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4772A -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4772A
CN117394772A CN202311271746.1A CN202311271746A CN117394772A CN 117394772 A CN117394772 A CN 117394772A CN 202311271746 A CN202311271746 A CN 202311271746A CN 117394772 A CN117394772 A CN 117394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dapter
clamping
clamped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17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智
李波
蔡文静
史飞
戴智刚
尹家祥
王雅宁
胡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17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4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4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20Peripheral frames for mod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3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fixing modules or their peripheral frames to supporting elements
    • F24S25/634Clamps; Cli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025/6003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by cl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边框、第四转接件和密封件。边框用于安装于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第四转接件与边框夹持连接;密封件与第四转接件连接,密封件用于抵接于另一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顶面。本申请的密封件可以起到挡雨的作用,可以降低雨水在风力作用下经过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后流动至位于层压件下方的屋顶的可能性,即屋顶不容易积存大量的雨水,用户使用体验较高。其次,密封件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可以降低风经过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后将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掀翻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背景技术
光伏构件包括层压件和边框,层压件包括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片用于将太阳能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边框安装于层压件的边缘。现有技术中光伏构件存在密封性程度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构件存在密封性程度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边框、第四转接件和密封件。边框用于安装于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第四转接件与边框夹持连接;密封件与第四转接件连接,密封件用于抵接于另一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顶面。
本申请的密封件可以起到挡雨的作用,可以降低雨水在风力作用下经过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后流动至位于层压件下方的屋顶的可能性,即屋顶不容易积存大量的雨水,用户使用体验较高。其次,密封件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可以降低风经过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之间的间隔空间后将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掀翻的可能性。
可选地,第四转接件包括沿第四转接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夹爪和第六夹爪,第五夹爪和第六夹爪夹持边框;第五夹爪包括与边框卡接的第四卡接部,和/或,第六夹爪包括与边框卡接的第五卡接部。
可选地,第四卡接部为向第六夹爪凸起的凸起结构;和/或,第五卡接部为向第五夹爪凸起的凸起结构。
可选地,第六夹爪中背离第五夹爪的一端与密封件连接。
可选地,第四转接件还包括第五凸起部,第五凸起部位于第五夹爪和第六夹爪之间,第五凸起部与边框中用于背离层压件的侧面抵接。
可选地,边框包括沿边框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被夹持部和第二被夹持部,第一被夹持部和第二被夹持部被第四转接件夹持;
第一被夹持部还与第四转接件卡接,和/或,第二被夹持部还与第四转接件卡接。
可选地,第一被夹持部为凸起结构,且第一被夹持部向边框的顶面凸起;和/或,第二被夹持部为凸起结构,且第二被夹持部沿背离边框的顶面的方向凸起。
可选地,边框的朝向第四转接件的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且沿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第四转接件包括用于夹持边框的第五夹爪,第五夹爪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第四转接件设置有安装槽,密封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四转接件中用于围合形成安装槽的表面与第二连接部限位连接。
可选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密封部的至少部分具有柔性,密封部用于抵接于另一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顶面。
可选地,边框的底壁包括沿背离第四转接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用于与挂件限位抵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构件,该光伏构件包括上述内容的光伏组件。本申请的光伏构件包括上述内容中关于光伏组件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构件、瓦片、挂件与檩条安装于屋顶的示意图;
图2为层压件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层压件与边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层压件、边框与第一转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层压件、边框、第二转接件与瓦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层压件、边框与第三转接件与瓦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层压件、边框、第四转接件、密封件、挂件与檩条安装于屋顶的示意图;
图8a为右边框和后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左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前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三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四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100-光伏构件;
1-层压件;
11-右边缘;
12-左边缘;
13-前边缘;
14-后边缘;
2-边框;
2a-右边框;
2b-左边框;
2c-前边框;
2d-后边框;
21-安装部;
211-第一夹持部;
211a-第一凸起部;
211b-第一弯折部;
212-第二夹持部;
212b-隆起部;
213-第一凹槽;
22-第一连接部;
221-第二凸起部;
23-第一支撑部;
24-第二凹槽;
25a-第一被夹持部;
251-第一倒角;
25b-第二被夹持部;
252-第二倒角;
26-第一延伸部;
3-第一转接件;
31-第一贴合部;
32a-第一夹爪;
321-第一卡接部;
322-第一斜面;
32b-第二夹爪;
323-第二卡接部;
324-第二斜面;
33-第二支撑部;
331-第一段;
332-第二段;
34-第一翘起部;
35-第一导流槽;
36-第二导流槽;4-第二转接件;
41-第二贴合部;
42a-第三夹爪;
421-第三卡接部;
422-第三斜面;
42b-第四夹爪;
43-第三支撑部;
431-第三段;
432-第四段;
44-第二翘起部;
45-第三导流槽;
46-第四导流槽;
47-第二延伸部;
471-第二弯折部;
472-第三凸起部;
48-第三延伸部;5-第三转接件;
51-第三夹持部;
511-第三弯折部;
512-第四凸起部;
52-第四夹持部;
521-第四弯折部;
53-第四延伸部;
54-第三贴合部;
55-第三凹槽;6-第四转接件;
61-主体部;
62a-第五夹爪;
621-第四卡接部;
622-第四斜面;
62b-第六夹爪;
623-第五卡接部;
624-第五斜面;
625-安装槽;
63-第五凸起部;
64-第六凸起部;7-密封件;
71-第二连接部;
72-密封部;
721-第五段;
722-第六段;
200-瓦片;
300-挂件;
400-檩条;
500-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照图1所示,层压件1包括光伏电池片(图中未示出),光伏电池片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层压件1的边缘安装有边框2,边框2可以保护层压件1的边缘,并且边框2还用于与其它零件连接(例如支架、挂件300、檩条400),以使层压件1可以固定安装于地面、墙面或屋顶500等能被太阳光照射的地方。本文后续内容主要以层压件1被固定安装于屋顶500为例进行描述,例如,屋顶500固定设置有多个檩条400,各檩条400固定设置有多个挂件300,边框2可以挂接于挂件300。
由于层压件1包括多个边缘,每个边缘可以安装有对应的边框2。本文后续内容主要以如图2所示的矩形的层压件1为例描述,如图3所示,层压件1可以与四个边框2相连接。请参照图2所示,根据层压件1的边缘的方位,层压件1的边缘可以包括右边缘11、左边缘12、前边缘13和后边缘14,请参照图3所示,层压件1的各边缘对应的边框2为右边框2a、左边框2b、前边框2c和后边框2d,其中,右边框2a和左边框2b相对设置。前边框2c和后边框2d相对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屋顶500设置多个层压件1,以获取更多的电能,例如多个层压件1可以相对于屋顶500沿第一方向I分布,因此还需要利用如图4所示的第一转接件3将两个与不同的边框2连接,例如第一转接件3连接右边框2a和左边框2b,右边框2a和左边框2b与各自对应的层压件1连接。当层压件1被应用于屋顶500时,层压件1可以替代安装于屋顶500的部分瓦片200,因此还需要利用如图5所示的第二转接件4将左边框2b和瓦片200连接,或者,利用如图6所示的第一转接件3、第三转接件5将右边框2a和瓦片200连接。此外,请参照图7所示,多个层压件1可以沿屋顶500斜面由低到高的分布设置(例如沿第二方向J),处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可以覆盖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一部分,以形成类似于多个瓦片200沿第二方向J依次层叠的结构,后边框2d与挂件300连接,前边框2c能直接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或者前边框2c通过其它零件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前边框2c的结构还能与挂件300之间可以形成限位作用,降低层压件1被风力作用掀翻的可能性。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I与第二方向J垂直,当屋顶500为倾斜屋顶时,第二方向J相当于水平面倾斜。第一方向I与第二方向J是以倾斜屋顶500为参考系进行设置。如图2所示,方向X与方向Y垂直,如图3所示,方向Z与方向Y垂直,并且方向Z与方向X也垂直。方向X、方向Y与方向Z是以层压件1为参考系进行设置。当层压件1安装于倾斜的屋顶500时,第一方向I与方向Y平行,第二方向J与方向X平行。
请参照图8a所示,以右边框2a为例,右边框2a包括安装部21、第一连接部22和第一支撑部23。安装部21用于与层压件1连接,详细地说,安装部21设置有第一凹槽213,层压件1的边缘安装于第一凹槽213内,在该设置下,安装部21可以保护层压件1的边缘,降低层压件1边缘被外部异物损坏的可能性,以提高层压件1的工作可靠性程度。第一连接部22用于与另一边框2(例如前边框2c和后边框2b)的第一连接部22连接,在该设置下,可以使层压件1的每个边缘均可以与对应的边框2连接,而且每两个相邻的边框2之间通过各自的第一连接部22连接,以使各边框2组装成为结构稳定的框架结构,既可以可靠地保护层压件1的边缘,而且可以使层压件1稳定地安装于使用环境中。其中,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部2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二者直接卡接或者二者通过角码间接连接)。安装部21、第一支撑部23和第一连接部22沿右边框2a的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分布设置,安装部21位于右边框2a的顶部,第一连接部22位于右边框2a的底部,第一支撑部23的一端与安装部21连接,第一支撑部2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2连接,第一支撑部23以第一连接部22为支撑基础来支撑安装部21,从而支撑层压件1。安装部21、第一支撑部23和第一连接部22还围合形成有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凹槽213的开口方向相反。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4,可以简化右边框2a的结构,以减少右边框2a的重量;另一方面,第二凹槽24可以起到引导雨水的作用(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关于第二凹槽24可以引导雨水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在侧视视角下,第一支撑部23沿右边框2a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设置并且呈一字形。第一支撑部23的结构宽度W3相比安装部21的结构宽度W1和第一连接部22的结构宽度W2较大,第一支撑部23的结构强度较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右边框2a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安装部21包括沿右边框2a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间隔的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12,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12用于夹持层压件1。在该夹持作用下,安装部21与层压件1之间不容易相互脱离,即安装部21与层压件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较高。
其中,安装部21中用于围合形成第一凹槽213的表面中任一部分可以涂敷胶粘剂(图中未示出),以使安装部21通过胶粘剂与层压件1粘接,进一步提高安装部21与层压件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其次,胶粘剂可以粘接于层压件1的边缘,胶粘剂对于层压件1的边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降低外部空气和液体进入层压件1内部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层压件1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夹持部211包括至少两个向第二夹持部212凸起的第一凸起部211a,该第一凸起部211a对于涂敷于第一凹槽213内且未固化的胶粘剂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未固化的胶粘剂相对于安装部21或层压件1随意流动,未固化的胶粘剂不容易脱离第一凹槽213,以提高安装部21和层压件1之间粘接可靠性程度,并且胶粘剂不容易遮挡层压件1中位于第一凹槽213外的部分,以使层压件1具有较大的可以获取太阳能的面积,以使层压件1的发电效率较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凸起部211a的数量或形状。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夹持部211包括向第二夹持部212弯折的第一弯折部211b,该第一弯折部211b对于涂敷于第一凹槽213内且未固化的胶粘剂也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未固化的胶粘剂相对于安装部21或层压件1随意流动,未固化的胶粘剂不容易脱离第一凹槽213,以提高安装部21和层压件1之间粘接可靠性程度,并且胶粘剂不容易遮挡层压件1中位于第一凹槽213外的部分,以使层压件1具有较大的可以获取太阳能的面积,以使层压件1的发电效率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二夹持部212包括向第一夹持部211隆起的隆起部212b,该隆起部212b对于涂敷第一凹槽213内且未固化的胶粘剂也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未固化的胶粘剂相对于安装部21或层压件1随意流动,未固化的胶粘剂不容易脱离第一凹槽213,以提高安装部21和层压件1之间粘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右边框2a还包括沿右边框2a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均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可以被第一转接件3夹持连接。相应地,第一转接件3可以用于支撑与其它层压件1连接的左边框2b,或者,第一转接件3可以用于支撑与安装于瓦片200的第三转接件5。在该设置下,右边框2a作为被夹持的零件,右边框2a结构较为简化,右边框2a易于制作,并且右边框2a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程度,右边框2a可以应用于多种组装条件下,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被夹持部25a为向右边框2a的顶面(右边框2a的顶面为安装部21中背离第一连接部22的表面)凸起的凸起结构,呈凸起结构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可以与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卡接,以使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被夹持部25a中背离第二被夹持部25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251,第一倒角251便于用户可以较为顺滑地组装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一转接件3,装配效率较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二被夹持部25b为沿背离右边框2a的顶面(右边框2a的顶面为安装部21中背离第一连接部22的表面)的方向凸起的凸起结构,呈凸起结构的第二被夹持部25b可以与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卡接,以使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二被夹持部25b中背离第一被夹持部25a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252,第二倒角252便于用户可以较为顺滑地组装第二被夹持部25b和第一转接件3,装配效率较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被夹持部25a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24内,当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夹持并卡接于第一被夹持部25a时,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凹槽24内,在该设置下,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即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的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二被夹持部25b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的底壁,当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夹持并卡接于第二被夹持部25b时,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22的下侧,在该设置下,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即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的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被夹持部25a中沿右边框2a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被夹持部25b中沿右边框2a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的尺寸。由于第二被夹持部25b较短并且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的底壁,当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夹持并卡接第二被夹持部25b时,第一转接件3的夹持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以抵接于第一连接部22的底壁,对第一连接部22的底壁可以形成支撑作用,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连接位置较多,可以进一步提高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连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右边框2a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6,第一延伸部26由第一连接部22的底部沿垂直于右边框2a的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延伸部26的延伸方向(与方向Y平行的方向)与第一凹槽213的开口方向(与方向Y平行的方向)相同。
可选地,请参照图8a所示,第一连接部22为矩形框结构,结构稳定性程度较高。第一连接部22还包括第二凸起部221,第二凸起部221由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中两个沿边框2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相对设置的内壁凸起。第二凸起部221一方面起到结构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部22的结构稳定性程度,另一方面,第二凸起部221用于与角码(图中未示出)限位连接,以提高第一连接部22与角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
如图8a所示的右边框2a是用户在观察层压件1的前边缘13的视角下的形态,如图8a所示的后边框2d是用户在观察层压件1的右边缘11的视角下的形态,如图8b所示的左边框2b是用户在观察层压件1的前边缘13的视角下的形态,如图8c所示的前边框2c是用户在观察层压件1的右边缘11的视角下的形态。其中,如图8a所示的右边框2a、如图8a所示的后边框2d和如图8b所示的左边框2b结构相同,如图8c所示的前边框2c与其它边框结构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延伸部26的长度尺寸,前边框2c的第一延伸部26的长度较长,右边框2a、左边框2b和后边框2d的第一延伸部26较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边框2b、前边框2c和后边框2d也可以具有上述关于右边框2a的至少部分的装配结构方案和至少部分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转接件3包括沿第一转接件3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夹爪32a和第二夹爪32b,第一夹爪32a和第二夹爪32b用于夹持边框2(例如右边框2a)。详细地说,第一夹爪32a和第二夹爪32b用于夹持右边框2a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夹爪32a包括用于与右边框2a卡接的第一卡接部321。详细地说,第一卡接部321用于与第一被夹持部25a卡接。
其中,第一卡接部321可以呈凸起结构,相应地,第一被夹持部25a可以呈凸起结构,第一卡接部321与第一被夹持部25a抵接,以限制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分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卡接部321和第一被夹持部25a中任一者呈凹陷结构,另一者呈凸起结构,在凹陷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下,以限制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分离。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二夹爪32b包括与右边框2a卡接的第二卡接部323。详细地说,第二卡接部323与第二被夹持部25b卡接。
其中,第二卡接部323可以呈凸起结构,相应地,第二被夹持部25b可以呈凸起结构,第二卡接部323与第二被夹持部25b抵接,以限制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分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二卡接部323和第二被夹持部25b中任一者呈凹陷结构,另一者呈凸起结构,在凹陷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下,以限制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分离。
本文后续内容主要以第一卡接部321、第二卡接部323、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均呈凸起结构为例描述。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卡接部321包括第一斜面322,该第一斜面322能与第一被夹持部15a滑动抵接,第一斜面322便于用户较为顺滑地组装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装配效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二卡接部323包括第二斜面324,该第二斜面324能与第二被夹持部25b滑动抵接,第二斜面324便于用户较为顺滑地组装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装配效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二夹爪32b中沿方向Z的尺寸大于第一夹爪32a中沿方向Z的尺寸,并且第二夹爪32b中沿方向Y的尺寸大于第一夹爪32a中沿方向Y的尺寸。第二夹爪32b的结构强度较高,第二夹爪32b可以较为稳定地支撑和卡接右边框2a。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被夹持部25a位于右边框2a的第二凹槽24内,与第一被夹持部25a卡接的第一夹爪32a的至少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二凹槽24内。在该设置下,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即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的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转接件3还包括沿第一转接件3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设置的第一贴合部31,第一贴合部31与可与右边框2a贴合,在该设置下,第一贴合部31对于右边框2a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使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卡接部321可以与右边框2a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可靠地抵接,以及使第一转接件3的第二卡接部323可以与右边框2a的第二被夹持部25b可靠地抵接,从而提高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夹持连接的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贴合部31还可以用于贴合于左边框2b的侧面,或者,第一贴合部31还可以用于贴合于第三转接件5的侧面。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转接件3还包括第二支撑部33,第二支撑部33由第一贴合部31沿背离第一夹爪32a的方向伸出,第二支撑部33可以支撑左边框2b或第三转接件5。在该设置下,第一转接件3可以用于连接右边框2a和左边框2b,或者,第一转接件3可以用于连接右边框2a和第三转接件5。由于第一转接件3支撑左边框2b或第三转接件5,该连接方式具有可以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的优点,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其次,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转接件3在装配方面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程度,第一转接件3适配多种连接结构,满足用户的多种连接需求。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二支撑部33包括相连的第一段331和第二段332,第一段331由第一贴合部31沿背离第一夹爪32a的方向伸出,第二段332由第一段331的顶面向上伸出;第二段332用于支撑例如左边框2b,或者,第二段332用于支撑第三转接件5;第一贴合部31、第一段331和第二段332围合形成第一导流槽35。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二段332的形状呈倒L字形,且第二段332向第一贴合部31弯折,在该设置下,第二段332与被支撑的边框2(例如左边框2b)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二者之间的压强较小,二者发生结构变形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二段332的形状呈倒L字形,并且第二段332沿背离第一贴合部31的方向弯折。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二段332可以呈四边形的框架结构,或者,第二段332可以呈凸台结构。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转接件3还包括第一翘起部34,第一翘起部34与第一段331中背离第一贴合部31的一端连接,且第一翘起部34相对于第一段331向上翘起,第二段332、第一段331和第一翘起部34围合形成第二导流槽36。
可选地,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翘起部34与第一段331之间具有预设的夹角α,满足40°≤α≤80°。其中,夹角α具体可以为40°、45°、50°、55°、60°、65°、70°、75°、80°。
其中,第一贴合部31、第一段331和第一翘起部34可以形成钩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翘起部34的具体长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转接件4包括沿第二转接件4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夹爪42a和第四夹爪42b,第三夹爪42a和第四夹爪42b用于夹持瓦片200。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三夹爪42a包括用于与瓦片200卡接的第三卡接部421。详细地说,第三卡接部421可以呈凸起结构,第三卡接部421与瓦片抵接,以限制瓦片200与第二转接件4分离。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三卡接部421包括第三斜面422,该第三斜面422能与瓦片200滑动抵接,第三斜面422便于用户较为顺滑地组装瓦片200与第二转接件4。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四夹爪42b为平板结构,第四夹爪42b用于与瓦片200的底面抵接。
其中,第四夹爪42b中沿方向Z的尺寸大于第三夹爪42a中沿方向Z的尺寸,第四夹爪42b中沿方向Y的尺寸大于第三夹爪42a中沿方向Y的尺寸,该设置使得第四夹爪42b的结构稳定性程度更高,第四夹爪42b能够可靠地支撑和夹持瓦片200的底部。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四夹爪42b包括用于与瓦片200卡接的卡接部(图中未示出),卡接部也可以呈凸起结构,卡接部与瓦片200抵接,以限制瓦片200与第二转接件4分离。
本文后续内容主要以平板结构为例描述第四夹爪42b。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转接件4包括沿第二转接件4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贴合部41,第三夹爪42a和第四夹爪42b均设置于第二贴合部41,第二贴合部41用于贴合于瓦片200的侧面。第二贴合部41对于瓦片200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使第二转接件4的第三卡接部421可以与瓦片200可靠地抵接,从而提高瓦片200与第二转接件4夹持连接的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转接件4还包括第二延伸部47,第二延伸部47用于搭接于瓦片200的顶部,在该设置下,第二转接件4与瓦片200的连接方式不仅包括夹持连接还包括搭接,连接位置数量较多,降低瓦片200因承受第二转接件4所施加的作用力而被破坏的可能性。
其中,第二延伸部47由第二贴合部41延伸,且第二延伸部47的延伸方向(与方向Y平行的方向)与第三夹爪42a的延伸方向(与方向Y平行的方向)相同,或者说,第二延伸部47和第三夹爪42a均设置于第二贴合部41的同一侧。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延伸部47还用于与瓦片200的顶部粘接,例如在第二延伸部47和瓦片200之间涂敷具有流动性的胶粘剂,在涂敷后胶粘剂固化。第二延伸部47中背离第二贴合部41的一部分为第二弯折部471,第二弯折部471向下弯折。第二弯折部471对于未固化的胶粘剂具有限位作用,限制未固化的胶粘剂相对于第二延伸部47或瓦片200随意流动,以提高第二延伸部47和瓦片200之间粘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延伸部47包括至少两个向下凸起的第三凸起部472。该第三凸起部472对于未固化的胶粘剂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未固化的胶粘剂相对于第二延伸部47或瓦片200随意流动,以提高第二延伸部47和瓦片200之间粘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转接件4还包括第三延伸部48,第三延伸部48由第二延伸部47底面向下延伸,第三延伸部48用于与瓦片200的侧面粘接,在该设置下,第二转接件4与瓦片200的连接位置数量较多,第二转接件4与瓦片2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转接件4还包括第三支撑部43,第三支撑部43由第二贴合部41沿背离第三夹爪42a的方向伸出。第三支撑部43可以支撑左边框2b。在该设置下,第二转接件4可以用于连接瓦片200和左边框2b。由于第一转接件3支撑左边框2b,该连接方式具有可以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的优点,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其次,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转接件4在装配方面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程度,第二转接件4适配多种连接结构,满足用户的多种连接需求。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贴合部41可以用于贴合于左边框2a的侧面,第三支撑部43可以用于支撑相邻的边框2(例如左边框2a),因此,第二转接件4用于瓦片200和边框2(例如左边框2a),该连接方式具有可以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的优点。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三支撑部43包括相连的第三段431和第四段432,第三段431由第二贴合部41沿背离第三夹爪42a的方向伸出,第四段432由第三段431的顶面向上伸出;第四段432用于支撑左边框2a,第二贴合部41、第三段431和第四段432围合形成第三导流槽45。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四段432的形状呈倒L字形,且第四段432向第二贴合部41弯折,在该设置下,第四段432与相邻的左边框2a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二者之间的压强较小,二者发生结构变形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四段432的形状呈倒L字形,并且第四段432沿背离第二贴合部41的方向弯折。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四段432可以呈四边形的框架结构,或者,第四段432可以呈凸台结构。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转接件4还包括第二翘起部44,第二翘起部44与第三段431中背离第二贴合部41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翘起部44相对于第三段431向上翘起,第四段432、第三段431和第二翘起部44围合形成第四导流槽46。
可选地,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翘起部44与第三段431之间具有预设的夹角β,满足40°≤β≤80°。其中,夹角β具体可以为40°、45°、50°、55°、60°、65°、70°、75°、80°。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二翘起部44的具体长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三转接件5包括两个沿第三转接件5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夹持部51和第四夹持部52,第三夹持部51和第四夹持部52用于夹持瓦片200。其中,第三夹持部51和第四夹持部52可以与瓦片200粘接,以提高第三转接件5与瓦片200的连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三夹持部51包括向第四夹持部52弯折的第三弯折部511,第三弯折部511对于涂敷于第三夹持部51且未固化的胶粘剂具有限位作用,限制胶粘剂相对于第三夹持部51或瓦片200随意流动,以提高第三夹持部51与瓦片200之间的粘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三夹持部51包括至少两个向第四夹持部52凸起的第四凸起部512,第四凸起部512对于涂敷于第三夹持部51且未固化的胶粘剂具有限位作用,限制胶粘剂相对于第三夹持部51或瓦片200随意流动,以提高第三夹持部51与瓦片200之间的粘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四夹持部52包括第四弯折部521,第四弯折部521向下弯折,以使所述第四弯折部521具有弧面,该弧面可以降低第三转接件5与瓦片200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卡死的可能性,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三转接件5包括沿第三转接件5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设置的第三贴合部54,第三贴合部54的一侧用于与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贴合部31贴合,第三贴合部54的另一侧用于与瓦片200的侧面贴合。第三夹持部51和第四夹持部52均设置于第三贴合部54,第三夹持部51、第四夹持部52和第三贴合部54围合形成第三凹槽55,第三凹槽55用于容纳瓦片200的边缘。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三转接件5包括第四延伸部53,第四延伸部53由第三贴合部54沿垂直于第三转接件5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的方向延伸,第四延伸部53的延伸方向(与方向Y平行的方向)与第三凹槽55的开口方向相同,第四延伸部53用于被第一转接件3的第二段332支撑。
可选地,请参照图11所示,第三夹持部51、第四夹持部52、第四延伸部53和第三贴合部54形成E字形结构,因此,第三转接件5的结构较为简化,重量小。
请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上述内容的层压件1和边框2,层压件1的各边缘安装有对应的边框2,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层压件1和边框2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包括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夹爪32a和第二夹爪32b夹持右边框2a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同时,第一夹爪32a与第一被夹持部25a卡接,第二夹爪32b与第二被夹持部25b卡接,以使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较高,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不容易相互脱离。详细地说,第一夹爪32a的第一卡接部321与第一被夹持部25a均呈凸起结构,第一卡接部321与第一被夹持部25a抵接,以限制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分离;第二夹爪32b的第二卡接部323与第二被夹持部25b均呈凸起结构,第二卡接部323与第二被夹持部25b抵接,也限制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分离。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贴合部31与右边框2a的侧面贴合,以使第一卡接部321稳定地抵接于第一被夹持部25a,并且使第二卡接部323稳定地抵接于第二被夹持部25b,以使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之间不容易随意相对活动,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之间连接结构稳定性程度较高。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夹爪32a的至少部分位于右边框2a的第二凹槽24内,在该设置下,第一转接件3与右边框2a之间的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即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的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安装于屋顶500的条件下,由于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贴合部31与右边框2a的侧面贴合,雨水不容易大量地经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缝隙流动至位于边框组件下方的屋顶500,屋顶500不容易积存大量的水,可以降低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即使有少量的雨水从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缝隙向下流动,由于第一夹爪32a的挡接作用和引导作用,雨水被第一夹爪32a引导至右边框2a的第二凹槽24内,雨水在右边框2a的第二凹槽24的引导作用下可以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因此,屋顶500更不容易积存大量的水,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更小,用户的使用体验更高。再者,第一夹爪32a和第一被夹持部25a抵接,第一贴合部31和右边框2a侧面抵接,第二夹爪32b和第二被夹持部25b稳定地抵接,进一步限制位于第二凹槽24的雨水经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向屋顶500流动的可能性,因此,屋顶500难以积存大量的水,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很小,用户的使用体验很高。依据上述内容,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较为可靠的防水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层压件1的右边缘11与右边框2a连接,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层压件1、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包括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左边框2b。其中,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夹持连接,第一转接件3的第二段332支撑左边框2b,右边框2a和左边框2b用于与各自对应的层压件1连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边框组件可以用于组装两个不同的层压件1,由于第一转接件3和左边框2b之间的连接关系仅为支撑关系,第一转接件3和左边框2b之间容易实现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可选地,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贴合部31与左边框2b的侧面贴合,雨水不容易大量地经左边框2b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的缝隙流动至位于边框组件下方的屋顶500,屋顶500不容易积存大量的水,可以降低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即使有少量的雨水经左边框2b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缝隙向下流动,部分雨水会流动至左边框2b的第二凹槽24内,雨水在第二凹槽24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因此,屋顶500更不容易积存大量的水,雨水从屋顶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更小,用户的使用体验更高。即使有雨水经左边框2b和第一转接件3之间缝隙向下流动,雨水会流动至第一导流槽35内,雨水可以在第一导流槽35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即使有雨水从第一导流槽35越过第二段332并流动至第二导流槽36内,雨水可以在第二导流槽36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依据上述内容,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较为可靠的防水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左边框2b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可以包括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右边框2a和第一转接件3夹持连接,第一转接件3的第二段332支撑第三转接件5,右边框2a用于与对应的层压件1连接,第三转接件5用于与对应的瓦片200连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边框组件可以用于组装层压件1和瓦片200,由于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之间的连接关系仅为支撑关系,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之间容易实现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可选地,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贴合部31与第三转接件5的第三贴合部54贴合,雨水不容易大量地经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之间的缝隙流动至位于边框组件下方的屋顶500,屋顶500不容易积存大量的水,可以降低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即使有少量的雨水经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之间缝隙向下流动,雨水会流动至第一导流槽35内,雨水可以在第一导流槽35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即使有雨水从第一导流槽35越过第二段332并流动至第二导流槽36内,雨水可以在第二导流槽36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依据上述内容,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较为可靠的防水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层压件1的右边缘11与右边框2a连接,右边框2a与第一转接件3连接,第一转接件3支撑第三转接件5,第三转接件5用于与瓦片200连接。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层压件1、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第三转接件5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包括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左边框2b用于与层压件1连接,第二转接件4用于与瓦片200连接,第二转接件4支撑左边框2b。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边框组件可以用于组装层压件1和瓦片200,以使层压件1可以在应用于屋顶500的条件下获取电能。由于第二转接件4和左边框2b之间的连接关系仅为支撑关系,第二转接件4和左边框2b之间容易快速组装和快速拆卸,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可选地,第二转接件4的第二贴合部41与左边框2b的侧面贴合,雨水不容易大量地经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之间缝隙流动至位于边框组件下方的屋顶500,屋顶500不容易大量地积水,降低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用户的使用体验较高。即使有少量的雨水经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之间缝隙向下流动,部分雨水会流动至左边框2b的第二凹槽24内,雨水在第二凹槽24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因此,屋顶500更不容易大量地积水,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的更小,用户的使用体验更高。即使有少量的雨水经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雨水会流动至第二转接件4的第三导流槽45内,雨水可以在第三导流槽45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即使有少量的雨水从第三导流槽45越过第四段432并流动至第四导流槽46内,雨水在第四导流槽46的引导作用下可以流动至其它非屋顶500的位置(本文后续内容详细介绍该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层压件1的左边缘12与左边框2b连接,左边框2b的侧面和第二转接件4的侧面贴合,左边框2b被第二转接件4支撑,第二转接件4用于与瓦片连接。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层压件1、左边框2b和第二转接件4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转接件3、第二转接件4、第三转接件5的设置方向可以与附图中的设置方向相反,以使右边框2a的连接关系和左边框2b的连接关系可以互换。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四转接件6包括沿第四转接件6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夹爪62a和第六夹爪62b,第五夹爪62a和第六夹爪62b用于夹持前边框2c。详细地说,第五夹爪62a和第六夹爪62b用于夹持前边框2c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五夹爪62a包括用于与前边框2c卡接的第四卡接部621。详细地说,第四卡接部621用于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卡接。
其中,第四卡接部621可以呈凸起结构,相应地,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可以呈凸起结构,第四卡接部621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抵接,以限制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分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四卡接部621和第一被夹持部25a中任一者呈凹陷结构,另一者呈凸起结构,在凹陷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下,以限制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分离。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六夹爪62b包括与前边框2c卡接的第五卡接部623。详细地说,第五卡接部623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卡接。
其中,第五卡接部623可以呈凸起结构,相应地,第二被夹持部25b可以呈凸起结构,第五卡接部623与第二被夹持部25b抵接,以限制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分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五卡接部623和第二被夹持部25b中任一者呈凹陷结构,另一者呈凸起结构,在凹陷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下,以限制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分离。
本文后续内容主要以第四卡接部621、第五卡接部623、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均呈凸起结构为例描述。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四卡接部621包括第四斜面622,该第四斜面622能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15a滑动抵接,第四斜面622便于用户较为顺滑地组装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装配效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五卡接部623包括第五斜面624,该第五斜面624能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滑动抵接,第五斜面624便于用户较为顺滑地组装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装配效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六夹爪62b中沿方向Z的尺寸大于第五夹爪62a中沿方向Z的尺寸,并且第六夹爪62b中沿方向X的尺寸大于第五夹爪62a中沿方向X的尺寸。第六夹爪62b的结构强度较高,第六夹爪62b可以较为稳定地支撑和卡接前边框2c。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位于前边框2c的第二凹槽24内,与第一被夹持部2a卡接的第五夹爪62a的至少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二凹槽24内。在该设置下,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之间的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即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的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四转接件6还包括第五凸起部63,第五凸起部63位于第五夹爪62a和第六夹爪62b之间,第五凸起部63用于与前边框2c的侧面抵接,在该设置下,第五凸起部63对于前边框2c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使第四转接件6的第四卡接部621可以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可靠地抵接,以及使第四转接件6的第五卡接部623可以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可靠地抵接,从而提高前边框2c与第四转接件6的连接可靠性程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四转接件6包括第六凸起部64,第六凸起部64用于与前边框2c的侧面抵接,在该设置下,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的连接位置数量较多,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之间的压强较少,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的结构不容易被挤压变形。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四转接件6包括沿第四转接件6高度方向(与方向Z平行的方向)设置的主体部61,第五夹爪62a、第六夹爪62b、第五凸起部63和第六凸起部64均设置于主体部61的同一侧。
可选地,请参照图12所示,第四转接件6设置有安装槽625,第四转接件6中用于围合形成安装槽625的表面用于与密封件7限位连接。其中,安装槽625可以呈T字形槽。另外,安装槽625可以设置于第六夹爪62b,在该设置下,第四转接件6内部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第四转接件6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其中,安装槽625可以设置于第六夹爪62b,即第六夹爪62b与密封件7连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四转接件6包括T字形连接部,密封件7设置有T字形槽,密封件7中用于围合形成T字形槽的表面与T字形连接部限位连接。
请参照图13所示,密封件7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部71和密封部72,第二连接部71用于与第四转接件6连接,密封部72用于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当密封部72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时,密封部72可以起到挡雨的作用,可以降低雨水在风力作用下经过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之间的间隔空间后流动至位于层压件1下方的屋顶500的可能性,即屋顶500不容易积存大量地雨水,用户使用体验较高。其次,密封部72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可以降低风经过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之间的间隔空间后将位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掀翻的可能性。
可选地,请参照图13所示,第二连接部71与第四转接件6中用于围合形成安装槽625的表面限位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71可以呈T字形,安装槽625呈T字形。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部71设置有T字形槽,第四转接件6包括T字形连接部,第二连接部71中用于围合形成T字形槽的表面与T字形连接部限位连接。
可选地,请参照图13所示,密封部72的至少部分具有柔性,在该设置下,密封部72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以缓冲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与位于较高位置的第四转接件6或层压件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位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被破坏的可能性。
可选地,请参照图13所示,密封部72包括相连的第五段721和第六段722。第五段721与第二连接部71连接,第六段722相对于第五段721向下弯折,以形成厂字形结构。当密封部72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时,第六段722能相对于第五段721变形,第六段722与第五段721之间内应力作用使得第六段722具有相对于第五段721回弹的趋势,从而使得第六段722可以可靠地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以使密封件7具有可靠的挡雨作用和挡风作用。
请参照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包括前边框2a、第四转接件6和密封件7。第四转接件6的第五夹爪62a和第六夹爪62b夹持前边框2a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同时,第五夹爪62a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卡接,第六夹爪62b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卡接,以使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程度较高,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不容易相互脱离。详细地说,第五夹爪62a的第四卡接部621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均呈凸起结构,第四卡接部621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抵接,以限制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分离;第六夹爪62b的第五卡接部623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均呈凸起结构,第五卡接部623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抵接,也限制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分离。第四转接件6的第五凸起部63与前边框2c的侧面贴合,以使第四卡接部621稳定地抵接于前边框2c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并且使第五卡接部623稳定地抵接于前边框2c的第二被夹持部25b,以使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之间不容易随意相对活动,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之间连接结构稳定性程度较高。第四转接件6的第五夹爪62a的至少部分位于前边框2c的第二凹槽24内,在该设置下,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之间的结构紧凑性程度较高,即前边框2c和第四转接件6的占用空间较少,在屋顶500的有限面积条件下,可以敷设面积更大的层压件1,发电效率更高。
可选地,请参照图7所示,前边框2c可以与处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连接,密封件7通过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连接,密封件7可以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密封件7可以起到阻挡雨水的作用,降低雨水在风力作用下穿过两个层压件1之间的间隔空间后流动至位于层压件1下方的屋顶500的可能性,以降低屋顶500积存大量雨水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雨水从屋顶500渗漏至屋内的可能性,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密封件7还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降低风穿过两个层压件1之间的间隔空间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风掀翻处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的可能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前边框2c、第四转接件6和密封件7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7所示,第五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前边框2c、第四转接件6和密封件7,层压件1的前边缘13与前边框2c连接,第四转接件6与前边框2c连接,密封件7与第四转接件6连接,密封件7用于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具有上述内容中已描述的关于层压件1、前边框2c、第四转接件6和密封件7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包括层压件1、边框2、第一转接件3、第二转接件4、第三转接件5、第四转接件6和密封件7。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具有上述关于层压件1、边框2、第一转接件3、第二转接件4、第三转接件5、第四转接件6和密封件7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沿第一方向I分布的层压件1中每两个层压件1之间通过对应的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和对应的左边框2b相连接,由于第一转接件3支撑左边框2b,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具有快速装配和快速拆卸的优点。沿第一方向I分布且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层压件1可以通过对应的右边框2a、第一转接件3、第三转接件5和瓦片200相连接,由于第一转接件3支撑第三转接件5,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具有快速装配和快速拆卸的优点。沿第一方向I分布且位于另一个最外侧的层压件1通过对应的左边框2b、第二转接件4和瓦片200相连接,由于第二转接件4支撑左边框2b,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具有快速装配和快速拆卸的优点。依据上述内容,沿第一方向I分布的各层压件1以及相连的边框2可以被单独拆卸和组装,即维护难度较低。
沿第二方向J分布的各个层压件1的一端与前边框2c连接,沿第二方向J分布的各个层压件1的另一端与后边框2d连接,后边框2d的第一延伸部26用于挂接于挂件300,后边框2d的第一延伸部26还与设置于挂件300的多个限位凸起或锯齿状结构限位连接,以使后边框2d不容易脱离于挂件300。前边框2c通过密封件7抵接于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在下雨条件下,当雨水落至处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时,雨水可以从处于较高位置的层压件1流动至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因此,本申请实施的光伏构件100可以替代原有安装于屋顶500的部分瓦片200并且具有瓦片200的防水效果,可以降低雨水渗漏至屋顶500的可能性,屋顶500积水的可能性较小,用户使用体验较高。前边框2c不与挂件300连接,但在风力作用下,前边框2c的第一延伸部26能与挂件300抵接,以形成限位作用,降低层压件1被风力作用掀翻的可能性。依据上述内容,沿第二方向J分布的各层压件1以及相连的边框2可以被快速地装配至挂件300或被快速地从挂件300拆卸,而且沿第二方向J分布的各层压件1以及相连的边框2可以被单独拆卸和组装,即维护难度较低。
现有技术中安装于屋顶500的光伏构件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整体拆卸和组装光伏构件,即现有技术光伏构件的维护难度较大,而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内部结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单独拆卸和组装任一个层压件1和相连的边框2,即用户可以针对光伏构件100的局部进行维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光伏构件100的维护难度较低。
根据上述内容,当光伏构件100安装于倾斜屋顶500时,右边框2a、左边框2b、第一转接件3和第二转接件4均沿第二方向J设置,即右边框2a、左边框2b、第一转接件3和第二转接件4的长度方向(与方向X平行的方向)与第二方向J平行,相应地,右边框2a的第二凹槽24、左边框2b的第二凹槽24、第一转接件3的第一导流槽35和第二导流槽36、第二转接件4的第三导流槽45和第四导流槽46都沿第二方向J设置,由于第二方向J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在重力作用下,雨水可以在第二凹槽24、第一导流槽35、第二导流槽36、第三导流槽45和第四导流槽46的引导下流动至处于较低位置的层压件1的顶面,雨水难以流动至位于光伏构件100下方的屋顶500。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构件100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屋顶500积水的可能性较小,用户使用体验较高。
本文附图中的虚线为结构断面线。

Claims (12)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2),用于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层压件(1);
第四转接件(6),与所述边框(2)夹持连接;
密封件(7),与所述第四转接件(6)连接,所述密封件(7)用于抵接于另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层压件(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接件(6)包括沿所述第四转接件(6)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夹爪(62a)和第六夹爪(62b),所述第五夹爪(62a)和所述第六夹爪(62b)夹持所述边框(2);
所述第五夹爪(62a)包括与所述边框(2)卡接的第四卡接部(621),和/或,所述第六夹爪(62b)包括与所述边框(2)卡接的第五卡接部(6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卡接部(621)为向所述第六夹爪(62b)凸起的凸起结构;和/或,所述第五卡接部(623)为向所述第五夹爪(62a)凸起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夹爪(62b)中背离所述第五夹爪(62a)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件(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第四转接件(6)还包括第五凸起部(63),所述第五凸起部(63)位于所述第五夹爪(62a)和所述第六夹爪(62b)之间,所述第五凸起部(63)与所述边框(2)中用于背离所述层压件(1)的侧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包括沿所述边框(2)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被夹持部(25a)和第二被夹持部(25b),所述第一被夹持部(25a)和所述第二被夹持部(25b)被所述第四转接件(6)夹持;
所述第一被夹持部(25a)还与所述第四转接件(6)卡接,和/或,所述第二被夹持部(25b)还与所述第四转接件(6)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夹持部(25a)为凸起结构,且所述第一被夹持部(25a)向所述边框(2)的顶面凸起;
和/或,所述第二被夹持部(25b)为凸起结构,且所述第二被夹持部(25b)沿背离所述边框(2)的顶面的方向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朝向所述第四转接件(6)的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且沿所述边框(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24);
所述第四转接件(6)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边框(2)的第五夹爪(62a),所述第五夹爪(62a)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接件(6)设置有安装槽(625),所述密封件(7)包括第二连接部(71),所述第四转接件(6)中用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625)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1)限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包括密封部(72),所述密封部(72)的至少部分具有柔性,所述密封部(72)用于抵接于另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层压件(1)的顶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底壁包括沿背离所述第四转接件(6)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6),所述第一延伸部(26)用于与挂件(300)限位抵接。
12.一种光伏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
CN202311271746.1A 2023-09-28 2023-09-28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Pending CN117394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1746.1A CN117394772A (zh) 2023-09-28 2023-09-28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1746.1A CN117394772A (zh) 2023-09-28 2023-09-28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4772A true CN117394772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3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1746.1A Pending CN117394772A (zh) 2023-09-28 2023-09-28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47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3750B2 (en)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photovoltaic cells
WO2018233500A1 (zh) 收边装置、安装架及吊顶系统
CN211080801U (zh) 装配式屋面防漏系统
CN117394772A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CN117394771A (zh) 边框及光伏组件
CN117394773A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CN117145150A (zh) 光伏构件
CN208806266U (zh) 光伏装置
CN114244267B (zh) 一种非平面光伏组件及安装方法
CN212534829U (zh) 一种光伏建筑固定装置
CN218492888U (zh)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用胶条及使用其的光伏建筑一体屋面
JP5994109B2 (ja) 取付器具
CN219611694U (zh) 一种组件边框、光伏组件、组件安装结构和光伏屋面系统
CN219753710U (zh) 光伏瓦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US20230421095A1 (en) Photovoltaic til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photovoltaic tile
CN220122839U (zh) 一种边框组件
CN219843573U (zh) 边框组件
CN219875634U (zh) 边框组件
CN219875574U (zh) 光伏发电组件和屋顶光伏系统
CN220173171U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构件
CN219372333U (zh) 一种光伏安装结构
CN219033830U (zh) 用于在彩钢瓦上安装光伏组件的固定用装置
CN210769693U (zh) 一种新型无机烤瓷铝板
CN219918828U (zh) 连接组件
CN219351632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