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9509B -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9509B
CN117419509B CN202311741621.0A CN202311741621A CN117419509B CN 117419509 B CN117419509 B CN 117419509B CN 202311741621 A CN202311741621 A CN 202311741621A CN 117419509 B CN117419509 B CN 117419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set
space
cold
control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416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19509A (zh
Inventor
陈晨
刘家豪
林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7416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9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9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19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9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制热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冷热两用机组的制冷制热模式的自动切换,提高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热两用机组的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冷库在部分场合存在制热需求,目前多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制热升温,耗电量巨大,且电加热工作时表面温度超过200℃,存在安全隐患;热泵制热更加节能省电,制热时表面温度约为60℃,更加安全可靠,故需对制冷型冷凝机组增加制热功能,以满足冷库制热需求。
目前具有冷热两用功能的冷凝机组一般仅通过开停机值判断模式的切换,例如:可以预先设置上库温(2℃)和下库温(8℃),两者的中间值作为停机温度(5℃):即当库温>8℃时,机组开机,进行制冷,当库房温度<5℃,机组停机;当库房温度<2℃,机组开机,进行制热,当库温>5℃时,机组停机。
然而此种方式机组制冷降温速度较快,库温达到停机温度后,压缩机停机,但为保证机组低压压力过低,冷风机会延时几分钟停止,故机组停机后仍会有冷量的输出,库温会继续降低,然后再回升到设置温度范围内,库温存在波动,不能保证库温的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制热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热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热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维持当前制冷/制热模式。
可选地,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货物存储量及预设的平均环境温度确定初始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所述初始温度差值确定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确定开停机控制条件;
基于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及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
可选地,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确定开停机控制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所述制冷模式停机温度为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的和;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差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所述制热模式停机温度为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的和;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和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及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冷;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差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冷,开启新风系统,直至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关闭新风系统;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热;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和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热,开启新风系统,直至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关闭新风系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
第一确定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制热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
第二确定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温度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温度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空间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以及,根据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实现对冷热两用机组的制冷制热模式的自动切换,进一步的,通过引入环境温度和货物存储量,可以增加冷热两用机组通过模式切换进行温度控制时的影响因子,使冷热两用机组的温度控制受更多变量所影响,增加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细粒度,进而提高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04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际应用中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目前具有冷热两用功能的冷凝机组一般仅通过开停机值判断模式的切换,此种方式机组制冷降温速度较快,库温达到停机温度后,压缩机停机,但为保证机组低压压力过低,冷风机会延时几分钟停止,故机组停机后仍会有冷量的输出,库温会继续降低,然后再回升到设置温度范围内,库温存在波动,不能保证库温的精准控制。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该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器中,也可以应用于外接的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的第二控制器等,如图1所示,所述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货物存储空间可以为库房等,可以通过设置于货物存储空间内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将采集到的一个温度直接作为第一空间温度,或者,将多个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空间温度;可以通过重量传感器采集货物重量,将货物重量作为货物存储量,也可以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获取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货物存储量;可以通过设置于货物存储空间外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货物存储空间外的温度,将采集到的一个温度直接作为环境温度,或者,将多个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环境温度。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第一控制策略为利用冷热两用机组的制冷模式进行制冷,或者,利用环境温度降低第一空间温度,具体的: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也就是说,当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T上库温),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只能通过机组对货物存储空间降温。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也就是说,当环境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开机温度(T上库温),除冷热两用机组制冷降温外,也可通过较低的环境温度使库温降低,此时机组停机,可节能省电;另外冷热两用机组制冷降温速度较快,库温达到停机温度后,压缩机停机,但为保证冷热两用机组低压压力过低,冷风机会延时几分钟停止,故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后仍会有冷量的输出,库温会继续降低,然后再回升到设置温度范围内,因此,利用环境温度使库温降低,库温下降缓慢,库温波动较小,库温控制更为精准。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时,第一控制策略为利用冷热两用机组的制热模式进行制热,或者,利用环境温度升高第一空间温度,具体的: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热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热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时,第一控制策略为维持当前状态,无需制冷或制热,具体地: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维持当前制冷/制热模式。
步骤S103,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制热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变化速度可以指预设时间段内温度上升速度或者温度下降速度,可以连续检测预设时长内(如5分钟内)第一空间温度的下降速度或者上升速度,得到△Tυ。
步骤S104,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
本该步骤中,可以基于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可以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开停机控制条件,进而,根据第一空间温度满足何种情况下的开停机控制条件,进而,可以将第一空间温度满足的某种开停机控制条件所对应的开停机控制策略作为第二控制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空间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以及,根据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实现对冷热两用机组的制冷制热模式的自动切换,进一步的,通过引入环境温度和货物存储量,可以增加冷热两用机组通过模式切换进行温度控制时的影响因子,使冷热两用机组的温度控制受更多变量所影响,增加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细粒度,进而提高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4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步骤S201,基于所述货物存储量及预设的平均环境温度确定初始温度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初始温度差值△T1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和货物量的影响,初始温度差值△T1为冷热两用机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的平均环境温度与1/2货物存储量的热负荷的和,具体的,计算1/2货物存储量的热负荷和库房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根据机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的平均环境温度和上述总热负荷,计算出在上述平均环境温度下,消耗此总负荷后,库温可下降的温度差值Y,Y=T上库温-△T1-(T上库温+T下库温)/2,T上库温为机组设置温度,为制冷模式开机温度,T下库温为机组设置温度,为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由此计算出△T1。
步骤S202,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所述初始温度差值确定当前温度差值;
示例性的,当温度下降速度△Tυ<a,△T1在初始温度差值的基础上增大x℃,其中,下降速度为库温温差/时间,下降速度的计算为机组跟据检测到的库温实时自动计算,一般检测计算时间范围为5~10S内的速度变化;
当温度下降速度△Tυ>b,△T1在初始温度差值的基础上减小x℃;
当温度下降速度b≤△Tυ≤a,△T1维持不变(b<a);
当温度上升速度△Tυ<a,△T1在初始温度差值的基础上增大x℃;
当温度上升速度△Tυ>b,△T1在初始温度差值的基础上减小x℃;
当温度上升速度b≤△Tυ≤a,△T1维持不变(b<a)。
步骤S203,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确定开停机控制条件;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确定开停机控制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所述制冷模式停机温度为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的和;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差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所述制热模式停机温度为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的和;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和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
步骤S204,基于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及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4基于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及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冷;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差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冷,开启新风系统,直至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关闭新风系统;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热;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和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热,开启新风系统,直至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关闭新风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引入环境温度和货物存储量,增加机组的开停机控制条件,一方面,可以增加温度控制的细粒度,实现精准控温;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外界环境维持库温在需求范围内,进一步节能省电,节省功耗,提高安全性;而且,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变化速度,自动调节开停机控制条件,保证随着环境温度、货物存储量的变化,在保证库温的同时提高能效。
为了便于理解,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以下涉及到的各参数解释如下:
T库温为库房温度;T上库温为机组设置温度,为制冷模式开机温度;T下库温为机组设置温度,为制热模式开机温度;T环为环境温度;△T1为温度差值;△Tυ为库温下降速度;a、b、x为设定值,其中b<a。
该具体实施例中冷热两用机组的温度控制逻辑如下:
(1)当T库温≥T上库温时
①当T环≥T上库温时,机组开机,进入制冷模式,库温降低,当连续5S检测到T库温<(T上库温+T下库温)/2时,机组停机;
当环境温度≥T上库温(制冷模式的开机温度),此时只能通过机组对冷库降温,当检测到(T上库温+T下库温)/2(即制冷模式的停机温度),机组停机。
②当T上库温-△T<T环<T上库温时,机组开机,进入制冷模式,库温降低,当连续5S检测到(T上库温+T下库温)/2<T库温<T上库温-△T1时,机组停机;新风系统开启,当检测到T库温<(T上库温+T下库温)/2时,新风系统关闭(新风系统为常见库房新风系统)。
其中△T1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和货物量的影响,根据机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的平均温度和1/2货物存储量的热负荷设定初始温度差值△T1 。
当连续5min内检测到库温下降速度△Tυ <a,△T1增大 x℃
当连续5min内检测到库温下降速度△Tυ>b,△T1减小x℃
当连续5min内检测到库温下降速度b≤△Tυ≤a,△T1维持不变(b<a)
当T环<T上库温,除机组制冷降温外,也可通过较低的环境温度使库温降低,此时机组停机,可节能省电;另外机组制冷降温速度较快,库温达到停机温度后,压缩机停机,但为保证机组低压压力过低,冷风机会延时几分钟停止,故机组停机后仍会有冷量的输出,库温会继续降低,然后再回升到设置温度范围内,因此,利用环境温度使库温降低,库温下降缓慢,库温波动较小,库温控制更为精准;
此种情况下,当T上库温-△T<T环<T上库温即环境温度较低,但不能完全利用环境温度给库房降温,还是需要机组先制冷降温,当降温至T上库温-△T1以下时,机组可停机,利用环境温度降低库房温度,如按照前面举例,机组停机温度为5℃,在此类情况下,当库温降到6℃时,机组可停机,通过环境温度慢慢给库房降温。
③当T环≤T上库温-△T,机组停机,此种情况下是环境温度很低,满足仅利用环境温度即可降低库温。
同理,(2)当T库温≤T下库温时
①当T环≤T下库温时,机组开机,进入制热模式,库温升高,当连续5S检测到T库温>(T上库温+T下库温)/2时,机组停机,此种情况下下外界环境很低,只能利用机组制热升温;
②当T下库温<T环<T下库温-△T 时,机组开机,进入制热模式,库温升高,当连续5S检测到T下库温+△T1<T库温<(T上库温+T下库温)/2 时,机组停机;新风系统开启,当检测到T库温>(T上库温+T下库温)/2时,新风系统关闭(新风系统为常见库房新风系统),此种情况下外界环境较高,可以依靠外界环境升温,但仍需机组先开机制热升温。
③当T环≥T下库温-△T,机组停机,此种情况下环境温度很高,可以依靠环境温度使库温升高;
(3)当T下库温<T库温<T上库温时,机组维持原状态,以制冷模式举例:当库温≥上库温时,机组开机,进行制冷,库温逐渐降低,直至≤下库温时,机组停机,在此降温过程中,T下库温<T库温<T上库温时,机组为开机制冷状态;机组停机后,库温会缓慢升高,直至库温升高到在此大于上库温,机组在此开机,在此升温过程中,T下库温<T库温<T上库温时,机组处于停机状态,故当T下库温<T库温<T上库温时,机组维持进入该范围内前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
第一确定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13,用于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制热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
第二确定控制模块14,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可以根据第一空间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以及,根据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实现对冷热两用机组的制冷制热模式的自动切换,进一步的,通过引入环境温度和货物存储量,可以增加冷热两用机组通过模式切换进行温度控制时的影响因子,使冷热两用机组的温度控制受更多变量所影响,增加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细粒度,进而提高冷热两用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11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11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1120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11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11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温度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温度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热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热模式;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维持当前制冷/制热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货物存储量及预设的平均环境温度确定初始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所述初始温度差值确定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确定开停机控制条件;
基于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及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温度差值确定开停机控制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所述制冷模式停机温度为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的和;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差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所述制热模式停机温度为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的和;
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为: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和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及所述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冷;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差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冷,开启新风系统,直至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冷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关闭新风系统;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热;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空间温度满足大于预设的制热模式开机温度与当前温度差值的和且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小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的开停机控制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停止制热,开启新风系统,直至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制热模式停机温度的一半,关闭新风系统。
7.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物存储空间内的第一空间温度、货物存储量和货物存储空间外的环境温度;
第一确定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一控制策略,包括: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启动制冷模式;若所述第一空间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且,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制冷模式开机温度与预设变化量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控制策略为所述冷热两用机组停机;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按照所述第一控制策略进行制冷后,获取所述货物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
第二确定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变化速度及货物存储量确定对所述冷热两用机组的第二控制策略,并控制所述冷热两用机组执行所述第二控制策略。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温度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温度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41621.0A 2023-12-18 2023-12-18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19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41621.0A CN117419509B (zh) 2023-12-18 2023-12-18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41621.0A CN117419509B (zh) 2023-12-18 2023-12-18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9509A CN117419509A (zh) 2024-01-19
CN117419509B true CN117419509B (zh) 2024-05-03

Family

ID=8953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41621.0A Active CN117419509B (zh) 2023-12-18 2023-12-18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95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6635A (zh) * 2020-09-08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库房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38935A (zh) * 2022-04-07 2022-07-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754466A (zh) * 2022-05-20 2022-07-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717767A (zh) * 2022-11-25 2023-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空调器
CN117167997A (zh) * 2023-10-13 2023-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6635A (zh) * 2020-09-08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库房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38935A (zh) * 2022-04-07 2022-07-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754466A (zh) * 2022-05-20 2022-07-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717767A (zh) * 2022-11-25 2023-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空调器
CN117167997A (zh) * 2023-10-13 2023-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9509A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930B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变频压缩机加减载控制方法
US10619864B2 (en) Heat pump water hea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373702B (zh) 酒柜的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82827B (zh) 散热控制方法及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68554B (zh) 双压缩机热泵制热水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738935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016606B (zh) 空调压缩机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54892B (zh)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空气源热泵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6748A (zh) 一种变频空调限制功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3124533B (zh)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3869909A (zh) 自动调整工作频率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13007857B (zh) 空调电加热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739037A (zh) 散热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41111B (zh) 冷水机组及其启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29043A (zh) 一种空调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48899B (zh) 一种变频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2710066B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19509B (zh)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23523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WO2024093410A1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3046B (zh) 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4950836U (zh) 一种冰机冷却塔的运行控制系统
CN113859049A (zh)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46308A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热水器及存储介质
CN113203238B (zh) 一种制冷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