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7391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7391A
CN117397391A CN202180004178.1A CN202180004178A CN117397391A CN 117397391 A CN117397391 A CN 117397391A CN 202180004178 A CN202180004178 A CN 202180004178A CN 117397391 A CN117397391 A CN 117397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light emitting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41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超
杨盛际
黄冠达
卢鹏程
陈小川
魏俊波
马召
屈刘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nan Chuangshiji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nan Chuangshiji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Yunnan Chuangshiji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97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7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1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背板(10)和多个发光器件(20)。背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位于衬底基板(101)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第一绝缘层(103),位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多个导电部(104),位于第一绝缘层(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多个导电部(104)中的每个导电部(104)经由贯穿第一绝缘层(103)的第一连接件(CM1)连接至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102);和第二绝缘层(105),位于第一绝缘层(103)和多个导电部(104)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多个发光器件(20)位于第二绝缘层(105)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其中,多个发光器件(20)中的至少一个的阳极(201)经由贯穿第二绝缘层(105)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104)。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硅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可穿戴设备、工业安防、医疗等高分辨率的近眼显示行业具有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多个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多个导电部中的每个导电部经由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多个导电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多个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阳极经由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多个第二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和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外,并且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阳极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和第二阳极部,所述第二阳极部包括包覆所述第一阳极部的第三阳极部和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接触的第四阳极部,所述第四阳极部远离所述第一阳极部的第一边缘和靠近所述第一阳极部的第二边缘之间的最 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为15纳米至50纳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至少一个截面中,在经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直线上,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直线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的两个阳极在所述直线上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的两个阴极包括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所述第一阴极具有靠近所述第二阴极的第一凸起部和远离所述第二阴极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阴极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阴极的第三凸起部和远离所述第一阴极的第四凸起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功能层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两个正投影的线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相交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的每一个与所述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之间的距离的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位于同一行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中的一个的阳极为第一阳极、另一个的阳极为第二阳极;并且所述第一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位于同一列的任意的两个发光器件中的一个的阳极为第三阳极、另一个的阳极为第四阳极;所述第三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二正投影构成第一图形;并且所述第四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三正投影与所述第四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四正投影构成第二图形,其中, 在将所述第二图形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完全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正投影的形状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状包括圆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正投影中相邻的两个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圆形的直径之比的范围为0.5至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正投影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对应的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圆形的直径之比的范围为0.5至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形的直径为200纳米至300纳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电部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连接;并且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多个阳极与所述多个导电部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硅基背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多个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多个导电部中的每个导电部经由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多个导电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阳极经由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多个第二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阳极与多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放大 示意图;
图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阳极与多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图2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个实施例的阳极与多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多个阳极与每个阳极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一个阳极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阳极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多个第二连接件和导电部的投影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必然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 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发明人注意到,相关技术中的硅基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不稳定。经过研究,发明人发现,每个发光器件的阳极仅经由一个连接件连接至背板中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如果阳极与该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不可靠,则不能正常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背板10和多个发光器件20。背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位于衬底基板101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第一绝缘层103、多个导电部104和第二绝缘层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0为硅基背板10。这种情况下,衬底基板101例如可以是硅衬底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102可以包括两个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2T1C)。然而,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102还可以包括更多的MOS晶体管。
第一绝缘层103位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例如,第一绝缘层103的材料包括硅的氧化物或硅的氮化物等。
多个导电部104位于第一绝缘层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每个导电部104经由贯穿第一绝缘层103的第一连接件CM1连接至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导电部104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电部104的材料包括金属。作为一些实现方式,每个导电部104包括第一金属氮化物层、第二金属氮化物层、以及位于第一金属氮化物层和第二金属氮化物层之间的合金层。例如,第一金属氮化物层和第二金属氮化物层的材料包括TiN。例如,合金层的材料包括铝铜合金(例如AlCu)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一连接件CM1的材料包括钨等金属。
第二绝缘层105位于第一绝缘层103和多个导电部104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例如,第二绝缘层105的材料包括硅的氧化物或硅的氮化物等。
多个发光器件20位于第二绝缘层105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每个发光器件20包括阳极201、位于阳极201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功能层202、以及位于功能层202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阴极203。这里,功能层202至少包括发光层,例如有机发光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功能层202还包括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20的功能层202可以是一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20的阴极203可以是一体的,即共用一个阴极203。
至少一个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经由贯穿第二绝缘层105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10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20的多个阳极201与多个导电部104一一对应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均经由贯穿第二绝缘层105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104。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多个第二连接件CM2的数量为2。作为一些实现方式,多个第二连接件CM2的材料包括钨等金属。
应理解,一个阳极201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是彼此间隔开的。例如,在阳极201与一个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连接不可靠的情况下,阳极201与另一个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连接可能是可靠的。
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经由多个第二连接件CM2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104。如此,可以提高至少一个阳极201与导电部104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30和彩膜层40。例如,多个发光器件20被配置为发出白光,白光经过彩膜层40后会呈现不同颜色,例如红光、绿光或蓝光。
封装层30位于多个发光器件20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30包括位于阴极203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无机层和位于无机层远离衬底基板101一侧的有机层。例如,无机层的材料可以包括硅的氮化物、三氧化二铝等。例如,有机层的材料聚对二甲苯。
彩膜层40位于封装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彩膜层40 和封装层30之间可以设置有粘接层,例如胶层。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阳极与多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阳极201所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CM2包括位于第二绝缘层105内的第一部分CM21和位于第二绝缘层105外的第二部分CM22。这里,第二部分CM22与第一部分CM21连接,并且第二部分CM22与阳极201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连接件CM2均包括第二部分CM22与第一部分CM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CM22的表面具有非0的曲率,即表面呈弧形。
应理解,这里出于描述的目的,将第二连接件CM2位于第二绝缘层105内的部分称为第一部分CM21,将第二连接件CM2位于第二绝缘层105外的部分称为第二部分CM22,但这并非必然表示第二部分CM22与第一部分CM21是分割开的。例如,第二部分CM22与第一部分CM21可以是一体设置的。
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CM2包括凸出于第二绝缘层105的第二部分CM22。如此,可以增大第二连接件CM2与阳极201的接触面积,提高阳极201与第二连接件CM2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阳极201与导电部104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1的至少一个截面中,例如,图1所示截面中,在经过多个第二连接件CM2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CM2的直线L1上,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CM2在直线L1上的距离D1大于多个发光器件20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20的两个阳极201在直线L1上的距离D2。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作为一些实现方式,D1与D2之比r1大于1、且小于等于1.2,例如r1为1.1、1.15等。
应理解,直线L1也经过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20的两个阳极201。这里,图1示意性地将直线L1的位置示出为与第二绝缘层105的上表面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连接件CM2包括第二部分CM22的情况下,直线L1可以经过第二部分CM22。
发明人注意到,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的范围为15纳米至50纳米(例如,18纳米、45纳米、48纳米、50纳米等)的情况下,既可以尽可能增大第二连接件CM2与阳极201的接触面积,又可以减小对阳极201的平坦度的影响。如此,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基础上,更 有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的范围为20纳米至45纳米,例如,25纳米、30纳米、35纳米等。如此,可以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二部分CM22包括第三部分CM22a和第四部分CM22b。这里,第四部分CM22b位于第三部分CM22a远离第一部分CM21的一侧,并且与第三部分CM22a连接。另外,第四部分CM22b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部分CM22a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内。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减小阳极201的某些区域不能与第二连接件CM2接触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阳极201与导电部104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第一部分CM21到第二部分CM22的方向上,第二部分CM22与衬底基板101的表面平行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例如,第二部分CM22与衬底基板101的表面平行的截面为圆形,越靠近阳极201,圆形的面积越小。
如此,有助于进一步减小阳极201的某些区域不能与第二连接件CM2接触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阳极与导电部104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阳极与多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示意图。
如图2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阳极201包括第一阳极部211和第二阳极部221,第二阳极部221包括包覆第一阳极部211的第三阳极部231和与第二绝缘层205接触的第四阳极部241。这里,第三阳极部231覆盖第一阳极部211的上表面和侧面,第四阳极部241与第三阳极部231连接且与第二绝缘层205接触。
第四阳极部241远离第一阳极部211的第一边缘E1和靠近第一阳极部211的第二边缘E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之间的最小距离与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之比r2大于1、且小于等于1.2,例如,r2为1.1、1.15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两个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理解为一个边缘上的各点和另一个边缘上的各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小值,两个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理解为一个边缘上的各点和另一个边缘上的各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类似地,一个点和一个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理解为该点与该边缘上各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小值, 一个点和一个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理解为该点与该边缘上各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
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小于第一边缘E1和第二边缘E2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此,可以避免由于第二部分CM22的高度过大对第四导电部241与第二绝缘层105之间的界面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出现缝隙),从而减小对阳极201的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作为一些实现方式,参见图2B,第一阳极部211包括第一金属层211a和位于第一金属层211a远离第二绝缘层105一侧的第二金属层211b。例如,第一金属层211a的材料包括钛,第二金属层211b的材料包括铝。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二阳极部221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ITO)。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05具有位于相邻的阳极201之间的凹陷R。应理解,在第二绝缘层105具有凹陷R的情况下,第一边缘E1与凹陷R的侧壁是对准的。
图2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C所示,多个发光器件20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20的两个阴极包括第一阴极203a和第二阴极203b。第一阴极203a具有靠近第二阴极203b的第一凸起部T1和远离第二阴极203b的第二凸起部T2,第二阴极203b具有靠近第一阴极203a的第三凸起部T3和远离第一阴极的第四凸起部T4。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多个阳极与每个阳极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如图3所示,多个发光器件20中位于同一行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20中的一个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为第一阳极201a、另一个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为第二阳极201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阳极201a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阳极201b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中心对称。如果将每个阳极201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视为一组第二连接件,则对于同一行发光器件20来说,相邻的两组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中心对称。
这样的结构有助于使得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设置地更紧凑,从而更充分利用空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如图3所示,多个发光器件20中位于同一列的任意的两个发光器件20中的一个 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为第三阳极201c、另一个发光器件20的阳极201为第四阳极201d。这里,第三阳极201c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第一正投影与第三阳极201c在衬底基板101上的第二正投影构成第一图形,第四阳极201d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第三正投影与第四阳极201d在衬底基板101上的第四正投影构成第二图形。在将第二图形移动以使得第四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叠的情况下,第三正投影与第一正投影也完全重叠。换言之,在将第三正投影与第四正投影作为整体一起移动的情况下,如果第四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叠,则第三正投影与第一正投影也完全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阳极201a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阳极201b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中心对称,并且,在将第二图形移动以使得第四正投影与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叠的情况下,第三正投影与第一正投影也完全重叠。
如此,更有助于使得多个像素驱动电路102设置地更紧凑,从而更充分利用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一个阳极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如图4A所示,多个第二连接件CM2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下文简称最小距离d1),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2(下文简称最大距离d2)。
发明人注意到,通过调整最小距离d1、最大距离d2与其他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下面结合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A和图1,最大距离d2大于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对应的阳极201上方的功能层202的厚度。作为一些实现方式,最大距离d2与该功能层202的厚度之比r3大于1、且小于等于1.2。例如,r3为1.1、1.1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A和图2C,最小距离d1小于第一凸起部T1和第三凸起部T3之间的距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最小距离d1小于第一凸起部T1和第三凸起部T3之间的距离,并且,最大距离d2小于第一凸起部T1和第三凸起部T3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一凸起部T1和第三凸起部T3之间的距离与最小距离d1之比r4大于1、且小于等于1.2。作为一些实现方式,第一凸起部T1和第三凸起部T3之间的距离与最大距离d2之比r5大于1、且小于等于1.2。例如,r4和r5为 1.1、1.1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多个第二连接件CM2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两个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例如圆心)的线L2与阳极20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相交于第一点P1和第二点P2,第一点P1和第二点P2中的每一个与这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点P1和第二点P2之间的距离的1/5。
应理解,上述不同实施例可以组合,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阳极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如图4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多个正投影的形状相同。例如,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的直径F为200纳米至300纳米,例如230纳米、250纳米、280纳米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多个正投影中相邻的两个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d1与圆形的直径F之比r6的范围为0.5至1.5。例如,r6为0.6、1、1.3等。d1与F之比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避免相邻的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的相邻的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不期望的连接,也可以避免相邻的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减小。如此,可以兼顾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r6的范围为0.8至1.2。例如,r6为0.9、1.1等。d1与F之比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更有效地避免相邻的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的相邻的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不期望的连接,也可以更有效地避免相邻的第二连接件CM2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减小。如此,可以更好地兼顾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显示效果。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多个第二连接件和导电部的投影示意图。
如图5所示,多个第二连接件CM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多个正投影中的每一个与导电部104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d2与圆形的直径F之比r7的范围为0.5至2.5。例如,d2与F之比为0.8、2.2等。
d2与F之比在上述范围内时,一方面有助于避免第二连接件CM2坍塌,从而保证第二连接件CM2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 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r7的范围为1至2,例如,1.2、1.5、1.8等。如此,更有助于避免第二连接件CM2坍塌,从而更有效地保证第二连接件CM2的可靠性,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602,提供背板。
这里,背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多个导电部、以及位于第一绝缘层和多个导电部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二绝缘层。多个导电部中的每个导电部经由贯穿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
例如,背板可以是硅基背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MOS工艺形成背板。
在步骤604,在第二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发光器件。
这里,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阳极经由贯穿第二绝缘层的多个第二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
上述实施例中,形成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阳极经由多个第二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如此,可以提高至少一个阳极与导电部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电子纸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1)

  1.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背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多个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多个导电部中的每个导电部经由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和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多个导电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和
    多个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阳极经由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多个第二连接件连接至对应的导电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和
    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外,并且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阳极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第三部分;和
    第四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从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阳极包括第一阳极部和第二阳极部,所述第二阳极部包括包覆所述第一阳极部的第三阳极部和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接触的第四阳极部,所述第四阳极部远离所述第一阳极部的第一边缘和靠近所述第一阳极部的第二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的范围为15纳米至50纳米。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至少一个截面中,在经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直线上,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直线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的两个阳极在所述直线上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的两个阴极包括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所述第一阴极具有靠近所述第二阴极的第一凸起部和远离所述第二阴极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阴极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阴极的第三凸起部和远离所述第一阴极的第四凸起部;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凸起部之间的距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功能层的厚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经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两个正投影的线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相交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的每一个与所述两个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之间的距离的1/5。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位于同一行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中的一个的阳极为第一阳极、另一个的阳极为第二阳极;并且
    所述第一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中心对称。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位于同一列的任意的两个发光器件中的一个的阳极为第三阳极、另一个的阳极为第四阳极;
    所述第三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二正投影构成第一图形;并且
    所述第四阳极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三正投影与所述第四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四正投影构成第二图形,
    其中,在将所述第二图形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完全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完全重叠。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正投影的形状相同。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形状包括圆形。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正投影中相邻的两个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圆形的直径之比的范围为0.5-1.5。
  17. 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正投影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对应的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圆形的直径之比的范围为0.5至2.5。
  18. 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圆形的直径为200纳米至300纳米。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导电部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连接;并且
    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多个阳极与所述多个导电部一一对应连接。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背板为硅基背板。
  2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80004178.1A 2021-12-24 2021-12-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397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41376 WO2023115581A1 (zh) 2021-12-24 2021-12-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7391A true CN117397391A (zh) 2024-01-12

Family

ID=86901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4178.1A Pending CN117397391A (zh) 2021-12-24 2021-12-2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40000A1 (zh)
CN (1) CN117397391A (zh)
WO (1) WO20231155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4720B1 (ko) * 2018-04-17 2023-08-08 주식회사 디비하이텍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용 신호 제어 유닛,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
CN109148725B (zh) * 2018-08-30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像素单元、像素单元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200109675A (ko) * 2019-03-14 2020-09-23 주식회사 디비하이텍 애노드 구조물, 이의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CN113410176B (zh) * 2020-03-16 2023-10-27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Ole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24956B (zh) * 2020-05-09 2023-07-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40000A1 (en) 2024-03-20
WO2023115581A1 (zh)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5840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0567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substrate
CN113812014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9904295B (zh) 一种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US2021040848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riving substrate
US2021021782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551550A (zh) 发光基板、发光装置及车辆
CN112951891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2913020A (zh) 阵列基板、显示设备和制造阵列基板的方法
JP2023037627A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6848103B (zh) 一种oled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990500B2 (en) Micro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11943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56319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some edges of cover plate that do not overlap with the underlying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739739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50605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765933B2 (en) Silicon-based OLE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793052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ensing electrode
US1200284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201089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ompensation pattern
US2024019666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US2022033652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013622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12839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6761461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