,变化率差值为500千瓦时/天大于100千瓦时/天,且信息变化率为1000千瓦时/天大于基准变化率为500千瓦时/天,不难理解的是,此时目标采集接口采集的电量呈正向增长,因此,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增加调整。
S2234,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小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减小调整,将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所对应的信息变化率作为下一次调整资产采集频率时的基准变化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小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减小调整。
例如,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为200千瓦时/天大于100千瓦时/天,且信息变化率为300千瓦时/天小于基准变化率为500千瓦时/天,不难理解的是,此时目标采集接口采集的电量呈负向增长,因此,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减小调整。
不难理解的是,下次再进行资产采集频率调整时,会以当前的数据作为基准数据进行调整,不断以上一次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合适用户用的采集频率,因此会将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所对应的信息变化率作为下一次调整资产采集频率时的基准变化率。
通过以下公式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其中,为信息变化率,/>为当前采集信息,/>为第一采集信息,/>为预设时间段,/>为基准变化率,/>为变化率差值,/>为调整边界值,/>为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为调整前的资产采集频率,k为基准调整权重。其中,基准调整权重k可以是人为预先设置的,可以理解的是,信息变化率/>与当前采集信息/>成正比,变化率差值/>与信息变化率/>成正比。不难理解的是,当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大于所述基准变化率时,此时目标采集接口采集的电量呈正向增长,因此,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增加调整;当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小于所述基准变化率,此时目标采集接口采集的电量呈负向增长,因此,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减小调整。
S23,基于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按照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获取相应边缘采集设备处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所述碳资产采集信息至少包括绿电生产信息、绿电使用信息、市电使用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采集接口按照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获取相应边缘采集设备处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其中,边缘采集设备为物联网设备比如可以电表,通过电表采集相应的绿电生产信息、绿电使用信息和市电使用信息。
S3,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绿证是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它记录了特定的1000千瓦时,即1个绿证等于1000千瓦时。
可以理解的是,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计算策略即为电力转化为绿证的计算公式,例如,用户生产了1000千瓦时的电力,则相当于生产了1个绿证,此时,碳资产采集信息为1000千瓦时,碳资产处理信息为1个绿证,如果是使用电量同样可以转化为绿证。
进一步的,将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不难理解的是,将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到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中相应的表格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包括S31-S32:
S31,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调用相对应计算策略的计算公式,并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作为输入至计算公式得到碳资产处理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调用相对应计算策略的计算公式,不难理解的是,一个绿证等于1000千瓦时的电力,因此计算公式为碳资产采集信息除以1000千瓦时,从而得到绿证的数量,即碳资产处理信息。
S32,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碳资产采集信息的种类确定相应的接口区域,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所述碳资产处理信息至少包括绿证。
可以理解的是,得到碳资产采集信息和碳资产处理信息后,碳资产管理模型会根据碳资产采集信息的种类(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确定对应的接口区域,随后将碳资产采集信息和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相应接口区域的显示单元格内。碳资产处理信息至少包括绿证。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将碳资产采集信息、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到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中。
S4,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碳资产管理模型不仅不对用户自身使用电量和生产电量的信息进行记录,并且会记录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并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不难理解的是,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中具有2个信息填充区域,一个是接口区域通过物联网设备对用户进行信息采集进行填充,比如,电表对用户进行信息采集进行填充;另一个区域是交易区域记录了用户买卖绿证的交易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的(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包括S41-S43:
S41,碳交易平台在判断完成碳排放交易条目后,根据所述碳排放交易条目所对应的关联方将相应的交易行为信息发送至相对应的区块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碳资产目标记录表会对碳排放交易进行记录并管理,当碳交易平台在判断完成碳排放交易条目后,会根据碳排放交易条目所对应的关联方将相应的交易行为信息发送至相对应的区块节点,不难理解的是,确定进行碳交易的关联方,并确定关联方对应的区块节点,将碳排放交易条目所对应的关联方将相应的交易行为信息发送至相对应的区块节点。
S42,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接收到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时,则提取所述交易行为信息中的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度。
S43,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交易区域内建立与本次交易所对应的单元格组,将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存储至所述单元格组内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交易区域内建立与本次交易所对应的单元格组,方便后续将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进行记录并存储。
获取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将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存储至单元格组内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内。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使得接口区域存储记录了关于用户本身的碳资产信息,比如,绿电生产、使用等,交易区域记录了用户进行碳交易的交易行为信息,使得本发明可以自动记录并管理用户的碳资产。
S5,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可以理解的是,哈希加密模型会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不难理解的是,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频率越大,说明用户的规模较大,数据量较大所以采集频率较高,则相应的加密周期需要较短,本发明会依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对加密周期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会基于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进行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并基于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中的(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包括S51-S54:
S51,哈希加密模型获取所有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中的资产采集频率,确定所有资产采集频率中最高的作为目标采集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哈希加密模型获取所有目标采集接口(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和市电使用属性对应的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中的资产采集频率,确定所有资产采集频率中最高的作为目标采集频率。
比如,绿电生产属性对应电表的采集频率为2次/天,绿电使用属性对应电表的采集频率为1次/天,绿电生产属性对应电表的采集频率为1次/天,确定绿电生产属性对应电表的采集频率为2次/天为目标采集频率。
S52,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确定预设频率减小值,每个数量的目标采集接口具有预设的预设频率减小值,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与预设频率减小值呈反比。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采集频率的频率越大且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越多,则说明用户所采集的数据量较大,数据量变化较大。
因此,本发明根据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确定预设频率减小值,每个数量的目标采集接口具有预设的预设频率减小值,比如,数量1对应0.2,数量10对应0.1,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与预设频率减小值呈反比,使得后续数据量越大相应的加密频率越大,并且使得加密的频率与采集频率不同步,且随着采集频率动态变化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S53,将目标采集频率减去预设频率减小值得到加密频率,将所述加密频率转换为加密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将目标采集频率减去预设频率减小值得到加密频率,根据述加密频率的反比例关系可以确定加密周期,不难理解的是,如果加密频率为一天2次,那么加密周期为12h。
S54,在判断达到加密周期后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可以理解的是,当达到加密周期后会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其中,区域种类为绿电生产、绿电使用和市电使用种类,区域信息为每个区域内填充的信息,比如,绿电生产区域内填充的生产了1000千瓦时电力和1个绿证;根据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4中的(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包括S541-S543:
S541,根据所述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种类确定预设的第一字符,根据区域序列表中所有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排序顺序对所有的第一字符排序得到第一排序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种类确定预设的第一字符,不难理解的是,每个区域对应一个预设的第一字符,比如,绿电生产区域、绿电使用区域、市电使用区域和交易区域分别对应A、B、C、D,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的第一字符,例如,用户1仅进行绿电交易,则用户1对应D;用户2进行绿电生产和使用,则用户2对应A、B。
因此,根据区域序列表中所有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排序顺序对所有的第一字符排序得到第一排序序列,不同用户对应不同的第一排序序列,比如,用户2对应的第一排序序列为{A、B}。
S542,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第一排序序列相对应的位置处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比如,每个接口区域内所填充的电力信息作为第二字符,例如,绿电生产对应的接口区域记录了生产了1000千瓦时和1个绿证,交易区域中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中对应的用户交易代码作为第二字符,例如,碳权益出卖方为01,碳权益买受方为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42中的(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第一排序序列相对应的位置处得到第二排序序列),包括:
在第一排序序列的每个第一字符的后部生成相对应的待填充空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排序序列的每个第一字符的后部生成相对应的待填充空位,比如,用户2对应的第一排序序列为{A、B},A和B后具有相应的待填充空位。
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遍历接口区域和/或交易区域内每个显示单元格内的区域信息并组合得到第二字符。
可以理解的是,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遍历接口区域和/或交易区域内每个显示单元格内的区域信息并组合得到第二字符,比如,依次对绿电生产、绿电使用和市电使用的接口区域进行遍历,遍历每个接口区域内的区域信息,和遍历交易区域内每个显示单元格内的区域信息并进行组合得到第二字符。
例如,用户3仅进行绿电生产对应的第一排序序列为A,相应区域内的信息为生产了1000kWh和1个绿证,则1000kWh和1个绿证对应的第二字符为1000kWh和1。将1000kWh和1填充至A后部的待填充空位处,不难理解的是,如果对应的是绿电使用,则将相应的第二字符填充至B后部的待填充空位处。
将所述第二字符填充至相应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内,在判断所有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填充第二字符后,则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相应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内,在判断所有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填充第二字符后,则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例如,用户3仅进行绿电生产对应的第一排序序列为A,填充后的第二排序序列为A-1000kWh-1。
S543,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序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序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包括对第二排序序列中所有字符所组成的字符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排序序列中所有字符所组成的字符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其中,利用哈希计算进行加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不同用户对应的采集频率是依据其实际情况动态变化的,则相应的加密周期也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在到达加密周期后所获取的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也是动态的,因此得到了动态加密密钥,方便后续进行动态加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S6,根据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后,可以对通过该动态加密密钥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可以将该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其他预先设置的区块节点,比如,子公司的节点或者总公司的节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
采集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
判断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加密模块,用于使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处理模块,用于使根据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的器件时,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
总线,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和处理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
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
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根据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包括:
获取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所述配置属性至少包括绿电生产属性、绿电使用属性以及市电使用属性,根据所述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
初始化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确定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生成相对应的接口区域,根据每个目标采集接口的种类在相应接口区域生成相应的显示单元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包括: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初始的资产采集频率;
若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基于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按照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获取相应边缘采集设备处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所述碳资产采集信息至少包括绿电生产信息、绿电使用信息、市电使用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判断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时刻之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则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个接口类型的历史数据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包括:
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个目标采集接口在上次所确定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记录,并将当前时刻与上次得到资产采集频率的第一时刻计算得到间隔时间段;
在间隔时间段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段后,确定当前时刻的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当前采集信息以及第一时刻所对应历史数据的第一采集信息,根据所述当前采集信息和第一采集信息得到采集信息差值;
根据所述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基于所述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采集信息差值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比值得到信息变化率,基于所述信息变化率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包括:
计算所述信息变化率和基准变化率的差值得到变化率差值;
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调整边界值,则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进行调整;
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大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增加调整;
若所述变化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调整边界值,且信息变化率小于所述基准变化率,则根据所述变化率差值、基准调整权重对先前的资产采集频率减小调整,将调整后的资产采集频率所对应的信息变化率作为下一次调整资产采集频率时的基准变化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包括: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调用相对应计算策略的计算公式,并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作为输入至计算公式得到碳资产处理信息;
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碳资产采集信息的种类确定相应的接口区域,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所述碳资产处理信息至少包括绿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包括:
碳交易平台在判断完成碳排放交易条目后,根据所述碳排放交易条目所对应的关联方将相应的交易行为信息发送至相对应的区块节点;
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接收到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时,则提取所述交易行为信息中的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度;
在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交易区域内建立与本次交易所对应的单元格组,将碳权益出卖方、碳权益买受方以及碳权益交易额存储至所述单元格组内相对应的显示单元格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包括:
哈希加密模型获取所有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中的资产采集频率,确定所有资产采集频率中最高的作为目标采集频率;
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确定预设频率减小值,每个数量的目标采集接口具有预设的预设频率减小值,目标采集接口的数量与预设频率减小值呈反比;
将目标采集频率减去预设频率减小值得到加密频率,将所述加密频率转换为加密周期;
在判断达到加密周期后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种类确定预设的第一字符,根据区域序列表中所有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排序顺序对所有的第一字符排序得到第一排序序列;
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第一排序序列相对应的位置处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序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序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包括:
对第二排序序列中所有字符所组成的字符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动态加密密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每个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的区域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字符,将第二字符填充至第一排序序列相对应的位置处得到第二排序序列,包括:
在第一排序序列的每个第一字符的后部生成相对应的待填充空位;
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遍历接口区域和/或交易区域内每个显示单元格内的区域信息并组合得到第二字符;
将所述第二字符填充至相应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内,在判断所有第一字符的待填充空位填充第二字符后,则得到第二排序序列。
12.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区块链中所有区块节点的配置属性确定每个区块节点的目标采集接口及相应的碳资产目标记录表,每个配置属性具有预设的目标采集接口;
采集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采集接口所对应的接口类型确定相应的资产采集频率,按照资产采集频率得到相应目标采集接口所采集的碳资产采集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对每种类型的碳资产采集信息按照相应的计算策略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碳资产处理信息,碳资产管理模型将相应的碳资产采集信息和/或碳资产处理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相对应接口区域;
判断模块,用于使碳资产管理模型若判断相应区块节点具有碳资产的交易行为信息,则将交易行为信息填充至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相应的交易区域;
加密模块,用于使哈希加密模型基于目标采集接口的采集属性得到加密周期,按照所述加密周期对碳资产目标记录表的接口区域和交易区域采集得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区域种类和区域信息组合后基于哈希算法得到动态加密密钥;
处理模块,用于使根据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对相应碳资产目标记录表加密处理,并将动态加密密钥同步至预设的区块节点。
13.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
14.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311762389.9A 2023-12-20 2023-12-20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436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2389.9A CN117436111B (zh) 2023-12-20 2023-12-20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2389.9A CN117436111B (zh) 2023-12-20 2023-12-20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6111A true CN117436111A (zh) 2024-01-23
CN117436111B CN117436111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55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2389.9A Active CN117436111B (zh) 2023-12-20 2023-12-20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611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9461A (zh) * 2020-04-24 2020-07-28 上海积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用能权核定及交易系统和方法
CN112347521A (zh) * 2020-11-11 2021-02-09 汪礼君 一种基于医疗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210056547A1 (en) * 2019-08-19 2021-02-25 Anchor Labs, Inc. Cryptoasset custodial system with proof-of-stake blockchain support
CN115187400A (zh) * 2022-07-18 2022-10-14 中林云信(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碳资产管理系统
CN115203321A (zh) * 2022-06-17 2022-10-18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资产交易的方法、设备和区块链系统
CN115459901A (zh) * 2022-07-27 2022-12-09 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多链和属性加密的建筑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
CN116385164A (zh) * 2023-04-06 2023-07-04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16703581A (zh) * 2023-05-10 2023-09-05 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094821A (zh) * 2023-08-04 2023-11-21 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 碳资产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56547A1 (en) * 2019-08-19 2021-02-25 Anchor Labs, Inc. Cryptoasset custodial system with proof-of-stake blockchain support
CN111459461A (zh) * 2020-04-24 2020-07-28 上海积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用能权核定及交易系统和方法
CN112347521A (zh) * 2020-11-11 2021-02-09 汪礼君 一种基于医疗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203321A (zh) * 2022-06-17 2022-10-18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资产交易的方法、设备和区块链系统
CN115187400A (zh) * 2022-07-18 2022-10-14 中林云信(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碳资产管理系统
CN115459901A (zh) * 2022-07-27 2022-12-09 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多链和属性加密的建筑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
CN116385164A (zh) * 2023-04-06 2023-07-04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16703581A (zh) * 2023-05-10 2023-09-05 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094821A (zh) * 2023-08-04 2023-11-21 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 碳资产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爽;蒲宝明;李顺喜;李相泽;张笑东;王帅;: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安全交易中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 no. 03, 15 March 2018 (2018-0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6111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i Silvestre et al. Ancillary services in the energy blockchain for microgrids
US20170206522A1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 selection of a commodity supplier through a blockchain distributed database
US201200786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est cost aggregate energy demand reduction
CN112070301B (zh) 一种用户用电量调整方法、系统及设备
JP6630425B1 (ja) 電力取引履歴生成システム
Shin et al. Optimal energy storage sizing with battery augmentation for renewable-plus-storage power plants
JP2020102142A (ja) 電力取引システム及び電力取引方法
CN106780146A (zh) 分布式电源不同运营模式下的综合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389437B (zh) 电价的定价方法、定价装置及终端
CN102027709B (zh) 用于面向服务和效用基础结构使用测量、计量和定价的基于字节的方法、过程和算法
Khamesi et al. Reverse auction-based demand response program: A truthful mutually beneficial mechanism
CN117436111B (zh)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全数据加密防护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6201809A1 (zh) 一种基于sts的预付费售电系统和方法
Liyanapathirane et al.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n distribution grids using distribution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
Dong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ind power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three-stage DEA
CN110224391B (zh) 一种混合概率-区间最优潮流的求解方法
CN115630750B (zh) 现货市场出清与校核耦合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i et al. Research on pricing model of cloud storage
Buell et al. Transaction level economics of cloud applications
Schmitt et al. A Linear Programing Formulation of Time-Coupled Flexibility Market Bids by Storage Systems
Vidan et al. Individual thermal generator and battery storage bid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robust optimization
Tian et al.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Game Model of Supply Chain Based on C2M
JP6703588B2 (ja) 電力取引仲介装置および方法
W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Power Big Data Asset Pricing Models
JP7213105B2 (ja) 価値管理方法、価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