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8075A -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8075A
CN117398075A CN202311715988.5A CN202311715988A CN117398075A CN 117398075 A CN117398075 A CN 117398075A CN 202311715988 A CN202311715988 A CN 202311715988A CN 117398075 A CN117398075 A CN 117398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ing
pressure
wearable device
preset
w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59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丹
姚超
种昊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159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8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8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8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08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4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sensor contact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该可穿戴设备测量在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然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确定与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匹配的目标佩戴压力。之后,在检测生理参数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提示佩戴者调整可穿戴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是该目标佩戴压力。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在该目标佩戴压力下,采集PPG数据,保证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高,从而保证PPG数据的准确性。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目标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确定佩戴者的生理参数,保证生理参数确定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佩戴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氧、血压、血糖等)。目前,在检测佩戴者的生理参数时,通过可穿戴设备中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hotoplethysmographic,PPG)模组,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测量经过人体血管和组织反射、吸收后的衰减光,记录血管的搏动状态并测量脉搏波,实现PPG数据的采集,从而可穿戴设备能够利用PPG数据得到相应的生理参数。
然而,采集的PPG数据的准确性与可穿戴设备佩戴的松紧程度有关。因此,如何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合理佩戴,以保证采集的PPG数据的准确性较高,从而保证通过采集的PPG数据计算的佩戴者的生理参数的准确性成为一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以保证PPG传感器采集的PPG信号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生理参数的检测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理检测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支持检测佩戴者的生理参数。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触发可穿戴设备进入第一生理参数检测模式(如测量模式1、测量模式2或测量模式3);
响应于第一操作,可穿戴设备输出至少一次提示信息,提示佩戴者调整佩戴压力。
可穿戴设备接收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提示信息用于指示佩戴者调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测量数据包括佩戴压力以及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一次佩戴操作对应一次提示信息,不同佩戴操作对应的佩戴压力不同;
基于至少一组测量数据,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目标佩戴压力下的第一生理参数,目标佩戴压力包括至少一组测量数据中的数据质量(或称为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的生理特征数据所对应的佩戴压力。
本申请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测量不同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以供利用数据信号质量较好的生理特征数据确定佩戴者的生理参数,保证确定生理参数所利用的生理特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实现生理参数的准确检测,避免由于可穿戴设备佩戴过松或过紧导致采集到的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较差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按照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至少一次提示信息,接收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直至佩戴压力达到预设条件,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基于此,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提示佩戴者持续增加佩戴压力,使得能够精准测量不同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上述佩戴压力与表带的佩戴松紧度相关,相应的,佩戴操作包括调整表带的佩戴松紧度。上述每次提示信息用于指示调整表带的佩戴松紧度;预设条件包括无法继续调整表带的佩戴松紧度。基于此,通过调整表带的佩戴松紧度实现佩戴压力的调整,方便佩戴者的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表带包括多个表带孔和表扣,佩戴压力与表扣所卡入的表带孔相关,佩戴操作包括将表扣卡入表带孔。相应的,上述提示佩戴者增加佩戴压力的过程可以包括:
可穿戴设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指示降低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也就是调紧表带。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佩戴者对表带的调紧操作,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第二提示信息指示是否无法继续调整佩戴位置,也就是指示是否调节过紧。
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操作,可穿戴设备采集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响应于继续调整佩戴位置的操作,可穿戴设备再次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再次输出的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小于上一次输出的第一提示信息所指示的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
响应于无法继续调整佩戴位置的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其中,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可以包括该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本申请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提示佩戴者调紧表带,来增加佩戴压力。当佩戴者调紧表带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测量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继续提示佩戴者调紧表带,继续采集下一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直至表带调整过紧,从而得到不同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其中,可选地,上述第二界面可以包括确认控件。对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可以是上述无法继续调整佩戴位置的操作,直观地提示佩戴者如何触发可穿戴设备停止调紧表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输出上述第一提示信息之前,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包括第二控件;
接收在第二控件内输入的初始表扣所卡入的表带孔数量。
响应于第二操作,采集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相应的,上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可以包括该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输出目标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其中,目标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是目标佩戴压力所对应的表带孔数量,以向佩戴者推荐适合该佩戴者的佩戴位置,从而保证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准确性,进而保证能够采集到信号质量较高的生理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接收第一操作后,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可穿戴设备可以检测可穿戴设备所处的佩戴状态;佩戴状态包括是否正确佩戴;
在检测到佩戴状态为未正确佩戴的情况下,输出第三提示信息,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正确佩戴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佩戴状态为正确佩戴的情况下,响应于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基于此,可穿戴设备可以保证在佩戴者正确佩戴可穿戴设备的情况下,开始确定生理参数,保证生理参数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检测可穿戴设备所处的佩戴状态的过程可以包括:
在初始测量得到的第一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小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的情况下,佩戴状态为未正确佩戴;
在初始测量得到的第一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的情况下,则佩戴状态为正确佩戴。基于此,通过判断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是否大于一定阈值来确定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理参数确定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用于可穿戴设备在预设场景中进行生理参数检测,预设场景包括静止场景,也就是说,上述生理参数检测模式表示静止状态下的生理参数的检测模式(如测量模式1、测量模式2),也即用于检测静止状态下的生理参数。相应的,
在预设场景为静止场景的情况下,若可穿戴设备的第一运动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运动阈值,且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佩戴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
若第一运动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运动阈值,且第一佩戴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第三提示信息指示保持静止;
若第一运动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运动阈值,且第一佩戴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且保持静止。基于此,当生理参数检测模式是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数据、佩戴压力实现针对性的提示,从而可以使佩戴者实现有效的佩戴状态的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预设场景是运动场景;也就是说,上述生理参数检测模式可以表示运动模式,如测量模式3。
在预设场景为运动场景的情况下,若第一运动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运动阈值,且第一佩戴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
若第一运动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运动阈值,且第一佩戴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佩戴压力阈值,第三提示信息指示进行运动;
若第二运动数据小于第二预设运动阈值,且第二佩戴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且进行运动。基于此,当生理参数检测模式是运动模式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数据、佩戴压力实现针对性的提示,从而可以使佩戴者实现有效的佩戴状态的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佩戴压力与佩戴者按压可穿戴设备的力度相关;佩戴操作包括按压可穿戴设备。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包括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以及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特征数据表示在佩戴压力达到预设阶段所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时采集的特征数据;
提示信息用于指示佩戴者按压可穿戴设备;
预设条件包括已得到N个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或者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小于第三预设质量阈值。
其中,可选地,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显示压力曲线,压力曲线用于引导所述佩戴者按照从小到大的力度持续向下按压,增加佩戴压力。
在佩戴者按压过程中,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在显示压力曲线的界面上显示特定控件,该特定控件指示当前按压压力,从而使佩戴者直观地获知当前按压压力是否过大或过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目标佩戴压力的确定过程可以包括:基于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以及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得到佩戴压力与生理特征数据的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确定目标佩戴压力,从而确定适合该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保证可穿戴设备能够在该目标佩戴压力,实现对佩戴者的生理参数的准确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确定目标佩戴压力后,可穿戴设备可以保存该目标佩戴压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确定目标佩戴压力后,接收第三操作,第三操作用于触发可穿戴设备进入第二生理参数检测模式;
响应于第三操作,在可穿戴设备进行生理参数检测过程中,输出第四提示信息,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指示将可穿戴设备对检测部位之间的佩戴压力调整至目标佩戴压力;
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达到目标佩戴压力的情况下,采集第二生理特征数据;
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包括第二生理参数,第二生理参数是基于第二生理特征数据确定的。
其中,可选地,上述第四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向下按压可穿戴设备,或者将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调整至目标佩戴位置(如目标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
本申请中,在需要测量生理参数时,可穿戴设备提示将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达到适合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从而保证可穿戴设备能够采集到数据质量大于特定阈值的生理特征数据。在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达到目标佩戴压力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能够采集到数据质量较高的生理特征数据,保证生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直接利用该生理特征数据确定生理参数,保证生理参数的准确性,使得生理参数能够准确反映佩戴者的生理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生理特征数据可以是PPG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表体和表带,所述表体包括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模组、压力传感器、材料件和电路板;PPG模组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表体壳体内,所述材料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所述材料件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端面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或者所述材料件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共面。基于此,可以使压力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PPG模组包括LED和PD;
多个第一器件和多个第二器件在第三器件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器件是LED,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压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LED,所述第三器件是PD;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LED。
其中,可选地,上述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间隔,且交替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三器件的周向上间隔且交替排布,保证数据采集的范围较大,从而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多个第一器件在所述表体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多个第二器件和多个第三器件在所述表体的周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多个第二器件和多个第三器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器件的周向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器件是LED,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压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LED,所述第三器件是PD;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LED。
其中,可选地,上述第二器件和第三器件间隔,且交替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二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三器件之间限定出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四器件;所述第四器件是所述第一器件、第二器件或第三器件。
其中,可选地,上述材料件是柔性材料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表体和表带,所述表体包括PPG模组、压力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PPG模组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表体底壳的背盖的内表面上。基于此,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背盖的应变实现佩戴压力的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背盖与所述表体底壳的边框的连接处的内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薄膜传感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PPG模组、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PPG模组、压力传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PPG模组用于采集PPG数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佩戴压力;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图像,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可穿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第三方面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佩戴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理参数显示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信号的波形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理参数测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信号的波形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理参数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示意图三;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示意图四;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示意图五;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示意图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引导示意图一;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引导示意图二;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示意图二;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引导示意图三;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理参数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示示意图六;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理参数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理参数发送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四;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五;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六;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七;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八;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九;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十;
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十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一般佩戴于佩戴者的手腕,其可以检测佩戴者的生理参数,并显示该生理参数。如图1所示,佩戴者的手腕佩戴可穿戴设备200。然后,当用户想要测量心率时,用户可以点击如图2所示的界面上的心率测量模式控件20。响应于用户对心率测量模式控件20的点击操作,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采集PPG信号,以供利用该PPG信号确定佩戴者的心率,并显示该佩戴者的心率(如图3所示),使得用户获知当前心率状况。
示例性的,上述PPG信号可以是通过可穿戴设备中的PPG模组采集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PPG模组(如PPG模组中的LED)发射光信号进入佩戴者的皮肤组织(或可以理解为皮肤组织内的血液、血管等)。PPG模组(如PPG模组中的PD)可以接收透过皮肤组织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该光信号中包括佩戴者的血管的搏动信息,该搏动信息被作为PPG信号(或称为PPG数据)。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对PPG信号的处理,实现心率等生理参数的确定。应理解,PD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后,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模数转换,将该电信号转换为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的数字信号。上述PPG信号实际可以是指该数字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PPG信号的波形可以反映佩戴者的生理特征。参照图4所示一个完整的脉搏波形周期,图4中的O点可以是心脏射血期的开始点,A点可以是主动脉压力最高点,反映动脉内压力与容积的最大值。B点可以是左心室射血停止点,是潮波波峰(或称为反射波的波峰点),其反映动脉血管的张力、顺应性和外周阻力的大小。D点可以是潮波波谷点,即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分界点,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OA’段可以是脉搏波形的上升支。在动脉壁忽然扩展的时候,左心室射血,动脉血压快速升高,形成管壁扩张。心输出量、射血速度和阻力是影响上升支的幅度和斜率的主要因素,心输出量较多、射血速度较快、主动脉弹性越好、阻力越小,则斜率较大,波幅较高。反之,则斜率较小,波幅较低。
A’D’段可以是脉搏波形的下降支的前段。A’D’段主要是由于在心室射血一段时间后,射血速度开始降低,造成主动脉流向周围的血量大于流进主动脉的血量,大动脉由扩张变成回缩,动脉血压逐步变低形成的。
D’O’段可以是脉搏波形的下降支的后段,也可以称为重搏波。D’O’段主要是由于心室扩张,动脉血压不断降低,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反流形成的。D’O’段可以反映主动脉的功能状况,血管弹性和血液流动状态。
由于生理参数是基于PPG信号计算得到的,因此,PPG信号质量的高低影响着确定的生理参数准确性的高低。而PPG信号质量的高低与佩戴者佩戴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相关,换句话说,可穿戴设备与佩戴者之间的贴合压力(或称为佩戴压力)直接影响着PPG信号的质量。当佩戴者佩戴可穿戴设备较紧时,可穿戴设备与佩戴者的皮肤紧密贴合,保持一定贴合压力,以便于可穿戴设备中的PPG模组发射的光信号能够更好地射进佩戴者的皮肤组织内,从而获得有效的PPG信号,避免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皮肤组织之间存在较多空气间隙,导致皮肤表层或浅层的干扰光线被可穿戴设备中的PD探测到,形成噪声数据。并且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可以减少在运动场景下的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皮肤之间的相互位移造成的运动噪声数据,保证生理参数的检测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按压测量设备测量生理参数(如血压)。如图5所示,用户的手指放置在测量设备上,向下按压测量设备。在向下按压的过程中,测量设备中的PPG模组可以发射光信号,接收透过手指内血管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以得到相应的PPG信号。并且测量设备中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采集按压压力,以供利用PPG模组采集的PPG信号和按压压力,以供利用该按压压力和PPG信号,确定用户的生理参数。然而,手指向下按压的过程中,手指会用力,导致手指内部组织(如肌肉组肉)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会影响手指内血管内的血液的流动,从而影响光信号的传播,进而会影响PPG信号波形形态。并且,手指向下按压测量设备,测量设备与手指之间存在压力,该压力也会影响PPG信号波形形态。可见,两种因素同时会对PPG信号波形形态产生影响,并且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解耦,无法很好地确定适合该用户的按压压力,从而无法保证采集的PPG信号能够反映用户的实际身体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避免按压压力(或称为佩戴压力)和佩戴者手指内部组织发生变化这两种因素同时对PPG信号的波形形态造成影响,本申请中的可穿戴设备无法佩戴者按压该可穿戴设备后,才能进行生理参数的测量,可穿戴设备可以直接将光信号射入佩戴该可穿戴设备的腕部,进行生理参数的测量。并且考虑到佩戴压力直接影响着PPG信号的波形形态,从而影响着PPG信号的信号质量,在不同佩戴压力下,可穿戴设备所采集的PPG信号的波形形态不同,信号质量不同。当PPG模组与佩戴者的皮肤组织之间未贴合,或者贴合压力较小时,PPG模组采集到的PPG信号较弱,PPG信号的波形幅值较小(即脉搏搏动幅值小),PPG信号的信号质量较低。随着贴合压力逐渐增加,也即佩戴压力的逐渐增加,PPG模组发射的光线能够有效射入佩戴者的皮肤组织并反射回后被PPG模组接收,使得PPG模组采集到的PPG信号的波形形态较优(如波形幅值较大),从而使得PPG信号的信号质量较高。随着佩戴压力的继续增加,压力影响到皮肤内血管的搏动,使得搏动量不断受限导形成血管闭塞,PPG信号的波形幅值逐渐减小,PPG信号的波形形态重新变得较差,从而导致PPG信号的信号质量较低。例如,如图6所示,当佩戴压力较小时,PPG信号的波形幅值较小,PPG信号的波形类似直线。当佩戴压力较大时,PPG信号的波形幅值较大,PPG信号的波形是曲线。当佩戴压力过大时,PPG信号的波形幅值又变得较小,PPG信号的波形类似直线。可见,是存在较优的佩戴压力的。当佩戴者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佩戴压力是较优的佩戴压力时,可穿戴设备采集的PPG信号的波形形态较好,信号质量较高。
并且考虑到不同用户之间的身体情况存在差异性,导致不同用户适合的佩戴压力(即不同用户对应的较优佩戴压力)大小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用户适合的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不同。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确定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所对应的较优佩戴压力的方案。可穿戴设备可以引导佩戴者改变佩戴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以改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并且,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中的PPG模组检测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信号,并计算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信号的信号质量。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基于不同佩戴压力,以及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信号的信号质量生成佩戴压力与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曲线。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基于映射曲线,确定较高的信号质量,并将较高的信号质量对应的佩戴压力作为目标佩戴压力,以供可穿戴设备提示用户使用目标佩戴压力测量生理参数,保证生理参数测量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佩戴者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佩戴压力较小,导致可穿戴设备采集的PPG信号的信号质量较差,从而避免造成基于该PPG信号确定的生理参数与佩戴者的实际生理参数之间的误差较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示例性的,上述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能够采集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生理参数的设备。下面将结合图7,以该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对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7所示,智能手表200包括:相互连接的表体和腕带(或称为表带),其中表体可以包括前壳(图7未示出)、触摸屏210(又称触控面板)、显示屏220、底壳(图7未示出),以及处理器230、PPG模组240、存储器250、麦克风(Microphone,MIC)260、通信模块270、压力传感器281和加速度(acceleration,acc)传感器282和环境光感传感器283。尽管未示出,智能手表还可以包括电源、电源管理系统,天线、扬声器、加速计、陀螺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智能手表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手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分别对智能手表200的各功能组件进行介绍:
触控面板210,也称为触摸板,可收集手表用户在其上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 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响应的连接装置。
显示屏22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表的各种菜单。可选的,可以采用LCD、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220。进一步的,触控面板210可覆盖显示屏220,当触控面板210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2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2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屏220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210与显示屏220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表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210与显示屏220集成而实现手表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处理器230用于进行系统调度,控制显示屏、触摸屏,处理PPG模组240、传感器(如上述压力传感器281、加速度传感器282、环境光感传感器283)发送的数据等。其中,处理器230又可以称为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可以包括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可以处理数据等。
PPG模组240用于PPG信号的采集,PPG模组可以包括LED和PD,LED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组、PD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其中,可选地,上述LED和PD可以集成在智能手表200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压力传感器281用于检测佩戴压力。例如,当佩戴者佩戴智能手表时,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智能手表与佩戴者(如佩戴者的手腕)之间的贴合压力,也就是测量智能手表的佩戴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模组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是电信号,在将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230之前,需要进行模数转换,以将电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得处理器230能够直接处理模拟信号。一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PPG模组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不同的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AFE)。PPG模组可以通过连接的AFE,对PPG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连接的AFE,对压力值进行模数转换,提高不同器件的模数转换的效率。其中,PPG模组和其连接的AFE可以集成在一起,压力传感器可以和其连接的AFE集成在一起。
另一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压力传感器可以复用PPG模组连接的模拟前端,PPG模组可以通过连接的AFE,对PPG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压力传感器也可以通过PPG模组连接的AFE,对压力值进行模数转换,减少器件对智能手表的空间的占用,并且降低成本。
加速度传感器282用于检测智能手表的加速度。可选地,该加速度可以用于确定智能手表所处的场景,如是否处于运动场景、静止场景等。
环境光感传感器283用于检测智能手表所处环境的光照情况。
通信模块270,智能手表可以通过通信模块270与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交互信息。示例性的,通信模块27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可选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BT)模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手表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存储器250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2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数据,执行手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5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手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应理解,图示智能手表200仅仅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智能手表2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过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7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理参数的检测方案。可穿戴设备可以测量不同测量模式(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运动模式等)下的佩戴者的生理参数。为了提高生理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可穿戴设备可以提示佩戴者可以将智能手表调节至其所适合的松紧程度,以使可穿戴设备可以在该佩戴者所适合的佩戴压力下,进行PPG信号的采集,保证采集的PPG信号能够反映佩戴者的实际生理状况,保证PPG信号采集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确定的生理参数的准确性。
由于不同佩戴者所适合的佩戴压力可能不同,因此,可穿戴设备需要确定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所适合的佩戴压力(即目标佩戴压力)。可穿戴设备可以提示佩戴者调整可穿戴设备的松紧程度,不同松紧程度对应不同佩戴压力,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佩戴压力,并且通过底部的PPG信号检测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信号,从而可以得到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信号的信号质量。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信号的信号质量建立佩戴压力和PPG信号的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映射关系,确定较高的信号质量所对应的佩戴压力,得到佩戴者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并且,考虑到不同测量模式下的目标佩戴压力不同,例如,相较于静止模式下的测量模式,可穿戴设备处于运动模式下时,佩戴者(如佩戴者的手腕)的活动幅度较大,为了保持可穿戴设备的稳定性,可穿戴设备与佩戴者之间的贴合压力较大,相应的,运动模式下的目标佩戴压力可能会大于静止模式下的目标佩戴压力。又例如,静止模式下的不同测量模式所适合的目标佩戴压力可能不同,如血压测量模式下的目标佩戴压力可以是包括较高幅值的PPG信号所对应的佩戴压力,心率测量模式下的目标佩戴压力可以是较稳定的PPG信号所对应的佩戴压力。因此,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运动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确定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用户所触发的测量模式,从而可以在处于该测量模式下,建立佩戴压力和PPG信号的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供利用该映射关系,确定该测量模式所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下面将以上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理参数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智能手表接收操作1,该操作1用于触发智能手表进入测量模式1。
其中,测量模式1表示检测在静止状态下的生理参数1。
示例性的,生理参数1包括心率、血氧、血压和血糖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血氧生理参数可以为血氧饱和度。当然,生理参数1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生理参数,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示例性的,当用户想要智能手表测量某种生理参数时,用户可以在智能手表显示的界面上点击相关测量模式控件。响应于对该测量模式控件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可以进入相应的测量模式。当该测量模式属于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而不属于运动模式时,表明智能手表需要保持静止测量该测量模式所对应的生理参数。例如,用户点击如上述图2所示的心率测量模式控件20。响应于对该心率测量模式控件20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需要检测静止状态下的心率,智能手表进入心率测量模式。这里用户对该心率测量模式控件20的点击操作可以是上述操作1,心率测量模式可以是指上述测量模式1。
应理解,上述所列举的操作1仅为一种示例,该操作也可以为其它类型操作,如用户触发智能手表上的特定硬件以触发该智能手表进入测量模式1,本申请不对操作1的类型进行限制,只需其能够触发智能手表检测该智能手表的佩戴者的生理参数即可。
S402、响应于上述操作1,智能手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智能手表的加速度1。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上述操作1,智能手表可以先显示一个界面,该界面可以包括开始测量控件1。响应于用户对该开始测量控件1的点击操作,表明需要开始测量,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智能手表的加速度1。
S403、智能手表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模组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1,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佩戴压力1。
其中,佩戴压力(如佩戴压力1)表示智能手表与佩戴者的手腕之间的贴合压力。当佩戴者的手腕佩戴智能手表时,智能手表接触佩戴者的皮肤组织,产生相应的应变。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该应变,得到相应的贴合压力。
S404、智能手表计算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1的信号质量1。
在一些实施例中,PPG数据的信号质量(如上述信号质量1)可以包括时域特征质量和/或频域特征质量。其中,时域特征质量可以包括信噪比、频谱能量比、幅值和标准差等中的至少一个特征。当然,时域特征质量也可以包括其它时域特征,如最大值、最小值等,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频域特征质量可以包括频谱分布(如通过功率谱密度、能量谱密度表示)、频率均值、频率峰度中的至少一个特征。当然,时域特征质量也可以包括其它频域特征,如频率范围等,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和运动模式所对应的信号质量1不同。例如,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对应的信号质量1可以包括时域特征中的特征,运动模式所对应的信号质量1可以包括频域特征中的特征。或者,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和运动模式所对应的信号质量1相同。
静止状态下的各个测量模式所对应的信号质量1不同。例如,心率测量模式对应的信号质量1是信噪比,血压测量模式对应的信号质量1是幅值。或者,静止状态下的各个测量模式所对应的信号质量1均相同。例如,心率测量模式对应的信号质量1是幅值,血压测量模式对应的信号质量1也是幅值。
S405、智能手表判断信号质量1是否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采集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差,智能手表可以输出(如语音输出,和/或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正确佩戴智能手表,并且智能手表可以返回至上述S402,重新开始采集数据。示例性的,为了实现针对性的提示信息的输出,智能手表可以根据上述加速度1和佩戴压力1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以符合上述生理参数1的测量要求,智能手表可以执行S406-S408。
在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采集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好,智能手表可以开始确定在测量模式1下,适合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开始执行S40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号质量1包括一种特征。相应的,智能手表可以判断该特征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1。在该特征大于或等于该特征对应的质量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在该特征小于该特征对应的质量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例如,信号质量1可包括幅值。在幅值小于幅值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确定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否则,智能手表可以确定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号质量1包括多种特征。相应的,对于每种特征,智能手表可以判断该特征是否大于或等于该特征对应的阈值1。在存在至少一种特征大于或等于该特征对应的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确定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在各个特征分别小于对应的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确定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
例如,信号质量1包括信噪比和频谱能量比。在信噪比大于或等于信噪比阈值1,或者频谱能量比大于或等于频谱能量比阈值时,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在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1,且频谱能量比小于频谱能量比阈值时,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
或者,上述信号质量1包括多种特征。在各个特征分别大于或等于对应的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确定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否则,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仍是以信号质量1包括信噪比和频谱能量比为例,在信噪比大于或等于信噪比阈值1,且频谱能量比大于或等于频谱能量比阈值时,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大于或等质量阈值1。在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1,或者频谱能量比小于频谱能量比阈值时,智能手表确定信号质量1小于质量阈值1。
S406、在佩戴压力1小于压力阈值1,且加速度1小于加速度阈值1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1,该提示信息1提示请较紧佩戴。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可以判断佩戴压力1是否小于压力阈值1,以及判断加速度1是否小于加速度阈值1。在佩戴压力1小于压力阈值1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与佩戴者的皮肤之间贴合压力较小,智能手表的佩戴程度较松,智能手表可以输出上述提示信息1,以提示用户佩戴程度较松,需要较紧佩戴。示例性的,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1可以是语音输出提示信息1(如图11所示,智能手表语音输出佩戴程度松,请较紧佩戴的提示信息1),和/或,智能手表显示提示信息,如图12所示,智能手表显示佩戴程度松,请较紧佩戴的提示信息1。
在加速度1小于加速度阈值1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处于静止状态,符合测量模式1对于运动状态的要求,因此,智能手表可以无需输出关于提示保持静止的提示信息。
当然,还存在智能手表与佩戴者之间的贴合压力较大,智能手表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面将结合S407介绍该情况。
S407、在佩戴压力1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1,且加速度1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2,该提示信息2提示请保持静止。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佩戴压力1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1时,表明智能手表佩戴较紧,智能手表的佩戴程度合适,因此,智能手表可以无需输出关于提示佩戴松紧程度的提示信息。
在加速度1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运动程度较大,处于非静止状态,不符合测量模式1对于运动状态的要求,因此,智能手表可以输出提示信息2,以提示佩戴者测量上述生理参数1时,需要保持静止。可选地,智能手表可以语音输出和/或显示提示信息2。如图13所示,智能手表显示提示信息2。
当然,还存在智能手表与佩戴者之间的贴合压力较小,智能手表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面将结合S408介绍该情况。
S408、在佩戴压力1小于压力阈值1,且加速度1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3,该提示信息3提示请较紧佩戴,且请保持静止。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佩戴压力1小于压力阈值1,且加速度1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1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与佩戴者的皮肤之间贴合压力较小,且智能手表处于运动状态,则智能手表可以执行输出提示信息3,以提示佩戴者需要较紧佩戴,以及保持静止。
可选地,智能手表可以语音输出和/或显示提示信息3。如图14所示,智能手表显示提示信息3。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入测量模式1后,如果智能手表确定采集的PPG数据1的信号质量1较差,表明智能手表佩戴的松紧程度、运动状态可能不符合要求,智能手表可以进一步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佩戴压力确定不符合要求的具体原因,从而提示用户调整,例如,在佩戴压力较小时,提示用户需佩戴较紧,实现针对性提示,并且可以使佩戴者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使智能手表佩戴的松紧程度、运动状态均符合要求,保证PPG数据的采集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信号质量小于质量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重新获取加速度1、佩戴压力1和PPG数据1,以判断重新采集到的PPG数据1的信号质量1是否满足要求。在满足要求后,智能手表可以开始下文所述的S409。例如,如上述图10所示,智能手表在执行S406-S408中的任一步骤后,返回至S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仅是一种示例性,智能手表还可以通过其它类型的运动传感器采集的运动数据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例如,智能手表可以通过陀螺仪采集的角速度较大,以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另外,智能手表还可以通过多种运动传感器采集的运动数据是否大于运动阈值,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以实现智能手表的状态的准确判断。例如,智能手表可以在确定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1大于加速度阈值1,或陀螺仪采集的角速度1大于角速度阈值1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确定智能手表处于运动状态。
上面介绍了PPG数据1的信号质量1较差的情况,下面将继续介绍PPG数据的信号质量1较好的情况。
S409、智能手表显示界面1,该界面1包括压力曲线、控件1和引导提示信息1。其中,压力曲线对应的多个压力阶段。
其中,压力曲线引导佩戴者持续增加按压压力。控件1用于指示佩戴者当前施加的按压压力。引导提示信息1可以用于指示按照压力曲线,向下按压智能手表。
压力曲线(如图15所示)是上升曲线,其包括按压压力,也即佩戴压力的上下限。为了使佩戴者更清楚地获知如何按压,智能手表还可以引导提示信息1(如图15所示),以有效引导用户按照压力曲线,控制按压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佩戴压力过大或过小,会对佩戴舒适度造成影响,并且PPG数据的波形形态也会变得较差,因此,智能手表通过压力曲线将佩戴者施加的按压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使佩戴者施加的按压压力是持续增加的,避免增加过大或过小,保证佩戴压力的精细度,从而能够较精细地测量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
其中,可选地,上述界面初始显示时,也可以不包括上述控件1,而是在检测到佩戴者按压可穿戴设备后,根据当前按压压力显示上述控件1。
S410、智能手表获取每个压力阶段对应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2。
其中,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2,表明在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佩戴压力2属于该压力阶段所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1的情况下,采集到的PPG数据2。
可选地,上述控件1可以是红点(如上述图15所示)。佩戴者向下按压智能手表,也即施加垂直于智能手表底部的压力(如图16所示),当佩戴者施加的按压压力属于压力曲线所对应的佩戴压力区间时,智能手表可以将该控件1移动至该压力曲线上的佩戴者施加的按压压力所对应的位置,从而直观地展示用户当前施加的按压压力大小,是否符合要求。例如,智能手表将红点由图15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17所示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按压过程中,在控件1位于压力曲线之下时,表明用户施加的按压压力较小,可以显示增加压力提示信息,或者语音输出增加压力提示信息(如图18所示,智能手表语音输出“请增加按压压力”)。在控件1位于压力曲线之上时,表明用户施加的按压压力过大,可以显示降低压力提示信息,或者语音输出降低提示信息,实现按压压力的正确引导。
可选地,上述控件1是红点仅是一种示例,该控件1的颜色也可以是其它颜色,或者是其它图形,例如方形等。另外,上述控件1和压力曲线可以是不同颜色,例如,控件1是红色,压力曲线是绿色,使得能够清楚直观地提示用户所需施加的按压压力以及当前所施加的按压压力,从而引导用户正确施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佩戴者按压智能手表,上述界面1还可以包括按压位置指示信息,该按压位置指示信息指示用户手指放置位置。例如,按压位置指示信息可以包括食指放置位置(如上述图15所示的“食指”)和拇指放置位置(如上述图15所示的“拇指”),以指示佩戴者按压智能手表时的手指放置位置,如图19所示,佩戴者的拇指放置在拇指放置位置,佩戴者的食指放置在食指放置位置。基于此,通过手指稳定智能手表的表体,保持测量过程中的施加压力的稳定性,避免由于表体歪斜、翘曲造成的测量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界面1所包括的内容仅是一种示例,本申请不对其限制。例如,上述界面1可以不包括引导提示信息1,智能手表可以显示引导提示信息1,然后在显示包括压力曲线和控件1的界面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需要确定适合该智能手表的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因此,智能手表需要记录不同佩戴压力下的所采集到的PPG信号。智能手表可以引导佩戴者按照第1到N个压力阶段,持续增加按压压力。在按压压力(或称为佩戴压力2)属于某个压力阶段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1时,表明智能手表进入该压力阶段的测量,智能手表可以将该佩戴压力2作为该压力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并且可以输出保持当前按压程度提示信息以提示佩戴者停止按压,使得智能手表可以测量在该佩戴压力2下的PPG数据。
具体的,智能手表通过PPG模组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射光信号(如上述图16所示),该光信号进入佩戴者的皮肤内的血管中,经过反射后,被PPG模组中的光电二极管接收(如上述图16所示)。在经过时间1后,表明可以结束该压力阶段,进入下一个压力阶段,智能手表可以将该时间1内采集的PPG数据,作为该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也即作为该压力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所对应的PPG数据。在第N个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测量完成后,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结束测量的提示信息。
举例来说,上述时间1是3秒,N是2,第一个压力阶段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1是0.2N,第二压力阶段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是0.5N。智能手表开始引导用户持续增加按压压力。当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按压压力(即佩戴压力2)达到0.2N时,智能手表可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停止继续按压。智能手表采集PPG数据。在经过3秒后,智能手表可以将这3秒内采集的PPG数据作为第一个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2,也即作为0.2N对应的PPG数据2。
并且,智能手表可以继续输出开始下一阶段测量提示信息,以提示佩戴者开始第二个压力阶段,继续增加按压压力。当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按压压力达到0.5N时,智能手表可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停止继续按压。智能手表采集PPG数据。在经过3秒后,智能手表可以将这3秒内采集的PPG数据作为第二个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2,也即作为0.5N对应的PPG数据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力阶段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1是一个数值仅是一种示例,该预设佩戴压力1也可以是多个数值或者是一个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界面1还可以显示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如图15所示的PPG波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界面1还可以显示压力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如图15所示的0.2N。
S411、对于每个压力阶段,智能手表根据该压力阶段对应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2计算该压力阶段对应的信号质量2。
其中,信号质量2的计算过程可以参考上述信号质量1的计算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另外,信号质量2所包括的特征与信号质量1所包括的特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压力阶段对应的信号质量2后,还可以显示该信号质量2。或者,如上述图15所示,智能手表可以显示该信号质量2对应的信号质量指数(或称为信号质量分数),以使佩戴者清楚地获取该智能手表采集到的PPG数据的质量情况。
可选地,智能手表可以查找信号质量2对应的质量范围,并将该质量范围对应的信号质量指数作为该信号质量2对应的信号质量指数。
S412、智能手表基于各个按压阶段对应的信号质量2以及各个按压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生成信号质量与佩戴压力之间的映射曲线1。
其中,参照上述内容可知,按压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与该按压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是存在对应关系的。因此,智能手表可以得到不同佩戴压力2对应的信号质量2。之后,智能手表可以将每个佩戴压力2及其对应的信号质量2作为一个坐标。然后,智能手表可以将多个坐标映射在XY坐标系中。该XY坐标系中的轴1是佩戴压力,轴2是信号质量,轴1和轴2是X轴和Y轴中的不同坐标轴。例如,轴1是横轴,轴2是纵轴。
之后,智能手表可以对XY坐标系中的多个坐标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映射曲线1,该映射曲线1可以反映佩戴压力与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测量得到第i个阶段对应的PPG数据后,如果该PPG数据的波形特征消失,表明佩戴压力过大,因此,智能手表可以结束测量,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结束测量的提示信息。之后,智能手表可以利用第1至i个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以及信号质量2,生成映射曲线1。
可选地,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判断压力阶段对应的信号质量2是否小于质量阈值2,确定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的波形特征是否消失。具体的,在压力阶段对应的信号质量2小于质量阈值2的情况下,表明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过差,智能手表可以确定该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的波形特征消失。
在压力阶段对应的信号质量2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2的情况下,表明PPG数据的波形形态较好(如波形幅度较大),智能手表可以确定该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的波形特征未消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映射曲线1仅是信号质量与佩戴压力之间的映射关系(这里或称为映射关系1)的一种可能的表示形式,该映射关系1还可以通过其它形式表示,例如通过文件表示,该文件(如表格)可以包括多个佩戴压力2及每个佩戴压力2对应的信号质量。相应的,智能手表可以利用该表格中的数据确定目标佩戴压力。
可选地,在得到映射关系(如映射曲线)后,还可以通过界面的形式显示该映射曲线。
S413、智能手表将映射曲线1上的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3的信号质量所对应的佩戴压力作为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可选地,上述目标佩戴压力可以是一个压力区间,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413仅是智能手表根据映射曲线1确定目标佩戴压力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换句话来说,上述S413仅是智能手表根据映射关系1确定目标佩戴压力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智能手表还可以基于映射关系1,将最高的信号质量所对应的佩戴压力作为目标佩戴压力。例如,信号质量是幅值,映射关系1是映射曲线1,智能手表可以将映射曲线1上的最大幅值对应的佩戴压力作为目标佩戴压力。可以理解的是,最高的信号质量是大于上述质量阈值3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确定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后,可以保存该目标佩戴压力。可选地,智能手表还可以显示该目标佩戴压力,以使佩戴者获知适合的佩戴压力。
上面介绍了确定适合佩戴者的测量模式1所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的过程。由于佩戴者输入上述测量模式1,最终是想要测量生理参数1的。因此,一种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目标佩戴压力提示,该目标佩戴压力提示用于提示将佩戴压力达到目标佩戴压力。在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佩戴压力属于该目标佩戴压力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采集PPG数据,从而利用该PPG数据确定生理参数1,并输出该生理参数1。另一种情况下,一般来说,上述多个压力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中存在属于目标佩戴压力的佩戴压力2。因此,智能手表可以直接利用属于目标佩戴压力的佩戴压力2所对应的PPG数据确定生理参数1,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情况。
S414、智能手表基于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2,计算测量模式1对应的生理参数1。
S415、智能手表显示界面2,该界面2包括生理参数1。
示例性的,测量模式1是心率测量模式,生理参数1可以是心率,那么智能手表可以显示如上述图3所示的界面(即界面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上述操作1后,响应于该操作1,智能手表可以先判断是否存在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若不存在,智能手表可以执行上述S401-S415,以确定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若存在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无需执行上述S401-S415,可以输出目标佩戴压力提示,该目标佩戴压力提示用于提示将佩戴压力达到目标佩戴压力。例如,目标佩戴压力提示可以包括如图20所示的引导压力曲线、控件2和引导提示信息2,该引导压力曲线对应目标佩戴压力,控件2用于指示佩戴者当前施加的按压压力大小。引导提示信息2用于按照压力曲线,向下按压智能手表。
之后,智能手表在采集到的佩戴压力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时,开始采集PPG数据,保证PPG数据的采集准确性。然后,智能手表可以利用该PPG数据计算佩戴者的生理参数1,保证生理参数1确定的准确性。可选地,智能手表在采集到的佩戴压力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时,可以语音或通过黄佩戴者保持静止,即保持当前按压状态,停止继续按压。然后在该佩戴压力下,开始采集PPG数据。在经过设定时间后,停止采集,从而得到该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
其中,可选地,在采集到的佩戴压力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时,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相应的保持当前按压程度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需要保持静止,从而使得智能手表的佩戴压力保持不变。例如,保持当前按压程度提示信息可以是请保持4秒,以使智能设备可以在目标佩戴压力下,采集这4秒内的PPG数据。
可选地,若存在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判断当前采集到的佩戴压力是否属于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若属于目标佩戴压力,表明在该佩戴压力下,智能手表采集到的PPG数据的波形形态较好,智能手表可以开始采集PPG数据。若不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目标佩戴压力提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佩戴者按压智能手表的表体,改变智能手表的佩戴压力,从而智能手表能够在测量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并且由于智能手表是通过向佩戴该智能手表的手腕发射光线确定PPG数据的,该PPG数据仅受到佩戴压力,也即按压压力的影响,而不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PPG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需要确定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因此,智能手表在接收上述操作1后,可以无需采集佩戴压力1以及PPG数据1,并且无需判断信号质量1是否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1,而是可以直接利用加速度1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智能手表可以直接执行上述S409。如果未处于静止状态,智能手表可以直接提示保持静止。
上面介绍一种通过引导佩戴者增加智能手表的表体的按压压力,改变智能手表佩戴压力,以测量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从而利用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确定测量模式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的方式。然而,该方式需要佩戴者对施压过程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可操作性较低。下面将结合图21,继续介绍另一种确定目标佩戴压力的方法。如图21所示,该方法的过程如下:
S501、智能手表接收操作2,该操作2用于触发智能手表进入测量模式2。测量模式2表示检测在静止状态下的生理参数2。
其中,S501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01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测量模式2可以与上述测量模式1相同,也可以不同。
S502、智能手表显示界面3,该界面3包括输入控件1和开始测量控件2,输入控件1用于输入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
其中,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表示表示当前智能手表的表扣(如图22所示)所扣至的表带孔所对应的位置,即表示当前智能手表的佩戴位置。例如,如图22所示,智能手表的表带包括多个表带孔。佩戴者佩戴智能手表时,将智能手表的表带孔扣至表带上的第4个表带孔。之后,佩戴者输入上述操作2,智能手表可以显示界面3,佩戴者可以在界面3上的输入控件1内输入4。
应理解,第4个表带孔是以接近表体到远离表体的顺序为基准的,如果是以远离表体到接近表体的顺序为基准,那么佩戴者可以在输入控件1(或称为第二控件)内输入2。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上述界面3可以包括顺序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以那个顺序为基准确定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输入控件1表示能够输入字符的控件,如文本框等。
S503、响应于对开始测量控件2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获取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
S504、智能手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智能手表的加速度2。
S505、智能手表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模组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3,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3。
其中,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3表示在智能手表的佩戴位置是该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位置时,智能手表的佩戴压力。
S506、智能手表计算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3的信号质量3。
S507、智能手表判断信号质量3是否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4。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信号质量3小于质量阈值4的情况下,表明在当前佩戴状态下,智能手表采集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差,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正确佩戴智能手表。示例性的,为了实现针对性的提示信息的输出,智能手表可以根据上述加速度2和佩戴压力3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以符合上述生理参数2的测量要求,智能手表可以执行S508-S510。
在信号质量3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4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开始确定在测量模式2下,适合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开始执行S511。
其中,上述S503-S507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02-S405的实现过程。
S508、在佩戴压力3小于压力阈值2,且加速度2小于加速度阈值2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4,该提示信息4提示请较紧佩戴。
S509、在佩戴压力3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2,且加速度2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2的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5,该提示信息5提示请保持静止。
S510、在佩戴压力3小于压力阈值2,且加速度2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2的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6,该提示信息6提示请较紧佩戴,且请保持静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信号质量3小于质量阈值4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重新获取加速度2、佩戴压力2和PPG数据3,以判断重新采集到的PPG数据3的信号质量3是否满足要求。在满足要求后,智能手表可以开始下文所述的S511。例如,如上述图21所示,智能手表在执行S508-S510中的任一步骤后,返回至S504。
其中,上述S507-S510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06-S408,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511、智能手表输出保持静止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信号质量3满足要求时,智能手表可以开始测量当前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4。为了保证PPG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智能手表可以提示佩戴者保持静止。
S512、智能手表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模组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4,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4。
其中,佩戴压力4表示在智能手表的佩戴位置是该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位置时,智能手表的佩戴压力。可选地,智能手表在执行上述S505后,也可以不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佩戴压力4,而是可以直接将上述佩戴压力3作为该佩戴压力4。
可选地,智能手表也可以不执行上述S511,而是可以直接执行S512。
S513、在经过时间2后,智能手表计算该时间2内采集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4的信号质量4,得到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信号质量4。
可选地,在时间2内,智能手表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可以继续测量。如果未处于静止状态,智能手表可以返回至上述S5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信号质量3较好,表明智能手表的运动幅度很小,佩戴压力也比较大,时间2也比较短,因此,智能手表可以在企业不确定信号质量3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4时,无需执行S511,而是直接执行S512。
S514、智能手表显示界面4,该界面4包括提示信息7和开始测量控件3。该提示信息7用于提示扣紧一格。
其中,开始测量控件3指示已扣紧一格。
示例性的,在经过时间2后,智能手表可以输出提示信息7(或称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佩戴者本次测量完成,需扣紧一个表带孔,以提示下一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的测量。之后,当佩戴者已经扣紧后,可以点击上述开测控件3,以使智能手表获知佩戴压力发生改变,继续进行PPG数据和佩戴压力的测量。
可选地,上述输出提示信息7是指,智能手表可以语音输出提示信息7或显示提示信息7(如图23所示的“请扣紧一格”便是该提示信息7)。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手表也可以不通过显示界面4提示佩戴者调整表带,而是语音输出提示信息7。佩戴者在扣紧一格后,可以输入特定操作,该特定操作用于触发智能手表开始测量扣紧一格后的PPG数据。该特定操作可以是智能手表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佩戴者自定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佩戴压力确定佩戴者是否已扣紧一格。在采集的佩戴压力增加后,智能手表可以确定佩戴者已经扣紧一格。基于此,智能手表可以不显示上述界面4。在确定佩戴者已经扣紧一格后,可以执行下文S515中的智能手表显示界面5。
S515、响应于对开始测量控件3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显示界面5,该界面5包括提示信息8、确认控件和拒绝控件,该提示信息8指示佩戴是否过紧。
其中,上述确认控件指示佩戴过紧。确认控件用于触发智能手表结束测量。
拒绝控件指示佩戴不会过紧。拒绝控件用于触发智能手表继续获取PPG数据和佩戴压力。为了保证佩戴舒适性,智能手表可以判断对于佩戴者来说,佩戴是否已经过紧。如果不是过紧,智能手表可以继续进行PPG数据和佩戴压力的测量,则可以执行S516。
如果已经过紧,可以结束测量,智能手表可以确定目标佩戴压力,则可以执行S517。
可选地,上述提示信息8又可以称为第二提示信息,上述拒绝控件可以称为第一控件。
另外,也可以通过其它操作执行上述拒接控件或确认控件的功能。
S516、响应于对拒绝控件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返回至上述S504。
举例来说,在测量完成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是4时的佩戴压力4和PPG数据4后。智能手表扣紧一格。在佩戴者点击拒绝控件后,表明佩戴者已经将表带扣紧一格,智能手表响应于对拒绝控件的点击操作,继续测量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是3时的佩戴压力4和PPG数据4。
S517、响应于对确认控件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基于已经测量过的各个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4以及各个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信号质量4,生成信号质量与佩戴压力之间的映射曲线2。
可选地,响应于对确认控件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也可以直接返回至上述S514,实现目标佩戴压力的快速确定。
S518、智能手表将映射曲线2上的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5的信号质量所对应的佩戴压力作为测量模式2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其中,上述S517-S518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12-S413的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为了方便理解,表带孔数量可以相当于上述压力阶段,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4可以相当于上述压力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2,表带孔数量对应的PPG数据可以相当于上述压力阶段对应的PPG数据2。
S519、智能手表输出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
可选地,上述目标佩戴压力可以是一个压力区间,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压力。当目标佩戴压力是一个压力时,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或称为目标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可以是与目标佩戴压力相差最小的佩戴压力4所对应的表带孔数量。当目标佩戴压力是多个压力时,对于每个目标佩戴压力,该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可以是与该目标佩戴压力相差最小的佩戴压力4所对应的表带孔数量。
当目标佩戴压力是压力区间时,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可以是压力区间中压力所对应的表带孔数量。例如,压力区间包括压力A,该压力A与一个佩戴压力4相同,因此,该压力A对应的表带孔数量实际是指该佩戴压力4对应的表带孔数量。
本申请中,智能手表语音输出或显示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提示佩戴者测量生理参数2时,可以将表扣扣至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所对应的表带孔,使得智能手表的佩戴压力是适合佩戴者的,从而使得在该佩戴压力下采集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高,能够有效反映佩戴者的实际身体状态,保证PPG数据的准确性。
S520、智能手表基于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4,计算测量模式2对应的生理参数2。
S521、智能手表显示界面6,该界面2包括生理参数2。
其中,上述S520-S521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14-S415的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上述操作2后,响应于该操作2,智能手表可以先判断是否存在测量模式2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若不存在,智能手表可以执行上述S520-S521,以确定测量模式2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若存在测量模式2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直接输出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以提示将表扣扣至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所对应的表带孔。
智能手表在采集到的佩戴压力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时,佩戴者已经调整表带的佩戴位置,开始采集PPG数据,保证PPG数据的采集准确性。然后,智能手表可以利用该PPG数据计算佩戴者的生理参数2,保证生理参数2确定的准确性。
其中,可选地,在采集到的佩戴压力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时,智能手表可以输出保持静止提示信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智能手表可以利用该时间内采集的PPG数据确定生理参数2。
可选地,若存在测量模式2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判断当前采集到的佩戴压力是否属于测量模式2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若属于目标佩戴压力,表明在该佩戴压力下,智能手表采集到的PPG数据的波形形态较好,智能手表可以开始采集PPG数据。若不属于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输出上述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501-S519介绍了在表带存在表带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所扣的表带孔数量表示智能手表的佩戴位置,以通过调整表带孔数量来确定目标佩戴压力的过程。当然,也存在表带不存在表带孔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测量当前佩戴位置对应的PPG数据和佩戴压力。之后,智能手表可以提示佩戴者扣紧表带。在佩戴者扣紧后,智能手表判断是否佩戴过紧。在佩戴未过紧时,智能手表可以继续测量当前佩戴位置对应的PPG数据和佩戴压力。在佩戴过紧时,智能手表可以结束测量,利用已经测量的佩戴位置对应的佩戴压力和已经测量的佩戴位置对应的PPG数据,确定信号质量与佩戴压力之间的映射曲线,从而智能手表利用该映射曲线确定目标佩戴压力。具体的,表带不存在表带孔的情况下,智能手表确定目标佩戴压力的过程可以参考S501-S519的相关内容。
上面介绍了静态场景下的生理参数的测量的内容,当然,佩戴者在运动场景中,也经常使用智能手表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为了保证运动场景下的生理参数的检测的准确性,智能手表也需要确定运动场景下的适合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下面将结合图24,介绍运动场景下的目标佩戴压力的确定过程。
S601、智能手表接收操作3,该操作3用于触发智能手表进入测量模式3。测量模式3表示检测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参数3。
示例性的,测量模式3表示运动模式,例如,跑步模式(如室内跑步模式、室外跑步模式)、步行模式、瑜伽模式、爬山模式、帆船模式、游泳模式等。
上述生理参数3可以包括心率或其它生理参数。
S602、智能手表显示界面7,该界面7包括输入控件2和开始测量控件4,输入控件2用于输入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
S603、响应于对开始测量控件4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获取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
S604、智能手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智能手表的加速度3。
S605、智能手表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模组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5,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5。
S606、智能手表计算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5的信号质量5。
S607、智能手表判断信号质量5是否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6。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信号质量6小于质量阈值4的情况下,表明在当前佩戴状态下,智能手表采集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差,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正确佩戴智能手表。示例性的,为了实现针对性的提示信息的输出,智能手表可以根据上述加速度3和佩戴压力5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以符合上述生理参数3的测量要求,智能手表可以执行S608-S610。
在信号质量5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6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开始确定在测量模式3下,适合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智能手表可以开始执行S611。
S608、在佩戴压力5小于压力阈值3,且加速度3大于或等于加速度阈值3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9,该提示信息9提示请较紧佩戴。
S609、在佩戴压力5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3,且加速度3小于加速度阈值3的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10,该提示信息10提示请进行对应运动。
举例来说,上述测量模式3是跑步模式,提示信息10可以是请进行跑步。
S610、在佩戴压力5小于压力阈值3,且加速度3小于加速度阈值3的情况下,智能手表输出提示信息11,该提示信息11提示请较紧佩戴,且请进行对应运动。
其中,上述S608-S610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06-S408,只不过由于S406-S408对应静止状态下,而S608-S610是对应运动状态,因此,利用加速度3判断智能手表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S611、智能手表输出保持运动提示信息。
S612、智能手表通过PPG模组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6,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6。
可选地,智能手表也可以不执行上述S611,而是可以直接执行S612。
S613、在经过时间3后,智能手表计算该时间3内采集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数据6的信号质量6,得到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信号质量6。
S614、智能手表显示界面8,该界面8包括提示信息12和开始测量控件5。该提示信息12用于提示扣紧一格。
S615、响应于对开始测量控件5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显示界面9,该界面9包括提示信息13、确认控件和拒绝控件,该提示信息13指示佩戴是否过紧。
其中,上述确认控件指示佩戴过紧。确认控件用于触发智能手表结束测量。拒绝控件指示佩戴不会过紧。
拒绝控件用于触发智能手表继续获取PPG数据和佩戴压力。
S616、响应于对拒绝控件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返回至上述S604。
举例来说,在测量完成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是4时的佩戴压力4和PPG数据4后。智能手表扣紧一格。在佩戴者点击确认控件后,表明佩戴者已经将表带扣紧一格,智能手表响应于对确认控件的点击操作,继续测量当前所扣的表带孔数量是3时的佩戴压力4和PPG数据4。
S617、响应于对确认控件的点击操作,智能手表基于已经测量过的各个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佩戴压力6以及各个表带孔数量对应的信号质量6,生成信号质量与佩戴压力之间的映射曲线3。
S618、智能手表将映射曲线3上的大于或等于质量阈值7的信号质量所对应的佩戴压力作为测量模式3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
S619、智能手表输出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孔数量。
S620、智能手表基于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PPG数据6,计算测量模式3对应的生理参数2。
S621、智能手表显示界面10,该界面10包括生理参数3。
示例性的,上述界面10还可以包括运动时间和或运动热量等。
其中,运动场景下的目标佩戴压力的确定以及生理参数的测量可以参考上述静止场景下的目标佩戴压力的确定以及生理参数的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面介绍了不同测量模式存在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当然,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可以设置为相同的目标佩戴压力,在测量完成静止状态下的一个测量模式后,当佩戴者触发其它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后,可以直接提示佩戴者将佩戴压力调整至目标佩戴压力。例如,上述测量模式2和上述测量模式1不同,在确定测量模式1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后,当佩戴者输入上述操作2后,智能手表可以直接提示将佩戴压力调整至目标佩戴压力(如提示佩戴者将表扣扣至目标佩戴压力对应的表带扣数)。
或者,各个测量模式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相同。示例性的,上述静止状态下的测量模式和运动模式对应的目标佩戴压力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得到生理参数后,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将该生理参数保存在智能手表本地,也可以向其它设备发送。例如,如图25所示,智能手表通过智能手表中的通信模块,将血压发送至手机,之后,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在接收到血压后,可以将该血压发送给手机中的控制模块。之后,该控制模块可以将血压保存至手机中的存储模块,和/或,通过显示模块显示该血压。手机还可以包括其它模块,如图25所示的触摸模块。
上面介绍了智能手表确定适合佩戴者的目标佩戴压力的确定过程,以及生理参数的测量过程。下面将继续介绍上述智能手表的可能的结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PPG模组可以和压力传感器集成在PCB电路板上。其中,PPG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PD和至少一组LED。其中,PD和LED具备光学窗口,LED发射的光线可以通过光学窗口,射入佩戴者的皮肤,光线进入皮肤通过散射后,部分被反射出皮肤,反射的光线进入PD光学窗口,被PD接收形成电信号,以得到PPG信号。
其中,可选地,上述每组LED可以包括绿光、红光、和红外光这3种类型的光源,或者,每组LED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发射红光、绿光和红外光的三色合一的LED。当然,本申请不对LED发射的光线的波长范围进行限定,用于PPG信号的采集的波长范围可以包括可见光波长范围和不可见光波长范围。另外,本申请不对每组LED所包括的发光光源的数量进行限定。
其中,上述光学窗口可以是透明窗口。光学窗口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C、PMMA、玻璃、蓝宝石等光学透明材料。或者,对于不可见光(如近红外光),也可以使用能够透过不可见光的非透明光学材料,例如,LED发射的光包括近红外光,那么光学窗口的材料可以是能够透过近红外光的非透明光学材料。
上述PD、LED和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和在PCB上的位置可以灵活设置。下面将结合几个可能的示例,介绍PD、LED和压力传感器的可能的位置和数量。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26或图27所示,上述光电二极管(即PD)的数量可以是3个,发光二极管(即LED)的数量可以与光电二极管相同,也是3组,压力传感器的数量是1个。LED和PD间隔排布,呈圆圈包围状。压力传感器可以位于圆圈的中间,如中心位置。其中,可选地,LED和PD可以间隔,且交替排布。其中,图27所示的结构可以是图26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
如图28所示,压力传感器上方设置有软性材料件,表体后壳(或称为表体底壳)设有开口,该软性材料件穿过该开口。当佩戴者佩戴智能手表时,表体后壳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产生压力,压力通过软件材料件传递至压力传感器,使得压力传感器得到当前佩戴压力。一种情况下,表体后壳的第一面呈凸形,该第一面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该开口位于第一面的中心处(即突起中心)。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可以位于中心处的下方,使得表体后壳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力能够有效通过软件材料件传递至压力传感器,保证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的准确性。
另一种情况下,上述表体后壳的第一面(即外表面)呈平面,软件材料件可以适当高于第一面,使得表体后壳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力能够有效通过软件材料件传递至压力传感器,保证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的准确性。其中,软件材料件与第一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其中,可选地,上述软性材料件的材料是指能够进行力传递的材料,例如,软件材料件的材料可以是柔性树脂、橡胶、硅胶等。
可选地,如上述图28所示,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之间可以设置有挡光墙,避免LED发射的光线直接被PD检测到,影响生理参数的检测。
在该示例中,压力传感器位于呈圆圈排布的PPG模组的中心位置,可以保证压力值确定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目标佩戴压力确定的准确性,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在该示例中,上述压力传感器、LED和PD的数量仅是一种示例。压力传感器、LED和PD也可以是其它数量,本申请不对其限制,只需均大于1即可。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29所示,上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3,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3组,光电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1个。压力传感器以圆周阵列形式分布在PCB上,LED也以圆周阵列形式分布在PCB上。压力传感器和LED位于同一圆周,间隔排布。PD器件放置在圆周中心位置。相应的,表体后壳上设置有3个开口,每个压力传感器上方置有软件材料件,软性材料件与开口一一对应,每个软件材料件穿过对应的开口。当佩戴者佩戴智能手表时,3个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检测到压力值。智能手表可以根据压力值的分布情况,判断智能手表受压是否均衡,确定智能手表是否佩戴异常(如出现歪曲问题),从而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保证佩戴准确性,进而提高测量精度。示例性的,智能手表计算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在存在差值小于预设差值1的情况下,表明智能手表受压不均衡,智能手表可以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提示请正确佩戴智能手表。
其中,可选地,压力传感器和LED可以间隔,且交替排布。
另外,上述压力传感器和LED间隔排布,位于同一圆周上仅是一种示例,LED也可以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外侧,或者LED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上述压力传感器、LED和PD的数量仅是一种示例。压力传感器、LED和PD也可以是其它数量,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30所示,上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6,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3组,PD的数量可以是4个。6个压力传感器以圆周阵列形式分布在PCB上,3个PD和3组LED位于同一圆周,间隔排布。压力传感器位于LED和PD的外侧。
可选地,PD和LED所分布的圆周内部(如上述图30所示的圆周中心)还可以设有1个PD,以便于更好地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
相应的,表体后壳上设置有6个开口,每个压力传感器上方置有软件材料件,软性材料件与开口一一对应,每个软件材料件穿过对应的开口。
其中,可选地,PD和LED可以间隔,且交替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上述压力传感器、LED和PD的数量仅是一种示例。压力传感器、LED和PD也可以是其它数量,本申请不对其限制,只需均大于1即可。另外,压力传感器位于LED和PD的外侧仅是一种示例,LED也可以位于LED和PD的内侧。
在该示例中,压力传感器位于PPG模组的测量区域的外围,PPG模组位于内圈,可以不限制PPG模组中的PD和LED的数量。外围空间较大,压力传感器布置较为方便,当压力传感器的布置数量是多个时,可以有效测量智能手表是否受压均衡。另外,圆周中心的位置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测量,因此,可以在圆周中心的位置上放置PPG模组中的器件,如上述PD。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31所示,上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1,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4组,光电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是4个。4个PD和4组LED位于同一圆周,间隔排布。压力传感器可以位于圆周中心。
压力传感器上方设置有软性材料件,表体后壳设有开口,该软性材料件穿过该开口。
应理解,压力传感器位于圆周中心的位置仅是一种示例,压力传感器可以位于圆周中其它位置,本申请不对其限制。
在该示例中,相较于图27所示的LED和PD的数量,通过设置较多的LED,增加了PPG信号通道,并且通过设置较多的PD,可以使PD采集到较多的同光路路径的PPG信号,提高PPG信号的采集质量。
其中,可选地,PD和LED可以间隔,且交替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6-图31所示的LED、PD和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以及分布位置仅是一种示例,三者的位置、数量可以互换,本申请不对其限制。另外,上述所述的圆周仅是一种示例,只需呈周向形式分布即可。
在上述一种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均是通过位于压力传感器的软性材料件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实现力学传递,因此,需要在智能手表的表体后壳上开口后安装粘接穿过该开口的软性材料件的结构件,或者通过一体化注塑工艺实现穿过该开口的软件材料件与表体后壳的连接,以实现软件材料件的固定,并且保证智能手表的防水功能不受影响。可见,该一种实施例的设计方式对智能手表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因此,可以直接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表体后壳的下方。当表体后壳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时,压力传感器能够通过表体后壳的应变来实现佩戴压力的检测。下面将介绍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表体后壳的两种可能的设计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图32所示,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表体后壳的第二面,该第二面与第一面是表体后壳的不同两面,第二面是表体后壳的内表面,第一面是表体后壳的外表面。第一面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压力传感器可以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示例性的,上述表体后壳包括透镜(或称为PPG透镜)。上述压力传感器和表体后壳的透镜可以通过胶体粘接,其可以感应到表体后壳的应变,识别到压力值。
可选地,如上述图32所示,压力传感器通过柔性新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与印刷电路板进行点连接。
可选地,如上述图32所示,可选地,如上述图32所示,上述表体后壳还可以包括边框和透镜。上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位于边框与透镜的连接处的内侧。例如,压力传感器与该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距离。当透镜发生应变时,相较于透镜上的其它位置,边框与透镜的连接处的应变程度是较大的,因此,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靠近该连接处的位置时,能够有效地感应PPG透镜的应变,保证佩戴压力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可选地,如上述图32所示,上述透镜可以位于边框的台阶槽上。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压力传感器是薄膜压力传感器。如图33所示,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薄膜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表体后壳的第二面。该第二面与第一面是表体后壳的不同两面,第二面是表体后壳的内侧,第一面是表体后壳的外侧。第一面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薄膜压力传感器可以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上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位于光电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的上方。为了降低薄膜压力传感器对PPG模组的光信号收发功能的影响,薄膜压力传感器可以是使用全透明材料。
或者,薄膜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开窗定制化设计,位于PPG模组上方的薄膜压力传感器上的位置呈开口设计,但对工艺要求较高。
其中,可选地,上述透镜(或PPG透镜)仅是一种背盖的可能设计,该背盖也可以是其它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可穿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可穿戴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可穿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可穿戴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支持检测佩戴者的生理参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第一生理参数检测模式;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输出至少一次提示信息,响应所述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佩戴者调整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所述测量数据包括佩戴压力以及所述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一次佩戴操作对应一次提示信息,不同佩戴操作对应的佩戴压力不同;
基于所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目标佩戴压力下的第一生理参数,所述目标佩戴压力包括所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中的数据质量大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的生理特征数据所对应的佩戴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至少一次提示信息,响应所述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包括:
按照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至少一次提示信息,响应所述佩戴者的所述至少一次佩戴操作,直至所述佩戴压力达到预设条件,得到所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所述佩戴压力与所述表带的佩戴松紧度相关;所述佩戴操作包括调整所述表带的佩戴松紧度;
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调整所述表带的佩戴松紧度;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无法继续调整所述表带的佩戴松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多个表带孔和表扣,所述佩戴压力与所述表扣所卡入的表带孔相关,所述佩戴操作包括将所述表扣卡入表带孔;
所述按照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至少一次提示信息,响应所述佩戴者的所述至少一次佩戴操作,直至所述佩戴压力达到预设条件,得到所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包括: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指示降低所述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
响应于所述佩戴者的佩戴操作,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包括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指示是否无法继续调整佩戴位置;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控件的触发操作,采集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响应于继续调整佩戴位置的操作,再次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述再次输出的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小于上一次输出的第一提示信息所指示的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
响应于无法继续调整佩戴位置的操作,得到所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包括第二控件;
接收在所述第二控件内输入的初始表扣所卡入的表带孔数量;
响应于第二操作,采集当前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目标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其中,所述目标表扣卡入的表带孔数量是目标佩戴压力所对应的表带孔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佩戴状态;所述佩戴状态包括是否正确佩戴;
在检测到所述佩戴状态为未正确佩戴的情况下,输出第三提示信息,所述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正确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响应所述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佩戴状态为正确佩戴的情况下,响应佩戴者的至少一次佩戴操作,得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佩戴状态,包括:
在初始测量得到的第一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小于第二预设质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佩戴状态为未正确佩戴;
在初始测量得到的第一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质量阈值的情况下,则所述佩戴状态为正确佩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在预设场景中进行生理参数检测,所述预设场景包括静止场景或者运动场景;
在所述预设场景为静止场景的情况下,若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运动数据小于第一预设运动阈值,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佩戴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
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运动阈值,且所述第一佩戴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指示保持静止;
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运动阈值,且所述第一佩戴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且保持静止;
在所述预设场景为运动场景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运动阈值,且所述第一佩戴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
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运动阈值,且所述第一佩戴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佩戴压力阈值,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指示进行运动;
若所述第一运动数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运动阈值,且所述第一佩戴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指示将佩戴程度调紧,且进行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压力与所述佩戴者按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力度相关;所述佩戴操作包括按压所述可穿戴设备;所述至少一组测量数据包括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以及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所述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特征数据表示在佩戴压力达到所述预设阶段所对应的预设佩戴压力时采集的特征数据;
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佩戴者按压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已得到N个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或者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小于第三预设质量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以及所述预设阶段对应的佩戴压力下的生理特征数据的数据质量,得到佩戴压力与生理特征数据的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佩戴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第二生理参数检测模式;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生理参数检测过程中,输出第四提示信息,所述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调整至所述可穿戴设备已保存的目标佩戴压力;
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达到所述目标佩戴压力的情况下,采集第二生理特征数据;
显示第四界面,所述第四界面包括第二生理参数,所述第二生理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二生理特征数据确定的。
13.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表体和表带,所述表体包括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模组、压力传感器、材料件和电路板;PPG模组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表体壳体内,所述材料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所述材料件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端面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或者所述材料件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PG模组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二极管PD;
多个第一器件和多个第二器件在第三器件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器件是LED,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压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LED,所述第三器件是PD;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LED。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器件在所述第三器件的周向上间隔且交替排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PG模组包括LED和PD;
多个第一器件在所述表体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多个第二器件和多个第三器件在所述表体的周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多个第二器件和多个第三器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器件的周向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器件是LED,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压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LED,所述第三器件是PD;
或者,所述第一器件是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器件是PD,所述第三器件是LED。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三器件之间限定出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器件;所述第四器件是所述第一器件、第二器件或第三器件。
18.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表体和表带,所述表体包括PPG模组、压力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PPG模组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表体底壳的背盖的内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背盖与所述表体底壳的边框的连接处的内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薄膜传感器。
2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PPG模组、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PPG模组、压力传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PPG模组用于采集PPG数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佩戴压力;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图像,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可穿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715988.5A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7398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5988.5A CN117398075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5988.5A CN117398075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8075A true CN117398075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9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5988.5A Pending CN117398075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807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27090U (zh) * 2018-01-31 2018-10-30 中科华智(深圳)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壳体结构以及智能手表
CN111867449A (zh) * 2018-03-0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人体生理参数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19024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CN113440118A (zh) * 2020-03-27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ppg信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7185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佩戴松紧程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穿戴设备
CN114631778A (zh) * 2020-12-16 2022-06-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336981A (zh) * 2022-08-24 2022-11-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组件
CN218074996U (zh) * 2022-06-29 2022-12-20 合肥鲸鱼微电子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6421142A (zh) * 2022-01-04 2023-07-14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
KR20230138129A (ko) * 2022-03-23 2023-10-05 주식회사 피앤씨솔루션 음성 인식을 이용한 스트랩 사이즈 자동 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증강현실 글래스 장치 및 증강현실 글래스 장치를 위한 음성 인식을 이용한 스트랩 사이즈 자동 조절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27090U (zh) * 2018-01-31 2018-10-30 中科华智(深圳)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壳体结构以及智能手表
CN111867449A (zh) * 2018-03-0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人体生理参数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440118A (zh) * 2020-03-27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ppg信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7185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佩戴松紧程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穿戴设备
CN11219024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CN114631778A (zh) * 2020-12-16 2022-06-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421142A (zh) * 2022-01-04 2023-07-14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
KR20230138129A (ko) * 2022-03-23 2023-10-05 주식회사 피앤씨솔루션 음성 인식을 이용한 스트랩 사이즈 자동 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증강현실 글래스 장치 및 증강현실 글래스 장치를 위한 음성 인식을 이용한 스트랩 사이즈 자동 조절 방법
CN218074996U (zh) * 2022-06-29 2022-12-20 合肥鲸鱼微电子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5336981A (zh) * 2022-08-24 2022-11-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433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EP3566036B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force resistive sensor array
US10265024B2 (en) Sensor system for heart rate measurement per axis of shared orientation
US20140213917A1 (en) Waterproof heart rate measuring apparatus
KR20150142310A (ko) 와치형 이동 단말기
US20150297145A1 (en)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generation based on bioimpedance signals
US201803687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 user
AU20153414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cal isolation in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KR20200054719A (ko) 혈압 캘리브레이션 시점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US11246500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JP6706465B2 (ja) バイタル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US20150359491A1 (e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determination based on signal correlation
KR102594403B1 (ko) 생체 특징 정보의 검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12426141B (zh) 血压检测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6419879B (zh) 基于桡动脉生物传感器技术的血压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US202100852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information
CN117398075A (zh)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4424933B (zh) 基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pwv检测方法和装置
JP2016198193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生体情報測定方法
WO2024021679A1 (zh) 可穿戴设备的血压测量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N11075506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4021680A1 (zh) 可穿戴设备的血压测量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N219146933U (zh) 一种智能指环
US202303098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lood pressure
EP4039183B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