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9283A - 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9283A
CN117429283A CN202210824764.7A CN202210824764A CN117429283A CN 117429283 A CN117429283 A CN 117429283A CN 202210824764 A CN202210824764 A CN 202210824764A CN 117429283 A CN117429283 A CN 117429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transmission
port
power receiv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47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47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9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9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9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输电端口(22)包括经由能够向上方抽出的输电软线(24)而与充电电源电连接的输电电极。被卡合部(41)安装于构成为能够向下方抽出的金属线(43),并构成为能够与输电端口(22)卡合。升降装置(44)经由金属线(43)而使被卡合部(41)升降。受电侧控制装置(35)在借由升降装置(44)的控制使被卡合部(41)下降,并使被卡合部(41)与输电端口(22)相互卡合之后,借由升降装置(44)的控制使被卡合部(41)与输电端口(22)一起上升,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从而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

Description

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动车辆等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对地球环境方面的不良影响等观点出发,正在普及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Vehicle,HEV)等电动车辆。对电动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系统大多具有:包括充电枪的输电装置;及,设置于电动车辆两侧的受电装置。用户借由充电枪的连接操作,使位于充电枪的前端部的输电电极接触受电装置的受电电极,由此将位于输电装置侧的充电电源经由受电装置而电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蓄电装置。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7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接触式的充电系统中,由于需要将输电装置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后方或侧方等,因此,在停车场和车库等停车空间中,输电装置会占用空间。而且,需要用户进行将充电枪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连接操作,因此用户的工作量增多。
因此,也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充电系统,该系统不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而是在输电装置侧的线圈与受电装置侧的线圈之间进行输电以进行充电。根据这种非接触式的充电系统,由于可以在停车空间中电动车辆的正下方配置输电装置,因此可以节约输电装置的设置空间。而且,也无需用户进行充电枪的连接操作。
然而,非接触式的充电系统与接触式的充电系统相比,具有能量损耗大、可充电力的上限小、泄漏电磁场大等问题。此外,这种问题不限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例如也可能发生在无人机或清扫机器人等电动车辆以外的移动体的充电系统中。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在针对各种移动体的充电系统中,采用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的接触式的同时,能够节约输电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自动地将输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电连接。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们发现,如果借由由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使被卡合部从受电装置侧下降并使被卡合部与输电端口相互卡合,之后使被卡合部与输电端口一起上升并使位于输电端口的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便可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是以下(1)~(13)的充电系统。
(1)一种充电系统,包括设置于具有蓄电装置的移动体的外部的输电装置及设置于前述移动体的受电装置,借由利用前述受电装置接受来自前述输电装置的电力并输送至前述蓄电装置,而对前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
前述输电装置具有:
充电电源,供给对前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力;及,
输电端口,包括经由能够向上方抽出的输电软线而与前述充电电源电连接的输电电极;
前述受电装置具有:金属线,构成为能够向下方抽出;
被卡合部,安装于前述金属线,构成为能够与前述输电端口卡合;
升降装置,经由前述金属线而使前述被卡合部升降;
受电端口,在前述输电端口与前述被卡合部一起上升时,收容前述输电端口;
受电电极,在前述输电端口收容于前述受电端口的状态下,借由与前述输电电极的接触来使前述充电电源与前述蓄电装置电连接;及,
受电侧控制装置,在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下降,并使前述被卡合部与前述输电端口相互卡合之后,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上升,将前述输电端口收容于前述受电端口,而使前述输电电极与前述受电电极相互接触。
根据本结构,在使被卡合部下降并使被卡合部与输电端口相互卡合之后,使被卡合部与输电端口一起上升,而将输电端口收容于受电端口。因此,可以将输电装置设置于受电装置的正下方。因此,在俯视中,可以将输电装置与移动体重叠配置,从而节约输电装置的设置空间。
而且,可以借由由受电侧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自动地将输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电连接。因此,不再需要由用户进行充电枪的连接作业。
以上,根据本结构,在针对移动体的充电系统中,在采用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的接触式的同时,可以节约输电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可以自动地将输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电连接。
(2)根据前述(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升降装置具有卷取前述金属线的金属线卷筒及旋转驱动前述金属线卷筒的卷筒驱动装置。
根据本结构,可以借由使金属线卷筒向其中一方向旋转并抽出金属线而使被卡合部下降,并借由使金属线卷筒向另一方向旋转并卷取金属线而使被卡合部上升。因此,例如,与借由沿上下方向直线驱动金属线的上端部来使被卡合部升降的情况相比,实现空间的节约。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装置具有:软线卷筒,卷取前述输电软线;施力部件,向卷取前述输电软线的一侧对前述软线卷筒施力;及,滑环,将前述输电软线中的前述软线卷筒侧的部分与前述充电电源可滑动地电连接。
根据本结构,由于施力部件向卷取方向对软线卷筒施力,因此,输电软线中的多余的长度部分被自动卷取。因此,可以适当地抽出所需长度的输电软线,并且对输电软线施加适度的张力,从而可以抑制输电软线的缠绕等的弊端。而且,由于输电软线中的软线卷筒侧的部分经由滑环而电连接于充电电源,因此,也不用担心输电侧的配线由于软线卷筒的旋转而扭转。
(4)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端口具有:收容孔,构成为能够收容前述被卡合部;
导引面,在前述收容孔的上方,设置成随着向下方前进而缩径的锥形的内周面状,在前述被卡合部下降时,将前述被卡合部导引至前述收容孔;及,
卡止部,将收容于前述收容孔的前述被卡合部卡止于前述输电端口。
根据本结构,即使俯视时被卡合部相对于收容孔的位置稍微偏移,被卡合部也会被导引面导引至收容孔。因此,可以抑制移动体的停止位置的要求精度。
(5)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端口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圆筒形,
前述输电端口形成为圆柱状。
根据本结构,在仰视中,受电端口的内周面及输电端口的外周面均为圆形形状。因此,无需输电端口相对于受电端口在周向上的对位,便可以将输电端口收容于受电端口。
(6)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装置包括输电罩,所述输电罩从水平方向侧覆盖前述输电端口且能够将前述输电端口向上方拉出,俯视时为环形的前述输电罩的上端部形成为与仰视时为环形的前述受电端口的下端部接触的大小,前述输电罩与前述输电端口经由弹性部件而连接,在前述输电端口上升时,在前述输电罩的上端部与前述受电端口的下端部接触之前,前述输电罩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上升,在前述输电罩的上端部与前述受电端口的下端部接触之后,借由前述弹性部件伸展,前述输电端口相对于前述输电罩上升,前述输电端口进入至前述受电端口内。
根据本结构,借由利用输电罩覆盖输电端口,可以防止在输电罩的上端部的边缘与受电端口的下端部的边缘接触之前,露出输电电极。另一方面,借由在输电罩的上端部的边缘与受电端口的下端部的边缘接触之后,输电端口相对于输电罩上升,可以使输电电极露出并与受电电极接触。因此,在作为除了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之外的时刻的不使用电极时,可以利用输电罩来保护输电电极。
(7)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盖,构成为能够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在前述受电端口内上升;
上升限制机构,在前述受电盖配置于前述受电端口的下部的状态下,限制前述受电盖的上升;及,
限制解除机构,设置于前述受电盖的下端部,基于与前述输电端口的接触来解除由前述上升限制机构进行的限制。
根据本结构,受电盖构成为能够与输电端口一起在受电端口内上升,上升限制机构在受电盖配置于受电端口的下部的状态下,限制受电盖的上升。因此,在将输电端口收容于受电端口时以外,可以利用受电盖对受电端口内进行保护。而且,限制解除机构基于与输电端口的接触来解除由上升限制机构进行的限制。因此,受电盖不会妨碍输电端口的上升。因此,在输电端口上升时,可以毫无问题地将输电端口收容于受电端口。
(8)根据前述(4)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盖,所述受电盖构成为能够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在前述受电端口内上升,
前述受电盖包括锥形的上升导引件,所述锥形的上升导引件借由在前述输电端口上升时与前述导引面滑动相接,而使前述输电端口的轴对准前述受电端口的轴。
根据本结构,借由有效利用在被卡合部下降时用于将被卡合部导引至收容孔的导引面,在被卡合部及输电端口上升时,可以使输电端口的轴对准受电端口的轴。
(9)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装置具有:上升检测开关,配置于前述受电端口内并基于前述输电端口的上升而被按压;及,电极驱动装置,使前述受电电极接触前述输电电极;
前述受电侧控制装置基于前述上升检测开关被按压,而借由前述电极驱动装置的控制使前述受电电极接触前述输电电极。
根据本结构,可以基于上升检测开关被按压,检测到输电端口被正确地收容于受电端口,从而使受电电极接触输电电极。
(10)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电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有多个,各前述输电电极沿着前述输电端口的周向呈环形延伸,
前述受电电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有多个,各前述受电电极与前述输电电极抵接。
根据本结构,由于多个输电电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因此,可以将多个输电电极分别沿着输电端口的周向设置成环形。并且,实际上,由于各输电电极呈环形设置,所以,无需输电端口相对于受电端口在周向上的对位,便可以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
(11)根据前述(10)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端口在沿规定水平方向夹持收容前述输电端口的部分的两侧之中的其中一侧,具有沿该规定水平方向贯通该受电端口的第一开口部,并且,在前述两侧之中的另一侧具有沿该规定水平方向贯通该受电端口的第二开口部,
前述受电电极具有:受电第一部件,从前述第一开口部与前述输电电极抵接;及,受电第二部件,从前述第二开口部与前述输电电极抵接。
根据本结构,可以使受电电极均衡地抵接于输电电极,从而将由该抵接产生的按压力均衡地施加至输电电极。
(12)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端口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将前述被卡合部卡止于前述输电端口,
前述受电侧控制装置在前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完成后,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及前述输电端口下降,
前述输电装置包括卡止解除装置,所述卡止解除装置在前述被卡合部及前述输电端口下降时,解除前述卡止部对前述被卡合部的卡止,
前述受电侧控制装置在前述卡止被解除后,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上升。
根据本结构,可以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地使输电端口及被卡合部回到原来的位置。
(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装置具有:下降检测开关,基于前述输电端口的下降而被按压;及,输电侧控制装置,基于前述下降检测开关被按压,而借由前述卡止解除装置的控制来解除前述卡止。
根据本结构,可以基于下降检测开关被按压,检测到输电端口正确地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解除卡止部对被卡合部的卡止。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前述(1)的结构,在针对移动体的充电系统中,在采用使输电电极与受电电极相互接触的接触式的同时,可以节约输电装置的设置空间,并且,可以自动地将输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电连接。进而,根据引用前述(1)的前述(2)~(13)的结构,可以获得各自的追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电动车辆及充电系统的平面图。
图2是沿水平方向观察电动车辆及充电系统的侧面图。
图3是沿水平方向观察受电装置的侧面图。
图4是沿水平方向观察受电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图4中所示的V-V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图4中所示的VI-VI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7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输电罩及输电端口的平面图。
图9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罩及输电端口的侧面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图11中所示的X-X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1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端口的侧面图。
图12是从上方观察图13中所示的XII-XII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3是沿水平方向观察图12中所示的XIII-XIII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4是绘示被卡合部下降时的侧面图。
图15是绘示被卡合部下降完成时的侧面图。
图16是绘示被卡合部及输电端口等上升时的侧面图。
图17是绘示由上升限制机构进行的限制解除时的侧面图。
图18是绘示被卡合部及输电端口上升完成时的侧面图。
图19是绘示受电电极相对于输电电极的连接动作时的底面剖面图。
图20是绘示受电电极相对于输电电极的连接完成时的底面剖面图。
图21是绘示端口连接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2是绘示受电电极相对于输电电极的解除连接动作时的底面剖面图。
图23是绘示被卡合部及输电端口等下降时的侧面图。
图24是绘示被卡合部及输电端口等下降完成时的侧面图。
图25是绘示卡止部对被卡合部的卡止解除时的侧面剖面图。
图26是绘示被卡合部上升时的侧面图。
图27是绘示端口解除连接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毫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实施。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上方观察电动车辆90及充电系统60的平面图。电动车辆90在车身的下部等具有蓄电装置96。蓄电装置96例如具有多个锂离子电池。电动车辆90例如既可以是不具有发动机的电动汽车,也可以是具有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充电系统60具有设置于电动车辆90的外部的输电装置10、及设置于电动车辆90的内部的受电装置30。受电装置30与蓄电装置96电连接。充电系统60借由利用受电装置30接受从输电装置10供给的电力并输送至蓄电装置96,而对蓄电装置96进行充电。输电装置10设置于当电动车辆90在停车空间中停车时受电装置30在正上方重叠的位置。
电动车辆90具有驾驶员等用户能够操作的控制器95。受电装置30具有受电侧控制装置35,输电装置10具有输电侧控制装置15。控制器95构成为能够与受电侧控制装置35无线或者有线通信,并且构成为能够与输电侧控制装置15无线通信。受电侧控制装置35与输电侧控制装置15构成为能够相互无线通信。借由以上内容,控制器95、受电侧控制装置35及输电侧控制装置15这三者分别构成为能够与其他两者通信。
图2是沿水平方向观察电动车辆90及充电系统60的侧面图。在电动车辆90停车时,受电装置30与输电装置1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相对。
图3是沿水平方向观察受电装置30的侧面图。受电装置30具有受电端口32、设置于受电端口32的下方的受电侧漏斗31、及设置于受电端口32的侧方的受电电极511~515。作为受电电极511~515,有第一受电电极511、第二受电电极512、第三受电电极513、第四受电电极514及第五受电电极515。这些第一~第五的受电电极511~515相互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第一~第五的各受电电极511~515经由电动车辆90内的充电用的电路而电连接于蓄电装置96。
图4是沿水平方向观察受电装置30的侧面剖面图。受电端口32为向下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构成为能够收容后述的输电端口22。以下,将受电端口32的径向称为“端口径向”,将端口径向中朝向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的方向称为“端口径向内侧”,将其相反方向称为“端口径向外侧”。另外,以下,将受电端口32的周向称为“端口周向”,将在受电端口32中收容有输电端口22的状态称为“端口卡合状态”。
受电侧漏斗31是用于将输电端口22导引至受电端口32的部位。受电侧漏斗31具有随着向下方前进而扩径的漏斗状的形状。
受电装置30还具有被卡合部41、受电盖42、金属线43及升降装置44。金属线43设置于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上。被卡合部41是安装于金属线43的下端部的重物,在外周部具有用于卡止于输电端口22的后述的卡止部223的被卡止槽412。
升降装置44具有金属线卷筒441、及旋转驱动金属线卷筒441的卷筒驱动装置445。以下,将金属线卷筒441的旋转方向中抽出金属线43一侧的方向称为“抽出方向R1”,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卷取方向R2”。
卷筒驱动装置445经由图3中所示的蜗杆齿轮443而卡合于金属线卷筒441。卷筒驱动装置445是马达等,由受电侧控制装置35控制。即,卷筒驱动装置445基于来自受电侧控制装置35的指令,使金属线卷筒441向抽出方向R1旋转,或者向卷取方向R2旋转。
如图4中所示,受电盖42为设置于受电端口32内的箱状的部件,在顶部具有开口429。受电盖42构成为能够沿着设置于受电端口32内的多个升降轴324,在受电端口32内升降。各升降轴324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状的部件。各升降轴324的上端部固定于受电端口32的顶部。各升降轴324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沿上下方向贯通受电盖42的顶部中比开口429更靠端口径向外侧的部分。升降轴324的下端部彼此借由在端口周向上延伸的环形的连接部件325而相互连接。受电盖42具有用于避免自身上升时与金属线卷筒441等干涉的缺口424。
受电盖42在下端部具有上升导引件421。上升导引件421为随着向下方前进而缩径的锥形的外周面,在输电端口22上升时,与输电端口22的后述的导引面221滑动相接。由此,使输电端口22的中心轴对准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
受电装置30在受电盖42的下端部具有上升限制部件427及限制解除部件425。上升限制部件427在受电盖42配置于受电端口32的下部的状态下,限制受电盖42的上升。上升限制部件427也可以改称为“上升限制机构427”。限制解除部件425设置于受电盖42的下端部,基于与输电端口22的接触来解除由上升限制部件427进行的限制。限制解除部件425也可以改称为“限制解除机构”。
详细而言,上升限制部件427以能够在端口径向上位移的方式安装于受电盖42的下端部。即,上升限制部件427构成为能够位移至相对为端口径向外侧的外侧位置及相对为端口径向内侧的内侧位置。上升限制部件427当配置于外侧位置时,自身的端口径向外侧的端部从受电盖42的外侧面向端口径向外方突出,能够与受电端口32的下端面抵接,由此限制受电盖42的上升。另一方面,当配置于内侧位置时,自身的端口径向外侧的端部退入至受电盖42,不能与受电端口32的下端面抵接,由此解除该上升限制。
限制解除部件425设置为能够在与端口径向形成倾斜的方向上相对于上下方向位移。限制解除部件425的下端部从上升导引件421向下方突出。限制解除部件425的上端部经由卡合部426,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位移且不能在端口径向上相对位移的方式,卡合于上升限制部件427的端口径向内侧的端部。具体而言,卡合部426由长孔及突起构成,所述长孔设置于限制解除部件425及上升限制部件427之中的其中一者上,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突起设置于限制解除部件425及上升限制部件427之中的另一者上,并与该长孔卡合。
因此,在限制解除部件425的下端部被向上方按压时,限制解除部件425相对于上升限制部件427向上侧相对位移,并且,与上升限制部件427一起向端口径向内侧位移。由此,上升限制部件427被配置于内侧位置,而解除受电盖42的上升限制。另一方面,当限制解除部件425的下端部不再被向上方按压时,限制解除部件425因自重而相对于上升限制部件427向下侧相对位移,并且,与上升限制部件427一起向端口径向外侧位移。由此,上升限制部件427被配置于外侧位置,而恢复受电盖42的上升限制。
对于升降装置44,设置有检测金属线43的张力的省略图示的载荷传感器。受电侧控制装置35在被卡合部41下降时,基于由载荷传感器检测的载荷突然变小,检测到被卡合部41与输电端口22抵接。另外,受电侧控制装置35在被卡合部41上升时,基于由载荷传感器检测的载荷突然变大,检测到被卡合部41与受电盖42抵接。
在受电端口32的顶面设置有上升检测开关322。上升检测开关322在受电盖42与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22一起上升时,被受电盖42的上端部按压。受电侧控制装置35基于上升检测开关322被按压,检测到输电端口22被正确地收容于受电端口32。
图5是从下方观察图4中所示的V-V线的剖面的剖面图。如前所述,受电端口32为向下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升降轴324在端口周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
图6是从下方观察图4中所示的VI-VI线的剖面的剖面图。以下,将规定的端口径向称为“夹持方向”,将夹持方向中朝向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一侧的方向称为“夹持方向内侧Di”,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夹持方向外侧Do”。
有底圆筒形的受电端口32在沿夹持方向夹持收容输电端口22的部分的两侧之中的其中一侧,具有第一开口部325a,并且,在该两侧之中的另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部325b。第一开口部325a及第二开口部325b分别沿夹持方向贯通受电端口32。
第一~第五的各受电电极511~515具有受电第一部件51a及受电第二部件51b。即,例如,第一受电电极511具有受电第一部件51a及受电第二部件51b,第二受电电极512也具有与第一受电电极511不同的受电第一部件51a及受电第二部件51b。各受电第一部件51a及各受电第二部件51b均在夹持方向上延伸,作为夹持方向内侧Di的端部的前端部分支为Y字状。以下,将受电第一部件51a及受电第二部件51b统称为“受电部件51a,51b”。
在端口卡合状态下,受电第一部件51a从第一开口部325a与后述的输电电极231~235抵接。受电第二部件51b从第二开口部325b与该输电电极231~235抵接。
受电装置30还具有连杆机构53及电极驱动装置55。连杆机构53以可沿夹持方向位移的方式支承第一~第五的各受电电极511~515的各受电部件51a,51b。具体而言,连杆机构53具有框架538、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第三连杆533及第四连杆534。这些第一~第四的各连杆531~534分别具有两根,任一者的两根均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平行地并设。框架538在夹持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第三连杆533及第四连杆534在俯视中在与夹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连杆531的基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框架538,第一连杆531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第一~第五的各受电电极511~515的各受电第一部件51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第二连杆532的基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框架538,第二连杆53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各受电第二部件51b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第三连杆533的基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框架538,第三连杆533的前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各受电第一部件51a的基端部。第四连杆534的基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框架538,第四连杆534的前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各受电第二部件51b的基端部。
电极驱动装置55由受电侧控制装置35控制。以下,将向夹持方向内侧Di驱动受电部件51a,51b的动作称为“电极闭合动作”,将向夹持方向外侧Do驱动受电部件51a,51b的动作称为“电极断开动作”。电极驱动装置55在端口卡合状态下,经由连杆机构53进行电极闭合动作,由此使第一~第五的各受电电极511~515的各受电部件51a,51b接触输电电极231~235。另一方面,电极驱动装置55在端口卡合状态下,经由连杆机构53进行电极断开动作,由此解除各受电部件51a,51b与输电电极231~235的接触。
具体而言,电极驱动装置55具有连接第一连杆531的前端部与第二连杆532的前端部的伸缩机构555、及驱动伸缩机构555的致动器551。
伸缩机构555具有螺杆轴555a及有底筒状的筒状部件555b。螺杆轴555a的基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杆531的前端部。有底筒状的筒状部件555b的底部侧的端部即基端部以上下方向为轴而枢接于第二连杆532的前端部。螺杆轴555a的前端部插入至筒状部件555b。
致动器551是马达等,啮合于与螺杆轴555a螺合的蜗轮554。蜗轮554以在筒状部件555b的长度方向上不能相对位移,且在该筒状部件555b的周向上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筒状部件555b的前端部。由此,当蜗轮554旋转时,蜗轮554与筒状部件555b一起在螺杆轴555a的长度方向上位移。由此,螺杆轴555a从筒状部件555b突出,或者退入至筒状部件555b,而使伸缩机构555伸缩。当伸缩机构555收缩时,各受电部件51a,51b向夹持方向内侧Di位移。即,进行电极闭合动作。另一方面,当伸缩机构555伸展时,各受电部件51a,51b向夹持方向外侧Do位移。即,进行电极断开动作。致动器551借由使蜗轮554向其中一方向转动,来进行电极闭合动作,并借由使蜗轮554向另一方向转动,来进行电极断开动作。
电极驱动装置55具有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所述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用于检测受电部件51a,51b配置到与输电电极231~235充分接触的位置,即,电极闭合动作已经完成。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设置于有底筒状的筒状部件555b的内底面,在电极闭合动作完成时,被螺杆轴555a按压。受电侧控制装置35当检测到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被按压时,借由电极驱动装置55的控制来结束电极闭合动作。
另外,电极驱动装置55具有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58,所述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58检测受电部件51a,51b配置到充分远离输电电极231~235的位置,即,电极断开动作已经完成。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58在比第三连杆533更靠夹持方向外侧Do的位置与比第四连杆534更靠夹持方向外侧Do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在电极断开动作完成时,被第三连杆533及第四连杆534按压。具体而言,各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58设置于凸缘539,所述凸缘539设置于连杆机构53的框架538。受电侧控制装置35当检测到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58被按压时,借由电极驱动装置55的控制来结束电极断开动作。
图7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装置10的侧面剖面图。输电装置10具有输电端口22、输电罩21、输电收纳部12及输电侧漏斗11。输电端口22为圆柱状的部件,在外周部具有输电电极231~235。
作为输电电极231~235,有第一输电电极231、第二输电电极232、第三输电电极233、第四输电电极234及第五输电电极235。这些第一~第五的输电电极231~235相互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第一~第五的各输电电极231~235分别沿着输电端口22的外周面在输电端口22的周向上设置成环形。第一受电电极511与第一输电电极231抵接,第二受电电极512与第二输电电极232抵接,第三受电电极513与第三输电电极233抵接,第四受电电极514与第四输电电极234抵接,第五受电电极515与第五输电电极235抵接。
输电罩21为向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的部件,外嵌于输电端口22。即,输电罩21以能够将输电端口22向上方拉出的方式从水平方向侧覆盖输电端口22。以下,将输电罩21及输电端口22统称为“输电端口等21,22”。
输电收纳部12是用于收纳输电端口等21,22的部位,具有向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的形状。输电侧漏斗11是在输电端口等21,22下降时,用于将输电端口等21,22导引至输电收纳部12的部位。输电侧漏斗11设置于输电收纳部12的上方,具有随着向上方前进而扩径的漏斗形的形状。
在输电收纳部12的底面设置有基于输电端口22的下降而被按压的下降检测开关122。具体而言,下降检测开关122在输电端口等21,22下降时,被输电罩21或输电端口22的下端部按压。
输电装置10还具有输电软线24、抽出机构25、滑环26及充电电源17。第一~第五的各输电电极231~235依次经由输电软线24、滑环26、输电侧控制装置15而电连接于充电电源17。
充电电源17供给对蓄电装置96进行充电的电力。充电电源17既可以是直流电源,也可以是交流电源。具体而言,充电电源17例如既可以直接输出经由插头18从家庭电源等供给的交流电力,也可以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输出,也可以在交流电力的状态下升压后输出,还可以转换为直流电力并且升压后输出。
抽出机构25具有软线卷筒251及施力部件252。软线卷筒251是用于卷取输电软线24的卷筒。以下,将软线卷筒251中抽出输电软线24一侧的方向称为“金属线抽出方向r1”,将其相反方向,即卷取输电软线24一侧的方向称为“金属线卷取方向r2”。施力部件252向金属线卷取方向r2对软线卷筒251施力。输电软线24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挂于滑轮242。
滑环26具有固定部件261及与软线卷筒251一起旋转的旋转部件262。在固定部件261的导电体261c上经由输电侧控制装置15而电连接有充电电源17。在旋转部件262的导电体262c上电连接有输电软线24中的软线卷筒251侧的端部。在固定部件261的导电体261c上滑动相接有旋转部件262的导电体262c。由此,输电软线24与充电电源17能够相对旋转地电连接。
进而,滑环26也能够相对转动地电连接于电连接下降检测开关122与输电侧控制装置15的通信配线的中间部中的两侧、和电连接后述的卡止解除装置255与输电侧控制装置15的通信配线的中间部中的两侧。
图9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端口等21,22的侧面图。如前所述,输电罩21以能够将输电端口22向上方拉出的方式从水平方向侧覆盖输电端口22。
图8是从上方观察输电端口等21,22的平面图。输电端口22在俯视中具有圆形的形状。输电罩21在俯视中,具有从径向外侧覆盖输电端口22的圆环形的形状。俯视时为圆环形的输电罩21的上端部形成为与仰视时为圆环形的受电端口32的下端部接触的大小。
图11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端口22的侧面图。输电端口22具有收容孔222,并且在其上方具有导引面221。收容孔222构成为能够收容被卡合部41。导引面221设置成随着向下方前进而缩径的锥形的内周面状,在被卡合部41下降时,将被卡合部41导引至收容孔222。
图10是从上方观察图11中所示的X-X线的剖面的剖面图。各输电电极231~235如前所述,沿着输电端口22的周向设置成环形。
图13是沿水平方向观察输电端口22的剖面,详细而言,是沿水平方向观察后述的图12中所示的XIII-XIII线的剖面的剖面图。输电端口22还具有多个卡止部223、及卡止解除装置225。如图10中所示,卡止部223在输电端口2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如图13中所示,各卡止部223以水平方向为轴,更具体而言,以输电端口22的周向的切线方向为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输电端口22。各卡止部223构成为能够借由转动,而转动为自身的长度方向成为上下方向的立起状态、及自身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状态。卡止部223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例如因上端部的自重而成为倾斜状态。卡止部223当在被卡合部41收容于收容孔222的状态下成为倾斜状态时,下端部与被卡合部41的被卡止槽412卡合。由此,卡止部223将被卡合部41卡止于输电端口22。
具体而言,在被卡合部41下降而收容于收容孔222时,卡止部223被被卡合部41按压而成为立起状态,由此,容许被卡合部41通过。然后,当被卡合部41充分下降,被卡止槽412到达卡止部223的下部的侧方时,卡止部223因自重而成为倾斜状态而将被卡止槽412卡止。
卡止解除装置225是用于使卡止部223从被卡合部41被卡止部223卡止的状态成为立起状态,从而解除该卡止的装置,具有作为电磁致动器的螺线管227及多个传递部件226。螺线管227具有主体部分227b、及构成为能够由主体部分227b在上下方向上驱动的可动部分227a。传递部件226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件,在可动部分227a与各卡止部223的上部之间各设置有一根。
螺线管227由输电侧控制装置15控制。螺线管227当接通(ON)时,经由传递部件226而将卡止部223的上部向上方按压,由此使卡止部223成为立起状态。具体而言,输电侧控制装置15基于下降检测开关122被按压,而将螺线管227接通。由此,解除卡止部223对被卡合部41的卡止。
输电软线24具有电连接于第一输电电极231的第一配线L1、电连接于第二输电电极232的第二配线L2、电连接于第三输电电极233的第三配线L3、电连接于第四输电电极234的第四配线L4及电连接于第五输电电极235的第五配线L5。进而,金属线24具有两根用于向螺线管227供给电力的省略图示的电力配线,即正极侧的电力配线及负极侧的电力配线。输电罩21与输电端口22经由弹性部件212而连接。由此,输电端口22能够相对于输电罩21上升。
接下来,参照图14~图20来说明作为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使各受电电极511~515的各受电部件51a,51b接触输电电极231~235的一系列操作的“端口连接操作”。
当借由用户对控制器95的操作,而选择蓄电装置96的充电时,如图14中所示,受电侧控制装置35借由升降装置44的控制,抽出金属线43,由此使被卡合部41朝向输电端口22下降。当被卡合部41从该图14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下降时,被卡合部41被输电端口22的导引面221导引至收容孔222。
其后,当被卡合部41在收容孔222内充分下降时,如图15中所示,卡止部223卡挂于被卡合部41的被卡止槽412。其后,当被卡合部41的下端部与收容孔222的底面抵接时,由载荷传感器447检测的载荷下降。基于该载荷下降,受电侧控制装置35检测到被卡合部41与输电端口22的卡合,而结束金属线43的抽出,并开始金属线43的卷取。
由此,如图16中所示,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上升。此时,从软线卷筒251随时抽出输电软线24。当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从该图16的状态进一步上升时,输电罩21的外周面与受电侧漏斗31滑动相接,并且,输电端口22的导引面221与受电盖42的上升导引件421滑动相接,由此,输电端口22的中心轴被导引为与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对准。
其后,如图17中所示,借由导引面221与限制解除部件425抵接,而解除上升限制部件427对受电盖42的上升限制。由此,受电盖42能够上升。另外,与此同时,输电罩21的上端部与受电端口32的下端部抵接。
其后,当进一步卷取金属线43时,如图18中所示,在输电罩21的上端部与受电端口32的下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弹性部件212伸展,由此,被卡合部41、输电端口22及受电盖42相对于受电端口32及输电罩21上升,而输电端口22进入至受电端口32内。
然后,当受电盖42的上端部到达受电端口32的顶部时,上升检测开关322被受电盖42的上端部按压。
受电侧控制装置35基于上升检测开关322被按压,而结束金属线43的卷取,并且,借由电极驱动装置55的控制,如图19中所示,开始受电闭合动作。借由该受电闭合动作,如图20中所示,各受电部件51a,51b与输电电极231~235接触,并且,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被螺杆轴555a的前端部按压。受电侧控制装置35基于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被按压,而结束受电闭合动作。借由以上内容,端口连接操作完成。其后,开始蓄电装置96的充电。
图21是绘示以上所示的端口连接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在S12中,判定是否有来自控制器95的端口连接请求。即,在由用户选择了充电的情况下,视为有端口连接请求,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视为没有端口连接请求。在S1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12的判定。另一方面,在S1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21而开始金属线43的抽出。由此,被卡合部41下降。
接着,前进至S22,判定被卡合部41的下降是否完成,即是否被卡合部41与收容孔222的底面抵接,而由载荷传感器检测的载荷下降。在S2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22的判定。另一方面,在S2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23而结束金属线43的抽出。
接着,前进至S31而开始金属线43的卷取。由此,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上升。其后,前进至S32,判定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的上升是否完成,即上升检测开关322是否被按压。在S3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32的判定。另一方面,在S3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33而结束被卡合部41的卷取。
接着,前进至S41,开始电极闭合动作。其后,前进至S42,判定电极闭合动作是否完成,即闭合动作检测开关557是否被按压。在S4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42的判定。另一方面,在S4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43而结束电极闭合动作。借由以上内容,结束端口连接操作的流程。其后,开始蓄电装置96的充电。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6来说明作为使各受电部件51a,51b远离输电电极231~235,使输电端口等21,22回到输电收纳部12,并且,使被卡合部41回到与受电盖42抵接的原来的位置的一系列动作的“端口脱离操作”。
受电侧控制装置35当检测到蓄电装置96的充电完成时,借由电极驱动装置55的控制,如图22中所示,进行电极断开动作,释放输电端口22。其后,当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8被第三连杆533或第四连杆534按压时,受电侧控制装置35结束电极断开动作。
其后,如图23中所示,受电侧控制装置35借由升降装置44的控制,抽出金属线43,由此使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下降。此时,输电软线24被软线卷筒251依次卷取,所述软线卷筒251被施力部件252向金属线卷取方向r2施力。当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从该图23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下降时,输电端口等21,22被输电侧漏斗11导引至输电收纳部12。
由此,如图24中所示,输电端口等21,22被收容于输电收纳部12,并且,下降检测开关122被输电端口等21,22的下端部按压。受电侧控制装置35基于下降检测开关122被按压,而结束金属线43的抽出,并且,如图25中所示,将螺线管227接通。由此,利用螺线管227的推力将卡止着被卡合部41的卡止部223拆下。
接着,如图26中所示,受电侧控制装置35借由卷取金属线43,而在将输电端口等21,22收纳于输电收纳部12的状态下,使被卡合部41上升。其后,如图26中虚线所示,被卡合部41与受电盖42抵接。此时,由于输电端口22的导引面221不会与限制解除部件425抵接,所以,不会解除上限限制部件427对受电盖42的上升限制。因此,由载荷传感器检测的载荷增加。基于该载荷的增加,受电侧控制装置35结束金属线43的卷取。借由以上内容,端口脱离操作完成。
图27是绘示以上所说明的端口脱离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在S52中,判定有无端口脱离请求,即蓄电装置96的充电是否完成。在S5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52。
另一方面,在S5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61而开始电极断开动作。其后,前进至S62,判定电极断开动作是否完成,即断开动作检测开关558是否被按压。在S6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62。另一方面,在S6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63而结束电极断开动作。
接着,前进至S71,借由抽出金属线43,使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下降。其后,前进至S72,判定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的下降是否完成,即下降检测开关122是否被按压。在S7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72的判定。另一方面,在S7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73,结束金属线43的抽出,并且,前进至S74,借由卡止解除装置225解除由卡止部223进行的卡止。
接着,前进至S81,借由卷取金属线43,使被卡合部41上升。其后,在S82中,判定被卡合部41的上升是否完成,即是否被卡合部41与受电盖42抵接,而由载荷传感器检测的载荷增加。在S82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重复S82的判定。另一方面,在S82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前进至S83而结束金属线43的卷取。借由以上内容,结束端口脱离操作的流程。
以下,将总结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及效果。
受电侧控制装置35在使被卡合部41下降并与输电端口22卡合之后,使被卡合部41与输电端口22一起上升,而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因此,可以将输电装置10设置于受电装置30的正下方。因此,在俯视中,可以将输电装置10与电动车辆90重叠配置,从而实现输电装置10的设置空间的节约。
而且,可以借由受电侧控制装置35对升降装置44等的控制,自动地将输电装置10与受电装置30相互电连接。因此,不再需要由用户进行充电枪的连接作业。
升降装置44借由使金属线卷筒441向抽出方向R1旋转,而使被卡合部41下降,并借由使其向卷取方向R2旋转,而使被卡合部41上升。因此,例如,与借由沿上下方向直线驱动金属线43的上端部来使被卡合部41升降的情况相比,会节约空间。
由于施力部件252向金属线卷取方向r2对软线卷筒251施力,因此,输电软线24中的多余的长度部分被自动卷取。因此,可以适当地抽出所需长度的输电软线24,并且对输电软线24施加适度的张力,从而可以抑制输电软线24的缠绕等弊端。而且,由于输电软线24中的软线卷筒251侧的端部经由滑环26而电连接于充电电源17,因此,也不用担心输电侧的配线由于软线卷筒251的旋转而扭转。
导引面221在收容孔222的上方,设置成随着向下方前进而缩径的锥形的内周面状。因此,即使俯视时被卡合部41相对于收容孔222的位置稍微偏移,被卡合部41也会被导引面221导引至收容孔222。因此,可以抑制电动车辆90的停车位置的要求精度。
受电端口32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圆筒形,输电端口22形成为圆柱状。因此,在仰视中,受电端口32的内周面及输电端口22的外周面均为圆形形状。因此,无需输电端口22相对于受电端口32在端口周向上的对位,便可以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
在输电端口22上升时,输电罩21与输电端口22一起上升,直至输电罩21的上端部与受电端口32的下端部接触。因此,可以防止在该接触之前,输电电极231~235露出。另一方面,在输电罩21的上端部与受电端口32的下端部接触之后,弹性部件212伸展,由此,输电端口22相对于输电罩21上升,而输电端口22进入至受电端口32内。因此,可以在该接触之后,使输电电极231~235露出,使其能够与受电电极511~515接触。因此,在作为使输电电极231~235与受电电极511~515相互接触时以外的时刻的电极不使用时,可以利用输电罩21来保护输电电极231~235。
上升限制机构427在受电盖42配置于受电端口32的下部的状态下,限制受电盖42的上升。因此,在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时以外,可以利用受电盖42对受电端口32内进行保护。而且,限制解除部件425基于与输电端口22的接触来解除上升限制部件427对受电盖42的上升限制。因此,受电盖42不会妨碍输电端口22的上升。因此,在输电端口22上升时,可以没有问题地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
位于受电盖42的下端部的锥形的上升导引件421借由在输电端口等21,22上升时与输电端口22的导引面221滑动相接,而使输电端口22的中心轴对准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因此,借由有效利用在被卡合部41下降时用于将被卡合部41导引至收容孔222的导引面221,可以使输电端口22的中心轴对准受电端口32的中心轴。
上升检测开关322基于输电端口22的上升而被按压。受电侧控制装置35基于上升检测开关322被按压,而借由电极驱动装置55的控制使各受电部件51a,51b接触输电电极231~235。如此,可以基于上升检测开关322被按压,检测到输电端口22被正确地收容于受电端口32,从而使各受电部件51a,51b接触输电电极231~235。
第一~第五的各输电电极231~235相互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因此,可以将第一~第五的输电电极231~235分别沿着输电端口22的周向设置成环形。并且,实际上,第一~第五的各输电电极231~235呈环形设置,所以,无需输电端口22相对于受电端口32在周向上的对位,便可以使各受电部件51a,51b与第一~第五的各输电电极231~235接触。
受电端口32在沿夹持方向对收容输电端口22的部分予以夹持的两侧之中的其中一侧,具有第一开口部325a,并且,在该两侧之中的另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部325b。各受电第一部件51a从第一开口部325a与输电电极231~235抵接,各受电第二部件51b从第二开口部325b与输电电极231~235抵接。因此,可以使各受电部件51a,51b均衡地抵接于输电电极231~235,从而将由该抵接产生的按压力均衡地施加至输电电极231~235。
受电侧控制装置35在蓄电装置96的充电完成后,借由升降装置44的控制使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下降。输电侧控制装置15在被卡合部41及输电端口等21,22下降时,借由卡止解除装置225的控制,解除卡止部223对被卡合部41的卡止。受电侧控制装置35在该卡止被解除后,借由升降装置44的控制使被卡合部41上升。因此,可以在蓄电装置96的充电完成后,自动地使输电端口等21,22及被卡合部41回到原来的位置。
下降检测开关122借由输电端口等21,22的下降而被按压。输电侧控制装置15基于下降检测开关122被按压,而借由卡止解除装置225的控制,使卡止部223对被卡合部41的卡止解除。如此,可以借由下降检测开关122,检测到输电端口等21,22正确地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解除卡止部223对被卡合部41的卡止。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示出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如下变更。也可以将充电系统60用作对无人机或清扫机器人等电动车辆90以外的移动体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系统。也可以去除电极驱动装置55,而当将输电端口22收容于受电端口32时,利用弹力等自然地使各受电部件51a,51b与输电电极231~235抵接。也可以在输电装置10的上部,为了防尘和防水,设置能够开闭的盖或罩。也可以在受电装置30的下部,独立于受电盖42,进而设置为了防尘和防水的能够开闭的盖或罩。
附图标记
10输电装置
15输电侧控制装置
17充电电源
22输电端口
221导引面
222收容孔
223卡止部
225卡止解除装置
231第一输电电极
232第二输电电极
233第三输电电极
234第四输电电极
235第五输电电极
24输电软线
25抽出机构
251软线卷筒
252施力部件
26滑环
32受电端口
41被卡合部
42受电盖
43金属线
44升降装置
425作为限制解除机构的限制解除部件
427作为上升限制机构的上升限制部件
511第一受电电极
512第二受电电极
513第三受电电极
514第四受电电极
515第五受电电极
51a受电第一部件
51b受电第二部件
60充电系统
90作为移动体的电动车辆
96蓄电装置

Claims (13)

1.一种充电系统,包括设置于具有蓄电装置的移动体的外部的输电装置及设置于前述移动体的受电装置,借由利用前述受电装置接受来自前述输电装置的电力并输送至前述蓄电装置,而对前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其中,
前述输电装置具有:
充电电源,供给对前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力;及,
输电端口,包括经由能够向上方抽出的输电软线而与前述充电电源电连接的输电电极;
前述受电装置具有:
金属线,构成为能够向下方抽出;
被卡合部,安装于前述金属线,构成为能够与前述输电端口卡合;
升降装置,经由前述金属线而使前述被卡合部升降;
受电端口,在前述输电端口与前述被卡合部一起上升时,收容前述输电端口;
受电电极,在前述输电端口收容于前述受电端口的状态下,借由与前述输电电极的接触来使前述充电电源与前述蓄电装置电连接;及,
受电侧控制装置,在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下降,并使前述被卡合部与前述输电端口相互卡合之后,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上升,将前述输电端口收容于前述受电端口,而使前述输电电极与前述受电电极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升降装置具有卷取前述金属线的金属线卷筒及旋转驱动前述金属线卷筒的卷筒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装置具有:软线卷筒,卷取前述输电软线;施力部件,向卷取前述输电软线的一侧对前述软线卷筒施力;及,滑环,将前述输电软线中的前述软线卷筒侧的部分与前述充电电源可滑动地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端口具有:
收容孔,构成为能够收容前述被卡合部;
导引面,在前述收容孔的上方,设置成随着向下方前进而缩径的锥形的内周面状,在前述被卡合部下降时,将前述被卡合部导引至前述收容孔;及,
卡止部,将收容于前述收容孔的前述被卡合部卡止于前述输电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端口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圆筒形,
前述输电端口形成为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装置包括输电罩,所述输电罩从水平方向侧覆盖前述输电端口且能够将前述输电端口向上方拉出,
俯视时为环形的前述输电罩的上端部形成为与仰视时为环形的前述受电端口的下端部接触的大小,
前述输电罩与前述输电端口经由弹性部件而连接,
在前述输电端口上升时,在前述输电罩的上端部与前述受电端口的下端部接触之前,前述输电罩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上升,在前述输电罩的上端部与前述受电端口的下端部接触之后,借由前述弹性部件伸展,前述输电端口相对于前述输电罩上升,前述输电端口进入至前述受电端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装置包括:
受电盖,构成为能够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在前述受电端口内上升;
上升限制机构,在前述受电盖配置于前述受电端口的下部的状态下,限制前述受电盖的上升;及,
限制解除机构,设置于前述受电盖的下端部,基于与前述输电端口的接触来解除由前述上升限制机构进行的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盖,所述受电盖构成为能够与前述输电端口一起在前述受电端口内上升,
前述受电盖包括锥形的上升导引件,所述锥形的上升导引件借由在前述输电端口上升时与前述导引面滑动相接,而使前述输电端口的轴对准前述受电端口的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装置具有:上升检测开关,配置于前述受电端口内并基于前述输电端口的上升而被按压;及,电极驱动装置,使前述受电电极接触前述输电电极;
前述受电侧控制装置基于前述上升检测开关被按压,而借由前述电极驱动装置的控制使前述受电电极接触前述输电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电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有多个,各前述输电电极沿着前述输电端口的周向呈环形延伸,
前述受电电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且并设有多个,各前述受电电极与前述输电电极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受电端口在沿规定水平方向夹持收容前述输电端口的部分的两侧之中的其中一侧,具有沿该规定水平方向贯通该受电端口的第一开口部,并且,在前述两侧之中的另一侧具有沿该规定水平方向贯通该受电端口的第二开口部,
前述受电电极具有:受电第一部件,从前述第一开口部与前述输电电极抵接;及,受电第二部件,从前述第二开口部与前述输电电极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端口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将前述被卡合部卡止于前述输电端口,
前述受电侧控制装置在前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完成后,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及前述输电端口下降,
前述输电装置包括卡止解除装置,所述卡止解除装置在前述被卡合部及前述输电端口下降时,解除前述卡止部对前述被卡合部的卡止,
前述受电侧控制装置在前述卡止被解除后,借由前述升降装置的控制使前述被卡合部上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中,前述输电装置具有:下降检测开关,基于前述输电端口的下降而被按压;及,输电侧控制装置,基于前述下降检测开关被按压,而借由前述卡止解除装置的控制来解除前述卡止。
CN202210824764.7A 2022-07-13 2022-07-13 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7429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4764.7A CN117429283A (zh) 2022-07-13 2022-07-13 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4764.7A CN117429283A (zh) 2022-07-13 2022-07-13 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9283A true CN117429283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4764.7A Pending CN117429283A (zh) 2022-07-13 2022-07-13 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92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5116B2 (en) Vehicle recharging station and support devices
US11981224B2 (en) System for hands-free electrified vehicle charging with connector attachment mechanism
CN107757393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免持导电电池充电器
CN108473062B (zh) 为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充电的自动泊车及其方法
CN103358928A (zh) 电动车辆用充电装置
CN111137155A (zh) 充电系统
CN113173084B (zh) 车辆用充电系统
US11338694B1 (en) Charging station
CN110758692A (zh) 电线插拔和无线输电双模式无人潜器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US20240140232A1 (en) Device able to be fitted to an electric vehicle for recharging same
CN117429283A (zh) 充电系统
CN113829925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KR102591932B1 (ko) 오토 플러그 아웃 충전 플러그
KR102192112B1 (ko) 전기자동차 급속 충전장치
CN107605215B (zh) 充电车库
CN112389223A (zh) 电动汽车充电耦合器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
JP2011211858A (ja) 電気自動車及び電気自動車用の補助充電池
CN208842239U (zh)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US20220297561A1 (en) Charging apparatus
CN106655334A (zh) 一种安装于塔库停车板的充电桩
CN114987252A (zh) 一种航吊式汽车移动充电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JPH05103403A (ja) 電気走行車のバツテリ用コネクタ接続装置
EP3626511B1 (en) Automatic connection system
KR20210004480A (ko) 전기자동차용 급속 충전 케이블 정렬장치
JPH1030354A (ja)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装置を内蔵した立体駐車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