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7435A -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7435A
CN117427435A CN202311736046.5A CN202311736046A CN117427435A CN 117427435 A CN117427435 A CN 117427435A CN 202311736046 A CN202311736046 A CN 202311736046A CN 117427435 A CN117427435 A CN 117427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ayer
layer
filter
air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360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进普
李国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ongs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ongs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ongs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ongs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360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7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7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6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46/62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connected in series
    • B01D46/64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connected in series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1Making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2Casings; Hou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 B01D46/0005Mounting of filtering elements within casings, housings or frames
    • B01D46/0008Two or more filter elements not fluidly connected positioned in the same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 B01D46/521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using folded, pleated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于空气过滤技术领域。空气过滤模块包括第一滤层、第二滤层、支撑体和边框,第一滤层用于朝向进气侧设置;第二滤层与第一滤层并列且对齐设置,且位于第一滤层之后;支撑体夹在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并连接,以形成容纳空间;边框固设在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的边缘;其中,第一滤层或边框上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滤层的过滤孔径。在同等的空气过滤器的截面积下,本发明使得空气过滤面积增加了几乎一倍,使得使用时间大大提升,能降低空气过滤模块的清理更换频次,同时抵抗冲击损害的能力也更强,为空气过滤模块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Description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过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式空气滤芯,又称板式空气过滤模块,是空气过滤器中常见的滤芯形式,板式空气滤芯是由滤层和围在滤层外周的边框构成的,边框用于安装和密封,滤层采用平铺或折扇状折叠的结构形式布置,用于将空气中的粗颗粒物过滤出来,除了滤层和边框之外,有的板式空气滤芯还会在滤层的一侧或两侧设置防护网,以增强滤层的强度。
但是由于目前的板式空气滤芯的滤层都是单层或多层紧贴重合设置,不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由于滤出物聚集导致滤层的孔洞堵塞,而通气效果变差,需要频繁进行清理更换,而且还存在因进气压力过大或尖锐的颗粒物冲击导致破损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式空气滤芯需要频繁进行清理更换且存在冲击破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过滤模块,包括第一滤层、第二滤层、支撑体和边框,第一滤层用于朝向进气侧设置;第二滤层与第一滤层并列且对齐设置,且位于第一滤层之后;支撑体夹在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连接,以使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边框固设在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的边缘;其中,第一滤层或边框上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滤层的过滤孔径。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分别为滤纸、滤布或复合过滤材料中的一种;边框为注胶成型结构;第一滤层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滤层的过滤孔径。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均为弯折结构,且同向或背向设置。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气孔包括与弯折结构的折痕方向平行的狭长孔;狭长孔设在第一滤层边缘。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滤层上设有狭长孔的部位设有编织贴片,编织贴片具有与狭长孔平行的经线和与狭长孔垂直的纬线,且纬线为弹性线。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体包括挡胶环、若干连接筋和若干连接垫,挡胶环设在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的边缘处,且分别与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连接,若干连接垫分布在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并分别与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连接,若干连接筋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连接垫之间或挡胶环与连接垫之间。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胶环为柔性结构,连接垫为弹性结构,以更好地减震和连接,连接筋为硬质网状结构,挡胶环和连接垫均通过热熔、粘接或注胶成型的方式复合在连接筋上,形成支撑体。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胶环两侧均设有第一胶粘层,连接垫两侧均设有第二胶粘层,以分别与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粘接;第二胶粘层为掺有感应加热粉末的热熔胶,感应加热粉末为能在感应加热线圈加热时发热的粉末,其中,感应加热粉末与热熔胶之间以质量计的掺混比例为1:5~1:2。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框内设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第一滤层的进气侧和容纳空间,以形成通气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的空气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
S200、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的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涂布在连接垫的一面,之后将支撑体粘在第一滤层上并挤压;
S300、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的另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涂布在连接垫的另一面,之后将第二滤层粘在支撑体上并保持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对齐,再挤压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
S400、将粘好的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放在注胶模具中,并对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的边缘进行注胶形成边框,形成空气过滤模块;
S500、将制成的空气过滤模块再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并挤压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使得第二胶粘层的热熔胶再次融化,将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粘接得更为牢靠。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滤层和边框上增设带有通气孔的第一滤层及支撑体,使得第二滤层可以抵抗绝大部分颗粒物的冲击,使得颗粒物无法对第一滤层造成冲击损坏,同时由于支撑体连接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使得结构强度能够大大提升,从而两侧能够承受更大的气压差;而在空气过滤模块刚使用时,由于第一滤层的通透性较好,且通气孔的尺寸有限,更多的空气会经过第一滤层的过滤,只有极少的空气会直接通过通气孔,因此进入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的容纳空间的颗粒物等杂质的量非常有限,而随着不断地使用,第一滤层由于积聚杂质而通透性降低,使得通过第一滤层过滤的空气减少,但是由于通气孔的孔洞较大,积聚的杂质对通气孔的堵塞作用及其有限,使得在气压的作用下,直接通过通气孔的空气会增加,从而降低第一滤层整体对空气的阻挡,避免第一滤层进气侧气压快速增加,而经过第一滤层的空气还会继续被第二滤层过滤,直至第二滤层因杂质积聚而通透性降低至一定程度后,才需要更换整个空气过滤模块;也就是说,在同等的空气过滤器的截面积下,本发明的空气过滤模块由于设置了包括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的两层滤层,使得空气过滤面积大大增加,在理论上几乎可以增加一倍,因此可以使用的时间相较于现有的空气过滤模块,能够大大提升,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空气过滤模块的清理更换频次,同时使得空气过滤模块几乎不可能被颗粒物冲击损害,并对空气过滤模块两侧的气压差的承受能力也更强,这也为空气过滤模块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通过挡胶环和连接垫能够将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连接固定,并在注胶时阻挡胶液进入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之后再通过注胶形成边框,最后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对含有感应加热粉末的第二胶粘层加热,使得第二胶粘层融化后可以消除应力,并再次连接与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进行更为紧密地连接,最终实现上述空气过滤模块的制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俯视向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的连接垫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10、第一滤层;11、通气孔;12、编织贴片;
20、第二滤层;
30、支撑体;31、挡胶环;32、连接筋;33、连接垫;34、第二胶粘层;35、葫芦形空腔;
40、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和实施方式主要对本发明的构思进行描述说明,在该构思的基础上,一些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机构、供电系统、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具体形式和设置可能并未没有描述完全,但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熟知的方式对上述的具体形式和设置予以实现。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模块,包括第一滤层10、第二滤层20、支撑体30和边框40,第一滤层10用于朝向进气侧设置;第二滤层20与第一滤层10并列且对齐设置,且位于第一滤层10之后;支撑体30夹在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连接,以使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边框40固设在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边缘;其中,第一滤层10或边框40上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孔11,且通气孔11的孔径大于第一滤层10的过滤孔径。
在使用时,将空气过滤模块装在空气过滤器上后,吸入的空气大部分经过第一滤层10过滤,而少部分从通气孔11经过第一滤层10,并汇集在容纳空间中,之后再经过第二滤层20的过滤,获得较为干净的空气。
本文中的,过滤孔径是指第一滤层10或第二滤层20用于过滤的孔的孔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一般过滤孔径在0.1微米至100微米之间,而通气孔11的孔径在0.5毫米至10毫米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过滤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第二滤层20和边框40上增设带有通气孔11的第一滤层10及支撑体30,使得第二滤层20可以抵抗绝大部分颗粒物的冲击,使得颗粒物无法对第一滤层10造成冲击损坏,同时由于支撑体30连接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使得结构强度能够大大提升,从而两侧能够承受更大的气压差;而在空气过滤模块刚使用时,由于第一滤层10的通透性较好,且通气孔11的尺寸有限,更多的空气会经过第一滤层10的过滤,只有极少的空气会直接通过通气孔11,因此进入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的容纳空间的颗粒物等杂质的量非常有限,而随着不断地使用,第一滤层10由于积聚杂质而通透性降低,使得通过第一滤层10过滤的空气减少,但是由于通气孔11的孔洞较大,积聚的杂质对通气孔11的堵塞作用及其有限,使得在气压的作用下,直接通过通气孔11的空气会增加,从而降低第一滤层10整体对空气的阻挡,避免第一滤层10进气侧气压快速增加,而经过第一滤层10的空气还会继续被第二滤层20过滤,直至第二滤层20因杂质积聚而通透性降低至一定程度后,才需要更换整个空气过滤模块;也就是说,在同等的空气过滤器的截面积下,本发明的空气过滤模块由于设置了包括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两层滤层,使得空气过滤面积大大增加,在理论上几乎可以增加一倍,因此可以使用的时间相较于现有的空气过滤模块,能够大大提升,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空气过滤模块的清理更换频次,同时使得空气过滤模块几乎不可能被颗粒物冲击损害,并对空气过滤模块两侧的气压差的承受能力也更强,这也为空气过滤模块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由于通气孔通过的气体量与通气孔在第一滤层上所占的面积比、第一滤层两侧的气压差等因素有关,一旦通气孔的数量合适,就能起到的效果。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有限次的试验获得预设工况下的该数据。而且一旦长期使用导致第一滤层通透性降低时,第一滤层两侧的气压差变大,而由于通气孔孔径较大,而不易被堵塞,气压差会导致通气孔通过的空气增加,甚至会导致通气孔部位撕裂,使得通气孔孔径增大。因此能够继续进行一定通气过滤。而由于本申请使用了两层滤层,在通透性降低与单层滤层的时候,使用时间几乎是单层滤层的一倍,因此本申请能够使得空气过滤面积增加了几乎一倍。
本发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又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边框40内设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第一滤层10的进气侧和容纳空间,以形成通气孔11,通气管可以以穿设在挡胶环31上,并预设在模具中,通过注胶固结的方式固定位置,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在第一滤层10上设置通气孔,以增强第一滤层10自身的强度。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又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二滤层20之前设置多个上述的支撑体30和第一滤层10,并由同一个边框40固定,以通过多个第一滤层10进一步增加空气过滤面积,延长清理更换时间,甚至可以做到设备终身不用更换滤芯。
具体地,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分别为滤纸、滤布或复合过滤材料中的一种,边框40为注胶成型结构,以便于提升密封性,并便于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生产。
进一步地,第一滤层10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滤层20的过滤孔径,以通过第一滤层10粗过滤后再利用第二滤层20再次过延长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积聚堵塞时间,提升过滤空气的品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又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均为弯折结构,且同向或背向设置。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为折扇状折叠结构,以便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提升整体强度。
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同向设置,即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各段均平行设置,第二滤层20的波峰位于第一滤层10的波谷内,第一滤层10的波峰位于第二滤层20的波谷内,这样可以使得空气过滤模块的整体结构比较薄,弹性较大,且便于支撑体30的连接;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背向设置,即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相背设置,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一侧的弯折处相靠近,可以通过支撑体30连接,而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另一侧的弯折处相远离,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的空间比较大,也能使得空气过滤模块的整体强度比较高,抗冲击性较强。
在图1至图3中,为了更为清晰地表达,因此将通气孔11绘制得较为粗大,实际上通气孔11可以是仅比第一滤层10的过滤孔隙大几十倍,甚至几倍的微孔,也可是不同形状的孔。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通气孔11包括与弯折结构的折痕方向平行的狭长孔,这样在空气过滤模块刚使用时,第一滤层10的通透性较好,狭长孔处于封闭或较小开度的状态,透气较少,从而使得更多的杂质被第一滤层10滤出,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杂质堵塞使得第一滤层10的通透性降低,而气压使得第一滤层10略微变形,并使得狭长孔逐渐张开,从而通过更多空气,避免第一滤层10因积聚过多杂质而影响通气效果。为起到更好的效果,狭长孔在自然状态下在第一滤层10的材料弹性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具体地,狭长孔可以设在第一滤层10边缘,以降低颗粒物直接冲击并通过狭长孔的可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滤层10上设有狭长孔的部位设有编织贴片12,编织贴片12具有与狭长孔平行的经线和与狭长孔垂直的纬线,且纬线为弹性线。具体地,编织贴片12通过经线和纬线编织后在一侧附着粘接层,以粘贴并完全覆盖狭长孔,这样可以通过纬线的弹性控制狭长孔的开合,而通过经线避免狭长孔在使用时迅速扩大,尤其是第一滤层10为滤纸时,这种结构的效果更为明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又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支撑体30可以是胶滴或粘贴件等通过热熔或粘接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连接的结构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体30包括挡胶环31、若干连接筋32和若干连接垫33,挡胶环31设在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的边缘处,且分别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连接,以充分阻挡边框40注胶成型或粘接时胶液进入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若干连接垫33分布在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并分别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连接,若干连接筋32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连接垫33之间或挡胶环31与连接垫33之间,以保证挡胶环31和若干连接垫33为一个整体,便于安装制作。
进一步地,挡胶环31、连接筋32和连接垫3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柔性结构、弹性结构或硬质结构,柔性的结构有利于变形,能够更好地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贴合,而弹性结构具有较强的减震效果,且可以使得连接处也不容易断开,而硬质结构具有较好地支撑效果,使得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承载能力更强;而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挡胶环31为软橡胶或软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结构,以更好地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贴合,避免漏胶,连接垫33为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结构,以更好地减震和连接,连接筋32为硬质橡胶或硅胶及塑料等硬质刚性材料制成的硬质网状结构,挡胶环31和连接垫33均通过热熔、粘接或注胶成型等方式复合在连接筋32上,形成支撑体30,这样既能保证结构强度和减震性能,还能方便于支撑体30自身的制作和整个空气过滤模块的装配。
具体地,如图5所示,挡胶环31两侧均设有第一胶粘层,连接垫33两侧均设有第二胶粘层34,以分别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粘接。
进一步地,连接垫33用于涂布第二胶粘层34的部位设有凹槽,以便于容纳更多的第二胶粘层34材料,以提升粘接性能,并便于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后胶液的扩展。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胶粘层34为掺有感应加热粉末的热熔胶,感应加热粉末为能在感应加热线圈加热时发热的粉末。
在装配时先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31的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34涂布在连接垫33的一面,之后将支撑体30粘在第一滤层10上并挤压,使得粘接牢靠;接着再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31的另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34涂布在连接垫33的另一面,之后将第二滤层20粘在支撑体30上并保持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对齐,再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使得粘接牢靠;接着,将粘好的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放在注胶模具中,并对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边缘进行注胶形成边框40,形成空气过滤模块;之后,将制成的空气过滤模块再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并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使得第二胶粘层34的热熔胶再次融化,粘接得更为牢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边框40注胶成型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固定后利用感应加热线圈对空气过滤模块再次加热,使得其中感应加热粉末发热,进而使热熔胶再次融化,使得连接垫33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的连接解除,使得加工制造过程中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上产生的应力充分释放,之后再通过向内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就可以使得热熔胶充分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表面接触并渗入,进而使得连接垫33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粘接得更为牢固,这样可以在进行完各项工序后,尤其是注胶形成边框40后,避免发生连接垫33与第一滤层10或第二滤层20之间未粘接牢靠的情况,通过简单的工序就可以将次品修复,从而提升良品率。
其中,感应加热粉末与热熔胶之间以质量计的掺混比例为1:10~1:2如果掺加的感应加热粉末太少,则热效应过低;如果掺加的感应加热粉末太多,则会导致粘接效果降低。具体地,感应加热粉末可以为铁粉、铝粉或铜粉等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作用下能够发热的材料。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又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连接垫33为弹性气囊结构,支撑体30还包括内导气管和充放气接口,充放气接口设在边框40上,内导气管分别与连接垫33和充放气接口连通。为方便安装制造,内导气管也可以与连接筋32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垫33内具有葫芦形空腔,以降低对第二胶粘层34的边缘产生过多牵拉,避免导致第二胶粘层34与第一滤层10或第二滤层20快速分离。
这样在一些实施例中,就可以通过对充放气接口脉冲充放气进行震动清理。
而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充放气接口可以为常闭接口,导气管和连接垫33内可以盛装剪切硬化流体,以便在剧烈冲击和振动时,剪切硬化流体硬化,可以提升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整体性,以提升抗冲击性,而在受到较小振动时,保持液态的状态,以提升减震性能。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空气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
S200、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31的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34涂布在连接垫33的一面,之后将支撑体30粘在第一滤层10上并挤压,使得粘接牢靠;
S300、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31的另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34涂布在连接垫33的另一面,之后将第二滤层20粘在支撑体30上并保持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对齐,再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使得粘接牢靠;
S400、将粘好的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放在注胶模具中,并对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边缘进行注胶形成边框40,形成空气过滤模块;
S500、将制成的空气过滤模块再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并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使得第二胶粘层34的热熔胶再次融化,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粘接得更为牢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边框40注胶成型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固定后利用感应加热线圈对空气过滤模块再次加热,使得其中感应加热粉末发热,进而使热熔胶再次融化,再通过向内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就可以使得热熔胶充分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表面接触并渗入,进而使得连接垫33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粘接得更为牢固,这样可以在进行完各项工序后,尤其是注胶形成边框40后,避免发生连接垫33与第一滤层10或第二滤层20之间未粘接牢靠的情况,通过简单的工序就可以将次品修复,从而提升良品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挡胶环31和连接垫33能够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连接固定,并在注胶时阻挡胶液进入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之间,之后再通过注胶形成边框40,最后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对含有感应加热粉末的第二胶粘层34加热,使得第二胶粘层34融化后可以消除应力,并再次连接与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进行更为紧密地连接,最终实现上述空气过滤模块的制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滤层(10),用于朝向进气侧设置;
第二滤层(20),与所述第一滤层(10)并列且对齐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滤层(10)之后;
支撑体(30),夹在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边框(40),固设在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的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滤层(10)或所述边框(40)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孔(11),且所述通气孔(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滤层(10)的过滤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分别为滤纸、滤布或复合过滤材料中的一种;所述边框(40)为注胶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滤层(10)的过滤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滤层(20)的过滤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均为弯折结构,且同向或背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1)包括与所述弯折结构的折痕方向平行的狭长孔;所述狭长孔设在所述第一滤层(10)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层(10)上设有狭长孔的部位设有编织贴片(12),所述编织贴片(12)完全覆盖狭长孔,所述编织贴片(12)具有与狭长孔平行的经线和与狭长孔垂直的纬线,且纬线为弹性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0)包括挡胶环(31)、若干连接筋(32)和若干连接垫(33),所述挡胶环(31)设在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之间的边缘处,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垫(33)分布在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连接,若干连接筋(32)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连接垫(33)之间或挡胶环(31)与所述连接垫(33)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环(31)为柔性结构,所述连接垫(33)为弹性结构,连接筋(32)为硬质网状结构,所述挡胶环(31)和所述连接垫(33)均通过热熔、粘接或注胶成型的方式复合在所述连接筋(32)上,形成所述支撑体(3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环(31)两侧均设有第一胶粘层,所述连接垫(33)两侧均设有第二胶粘层(34),以分别与所述第一滤层(10)和所述第二滤层(20)粘接;所述第二胶粘层(34)为掺有感应加热粉末的热熔胶,所述感应加热粉末为能在感应加热线圈加热时发热的粉末,其中,感应加热粉末与热熔胶之间以质量计的掺混比例为1:10~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0)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滤层(10)的进气侧和所述容纳空间,以形成所述通气孔(11)。
10.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
S200、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31)的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34)涂布在连接垫(33)的一面,之后将支撑体(30)粘在第一滤层(10)上并挤压;
S300、将第一胶粘层涂布在挡胶环(31)的另一面,并将第二胶粘层(34)涂布在连接垫(33)的另一面,之后将第二滤层(20)粘在支撑体(30)上并保持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对齐,再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
S400、将粘好的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放在注胶模具中,并对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的边缘进行注胶形成边框(40),形成空气过滤模块;
S500、将制成的空气过滤模块再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并挤压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使得第二胶粘层(34)的热熔胶再次融化,将第一滤层(10)和第二滤层(20)粘接得更为牢靠。
CN202311736046.5A 2023-12-18 2023-12-18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27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6046.5A CN117427435A (zh) 2023-12-18 2023-12-18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6046.5A CN117427435A (zh) 2023-12-18 2023-12-18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7435A true CN117427435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36046.5A Pending CN117427435A (zh) 2023-12-18 2023-12-18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743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20505A2 (de) * 1985-10-26 1987-05-06 MAN Technologie Aktiengesellschaft Filter zur Reinigung von Abgasen
CN103785257A (zh) * 2012-10-30 2014-05-14 上海逸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空调过滤器
CN104359609A (zh) * 2014-11-21 2015-02-18 贵州大学 一种压力传感器探头结构
CN215609810U (zh) * 2021-06-30 2022-01-25 扬州瑞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转鼓过滤器的过滤装置
CN216467799U (zh) * 2021-12-01 2022-05-10 山东中海远沣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尘量动车组空调过滤网
CN115253560A (zh) * 2022-07-22 2022-11-01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抽放管路中杂物清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20505A2 (de) * 1985-10-26 1987-05-06 MAN Technologie Aktiengesellschaft Filter zur Reinigung von Abgasen
CN103785257A (zh) * 2012-10-30 2014-05-14 上海逸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空调过滤器
CN104359609A (zh) * 2014-11-21 2015-02-18 贵州大学 一种压力传感器探头结构
CN215609810U (zh) * 2021-06-30 2022-01-25 扬州瑞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转鼓过滤器的过滤装置
CN216467799U (zh) * 2021-12-01 2022-05-10 山东中海远沣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尘量动车组空调过滤网
CN115253560A (zh) * 2022-07-22 2022-11-01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抽放管路中杂物清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1597B2 (en) Accumulator
EP0470485B1 (en) A filter
CA1188232A (en) Corrugated filter element with external spiral tape support
CN101224364B (zh) 过滤器单元以及过滤器单元面板
EP0160168B1 (en) A gas filter cartridge
US5552048A (en) Two pleated filter composite having cushioning layers
KR20100101606A (ko) 에어 필터
KR20000011861A (ko) 먼지필터주머니
JP2017100711A (ja) 吸音材固定バンドを備えるタイヤ吸音材固定構造及びそのタイヤ、並びにその構造の使用方法
CN102529868A (zh) 气囊
CN1416934A (zh) 燃料过滤装置
CN117427435A (zh) 空气过滤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JP3301227B2 (ja) 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CA1321552C (en) Filter arrangement
JPH08108015A (ja) 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462392U (zh) 一种大流量可再生耐强酸强碱过滤元件
CN111801149B (zh) 用于液体的抽吸过滤器
CN213865502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元件
CN212214874U (zh) 双经单纬滤布
CN219964231U (zh) 一种不规则形状的空调滤清器
CN216192043U (zh) 一种汽车大灯用防水透气膜
TWI330102B (zh)
CN216423681U (zh)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CN219290871U (zh) 一种抗撕裂的ptfe滤袋
CN220834678U (zh) 空气净化器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