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8674A -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8674A
CN117378674A CN202310676197.XA CN202310676197A CN117378674A CN 117378674 A CN117378674 A CN 117378674A CN 202310676197 A CN202310676197 A CN 202310676197A CN 117378674 A CN117378674 A CN 117378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ed milk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ilk
fermentation
fer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61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正钧
韩瑨
王晶
赵晨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 Dairy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61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8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8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8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 A23C9/1234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Lactobacillus sp. other than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including Bificlobacterium s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 A23C9/1238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using specific L. bulgaricus or S. thermophilus microorganisms; using entrapped or encapsulated yoghurt bacteria; Physical or chemical treatment of L. bulgaricus or S. thermophilus cultures; Fermentation only with L. bulgaricus or only with S. therm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07Milk products or derivatives;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Sugars, sugar alcohols, sweeteners; Oligosaccharides; Organic acids or salts thereof or acidifying agents; Flavours, dyes or pigments; Inert or aerosol gases; Carbon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乳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酵乳包括如下原料:原料乳、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于脱脂乳中进行发酵。本发明首次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作为辅助发酵剂,与嗜热链球菌进行共发酵来制备发酵乳,披露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在改善发酵乳乳清析出、保藏期内发酵乳质地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保藏期内优良的存活性能。与其他植物乳杆菌参与制备的发酵乳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发酵乳质地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乳的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发酵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酵技术中,发酵乳一般是通过利用嗜热链球菌等乳酸菌来完成牛乳的发酵。为了维持发酵乳在货架期中的稳定状态,往往会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如稳定剂和/或增稠剂等,否则发酵乳的乳清析出严重、保藏期内因质地松散而稳定性差。然而随着食品添加剂的负面效应不断揭露,崇尚天然、健康的消费者们更愿意接受无添加的发酵制品,但此类产品较少面市。
此外,发酵剂是消费者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或商家功能宣称的必争之地。其现状是:目前大多数传统的发酵用乳酸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都无法耐受高酸、高渗压的胃肠液,其结果是大部分在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被杀灭,只有少量菌株进入肠道,因而,对其发挥等益生功能形成了极大的障碍。
与上述传统的乳酸菌发酵菌株相比,植物乳杆菌则有着更优越的消化液耐受性能,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可以在多种消化酶、低pH胃液和高渗透压的胆汁中高效存活,另外,植物乳杆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也相当卓越。更重要的是,植物乳杆菌具有降胆固醇、调节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消化增吸收等多重有益人体的功能。然而,植物乳杆菌在牛乳中几乎不生长增殖,即便是发酵乳制品起步更高的外国,也鲜有采用植物乳杆菌参与制备发酵乳的报道。
综上所述,制备一种以植物乳杆菌作为辅助发酵剂发酵而成的无添加发酵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乳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使用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脱脂乳的共发酵,从而制备获得一种乳清析出少,保藏期内质地和益生菌数量稳定的发酵乳。
具体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酵乳,其原料包括:原料乳、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原料由原料乳、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乳杆菌为保藏编号CGMCC NO.26778的菌株。
优选的,上述脱脂乳包括脱脂乳粉和水,脱脂乳粉的占比为质量百分比8~12%,蔗糖的占比为质量百分比1~7%。
进一步地,上述发酵乳无乳清析出。
进一步地,上述发酵乳在保藏期间内质地稳定。
进一步地,上述发酵乳在保藏期间内和益生菌数量稳定。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于所述原料乳中,即得。
优选的,上述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接种量为5x105~5x107CFU/mL,上述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2.5x106~2.5x107CFU/mL。
优选的,上述发酵的温度为30℃~44℃。
优选的,上述发酵的方式为厌氧培养。
进一步的,上述发酵乳是一种无添加发酵乳,所述无添加是指未添加稳定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
优选的,上述发酵的时间为5~15h。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备方法,首次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作为辅助发酵剂,与嗜热链球菌进行共发酵来制备发酵乳,披露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在改善发酵乳乳清析出、保藏期内发酵乳质地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保藏期内优良的存活性能。与其他植物乳杆菌参与制备的发酵乳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发酵乳质地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保藏期内不同实施例制备的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活菌变化。
图2为保藏期内不同实施例制备的发酵乳和对照组发酵乳的粘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的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予以阐述,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于脱脂乳中进行发酵,即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备方法,首次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作为辅助发酵剂,与嗜热链球菌进行共发酵来制备发酵乳,披露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在改善发酵乳乳清析出、保藏期内发酵乳质地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保藏期内优良的存活性能。与其他植物乳杆菌参与制备的发酵乳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发酵乳质地更稳定。
优选的植物乳杆菌为保藏编号CGMCC NO.26778的菌株。该菌株经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该菌株已于2023年3月9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6778。
优选的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接种量为5x105~5x107CFU/mL;较佳地为1x106~1x107 CFU/mL,更佳地为5x106 CFU/mL。
优选的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2.5x106~2.5x107 CFU/mL;较佳地为5x106~1.5x107 CFU/mL,更佳地为1x107 CFU/mL。
优选的脱脂乳为人工配制的,配制的脱脂乳包括脱脂乳粉、蔗糖和水,脱脂乳粉的占比为质量百分比8~12%,蔗糖的占比为质量百分比1~7%。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蒸馏水中加入脱脂乳粉、蔗糖,混匀充分溶解后,95~125℃灭菌5~20分钟,冷却即得。
优选的发酵温度为30℃~44℃;较佳地为37℃~42℃;更佳地为40℃。
优选的发酵时间为5~15h;较佳地为8~12h;更佳地为10h。
优选的发酵方式为厌氧培养。
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2亦可知,在优选发酵参数的范围之外时,所制备的发酵乳的粘度显著下降。而在优选范围之内,嗜热链球菌接种量、脱脂乳浓度、发酵温度和时间相互影响,使得嗜热链球菌正常代谢生成可被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利用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而使后者发挥增稠增粘的效果。例如,在嗜热链球菌接种量过少或发酵时间过短或脱脂乳浓度过低时,发酵体系中积累的植物乳杆菌可利用物质较少,使植物乳杆菌只能少量或完全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影响最终的体系增粘效果。又例如,当发酵温度低于优选范围值时,嗜热链球菌酶系处于低水平运作,也会导致体系中促进植物乳杆菌增殖代谢产粘物质的积累不足,最终影响后者对发酵质地的改善效果。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发酵乳,该发酵乳由上述任一种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制得。
进一步的,上述发酵乳无乳清析出。
进一步的,上述发酵乳在保藏期间内质地稳定。
进一步地,上述发酵乳在保藏期间内益生菌数量稳定。
进一步的,上述发酵乳是一种无添加发酵乳,所述无添加是指未添加稳定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所有原料均为市售,并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实施例1
1、材料与方法
(a)种子(发酵菌种)的制备:
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冻干粉用少量无菌蒸馏水溶解,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于MRS固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37℃厌氧培养24h取出,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放入10mL MRS液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运用涡旋振荡器将菌落均匀分散于液体培养基内,37℃厌氧培养24h取出,以2%(v/v)接种量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37℃厌氧培养24h后,培养物15,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菌体用无菌蒸馏水洗涤2次后,用原培养体积的无菌蒸馏水悬浮,得到发酵用的种子,种子液的菌浓度为1x109CFU/mL。
嗜热链球菌TA490(由丹尼斯克公司提供):将嗜热链球菌TA490的冻干粉用少量无菌蒸馏水溶解,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于M17固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37℃厌氧培养24h取出,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放入10mL M17液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运用涡旋振荡器将菌落均匀分散于液体培养基内,37℃厌氧培养24h取出,以2%(v/v)接种量接种于M17液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37℃厌氧培养24h后,培养物15,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菌体用无菌蒸馏水洗涤2次后,用原培养体积的无菌蒸馏水悬浮,得到发酵用的种子,种子液的菌浓度为5x108CFU/mL。
(b)脱脂乳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为10%的脱脂乳粉,质量百分比为4%的蔗糖与蒸馏水混匀,充分溶解后,在125℃下灭菌5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所需脱脂乳。
2、发酵乳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和嗜热链球菌TA 490分别以接种量0.5%和2%(v/v,种子液占发酵液的体积百分比,下同)无菌接种于含蔗糖4%(w/w,质量百分比,下同)、脱脂乳粉10%(w/w)的脱脂乳中,40℃厌氧培养10h得发酵乳A。
实施例2
1、材料与方法
(a)种子(发酵菌种)的制备:同实施例1。
(b)脱脂乳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为12%的脱脂乳粉,质量百分比为1%的蔗糖与蒸馏水混匀,充分溶解后,在95℃下灭菌2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脱脂乳。
2、发酵乳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和嗜热链球菌TA 490分别以接种量0.05%和5%(v/v)无菌接种于含蔗糖1%(w/w)、脱脂乳粉12%(w/w)的脱脂乳中,30℃厌氧培养15h得发酵乳B。
实施例3
1、材料与方法
(a)种子(发酵菌种)的制备:同实施例1。
(b)脱脂乳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为8%的脱脂乳粉,质量百分比为7%的蔗糖与蒸馏水混匀,充分溶解后,在100℃下灭菌15min,冷却至室温,即得脱脂乳。
2、发酵乳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和嗜热链球菌TA 490分别以接种量5%和0.5%(v/v)无菌接种于含蔗糖7%(w/w)、脱脂乳粉8%(w/w)的脱脂乳中,44℃厌氧培养5h得发酵乳C。
实施例4
1、材料与方法
(a)种子(发酵菌种)的制备:同实施例1。
(b)脱脂乳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为11%的脱脂乳粉,质量百分比为3%的蔗糖与蒸馏水混匀,充分溶解后,在120℃下灭菌1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脱脂乳。
2、发酵乳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和嗜热链球菌TA490分别以接种量1%和1%(v/v)无菌接种于含蔗糖3%(w/w)、脱脂乳粉11%(w/w)的脱脂乳中,42℃厌氧培养12h得发酵乳D。
实施例5
1、材料与方法
(a)种子(发酵菌种)的制备:同实施例1。
(b)脱脂乳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为9%的脱脂乳粉,质量百分比为5%的蔗糖与蒸馏水混匀,充分溶解后,在115下℃灭菌12min,冷却至室温,即得脱脂乳。
2、发酵乳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和嗜热链球菌TA 490分别以接种量0.1%和3%(v/v)无菌接种于含蔗糖5%(w/w)、脱脂乳粉9%(w/w)的脱脂乳中,37℃厌氧培养8h得发酵乳E。
效果实施例1发酵乳粘度、乳清与活菌测定
以实施例1为参照,不添加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制备得到仅由嗜热链球菌单菌发酵而来的对照组发酵乳X。
对上述实施例1-5所制备的发酵乳A、B、C、D、E和对照组发酵乳X进行粘度、乳清析出与活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发酵乳的粘度、植物乳酸菌活菌和乳清析出测定
如表所示,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方法所制得的发酵乳A、B、C、D和E无乳清析出,而未添加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对照组发酵乳X有明显的乳清析出现象。与发酵前相比,所有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CGMCCNO.26778的活菌数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在粘度方面,添加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发酵乳的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与嗜热链球菌共发酵所制备的发酵乳无乳清析出,粘度更高,质地更稳定。
效果实施例2发酵乳保藏过程中粘度与活菌测定
对上述实施例1-5所制备的发酵乳A、B、C、D、E和对照组发酵乳X进行4℃低温保藏,每隔2周取样测定一次植物乳杆菌活菌和粘度,共保藏4周,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如图1所示,保藏期内不同实施例制备的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量不仅没有发生下降,反而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有略微增长的趋势。图2显示了保藏期内不同实施例制备的发酵乳和对照组发酵乳的粘度变化,其直观地表明未添加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对照组发酵乳X的粘度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其质地发生严重恶化,而添加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制备的所有发酵乳在保藏期内粘度均无明显变化,其保藏前后的粘度维持在同一水平。
结论:采用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与嗜热链球菌共发酵所制备的发酵乳在低温保藏期内,植物乳杆菌数量稳定,并且,与对照组发酵乳相比,粘度维持效果更佳,质地的稳定性更优。
对比例1
参照实施例1制备不同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ATCC 14917和P8)的发酵乳,具体操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a)种子(发酵菌种)的制备: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和嗜热链球菌TA 490的种子制备同实施例1。
植物乳杆菌ATCC14917(从ATCC购买)和P8(由内蒙古农大提供):将植物乳杆菌ATCC14917和P8的冻干粉用少量无菌蒸馏水溶解,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于MRS固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37℃厌氧培养24h取出,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放入10mL MRS液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Co.,美国),运用涡旋振荡器将菌落均匀分散于液体培养基内,37℃厌氧培养24h取出,以2%(v/v)接种量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购买自Merck Co.,美国),37℃厌氧培养24h后,培养物15,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菌体用无菌蒸馏水洗涤2次后,用无菌蒸馏水悬浮且调整菌浓与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的种子液一致,即1.0x109 CFU/mL。
(b)脱脂乳的制备:同实施例1。
2、发酵乳的制备
将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ATCC14917和P8分别与嗜热链球菌TA 490以接种量0.5%和2%(v/v)无菌接种于含蔗糖4%(w/w)、脱脂乳粉10%(w/w)的脱脂乳中,40℃厌氧培养10h得不同植物乳杆菌参与发酵制备的发酵乳。
将上述不同植物乳杆菌制备的发酵乳进行粘度和乳清测定,并与前述对照组发酵乳X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植物乳杆菌制备的发酵乳粘度和乳清析出测定
如表所示,由植物乳杆菌ATCC 14917和P8参与制备的发酵乳的粘度和乳清析出情况与对照组发酵乳X类似,表明这两株植物乳杆菌不具备改善发酵乳质地的能力,而添加了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所制备的发酵乳没有乳清析出,而且粘度显著高于其他植物乳杆菌制备的发酵乳和对照组发酵乳,可见,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对发酵乳质地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中的嗜热链球菌接种量、脱脂乳浓度,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逐一进行调整,获得了以下一组不同方法制备的发酵乳,各组发酵乳的粘度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方法制备所得发酵乳的粘度测定
从表3所示的结果中可以得出,将所述发酵乳的制备方法中嗜热链球菌接种量、脱脂乳浓度,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调整到优选范围之外的时候,所制备的发酵乳粘度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前述对照组发酵乳X(粘度值为678),表明植物乳杆菌CGMCC NO.26778在优选以外的发酵条件下无法正常发挥改善发酵乳质地的功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发酵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原料乳、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所述植物乳杆菌为保藏编号CGMCC NO.26778的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乳为脱脂乳,所述脱脂乳包括脱脂乳粉、蔗糖和水,脱脂乳粉的占比为质量百分比8~12%,蔗糖的占比为质量百分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乳无乳清析出,并在保藏期内质地和益生菌数量稳定。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于脱脂乳中进行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CGMCCNO.26778的接种量为5x105~5x107 CFU/mL,所述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2.5x106~2.5x107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4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方式为厌氧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时间为5~15h。
CN202310676197.X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378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6197.XA CN117378674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6197.XA CN117378674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8674A true CN117378674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3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6197.XA Pending CN117378674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867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7650B (zh) 一株分离自母乳的乳双歧杆菌m8及其应用
CN113444664B (zh) 一株产γ-氨基丁酸短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9666599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应用
CN115281247A (zh) 一种发酵乳杆菌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0965A (zh)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pc724及其应用
CN115136986A (zh) 一种发酵乳杆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6407B (zh) 低温发酵的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及用其制备酸奶的方法
CN112126599A (zh) 一种瑞士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高活力菌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2321550A (zh) 低温发酵的乳酸乳球菌及用其制备酸奶的方法
CN104774783A (zh) 一种降低胆固醇的干酪乳杆菌及其生产益生菌酸奶的方法
CN116590191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制备乳制品中的应用
CN112715655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62680B (zh) 菌株及其应用
CN117378674A (zh)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49254A (zh) 一种无添加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84543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在制备无添加发酵乳中的应用
CN116548510A (zh) 一种发酵乳杆菌在制备无添加发酵乳中的应用
CN109810917B (zh) 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5997822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5997A (zh) 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及其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
CN110951654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增殖剂及其应用
CN112715654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68535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286160B2 (ja) 山羊乳醗酵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996706A (zh) 一种富含短双歧杆菌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