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3345A - 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33345A CN117433345A CN202311303742.7A CN202311303742A CN117433345A CN 117433345 A CN117433345 A CN 117433345A CN 202311303742 A CN202311303742 A CN 202311303742A CN 117433345 A CN117433345 A CN 1174333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energy storage
- module
- cold accumulation
- secondary refriger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9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9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8—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涉及蓄冷储能技术领域,包括蓄冷储能模块、制冷模块、放冷模块和集液模块;蓄冷储能模块具有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制冷模块通过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与蓄冷储能模块连通以形成制冷回路,并向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载冷剂相变固化;放冷模块通过载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与蓄冷储能模块连通以形成放冷回路,并将蓄冷储能模块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集液模块通过载冷剂进口、载冷剂出口与蓄冷储能模块连通并收集、储存其溢出的载冷剂。该蓄冷储能系统可解决目前的蓄冷储能技术应用范围受限,蓄冷储能产品无法自成体系、独立使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冷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蓄冷储能技术可在用电低谷时段或制冷设备负荷较低的时段将多余的冷量储存,并在用电高峰时段或制冷设备负荷较高的时段将储存的冷量释放,以此达到移峰填谷、使冷量得到合理分配的目的,有助于节能环保。
然而,现有的蓄冷储能技术通常是在原有的制冷设备上简单增设蓄冷装置,即需要与原有的制冷设备相配合方可实现蓄冷储能功能,如此便导致应用范围受限,蓄冷装置无法自成一体而与其它设备灵活组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储能系统,旨在解决目前的蓄冷储能技术应用范围受限,蓄冷装置无法自成一体而与其它设备灵活组合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冷储能系统,所述蓄冷储能系统包括:
蓄冷储能模块,所述蓄冷储能模块具有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
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通过所述制冷剂进口、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连通以形成制冷回路,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所述载冷剂相变固化,完成蓄冷;
放冷模块,所述放冷模块通过所述载冷剂出口、所述载冷剂进口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连通以形成放冷回路,所述放冷模块用于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
集液模块,所述集液模块通过所述载冷剂进口、所述载冷剂出口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连通;在放冷过程中,所述集液模块用于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提供液态载冷剂,以融冰并释放冷量;在蓄冷过程中,所述集液模块用于收集和储存所述蓄冷储能模块溢出的载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储能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层叠、交错设置的蓄冷槽,所述蓄冷槽内设有隔板;
在最上层的所述蓄冷槽中,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存储槽和第一垂直释冷通道,所述载冷剂用于从所述第一存储槽流向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经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流入中层的所述蓄冷槽;
在中层的所述蓄冷槽中,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存储槽和第二垂直释冷通道;所述载冷剂用于从所述第二存储槽流向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
在最底层的所述蓄冷槽中,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底部存储槽和缓冲槽,所述载冷剂用于从所述底部存储槽流向所述缓冲槽;
所述第一存储槽与所述载冷剂进口连通;相邻两层的所述蓄冷槽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与所述第二存储槽连通,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与所述底部存储槽连通,所述缓冲槽与所述载冷剂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存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的尺寸;且/或,
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存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的尺寸;且/或,
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底部存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缓冲槽的尺寸;且/或,
所述第一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底部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且/或,
所述第二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底部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上沿低于所述蓄冷槽的上沿;且/或,
所述隔板的上沿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的底部设有锯齿状凸起,或所述隔板的上沿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蓄冷槽的槽宽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储能模块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合于最上层的所述蓄冷槽上,所述顶盖设有所述载冷剂进口;
所述顶盖设有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与所述第一存储槽或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相对设置;且/或,
所述蓄冷储能系统还包括散流器,所述散流器与所述载冷剂进口相对设置;且/或,
所述制冷回路从上到下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存储槽、所述第二存储槽和所述底部存储槽;且/或,
所述蓄冷储能系统还包括保温层和安装外壳,所述保温层包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所述安装外壳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且/或,
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还设有释冷口,所述释冷口与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连通,且/或所述释冷口与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储能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冲槽处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制冷模块、所述集液模块、所述放冷模块电连接;
在蓄冷时,所述制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停止制冷或进行制冷,所述集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收集载冷剂;
在放冷时,所述放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停止放冷。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储能系统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冲槽处的液位。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前述的蓄冷储能系统,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蓄冷时,通过所述制冷模块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所述载冷剂相变固化;通过所述集液模块收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溢出的载冷剂;
在放冷时,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以使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通过所述放冷模块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
进一步地,在通过所述制冷模块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所述载冷剂相变固化的步骤之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所述制冷模块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进行补冷;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温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所述制冷模块停止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停止补冷;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以使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的步骤之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使所述放冷模块停止放冷。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蓄冷时,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液位高于第一预设液位时,停止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
在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以使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的步骤之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液位高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停止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液位低于第三预设液位时,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液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液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蓄冷储能系统,通过蓄冷储能模块、制冷模块、放冷模块与集液模块之间的配合,可同时完成制冷循环、放冷循环以及对载冷剂的回收利用,从而可在无需依赖原有的制冷设备的情况下自行完成蓄冷储能及冷量释放等一系列动作;而由于该蓄冷储能系统可自成一体地实现蓄冷储能功能,因此可与其它设备灵活组合使用,从而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蓄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蓄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中蓄冷介质在蓄冷储能模块内的流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蓄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中位于最上层的蓄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蓄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中位于中层的蓄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蓄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中位于最底层的蓄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蓄冷储能系统一实施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蓄冷储能模块 | 18 | 安装外壳 |
2 | 制冷模块 | 21 | 蒸发器 |
3 | 放冷模块 | 71 | 散流器 |
4 | 集液模块 | 72 | 排气通孔 |
5 | 温度传感器 | 151 | 隔板 |
6 | 液位传感装置 | 152 | 缺口 |
7 | 顶盖 | 1511 | 第一存储槽 |
11 | 制冷剂进口 | 1512 | 第一垂直释冷通道 |
12 | 制冷剂出口 | 1513 | 第二存储槽 |
13 | 载冷剂进口 | 1514 | 第二垂直释冷通道 |
14 | 载冷剂出口 | 1515 | 底部存储槽 |
15 | 蓄冷槽 | 1516 | 缓冲槽 |
16 | 释冷口 | 1521 | 锯齿状凸起 |
17 | 保温层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冷储能系统,该蓄冷储能系统包括蓄冷储能模块1、制冷模块2、放冷模块3和集液模块4;其中:
蓄冷储能模块1具有制冷剂进口11、制冷剂出口12、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
制冷模块2通过制冷剂进口11、制冷剂出口12与蓄冷储能模块1连通以形成制冷回路,制冷模块2用于通过制冷回路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载冷剂相变固化,完成蓄冷。具体地,制冷回路可包括设置在蓄冷储能模块1内部的蒸发器21,制冷剂进口11和制冷剂出口12可分别对应蒸发器21的进口和出口,制冷模块2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如此可通过蒸发器21、压缩机、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配合实现载冷剂的相变转换。
放冷模块3通过载冷剂出口14、载冷剂进口13与蓄冷储能模块1连通以形成放冷回路,放冷模块用于将蓄冷储能模块1中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
集液模块4通过载冷剂进口13、载冷剂出口14与蓄冷储能模块1连通;在放冷过程中,集液模块4用于向蓄冷储能模块1提供液态载冷剂,以融冰并释放冷量;在蓄冷过程中,集液模块4用于收集和储存蓄冷储能模块1溢出的载冷剂。
基于上述蓄冷储能系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蓄冷储能模块1在初始阶段处于无载冷剂或载冷剂未满的状态,此时可通过载冷剂供给模块向载冷剂进口13输送液态载冷剂,以将液态载冷剂补充至蓄冷储能模块1中;当蓄冷储能模块1内部充满载冷剂后,制冷模块2开始通过制冷回路向蓄冷储能介质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使得蓄冷储能模块1中处于液态的载冷剂相变固化;载冷剂在相变固化后体积膨胀并使得部分液态载冷剂溢出至载冷剂出口14,集液模块4将在该过程中通过载冷剂出口14不断收集溢出的液态载冷剂,以避免载冷剂出口14处出现冰堵;当蓄冷储能模块1内部的载冷剂完全相变为固态时,制冷操作完成;后续若需要进行放冷操作,则再次通过载冷剂供给模块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供入液态载冷剂,以通过液态载冷剂与蓄冷储能模块1中相变固化的固态载冷剂进行热交换,令固态载冷剂融化,以获得低温液态载冷剂,低温液态载冷剂由载冷剂出口14供入放冷模块3,低温液态载冷剂在放冷模块3中与流经放冷模块3的空气实现热交换,将冷量释放;而经过放冷模块3换热后得到的高温载冷剂将由载冷剂进口13回流至蓄冷储能模块1,该部分高温载冷剂将与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低温载冷剂进行进一步换热,而换热后得到的低温载冷剂将再次经载冷剂出口14供入放冷模块3中进行冷量释放操作,由此实现了载冷剂在放冷回路中的放冷循环,直至蓄冷储能模块1中相变固化的固态载冷剂完全融化(即蓄冷储能模块1储存的冷量被完全释放)为止。
其中,集液模块4在蓄冷储能工况中通过载冷剂出口14对缓冲槽1516中多余的载冷剂进行收集,收集到的载冷剂将贮存在集液模块4中;在后续的放冷工况中,可将集液模块4贮存的载冷剂通过载冷剂进口13供入蓄冷储能模块1中,以使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固态载冷剂融化而释放冷量,保证放冷循环的正常进行;在此过程中,集液模块4亦不断收集缓冲槽1516中多余的载冷剂并不断通过载冷剂进口13将收集的载冷剂供入蓄冷储能模块1中,以此实现集液循环。如此可将集液模块4作为载冷剂供给模块的一部分,实现了载冷剂的循环利用,减少了额外补充的载冷剂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蓄冷储能系统通过蓄冷储能模块1、制冷模块2、放冷模块3与集液模块4之间的配合,可同时完成制冷循环、放冷循环以及对载冷剂的回收利用,从而可在无需依赖原有的制冷设备的情况下自行完成蓄冷储能及冷量释放等一系列动作;而由于该蓄冷储能系统可自成一体地实现蓄冷储能功能,因此可与其它设备灵活组合使用,从而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蓄冷储能模块1包括至少三个上下层叠、交错设置的蓄冷槽15,蓄冷槽15内设有隔板151。
在最上层的蓄冷槽15中,隔板151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存储槽1511和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载冷剂用于从第一存储槽1511流向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经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流入中层的蓄冷槽15。
在中层的蓄冷槽15中,隔板151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存储槽1513和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载冷剂用于从第二存储槽1513流向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其中,中层的蓄冷槽15可包括位于最上层的蓄冷槽15与最底层的蓄冷槽15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蓄冷槽15。
在最底层的蓄冷槽15中,隔板151的两侧分别形成底部存储槽1515和缓冲槽1516,载冷剂用于从底部存储槽1515流向缓冲槽1516。
第一存储槽1511与载冷剂进口13连通;相邻两层的蓄冷槽15交错设置,以使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与第二存储槽1513连通,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与底部存储槽1515连通,缓冲槽1516与载冷剂出口14连通。
具体地,蓄冷槽15可采用金属或PVC等硬质塑料(聚合物)制成,每一蓄冷槽15内均可设置一个制冷模块2的蒸发器21;蓄冷槽15可设置为图3和图4所示的长方体状,通过多层蓄冷槽15的交错设置,可在蓄冷储能模块1内部形成可供载冷剂流动的S形通道。
以蓄冷槽15为图2所示的六个为例,对载冷剂在蓄冷槽15中的具体流动情况说明如下:
在通过载冷剂供给模块往蓄冷储能模块1供入载冷剂的阶段,载冷剂首先由载冷剂进口13供入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当载冷剂充满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并流向下层的第二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三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四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后,载冷剂溢出至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五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六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后,载冷剂溢出至第六级蓄冷槽15的缓冲槽1516中,集液模块4可通过载冷剂出口14对缓冲槽1516中多余的载冷剂进行收集。
进入蓄冷储能工况后,载冷剂供给模块停止供入载冷剂并启动制冷模块2,制冷模块2开始向蓄冷槽15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随着冷量的不断供给,位于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的载冷剂首先相变固化,相变固化后的载冷剂体积膨胀,使得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由第一存储槽1511溢出至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并流向下层的第二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二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三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三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四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四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五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五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六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六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底部存储槽1515流动至缓冲槽1516;集液模块4可通过载冷剂出口14对缓冲槽1516中多余的载冷剂进行收集。
进入放冷工况后,载冷剂供给模块将液态载冷剂供入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以通过融化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流向下层的第二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二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三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三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四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四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五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五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六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六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进入缓冲槽1516;流入缓冲槽1516中的载冷剂将通过载冷剂出口14供入放冷模块3进行换热,以将冷量释放;而经过放冷模块3换热后得到的高温载冷剂将由载冷剂进口13回流至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并重复上述流动过程而逐层向下流动,以进一步融化每一层蓄冷槽15中的固态载冷剂,进一步释放冷量,直至所有蓄冷槽15中的固态载冷剂均被完全融化(即蓄冷储能模块1储存的冷量被完全释放)为止。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第一存储槽1511的尺寸大于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的尺寸。具体地,以蓄冷槽15呈长方体为例,隔板151的厚度方向即蓄冷槽15的长度方向;基于上述设置,可在蓄冷槽15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第一存储槽1511的体积,以在第一存储槽1511中容纳更多相变固化后的载冷剂,从而可提高蓄冷储能模块1的蓄冷量。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第二存储槽1513的尺寸大于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的尺寸。具体地,以蓄冷槽15呈长方体为例,隔板151的厚度方向即蓄冷槽15的长度方向;基于上述设置,可在蓄冷槽15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第二存储槽1513的体积,以在第二存储槽1513中容纳更多相变固化后的载冷剂,从而可提高蓄冷储能模块1的蓄冷量。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底部存储槽1515的尺寸大于缓冲槽1516的尺寸。具体地,以蓄冷槽15呈长方体为例,隔板151的厚度方向即蓄冷槽15的长度方向;基于上述设置,可在蓄冷槽15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底部存储槽1515的体积,以在底部存储槽1515中容纳更多相变固化后的载冷剂,从而可提高蓄冷储能模块1的蓄冷量。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第一存储槽1511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底部存储槽1515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其中,以蓄冷槽15呈长方体为例,隔板151的厚度方向即蓄冷槽15的长度方向。在每一蓄冷槽15的长度均相等的前提下,当第一存储槽1511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底部存储槽1515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时,相当于通过缩减底部存储槽1515的体积而增大缓冲槽1516的体积,如此可通过缓冲槽1516存储更多载冷剂,从而可为载冷剂的后续流向预留更多缓冲空间。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第二存储槽1513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底部存储槽1515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其中,以蓄冷槽15呈长方体为例,隔板151的厚度方向即蓄冷槽15的长度方向。在每一蓄冷槽15的长度均相等的前提下,当第二存储槽1513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底部存储槽1515沿隔板15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时,相当于通过缩减底部存储槽1515的体积而增大缓冲槽1516的体积,如此可通过缓冲槽1516存储更多载冷剂,从而可为载冷剂的后续流向预留更多缓冲空间。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隔板151的上沿低于蓄冷槽15的上沿,如此可在隔板151的上沿与蓄冷槽15的上沿之间形成可供液态载冷剂通过的空隙。基于该设置,在蓄冷储能工况中以及放冷工况中,可避免相变固化后的载冷剂对隔板151上的过流位置造成堵塞,亦更便于沿固态载冷剂上表面流动的液态载冷剂由隔板151上方的空隙流过,从而在蓄冷储能操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保证了液态载冷剂的正常流动。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隔板151的上沿设有缺口152且缺口152的底部设有锯齿状凸起1521;或者,隔板151的上沿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沿蓄冷槽15的槽宽方向间隔排列。
具体地,由于蓄冷槽15的边缘位置更容易在蓄冷储能工况中结冰,因此可将缺口152设置在隔板151的中部,如此可保证液态载冷剂通过缺口152在蓄冷槽15中正常流动。而通过设置锯齿状凸起1521或多个横向排列的通孔,可在液态载冷剂流经缺口152时对液态载冷剂起到均流及缓流作用。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蓄冷储能系统包括顶盖7,顶盖7盖合于最上层的蓄冷槽15上,顶盖7设有载冷剂进口13。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蓄冷储能系统还包括散流器71,散流器71与载冷剂进口13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载冷剂进口13处设置有散流器71,因此可利用散流器71将载冷剂的出液方向分散,以使载冷剂多向流动,从而令载冷剂在蓄冷槽15中的流动方向分布更为均匀。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顶盖7设有排气通孔72,排气通孔72与第一存储槽1511或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相对设置。通过设置排气通孔72,可将蓄冷槽15内被载冷剂挤压的空气向外界排出,从而使得载冷剂在蓄冷槽15内的流动更为顺畅。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蓄冷储能模块1还设有释冷口16,释冷口16与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连通,且/或释冷口16与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连通;更具体地,释冷口16可设置在任意一个或多个蓄冷槽15上,每一蓄冷槽15上的释冷口16均与该蓄冷槽15的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或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连通。
在放冷工况中,经过放冷模块3换热后得到的高温载冷剂可由载冷剂进口13供入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中,并由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流动至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然后逐层向下流动,以通过融化每一层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的固态载冷剂而释放冷量;而若需要节省释冷时间,可令经过放冷模块3换热后得到的高温载冷剂由释冷口16直接供入相应蓄冷槽15的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或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中,如此,载冷剂可在无需经过第一存储槽1511的情况下直接沿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向下层流动,或者载冷剂可在无需经过中间任意一层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的情况下直接沿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向下层流动,从而可缩短释冷循环的周期,达到快速释冷的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蓄冷储能系统还包括保温层17和安装外壳18,保温层17包覆蓄冷储能模块1,安装外壳18设置在保温层17外。
具体地,保温层17可采用填充于安装外壳18与蓄冷储能模块1之间的发泡保温材料;通过设置保温层17,可减少蓄冷储能模块1中冷量的损耗,从而可提高蓄冷储能效率。而通过设置安装外壳18,可对蓄冷储能模块1及保温层17起到防护作用。
可选地,参照图1,蓄冷储能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缓冲槽1516处的温度,温度传感器5分别与制冷模块2、集液模块4、放冷模块3电连接;在蓄冷时,制冷模块2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停止制冷或进行制冷,集液模块4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收集载冷剂;在放冷时,放冷模块3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停止放冷。
具体地,当蓄冷储能模块1蓄冷完毕后,蓄冷储能模块1将进入保冷工况,以将储存的冷量维持在适当水平。而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5,可根据温度传感器5测得的缓冲槽1516处的温度较为准确地判定蓄冷储能模块1中冷量的损耗程度,从而可在冷量不足时及时触发制冷模块2进行补冷操作,为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补充冷量,同时可触发集液模块4对补冷过程中溢出至缓冲槽1516的载冷剂进行收集;并可在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冷量补充至预设水平后及时触发制冷模块2停止补冷操作,以及在停止补冷操作后触发集液模块4停止对缓冲槽1516中的载冷剂进行收集。
而在放冷工况中,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5,可根据温度传感器5测得的缓冲槽1516处的温度较为准确地判定蓄冷储能模块1中冷量的释放情况,从而可在冷量释放完毕后及时触发放冷模块3停止放冷。
可以理解的是,温度传感器5与制冷模块2、集液模块4、放冷模块3之间的信号交互操作可基于控制器上的通信模块实现。基于上述设置,可提升该蓄冷储能系统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参照图1,蓄冷储能系统包括液位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6用于检测缓冲槽1516处的液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液位传感器6可与载冷剂供给模块电连接。在蓄冷储能工况中,载冷剂供给模块用于根据液位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停止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具体地,当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缓冲槽1516中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可判定此时缓冲槽1516上方的各蓄冷槽15中的载冷剂均已达到预设量值,则此时应触发载冷剂供给模块停止往蓄冷储能模块1中供入载冷剂。而在放冷工况中,载冷剂供给模块用于根据液位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向蓄冷储能模块1补充载冷剂或停止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具体地,当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缓冲槽1516中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可判定此时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充足,放冷循环可正常进行,则此时应触发载冷剂供给模块停止往蓄冷储能模块1中供入载冷剂;而当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缓冲槽1516中的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可判定此时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不足,可能影响放冷循环的正常进行,则此时应触发载冷剂供给模块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补充载冷剂。
可以理解的是,液位传感器6与载冷剂供给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操作可基于控制器上的通信模块实现。基于上述设置,可提升该蓄冷储能系统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
对应地,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蓄冷储能系统,该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蓄冷时,通过制冷模块2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载冷剂相变固化;通过集液模块4收集蓄冷储能模块1中溢出的载冷剂;
在放冷时,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以使蓄冷储能模块1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通过放冷模块3将蓄冷储能模块1中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
可选地,参照图1,在通过制冷模块2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载冷剂相变固化的步骤之后,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制冷模块2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进行补冷;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温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制冷模块2停止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停止补冷;其中,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以使蓄冷储能模块1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的步骤之后,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使放冷模块3停止放冷。
可选地,参照图1,该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蓄冷时,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液位高于第一预设液位时,停止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
在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以使蓄冷储能模块1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的步骤之后,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液位高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停止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液位低于第三预设液位时,向蓄冷储能模块1输送载冷剂;其中,第三预设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
具体地,以蓄冷槽15为图2所示的六个为例,对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说明如下:
在通过载冷剂供给模块往蓄冷储能模块1供入载冷剂的阶段,载冷剂首先由载冷剂进口13供入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当载冷剂充满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并流向下层的第二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三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四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后,载冷剂溢出至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五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后,载冷剂溢出至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六级蓄冷槽15;当载冷剂充满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后,载冷剂溢出至第六级蓄冷槽15的缓冲槽1516中,集液模块4可通过载冷剂出口14对缓冲槽1516中多余的载冷剂进行收集。
当缓冲槽1516的液位高于第一预设液位时,表明缓冲槽1516上方的各蓄冷槽15中的载冷剂均已达到预设量值,此时应控制载冷剂供给模块停止往蓄冷储能模块1中供入载冷剂并进入蓄冷储能工况。
进入蓄冷储能工况后,制冷模块2开始通过制冷回路向蓄冷槽15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随着冷量的不断供给,位于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的载冷剂首先相变固化,相变固化后的载冷剂体积膨胀,使得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由第一存储槽1511溢出至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并流向下层的第二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二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1513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三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三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1513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四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四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1513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五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五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第二存储槽1513溢出至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并流向下层的第六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六级蓄冷槽15的载冷剂将与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中的载冷剂混合,当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中的载冷剂相变固化后,由于体积膨胀,尚未相变固化的液态载冷剂将由底部存储槽1515流动至缓冲槽1516;在上述蓄冷储能过程中,集液模块4通过载冷剂出口14对缓冲槽1516中多余的载冷剂进行收集,避免出现冰堵现象。
当各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第二存储槽1513和底部存储槽1515中的载冷剂均相变为固态时,制冷模块2停止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蓄冷储能模块1完成蓄冷。
当蓄冷储能模块1蓄冷完毕后,蓄冷储能模块1将进入保冷工况,以将储存的冷量维持在适当水平。在保冷工况中,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具体可以是缓冲槽1516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蓄冷储能模块1中冷量的损耗已到达临界点,此时需要重启制冷模块2,以通过制冷模块2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即进行补冷操作。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温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具体可以是缓冲槽1516中的温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冷量已补充至预设水平,此时需停止通过制冷模块2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即停止补冷操作。
当后续进入放冷工况时,载冷剂供给模块将液态载冷剂供入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以通过融化第一级蓄冷槽15的第一存储槽1511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一垂直释冷通道1512流向下层的第二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二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二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三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三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三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四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四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四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五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五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五级蓄冷槽15的第二存储槽1513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经第二垂直释冷通道1514流向下层的第六级蓄冷槽15;流动至第六级蓄冷槽15的液态载冷剂通过融化第六级蓄冷槽15的底部存储槽1515中相变固化的载冷剂而释放冷量,同时液态载冷剂将沿固态载冷剂的上表面流过并进入缓冲槽1516;流入缓冲槽1516中的载冷剂将通过载冷剂出口14供入放冷模块3进行换热,以将冷量释放;而经过放冷模块3换热后得到的高温载冷剂将由载冷剂进口13回流至最上层的第一级蓄冷槽15,并重复上述流动过程而逐层向下流动,以进一步融化每一层蓄冷槽15中的固态载冷剂,进一步释放冷量,从而实现了放冷循环。
在上述放冷循环过程中,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液位高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具体可以是缓冲槽1516中的液位高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可判定此时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充足,放冷循环可正常进行,则此时应触发载冷剂供给模块停止往蓄冷储能模块1中供入载冷剂。而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液位低于第三预设液位时(具体可以是缓冲槽1516中的液位低于第三预设液位时),可判定此时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载冷剂不足,可能影响放冷循环的正常进行,则此时应触发载冷剂供给模块向蓄冷储能模块1中补充载冷剂。
当蓄冷储能模块1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具体可以是缓冲槽1516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可判定此时所有蓄冷槽15中的固态载冷剂均被完全融化,即蓄冷储能模块1储存的冷量已被完全释放,则此时应触发放冷模块3停止放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温度检测操作及液位检测操作可借助温度传感器5及液位传感器6实现,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液位、第二预设液位、第三预设液位均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而温度传感器5、液位传感器6与制冷模块2、集液模块4、放冷模块3、载冷剂供给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操作可基于控制器上的通信模块实现。基于上述设置,可提升该蓄冷储能系统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
上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应用双模态蓄冷储能技术,相比于单模态蓄冷,可实现产品的微小化,同时双模态蓄冷结构可将冰蓄冷和水蓄冷的技术优势进行结合,蓄冷密度较高;另外,基于该蓄冷储能控制方法的相关算法,可在达到预设条件时自动触发保冷、补液等操作的执行,如此可提高在不同场所的释冷效率,缩短了释冷响应时间,避免了因温度滞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系统包括:
蓄冷储能模块,所述蓄冷储能模块具有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
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通过所述制冷剂进口、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连通以形成制冷回路,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载冷剂相变固化,完成蓄冷;
放冷模块,所述放冷模块通过所述载冷剂出口、所述载冷剂进口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连通以形成放冷回路,所述放冷模块用于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
集液模块,所述集液模块通过所述载冷剂进口、所述载冷剂出口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连通;在放冷过程中,所述集液模块用于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提供液态载冷剂,以融冰并释放冷量;在蓄冷过程中,所述集液模块用于收集和储存所述蓄冷储能模块溢出的载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包括至少三个上下层叠、交错设置的蓄冷槽,所述蓄冷槽内设有隔板;
在最上层的所述蓄冷槽中,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存储槽和第一垂直释冷通道;所述载冷剂用于从所述第一存储槽流向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经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流入中层的所述蓄冷槽;
在中层的所述蓄冷槽中,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存储槽和第二垂直释冷通道;所述载冷剂用于从所述第二存储槽流向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
在最底层的所述蓄冷槽中,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底部存储槽和缓冲槽,所述载冷剂用于从所述底部存储槽流向所述缓冲槽;
所述第一存储槽与所述载冷剂进口连通;相邻两层的所述蓄冷槽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与所述第二存储槽连通,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与所述底部存储槽连通,所述缓冲槽与所述载冷剂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存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的尺寸;且/或,
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存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的尺寸;且/或,
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底部存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缓冲槽的尺寸;且/或,
所述第一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底部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且/或,
所述第二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底部存储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沿低于所述蓄冷槽的上沿;且/或,
所述隔板的上沿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的底部设有锯齿状凸起,或所述隔板的上沿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蓄冷槽的槽宽方向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模块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合于最上层的所述蓄冷槽上,所述顶盖设有所述载冷剂进口;
所述顶盖设有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与所述第一存储槽或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相对设置;且/或,
所述蓄冷储能系统还包括散流器,所述散流器与所述载冷剂进口相对设置;且/或,
所述制冷回路从上到下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存储槽、所述第二存储槽和所述底部存储槽;且/或,
所述蓄冷储能系统还包括保温层和安装外壳,所述保温层包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所述安装外壳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且/或,
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还设有释冷口,所述释冷口与所述第一垂直释冷通道连通,且/或所述释冷口与所述第二垂直释冷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冲槽处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制冷模块、所述集液模块、所述放冷模块电连接;
在蓄冷时,所述制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停止制冷或进行制冷,所述集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收集载冷剂;
在放冷时,所述放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停止放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系统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冲槽处的液位。
8.一种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蓄冷时,通过所述制冷模块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所述载冷剂相变固化;通过所述集液模块收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溢出的载冷剂;
在放冷时,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以使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通过所述放冷模块将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存储的冷量向外释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制冷模块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使所述载冷剂相变固化的步骤之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所述制冷模块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进行补冷;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温度值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所述制冷模块停止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载冷剂提供冷量,以停止补冷;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以使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的步骤之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温度值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使所述放冷模块停止放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冷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蓄冷时,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液位高于第一预设液位时,停止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
在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以使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相变凝固的载冷剂融化的步骤之后,所述蓄冷储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液位高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停止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
当所述蓄冷储能模块中的液位低于第三预设液位时,向所述蓄冷储能模块输送载冷剂;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液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液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03742.7A CN117433345B (zh) | 2023-10-09 | 2023-10-09 | 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03742.7A CN117433345B (zh) | 2023-10-09 | 2023-10-09 | 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33345A true CN117433345A (zh) | 2024-01-23 |
CN117433345B CN117433345B (zh) | 2024-06-18 |
Family
ID=8955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03742.7A Active CN117433345B (zh) | 2023-10-09 | 2023-10-09 | 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3334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40095A (en) * | 1979-04-18 | 1980-11-01 | Sulzer Ag | Method of improving heat exchange in latent heat accumulator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said method |
DE3132630A1 (de) * | 1981-08-18 | 1983-04-14 | Bernd 8011 Neukeferloh Kellner | Latentwaermespeicher |
JPH05223478A (ja) * | 1991-03-11 | 1993-08-31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ケミカル蓄熱装置 |
DE10033844C1 (de) * | 2000-07-12 | 2002-07-25 |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 Kältespeicher für Fahrzeug-Standklimaanlage |
JP2014177619A (ja) * | 2013-02-18 | 2014-09-25 | Ricoh Co Ltd | 反応材及びケミカルヒートポンプ |
US20170362073A1 (en) * | 2014-12-05 | 2017-12-21 | Coway Co., Ltd. | Cold-water generating tank, and water cooler equippped with same |
CN107621186A (zh) * | 2017-10-19 | 2018-01-23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水速冷模块及装置 |
CN114838611A (zh) * | 2022-05-31 | 2022-08-02 | 赵小峰 | 一种高温换热蓄热单元及结构和装置 |
CN116788000A (zh) * | 2023-06-19 | 2023-09-22 | 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式lng冷能蓄冷供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2023
- 2023-10-09 CN CN202311303742.7A patent/CN1174333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40095A (en) * | 1979-04-18 | 1980-11-01 | Sulzer Ag | Method of improving heat exchange in latent heat accumulator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said method |
DE3132630A1 (de) * | 1981-08-18 | 1983-04-14 | Bernd 8011 Neukeferloh Kellner | Latentwaermespeicher |
JPH05223478A (ja) * | 1991-03-11 | 1993-08-31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ケミカル蓄熱装置 |
DE10033844C1 (de) * | 2000-07-12 | 2002-07-25 |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 Kältespeicher für Fahrzeug-Standklimaanlage |
JP2014177619A (ja) * | 2013-02-18 | 2014-09-25 | Ricoh Co Ltd | 反応材及びケミカルヒートポンプ |
US20170362073A1 (en) * | 2014-12-05 | 2017-12-21 | Coway Co., Ltd. | Cold-water generating tank, and water cooler equippped with same |
CN107621186A (zh) * | 2017-10-19 | 2018-01-23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水速冷模块及装置 |
CN114838611A (zh) * | 2022-05-31 | 2022-08-02 | 赵小峰 | 一种高温换热蓄热单元及结构和装置 |
CN116788000A (zh) * | 2023-06-19 | 2023-09-22 | 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式lng冷能蓄冷供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33345B (zh) | 202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8367C (zh) | 空调系统 | |
US20200088471A1 (en) | Thermosyphon | |
CN101384444B (zh) | 具有蓄冷器的热交换器 | |
US20050081557A1 (en) | High efficiency refrigerant based energy storage and cooling system | |
CN109690223A (zh) |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 | |
CN209592253U (zh) |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和电动汽车 | |
US20060225457A1 (en) |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 |
CN117433345B (zh) | 蓄冷储能系统及蓄冷储能控制方法 | |
CN100383463C (zh) | 一种水合物高温冰球式蓄冷空调系统 | |
CN114347867B (zh) |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KR20130133119A (ko) | 냉매 건조기, 특히 압축 공기 냉매 건조기 및 냉매 건조기용, 특히 압축 공기 냉매 건조기용 열 교환기 | |
CN214138169U (zh) | 车用蓄冷系统及冷链运输车 | |
CN214039085U (zh) | 蒸发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冰箱 | |
CN117691243A (zh) | 电池直冷系统、方法、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08170604U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
US5247811A (en) | Production and heat storage system for low-temperature chilled water | |
CN216773357U (zh) | 一种电池 | |
CN212585119U (zh) | 用于空调器的蓄冷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5265026A (zh) |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 |
CN1155787C (zh) | 制冷机 | |
CN217357312U (zh) | 蓄冷空调器 | |
JPH08219500A (ja) | 潜熱蓄熱装置 | |
CN218209890U (zh) | 一种中央空调的冰蓄冷装置 | |
SU1753214A1 (ru) |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 сооружений с автономным режимом работы | |
CN115265025B (zh) | 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