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2506A -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2506A
CN117352506A CN202210744736.4A CN202210744736A CN117352506A CN 117352506 A CN117352506 A CN 117352506A CN 202210744736 A CN202210744736 A CN 202210744736A CN 117352506 A CN117352506 A CN 117352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contact region
value
active region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47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翔宇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7447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2506A/zh
Priority to EP22782812.6A priority patent/EP4322218A4/en
Priority to KR1020227039115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0342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2/104699 priority patent/WO2024000625A1/zh
Priority to US17/949,280 priority patent/US20230016209A1/en
Priority to TW111140098A priority patent/TWI842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5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2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07Geometrical layout of the components, e.g. computer aided design; custom LSI, semi-custom LSI, standard cell techniqu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4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该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有源区;位于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一栅极,且第一有源区和第一栅极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第二有源区,且第二有源区与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有源区和第一有源区相互独立;位于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二栅极,且第二有源区和第二栅极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这样,由于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相互独立,能够提高交叉耦合结构中的晶体管的对称性,改善晶体管失配引起的噪声,提高信号放大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背景技术
在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电路(Sensing Amplifier,SA)是重要的功能器件,能够将存储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输出,或者将外部信号进行放大并写入存储单元。灵敏放大电路由一对P型晶体管(称为PSA)和一对N型晶体管(称为NSA)构成。然而,在工艺制造的过程中,PSA存在一些偏离或者失配问题,降低了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能够提高交叉耦合结构中的晶体管的对称性,改善晶体管失配引起的噪声,提高信号放大性能。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有源区;
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一栅极,且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第一栅极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
第二有源区,且所述第二有源区与所述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有源区和所述第一有源区相互独立;
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二栅极,且所述第二有源区和所述第二栅极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栅极的形状相同;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栅极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上边缘,所述第一栅极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下边缘;所述第二栅极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上边缘,所述第二栅极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下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一值,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二值;其中,所述第一值与所述第二值相同;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三值,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四值;其中,所述第三值与所述第四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第一接触区;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第二接触区,且所述第一接触区、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接触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第三接触区;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第四接触区,且所述第三接触区、所述第二栅极和所述第四接触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一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五值,所述第三接触区与所述第二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六值,且所述第五值和所述第六值相同;所述第二接触区与所述第一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七值,第四接触区与所述第二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八值,且所述第七值和所述第八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上边缘平齐,且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下边缘;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下边缘平齐,且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上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上边缘,且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下边缘;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上边缘,且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下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九值;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值;其中,所述第九值与所述第十值相同;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一值,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二值;其中,所述第十一值与所述第十二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九值、所述第十值、所述第十一值和所述第十二值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三栅极,且所述第三栅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区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第三栅极用于形成第三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四栅极,且所述第四栅极设置在所述第四接触区远离所述第二栅极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有源区和所述第四栅极用于形成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属于另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第五接触区,且所述第五接触区设置于所述第三栅极远离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第六接触区,且所述第六接触区设置于所述第四栅极远离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五接触区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接触区和所述第六接触区的形状相同;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五接触区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位置,所述第三接触区和所述第六接触区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位置;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三栅极关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栅极和所述第四栅极关于第五接触区呈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有源区、所述第二有源区、所述第一栅极~第四栅极、所述第一接触区~所述第六接触区共同构成一个重复单元,且多个重复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栅极的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三值,所述第一栅极的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四值;所述第二栅极的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四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五值,所述第二栅极的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的第四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六值;其中,所述第十三值、所述第十四值、所述第十五值、所述第十六值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极设置有第七接触区,所述第二栅极设置有第八接触区,所述第三栅极设置有第九接触区,所述第四栅极设置有第十接触区;其中,所述第七接触区和所述第十接触区呈现中心对称,所述第八接触区和所述第九接触区呈现中心对称。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该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有源区;位于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一栅极,且第一有源区和第一栅极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第二有源区,且第二有源区与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有源区和第一有源区相互独立;位于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二栅极,且第二有源区和第二栅极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这样,由于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相互独立,对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来说,其栅极和有源区交叠的面积、形状较为接近,提高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对称性,两者之间的电性参数的偏差更小,能够提高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信号放大能力,最终提高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灵敏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灵敏放大电路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PSA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版图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的性能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需要指出,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对本公开涉及到的英文缩写进行解释。
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PMOS:P型MOS管,以空穴导电为主的半导体,也称为P型晶体管;
NMOS:N型MOS管,以电子导电为主的半导体,也称为N型晶体管;
BL(Bit Line):位线;
WL(Word Line):字线。
在集成电路中,MOS管仍然是最常用的单元器件。对于存储器中的灵敏放大电路(Sense Amplifier,SA)来说,其核心是一对NMOS和一对PMOS构成的交叉耦合放大单元。参见图1,其示出了一种灵敏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对位线(表示为/BL和BL)之间设置灵敏放大电路,通过第一参考信号SAP和第二参考信号SAN将表征数据“0”或者数据“1”的小信号放大,以便将数据信号从存储单元读出到本地数据线(表示为/LIO和LIO),或者将数据信号从本地数据线写入存储单元中。参见图2,其示出了一种灵敏放大电路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1或者图2所示,在晶体管P1和晶体管P2构成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一对PMOS,也称为PSA,晶体管N1和晶体管N2构成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一对NMOS,也称为NSA,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放大效果很大比重取决于两颗成对器件的差异。另外,图1中的其他器件用于实现预充电功能或者作为传输开关,在图2中,晶体管M1和晶体管M2用于减小由于NSA失配引起的噪声,晶体管M3和晶体管M4用于隔离,晶体管M6用于预充处理。图1和图2的电路原理可结合器件进行推断,且该部分内容并不影响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在此不作赘述。
如图2所示,灵敏放大电路中设置有专门解决NSA失配问题的晶体管M1和晶体管M2,但是并没有设置专门解决PSA失配的功能器件,因此提高PSA的对称性以改善失配问题对于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意义重大。
参见图3,其示出了一种PSA的工艺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PSA中,晶体管P1和晶体管P2的有源区连在一起,此时对于晶体管P1和晶体管P2来说,其栅极和有源区的交叠区域差异很大,具体参见图3中的位置(1)和位置(2),以及位置(3)和位置(4),从而导致这PSA中的一对晶体管在电性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降低了灵敏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进一步影响存储器的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该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有源区;位于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一栅极,且第一有源区和第一栅极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第二有源区,且第二有源区与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有源区和第一有源区相互独立;位于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二栅极,且第二有源区和第二栅极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这样,由于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相互独立,对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来说,其栅极和有源区交叠的面积、形状较为接近,提高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对称性,两者之间的电性参数的偏差更小,能够提高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信号放大能力,最终提高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1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半导体结构10可以包括:
第一有源区11;
位于第一有源区11上方的第一栅极12,且第一有源区11和第一栅极12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
第二有源区13,且第二有源区13与第一有源区11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有源区13和第一有源区11相互独立;
位于第二有源区13上方的第二栅极14,且第二有源区13和第二栅极14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
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结构10可以用于形成灵敏放大电路。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均为PMOS,即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可以为交叉耦合放大单元中的PSA。
另外,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还可以为交叉耦合放大单元中的NSA,或者应用于其他类似的电路结构中,本公开实施例仅以PSA为例进行后续说明,但这并不构成相关限制。
这样,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有源区11和第二有源区13是相互独立的。对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来说,其栅极和有源区交叠的面积、形状均十分接近,从而提高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对称性,其电性参数的偏差更小,能够提高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信号放大能力,最终提高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
相应地,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版图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晶体管的多晶硅栅极PG(即前述的第一栅极12)和第二晶体管的多晶硅栅极PG(即前述的第二栅极14)形状相同,其中的金属层M0实现接触区的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有源区ACTIVE(即前述的第一有源区11)和第二晶体管的有源区ACTIVE(即前述的第二有源区13)是相对独立的,能够提高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对称性,最终提高存储器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或者图5所示,第一栅极12的形状与第二栅极14的形状相同;第一有源区11的形状和第二有源区13的形状相同。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栅极12的上边缘高于第一有源区11的上边缘,第一栅极12的下边缘低于第一有源区11的下边缘;第二栅极14的上边缘高于第二有源区13的上边缘,第二栅极14的下边缘低于第二有源区13的下边缘。另外,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有源区11的外边缘位于第一栅极12的外边缘的外侧,第二有源区13的外边缘位于第二栅极14的外边缘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有源区11的上边缘与第一栅极12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请参见图6中的①)为第一值,第二有源区13的上边缘与第二栅极14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请参见图6中的②)为第二值;其中,第一值与第二值相同;第一有源区11的下边缘与第一栅极12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请参见图6中的③)为第三值,第二有源区13的下边缘与第二栅极14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请参见图6中的④)为第四值;其中,第三值与第四值相同。
这样,通过控制栅极的外边缘和有源区的外边缘之间的高度差,可以进一步控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中的“有源区和栅极之间的交叠区域”相同,提高PSA的对称性,改善由于PSA失配引起的噪声,最终提高存储器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半导体结构10还包括:
位于第一有源区11的第一接触区15;
位于第一有源区11的第二接触区16,且第一接触区15、第一栅极12和第二接触区16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位于第二有源区13的第三接触区17;
位于第二有源区13的第四接触区18,且第三接触区17、第二栅极14和第四接触区18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接触区用于后期形成接触插塞,向晶体管施加电压或者引出晶体管的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区15和第三接触区17的形状相同,且第二接触区16和第四接触区18的形状相同。进一步的,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接触区15与第一栅极12之间的距离为第五值,第三接触区17与第二栅极14之间的距离为第六值,且第五值和第六值相同;第二接触区16与第一栅极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七值,第四接触区18与第二栅极14之间的距离为第八值,且第七值和第八值相同。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接触区15的上边缘与第二接触区16的上边缘平齐,由于第二接触区16的长度更大,因此第二接触区16的下边缘低于第一接触区15的下边缘;第三接触区17的下边缘与第四接触区18的下边缘平齐,由于第四接触区18的长度更大,因此第四接触区18的上边缘高于第三接触区17的上边缘。在这种结构下,晶体管中由源极到漏极的电流具体如图6中的黑色虚线部分,此时两颗器件仍然是不对称的。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半导体结构10的性能,可以将第二接触区上移,将第四接触区下移。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图6的基础上,参见图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半导体结构10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对于半导体结构10来说,在第一方向上,第二接触区16的上边缘高于第一接触区15的上边缘,且第二接触区16的下边缘低于第一接触区15的下边缘;第四接触区18的上边缘高于第三接触区17的上边缘,且第四接触区18的下边缘低于第三接触区17的下边缘。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接触区15的上边缘与第二接触区16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7中的⑨)为第九值;第三接触区17的上边缘与第四接触区18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7中的⑩)为第十值;其中,第九值与第十值相同;第一接触区15的下边缘与第二接触区16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7中的)为第十一值;第三接触区17的下边缘与第四接触区18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二值(请参见图7中的/>);其中,第十一值与第十二值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值和~第十二值的具体取值在满足前述限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这样,无论是在第一晶体管还是在第二晶体管中,源极和漏极的相对位置是相同的,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失配,使得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更加接近。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原有走线方式的前提下,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结构能够让PSA中的接触区对称,不但节省了不必要的支出,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了PSA的失配。
进一步地,第九值、第十值、第十一值和第十二值可以设置为均相同,从而更好的保证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流通道对称。
应理解,在存储器中存在大量的存储单元,需要通过不同的位线和字线进行控制。相应地,存储器中存在多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能够针对不同位线进行信号放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或者图7所示,半导体结构10还包括:
位于第一有源区11上方的第三栅极21,且第三栅极21设置在第二接触区16远离第一栅极12的一侧;其中,第一有源区11和第三栅极21用于形成第三晶体管;
位于第二有源区13上方的第四栅极22,且第四栅极22设置在第四接触区18远离第二栅极14的一侧;其中,第二有源区13和第四栅极22用于形成第四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属于另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即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为另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中的PSA。在这里,两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可以共用有源区,从而节省工艺成本。
类似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中也存在接触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或者图7所示,半导体结构10还包括:
位于第一有源区11的第五接触区23,且第五接触区23设置于第三栅极21远离第二接触区16的一侧;
位于第二有源区13的第六接触区24,且第六接触区24设置于第四栅极22远离第四接触区18的一侧。
除此之外,第三晶体管和第一晶体管共用第二接触区16,第四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共用第四接触区18。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接触区23和第一接触区15的形状是相同的,第六接触区24和第二接触区16的形状是相同的。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接触区15和第五接触区2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位置,第三接触区17和第六接触区24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位置。第一栅极12和第三栅极21关于所述第二接触区16呈中心对称;第二栅极14和第四栅极22关于第五接触区18呈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栅极12设置有第七接触区,所述第二栅极14设置有第八接触区,所述第三栅极21设置有第九接触区,所述第四栅极22设置有第十接触区;其中,所述第七接触区和所述第十接触区呈现中心对称,所述第八接触区和所述第九接触区呈现中心对称,从而金属层M0的走线更为方便。
应理解,每一个栅极的接触区实际上包括两部分,第一栅极12的第七接触区包括图8中的虚线圈出来的两个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源区11、第二有源区13、第一栅极12~第四栅极22、第一接触区15~第六接触区24共同构成一个重复单元,且多个重复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一栅极12的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21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三值,第一栅极12的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21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四值;第二栅极14的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四栅极22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五值,第二栅极14的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的第四栅极22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六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栅极12、第二栅极14、第三栅极21和第四栅极22各自的形状可以经由光学临近处理进行修整,从而保证第十三值、第十四值、第十五值、第十六值均相同。
示例性的,第十三值、第十四值、第十五值、第十六值均为60纳米。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如图6~图9所示,第一栅极12和第二栅极14均呈现L型,第三栅极21和第四栅极22均呈现倒L型;第一栅极12向远离第三栅极21的一侧延伸,以构成L型的足部;第三栅极21向远离第一栅极12的一侧延伸,以构成倒L型的足部;第二栅极14向远离第四栅极22的一侧延伸,以构成L型的足部;第四栅极22向远离第二栅极14的一侧延伸,以构成倒L型的足部。
如图9所示,通过光学临近校正处理将第一栅极12、第二栅极14的、第三栅极21、第四栅极22各自的头部修的更大、更圆,第一栅极12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21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9中的)、第一栅极12的头部与相邻处于重复单元中的第三栅极21的足部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9中的/>)、第一栅极12的足部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中的第三栅极21的头部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9中的/>)、第二栅极14与处于同一个重复单元中的第四栅极22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9中的/>)、第二栅极14的头部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中的第四栅极22的足部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七值(请参见图9中的/>)、第二栅极14的足部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中的第四栅极22的头部之间的距离(请参见图9中的/>)均相同。
综上所述,在将两个PSA的有源区分开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调整接触区的位置和修整栅极的形状进一步保证两个PSA的对称性。参见图10,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半导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通过将第二接触区的位置向下移动,以及将第四接触区(图10未示出,可结合前述说明进行理解)的位置向上移动,能够提高接触区的对称性,保证第一晶体管的电流与第二晶体管的电流相同;另外,不同栅极之间的距离分别是63.154纳米、66.242纳米、59.969纳米,因此可以通过光学临近校正处理(OPC)将栅极的头部修的更圆、更大,保证不同栅极之间的距离均在60纳米,进一步提高PSA的对称性,改善PSA的失配问题,保证不同的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电学参数相同。
在图10的基础上,以灵敏放大电路为测试对象,参见图1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结构的一种性能示意图。图11的(a)用于指示交叉耦合放大结构位于芯片中心的错配,图11(b)用于指示交叉耦合放大结构位于芯片边缘的错配。在图11中,对照组是指交叉耦合放大结构采用图3所示的半导体结构,实验组是指交叉耦合放大结构采用图10所示的半导体结构,垂直轴(Y轴)是指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之间的偏移量,水平轴(X轴)是指统计坐标。一方面,从图11可以看出,实验组是穿过原点的,所以实验组的错配更小;另一方面,对图11进行统计后可以得到,实验组的偏移量的方差为16.4,且偏移量小于1;对照组的偏移量的方差为16.5,且偏移量约为4,即实验组的偏移量更小。也就是说,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的偏移量更小,更加接近于原点,所以经OPC调整后的栅极相比于传统栅极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和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PSA结构的优化以改善PSA的失配问题,提升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结构的放大性能。首先,本公开实施例将PSA中两个有源区分开,从而控制栅极(PG)和有源区(ACTIVE)的交叠区域在不同晶体管中处于相同状态,具体如图4~图9所示;在前述的基础上,接触区的位置仍然会给PSA中两颗器件的对称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本公开实施例还调整了接触区的位置,使得每个晶体管中源极和漏极的相对位置相同,从而两颗器件更加对称,具体如图7和图9所示;在前述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通过OPC将栅极的足部修大,从而控制栅极与栅极的距离均为60纳米,进一步改善PSA的对称性,具体如图9和图10所示。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改变PSA中有源区的位置和接触区的位置,从而改善PSA的失配(Mismatch),这意味着PSA中两颗器件的电学参数将更加对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该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有源区;位于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一栅极,且第一有源区和第一栅极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第二有源区,且第二有源区与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有源区和第一有源区相互独立;位于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二栅极,且第二有源区和第二栅极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这样,由于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相互独立,对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来说,其栅极和有源区交叠的面积、形状较为接近,提高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对称性,两者之间的电性参数的偏差更小,能够提高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信号放大能力,最终提高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2,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器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存储器30包括前述的半导体结构10。
对于存储器30来说,由于其包括半导体结构10,且半导体结构10中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相互独立,对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来说,其栅极和有源区交叠的面积、形状较为接近,提高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对称性,两者之间的电性参数的偏差更小,能够提高交叉耦合放大单元的信号放大能力,最终提高存储器中灵敏放大电路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
第一有源区;
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一栅极,且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第一栅极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
第二有源区,且所述第二有源区与所述第一有源区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有源区和所述第一有源区相互独立;
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二栅极,且所述第二有源区和所述第二栅极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电性参数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电性参数的偏差处于预设阈值内,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属于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栅极的形状相同;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栅极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上边缘,所述第一栅极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下边缘;所述第二栅极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上边缘,所述第二栅极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下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一值,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上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二值;其中,所述第一值与所述第二值相同;
所述第一有源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栅极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三值,所述第二有源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二栅极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差为第四值;其中,所述第三值与所述第四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第一接触区;
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第二接触区,且所述第一接触区、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接触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第三接触区;
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第四接触区,且所述第三接触区、所述第二栅极和所述第四接触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一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五值,所述第三接触区与所述第二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六值,且所述第五值和所述第六值相同;所述第二接触区与所述第一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七值,第四接触区与所述第二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八值,且所述第七值和所述第八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上边缘平齐,且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下边缘;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下边缘平齐,且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上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上边缘,且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下边缘;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上边缘高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上边缘,且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下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九值;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上边缘与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值;其中,所述第九值与所述第十值相同;
所述第一接触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一值,所述第三接触区的下边缘与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二值;其中,所述第十一值与所述第十二值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九值、所述第十值、所述第十一值和所述第十二值均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上方的第三栅极,且所述第三栅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区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第三栅极用于形成第三晶体管;
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上方的第四栅极,且所述第四栅极设置在所述第四接触区远离所述第二栅极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有源区和所述第四栅极用于形成第四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属于另一个交叉耦合放大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区的第五接触区,且所述第五接触区设置于所述第三栅极远离所述第二接触区的一侧;
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区的第六接触区,且所述第六接触区设置于所述第四栅极远离所述第四接触区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五接触区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接触区和所述第六接触区的形状相同;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五接触区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位置,所述第三接触区和所述第六接触区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位置;
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三栅极关于所述第二接触区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栅极和所述第四栅极关于第五接触区呈中心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区、所述第二有源区、所述第一栅极~第四栅极、所述第一接触区~所述第六接触区共同构成一个重复单元,且多个重复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栅极的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三值,所述第一栅极的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的第三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四值;
所述第二栅极的与处于同一重复单元的第四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五值,所述第二栅极的与处于相邻重复单元的第四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十六值;
其中,所述第十三值、所述第十四值、所述第十五值、所述第十六值均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设置有第七接触区,所述第二栅极设置有第八接触区,所述第三栅极设置有第九接触区,所述第四栅极设置有第十接触区;其中,
所述第七接触区和所述第十接触区呈现中心对称,所述第八接触区和所述第九接触区呈现中心对称。
15.一种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CN202210744736.4A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Pending CN117352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4736.4A CN117352506A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EP22782812.6A EP4322218A4 (en) 2022-06-27 2022-07-08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MORY
KR1020227039115A KR20240003421A (ko) 2022-06-27 2022-07-08 반도체 구조 및 메모리
PCT/CN2022/104699 WO2024000625A1 (zh) 2022-06-27 2022-07-08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US17/949,280 US20230016209A1 (en) 2022-06-27 2022-09-21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mory
TW111140098A TWI842150B (zh) 2022-06-27 2022-10-21 一種半導體結構和記憶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4736.4A CN117352506A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2506A true CN117352506A (zh) 2024-01-05

Family

ID=86661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4736.4A Pending CN117352506A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52506A (zh)
WO (1) WO20240006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5491A (ja) * 1991-08-27 1993-03-05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
KR100535124B1 (ko) * 2004-03-24 2005-12-07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오프셋 전압의 증가를 억제시키기 위한 비트라인 센스앰프및 그 비트라인 센스앰프 형성 방법
KR20080010654A (ko) * 2006-07-27 2008-01-3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
KR101865840B1 (ko) * 2011-08-10 2018-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US10468490B2 (en) * 2017-11-09 2019-11-05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nsis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layout structure
US10559661B2 (en) * 2017-12-01 2020-02-11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nsis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layout structure including asymmetrical channel reg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0625A1 (zh) 2024-01-04
TW202306175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6372B2 (en) DRAM tunneling access transistor
US7522445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US20070052012A1 (en) Vertical tunneling nano-wire transistor
US8120939B2 (en) ROM cell having an isolation transistor form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pass transistors and connected between a differential bitline pair
US7745873B2 (en) Ultra-thin body vertical tunneling transistor
US859799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US20060220134A1 (en) CMOS SRAM cells employing multiple-gate transistors and methods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090007393A (ko) 나노핀 터널링 트랜지스터
US20240153941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1043158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35968A1 (en) Apparatus with a current-gain layout
CN117352506A (zh) 一种半导体结构和存储器
US841152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97876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016209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mory
TWI842150B (zh) 一種半導體結構和記憶體
JPH0935490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20230162768A1 (en) Memory array circuits, memory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a memory array circuit
KR100464405B1 (ko) 작은 서브스레시홀드 누설 전류 값을 지니는 셀트랜지스터를 구비하는 dram
US20230008008A1 (en) Forming method of sense amplifier and layout structure of sense amplifier
US2011006524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in which an increase in area of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is suppressed
US8437184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ertical dual-gate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JP3161120B2 (ja) メモリセル
TW202332007A (zh) 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0214472B1 (ko) 반도체 소자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