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7731A -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7731A
CN117387731A CN202311189373.3A CN202311189373A CN117387731A CN 117387731 A CN117387731 A CN 117387731A CN 202311189373 A CN202311189373 A CN 202311189373A CN 117387731 A CN117387731 A CN 117387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ensor
load
beam load
wall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9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邦彦
八町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Mits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Mits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403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8248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Mitsumi Inc filed Critical MinebeaMits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387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7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3/00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 G01G3/12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wherein the weighing element is in the form of a solid body stressed by pressure or tension during weighing
    • G01G3/14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wherein the weighing element is in the form of a solid body stressed by pressure or tension during weighing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electrical resistance
    • G01G3/1402Special supports with preselected places to mount the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Mounting of supports
    • G01G3/1412Special supports with preselected places to mount the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Mounting of supports the supports being parallelogram shap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01G19/445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14Be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3/00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 G01G3/12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wherein the weighing element is in the form of a solid body stressed by pressure or tension during weighing
    • G01G3/14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wherein the weighing element is in the form of a solid body stressed by pressure or tension during weighing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electrical re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34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减小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的同时成功地检测载荷的载荷检测器,包括: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一支承基部上以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面对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且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二支承基部上以具有自由端部的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在其上放置物体的安装部,其包括连接至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至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二连接部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之间。第一和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面对彼此相反的方向。第一连接部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侧连接至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且第二连接部在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侧连接至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

Description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6月8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41260.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02779)且发明名称为“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载荷检测器和包括该载荷检测器的载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床检测是已知的,其中,对施加在医院、护理院等的床上的载荷进行检测以确定床上是否存在患者或受助生活的住宿者。载荷的检测可以通过在多个位置处设置载荷检测器来进行,并且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其示例的载荷检测器,该载荷检测器布置在支承床的每个支承腿下面。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482902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包括附接应变计的悬臂件(梁式载荷传感器)和支承附接至床的支承腿的脚轮的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至悬臂件的端部(自由端部)。在此载荷检测器中,脚轮可以在多个位置处放置在安装板上。
在安装板固定至梁式载荷检测器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载荷检测器中,待被测量的物体(测量对象)的载荷经由安装板被传递至梁式载荷传感器。因此,测量对象的载荷的检测值根据测量对象被放置在安装板上所处的位置而变化。这会导致被称为位置偏离误差的检测误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在减小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的同时成功检测载荷的载荷检测器和包括该载荷检测器的载荷检测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荷检测器,包括:
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该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一支承基座上以具有自由端部;
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该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设置成面对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二支承基座上以具有自由端部;以及
安装部,在安装部上放置物体,该安装部包括连接至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至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二连接部,并且该安装部设置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与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之间,
其中,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和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面对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及
安装部的第一连接部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侧连接至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且安装部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侧连接至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安装部被设置在面对彼此的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与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之间,并且安装部被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侧和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侧在两个点处支承,其中,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侧端部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纵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的相反侧上。因此,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将待被检测的物体(检测对象)放置在将两个支承点连接的直线上导致在减小安装部的弯曲影响的同时并且进行良好的载荷检测。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可以平行于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设置。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的位置可以与第二支承基座的位置大致相同,并且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自由端部的位置可以与第一支承基座的位置的大致相同。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设置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和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实现了紧凑的载荷检测器并且简化了在由第一载荷传感器和第二载荷传感器进行载荷检测之后执行的计算过程。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挠曲元件,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二挠曲元件,并且安装部可以包括固定至第一挠曲元件的下表面和第二挠曲元件的下表面的平板形主体。将安装部固定至载荷传感器的下部减小了载荷检测器的高度。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挠曲元件,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二挠曲元件,并且安装部可以是固定至第一挠曲元件的上表面和第二挠曲元件的上表面的弯折板。该弯曲板可以限定有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与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之间的大致平行于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延伸的U形槽。这种构型进一步减小了原本由检测对象的放置引起的安装部的弯曲,并且这种构型阻止了检测对象与载荷传感器之间的接触。
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可以配置成布置在地面上,以基于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来检测放置在安装部上的物体的载荷。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还可以包括斜坡,所述斜坡以使得所述斜坡的下端部在安装部运动期间在上下方向上被保持与所述地面分开的方式固定至安装部。所述斜坡允许滚动体比如脚轮被容易地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斜坡可以是在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在两侧的多个斜坡。
本发明所的载荷检测器还可以包括固定至第一支承基座和第二支承基座中的至少一者的斜坡。安装部可以独立于所述斜坡移动。
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可以构造成设置在地面上,以基于安装部在上下方向的运动来检测放置在安装部上的物体的载荷。在载荷检测器设置在地面上的情况下所述斜坡的下端部可以接触地面。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安装部可以包括位于安装部的中央的运动限制部。该运动限制部分允许包括滚动体比如脚轮的检测对象被成功地保持在安装部上的期望部分处。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中,第一支承基座可以与第二支承基座一体地形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可以构造成对位于具有脚轮的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进行检测。安装部可以构造成支承放置在安装部上的脚轮中的一个脚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其配置成对在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进行检测,该系统包括:
多个载荷检测器,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中的每个载荷检测器均为如在第一方面中所限定的载荷传感器,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中的每个载荷检测器均被设置在床的腿部中的每个腿部中;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并且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的输出来计算所述受检者的载荷。
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可以通过使用如在第一方面中限定的载荷检测器而成功地检测受检者的载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减小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的同时成功地检测载荷的载荷检测器以及一种包括该载荷检测器的载荷检测系统。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的立体图。
【图3】图3是载荷检测器的中央部在宽度方向上的竖向截面图,其描绘了床的脚轮被放置在安装板上的状态。
【图4】图4是图示了安装板被固定至载荷传感器所处的位置与待被检测的物体(检测对象)在安装板上所处的适当的放置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图5是图示了检测对象在使用单个梁式载荷传感器的载荷检测器中的安装板上的放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6】图6是图示了检测对象在安装板上所处的位置与安装板固定至载荷传感器所处的位置之间的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的说明图。
【图7】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的立体图。
【图9】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的立体图。
【图11】图11是描绘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的构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中所描绘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主要包括: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第二载荷传感器22和安装板(安装部)3,其中,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为梁式并且连接至第一基座11,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为梁式并且连接至第二基座12,安装板3被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支承成定位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与第二载荷传感器22之间。在下文中,将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梁延伸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
第一基座11设置在地面上并设置成以悬臂方式支承第一载荷传感器21。第一基座11包括平板11a和支承基部11b,其中,平板11a的平面形状为与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平面形状几乎相同的矩形,支承基部11b从平板11a的端部沿纵向方向延伸并向上突出。支承基部11b的顶部表面11bt定位在平板11a的顶部表面11at的上方。
支承基部11b的顶部表面11bt包括两个螺纹孔Th。第一载荷传感器21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被固定至支承基部11b。
具有与第一基座11相同形状的第二基座12包括平板12a和支承基部12b。第二基座12设置成以介于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之间的预定距离面对第一基座11(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基座12平行于第一基座11设置),并且第一基座11的支承基部11b定位成使得支承基部11b位于与支承基部12b定位所处的侧相反的侧。即,支承基部11b在纵向方向上在与第二基部12b连接至第二基座12的平板12a所处的侧相反的侧连接至第一基座11的平板11a。第二载荷传感器22经由螺钉T和形成在支承基部12b的顶部表面12bt中的螺纹孔Th被固定至支承基部12b。
作为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一载荷传感器21包括具有矩形柱形状和通孔h的挠曲元件(应变体)21s和附接在挠曲元件21s上的应变计21g。第一载荷传感器21对在挠曲元件21s中产生的应变或变形进行检测来作为应变计21g的电阻值的变化。相应地,对施加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载荷进行检测。
挠曲元件21s是由金属比如铝和铁制成的长的方形支柱。在宽度方向上穿透挠曲元件21s的通孔h沿纵向方向形成在挠曲元件21s的中央部中。通孔h包括两个圆形孔hc和一个矩形孔hr。圆形孔hc各自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并且具有大致矩形横截面形状的矩形孔hr将两个圆形孔hc沿纵向方向连接至彼此。挠曲元件21s的定位在通孔h的上侧和下侧上的部分是变薄部21th,变薄部21th由于通孔h的存在而在上下方向上较薄。
在挠曲元件21s的第一端部21ss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穿透挠曲元件21s的两个螺纹孔Th。挠曲元件21s的第一端部21ss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固定至第一基座11的支承基部11b。这允许挠曲元件21s以悬臂方式由第一基座11(支承基部11b)支承,使得第一端部21ss成为固定端部,第二端部21sf成为自由端部。
此外,在挠曲元件21s的第二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穿透挠曲元件21s的两个螺纹孔Th。稍后描述的安装板3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在第二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固定至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即,挠曲元件21s(第一载荷传感器21)支承安装板3,使得安装板3能够在作为自由端部的第二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挠曲元件21s的变薄部21th上附接有两个应变计21g。具体地,所述两个应变计21g中的一个应变计在挠曲元件21s的纵向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附接至挠曲元件21s的上表面21st,并且所述两个应变计21g中的另一个应变计在所述中央部处附接至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应变计21g经由未图示的引线连接至外部控制器。
具有与第一载荷传感器21相同结构的第二载荷传感器22包括具有矩形柱形状的挠曲元件22s以及两个应变计22g。挠曲元件22s包括沿宽度方向穿透挠曲元件22s的中央部的通孔h。应变计22g中的每个应变计附接至挠曲元件22s的变薄部22th中的每个变薄部。第二载荷传感器22设置成以介于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与第二载荷传感器22之间的预定距离面对第一载荷传感器21(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载荷传感器22平行于第一载荷传感器21设置)。
在挠曲元件22s的第一端部22ss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穿透挠曲元件22s的两个螺纹孔Th。挠曲元件22s的第一端部22ss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固定至第二基座12的支承基部12b。这允许挠曲元件22s以悬臂方式由第二基座12(支承基部12b)支承,使得第一端部22ss成为固定端部,第二端部22sf成为自由端部。
此外,在挠曲元件22s的第二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穿透挠曲元件22s的两个螺纹孔Th。稍后描述的安装板3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在第二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中固定至挠曲元件22s的下表面22sd。即,挠曲元件22s(第二载荷传感器22)将安装板3支承成使得安装板3能够在作为自由端部的第二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挠曲元件21s与挠曲元件22s之间的布置关系方面,挠曲元件22s的第一端部(固定端部)22ss在纵向方向上处于与挠曲元件21s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f相同的位置,并且挠曲元件22s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在纵向方向上处于与挠曲元件21s的第一端部(固定端部)21ss相同的位置。即,挠曲元件21s和挠曲元件22s沿相同方向延伸且同时面对彼此,并且挠曲元件21s的固定端部和自由端部与挠曲元件22s的固定端部和自由端部在纵向方向上相反地定位。此外,支承挠曲元件21s的支承基部11b与挠曲元件22s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在纵向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支承挠曲元件22s的支承基部12b与挠曲元件21s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f在纵向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由金属比如铝和铁制成的安装板3是其上要布置待被检测的物体(检测对象)的板状构件。安装板主要包括主体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主体31是在平面视图中呈矩形形状的平板,第一连接部32从主体31的第一端部的附近区域朝向第一基座11延伸,并且第二连接部33从主体31的第二端部的附近区域朝向第二基座12延伸。
在主体31的第一端部中设置有斜坡34。脚轮CT(图3)等滚动经过斜坡34以待被布置在主体31上。在主体31的第二端部中设置有与斜坡34类似的斜坡35。如图3中所描绘的,斜坡34、35的下端部与地面分开,即,在安装板3上布置有测量对象的测量期间(在安装板3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时间段内),所述下端部不与地面接触。在主体31的中央部中沿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有凹部(运动限制部)36(参见图2)。脚轮CT等滚动经过斜坡34或斜坡35之后被布置在安装板3的主体31的凹部36中。这限制了脚轮CT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第一连接部32包括两个螺纹孔Th。第一连接部32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在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中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类似地,第二连接部33包括两个螺纹孔Th。第二连接部33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在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中固定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下表面22sd。即,安装板3以下述方式被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在两个点处支承成能够沿上下方向良好地移动:主体31的拐角的附近区域被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自由端部并且主体31的与所述拐角成对角的拐角的附近区域被固定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自由端部。
接下来,将通过引用下述实例作为其示例来对关于使用载荷检测器100的方法进行说明:在该实例中,检测对象为床上的受检者并且用于使床移动且附接至床的腿部BL(图3)的下端部的脚轮CT布置在安装板3上。
在使用载荷检测器100执行载荷检测时,首先将脚轮CT放置在安装板3的主体31上。具体地,脚轮CT经由斜坡34或35安装在主体31上,随后将脚轮CT布置在凹部36中。因此,脚轮CT以脚轮CT的运动在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受到限制的状态被成功地放置在主体31上。为床设置的其他脚轮CT分别被放置在其他载荷检测器100上。
位于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经由床腿部BL、脚轮CT和安装板3被传递至支承安装板3的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传递的载荷在挠曲元件21s和挠曲元件22s中产生应变,并且应变计21g、22g各自对应变进行检测来作为电阻值的变化。电阻值的变化经由引线(未在图中描绘)输出至控制器(未在图中描绘),该控制器设置在载荷检测器100的外侧、设置在第一基座11中或者设置在第二基座12中。由控制器执行算法处理确定受检者的载荷。
此处,将对关于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通过使用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在两个点处支承安装板3的原因进行说明。
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如图4中所描绘的,安装板3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第二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中经由第一连接部32被支承且在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第二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中经由第二连接部33被支承成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
假设第一连接部32与挠曲元件21s固定的中心点被定义为固定中心C1,并且第二连接部33与挠曲元件22s固定的中心点被定义为固定中心C2,以最短距离将固定中心C1和固定中心C2连接的线L为安装板3的主体31的最不容易弯曲的部分。因此,将床的脚轮CT布置在线L上使得能够在不受安装板3的弯曲影响的情况下对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进行检测。
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包括凹部36以将脚轮CT布置在线L上或其附近区域中。因此,可以在将脚轮CT以稳定的方式布置在线L上或其附近区域的同时稳定且精确地检测受检者的载荷。
此处,参照描绘了使用载荷传感器的常规载荷检测器900的图5对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能够比使用梁形载荷传感器的常规载荷检测器更稳定且更精确地检测载荷的原因进行说明。如图5中所描绘的,在检测对象的放置位置p处于梁式载荷传感器LC与安装板PT之间的连接位置C0的附近区域中的情况下,安装板PT连接至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端部的载荷检测器900具有相对小的位置偏离误差。然而,该位置偏离误差随着放置位置p与连接位置C0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如下。即,随着放置位置p与连接位置C0之间的在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纵向方向上的距离的增大,弯曲力矩绕沿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作用在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挠曲元件上从而引起挠曲元件中的应变,其中,弯曲力矩的程度取决于放置位置p与连接位置C0之间的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此应变在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应变计中引起位置偏离误差。此外,随着放置位置p与连接位置C0之间的在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增大,扭转或扭曲力矩绕沿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轴线作用在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挠曲元件上从而引起挠曲元件中的应变,其中,扭转或扭曲力矩的程度取决于放置位置p与连接位置C0之间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此应变在梁式载荷传感器LC的应变计中引起位置偏离误差。
如图6中所描绘的,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假设将固定中心C1与放置于安装板3的主体31上的检测对象的放置位置P之间的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距离xp1,并将固定中心C2与该放置位置P之间的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距离xp2,则距离xp1、xp2的总和在安装板3的主体31的几乎整个区域上恒定。因此,即使在放置位置P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沿前后方向移位的情况下,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中由弯曲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和在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中由弯曲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总和也始终是近似恒定的。因此,例如通过允许控制器(未在图中描绘)将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检测值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检测值相加并从中减去作为位置偏离误差的预定值,实际上消除了由弯曲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因此,可以稳定地检测检测对象的载荷。
此外,如图6中所描绘的,假设将固定中心C1与放置在安装板3的主体31上的检测对象的放置位置P之间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距离yp1,并且将固定中心C2与该放置位置P之间的在宽度方向的距离定义为距离yp2,则距离yp1、yp2的总和在安装板3的主体31的几乎整个区域上恒定。因此,即使在放置位置P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沿宽度方向移位的情况下,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中由扭转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和在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中由扭转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总和也始终是近似恒定的。因此,例如通过允许控制器(未在图中描绘)将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检测值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检测值相加并从中减去作为位置偏离误差的预定值,实际上消除了由扭转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因此,可以稳定地检测检测对象的载荷。
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的效果总结如下。
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安装板3在安装板3的拐角的附近区域中通过使用第一载荷传感器21并在安装板3的与所述拐角对角的拐角的附近区域中通过使用第二载荷传感器22而被支承成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将检测对象布置在将安装板3的拐角和对角的拐角连接的线L上或其附近区域中导致在不受安装板3的弯曲影响的情况下对检测对象的载荷的成功检测。
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凹部36沿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在安装板3的中央。因此,即使在待在检测期间被放置在安装板3上的物体为滚动体比如床的脚轮CT的情况下,载荷检测器100也能够在将物体保持在安装板3的线L上或线L的附近区域中的同时稳定且精确地检测载荷。
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中由弯曲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总值与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中由扭转力矩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总值始终是近似恒定的。因此,通过允许控制器将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检测值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检测值相加并从中减去为近似恒定的值的位置偏离误差,实际上消除了每个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因此,可以执行稳定且精确的载荷检测。
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支承安装板3的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设置在安装板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这允许脚轮CT在不与两个载荷传感器21、22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进入设置在这两个载荷传感器21、22之间的安装板3。即,脚轮CT能够从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自由端部侧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自由端部侧中的任一者进入安装板3。此外,设置在安装板3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斜坡34、35有助于脚轮CT的放置。在将载荷检测器100布置在床下的过程中,将载荷传感器的纵向方向与床移动所沿的方向对准即可将脚轮CT放置在安装板3上,因此,检测器100、特别是多个载荷检测器100可以容易地被布置在床下。
接下来,将对关于制造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的制造中,首先,单独地形成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第二载荷传感器22以及安装板3。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可以由诸如树脂或金属之类的任何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材料的示例包括轧制铝。安装板3可以通过对轧制铝板进行切割、弯折等并设置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以及斜坡34、35而容易地形成。
接着,单独形成的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第二载荷传感器22以及安装板3通过使用螺钉T而被一体地固定。因此,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具有较少数目的部件,并且其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步骤比如切割、弯曲和拧紧等进行制造。
<修改示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进行说明。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的相同之处在于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被设置为其部件。然而,载荷检测器200与载荷检测器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上表面21st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上表面22st的安装板(安装部)4来代替固定至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和挠曲元件22s的下表面22sd的安装板3。
由于在图7和图8中所描绘的载荷检测器200中的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以及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的这些部件相同,所以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支承检测对象的安装板4由轧制铝板形成。安装板4主要包括凹部41、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凹部41具有在俯视图中为矩形的底表面41b和在侧视图中均为矩形的侧表面41s。在俯视图中为矩形的第一连接部42从侧表面41s中的一个侧表面的上端部朝向第一基座11几乎水平地延伸。在俯视图中为矩形的第二连接部43从侧表面41s中的另一个侧表面的上端部朝向第二基座12几乎水平地延伸。凹部41的与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横截面形状为近似U形形状。即,安装板4是下述弯折板:在该弯折板中限定有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与第二载荷传感器22之间的几乎平行于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U形槽。
在凹部41的底表面41b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附近区域中设置有沿纵向方向朝向中央向上倾斜的斜坡44、45。斜坡44、45在纵向方向上于凹部41的底表面41b的中央部中限定有由斜坡44的端表面44a、斜坡45的端表面45a和凹部41的侧表面41s包围的保持区域(运动限制部)CA。
在第一连接部42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有两个螺纹孔Th。第一连接部42在平板状间隔件51于上下方向上被第一连接部42和第一载荷传感器21夹置的状态下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t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t的附近区域。
类似地,在第二连接部43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的附近区域中形成有两个螺纹孔Th,第二连接部43的所述端部与第一连接部42的所述端部对角地定位。第二连接部43在与间隔件51类似的间隔件(未在图中描绘)于上下方向上被第二连接部43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夹置的状态下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固定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性元件22s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即,安装板4以下述方式被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在两个点处支承成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良好地移动:凹部41的矩形底表面41b的拐角的附近区域被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自由端部并且与底表面41b的所述拐角对角的拐角的附近区域被固定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自由端部。
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可以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类似的方式来使用。
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所获得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中,安装板4包括凹部41,凹部41的底表面41b的宽度比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与第二载荷传感器22之间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小。此结构使得当从安装板4的上侧施加载荷时安装板4难以弯曲。因此,与载荷检测器100相比,载荷检测器200可以使安装板4的弯曲的影响进一步减小。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中,安装板4的凹部41的侧表面41s中的每个侧表面被设置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与保持区域CA之间以及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与保持区域CA之间。这防止了放置在保持区域CA中的脚轮CT等撞击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中,支承安装板4的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设置在安装板4的凹部41的底表面41b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因此,当检测对象为床上的受检者并且用于移动床且附接至该床的腿部BL(图3)的下端部的脚轮CT被放置在安装板4上时,脚轮CT可以在不与两个载荷传感器21、22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进入设置在这两个载荷传感器之间的安装板4。即,脚轮CT可以从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自由端部侧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自由端部侧中的任一者进入安装板4。此外,为安装板4设置的斜坡44、45有助于将脚轮CT放置到底表面41b上。放置在底表面41b上的脚轮CT在纵向方向上的运动受斜坡44、45的端表面44a、45a限制,并且脚轮CT在宽度方向上的运动受凹部41的侧表面41s限制。
接下来,将参照图9和图10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进行说明。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相同之处在于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被设置为其部件。然而,载荷检测器300与载荷检测器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包括壁54且其中限定有切口N的安装板(安装部)5来代替平的板状安装板3,并且设置有固定至第二基座12的导引构件6作为其部件。
由于在图9和图10中所描绘的载荷检测器300中的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2、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的这些部件相同,所以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与安装板3类似的其上待放置检测对象的安装板5包括平板状的主体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和壁54。第一连接部52从主体51朝向第一基座11延伸,并且第二连接部53从主体51朝向第二基座12延伸。壁54形成为从主体51的上表面直立。
主体51包括矩形部51r和突出部51p。矩形部51r的长边沿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延伸方向(纵向方向)延伸。突出部51p从矩形部51r的一个短边沿矩形部51r的长边方向突出或延伸。突出部51p中的每个突出部均定位在矩形部51r的短边方向上的每个端部的附近区域中。切口N由突出部51p和矩形部51r的一个短边限定。
第一连接部52从突出部51p中的一个突出部朝向第一基座11延伸。第一连接部52包括两个螺纹孔Th。第一连接部52在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中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
第二连接部53从矩形部51r的与设置有突出部51p的端部相反的端部朝向第二基座12延伸。第二连接部53包括两个螺纹孔Th。第二连接部53在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的附近区域中经由螺钉T和螺纹孔Th固定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下表面22sd。
具有在俯视图中为大致U形形状的壁54包括长壁部54l和短壁部54s(图10)。长壁部54l沿主体51的矩形部51r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且短壁部54s沿主体51的矩形部51r的短边方向延伸以连接长壁部54l。长壁部54l在主体51上定位成沿着突出部51p的整个区域和矩形部51r的长边的大部分延伸。
在主体51的矩形部51r的上表面的由壁54和切口N包围的中央区域中设置有的凹部(运动限制部)55(图10)。凹部55在俯视图中为近似矩形。凹部55的中心在俯视图中几乎定位在将第一连接部5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53的中心连接的对角线上。
具有楔形形状(或三角形棱柱)的导引构件6包括倾斜表面(斜坡)61,滚动体比如脚轮CT通过该倾斜表面被从地面导引到安装板5上。经由从正交于倾斜表面61的侧表面延伸的连接部62而固定至第二基座12的平板12a的导引构件6被定位在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之间且位于安装板5下侧。导引构件6的倾斜表面61在俯视图中定位在由安装板5限定的切口N中。倾斜表面61的下端部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纵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f与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之间。即,导引构件6处于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以内。
此修改示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板5独立于具有倾斜表面61的导引构件6改变其位置。具体地,安装板5可以独立于倾斜表面(斜坡)61改变其位置。导引构件6以使得倾斜表面61的下端部设置成与第一基座11的下表面和第二基座12的下表面大致共面的方式固定至第二基座12。当载荷检测器300被放置在地面上时,导引构件6的倾斜表面61的下端部接触地面。安装板5独立于导引构件6改变其位置,因此,倾斜表面61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对载荷测量没有影响。
在此修改示例中,倾斜表面61的高度与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各自的下表面与安装板5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因此,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导引构件6的倾斜表面61的上端部与安装板5的上表面大致共面。这使得在滚动经过倾斜表面61之后已经到达倾斜表面61的上端部的脚轮CT可以容易地移动到安装板5的上表面上。
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可以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类似的方式来使用,并且载荷检测器300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所获得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滚动体比如脚轮CT通过使用导引构件6的倾斜表面61而被容易地从地面导引到安装板5的上表面上。
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安装板5限定切口N,并且导引构件6在俯视图中设置在切口N内。此外,倾斜表面61的下端部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纵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1sf与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第二端部(自由端部)22sf之间。因此,导引构件6和倾斜表面61在纵向方向上没有延伸超出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从而导致紧凑的载荷检测器300。
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壁54设置在安装板5的主体51的上表面上。这防止了放置在凹部55中的滚动体比如脚轮CT撞击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
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可以采取下述修改构型。
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导引构件6可以不固定至第二基座12。导引构件6可以固定至第一基座11或者固定至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两者。此外,导引构件6可以设置成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超出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除上述之外,导引构件6还可以通过使得安装板5不与导引构件6接触以独立于导引构件6移动的任何方法固定至任何构件。导引构件6不需要永久地固定至第二基座12等,换言之,导引构件可以是可移除的。
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导引构件6可以不具有楔形形状。导引构件6可以具有例如具有倾斜表面(斜坡)的平板形状。该倾斜表面(斜坡)的倾斜角度可以不是恒定的或固定的,而是其可以在滚动体比如脚轮CT的行进方向上改变。
在此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安装板5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安装板5可以不具有壁54,并且安装板5的主体51可以不具有突出部51p。在主体51不具有突出部51p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52可以从主体51的矩形部51r延伸。替代性地,在具有壁54的安装板5中,主体51可以不具有突出部51p。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52可以设置在壁54的长壁部541中。优选地是,可以为呈任何形状的安装板5设置的凹部55在俯视图中定位在将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连接的线上。然而,此构型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用像安装板4那样弯曲的安装部来代替安装板5。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第一基座11的平板11a和第二基座12的平板12a可以各自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任意长度。此外,平板11a、12a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被省去。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为彼此分开的部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可以一体地形成,例如,在安装板3下面延伸的平板可以将平板11a和平板12a连接。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分别通过螺钉T固定至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可以分别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至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第一载荷传感器21在支承基部11b的上表面11bt接触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的状态下被固定至第一基座1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载荷传感器21例如可以在支承基部11b的前表面接触挠曲元件21s的纵向方向上的端表面的状态下被固定至第一基座11。这同样适用于第二载荷传感器22至第二基座12的固定。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平行地面对彼此。然而,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也可以面对彼此且同时具有小于约5°的角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附接有两个应变计21g,并且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附接有两个应变计22g。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挠曲元件21s、22s可以分别附接有三个或更多个应变计21g、22g。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安装板3、4、5的第一连接部32、42、52分别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第二端部21sf的附近区域。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安装板3、4、5的第一连接部32、42、52还可以分别固定至第一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在纵向方向上从挠曲元件21s的中心起更靠近第二端部21sf侧(更靠近自由端部的侧)上的任何位置。此外,安装板3、4、5的第一连接部32、42、52可以分别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从挠曲元件21s的变薄部21th起更靠近自由端部侧上的任何位置。这同样适用于安装板3、4、5的第二连接部33、43、53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固定。即,安装板3、4、5的第二连接部33、43、53可以分别固定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在纵向方向上从挠曲元件22s的中心起更靠近第二端部22sf侧(更靠近自由端部的侧)的任何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安装板3、4、5分别通过螺钉T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安装板3、4、5可以通过螺栓、铆钉或焊接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板3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分别形成在主体31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可以设置在主体31的下述任意位置中:所述位置使得主体31(或安装板3)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于纵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一连接部32与第二连接部33之间。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中,安装板3、5的第一连接部32、52各自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然而,第一连接部32、52可以各自具有包括沿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竖向方向延伸的平板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板3、5各自在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平板的表面接触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纵向方向的端表面的状态下沿竖向方向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这同样适用于安装板3、5的第二连接部33、53的固定。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板3的主体31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安装板3的主体31可以比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短或者比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长。
在此修改示例中,安装板4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分别在纵向方向上于凹部41的底表面41b的端部附近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可以以使得底表面41b(或安装板4)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在纵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一连接部42连接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所处的位置与第二连接部43连接至第二载荷传感器22所处的位置之间的任何方式分别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
在此修改示例中,可以在安装板4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端部处设置沿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竖向方向延伸的平板。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板4以下述方式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使得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平板的表面在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下表面与挠曲元件21s、22s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距的状态下接触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1s、22s的沿纵向方向的端表面。在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与挠曲元件21s、22s之间可以设置间隔件或者不设置间隔件。
在此修改示例中,安装板4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安装板4可以比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短或者比第一载荷传感器21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长。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和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300中,安装板3、5可以各自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上表面21st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上表面22st。
在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中,安装板4可以固定至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挠曲元件21s的下表面21sd和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挠曲元件22s的下表面22sd。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安装板3的斜坡34、35中的一个斜坡或者两个斜坡可以被省去。在斜坡34、35中的一个斜坡被省去的情况下,在安装板3的主体31的没有斜坡的端部处可以形成几乎竖向的壁,以阻止脚轮CT等从其穿过。类似地,在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中,安装板4的斜坡44、45中的一个斜坡或两个斜坡可以被省去。在斜坡44、45中的一个斜坡被省去的情况下,在安装板4的凹部41的没有斜坡的端部处可以形成连接至底表面41b和侧表面41s的几乎竖向的壁。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中,安装板3可以不包括凹部36。
<第二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1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500进行说明。
载荷检测系统500主要包括四个载荷检测器100和控制器CONT。这四个载荷检测器100通过布线连接至控制器CONT。
当使用载荷检测系统500时,一对一的固定至床BD的四个腿部的四个脚轮CT被分别放置在四个载荷检测器100的安装板3上(图11)。这允许这四个载荷检测器100中的每个载荷检测器对床BD上的受检者的载荷的一部分进行检测,所述载荷经由床BD的对应的腿部被施加至每个检测器。
连接至这四个载荷检测器100的控制器CONT执行载荷计算程序和载荷求和程序,在载荷计算程序中,来自每个载荷检测器100的第一载荷传感器21的输出和来自第二载荷传感器22的输出被相加并减去对应于位置偏离误差的预定值,在载荷求和程序中,由载荷检测器100检测到的载荷被相加。控制器CONT可以执行任何其他程序。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从而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100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中,载荷检测器100的数目不限于四个。在载荷检测系统中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少个或五个或更多个载荷检测器100。此外,可以使用每个修改示例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200或载荷检测器300来代替载荷检测器100。
可以以使得将床BD的腿部直接放置在载荷检测器100的安装板3上而不是将脚轮CT放置在安装板3上的方式来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在床的每个腿部由在上下方向上被分开的两个部件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载荷检测器100的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设置在这两个被分开的部件中的下部部件之上并将这两个被分开的部件中的上部部件放置在对应的安装板3上来对受检者的载荷进行检测。在本说明书中,措辞“将载荷检测器设置在床的腿部中”包括将脚轮CT设置在载荷检测器上的情况、将床BD的腿部直接设置在载荷检测器上的情况以及将每个载荷检测器设置在由两个被分开的部件形成的床腿部的上部部件与下部部件之间的情况。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荷检测系统中,来自每个载荷检测器100的输出可以被无线地而不是有线地传输至控制器CONT。控制装置CONT可以连接至指示由控制装置CONT确定的载荷的指示器和基于所确定的载荷发出预定警报的警报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修改示例,只要可以获得本发明的特征即可。本发明包括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设想到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可以在减小位置偏离误差的影响的同时成功地检测载荷。因此,当医院、疗养院等中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时,其可以容易且精确地对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提高医疗治疗质量、护理质量等。
附图标记列表
11: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21:第一载荷传感器,22:第二载荷传感器,3、4、5:安装部,51:间隔件,100、200、300:载荷检测器,500:载荷检测系统,BD:床,CT:脚轮

Claims (13)

1.一种载荷检测器,所述载荷检测器用于检测位于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所述载荷检测器包括:
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一支承基座上以具有自由端部;
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二支承基座上以具有自由端部;以及
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上放置附接至所述床的腿部的脚轮,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一连接部和固定至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之间,以及
控制器,
其中,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和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面对彼此相反的方向;
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侧固定至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且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侧固定至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且
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通过从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检测值和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检测值之和中减去预定值来计算所述受检者的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
所述安装部包括平板,所述平板设置为一个本体,并且所述平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并且
所述平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固定,以使得无论所述脚轮在所述平板上的位置如何,由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所述脚轮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中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与由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所述脚轮在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中引起的位置偏离误差的总和都近似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
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至所述平板的壁;
所述壁在俯视图中具有U形形状并且所述壁包括:
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各自沿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延伸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壁,所述第三壁沿与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
所述第一壁突出至所述平板的外侧,使得所述第一壁的与连接至所述第三壁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定位在所述平板的所述外侧处;
所述第二壁突出至所述平板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壁的与连接至所述第三壁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定位在所述平板的所述外侧处;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平板的外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一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平行于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承基座的位置大致相同;并且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承基座的位置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
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包括第一挠曲元件,
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包括第二挠曲元件,以及
所述安装部固定至所述第一挠曲元件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挠曲元件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所述载荷检测器构造成设置在地面上,以基于所述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来检测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所述物体的载荷,以及
所述载荷检测器还包括斜坡,所述斜坡以使得所述斜坡的下端部在所述安装部运动期间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被保持与所述地面分开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中央的运动限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所述运动限制部定位在以最短距离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基座与所述第二支承基座一体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荷检测器,其中,所述载荷检测器配置成对在具有脚轮的所述床上的所述受检者的所述载荷进行检测,以及
所述安装部构造成支承被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脚轮中的一个脚轮。
12.一种载荷检测器,所述载荷检测器用于检测位于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所述载荷检测器包括:
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一支承基座上以具有自由端部;
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以悬臂方式支承在第二支承基座上以具有自由端部;以及
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上放置附接至所述床的腿部的脚轮,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一连接部和固定至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之间,
其中:
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和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面对彼此相反的方向;
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侧固定至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并且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自由端部侧固定至所述第二梁式载荷传感器;
所述安装部包括平板和固定至所述平板的壁;
所述壁在俯视图中具有U形形状并且所述壁包括:
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各自沿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延伸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壁,所述第三壁沿与所述第一梁式载荷传感器的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
所述第一壁突出至所述平板的外侧,使得所述第一壁的与连接至所述第三壁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定位在所述平板的所述外侧处;
所述第二壁突出至所述平板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壁的与连接至所述第三壁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定位在所述平板的所述外侧处;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平板的外侧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第一壁。
13.一种载荷检测系统,所述载荷检测系统配置成对床上的受检者的载荷进行检测,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载荷检测器,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中的每个载荷检测器均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限定的载荷传感器,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中的每个载荷检测器均被设置在所述床的腿部中的每个腿部中;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载荷检测器的输出来计算所述受检者的载荷。
CN202311189373.3A 2015-06-12 2016-06-08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Pending CN117387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9368 2015-06-12
JP2015-119368 2015-06-12
JP2016040340A JP6082487B2 (ja) 2015-06-12 2016-03-02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JP2016-040340 2016-03-02
CN201680041260.0A CN107850480A (zh) 2015-06-12 2016-06-08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PCT/JP2016/002779 WO2016199414A1 (en) 2015-06-12 2016-06-08 Load detector and load detection system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1260.0A Division CN107850480A (zh) 2015-06-12 2016-06-08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7731A true CN117387731A (zh) 2024-01-12

Family

ID=5629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9373.3A Pending CN117387731A (zh) 2015-06-12 2016-06-08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7731A (zh)
WO (1) WO20161994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0583A1 (en) 2017-04-26 2018-11-01 Eureka Therapeutics, Inc. Cells expressing chimeric activating receptors and chimeric stimulating receptors and uses thereof
CN107167271A (zh) * 2017-06-22 2017-09-15 南京南大光电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6856A (en) * 1990-11-20 1992-02-11 Flintab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wheel supported load
JP4109230B2 (ja) * 2004-08-17 2008-07-0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ロードセルセンサの検知出力処理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る電子秤
JP4829020B2 (ja) 2006-07-10 2011-11-30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ベッドの荷重検出器
US20150122555A1 (en) * 2013-11-06 2015-05-07 Lilypad Scales, Inc. Portable and configurable low-profile sca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9414A1 (en) 2016-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0467B2 (en) Load detector and load detection system
US10617328B2 (en) Load detector including load cell and platform connected to load cell, and load detecting system
JP6529732B2 (ja) 偏心荷重誤差を補正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を備えた秤量セル、および偏心荷重誤差を補正するための方法
JP6655124B2 (ja) 荷重検出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KR101381653B1 (ko) 압력 및 전단력 측정이 가능한 변형 측정 센서 및 그 구조물
CN117387731A (zh) 载荷检测器和载荷检测系统
US10677639B2 (en) Load detector including placement plate and slope, and load detection system
WO2017183680A1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CN109923382B (zh) 负载检测器、负载检测用套件、以及负载检测系统
WO2018034303A1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JP2018091751A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JPH032824Y2 (zh)
WO2018037978A1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JP2008309578A (ja) ロードセル用起歪体、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ロードセルユニット及び重量測定装置
JP6453396B2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JP2018044916A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JP2018115991A (ja) 荷重検出器及び荷重検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