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2333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2333A
CN117352333A CN202210752236.5A CN202210752236A CN117352333A CN 117352333 A CN117352333 A CN 117352333A CN 202210752236 A CN202210752236 A CN 202210752236A CN 117352333 A CN117352333 A CN 117352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vable
fixed
insulator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22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陈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22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2333A/zh
Priority to JP2023103975A priority patent/JP2024004479A/ja
Priority to KR1020230082456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02215A/ko
Priority to US18/343,047 priority patent/US20230420206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35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2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6Parts movable about a knife ed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8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具有顶壁、底部开口、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绝缘体,容纳在外壳中并形成有朝向外壳的前侧壁开放的多个腔室,多个腔室沿左右方向布置成一排;多个静端子,分别固定地安装在绝缘体的多个腔室中;和多个动端子,分别安装在多个腔室中,用于与多个静端子分别电接触,绝缘体具有位于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的隔板,在外壳的前侧壁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凸筋,隔板的前侧面贴靠在外壳的前侧壁的内壁面上,且凸筋的侧面贴靠在隔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以将相邻两个腔室电隔离开。因此,本发明无需额外提供单独的隔弧板,降低了制造成本,且简化了组装步骤。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相电路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多相电路的电磁继电器通常包括外壳、绝缘体、多个隔弧板、多个动端子和多个静端子。绝缘体安装在外壳中,在绝缘体中形成有内腔。多个隔弧板安装在绝缘体中以将绝缘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在每个腔室中安装有一个动端子和一个静端子。但是,隔弧板会占用腔室内的空间,导致动端子的动触点和静端子的静触点之间的开距减小,容易造成拉弧烧蚀。此外,制造隔弧板需要采用单独的模具,这会导致成本上升,而且隔弧板的组装复杂。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动端子通常包括一个固定端子和一个U形动弹片。固定端子被固定到绝缘体上,不可移动。动弹片包括固定到固定端子的固定端和从固定端延伸的悬臂部。动弹片的悬臂部与固定端子的本体部相对。当短路电流经过动弹片的悬臂部和固定端子的本体部时,固定端子和动弹片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会在固定端子和动弹片之间产生电动力。短路电流在通过闭合的动触点时,因强烈的电流收缩现象产生较大的霍尔姆力,该霍尔姆力会驱动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前述反向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和衔铁连接弹片的弹性力的方向相同但与霍尔姆力相反,以一起抵抗霍尔姆力,防止闭合的动触点发生回弹并与静触点断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U形结构的动弹片与固定端子之间的间距较大,且U形结构的动弹片的有效长度比较小,这会导致产生的电动力比较小,不足以抵抗霍尔姆力,动触点存在回弹和断开的缝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具有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顶壁和底部开口、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绝缘体,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并形成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前侧壁开放的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沿所述左右方向布置成一排;多个静端子,分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的多个腔室中;和多个动端子,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腔室中,用于与所述多个静端子分别电接触,所述绝缘体具有位于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的隔板,在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凸筋,所述隔板的前侧面贴靠在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内壁面上,且所述凸筋的侧面贴靠在所述隔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以将相邻两个腔室电隔离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端子包括:固定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绝缘体并贴靠在所述隔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动弹片,包括固定到所述固定端子的上端的固定端和从所述固定端朝下延伸的悬臂部;和动触点,固定在所述悬臂部的自由端上,所述隔板的前侧相对于所述固定端子朝前凸出预定距离,所述凸筋的顶面贴靠在所述固定端子的前侧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体具有围成内腔的底板、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绝缘体的内腔分隔成所述多个腔室;所述固定端子的后侧面贴靠在所述绝缘体的后侧板上,使得所述固定端子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被固定在所述凸筋和所述后侧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体的后侧板的下部开放,且所述后侧板的外侧面贴靠在所述外壳的后侧壁的内壁面上,以使相邻两个腔室电隔离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静端子包括:端子体,固定到所述绝缘体;和静触点,固定在所述端子体的一端上并面对所述动触点,所述动弹片适于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动弹片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电接触;当所述动弹片被移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电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体具有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动弹片的悬臂部的自由端相对,所述静端子的端子体被固定到所述绝缘体的固定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端子的上端呈U形;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端子本体,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端子本体的上端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和第二连接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并沿所述高度方向朝下延伸,所述端子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所述固定端子的U形上端,所述动弹片的固定端被固定到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二连接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端子的上端呈L形;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端子本体,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和第一连接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端子本体的上端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端子本体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部构成所述固定端子的L形上端,所述动弹片的固定端被固定到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一连接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弹片的悬臂部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以增加所述动弹片的悬臂部的弹性和减小所述动弹片的悬臂部与所述固定端子的端子本体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弯折部呈朝向所述固定端子的端子本体凸出的弧形或者呈朝向所述固定端子的端子本体倾斜延伸的斜坡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端子包括单个动弹片;或者所述动端子包括多个动弹片,所述多个动弹片层叠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弹片包括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动弹片和第二动弹片;所述第一动弹片和所述第二动弹片的固定端被一起固定到所述固定端子;所述第一动弹片和所述第二动弹片的自由端被所述动触点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动弹片比所述第二动弹片更靠近所述固定端子的端子本体;所述第一动弹片和所述第二动弹片的弯折部呈朝向所述固定端子的端子本体凸出的弧形;所述第一动弹片的弯折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动弹片的弯折部,且所述第二动弹片的弯折部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动弹片的弯折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动弹片的固定端被铆接或焊接到所述固定端子的上端;所述动触点被铆接或焊接到所述动弹片的自由端上并朝向所述静端子的静触点凸出;所述静端子的静触点被铆接或焊接到所述静端子的端子体的一端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端子的端子本体和所述静端子的端子体的下端穿过所述绝缘体的底板并经由所述外壳的底部开口外露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还包括:驱动装置,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并安装在所述绝缘体上,用于驱动所述动端子的动弹片在所述闭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线圈骨架,固定在所述绝缘体上;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磁芯,容纳在所述线圈骨架中并穿过所述线圈;轭铁,固定到所述线圈骨架并与所述磁芯的一端相连;衔铁,活动地安装在所述轭铁上并面对所述磁芯的另一端,适于在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转动;连接弹片,将所述衔铁弹性连接至所述轭铁;和推动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上并与所述衔铁相连。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被移动到所述终止位置,以通过所述推动件将多个动弹片同时驱动到所述闭合位置;当所述线圈失电时,所述衔铁在所述连接弹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被转动到所述初始位置,以通过所述推动件将多个动弹片同时驱动到所述断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推动件包括: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上;多个推动部,连接到所述推杆并分别形成有允许所述动弹片穿过的插槽;和连接部,位于所述推杆的一端并与所述衔铁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体的隔板的前侧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隔板上的凹槽并被连接到所述隔板上的限位件限制在所述凹槽中,以防止所述推杆从所述绝缘体上脱落。
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壳上的凸筋与绝缘体上的隔板配合,将相邻两个腔室电隔离开。因此,本发明无需额外提供单独的隔弧板,这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简化了组装步骤。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动弹片的悬臂部具有弯折部,从而增加了动弹片的弹性和有效长度,并且减小了动弹片与固定端子之间的间距,提高了反向电流产生的电动力,能够保证动触点在闭合位置时不会回弹或断开。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从右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外壳被移除;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外壳的从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从左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外壳被移除;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从后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外壳被移除;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和一个静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动端子和静端子处于分开状态;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和一个静端子的侧视图;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和一个静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动端子和静端子处于电接触状态;
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具有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顶壁和底部开口、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绝缘体,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并形成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前侧壁开放的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沿所述左右方向布置成一排;多个静端子,分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的多个腔室中;和多个动端子,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腔室中,用于与所述多个静端子分别电接触,所述绝缘体具有位于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的隔板,在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凸筋,所述隔板的前侧面贴靠在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内壁面上,且所述凸筋的侧面贴靠在所述隔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以将相邻两个腔室电隔离开。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从右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外壳10被移除;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外壳10的从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从左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外壳10被移除;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如图1-4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10、绝缘体20、多个动端子3和多个静端子4。外壳10具有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顶壁和底部开口、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壁11和后侧壁12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绝缘体20容纳在外壳10中并形成有多个腔室201。多个腔室201沿左右方向布置成一排。每个腔室201具有朝向外壳10的前侧壁11开放的前开口。多个静端子4分别固定地安装在绝缘体20的多个腔室201中。多个动端子3分别安装在多个腔室201中,用于与多个静端子4分别电接触。
如图1-4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体20具有位于相邻两个腔室201之间的隔板23,在外壳10的前侧壁1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凸筋111。隔板23的前侧面贴靠在外壳10的前侧壁11的内壁面上,且凸筋111的侧面贴靠在隔板2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以将相邻两个腔室201电隔离开。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凸筋111的侧面贴靠在隔板23的左侧面上。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3和一个静端子4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动端子3和静端子4处于分开状态;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3和一个静端子4的侧视图;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3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3和一个静端子4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动端子3和静端子4处于电接触状态。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端子3包括:固定端子31、动弹片32和动触点33。固定端子31被固定到绝缘体20并贴靠在隔板2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动弹片32包括固定到固定端子31的上端的固定端321和从固定端321朝下延伸的悬臂部320。动触点33固定在悬臂部320的自由端上并朝向静端子4上的静触点43凸出。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隔板23的前侧相对于固定端子31朝前凸出预定距离,凸筋111的顶面贴靠在固定端子31的前侧面上。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体20具有围成内腔的底板21、顶板22、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24。隔板23将绝缘体20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201。固定端子31的后侧面贴靠在绝缘体20的后侧板24上,使得固定端子31在前后方向上被固定在凸筋111和后侧板24之间。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体20的后侧板24的下部开放,且后侧板24的外侧面贴靠在外壳10的后侧壁12的内壁面上,以使相邻两个腔室201电隔离开。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静端子4包括:端子体42和静触点43。端子体42固定到绝缘体20。静触点43固定在端子体42的一端上并面对动触点33。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弹片32适于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0所示,当动弹片32被移动到闭合位置时,动触点33与静触点43电接触。如图7和图8所示,当动弹片32被移动到断开位置时,动触点33与静触点43电分离。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体20具有位于腔室201内的固定部231,该固定部231与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的自由端相对,静端子4的端子体42被固定到绝缘体20的固定部231上。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端子31的上端呈U形。固定端子31包括:端子本体310、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端子本体310沿高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311的一端连接至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312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部311的另一端并沿高度方向朝下延伸。端子本体310的上端、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构成固定端子31的U形上端。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被固定到端子本体310的第二连接部312上。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323,以增加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的弹性和减小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与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之间的间距。此外,弯折部323也能够增加,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的总长度,从而能够增加动弹片32的有效长度。由于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与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之间的间距减小,且动弹片32的有效长度增加,这会增加动弹片32和固定端子31之间的反向电流产生的电动力,从而能够可靠地保证动触点33在闭合位置时不会出现回弹和断开。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弯折部323呈朝向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凸出的弧形。动端子3包括多个动弹片32’、32”,多个动弹片32’、32”层叠在一起。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弹片32包括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动弹片32’和第二动弹片32”。第一动弹片32’和第二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321”被一起固定到固定端子31。第一动弹片32’和第二动弹片32”的自由端被动触点33固定在一起。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动弹片32’比第二动弹片32”更靠近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第一动弹片32’和第二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321”呈朝向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凸出的弧形。第一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的半径大于第二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且第二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被容纳在第一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中。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可以被铆接或焊接到固定端子31的上端。动触点33可以被铆接或焊接到动弹片32的自由端上并朝向静端子4的静触点43凸出。静端子4的静触点43可以被铆接或焊接到静端子4的端子体42的一端上。
如图1-4和图6-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和静端子4的端子体42的下端313、423穿过绝缘体20的底板21并经由外壳10的底部开口外露出,以与外部电路(未图示)电连接。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从后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外壳10被移除。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容纳在外壳10中并安装在绝缘体20上,用于驱动动端子3的动弹片32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线圈骨架51,固定在绝缘体20上;线圈50,缠绕在线圈骨架51上;磁芯52,容纳在线圈骨架51中并穿过线圈50;轭铁53,固定到线圈骨架51并与磁芯52的一端相连;衔铁54,活动地安装在轭铁53上并面对磁芯52的另一端,适于在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转动;连接弹片55,将衔铁54弹性连接至轭铁53;和推动件60,可移动地安装在绝缘体20上并与衔铁54相连。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线圈50通电时,衔铁54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被移动到终止位置,以通过推动件60将多个动弹片32同时驱动到闭合位置。当线圈50失电时,电磁力消失,衔铁54在连接弹片5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被转动到初始位置,以通过推动件60将多个动弹片32同时驱动到断开位置。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推动件60包括:推杆61,可移动地安装在绝缘体20上;多个推动部63,连接到推杆61并分别形成有允许动弹片32穿过的插槽;和连接部62,位于推杆61的一端并与衔铁54转动连接。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绝缘体20的隔板23的前侧面上形成有凹槽23a,推杆61穿过隔板23上的凹槽23a并被连接到隔板23上的限位件64限制在凹槽23a中,以防止推杆61从绝缘体20上脱落。
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3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端子3包括单个动弹片32,并且动端子3的固定端子31的上端呈L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端子31包括:端子本体310,沿高度方向延伸;和第一连接部311,其一端连接至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和第一连接部311构成固定端子31的L形上端。动弹片32包括固定端321和悬臂部320。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相对于悬臂部320垂直弯折并被固定到端子本体310的第一连接部311上。悬臂部320从固定端321沿高度方向朝向延伸。悬臂部320上的弯折部323呈朝向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凸出的弧形。动触点33铆接在悬臂部320的自由端上。
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动端子3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端子3包括单个动弹片32,并且动端子3的固定端子31的上端呈L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端子31包括:端子本体310,沿高度方向延伸;和第一连接部311,其一端连接至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和第一连接部311构成固定端子31的L形上端。动弹片32包括固定端321和悬臂部320。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相对于悬臂部320垂直弯折并被固定到端子本体310的第一连接部311上。悬臂部320从固定端321沿高度方向朝向延伸。悬臂部320上的弯折部323呈朝向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倾斜延伸的斜坡状。动触点33铆接在悬臂部320的自由端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发明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具有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顶壁和底部开口、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壁(11)和后侧壁(12)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
绝缘体(20),容纳在所述外壳(10)中并形成有朝向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1)开放的多个腔室(201),所述多个腔室(201)沿所述左右方向布置成一排;
多个静端子(4),分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20)的多个腔室(201)中;和
多个动端子(3),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腔室(201)中,用于与所述多个静端子(4)分别电接触,
所述绝缘体(20)具有位于相邻两个腔室(201)之间的隔板(23),在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凸筋(111),
所述隔板(23)的前侧面贴靠在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1)的内壁面上,且所述凸筋(111)的侧面贴靠在所述隔板(2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以将相邻两个腔室(201)电隔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端子(3)包括:
固定端子(31),被固定到所述绝缘体(20)并贴靠在所述隔板(2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
动弹片(32),包括固定到所述固定端子(31)的上端的固定端(321)和从所述固定端(321)朝下延伸的悬臂部(320);和
动触点(33),固定在所述悬臂部(320)的自由端上,所述隔板(23)的前侧相对于所述固定端子(31)朝前凸出预定距离,所述凸筋(111)的顶面贴靠在所述固定端子(31)的前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20)具有围成内腔的底板(21)、顶板(22)、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24),所述隔板(23)将所述绝缘体(20)的内腔分隔成所述多个腔室(201);
所述固定端子(31)的后侧面贴靠在所述绝缘体(20)的后侧板(24)上,使得所述固定端子(31)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被固定在所述凸筋(111)和所述后侧板(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20)的后侧板(24)的下部开放,且所述后侧板(24)的外侧面贴靠在所述外壳(10)的后侧壁(12)的内壁面上,以使相邻两个腔室(201)电隔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端子(4)包括:
端子体(42),固定到所述绝缘体(20);和
静触点(43),固定在所述端子体(42)的一端上并面对所述动触点(33),
所述动弹片(32)适于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动弹片(32)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动触点(33)与所述静触点(43)电接触,
当所述动弹片(32)被移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动触点(33)与所述静触点(43)电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20)具有位于所述腔室(201)内的固定部(231),所述固定部(231)与所述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的自由端相对,所述静端子(4)的端子体(42)被固定到所述绝缘体(20)的固定部(2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子(31)的上端呈U形;
所述固定端子(31)包括:
端子本体(310),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
第一连接部(311),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和
第二连接部(312),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的另一端并沿所述高度方向朝下延伸,
所述端子本体(310)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12)构成所述固定端子(31)的U形上端,
所述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被固定到所述端子本体(310)的第二连接部(3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子(31)的上端呈L形;
所述固定端子(31)包括:
端子本体(310),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和
第一连接部(311),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端子本体(310)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部(311)构成所述固定端子(31)的L形上端,
所述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被固定到所述端子本体(310)的第一连接部(3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323),以增加所述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的弹性和减小所述动弹片(32)的悬臂部(320)与所述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323)呈朝向所述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凸出的弧形或者呈朝向所述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倾斜延伸的斜坡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端子(3)包括单个动弹片(32);或者
所述动端子(3)包括多个动弹片(32’、32”),所述多个动弹片(32’、32”)层叠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弹片(32)包括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动弹片(32’)和第二动弹片(32”);
所述第一动弹片(32’)和所述第二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321”)被一起固定到所述固定端子(31);
所述第一动弹片(32’)和所述第二动弹片(32”)的自由端被所述动触点(33)固定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弹片(32’)比所述第二动弹片(32”)更靠近所述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
所述第一动弹片(32’)和所述第二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321”)呈朝向所述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凸出的弧形;
所述第一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且所述第二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动弹片(32’)的弯折部(32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弹片(32)的固定端(321)被铆接或焊接到所述固定端子(31)的上端;
所述动触点(33)被铆接或焊接到所述动弹片(32)的自由端上并朝向所述静端子(4)的静触点(43)凸出;
所述静端子(4)的静触点(43)被铆接或焊接到所述静端子(4)的端子体(42)的一端上。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子(31)的端子本体(310)和所述静端子(4)的端子体(42)的下端(313、423)穿过所述绝缘体(20)的底板(21)并经由所述外壳(10)的底部开口外露出。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容纳在所述外壳(10)中并安装在所述绝缘体(20)上,用于驱动所述动端子(3)的动弹片(32)在所述闭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线圈骨架(51),固定在所述绝缘体(20)上;
线圈(50),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51)上;
磁芯(52),容纳在所述线圈骨架(51)中并穿过所述线圈(50);
轭铁(53),固定到所述线圈骨架(51)并与所述磁芯(52)的一端相连;
衔铁(54),活动地安装在所述轭铁(53)上并面对所述磁芯(52)的另一端,适于在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转动;
连接弹片(55),将所述衔铁(54)弹性连接至所述轭铁(53);和
推动件(6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20)上并与所述衔铁(54)相连,
当所述线圈(50)通电时,所述衔铁(54)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被移动到所述终止位置,以通过所述推动件(60)将多个动弹片(32)同时驱动到所述闭合位置,
当所述线圈(50)失电时,所述衔铁(54)在所述连接弹片(5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被转动到所述初始位置,以通过所述推动件(60)将多个动弹片(32)同时驱动到所述断开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件(60)包括:
推杆(61),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绝缘体(20)上;
多个推动部(63),连接到所述推杆(61)并分别形成有允许所述动弹片(32)穿过的插槽;和
连接部(62),位于所述推杆(61)的一端并与所述衔铁(54)转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体(20)的隔板(23)的前侧面上形成有凹槽(23a),所述推杆(61)穿过所述隔板(23)上的凹槽(23a)并被连接到所述隔板(23)上的限位件(64)限制在所述凹槽(23a)中,以防止所述推杆(61)从所述绝缘体(20)上脱落。
CN202210752236.5A 2022-06-28 2022-06-28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7352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236.5A CN117352333A (zh) 2022-06-28 2022-06-28 电磁继电器
JP2023103975A JP2024004479A (ja) 2022-06-28 2023-06-26 電磁リレー
KR1020230082456A KR20240002215A (ko) 2022-06-28 2023-06-27 전자기 릴레이
US18/343,047 US20230420206A1 (en) 2022-06-28 2023-06-28 Electromagnetic Re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236.5A CN117352333A (zh) 2022-06-28 2022-06-28 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2333A true CN117352333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2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2236.5A Pending CN117352333A (zh) 2022-06-28 2022-06-28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20206A1 (zh)
JP (1) JP2024004479A (zh)
KR (1) KR20240002215A (zh)
CN (1) CN11735233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20005406T5 (de) * 2019-11-01 2022-08-18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CN211428099U (zh) * 2019-12-17 2020-09-04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20206A1 (en) 2023-12-28
KR20240002215A (ko) 2024-01-04
JP2024004479A (ja)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52333A (zh) 电磁继电器
JP4038950B2 (ja) 電磁継電器
US10515774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0142625U (zh) 高容量继电器的抗短路结构
JP2005093118A (ja)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CN115083837A (zh) 电磁继电器
US4006322A (en) Auxiliary interlock switch with interchangeable and reversible chisel-shaped contacts and spring biasing mechanism
US4686500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4485365A (en) Small contactor with a removable subset of auxiliary switches
CN217933629U (zh) 电磁继电器
CN115692107A (zh) 一种快速响应分断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1463069B (zh) 电磁继电器
CN220651859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推动结构
CN219842931U (zh)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CN219017541U (zh) 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EP4207228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for preventing arc short circuit
CN216719778U (zh) 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
CN219958802U (zh) 触头机构
CN219998120U (zh) 接触器
CN215118699U (zh) 一种机械联锁结构及多级接触器
CN218918737U (zh) 继电器静端子、端子组件和继电器
CN218826875U (zh) 一种快速响应分断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2084923U (zh) 抗短路电流继电器的推动结构
CN220065570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9979461U (zh) 一种抗冲击的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