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7130A -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7130A
CN117397130A CN202280038605.2A CN202280038605A CN117397130A CN 117397130 A CN117397130 A CN 117397130A CN 202280038605 A CN202280038605 A CN 202280038605A CN 117397130 A CN117397130 A CN 117397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terminal
connector
integrate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86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永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97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7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模块,与沿着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的第1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嵌合而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端子模块具备:外壳,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侧壁;弹性构件,收纳于所述外壳,并且能沿着所述第1方向伸缩;以及具有导电性的层叠体,将多个薄板层叠而成,所述层叠体包括:第1端子区域,以被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一侧施力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并且通过被所述对方连接器按压而能向所述另一侧移动;第2端子区域,位于向所述第1端子区域的所述另一侧离开的位置;以及可挠区域,位于所述第1端子区域与所述第2端子区域之间,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挠曲,所述第1端子区域及所述第2端子区域分别包括多个所述薄板在厚度方向一体化的一体化区域,所述可挠区域包括所述多个薄板在厚度方向未一体化的非一体化区域。

Description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本申请基于2021年6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095599号主张优先权,并援用所述日本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技术:例如在汽车等中,在将马达和PCU(Power Control Unit:功率控制单元)等机器彼此连接时,通过使分别设置于机器外壳的连接器彼此嵌合,从而省略线束而实现省空间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作为插入侧的对方连接器与作为接受侧的连接器嵌合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连接器包括螺旋弹簧和设置于该该螺旋弹簧的末端的电接触构件。并且,在连接器彼此嵌合时,对方连接器所包括的对方侧触点经由电接触构件使螺旋弹簧压缩。由此,电接触构件被螺旋弹簧按压到对方侧触点,电接触构件和对方侧触点电连接。
电接触构件利用编织线与外部连接构件电连接。编织线以伴随电接触构件的移动而挠曲的方式设置。通过编织线挠曲,从而在对方侧触点与电接触构件连接时,电接触构件能一边维持与外部连接构件的电连接一边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15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端子模块与沿着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的第1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嵌合而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端子模块具备:外壳,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侧壁;弹性构件,收纳于所述外壳,并且能沿着所述第1方向伸缩;以及具有导电性的层叠体,将多个薄板层叠而成,所述层叠体包括:第1端子区域,以被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一侧施力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并且通过被所述对方连接器按压而能向所述另一侧移动;第2端子区域,位于向所述第1端子区域的所述另一侧离开的位置;以及可挠区域,位于所述第1端子区域与所述第2端子区域之间,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挠曲,所述第1端子区域及所述第2端子区域分别包括多个所述薄板在厚度方向一体化的一体化区域,所述可挠区域包括所述多个薄板在厚度方向未一体化的非一体化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未嵌合状态的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
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嵌合中途的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
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嵌合状态的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
图4是从左斜上侧观看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侧观看图3的端子模块的主视图。
图6是从左侧观看图3的端子模块的侧视图。
图7是从上侧观看图3的端子模块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5的箭头VIII所示的剖线剖切的端子模块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制造层叠体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嵌合时伴有构件的移动的连接器中,为了对移动的部分(电接触构件)和被固定的部分(外部连接构件)进行电连接而使用编织线。编织线是将细导线编织成束的线,因此有当连接器所包括的其他构件(例如壳体)和编织线摩擦时,编织线所包括的细导线容易断线的课题。另外,电接触构件、外部连接构件及编织线是各自分开的构件,通过焊接使编织线接合于电接触构件及外部连接构件。为了更加降低连接器的成本,需要使部件数量更加减少。
鉴于这样的课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构件的断线并且更加降低连接器的成本的端子模块。另外,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构件的断线并且更加降低成本的连接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抑制构件的断线并且更加降低连接器的成本。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主旨,包括以下结构。
(1)本公开的端子模块与沿着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的第1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嵌合而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端子模块具备:外壳,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侧壁;弹性构件,收纳于所述外壳,并且能沿着所述第1方向伸缩;以及具有导电性的层叠体,将多个薄板层叠而成,所述层叠体包括:第1端子区域,以被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一侧施力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并且通过被所述对方连接器按压而能向所述另一侧移动;第2端子区域,位于向所述第1端子区域的所述另一侧离开的位置;以及可挠区域,位于所述第1端子区域与所述第2端子区域之间,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挠曲,所述第1端子区域及所述第2端子区域分别包括多个所述薄板在厚度方向一体化的一体化区域,所述可挠区域包括所述多个薄板在厚度方向未一体化的非一体化区域。
第1端子区域及第2端子区域通过包括一体化区域,从而与以往同样,作为端子能具有必要的刚性。可挠区域通过包括非一体化区域,从而刚性比一体化区域降低,能伴随第1端子区域的移动而挠曲。这样,通过层叠体这一个构件,能实现以往的电接触构件、外部连接构件及编织线这三个构件,因此能降低连接器的成本。另外,可挠区域通过多个薄板形成,比编织线难断线。因此,能抑制构件的断线,并且能更加降低连接器的成本。
(2)优选地,多个所述薄板是金属制的薄板,所述一体化区域包括多个所述薄板在厚度方向电阻焊或压接的接合区域。
通过将多个薄板原样地在厚度方向电阻焊或压接而形成有接合区域,因此不必在薄板的端部制作另外的压接端子等。因此,能更加降低成本。
(3)优选地,所述第1端子区域包括:第1部分,在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一侧与所述顶壁在所述第1方向对置,设置成能与所述对方连接器接触;和第2部分,从所述第1部分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端部向所述另一侧延伸,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通过将第1部分及第2部分设为一体化区域,从而能防止第1部分及第2部分中的多个薄板松散,能适当地保持第1部分及第2部分的形状。由此,容易将第1部分及第2部分装配于一对侧壁,能降低连接器的制造所涉及的成本。
(4)优选地,所述第1端子区域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前与所述一对侧壁抵接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卡合部通过与一对侧壁抵接,从而将未嵌合状态下的第1端子区域的位置维持在规定位置。通过将卡合部设为一体化区域,从而卡合部的刚性提高,因此能更可靠地将未嵌合状态下的第1端子区域的位置维持在规定位置。
(5)优选地,所述第1端子区域具有被导向部,所述被导向部以在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也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的导向面引导,所述被导向部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通过这样构成,被导向部的刚性提高,能更稳定地被导向面引导。
(6)优选地,所述可挠区域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前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规定侧变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向所述规定侧挠曲。
通过设置弯折部,能将可挠区域挠曲的方向限制为规定侧。
(7)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所述(1)至所述(6)中的任一个的端子模块、和收纳有所述端子模块的壳体。
(8)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时收纳所述可挠区域的收纳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抑制可挠区域和壳体的接触,能抑制可挠区域的磨损。由此,能更加抑制可挠区域的断线。
(9)优选地,所述可挠区域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前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规定侧变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向所述规定侧挠曲,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可挠区域的所述规定侧,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时收纳所述弯折部。
通过设置弯折部,从而能将可挠区域挠曲的方向限制为规定侧。并且,通过在其规定侧设置收纳部,将弯折部收纳于收纳部,从而能更可靠地抑制可挠区域和壳体的接触。
(10)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缘部,所述缘部形成有使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向所述另一侧开放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中沿所述第1方向插入所述层叠体,所述第2端子区域具有向与厚度方向及所述第1方向两方交叉的第3方向凹陷的凹部,所述第2端子区域以将所述缘部收纳于所述凹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缘部,所述凹部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通过将凹部设为一体化区域,从而凹部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将第2端子区域更稳定地固定于壳体。
(11)优选地,所述第2端子区域在比所述凹部靠所述另一侧具有螺栓紧固部,在所述螺栓紧固部形成有螺栓孔,在所述螺栓孔中插入用于将机器和所述层叠体紧固的螺栓,所述第2端子区域中的从所述凹部到所述螺栓紧固部的区域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通过这样构成,第2端子区域中向比开口靠另一侧突出的区域形成为一体化区域,刚性提高,因此容易进行利用螺栓将机器和层叠体紧固的作业。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嵌合前的连接器80及对方连接器90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在连接器80中,将对方连接器90嵌合前的状态称为“未嵌合状态”。图2是将嵌合中途的连接器80及对方连接器90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图3是将嵌合后的连接器80及对方连接器90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在连接器80中,将对方连接器90嵌合后的状态称为“嵌合状态”。
在以下说明中,将对方连接器90相对于连接器80装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本公开的第1方向))”,在附图中表示为z方向。对方连接器90向连接器80安装的一侧是“上侧(是z方向正侧,本公开的另一侧)”。另外,在连接器80中,将与上下方向正交、且弹性构件30相对于后述的可挠区域60所处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本公开的第2方向)”,在附图中表示为x方向。弹性构件30相对于可挠区域60所处的一侧是“前侧(x方向正侧)”。另外,将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本公开的第3方向)”,在附图中表示为y方向。在朝向前侧时成为左侧的一侧是“左侧(y方向正侧)”。此外,上述的方向是用于说明连接器80的结构等的相对的方向,并不是指实际上将连接器80安装于机器时的方向。
连接器80及对方连接器90分别设置于汽车上所搭载的机器。例如,连接器80设置于包括逆变电路的PCU(机器的一例),对方连接器90设置于马达(对方机器的一例)。并且,通过对方连接器90经由图1至图2所示的状态如图3所示插入到连接器80,从而连接器80和对方连接器90嵌合,PCU和马达电连接。关于连接器80和对方连接器90的嵌合将后述。
连接器80具备端子模块10和壳体70。以下,适当参照图4至图8对端子模块10进行说明,参照图1对壳体70进行说明。
《端子模块的结构》
图4是从左斜上侧观看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10的立体图。图5是从前侧观看端子模块10的主视图。图6是从左侧观看端子模块10的侧视图。图7是从上侧观看端子模块10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5的箭头VIII所示的剖线剖切的端子模块10的剖视图。在此,图1、图2及图3示出与图8相同的截面中的连接器80及对方连接器90。
端子模块10是用于将对方连接器90所包括的对方端子91(图1)和机器所包括的电路(省略图示)电连接的模块。端子模块10具备外壳20、弹性构件30以及层叠体M1。以下说明的端子模块10的各部结构是未嵌合状态(即图1的状态)的连接器80中的结构。
外壳20具有顶壁21、左右一对侧壁22、22以及前后一对侧壁23、23。外壳20为金属制(例如不锈钢),通过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一体形成有顶壁21、侧壁22、22及侧壁23、23。顶壁21是沿着前后及左右方向设置平板状的区域。顶壁21的前后及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弹性构件30的前后及左右方向的宽度,如图7所示,在俯视时,弹性构件30的整体被顶壁21覆盖。
一对侧壁22、22是从顶壁21的左右方向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一对壁。一对侧壁22、22分别具有成为镜像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代表性地对左侧的侧壁22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侧壁22具有基部22A、第1腿部22B以及第2腿部22C。
基部22A是与顶壁21相连的区域。基部22A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与顶壁21相同的宽度。基部22A具有向右侧(即左右方向的内侧)突出的凸部27。如图5所示,凸部27的左右方向的内表面与弹性构件30的左右方向的侧部稍微隔开间隙地对置。凸部27具有在弹性构件30压缩或拉伸时承接向左右方向弯曲的弹性构件30的功能。
第1腿部22B是在基部22A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从基部22A向下侧延伸并且向前侧倾斜的区域。第1腿部22B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前后方向的倾斜幅度长。第1腿部22B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比基部22A小的宽度(具体而言,基部22A的四分之一程度的宽度)。
第1腿部22B的后侧的面作为在对方连接器90嵌合时引导后述的被导向部44的导向面22B1执行功能。导向面22B1以向前后方向倾斜的状态向下方延伸,因此被导向部44沿着导向面22B1在上下方向被引导,并且也在前后方向被引导。第1腿部22B在下端部分具有向前侧延伸的第1承接部24。第1承接部24的上表面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面,能接住后述的第1卡合部43。
第2腿部22C是在基部22A的下及后侧从基部22A向下方延伸的区域。第2腿部22C位于第1腿部22B的后侧,第1腿部22B和第2腿部22C在前后方向分离。后述的被导向部44插入到第1腿部22B与第2腿部22C之间。第2腿部22C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比基部22A小的宽度(具体而言,基部22A的四分之一程度的宽度)。第2腿部22C具有下端部25和在比下端部25靠上侧向后侧突出的第2承接部26。第2承接部26的上表面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面,能接住后述的第2卡合部45。
一对侧壁23、23是从顶壁21的前后方向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一对壁。一对侧壁23、2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比顶壁21小的宽度(具体而言,顶壁21的三分之一程度的宽度)。另外,一对侧壁23、2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比侧壁22小的宽度(具体而言,侧壁22的二分之一程度的宽度)。如图8所示,一对侧壁23、23的前后方向的内表面与弹性构件30的前后方向的侧部稍微隔开间隙地对置。一对侧壁23、23具有在弹性构件30压缩或拉伸时承接向前后方向弯曲的弹性构件30的功能。
弹性构件30是将金属制(例如不锈钢)的线材卷绕成线圈状的螺旋弹簧。此外,弹性构件30只要是能在上下方向伸缩、也能向前后方向倾斜的构件,也可以是螺旋弹簧以外的构件。例如,弹性构件30既可以是其他的弹簧构件(例如板簧),也可以是橡胶构件。
弹性构件30收纳于外壳20。即,弹性构件30收纳于被顶壁21、一对侧壁22、22及一对侧壁23、23包围的下侧开放的空间。弹性构件30以在上下方向压缩的状态被顶壁21和后述的第1部分41夹着。在该状态下,弹性构件30能在上下方向进一步压缩。即,弹性构件30被顶壁21和第1部分41在比弹簧的自然长度短且比压紧长度长的范围内压缩。
如图8所示,弹性构件30具有主体部31、上端部32以及下端部33。上端部32是从弹性构件30的上端算起一圈程度的区域,与顶壁21接触。下端部33是从弹性构件30的下端算起一圈程度的区域,与第1部分41接触。主体部31是位于上端部32及下端部33之间的区域。
层叠体M1是将多个薄板SH1、SH2、SH3层叠而成的具有导电性的构件,也被称为层叠母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便利起见,对将三片薄板SH1、SH2、SH3层叠而成的层叠体M1进行说明,但是层叠体M1实际上包括更多片数的薄板(例如5~15片)。薄板SH1、SH2、SH3分别是金属(例如铜合金),分别具有用人的手指挠曲的程度的厚度(例如0.1~0.9mm)。
薄板SH1在后述的第1部分41中位于最上侧,在后述的第2部分42、第2端子区域50及可挠区域60中位于最前侧。薄板SH3在后述的第1部分41中位于最下侧,在后述的第2部分42、第2端子区域50及可挠区域60中位于最后侧。薄板SH2位于薄板SH1与薄板SH3之间。
层叠体M1具有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一体化的一体化区域R1和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未一体化的非一体化区域R2。在图1至图8中,一体化区域R1赋予底纹来表示。
一体化区域R1例如通过电阻焊或压接而在厚度方向上一体化。一体化区域R1通过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上一体化,从而刚性比薄板SH1、SH2、SH3各自增加,具有仅用人的手指不能挠曲的刚性。非一体化区域R2因为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上一体化,所以具有用人的手指挠曲的程度的刚性。即,一体化区域R1的刚性比非一体化区域R2高。
层叠体M1包括第1端子区域40、第2端子区域50以及可挠区域60。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分别包括一体化区域R1。可挠区域60包括非一体化区域R2。因此,可挠区域60的刚性比第1端子区域40的刚性低,且比第2端子区域50的刚性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分别仅由一体化区域R1构成,可挠区域60仅由非一体化区域R2构成的例子。但是,第1端子区域40或第2端子区域50也可以包括非一体化区域R2,而且可挠区域60也可以包括一体化区域R1。
第1端子区域40是能与对方端子91物理接触的区域,安装于一对侧壁22、22。第1端子区域40具有第1部分41和第2部分42。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通过对层叠体M1的端部进行例如冲压加工而一体形成。第1部分41以向顶壁21的下侧离开的状态与顶壁21平行地(即沿着前后及左右方向)设置。第2部分42是从第1部分41的后侧的边缘向上侧延伸的区域。因此,第1端子区域40在如图6所示侧视(或如图8所示侧视剖视)时具有L字形状。
第1部分41的上表面41A作为承接弹性构件30的下端部33的承接面执行功能。第1部分41的下表面41B作为能与对方端子91所包括的对方触点93接触的接触面执行功能。
如图4及图7所示,第1部分41具有左右一对第1卡合部43、43和左右一对被导向部44、44。第1卡合部43是在第1部分41的前缘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区域,与第1腿部22B的第1承接部24在上下方向抵接。被导向部44是在第1部分4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区域,插入到第1腿部22B和第2腿部22C的间隙。
如图6及图8所示,第2部分42的前表面42A是朝向弹性构件30侧的面,与后侧的侧壁23在前后方向上稍微隔开间隙地对置。第2部分42的后表面42B是朝向弹性构件30的反侧的面。如图4及图5所示,第2部分42具有左右一对第2卡合部45、45。第2卡合部45是在比第2部分4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稍微靠下侧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区域,与第2腿部22C的第2承接部26在上下方向抵接。
第1端子区域40被弹性构件30向下方施力。并且,通过第1卡合部43与第1承接部24抵接,第2卡合部45与第2承接部26抵接,从而第1端子区域40被限制向下方移动。即,在未嵌合状态下,第1端子区域40以被弹性构件30和一对侧壁22、22(具体而言,一对第1承接部24、24及一对第2承接部26、26)夹着的状态支承于一对侧壁22、22。
第2端子区域50是与PCU所包括的电路(省略图示)电连接的平板形状的区域,装配于壳体70。如图6所示,第2端子区域50位于向第1端子区域40的上侧离开的位置,在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第2端子区域50具有上部分51(本公开的“螺栓紧固部”)、下部分52以及凹部53。上部分51、下部分52及凹部53通过对层叠体M1的端部进行例如冲压加工而一体形成。
如图1所示,上部分51设置于壳体70的外侧,是与机器的电路(省略图示)连接的区域。在上部分51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螺栓孔51a(图4)。在螺栓孔51a中插入用于将机器和层叠体M1紧固的螺栓B1(图1)。
下部分52是从上部分51向下方延伸的区域,设置于壳体70的内侧。如图6所示,下部分52位于比顶壁21靠上侧。下部分52与壳体70(图1)在前后方向稍微隔开间隙地对置。凹部53是在上部分51和下部分52的边界区域中向左右方向内侧凹陷的区域,设置于壳体70上所形成的后述的开口Ap2。
可挠区域60是位于第1端子区域40与第2端子区域50之间的区域,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挠曲。可挠区域60具有在未嵌合状态下向后侧变凸的弯折部61。弯折部61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向后侧挠曲。即,弯折部61是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习惯性向后侧挠曲的部分。
图9是示出在可挠区域60形成弯折部61的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该方法是端子模块10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首先,如图9中的(a)所示,将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重叠。在此,薄板SH1比薄板SH2短,薄板SH2比薄板SH3短。
接着,如图9中的(b)所示,在使多个薄板SH1、SH2、SH3的两端部分别对齐的状态下,对该两端部进行电阻焊或压接,形成接合区域R3。薄板SH2、SH3因为使两端部与更短的薄板SH1对齐,所以变为在中央部分以向规定侧变凸的方式挠曲的状态。
最后,如图9中的(c)所示,使两端部相互接近。由此,除了薄板SH2、SH3之外,薄板SH1的中央部分也以向规定侧变凸的方式挠曲。此外,为了更可靠地使薄板SH1向规定侧挠曲,也可以在使两端部相互接近时,利用治具从规定侧的反侧按压薄板SH1。这样挠曲的区域成为弯折部61。另外,包括接合区域R3的区域成为一体化区域R1。一体化区域R1的一侧(图9的情况下为左侧)成为第1端子区域40,另一侧成为第2端子区域50。另外,未一体化的中央部分成为非一体化区域R2(可挠区域60)。
《壳体的结构》
参照图1。壳体70是收纳端子模块10的树脂制的构件。壳体70具有上分割体71、下分割体72以及盖73。上分割体71及下分割体72是上下分割的构件。通过将上分割体71及下分割体72组合,进一步将盖73组合,从而构成壳体70。上分割体71是下方开放的箱体,具有上壁71A、前壁71B以及后壁71C。上分割体71的各部71A~71C例如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形成。
上壁71A是与顶壁21在上下方向抵接的壁,沿着前后及左右方向设置。前壁71B是与一对侧壁22、22在前后方向抵接的壁,从上壁71A的前侧的边缘向下侧延伸。前壁71B的下端位于比第1端子区域40的下表面41B靠下侧。后壁71C是从上壁71A的后侧的边缘向上侧延伸的壁。
后壁71C与第2端子区域50的下部分52在前后方向对置。后壁71C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第2端子区域50的凹部53相同的位置。在后壁71C中的与可挠区域60在前后方向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向前侧凹陷的收纳部71D。收纳部71D在嵌合状态下收纳向前侧挠曲的可挠区域60。
下分割体72是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空着的开口Ap1的筒体。下分割体72具有筒部72A、前壁72B、分隔壁72C以及后壁72D。下分割体72的各部72A~72D例如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形成。
筒部72A是下分割体72中的设置于下侧的方筒状区域。通过筒部72A,形成有允许对方连接器90从下侧进入的开口Ap1。筒部72A的内尺寸形成得比对方连接器90所包括的后述的对方端子91及嵌合部94的外尺寸大,对方端子91及嵌合部94能进入筒部72A。
筒部72A的上端与第1端子区域40的下表面41B抵接。因此,端子模块10以被上壁71A和筒部72A的上端在上下夹着的状态保持于壳体70内。第1端子区域40的下表面41B经由开口Ap1在连接器80的下侧露出。筒部72A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第1端子区域40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筒部72A的后端位于比第2部分42靠后侧。
前壁72B是从筒部72A的上下方向中途向前侧突出后向上侧延伸的壁。上分割体71的前壁71B抵接于前壁72B的后侧,在由前壁72B和筒部72A形成的间隙中插入有前壁71B的下端。
分隔壁72C是从筒部72A的后侧的上端向前侧延伸的壁。分隔壁72C具有在对方连接器90嵌合时将对方连接器90进入的空间(开口Ap1所处的空间)和可挠区域60所处的空间分隔开的功能。
后壁72D是从筒部72A的上下方向中途向后侧突出后向上侧延伸的壁。后述的主体部73A抵接于后壁72D的前侧,在由后壁72D和筒部72A形成的间隙中插入有主体部73A的下端。
盖73是位于第1端子区域40、第2端子区域50及可挠区域60的后侧的构件。盖73具有主体部73A、收纳部73B以及缘部73C。盖73的各部73A~73C例如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形成。
收纳部73B是从主体部73A向后侧膨胀的区域。收纳部73B在嵌合状态下收纳向后侧挠曲的可挠区域60。
缘部73C是从主体部73A的上端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区域。在缘部73C与后壁71C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空着的开口Ap2。开口Ap2是使壳体70的内部空间向上侧开放的开口,在开口Ap2中沿上下方向插入有层叠体M1。更具体而言,第2端子区域50经由开口Ap2插入到壳体70。
凹部53位于开口Ap2,通过上部分51及下部分52夹着位于开口Ap2的左右方向的缘部73C,从而第2端子区域50固定于壳体70。即,第2端子区域50以将缘部73C收纳于凹部53的状态固定于缘部73C。
《对方连接器的结构》
对方连接器90具有对方端子91和对方壳体92。对方端子91通过嵌件成型设置于对方壳体92。对方端子91为导电性构件(例如铜合金),具有包括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区域和从该区域向前侧延伸的区域的L字形状。对方端子91具有与第1端子区域40的下表面41B抵接的对方触点93。对方触点93通过使对方端子91的一部分塑性变形,从而呈珠状设置于对方端子91的上表面。
对方壳体92是树脂制的构件。对方壳体92具有能进入开口Ap1的嵌合部94和朝向前后及左右方向延伸的凸缘部95。嵌合部94具有向上侧凸的形状,在其上表面中保持对方端子91。凸缘部95在前后及左右方向比开口Ap1大,在图3所示的嵌合状态下,通过与壳体70所包括的筒部72A的下端抵接,从而抑制对方连接器90超过既定位置而进入连接器80。
《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
参照图1至图3说明对方连接器90向连接器80嵌合的情况。如图1至图2所示,当对方连接器90向上侧移动而接近连接器80时,则对方连接器90的对方端子91及嵌合部94通过开口Ap1而进入壳体70的内部。然后,对方端子91的对方触点93与第1端子区域40的下表面41B接触。此外,在对方连接器90与连接器80嵌合时,只要连接器80及对方连接器90在上下方向相对地接近即可,也可以使连接器80向下侧移动而接近对方连接器90。
在对方触点93与下表面41B接触后,当对方连接器90进一步向上侧移动时,通过第1端子区域40被对方触点93按压,从而使弹性构件30一边压缩一边向上侧移动。此时,通过第1端子区域40的被导向部44(图6)与第1腿部22B的导向面22B1滑接,从而如箭头AR1(图2)所示,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并且导向面22B1也后侧移动在前后方向倾斜的量。因为导向面22B1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在前后方向倾斜的幅度长,所以嵌合时的第1端子区域40的向上侧的移动量比向后侧的移动量多。
并且,如图3所示,当对方连接器90进一步向上侧移动时,对方连接器90与连接器80嵌合。在该状态下,第1端子区域40的第1部分41一边从弹性构件30受到朝下的弹压力,从对方触点9受到朝上的按压力,一边被弹性构件30和对方触点93在上下方向夹持。这样,通过第1部分41被弹性构件30按压于对方触点93,从而第1端子区域40与对方触点93能更可靠地电连接。
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通过一体化区域R1构成,在某种程度上刚性较高。因此,在对方连接器90嵌合时,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也几乎不挠曲。另一方面,可挠区域60通过非一体化区域R2构成,刚性比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低,因此在对方连接器90嵌合时向前后方向挠曲。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可挠区域60向后侧挠曲而收纳于收纳部73B。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10与沿着上下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90嵌合而与对方连接器90电连接,端子模块具备:外壳20,包括顶壁21和从顶壁21向下侧延伸的一对侧壁22、22;弹性构件30,收纳于外壳20,并且能沿着上下方向伸缩;以及具有导电性的层叠体M1,将多个薄板SH1、SH2、SH3层叠而成。
层叠体M1包括:第1端子区域40,以被弹性构件30向下侧施力的状态支承于一对侧壁22、22,并且通过被对方连接器90按压,从而能向上侧移动;第2端子区域50,位于向第1端子区域40的上侧离开的位置;以及可挠区域60,位于第1端子区域40与第2端子区域50之间,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挠曲。
并且,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分别包括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一体化的一体化区域R1,可挠区域60包括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未一体化的非一体化区域R2。
以往,在嵌合时伴有构件的移动的连接器中,将被对方连接器按压而移动的部分(电接触构件)、固定于机器侧的部分(外部连接构件)、以及将电接触构件及外部连接构件电连接的编织线这样的三个各自分开的构件接合。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对方连接器90按压而移动的第1端子区域40、固定于机器侧的第2端子区域50、以及在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之间挠曲的可挠区域60通过层叠体M1一体地形成。第1端子区域40及第2端子区域50通过包括一体化区域R1,从而与以往同样,作为端子能具有必要的刚性。可挠区域60通过包括非一体化区域R2,从而刚性比一体化区域R1降低,能伴随第1端子区域40的移动而挠曲。这样,通过层叠体M1这一个构件,能实现以往的电接触构件、外部连接构件及编织线这三个构件,因此能降低连接器80的成本。
在此,层叠体M1是使多个薄板SH1、SH2、SH3层叠而成的构件,但是多个薄板SH1、SH2、SH3分别是大致同样的(例如仅长度不同的)构件,因此与以往那样将完全不同的三个构件接合的情况相比,能降低连接器80的成本。
另外,可挠区域60不是由编织线,而是由多个薄板SH1、SH2、SH3形成。薄板SH1、SH2、SH3在前后方向上薄,但是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度,因此与编织线所包括的无论在前后方向还是在左右方向上都细的导线相比,强度较高。因此,即使可挠区域60与连接器80所包括的其他构件(例如壳体70)摩擦,也能抑制可挠区域60断线。通过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抑制可挠区域60的断线,并且能更加降低连接器80的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体化区域R1包括多个薄板SH1、SH2、SH3在厚度方向电阻焊或压接的接合区域R3。以往,在将编织线接合于金属板的情况下,需要在编织线的端部制作板状的压接端子等,成本增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多个薄板SH1、SH2、SH3原样地在厚度方向电阻焊或压接,从而形成有接合区域R3,因此不必在薄板SH1、SH2、SH3的端部制作另外的压接端子等。因此,能更加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区域40包括:第1部分41,在弹性构件30的下侧与顶壁21在上下方向对置,能与对方连接器90接触地设置;和第2部分42,从第1部分41中的与上下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是一体化区域R1。
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是在层叠体M1的端部具有大致L字形状,装配于一对侧壁22、22的部分。因此,通过将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设为一体化区域R1,能防止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中的多个薄板SH1、SH2、SH3松散,能适当地保持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的形状。由此,容易将第1部分41及第2部分42装配于一对侧壁22、22,能降低连接器80的制造所涉及的成本。
当第1部分41由于对方连接器90的接触而挠曲时,则在第1部分41与对方连接器90之间产生间隙,有可能阻碍第1部分41和对方连接器90的电接触。另外,当第1部分41由于对方连接器90的接触而挠曲时,则第1部分41有破损的可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1部分41设为一体化区域R1,能提高第1部分41的刚性,能抑制第1部分41的挠曲。由此,能使第1部分41和对方连接器90更良好地电接触,并且能提高第1部分41的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区域40具有在未嵌合状态下与一对侧壁22、22抵接的第1卡合部43及第2卡合部45,第1卡合部43及第2卡合部45是一体化区域R1。第1卡合部43及第2卡合部45通过与一对侧壁22、22抵接,从而将未嵌合状态下的第1端子区域40的位置维持在规定位置。通过将第1卡合部43及第2卡合部45设为一体化区域R1,从而第1卡合部43及第2卡合部45的刚性变高,因此能更可靠地将未嵌合状态下的第1端子区域40的位置维持在规定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区域40具有以在向上侧移动时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一对侧壁22、22的导向面22B1引导的被导向部44,被导向部44是一体化区域R1。通过这样构成,被导向部44的刚性提高,能更稳定地被导向面22B1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70具有在嵌合状态下收纳可挠区域60的收纳部71D、73B。收纳部71D在未嵌合状态下位于可挠区域60的前侧,收纳向前侧挠曲的可挠区域60。收纳部73B在未嵌合状态下位于可挠区域60的后侧,收纳向后侧挠曲的可挠区域60。通过收纳部71D、73B挠曲的可挠区域60,从而能抑制可挠区域60和壳体70的接触,能抑制可挠区域60的磨损。由此,能更加抑制可挠区域60的断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挠区域60具有在未嵌合状态下向后侧变凸的弯折部61。弯折部61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向后侧挠曲,收纳部73B位于可挠区域60的后侧,在嵌合状态下收纳弯折部61。通过设置弯折部61,从而能将可挠区域60挠曲的方向限制为后侧。即,能提高可挠区域60挠曲的方向的预测可能性。并且,通过在该后侧设置收纳部73B,将弯折部61收纳于收纳部73B,从而能更可靠地抑制可挠区域60和壳体70的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折部61是非一体化区域R2。通过这样构成,弯折部61的刚性比一体化区域R1降低,能伴随第1端子区域40的移动而使弯折部61挠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70具有缘部73C,缘部73C形成有使壳体70的内部空间向上侧开放的开口Ap2,在开口Ap2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层叠体M1,第2端子区域50具有向左右方向凹陷的凹部53,以将缘部73C收纳于凹部53的状态固定于缘部73C,凹部53是一体化区域R1。通过将凹部53设为一体化区域R1,从而凹部53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将第2端子区域50更稳定地固定于壳体7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端子区域50在比凹部53靠上侧具有形成有螺栓孔51a的上部分51,在螺栓孔51a中插入用于将机器和层叠体M1紧固的螺栓B1,第2端子区域50中从凹部53到上部分51的区域是一体化区域R1。通过这样构成,第2端子区域50中的向比开口Ap2靠上侧突出的区域形成为一体化区域R1,刚性提高,因此容易进行利用螺栓B1将机器和层叠体M1紧固的作业。
《变形例》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变形例中,对从实施方式没有变更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层叠体的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M1的多个薄板SH1、SH2、SH3原样地露出。但是,例如在可挠区域60中,也可以利用绝缘性的管包覆多个薄板SH1、SH2、SH3。通过这样构成,能更可靠地抑制可挠区域60的断线。
《收纳部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壳体70设置有收纳部71D及收纳部73B两方。但是,既可以省略收纳部71D及收纳部73B中的一方,也可以省略收纳部71D及收纳部73B两方。
《弯折部的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可挠区域60具有在未嵌合状态下向后侧变凸,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向后侧挠曲的弯折部61。但是,也可以不在可挠区域60设置弯折部61。另外,可挠区域60也可以具有在未嵌合状态下向前侧变凸,在第1端子区域40向上侧移动时向前侧挠曲的弯折部61a。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壳体70设置收纳向前侧挠曲的弯折部61a的收纳部71D。
《其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对方连接器90嵌合时第1端子区域40向斜上后侧移动的例子。但是,在嵌合时第1端子区域40向后侧移动并不是必须的结构,第1端子区域40也可以仅向上侧移动。在该情况下,第1腿部22B的导向面22B1具有向下侧笔直延伸的形状,被导向部44仅在上下方向被引导。
《补记》
此外,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也可以将其至少一部分相互任意组合。另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0 端子模块
20 外壳
21 顶壁
22 侧壁
22A 基部
22B 第1腿部
22B1 导向面
22C 第2腿部
23 侧壁
24 第1承接部
25 下端部
26 第2承接部
27 凸部
30 弹性构件
31 主体部
32 上端部
33 下端部
40 第1端子区域
41 第1部分
41A 上表面
41B 下表面
42 第2部分
42A 前表面
42B 后表面
43 第1卡合部
44 被导向部
45 第2卡合部
50 第2端子区域
51 上部分
51a 螺栓孔
52 下部分
53 凹部
60 可挠区域
61 弯折部
61a 弯折部
70 壳体
71 上分割体
71A 上壁
71B 前壁
71C 后壁
71D 收纳部
72 下分割体
72A 筒部
72B 前壁
72C 分隔壁
72D 后壁
73 盖
73A 主体部
73B 收纳部
73C 缘部
80 连接器
90 对方连接器
91 对方端子
92 对方壳体
93 对方触点
94 嵌合部
95 凸缘部
M1 层叠体
SH1 薄板
SH3 薄板
SH2 薄板
R1 一体化区域
R2 非一体化区域
R3 接合区域
B1 螺栓
Ap1 开口
Ap2 开口
AR1 箭头

Claims (11)

1.一种端子模块,与沿着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的第1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嵌合而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端子模块具备:
外壳,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侧壁;
弹性构件,收纳于所述外壳,并且能沿着所述第1方向伸缩;以及
具有导电性的层叠体,将多个薄板层叠而成,
所述层叠体包括:
第1端子区域,以被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一侧施力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并且通过被所述对方连接器按压而能向所述另一侧移动;
第2端子区域,位于向所述第1端子区域的所述另一侧离开的位置;以及
可挠区域,位于所述第1端子区域与所述第2端子区域之间,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挠曲,
所述第1端子区域及所述第2端子区域分别包括多个所述薄板在厚度方向一体化的一体化区域,
所述可挠区域包括所述多个薄板在厚度方向未一体化的非一体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模块,其中,
多个所述薄板是金属制的薄板,
所述一体化区域包括多个所述薄板在厚度方向电阻焊或压接的接合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1端子区域包括:
第1部分,在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一侧与所述顶壁在所述第1方向对置,设置成能与所述对方连接器接触;和
第2部分,从所述第1部分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端部向所述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1端子区域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前与所述一对侧壁抵接的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1端子区域具有被导向部,所述被导向部以在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也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的导向面引导,
所述被导向部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模块,其中,
所述可挠区域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前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规定侧变凸的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向所述规定侧挠曲。
7.一种连接器,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模块;和
壳体,收纳有所述端子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时收纳所述可挠区域的收纳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可挠区域具有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前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规定侧变凸的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1端子区域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向所述规定侧挠曲,
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可挠区域的所述规定侧,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时收纳所述弯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缘部,所述缘部形成有使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向所述另一侧开放的开口,
在所述开口中沿所述第1方向插入所述层叠体,
所述第2端子区域具有向与厚度方向及所述第1方向两方交叉的第3方向凹陷的凹部,所述第2端子区域以将所述缘部收纳于所述凹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缘部,
所述凹部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2端子区域在比所述凹部靠所述另一侧具有螺栓紧固部,在所述螺栓紧固部形成有螺栓孔,在所述螺栓孔中插入用于将机器和所述层叠体紧固的螺栓,
所述第2端子区域中的从所述凹部到所述螺栓紧固部的区域是所述一体化区域。
CN202280038605.2A 2021-06-08 2022-03-22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Pending CN1173971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5599A JP7484820B2 (ja) 2021-06-08 2021-06-08 端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コネクタ
JP2021-095599 2021-06-08
PCT/JP2022/013194 WO2022259694A1 (ja) 2021-06-08 2022-03-22 端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7130A true CN117397130A (zh) 2024-01-12

Family

ID=8442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8605.2A Pending CN117397130A (zh) 2021-06-08 2022-03-22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84820B2 (zh)
CN (1) CN117397130A (zh)
WO (1) WO202225969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0850A (ja) 2003-09-25 2005-04-14 Fujikura Ltd 端子金具の組付け構造
JP2018101556A (ja) 2016-12-21 2018-06-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コネクタ
JP2018181780A (ja) 2017-04-21 2018-11-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積層バスバ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20194637A (ja) 2019-05-24 2020-12-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基板付き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87559A (ja) 2022-12-20
WO2022259694A1 (ja) 2022-12-15
JP7484820B2 (ja)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9411B2 (en) Exposed-spring female terminal
US6524143B2 (en) Female crimp terminal
JP5653700B2 (ja) セル電圧検出コネクタ
CN102195175A (zh) 插塞连接器
CN108475869B (zh) 连接器
CN107958983B (zh) 电压检测端子的固定构造
CN111771306B (zh) 阴端子
JP7154782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WO2012023533A1 (en) Connector
KR20060050339A (ko) 커넥터
US20200373697A1 (en) Terminal module
JP7065400B2 (ja) 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及び接続装置
CN117397130A (zh)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WO2022208941A1 (ja) コネクタ
CN115053412A (zh) 高电压用连接器
WO2022208942A1 (ja) コネクタ
WO2022208940A1 (ja) コネクタ
CN116888828A (zh)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CN219513376U (zh) 导电端子以及设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15458981A (zh)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JP7498435B2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
JP6996601B2 (ja) 端子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および嵌合構造
CN118285029A (zh) 端子
JP2023105850A (ja) 雌型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16830394A (zh) 端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