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3959B - 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3959B
CN117423959B CN202311725182.4A CN202311725182A CN117423959B CN 117423959 B CN117423959 B CN 117423959B CN 202311725182 A CN202311725182 A CN 202311725182A CN 117423959 B CN117423959 B CN 117423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sub
battery
area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51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23959A (zh
Inventor
盛东辉
梅济元
谢继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251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3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3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3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23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3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电池包括封装体、电芯和极耳组件;电芯设置在封装体内;极耳组件一部分位于封装体内与电芯连接,极耳组件一部分延伸至封装体外;极耳组件包括极耳本体和位于封装体和极耳本体之间的密封层,密封层包裹极耳本体的部分外周面,沿第一方向,密封层的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包括延伸出封装体的外露区和封装体连接的密封区;外露区均包括与极耳本体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一子区域的厚度小于第二子区域的厚度。本申请可以使得极耳组件沿着第一子区域弯折,既可以降低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也可以降低电池的整体高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电池通常包括电池壳以及设置在电池壳内的电芯。为了实现电芯的电极组件与外部元器件的连接,通常需要极耳结构实现上述两则的连接。
相关技术中,极耳结构通常为两个,其中一个极耳结构与电极组件的一个极片连接,另一个极耳结构与电极组件的另一个极片连接。极耳结构可以为电芯的电能输出或储存的纽带。其中,极耳结构由极耳本体和密封层组成,密封层的作用封装时防止极耳本体与铝塑膜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将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
在电芯制作完成后,需要将电芯与保护板连接,通过保护板对电芯的充放电提供保护。但是,上述的极耳结构时存在弯折难度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降低电池中极耳组件的弯折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封装体、电芯以及极耳组件,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封装体内;所述极耳组件一部分位于所述封装体内,并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极耳组件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封装体外;
所述极耳组件包括极耳本体和位于所述封装体和所述极耳本体之间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包裹所述极耳本体的部分外周面,沿第一方向,所述密封层的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包括延伸出所述封装体的外露区和封装体连接的密封区;
所述外露区均包括与所述极耳本体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厚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与所述密封区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厚度差的取值范围为10μm-120μ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区域均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之间的错位尺寸小于等于0.5m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长度L2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长度L1的比值位于1:1-1:1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长度L2位于0.1mm~1.0mm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长度L1位于0.1mm~1.5m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露区还包括第二区域;在第三方向,所述第二区域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背离所述第二子区域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2.0mm;所述第二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3.0m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t3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厚度t2。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厚度为t1;其中,所述t1的取值范围为0.05μm~20μm;和/或,所述t2的取值范围为30μm~150μm;和/或,所述t3的取值范围为60μm~300μ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高于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所述第三子区域与所述密封区连接,所述第四子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一侧;
所述第四子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区域的厚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二区域指向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区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一侧具有弧形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层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体内的内封区,所述内封区的厚度t7大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厚度t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保护板;所述极耳组件背离所述电芯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封装体外,且所述极耳组件背离所述电芯的极片的端部绕所述第一子区域弯折,以形成弯折部;所述保护板与所述弯折部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有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弯折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描述的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及用电装置中,通过对密封层的第一区域进行设计,使得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在后续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沿着第一子区域进行弯折,一方面可以降低了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方便极耳组件的弯折,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另一方面,在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使得极耳组件和保护板尽可能地向下弯折,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组件的正视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组件的后视图一;
图4为沿附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一;
图5为沿附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二;
图6为沿附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组件的正视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组件的后视图二;
图9为沿附图8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组件的正视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图11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电池;
100:极耳本体;200:密封层;210:密封区;220:外露区;230:内封区;221:第一区域;2211:第一子区域;2212:第二子区域;2212a:第一边缘;2212b:第二边缘;222:第二区域;2221:第三边缘;2222:第四边缘;2223:第三子区域;2224:第四子区域;240:切口区;250:圆弧面;260:弯折部;261:第一弯折部;262:第二弯折部;
300:顶封边;400:侧封边;500:封装体;600:保护板。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描述,相关技术中极耳组件存在弯折难度大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密封层的外露区与极耳本体相对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处处相等,在极耳组件弯折时,一方面密封层的弯折应力较大,极易造成极耳组件的断裂,降低极耳组件的良率;另一方面,极耳组件很可能沿密封层背离密封区的端部弯折,如此会增加极耳组件和保护板的整体高度,进而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通过对密封层的第一区域进行设计,使得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在后续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沿着第一子区域进行弯折,一方面可以降低了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方便极耳组件的弯折,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另一方面,在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使得极耳组件和保护板尽可能地向下弯折,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其中,用电装置包括电池,电池可以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电装置可以为车辆,例如:车辆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且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
此外,装置还可以为其他储能装置,比如,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船舶及航天器等,其中,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或者宇宙飞船。
请参考附图11和附图12,电池1000包括封装体500、电芯700和极耳组件。电芯700设置在封装体500内,其中,电芯700可以为卷芯,也可以为叠芯。封装体500的材料包括铝塑膜。极耳组件与电芯700连接,即,极耳组件与电芯700的一个极片连接。封装时,电芯两侧封边通过铝塑膜相互热封形成密封,电芯的顶封边通过铝塑膜与密封层热封形成密封,以形成封装体500。
极耳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封装体500内,并与电芯700连接,极耳组件的一部分延伸至封装体500外,换而言之,极耳组件背离电芯700的端部延伸至封装体500外。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本实施例中极耳组件划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位于封装体500内,另外一部分延伸至封装体500外。
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12,极耳组件包括极耳本体100,极耳本体100用于电池的极片连接,且极耳本体100背离极片的一端伸出电池外。极耳本体100可以为电芯的电能输出或者储存的纽带。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的极片通常保护正极片和负极片,因此,每个电池的极耳组件的个数也为两个,其中一个极耳组件与电池的正极片连接,另一个极耳组件与电池的负极片连接。其中,极耳本体100的材料可以包括铝材料、镍材料和铜镀镍材料中之一。
极耳组件还包括密封层200,密封层200位于封装体500与极耳本体100之间;密封层200为极耳组件的绝缘部分,密封层200在极耳组件与铝塑膜封装时,可以防止极耳本体100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的方式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电池漏液。因此,密封层200封装的密封性对整个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密封层200包裹在极耳本体100的部分外周面上,其结构可以参考附图2和附图3。在本示例中,密封层200的长度小于极耳本体100的长度。且密封层200的宽度大于极耳本体100的宽度,如此,可以增加密封层200的绝缘性。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2为极耳组件的正视图;附图3为极耳组件的后视图。第一方向为极耳本体100的厚度方向,即附图2中的Z方向;第二方向为极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为极耳本体100的伸出方向,即,极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Y;第三方向为极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即附图2中的X方向。此外,需要理解的是,附图2和附图3中填充线的示意用于更加清楚地对极耳组件的不同区域的划分。
请参考附图4,沿第一方向,密封层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代表密封层200的正面胶区和背面胶区。其中,请继续参考附图2和附图3,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包括延伸出封装体500的外露区220和与封装体500连接的密封区210,其中,密封区210和外露区220相互连接。密封区210用于与电池的铝塑膜热压成型,以起到密封电池的功能。需要理解的是,请参考附图1,电池1000的铝塑膜与密封区210相对的边缘称为顶封边300,其余的边缘为侧封边400。
请参考附图1和附图2,外露区220位于电池1000的外部,每个外露区220均包括第一区域221,第一区域221与极耳本体100相对设置,即,第一区域221位于极耳本体100的正上方。
至少一个第一区域221包括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互相连接。在本示例中,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相互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子区域2211位于第二子区域2212与密封区210之间。作为另一个示例,请继续参考附图2,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子区域2212位于第一子区域2211与密封区210之间。在制备密封层200时,可以涂覆预设厚度的初始胶层,之后利用切割工艺去除初始胶层位于极耳本体100正上方,且靠近极耳本体100的外端部的部分区域的厚度,以形成第一子区域2211。本实施例将第一子区域2211设置在第二子区域2212背离密封区210的一侧,可以降低第一子区域2211的制备难度,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区域2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作为一个示例,请参考附图2、附图3和附图5,其中一个第一区域221包括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另一个第一区域221均为第二子区域。当其中一个第一区域221包括第一子区域2211时,第一子区域2211在极耳本体100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第一区域221在极耳本体100上的投影区域部分重叠,即,第一子区域2211的面积小于第一区域221的面积,如此,既可以降低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也可以避免过渡降低第一区域221的厚度。
作为另一个示例,两个第一区域221均包括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换言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区域221均包括第一子区域2211和第二子区域2212,其结构均可以参考附图2和附图4。如此设置,无论从第一表面还是从第二表面均可以弯折极耳组件,并能够达到降低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的目的。当极耳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子区域2211时,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2211在极耳本体100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第一子区域2211在极耳本体100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示例性地,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域2211在极耳本体100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第一子区域2211在极耳本体100上的投影区域错位尺寸小于等于0.5mm。如此设置,可以使得两个第一区域221的减薄区域错位设置,有利于后续弯折过程中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极耳本体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附图4和附图5,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小于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即,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1小于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换言之,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1与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的厚度差的取值范围为10μm-120μm。例如,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1的取值范围为0.05μm~20μm;和/或,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的取值范围为30μm~150μm。示例性地,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1的取值为10μm,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的取值为40μm。
如此,在后续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使得极耳组件沿着第一子区域2211进行弯折,降低了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由于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减小,一方面可以方便极耳组件的弯折,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另一方面,在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使得极耳组件和保护板尽可能地向下弯折,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池1000的能量密度。
请参考附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向Y上,即,极耳组件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子区域2211的长度L2小于等于第二子区域2212的长度L1。或者说,第一子区域2211的长度L2与第二子区域2212的长度L1的比值位于1:1-1:10;其中,第一子区域2211的长度L2位于0.1mm~1.5mm之间;第二子区域2212的长度L1位于0.1mm~1.0mm;示例性地,第一子区域2211的长度L2为0.5mm,第二子区域2212的长度L1为1mm。如此设置,在达到降低极耳组件弯折应力的目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第一子区域2211的长度,一方面可以降低制备难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对极耳组件的损伤,提高极耳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继续参考附图2,外露区220还包括第二区域222。在第三方向X上,第二区域222至少位于第一区域221的一侧。作为一个示例,第二区域222的个数为一个,第二区域222位于第一区域221的一侧。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二区域222的个数为两个,在极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X上,两个第二区域222分别位于第一区域221的两侧,且两个第二区域222相对与极耳本体100对称设置,以使得两个第二区域222的厚度基本相等,两个第二区域222的形状也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极耳本体100的伸出方向,两个第二区域222的长度L3还可以不等,例如,两个第二区域222的长度L3的差值位于-0.5mm~0.5mm之间。
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可以弧形,也可以为其他。示例性地,请参考附图6,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可以弧形,可以提高电池1000在封装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区域2211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与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一个示例,请继续参考附图2和附图3,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与密封区210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子区域2211背离第二子区域2212的边缘与密封区210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2.0mm;第二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3.0mm。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设计,但是需要保持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此前提不变。
需要理解的是,以附图2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可以理解为第二区域222的顶面;第一子区域2211背离第二子区域2212的边缘可以理解为第一子区域2211的顶面。且第一距离可以为附图2中L3,第二距离为第一区域221的长度,即附图2中L1和L2之和。
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二区域222的顶面低于第一子区域2211的顶面;在后续沿第一子区域2211时,可以尽量避免弯折第二区域222,进一步降低了极耳组件的弯折应力,提高电池的成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2,第二子区域221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低于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或者,请参考附图7,第二子区域221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高于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或者,请参考附图10,第二子区域221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与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平齐。
为了方便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考附图2,不妨将第二子区域2212的边缘划分为第一边缘2212a和第二边缘2212b,第二边缘2212b位于第一边缘2212a与密封区210之间;第二区域222包括第三边缘2221和第四边缘2222,第四边缘2222与第二边缘2212b相互平齐。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边缘2212a与第三边缘2221相互平齐,或者,第一边缘2212a低于第三边缘2221,如此设置,会降低第一子区域2211的制备难度,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
作为另一个示例,请参考附图7和附图8,第二子区域221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高于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即,第一边缘2212a高于第三边缘2221。在制备密封层200可以先形成初始胶层,之后,在位于极耳本体100两侧且位于电池外部的初始胶层中,形成切口区240。切口区240沿极耳本体100的厚度方向贯穿初始胶层。之后,再通过切割工艺去除初始胶层与极耳本体100相对的区域的部分厚度,以形成第一子区域2211,以使得第二子区域221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高于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如此设置,在弯折极耳组件时,可以沿着第一子区域2211弯折,且在弯折过程中,第二区域222未进行弯折,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弯折结构过程中所产生的弯折应力,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与第二子区域2212背述密封区210的边缘之间通过圆弧面250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与第二子区域2212背述密封区210的边缘之间平滑过渡,以提高电池1000在封装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附图4至附图6,第二区域222的厚度t3大于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即第二区域222的厚度t3大于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大于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1。其中,t1的取值范围为0.05μm~20μm;t2的取值范围为30μm~150μm,t3的取值范围为60μm~300μm。如此设置,可以降低弯折极耳组件时的弯折应力。
请参考附图9,第二区域222包括第三子区域2223和第四子区域2224,第三子区域2223与密封区210连接,第四子区域2224设置在第三子区域2223背离密封区210的一侧;其中,第四子区域2224的厚度大于第三子区域2223的厚度。第三子区域2223的厚度记为t5,第四子区域2224的厚度记为t6,t5大于t6。与此同时,第四子区域2224的厚度t6还大于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第二子区域2212的厚度t2大于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1。如此设置,既可以降低弯折结构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提高极耳组件的良率;也可以利用第二区域222为极耳本体100提供支撑,提高了电池的封装可靠性。
请参考附图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第二区域222指向第一区域221的方向,即,沿附图10中的X方向,第二区域222背离密封区210的边缘与密封区21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也就是说,第三边缘2221与第四边缘222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如此设置,一方面就可以降低第二区域222的制备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池的封装可靠性。
请继续参考附图9,第四子区域2224背离密封区210的一侧具有弧形面。示例性地,第四子区域2224为半圆形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第四子区域2224圆滑性,降低甚至避免剐蹭电极组件或者电池其他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成品率。
请参考附图2和附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层200还包括内封区230,内封区230设置在密封区210背离外露区220的端部;内封区230位于电池的内部。其中,内封区230的厚度t7等于第一子区域2211的厚度t2。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密封层200除第一子区域2211之外,其他区域的厚度均一性,进而可以降低极耳组件弯折过程的弯折应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附图11和附图12,电池1000还包括保护板600。极耳组件背离电芯700的端部延伸至封装体500外,且极耳组件背离电芯700的极片的端部绕第一子区域2211弯折,以形成弯折部260;弯折部260与保护板600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极耳组件和保护板600尽可能地向下弯折,从而降低了电池1000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池1000的能量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子区域2211包括有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说,将第一子区域2211进行划分,以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顺次连接,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例如,第一部分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部分可以分别位于第二部分的两侧。在弯折极耳组件的过程中,可以沿着第二部分弯折,以使得第二部分位于弯折部内。如此设置,可以精准控制极耳组件的弯折位置,提高了极耳组件的良率。
请参考附图12,弯折部260包括第一弯折部261和第二弯折部262。第一弯折部261与极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即,第一弯折部261与X方向相互平行。第二弯折部262与第一弯折部261连接,且第二弯折部262与极耳本体100的伸出方向相互平行;此时,第二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弯折部261内,且位于第一弯折部261的端部。
保护板600与第二弯折部262连接且,保护板600在密封层200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子区域重叠。如此设置,可以缩短第一弯折部261与封装体500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保护板600与电池1000的装配紧密度,降低了电池1000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池1000的能量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封装体500的高度高于保护板600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以尽可能降低电池1000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电池1000的能量密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 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体、电芯以及极耳组件,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封装体内;所述极耳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封装体内,并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极耳组件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封装体外;
所述极耳组件包括极耳本体和位于所述封装体和所述极耳本体之间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包裹所述极耳本体的部分外周面,沿第一方向,所述密封层的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包括延伸出所述封装体的外露区和封装体连接的密封区;
所述外露区均包括与所述极耳本体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区域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厚度,所述第一子区域用于发生弯折;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错位设置;
所述外露区还包括第二区域;在第三方向,所述第二区域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背离所述第二子区域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极耳本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极耳本体的伸出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极耳本体的宽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与所述密封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厚度差的取值范围为10μm-1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极耳本体上的投影区域之间的错位尺寸小于等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长度L2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长度L1的比值位于1:1-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长度L2位于0.1mm~1.0mm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长度L1位于0.1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2.0mm;所述第二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t3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厚度t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厚度为t1;其中,所述t1的取值范围为0.05μm~20μm;和/或,所述t2的取值范围为30μm~150μm;和/或,所述t3的取值范围为60μm~3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高于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三子区域和第四子区域,所述第三子区域与所述密封区连接,所述第四子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一侧;
所述第四子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区域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区域指向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区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区域背离所述密封区的一侧具有弧形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体内的内封区,所述内封区的厚度t7大于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厚度t1。
16.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板;所述极耳组件背离所述电芯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封装体外,且所述极耳组件背离所述电芯的极片的端部绕所述第一子区域弯折,以形成弯折部;所述保护板与所述弯折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有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弯折部。
18.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311725182.4A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117423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5182.4A CN117423959B (zh)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5182.4A CN117423959B (zh)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3959A CN117423959A (zh) 2024-01-19
CN117423959B true CN117423959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52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5182.4A Active CN117423959B (zh) 2023-12-15 2023-12-15 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395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2468A (ja) * 2009-07-17 2012-09-20 Taiyo Yuden Co Ltd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CN208045555U (zh) * 2018-04-16 2018-11-0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209487589U (zh) * 2019-03-18 2019-10-11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结构及电池
CN113611986A (zh) * 2021-07-30 2021-11-0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3871762A (zh) * 2021-09-02 2021-12-3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143154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7903249U (zh) * 2022-07-11 2022-11-25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219498117U (zh) * 2023-03-23 2023-08-08 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极耳及电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2468A (ja) * 2009-07-17 2012-09-20 Taiyo Yuden Co Ltd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CN208045555U (zh) * 2018-04-16 2018-11-0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209487589U (zh) * 2019-03-18 2019-10-11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结构及电池
WO2022143154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113611986A (zh) * 2021-07-30 2021-11-0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3871762A (zh) * 2021-09-02 2021-12-3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29130A1 (zh) * 2021-09-02 2023-03-09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7903249U (zh) * 2022-07-11 2022-11-25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219498117U (zh) * 2023-03-23 2023-08-08 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极耳及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3959A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149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vehicle
US1148923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8828599B2 (en)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pack exterior casing
CN108198989B (zh) 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
EP398935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using battery as power source
EP397532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y
KR20050036466A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KR20040066412A (ko) 전지부 유니트와, 이를 채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05633305B (zh) 可再充电电池
KR100839783B1 (ko) 이차전지
CN113871762A (zh)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686949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CN21251727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08428845B (zh) 二次电池及汽车
US10854856B2 (en) Curved secondary battery
US2022022391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CN117423959B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3150965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US20240030528A1 (en) Cell and electric apparatus
KR100670438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06711499B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17641647U (zh) 一种电池的保护板组件、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KR20070056425A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US20220085465A1 (en) Current collecting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CN210668435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