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6933U - 一种智能指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指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6933U
CN219146933U CN202223279224.XU CN202223279224U CN219146933U CN 219146933 U CN219146933 U CN 219146933U CN 202223279224 U CN202223279224 U CN 202223279224U CN 219146933 U CN219146933 U CN 219146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earing
free e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92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92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6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6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6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指环,包括佩戴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戒托,一端连接于第一自由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自由端,戒托与佩戴部一起限定出佩戴腔,佩戴腔用于供手指插设;和电子组件,设置于戒托。通过将电子组件设置在戒托上,相比于将电子组件设置在佩戴部上,可以有效节省佩戴部的空间,也即佩戴部的厚度可以做得更薄,从而使得佩戴有智能指环的手指可以与相邻的手指正常并拢,减少用户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体验。将电子组件集成在戒托上,也能便于智能指环中电子组件的组装。此外,通过采用戒托与佩戴部一起限定出佩戴腔的结构,即戒托也作为限定佩戴腔的构件,可以使得智能指环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指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指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指环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指环佩戴在用户的手指上,可用于对佩戴者进行运动监测、睡眠追踪、血压测量等,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
然而,常规的智能指环由于内部器件(内部器件包括电池、PCB、FPC、传感器等)沿指环的周圈布置,导致智能指环的厚度以及外径要大于传统的普通戒指,使得正常情况下手指无法很好地并拢,造成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指环,可以提高智能指环的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指环,包括:
佩戴部,所述佩戴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
戒托,所述戒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戒托与所述佩戴部一起限定出佩戴腔,所述佩戴腔用于供手指插设;和
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戒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指环,通过佩戴部可以佩戴在手指上,设置戒托可以起到安装电子组件的作用,诸如电子组件可以是传感器等能进行运动监测、睡眠追踪、血压测量等功能的元器件。通过将电子组件设置在戒托上,相比于将电子组件设置在佩戴部上,可以有效节省佩戴部的空间,也即佩戴部的厚度可以做得更薄,从而使得佩戴有智能指环的手指可以与相邻的手指正常并拢,减少用户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体验。将电子组件集成在戒托上,也能便于智能指环中电子组件的组装。此外,相比于佩戴部整体呈环状以形成佩戴腔的结构,本申请通过采用戒托与佩戴部一起限定出佩戴腔的结构,即戒托也作为限定佩戴腔的构件,可以使得智能指环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指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指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智能指环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的柔性电路板和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佩戴部和戒托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智能指环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直接佩戴在用户的手指上。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需求逐渐提高,智能指环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还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因此智能指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智能指环相应的功能,智能指环需要集成各种功能器件,诸如功能器件包括电池、处理器、传感器等,相关技术中,功能器件沿指环的周圈布置,即功能器件设置在指环的环体,如此,导致指环的环体厚度较大,环体的外径大于传统的普通戒指,佩戴后使得手指无法很好地并拢,造成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基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指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指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智能指环的爆炸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指环100,智能指环100可以包括佩戴部10、戒托20和电子组件30,戒托20连接于佩戴部10,电子组件30设置于戒托20。其中,智能指环100可以通过佩戴部10佩戴在手指上,设置戒托20可以起到安装电子组件30的作用,其中,电子组件30可以是传感器等能进行运动监测、睡眠追踪、血压测量等功能的元器件,示例性的,电子组件30还可以包括电池32和处理器33,传感器31和处理器33分别与电池32电连接,电池32可以为传感器31和处理器33提供电量,传感器31用于检测人体信息,传感器31与处理器33电连接,以使得传感器31检测到的人体信息能够传输到处理器33,由处理器33进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指环100通过将电子组件30设置在戒托20上,相比于将电子组件30设置在佩戴部10上,可以有效节省佩戴部10的空间,也即佩戴部10的厚度可以做得更薄,从而使得佩戴有智能指环100的手指可以与相邻的手指正常并拢,减少用户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体验。诸如佩戴部10的厚度可以在0.5毫米至3毫米之间,与传统戒指(即非智能戒指)的厚度大致相同,用户体验感更好,更易于被用户接受。此外,将电子组件30集成在戒托20上,也能便于智能指环100中零部件的组装。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护设置在戒托20上的电子组件30,智能指环100还可以包括盖体40,盖体40盖设于戒托20以罩设电子组件30。如此,在盖体40的保护下,可以防止电子组件30被损坏。
还可以理解的,盖体4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戒托20上,也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戒托20上,当然,盖体40还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固定于戒托20上,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盖体40作为智能指环100的外观主体,其可以采用玉石或者翡翠珠宝等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玻璃或者塑料制成。盖体40可以设置成球面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规则或者不规则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40还可以包括主体部和显示屏,主体部盖设于戒托20,显示屏设于主体部朝向戒托20的一侧,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显示屏与电子组件30电连接,诸如与处理器33电连接,从而可以显示各种信息,诸如,可以显示传感器31所检测到的人体信息(例如心率和/或血氧信息等),也可以显示时间等功能信息,显示屏还可以采用具有触屏控制功能的屏幕,既可以显示时间等功能信息,也可以进行触屏操作以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功能,诸如时间的设定或者其他功能的选择。
还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可以覆盖整个主体部,以提高显示面积,也可以是显示屏仅覆盖主体部的一部分,诸如覆盖主体部的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等。
佩戴部10作为佩戴于手指的构件,其可以呈弧形,以适配手指的形状,提高佩戴舒适度以及佩戴稳固性。佩戴部10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陶瓷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成,佩戴部10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佩戴部10还可以为金属注塑件,即利用金属材质保证佩戴部10的结构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佩戴部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自由端11和第二自由端12,戒托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自由端1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自由端12,戒托20与佩戴部10一起限定出佩戴腔60,佩戴腔60用于供手指插设。可以理解的,当手指插设于佩戴腔60则可以将智能指环100佩戴于手指上。相比于佩戴部10整体呈环状以形成佩戴腔60的结构,本申请通过采用戒托20与佩戴部10一起限定出佩戴腔60的结构,即戒托20也作为限定佩戴腔60的构件,可以使得智能指环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当将智能指环100佩戴在用户的手指上时,佩戴部10环绕在手指的指腹面,而戒托20的局部则环绕在手指的背面。
为了便于传感器31检测到人体信息,可以在戒托20设置朝向佩戴腔60的检测窗口,传感器31的发射端和/或接收端朝向检测窗口,检测窗口用于供检测人体信息的信号通过,诸如光信号和/或温度信号。
可以理解的,智能指环100可以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标记法(Photo PlethysmoGraphy,PPG)来进行心率和血压监测,以监控用户的健康指标。
还可以理解的,像肌肉、骨骼、静脉和其他连接组织等对光的吸收是基本不变的(前提是测量部位没有大幅度的运动),但是血液不同,由于动脉里有血液的流动,那么对光的吸收自然也有所变化。当把光转换成电信号,正是由于动脉对光的吸收有变化而其他组织光的吸收基本不变,得到的信号就可以分为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提取其中的交流信号,就能反应出血液流动的特点。
示例性的,传感器31包括PPG传感器,通过PPG传感器中的LED(发光二极管)发射绿光穿过皮肤中的组织和动脉静脉,并被吸收和反射回到光电二极管中,从而获取心率信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PPG传感器31检测人体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时,可根据反射光强度的不同,描记出血管容积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从而能够得到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号。
还可以理解的是,戒托20处的检测窗口用于透光,以传输PPG传感器31等电子元器件发射和反射的光信号,以实现对人体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号进行检测。检测窗口的数量可以与传感器31的数量相对应,多个检测窗口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诸如,检测窗口可以设置成三个,三个检测窗口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以能够环绕手指的指背。
示例性的,PPG传感器可以包括绿光LED、红光LED和红外光LED,根据绿光LED、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照射到血液时反射光强度的不同,描记出血管容积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从而能够得到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号。
还可以理解的是,心率和/或血氧信息可以传输到盖体40处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将心率和/或血氧信息发送到手机等设备上,并在手机等设备上进行展示。
示例性的,传感器31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以能检测人体温度,温度信息可以传输到盖体40处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将温度信息发送到手机等设备上,并在手机等设备上进行展示。
为了防止灰尘或者水从检测窗口进入而损坏电池32、传感器31等元器件,请参阅图1,检测窗口罩设有能够供光线透过的防护罩50,防护罩50起到了防护密封的作用。
其中,防护罩50为透明防护罩,以能够供光线透过,防护罩50包括朝佩戴腔60所在的一侧凸起的曲面。曲面可以起到与凸透镜相同的聚光作用,从而降低对LED的亮度要求,减少LED的功率损耗,进而增大智能指环100的续航能力。
如图3和图4所示,图4为图3中的柔性电路板和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传感器31的安装,电子组件30还包括与处理器33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34,戒托20设置有容纳槽21,柔性电路板34呈弧形,柔性电路板34容纳于容纳槽21且朝远离佩戴腔60的方向凸起,传感器3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34并位于柔性电路板34朝向检测窗口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弧形的柔性电路板34可以适配手指的形状,以使得设置多个传感器31时,传感器31能够环绕手指设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戒托20起到了安装电子组件30和连接佩戴部10的作用。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戒托20的具体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戒托20及与其相关的结构件进行具体说明。
可以理解的,戒托20所采用的材质可以与佩戴部10所采用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诸如,戒托20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陶瓷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成,戒托20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戒托20还可以是金属注塑件。
请参阅图2,戒托20可以包括戒托本体22和呈弧形的连接部23,电子组件30设置于戒托本体22背离佩戴部10的一侧,连接部23连接于戒托本体22,连接部23包括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其中,第一端231靠近佩戴部10的第一自由端11,第二端232靠近佩戴部10的第二自由端12,第一端231与第一自由端11连接,第二端232与第二自由端12连接。
可以理解的,弧形的连接部23可以与佩戴部10一起限定出佩戴腔60。其中,弧形的连接部23可以更好适配手指的形状,以使得智能指环100能够更牢固的佩戴于手指上,且佩戴舒适度更好。
还可以理解的,连接部23设置有该检测窗口,设置在连接部23上的检测窗口能够更好的对准手指,以使得传感器31在检测人体信息时能更加准确。
其中,戒托本体22的形状可以设置成圆形,也可以设置成长方形或者是其他形状,戒托本体22的形状可以是规则的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戒托本体22所采用的材质可以与连接部23所采用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戒托本体22和连接部2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结构,诸如连接部23可拆卸地连接于戒托本体22。其中,当戒托本体22和连接部23一体成型时,既能较少组装工序,也能在保证戒托20的强度的同时提高戒托20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连接部23能够与佩戴部10更好的连接,请参阅图5,图5为图3中的佩戴部和戒托的爆炸图。佩戴部10的第一自由端11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111,连接部23的第一端231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结构111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2311,第一定位结构111与第二定位结构2311连接。
佩戴部10的第二自由端12设置有第三定位结构121,连接部23的第二端232设置有与第三定位结构121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2321,第三定位结构121与第四定位结构2321连接。如此,在第一定位结构111与第二定位结构2311的配合下,以及在第三定位结构121与第四定位结构2321的配合下,可以方便连接部23与佩戴部10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一定位结构111和第二定位结构2311可以是定位槽与定位部配合的结构,第三定位结构121和第四定位结构2321也可以是定位槽与定位部配合的结构。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第一定位结构111包括朝靠近连接部23的第一端231延伸的第一凸部1111,第一凸部1111与第一自由端11连接,第一凸部1111朝向佩戴腔6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接口1112,第二定位结构2311包括朝靠近第一自由端11延伸的第二凸部23111,第二凸部23111与连接部23的第一端231连接,第二凸部23111背离佩戴腔6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口23112,第一凸部1111搭接于第二搭接口23112,第二凸部23111搭接于第一搭接口1112。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的第一定位结构111和第二定位结构2311,可以将第一凸部1111和第二凸部23111的厚度尽可能地做大,第一凸部1111和第二凸部23111的厚度之和大致等于佩戴部10的厚度,以提高连接强度。其中,第一凸部1111和第二凸部23111之间可以通过激光点焊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第一凸部1111和第二凸部23111呈弧形,第一凸部1111的外表面与佩戴部10的外表面在同一弧面上。第二凸部23111的内表面与佩戴部10的内表面在同一弧面上。如此,既能提高智能指环100的佩戴舒适度,还能使得智能指环100更加美观。还可以理解的是,外表面和内表面是以手指作为参考,内表面指的是朝向手指的表面,外表面指的是背离手指的表面。
同理,第三定位结构121与上述的第一定位结构111大致相同,第四定位结构2321与上述的第二定位结构2311大致相同。请继续参阅图5,第三定位结构121包括朝靠近连接部23的第二端232延伸的第三凸部1211,第三凸部1211与第二自由端12连接,第三凸部1211朝向佩戴腔6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搭接口1212,第四定位结构2321包括朝靠近第二自由端12延伸的第四凸部23211,第四凸部23211与连接部23的第二端232连接,第四凸部23211背离佩戴腔60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搭接口23212,第三凸部1211搭接于第四搭接口23212,第四凸部23211搭接于第三搭接口1212。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的第三定位结构121和第四定位结构2321,可以将第三凸部1211和第四凸部23211的厚度尽可能地做大,第三凸部1211和第四凸部23211的厚度之和大致等于佩戴部10的厚度,以提高连接强度。其中,第三凸部1211和第四凸部23211之间可以通过激光点焊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第三凸部1211和第四凸部23211呈弧形,第三凸部1211的外表面与佩戴部10的外表面在同一弧面上。第四凸部23211的内表面与佩戴部10的内表面在同一弧面上。如此,既能提高智能指环100的佩戴舒适度,还能使得智能指环100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指环100作为需要耗电的产品,为了能够对智能指环100进行充电,智能指环100还包括充电结构,诸如,如图1所示,电子组件30还包括印刷电路板35,其中,充电结构集成在印刷电路板35上,电池32与充电结构电连接,其中,充电结构可以是无线充电结构,示例性的,充电结构包括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5上的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与电池32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器的充电线圈配合,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使得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电能,从而给电池32进行充电。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有线充电的方式对智能指环100进行充电,示例性的,可以在戒托20处设置充电插口,充电插口与电池32电连接,充电器的充电端可以插设于充电插口,以对智能指环100进行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指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部,所述佩戴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
戒托,所述戒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戒托与所述佩戴部一起限定出佩戴腔,所述佩戴腔用于供手指插设;和
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戒托,所述电子组件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信息,所述戒托设置有朝向所述佩戴腔的检测窗口,所述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或接收端朝向所述检测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口罩设有能够供光线透过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朝所述佩戴腔所在的一侧凸起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呈弧形,所述柔性电路板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且朝远离所述佩戴腔的方向凸起,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并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检测窗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托包括戒托本体和呈弧形的连接部,所述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戒托本体背离所述佩戴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戒托本体,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佩戴部一起限定出所述佩戴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所述检测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自由端设置有第三定位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结构配合的第四定位结构,所述第三定位结构与所述第四定位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朝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凸部朝向所述佩戴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搭接口,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朝靠近所述第一自由端延伸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凸部背离所述佩戴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口,所述第一凸部搭接于所述第二搭接口,所述第二凸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口;
所述第三定位结构包括朝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延伸的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与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三凸部朝向所述佩戴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搭接口,所述第四定位结构包括朝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延伸的第四凸部,所述第四凸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凸部背离所述佩戴腔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搭接口,所述第三凸部搭接于所述第四搭接口,所述第四凸部搭接于所述第三搭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指环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戒托以罩设所述电子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主体部和显示屏,所述主体部盖设于所述戒托,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戒托的一侧,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
CN202223279224.X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智能指环 Active CN219146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9224.XU CN219146933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智能指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9224.XU CN219146933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智能指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6933U true CN21914693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6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9224.XU Active CN219146933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智能指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6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252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 user
WO2023287789A1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monitoring
WO2018129847A1 (zh) 可穿戴设备
KR20170118439A (ko) 생체 정보를 측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를 충전하는 장치
US11241177B2 (en) Wrist-sensor pulse oximetry device and method
US20150342480A1 (en) Optical pulse-rate sensing
US20160199001A1 (en) Heart rate detection earphone
CN107518880A (zh) 一种体征监测手环
CN219146933U (zh) 一种智能指环
KR20210006947A (ko) 바디 센서(body sensor)
CN209826740U (zh) 一种血氧和血液容积数据采集组件和采集镜架
CN210644034U (zh) 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装置
CN214712540U (zh) 血压检测模块、绑带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WO2022078044A1 (zh) Ppg传感器、ppg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CN112842310A (zh) 一种柔性可穿戴式的多传感器心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0644033U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血氧信号采集装置
CN212679091U (zh) 智能可穿戴设备
CN108272187B (zh) 一种自调节指圈自调节指圈戒指
CN11075506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08033U (zh) 血氧检测织物
CN109429562B (zh) 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及电子终端
CN209032337U (zh)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和穿戴式手环的血压监测装置
JP2016198193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生体情報測定方法
CN205814302U (zh) 具有实时检测及传输身体生理特性功能的穿戴式戒环装置
CN219813373U (zh) 一种智能穿戴戒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