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5612A -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5612A
CN117385612A CN202210792967.2A CN202210792967A CN117385612A CN 117385612 A CN117385612 A CN 117385612A CN 202210792967 A CN202210792967 A CN 202210792967A CN 117385612 A CN117385612 A CN 117385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stage
dried
drying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29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九婵
方艳萍
宁琳
魏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Front 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29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5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5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58/38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drying, e.g. to achieve the target hum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specific parameters
    • D06F34/18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e.g. nature or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02Characteristics of laundry or load
    • D06F2103/04Quantity, e.g. weight or variation of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6Heat pum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8Electric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干衣机无法针对不同重量的衣物来差异化控制辅热,从而无法兼顾烘干效率和干衣效果的问题。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S2,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S3,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本发明提供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缩短烘干时间,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衣物的平整度、降低衣物的磨损,达到更好的干衣效果。

Description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干衣机按照加热方式可以分为燃气式、电热式和热泵式。由于居住形式和能源配置的区别,国内家用干衣机多为热泵式干衣机,少部分为电热式。电热式干衣机能耗大,但干衣时间短;热泵式干衣机能耗小,但干衣时间长。为改善独立热泵干衣机升温较慢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将电热和热泵加热方式相结合,研发出了双热源干衣机。
双热源干衣机通常以热泵为主要加热方式,以电加热作为辅助加热方式。在烘干过程中,有的干衣机全程开启电加热对热泵进行辅助,这种方式虽然能缩短烘干时间,但是会导致能耗过高,并且,这种方式没有考虑烘干各阶段的换热情况和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会导致被烘干衣物产生褶皱,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另有一些干衣机通过设定温度阈值来控制电加热的通断。例如,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申请CN104342898A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加热装置的热泵干衣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筒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设定阈值(通常为60度)时关闭电加热。这种方式与全程开启电加热相比能耗要低很多,对被烘干衣物的影响也较小。但是,这种方式没有考虑不同重量的衣物在烘干各阶段的换热情况的差异性,并且,达到设定温度阈值的时间点通常在初始升温阶段,使得这种方式只能加速干衣机的升温速度,无法兼顾烘干效率和干衣效果。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干衣机控制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针对不同重量的衣物来差异化控制辅热,从而无法兼顾烘干效率和干衣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干衣机无法针对不同重量的衣物来差异化控制辅热,从而无法兼顾烘干效率和干衣效果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产生用于烘干衣物的热风,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依次包括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
S2,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S3,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
本发明提供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基于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来精确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与现有的基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来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的方案相比,不仅能够进一步缩短烘干时间,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衣物的平整度、降低衣物的磨损,达到更好的干衣效果。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进一步包括:
将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与预设重量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在进入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并且/或者,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在进入所述恒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通过基于待烘干衣物的重量精确地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停止运行时机,能够充分利用辅助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量来缩短烘干时间,又可以避免过度提供辅热而造成衣物磨损,同时也不会因为过早停止辅热而降低衣物的平整度,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干衣效果。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过程的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是基于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变化率来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盛衣筒,所述盛衣筒连接有驱动电机,
步骤S2进一步包括:通过检测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来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可以方便地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检测方便且准确。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烘干过程中使所述盛衣筒单向或双向交替转动。
通过在烘干过程中使盛衣筒单向或双向交替转动,可以不断地将待烘干衣物抖散、使其舒展开,进而有利于提升烘干效率,避免局部烘干不完全、局部过度烘干的问题。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升温阶段之后的冷却阶段。
通过设置冷却阶段,可以使衣物温度快速恢复至室温,方便用户及时取用,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加热装置是电加热装置。
采用电加热装置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产生用于烘干衣物的热风,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依次包括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开启模块,其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重量确定模块,其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辅热运行控制模块,其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热运行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
比较单元,其将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与预设重量阈值进行比较;
运行控制单元,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所述运行控制单元在进入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并且/或者,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所述运行控制单元在进入所述恒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过程的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是基于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变化率来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盛衣筒,所述盛衣筒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重量确定模块通过获取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数据来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转动控制模块,所述转动控制模块在烘干过程中控制所述盛衣筒单向或双向交替转动。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升温阶段之后的冷却阶段。
在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加热装置是电加热装置。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所述干衣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执行前述的控制方法,因此具备前述的控制方法所能获得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烘干过程中织物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曲线;
图2为分阶段配置辅热的烘干时间曲线;
图3为分阶段配置辅热和SMER、MER的关系图;
图4为分阶段配置辅热和平整度、烘干时间、高温持续时间的关系图;
图5为分阶段配置辅热和磨损率、平整度的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热源干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结合滚筒式干衣机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显然还可以适用于波轮式干衣机、洗干一体机、干衣柜等其他类型的干衣设备。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实际应用时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要保护的设备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热源干衣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盛衣筒和烘干系统。盛衣筒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带动盛衣筒相对箱体转动。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和配置于烘干风道的热泵系统、辅助加热装置、风机等。烘干风道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均与盛衣筒的内环境连通。本发明中,烘干风道的进风侧是指由烘干风道向盛衣筒内输送干热空气的一侧,烘干风道的出风侧是指由盛衣筒向烘干风道内输送湿热空气的一侧。
热泵系统包括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其中,冷凝器设置于烘干风道的进风侧,蒸发器设置于烘干风道的出风侧,辅助加热装置设置于烘干风道的进风侧,且位于冷凝器的下游。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均适于产生用于烘干衣物的热风,本发明中,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相互配合制热,以热泵系统制热为主,加热装置制热为辅,在烘干过程中,热泵系统全程开启,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具体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和所处的烘干阶段进行控制。
在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同时开启时,对应的烘干原理为:启动烘干系统和风机启动后,在风机的作用下,流通的空气与冷凝器和辅助加热装置换热并转变为热空气,热空气进入盛衣筒内与待烘干衣物换热,带走衣物中的水分并转变为湿热空气,湿热空气进入烘干风道后,与蒸发器换热,其中的水分冷凝为冷凝水并排出,湿热空气转变为干冷空气,干冷空气再次经冷凝器和辅助加热装置加热并进入盛衣筒,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加热装置采用成本较低的电加热装置,如可以是管式电加热器、PTC电加热器等等,还可以采用电磁加热装置等其他类型的加热装置。
研究表明,在烘干过程中,待烘干衣物通常依次需要经历第一升温阶段(即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即恒速阶段)、第二升温阶段(即降速阶段)和冷风阶段。
图1为烘干过程中织物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在第一升温阶段(即升温阶段)时,待烘干衣物从热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低于水分蒸发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当待烘干衣物处于该阶段时,虽然待烘干衣物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含水率基本不变。
在恒温阶段(即恒速阶段)时,待烘干衣物从热空气中吸收的显热与水气化所需的潜热基本相等,吸收的热量用于使水分蒸发,因此当待烘干衣物处于该阶段时,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基本不变,湿度以恒定速率下降。
在第二升温阶段(即降速阶段)时,由于此时待烘干衣物中含有的水分主要为纤维内的毛细水和结合水,需要克服结合能做功,同时由于待烘干衣物的湿度梯度由外向内升高,与水分子扩散方向相反,导致待烘干衣物的温度虽有上升,但是烘干速率反而较恒速阶段下降。
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烘干后期待烘干衣物与系统温度过高,所以会增加冷风阶段以降温,此时待烘干衣物的湿度基本保持不变,而温度不断下降。处于冷风阶段时,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仅风机运行以促进空气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当烘干程序设置了冷风阶段时,可以使衣物温度快速降低至环境温度,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冷风阶段,通过自然降温的方式降低衣物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是基于一系列的实验后获得的,为了充分展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验证辅热对烘干过程的影响,针对本发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基本情况:
取标准负载布,初始含水率为60%,重量分别取3㎏、4㎏、5㎏、6㎏、7㎏进行多次测试,每次测试附加标准磨损布3块、褶皱测试布3块,用于评价磨损率和平整度。
图2至图5中展示的是以2㎏标准负载布为实验对象得到的实验结果,该次测试中,附加3块标准磨损布和3块褶皱测试布。
下面对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定义进行说明:
(1)单位能耗除湿量(Specified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SMER),指每1KJ能量能够除去水的质量,单位为kg/kJ。SMER反应能量利用率。
其中,W为除湿量,单位为kg;E为能耗,单位为kJ。
(2)单位时间除湿量(Moisture extraction rate,MER),指干燥过程中,每小时能够除去水的质量。MER反映干燥速率。
其中,W为除湿量,单位为kg;t为时间,单位为h。
此外,磨损率评价参考GB/T 4288-2018标准,平整度评价参考AATCC 124-2018t标准。
首先,设定烘干结束的判定条件是织物含水率为0±0.5%,通过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开启时长,来分析在烘干过程中分阶段配置辅热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图2为分阶段配置辅热的烘干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在烘干过程的任意阶段(包括升温阶段、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增加辅热,其烘干时间都比纯热泵工况下至少减少约30min,可见采用双热源烘干时,能够有效缩短烘干时间。但是,从图2中可以看出,只在升温阶段配置辅热已经能够达到较好的省时效果。
图3为分阶段配置辅热和SMER、MER的关系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升温阶段以外的任意阶段(包含恒速阶段和/或降速阶段)继续配置辅热可以进一步缩短烘干时间,烘干时间与MER对应,而SMER则有所降低,即继续配置辅热会降低能量利用率。其中,升温阶段+降速阶段配置辅热的工况下SMER略低,表明其能耗稍高,升温阶段+恒速阶段配置辅热的工况和全阶段(即升温阶段+恒速阶段+降速阶段)配置辅热的工况下,MER和SMER近乎持平。
图4为分阶段配置辅热和平整度、烘干时间、高温持续时间的关系图。如图4所示,浅色色块表示烘干时间,深色色块表示对应工况下高温(>45℃)持续时间。如全阶段开电热工况与纯热泵工况相比,全阶段开电热工况在烘干过程中存在较长时间的高温状态。从图4中可以看出,纯热泵和全阶段开电热工况下的平整度较差。提取两种工况的极限因素,即烘干时间与高温持续时间进行分析,通过与平整度曲线趋势对比可知,两者共同影响织物烘干的平整度,具体地,烘干时间越长,高温持续时间越长,平整度越差,且高温持续时间对织物平整度的影响程度更大。这是由于烘干后期织物温度上升,织物纤维中的水分子逐渐脱离,由水分子连接的大分子链断裂,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又在新位置重新结合,宏观上即表现为织物褶皱。故为了保证织物平整度,应尽量避免烘干时间过长或烘干后期的持续高温。
图5为分阶段配置辅热和磨损率、平整度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在升温阶段+恒速阶段配置辅热的工况下,织物的磨损最小,平整度最高;全阶段开电热的工况下织物的磨损最大,平整度最低。需要说明的是,实验过程中盛衣筒的转动速度恒定,排除转速对平整度和磨损的影响。
结合图2至图5可知,全阶段开电热工况与纯热泵工况相比烘干时间大幅度下降,但磨损将近增加20%,说明高温对磨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反观全阶段开电热与升温阶段+恒速阶段开电热的区别,即为降速阶段的持续高温。又通过分析后三种工况:升温阶段+恒速阶段开电热、升温阶段+降速阶段开电热、全阶段开电热可知,在转速和烘干时间都相同的条件下,随织物平整度变差,磨损增大,表明织物的平整度与磨损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织物平整度差时,与其他织物或筒壁的摩擦受力点更为不均匀,局部多点受力更大,导致磨损加重。故烘干后期的持续高温不仅会导致织物平整度降低,也会影响织物的磨损。
上述实验数据是在标准负载布为2㎏时获得的,在经过取不同重量的负载布进行多次实验后发现,当负载布重量较低时,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数据呈现的规律一致,对应的最佳辅热方案是在升温阶段和恒速阶段开启辅助加热装置,而在降速阶段不开启辅助加热装置,此种运行工况的能量利用率高、烘干效率高,而且能够获得最佳的平整度和最小的磨损率。而当负载布的重量较大并超过一定数值后,由于织物体积较大导致气流流动受限,织物的湿度梯度由外到内差距较大,分阶段配置辅热没有明显的优劣规律,此时仅在升温阶段配置辅热即可得到较好的换热效率,又可避免在烘干后期织物过度升温,浪费大量冷风时间降温,因而在该情形下,仅在升温阶段配置辅热是较为节能省时的选择。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以及上述干衣机的基础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干衣机无法针对不同重量的衣物来差异化控制辅热,从而无法兼顾烘干效率和干衣效果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
S1,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使用干衣机烘干衣物时,用户向干衣机发送烘干命令,如通过语音、按钮、触摸等交互方式向干衣机发送烘干命令。干衣机在接收到烘干命令后,控制器控制热泵系统、辅助加热装置和风机开启,促使内部空气循环流通,开始烘干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同时开启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并非为了限定二者必须是同一时间开启,而是指在烘干作业开始时,不仅要开启热泵系统,而且要开启辅助加热装置,使二者协同供热,因而二者的开启时间可以存在较小的时间差。
S2,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来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由于驱动电机的负载变化会引起电机电流变化,且负载变化与电流变化存在对应关系,因而可以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来间接测得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具体的对应关系通过实验测定,已普遍应用,在此不过多讨论。
可以理解的是,待烘干衣物的重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测,如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等等。
S3,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
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与预设重量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地,预设重量阈值是基于前述若干次实验结果确定的,在前述实验的基础上,确定预设重量阈值的范围为4.5㎏~5.5㎏,本实施例中预设重量阈值选取5㎏。
S32,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预设重量阈值,则在进入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具体地,若测得的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5㎏,在整个烘干过程开启热泵的前提下,在第一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开启辅助加热装置,在进入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直至烘干结束均保持停止运行状态。
S33,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等于预设重量阈值,则在进入恒温阶段时控制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具体地,若测得的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5㎏,在整个烘干过程开启热泵的前提下,仅在第一升温阶段开启辅助加热装置,在进入恒温阶段时控制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直至烘干结束均保持停止运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32和步骤S33为并列关系,即步骤S31之后要么执行步骤S32,要么执行步骤S33。
本实施例中,判断烘干过程进入哪个阶段是通过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变化率来确定的,即烘干过程的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是基于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变化率来确定的。待烘干衣物的温度通常是通过传感器测得的筒内温度,如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筒内温度,基于测得的相邻的温度值可以获得对应的温度变化率,进而判断出烘干过程进入哪个阶段。其中,第一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大于第二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恒速阶段的温度变化率接近于零,冷风阶段的温度变化率为负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和步骤S2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先后关系,例如可以在开启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的同时或之前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即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的开启时机与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不冲突,只要两个步骤之间相差的时间不大即可,当然优选先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烘干效率,使内部含水率较高的部分能够充分接触热风,以及为了提升干衣效果,减少衣物褶皱,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烘干过程中使盛衣筒双向交替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盛衣筒的双向交替转动的换向频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通过转动盛衣筒虽然可以搅动衣物,以提升烘干效率和干衣效果,但也会增加系统能耗,过度搅动衣物也会造成衣物磨损、降低能量利用率,因而可以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转动频率、转动速度、转动时长等参数,以达到较佳的效果。
替代性地,盛衣筒也可以单向转动,与双向交替转动同理,其转动频率、转动速度、单次转动时长等参数可根据实验测定。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干衣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产生用于烘干衣物的热风,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依次包括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
加热开启模块,其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
重量确定模块,其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本实施例中,重量确定模块通过获取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数据来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辅热运行控制模块,其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
其中,辅热运行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比较单元,其将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与预设重量阈值进行比较;运行控制单元,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预设重量阈值,则运行控制单元在进入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等于预设重量阈值,则运行控制单元在进入恒温阶段时控制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转动控制模块,转动控制模块在烘干过程中控制盛衣筒单向或双向交替转动。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双热源干衣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模块”、“处理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者二者的组合。一个模块可以包括硬件电路,各种合适的感应器,通信端口,存储器,也可以包括软件部分,比如程序代码,也可以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处理器。处理器具有数据和/或信号处理功能。处理器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硬件方式实现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实现。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任何合适的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比如磁碟、硬盘、光碟、闪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进一步,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控制模块的设定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系统的功能单元,因此控制模块对应的物理器件可以是处理器本身,或者处理器中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一部分,或者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一部分。因此,控制模块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对控制模块进行适应性地拆分。对控制模块的具体拆分并不会导致技术方案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拆分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产生用于烘干衣物的热风,
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依次包括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
S2,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S3,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进一步包括:
将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与预设重量阈值进行比较;
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在进入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并且/或者,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在进入所述恒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过程的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是基于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变化率来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盛衣筒,所述盛衣筒连接有驱动电机,
步骤S2进一步包括:
通过检测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来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烘干过程中使所述盛衣筒单向或双向交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升温阶段之后的冷却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是电加热装置。
8.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热泵系统和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适于产生用于烘干衣物的热风,
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依次包括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加热开启模块,其在烘干过程开始时同时开启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辅助加热装置;
重量确定模块,其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辅热运行控制模块,其根据待烘干衣物的重量,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运行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
比较单元,其将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与预设重量阈值进行比较;
运行控制单元,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小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所述运行控制单元在进入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并且/或者,若待烘干衣物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则所述运行控制单元在进入所述恒温阶段时控制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过程的第一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第二升温阶段是基于待烘干衣物的温度变化率来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升温阶段的温度变化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设备包括盛衣筒,所述盛衣筒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重量确定模块通过获取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数据来确定待烘干衣物的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转动控制模块,所述转动控制模块在烘干过程中控制所述盛衣筒单向或双向交替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设备的烘干过程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升温阶段之后的冷却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是电加热装置。
15.一种双热源干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热源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210792967.2A 2022-07-05 2022-07-05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385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2967.2A CN117385612A (zh) 2022-07-05 2022-07-05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2967.2A CN117385612A (zh) 2022-07-05 2022-07-05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5612A true CN117385612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8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2967.2A Pending CN117385612A (zh) 2022-07-05 2022-07-05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56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969B (zh) 用于烘干衣物的器具
KR101704421B1 (ko) 의류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724169B2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WO2010010679A1 (ja) 衣類乾燥機
EP3077588B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aundry drying machine of the type comprising a heat pump system and a corresponding laundry drying machine
EP2746458A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aundry drying machine and a corresponding laundry drying machine
JP4858321B2 (ja) 衣類乾燥機
WO2014095554A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eat pump system for a laundry drying machine and a corresponding laundry drying machine
CN107489008A (zh) 用于求取冷凝干燥机中最终剩余湿度的方法以及适用该方法的冷凝干燥机
WO2011069870A1 (en) Laundry processing appliance having drying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070092893A (ko) 건조기의 건조방법
JP6421336B2 (ja) 乾燥機
WO2015056416A1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3081638A (ja) 衣類乾燥機
CN117385612A (zh) 双热源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CN114790643A (zh) 一种热泵式滚筒干衣机
CN114775239A (zh) 热泵式滚筒干衣机
CN209024843U (zh) 一种烘干控制器和干衣机
KR20210121888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14687188B (zh) 一种烘干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4578B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衣物处理设备
KR102679836B1 (ko)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CN116676766A (zh)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5748207A (zh)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和干衣机
JP2016165368A (ja) 衣類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