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23639A -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 Google Patents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23639A
CN117323639A CN202311523577.6A CN202311523577A CN117323639A CN 117323639 A CN117323639 A CN 117323639A CN 202311523577 A CN202311523577 A CN 202311523577A CN 117323639 A CN117323639 A CN 117323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adjusting
bracket
support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35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荣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reative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reative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reative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reative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35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23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23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23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3/00Targets or goals for ball games
    • A63B63/08Targets or goals for ball games with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opening for ball, e.g. for basketball
    • A63B63/083Targets or goals for ball games with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opening for ball, e.g. for basketball for basketba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便携式篮球架包括篮板组件及支撑组件。篮板组件包括篮板及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篮板的背面;支撑架通过铰接机构及调节机构连接至支撑组件;铰接机构与调节机构沿竖向排布,且二者间隔设置;调节机构包括移动件及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与移动件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连接,二者分别连接于支撑架及支撑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篮板组件及便携式篮球架,在需要调整篮板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转动调节旋钮,利用螺纹配合结构使得调节旋钮与移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使得篮板及支撑架通过铰接机构相对支撑组件转动,从而改变篮板的倾斜角度,使篮板调整至竖直状态,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借助其他工具。

Description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篮球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背景技术
便携式篮球架是常见的体育设施,其可以方便的放置于地面上以供使用。便携式篮球架的底座通常必须放置在水平表面上,以便使得篮板竖直设置、同时篮筐水平设置。很多车道、街道的大区域为了排水方便等因素都是倾斜、不平坦的,因此便携式篮球架很少能够放置在平坦且完全水平的地面上,从而导致篮板和篮筐也处于倾斜的状态,特别是篮板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即会对篮球的反弹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影响球员对到篮筐的距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比赛成绩,降低了便携式篮球架在比赛技能方面的实用性。
现有技术中,篮球架通常可以调节篮板及篮筐的高度,但是这些装置都不会改变篮板和篮筐相对于底座的倾斜角度,特别是篮板前后方向上的倾斜。为了调整篮板和篮筐的倾斜状态,通常在底座下面放置垫片,以使得底座的底面处于水平面上。但这种调节方式极为不便,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且可靠的垫片。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调整篮板倾斜角度的可调连接架及便携式篮球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能够方便调整篮板的倾斜角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篮板组件,用于安装至篮球架的支撑组件,包括篮板及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篮板的背面;所述支撑架通过铰接机构及调节机构连接至支撑组件;所述铰接机构与所述调节机构沿竖向排布,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件及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所述移动件二者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移动件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铰接机构相对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进而调整所述篮板的倾斜角度。
其中,所述调节旋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移动件与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移动件为管状,其内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件绕自身轴向转动配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所述第一导向孔。
其中,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板,各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移动件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移动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板及加强件,两个第一导向板均垂直固定于支撑立板背离篮板的一面,且两个第一导向板与支撑立板为板材折弯成型;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远离所述支撑立板的端部通过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位于支撑立板与加强件之间;所述调节旋钮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强件,且位于所述加强件远离所述篮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调节旋钮的旋转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移动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形成所述螺纹配合结构;或者,
所述调节旋钮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螺杆,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管套在所述螺杆外,二者螺纹连接并形成所述螺纹配合结构。
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加强支架及调节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固定于所述篮板的背面,所述调节支架通过所述铰接机构及所述调节机构连接至支撑组件;
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加强支架转动连接,其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铰接机构的转动轴向;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强支架滑动配合,并设置有锁紧结构,以调整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的相对角度。
其中,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锁紧结构为螺栓,其滑动穿设所述第二导向孔,并与所述加强支架连接,以锁紧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
其中,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各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锁紧结构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导向孔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篮球架,包括支撑组件及前述的篮板组件,所述篮板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在需要调整篮板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转动调节旋钮,利用螺纹配合结构使得调节旋钮与移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使得篮板及支撑架通过铰接机构相对支撑组件转动,从而改变篮板的倾斜角度,使篮板调整至竖直状态,调节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篮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便携式篮球架的篮板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篮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篮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篮板组件的篮板底部向后倾斜至最大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篮板组件的篮板底部向前倾斜至最大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篮板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篮板组件的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篮板组件进行左右调节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调节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篮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便携式篮球架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便携式篮球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支撑架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篮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便携式篮球架的可调支撑装置与立柱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支撑架与立柱连接处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支撑架与立柱连接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篮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便携式篮球架顶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便携式篮球架顶部的正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0中便携式篮球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篮球架,其包括支撑组件及篮板组件10,篮板组件10连接于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以放置于地面上,通过支撑组件将篮板组件支撑至一定高度。
支撑组件包括基座91、支撑柱92及连接机构3。基座91用于与地面接触,支撑柱92的底部与基座91连接,连接机构3连接至支撑柱92的顶部。篮板组件10连接至连接机构3,利用支撑柱92可以将篮板组件10支撑至一定高度。
基座91可以是吹塑成型,呈中空结构,能够容纳相当大重量的水、沙子或凝胶。基座91具有底表面910,底表面910优选放置于水平面中的平坦表面上,当然也可以放置在倾斜表面上,基座91的底表面91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幅度优选为±10°,倾斜角度过大可能对整个便携式篮球架的稳定性、安全性造成影响。
支撑柱92与基座91之间设置有支杆93,支杆93倾斜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基座91与支撑柱92,以对支撑柱92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柱92的中心轴线与基座91的底表面910相垂直。若基座91的底表面910在水平面上,则支撑柱9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即竖直设置。
如图1及图2所示,篮板组件10,包括篮板1及支撑架2。篮板1的正面设置篮筐11,支撑架2设置于篮板1的背面。连接机构3连接至支撑柱92的顶部,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及调节机构5连接至连接机构3;通过铰接机构4可以使得篮板1及支撑架2相对连接机构3及支撑柱92前后旋转,利用调节机构5可以实现支撑架2与连接机构3之间的旋转调节并锁紧二者之间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篮板1的前后倾斜角度调节。
篮板1可以是吹塑塑料、模制塑料或丙烯酸等制成,以降低篮板1的整体重量,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篮板1的正面支撑一个篮筐11。篮板1优选设置为平行于竖直面。利用本发明的支撑架2、铰接机构4、调节机构5的配合,可以使得篮板1相对支撑柱92前后进行调节,即使基座91的底表面910放置在倾斜表面上,篮板1也可以调整为竖直状态。
支撑架2安装在篮板1的背面,支撑架2为篮板1提供刚性并且支撑篮板1的重量。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包括加强支架2a和调节支架2b,加强支架2a与篮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用于直接加强篮板1结构强度。通过一螺栓穿过加强支架2a、篮板1及篮筐11可以将三者固定连接,从而将加强支架2a及篮筐11固定在篮板1上。调节支架2b连接至加强支架2a背离篮板1的一侧,调节支架2b通过铰接机构4、调节机构5连接至支撑柱92。由于调节支架2b连接于加强支架2a,可以理解地,加强支架2a与调节支架2b可以一体成型为单个的支撑架2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优选为加强支架2a与调节支架2b两个部件相连的分体结构,以便于装配连接。
铰接机构4与调节机构5沿竖向排布,且二者间隔设置,以便于篮板1在前后方向上的较小倾斜角度调节。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5位于铰接机构4的下方,以降低调节机构5的高度,方便使用者从较低位置处对调节机构5进行操作。
如图3、图4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移动件51及调节旋钮52,移动件51与调节旋钮52分别连接于支撑组件及支撑架2,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连接,用于调整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相对支撑组件转动,进而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尤其是篮板前后方向上的倾斜角度。
在需要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转动调节旋钮52,利用螺纹配合结构使得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使得篮板1及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相对支撑组件及支撑柱92转动,从而改变篮板1的倾斜角度,使篮板1调整至竖直状态,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借助其他工具。
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52转动设置于支撑架2,移动件51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3。移动件51的转动轴向平行于铰接机构4的转动轴向且垂直于铰接机构4的转动轴向。在旋转调节旋钮52时,移动件51亦可以相对连接机构3进行转动,且转动轴向平行于连接机构3与支撑架2之间的转动轴向,以利于支撑架2相对于连接机构3的转动调节;同时移动件51转动连接于连接机构3,可以方便利用连接机构3对篮板1进行升降调节。调节旋钮52设置于支撑架2、移动件51设置于连接机构3,可以方便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的安装设置,具体装配结构参见后续描述。
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调节旋钮转动设置于连接机构3,而移动件51转动或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
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52的旋转中心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标示),移动件5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螺杆53,螺杆53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形成所述螺纹配合结构。
利用螺杆53可以作为调节旋钮52的旋转轴,使得调节旋钮52转动。当调节旋钮52旋转时,利用螺纹孔与螺杆53的螺纹配合,可以使得调节旋钮52在螺杆53上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之间的位置,当调节旋钮52停止旋转时,调节旋钮52与螺杆53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可锁定篮板1的倾斜角度。
支撑架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210,移动件51与第一导向孔210滑动配合,利用移动件51与第一导向孔210的滑动配合,可以保证移动件51相对支撑架2移动的稳定性,避免调节过程中篮板1晃动。进一步,第一导向孔210优选为以铰接机构4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以利于与移动件51之间的滑动配合。此处,根据第一导向孔210与铰接机构4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篮板1的倾斜角度调节幅度,第一导向孔210亦可以设计为直线状。
本实施例中,移动件51为管状,其内穿设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与移动件51绕自身轴向转动配合;连接杆54与连接机构3连接。通过连接杆54与移动件51的转动配合,可以实现移动件51与连接机构3的相对转动。
连接杆54滑动穿设第一导向孔210,连接杆54沿第一导向孔210滑动时,可以带动移动件51沿第一导向孔210滑动,从而实现移动件51与第一导向孔210之间的滑动配合。
支撑架2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板21,各第一导向板21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210,连接杆54的两端分别滑动穿设两个第一导向孔210,移动件51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板21之间。利用两个第一导向板21与第一导向孔210,可以保证连接杆54及移动件51二者两端移动的稳定性、可靠性。
如图4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杆31,两个第一连杆31的分别连接于连接杆54的两端,两个第一导向板21位于两个第一连杆31之间。利用两个第一连杆31,可以方便连接机构3与连接杆54之间的装配连接。
在实施例中,连接杆54为滑动螺栓,两个第一连杆31上均设置有螺栓孔310,连接杆54穿过螺栓孔310及第一导向孔210,以方便连接杆54与两个第一连杆31之间的装配连接。
利用连接杆54在调节支架2b和第一连杆31之间形成带槽的铰接结构。如图5、图6所示,连接杆54将第一连杆31的一端连接到调节支架2b,但可以在第一导向孔210内来回移动,第一连杆31与调节支架2b之间的连接点可以在第一导向孔210的长度相对应的范围内改变。当连接杆54沿第一导向孔210移动时,调节支架2b通过铰接机构4旋转,从而改变了调节支架2b的角度,由于调节支架2b通过加强支架2a与篮板1连接,因此篮板1与调节支架2b一起移动。由此可见,通过在第一导向孔210内移动连接杆54,可以选择性地调节篮板1的倾斜角度。优选地,篮板1在前后方向上的调整范围大约为竖直方向±10度。
两个第一连杆31均连接支撑柱92,两个第一连杆31分别设置在支撑柱92的两侧,以保证连接稳定性和平衡性。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3还包括第二连杆32,第二连杆32通过铰接机构4与支撑架2连接。第二连杆32与第一连杆31沿竖向排布,且二者均与支撑柱92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支撑架2及支撑柱92连接形成能够升降调节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以便于调节支撑架2及篮板1的高度,方便使用,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在升降过程中只改变篮板1的高度而不会改变篮板1的倾斜角度,因此在需要调节篮板1的倾斜角度时,可以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降低篮板1的高度,再通过调节旋钮52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以方便调节,无需借助梯子等工具;在倾斜角度调整完毕后,再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将篮板1调整至较高位置处。
第二连杆32亦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分别转动连接至支撑柱92的两侧。利用两个第二连杆32、两个第一连杆31可以保证篮板1升降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调节机构5位于铰接机构4的下方,调节旋钮52突出于支撑架2的下表面,以使得调节旋钮52位于较低位置处,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
相应地,第一连杆31位于第二连杆32的下方,第一连杆31延伸至支撑柱92的背离篮板1一侧,即第一连杆31向后延伸至支撑柱92的背面,并通过可调伸缩杆连接至支撑柱92。通过调节可调伸缩杆的长度,可以带动第一连杆31相对支撑柱92转动,当第一连杆31转动时,平行四边形机构动作,即可带动篮板1进行升降。
铰接机构4可以采用各类可以实现转动连接的机构,例如各类铰链、转轴等。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的调节支架2b朝向连接机构3延伸形成有两个铰接片22,两个铰接片22间隔设置,且均设置有通孔,两个第二连杆32上均设置有通孔,两个铰接片22位于两个第二连杆32之间。铰接机构4为一铰接螺栓,其穿过两个铰接片22、两个第二连杆32上的通孔,以使得两个第二连杆32与支撑架2进行转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支撑架2包括加强支架2a及调节支架2b,加强支架2a固定于篮板1的背面,调节支架2b通过铰接机构4及调节机构5连接至连接机构3,即支撑架2上与铰接机构4、调节机构5相连接的结构特征均设置在调节支架2b上,例如第一导向板21、第一导向孔210等结构。
调节支架2b的一端与加强支架2a转动连接,其转动轴向垂直于铰接机构4的转动轴向,调节支架2b的另一端与加强支架2a滑动配合,并设置有锁紧结构23,以调整加强支架2a与调节支架2b之间的相对角度。
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之间的转动轴向垂直于铰接机构4的转动轴向,可以实现加强支架2a相对调节支架2b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而调整篮板1在左右方向上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之间通过枢轴螺栓24连接。当枢轴螺栓24被松开时,调节支架2b可以围绕枢轴螺栓24相对加强支架2a旋转;当枢轴螺栓24被拧紧时,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
如图9所示,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篮板1能够在保持自身所在平面内的同时调节一定范围,篮板1的左右两端可以相对于彼此升高或降低,从而调整篮板1左右两端的水平状态。通过该结构,即使整个篮球架设置在倾斜表面上,篮板1也可以在选定平面内将其左右两端调平。
进一步,如图7、图8所示,调节支架2b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孔260,锁紧结构23为螺栓,其滑动穿设第二导向孔260,并与加强支架2a连接,以锁紧加强支架2a与调节支架2b。通过第二导向孔260与螺栓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之间相对转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篮板1在左右方向上调节的稳定性,同时利用锁紧结构23的螺栓还能够方便地将加强支架2a与调节支架2b进行锁紧。
第二导向孔260优选为以调节支架2b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以利于锁紧机构与第二导向孔260之间的滑动配合。此处,根据第一导向孔210与调节支架2b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篮板1的倾斜角度调节幅度,第一导向孔210亦可以设计为直线状。
调节支架2b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板26,两个第二导向板26对称设置在调节支架2b的两侧,各第二导向板26上均设置有第二导向孔260,锁紧结构23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导向孔260中。利用两个第二导向孔260、两个锁紧结构23,可以进一步保证篮板1在左右方向上调整的稳定性。两个第二导向板26对称设置在调节支架2b的两侧,可以避开调节支架2b上调节旋钮52的位置,方便调节且利于装配。
锁紧结构23及枢轴螺栓24的螺母均可以采用梅花螺母或蝶形螺母,以方便使用者松开或旋紧。为了方便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篮板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柱形的水平仪(图中未示出),水平仪转动设置于篮板1的底部,其转动轴向垂直于水平仪的自身轴向,其转动轨迹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其在第一位置时,水平仪的轴向垂直于篮板所在平面,以便调整篮板的前后倾斜角度;当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水平仪的轴向平行于篮板的底边,以便调整篮板左右两端的水平状态。利用一个水平仪的转动可以方便对篮板的两次调节进行校准,方便使用。
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之间的转动轴心位于篮板1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在松开锁紧结构23后,可以利用篮板1的自身重力平衡性使得其两端水平,以方便调节。
调节支架2b与加强支架2a二者形成有容纳腔,调节旋钮52可以设置在该容纳腔中,通过该容纳腔可以对调节旋钮52进行限位,方便调节旋钮52的装配,且可以防止调节旋钮52沿自己轴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螺纹配合结构为螺纹孔及螺杆53的配合,此处,可以理解地,螺纹配合结构是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结构,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使用应用的需要来进行设置。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螺纹孔的内表面为内螺纹,螺杆53的外表面为外螺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调节旋钮52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螺杆53,移动件51上固定有调节管511,调节管5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调节管511套在螺杆53外,二者螺纹连接并形成螺纹配合结构;另外,螺杆53也可以做成空心管状结构。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篮球架,其包括支撑组件及篮板组件10,支撑组件包括基座91、支撑柱92及连接机构3,篮板组件10包括篮板1及支撑架2,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及调节机构5连接至连接机构3,基座91、支撑柱92、篮板1、连接机构3、铰接机构4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下针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及图15所示,支撑架2包括加强支架2a、调节支架2b及加强件2c,加强支架2a固定于篮板1的背面,调节支架2b通过铰接机构4及调节机构5连接至连接机构3。调节支架2b包括支撑立板20、两个第一导向板21、及两个第二导向板26。
支撑立板20与加强支架2a连接,具体连接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两个第一导向板21均垂直固定于支撑立板20,且分别位于支撑立板20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一导向板21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210。移动件51为管状,其内穿设连接杆54,连接杆54的两端分别滑动穿设两个第一导向孔210,以使得移动件51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孔210滑动配合,移动件51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板21之间。
两个第一导向板21与支撑立板20由板材折弯成型,以便于加工制备,且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两个第一导向板21远离支撑立板20的端部通过加强件2c固定连接,以增强调节支架2b的结构强度,使得两个第一导向板21保持固定间隔。移动件51位于支撑立板20与加强件2c之间,使得移动件在两个第一导向板21、支撑立板20及加强件2c围合形成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移动件51的移动不会受到外界其他物体的干扰。
调节旋钮52转动连接于加强件2c,且位于加强件2c远离篮板1的一侧,可以使得调节旋钮52整体外露,方便使用者对调节旋钮52进行操作。
调节旋钮52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螺母521及固定管522。螺母521固定于调节旋钮52。固定管522的一端与螺母521连接、另一端穿设加强件2c,并与加强件2c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调节旋钮52与加强件2c之间的转动配合。作为优选,调节旋钮52为注塑成型,螺母521与固定管52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螺母521嵌入在调节旋钮中,以提高结构强度。
移动件51上设置有螺杆53,螺杆53与螺母521螺纹连接,以形成螺纹连接结构。螺杆5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531,连接环531套设在移动件51外,从而方便螺杆53与移动件51之间的装配连接。连接环531绕移动件51的轴向转动连接于移动件51,以使得螺杆53能够相对移动件51转动。此时,移动件51与连接杆54之间可以为转动配合,也可以为固定配合,即移动件51与支撑组件的两个第一连杆之间可以为转动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
调节支架2b的第二导向板26、铰接片22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支撑立板20的两侧边缘朝背离加强支架2a的方向折弯形成加强边201,加强边201的顶部与铰接片22连接、底部连接有第一加强臂251,第一加强臂251朝背离加强支架的方向延伸并连接有第二加强臂252,第二加强臂252朝向第一导向板21延伸并与第一导向板21连接。第二导向板26位于第一加强臂251与第一导向板21之间。两个第二导向板26、两个铰接片22、两个第一导向板21、第一加强臂251、第二加强臂252、加强边201均一体成型在支撑立板20上,以提高调节支架2b整体的结构强度,可以采用一个金属板材加工制备,以便于加工制备。
请参见图16,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篮球架,其包括支撑组件及篮板组件,篮板组件连接于支撑组件。
支撑组件包括基座91及支撑柱92。基座91用于与地面接触,支撑柱92的底部与基座91连接。篮板组件包括篮板1及支撑架2。篮板1通过支撑架2连接至支撑柱92,利用支撑柱92可以将篮板1支撑至一定高度,利用支撑架2可以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
支撑柱92与基座91之间设置有支杆93,支杆93倾斜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基座91与支撑柱92,以对支撑柱92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柱92的中心轴线与基座91的底表面910相垂直。支撑柱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支撑架2用于将篮板1安装至支撑柱92上。篮板1的正面设置篮筐,支撑架2设置于篮板1的背面。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及调节机构5连接至支撑柱92的顶部。通过铰接机构4可以使得篮板1及支撑架2相对支撑柱92前后旋转,利用调节机构5可以实现支撑架2与支撑柱92之间的旋转调节并锁紧二者之间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篮板1的前后倾斜角度调节。
铰接机构4与调节机构5沿竖向排布,且二者间隔设置。
如图17所示,支撑架2包括两个调节支架2b,两个调节支架2b分置于支撑柱92的两侧,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转动连接至支撑柱92的铰接机构4。利用铰接机构4可以作为支撑架2调节支架2b相对支撑柱92转动的中心轴线。
调节机构5包括移动件51及调节旋钮52,移动件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支架2b固定连接,使得两个调节支架2b能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模块,移动件51可以带动两个调节支架2b相对支撑柱92进行转动。
调节旋钮52转动连接于支撑柱92,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连接,用于调整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相对支撑柱92转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柱92上设置有固定件921,调节旋钮52转动设置于固定件921,利用固定件921可以方便调节旋钮52与支撑柱92之间的转动配合。
调节旋钮52通过调整固定件921与移动件51之间的距离,以使得调节支架2b通过铰接机构4转动,进而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当调节旋钮52转动时,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能够改变固定件921与移动件51之间的距离,使得调节支架2b绕铰接机构4的中心线相对支撑柱92转动,进而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
在需要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转动调节旋钮52,利用螺纹配合结构使得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使得篮板1及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相对支撑柱92转动,从而改变篮板1的倾斜角度,使篮板1调整至竖直状态,调节过程简单方便,且无需借助其他工具;两个调节架分别设置在支撑柱92两侧,能够保证连接可靠性,且使得支撑架2相对支撑柱92的转动更加稳定。
支撑柱92上设置有调节杆923,调节杆923平行于铰接机构4,各调节支架2b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210,调节杆923的两端分别穿设两个第一导向孔210。第一导向孔210为长条形,其长度方向为调节支架2b的转动方向。调节杆923与第一导向孔210的配合,以保证调节支架2b相对支撑柱92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孔210为以铰接机构4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弧形,以利于调节杆923与第一导向孔210之间的滑动配合。此处,根据第一导向孔210与铰接机构4之间的距离、篮板1的倾斜角度调节幅度,第一导向孔210亦可以设计为直线状。
固定件921及移动件51均位于调节支架2b远离篮板1的一侧,固定件921呈U形折弯状,其两支臂分别与调节杆923的两端相连,两个调节支架2b位于固定件921的两支臂之间,移动件51位于固定件921与调节支架2b之间。利用调节杆923能够将固定件921安装至支撑柱92上,方便固定件921与支撑柱92之间的装配连接,进一步保证调节支架2b转动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使得移动件51在固定件921与支撑柱92之间移动,避免移动件51的移动受外界其他物体的干扰。此处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921也可以通过其他紧固件连接至立杆的其他位置处。
调节旋钮52连接至固定件921的中间位置且位于固定件921远离篮板1的一侧,使得调节旋钮52整体位于篮板1组件的最靠后位置,且可以全部外露,方便使用者对调节旋钮52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铰接机构4与调节杆923均为螺栓,可以方便两个调节支架2b与支撑柱92之间的装配,且便于调节。在进行调节时,可以旋松螺栓,调节完成后旋紧螺栓,螺栓的螺母部分可以选择蝶形螺母、梅花螺母等形式,以方便调节,避免借助其他工具调整。调节完成后还可以利用铰接机构4、调节杆923将支撑架与立杆锁紧,保证二者连接结构强度。
调节旋钮52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孔,移动件51上设置有螺杆53,螺杆53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形成螺纹配合结构。更具体地,调节旋钮52的中心轴线处固定有螺母521,螺母521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纹,螺母521朝向固定件9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管522,固定管522与螺母521同轴设置。固定件921上设置有通孔9210,固定管522穿设通孔9210,固定管522与固定件921转动配合,固定管522背离调节旋钮52的一端翻折形成限位边,通孔9210的边缘处限位在限位边与调节旋钮52之间,利用固定管522与通孔9210的配合,可以实现调节旋钮52与固定件921之间的转动配合。作为优选,调节旋钮52为注塑成型,螺母521与固定管52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螺母521嵌入在调节旋钮52中,以提高结构强度。
此处,可以理解地,螺纹配合结构是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结构,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使用应用的需要来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孔的内表面为内螺纹,螺杆的外表面为外螺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调节旋钮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螺杆,移动件上固定有调节管,调节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调节管套在螺杆外,二者螺纹连接并形成螺纹配合结构;另外,螺杆也可以做成空心管状结构。
调节支架2b包括第一调节板211和第二调节板212,第一调节板211与第二调节板212连接呈L形,两个调节支架2b的第一调节板211相对设置、两个调节支架2b的第二调节板212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导向孔210设置在第一调节板211上。
支撑架2还包括加强支架2a,加强支架2a连接在调节支架2b与篮板1之间,利用加强支架2a可以将两个调节支架2b在支撑柱92与篮板1之间的位置处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支撑柱92被围在两个调节支架2b、加强支架2a、移动件51之间的空间内。
第二调节板212与加强支架2a连接。各第二调节板212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孔260,四个第二导向孔260均为弧形,且圆心相同,各第二导向孔260内均穿设有调节螺栓261,调节螺栓261与加强支架2a连接。
松开四个调节螺栓261,利用调节螺栓261与第二导向孔260的配合,可以使得篮板1可以自身所在平面内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篮板1的左右高低,使得篮板的左右两端亦可以位于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中,利用调节机构5与铰接机构4的配合,可以对篮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尤其适用于对篮板的前后倾斜角度调整,使得篮板的表面平行于竖直面,即篮板处于竖直状态;利用调节螺栓与第二调节孔的配合,可以对篮板的左右两端的水平状态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篮板整体处于较好的水平状态。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利用调节机构与转轴配合实现篮板前后倾斜角度调整,而不设置调节螺栓与第二调节孔,不对篮板的左右两端水平状态进行调整。
请参见图20,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篮球架,其包括支撑组件90及篮板组件,篮板组件包括支撑架2及篮板1。篮板1通过支撑架2连接至支撑组件90,利用支撑架2可以调节篮板1的倾斜角度。
支撑组件90包括基座91、支撑柱92及连接机构3。基座91用于与地面接触,支撑柱92的底部与基座91连接,连接机构3设置于支撑柱92的顶部,篮板1通过支撑架2连接至支撑柱92,利用支撑柱92可以将篮板1支撑至一定高度。支撑柱92与基座91之间设置有支杆93,支杆93倾斜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基座91与支撑柱92,以对支撑柱92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92倾斜设置。
如图21、图22所示,篮板组件包括两组支撑架2,篮板1通过两组支撑架2安装至支撑组件90的两组连接机构3,使得篮板1组件大致位于支撑柱92的顶部处。两组支撑架2并排且左右对称设置在篮板1的背面,利用两组支撑架2,可以提高篮板1与连接机构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支撑架2用于连接至连接机构3,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及调节机构5连接至连接机构3。铰接机构4设置在支撑架2的顶部,调节机构5设置在支撑架2的底部。利用铰接机构4,可以使得支撑架2能够相对连接机构3进行转动,调节机构5用于带动支撑架2相对连接机构3转动。
如图23、图24所示,支撑架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孔210,第一导向孔210为沿支撑架2转动方向设置的长条形。调节机构5包括移动件51及调节旋钮52。移动件51连接至支撑组件90的连接机构3,且移动件51沿第一导向孔21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孔210,所述调节旋钮52转动设置于支撑架2,并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连接移动件51,用于带动所述移动件51沿第一导向孔210移动,用于改变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支撑架2通过铰接机构4相对连接机构3转动,进而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
在需要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转动调节旋钮52,利用螺纹配合结构使得调节旋钮52与移动件51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得移动件51沿第一导向孔210移动,支撑架2绕铰接机构4转动,支撑架2带动篮板1进行转动,从而改变篮板1的倾斜角度,使篮板1调整至竖直状态,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借助其他工具。
作为优选,第一导向孔210为以铰接机构4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弧形,以利于移动件51与第一导向孔210之间的滑动配合。此处,根据第一导向孔210与铰接机构4之间的距离、篮板1的倾斜角度与调节幅度,第一导向孔210亦可以设计为直线状。
本实施例中,铰接机构4与移动件51均为螺栓,可以方便两个支撑架2与连接机构之间的装配,且便于调节。在进行调节时,可以旋松螺栓,调节完成后旋紧螺栓,螺栓的螺母部分可以选择蝶形螺母、梅花螺母等形式,以方便调节,避免借助其他工具调整,且调节完成后可以利用转轴及移动件实现调节架与连接结构之间的锁紧,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固性。铰接机构4也可以为转轴或其他可以实现转动的结构。
支撑架2包括第一调节板211、第二调节板212及定位板213,第一调节板211连接在第二调节板212与定位板213之间,第一导向孔210设置在第一调节板211上。第二调节板212用于连接篮板1。调节旋钮52转动设置于定位板213,其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定位板213。该结构能够方便支撑架2与调节旋钮52的装配,且使得第一导向孔210与移动件51均位于第二调节板212与定位板213之间,减少外界其他物体对移动件51的干扰。
调节旋钮52位于定位板213背离第一调节板211的一侧处,以使得调节旋钮52可以整体外露,方便使用者对调节旋钮52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52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螺杆53,移动件51上设置有移动块514,移动块514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53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以形成所述螺纹配合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211、第二调节板212及定位板213为板材折弯一体成型,以提高支撑架2的整体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制备。第二调节板212与定位板213相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调节板211,以便于加工制备,且方便使得调节旋钮52的转动轴向平行于第一调节板211并垂直于铰接机构4。
支撑架2还包括加强板214,第一调节板211、第二调节板212及定位板213三者的底端均与加强板214固定连接,利用加强板214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架2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第一调节板211与第二调节板212、定位板213均较好地保持垂直状态,不易变形。
第二调节板212上设置有沿竖向排布的两个第二导向孔260,两个第二导向孔260均为弧形,且圆心相同。两个支撑架2的第二调节板212位于同一平面,且平行于篮板1所在平面,两个第二调节板212上的共计四个第二导向孔260的圆心均相同。各第二导向孔260内穿设有锁紧结构23,锁紧结构23与篮板1连接。本实施例锁紧结构23为螺栓。
松开四个锁紧结构23,利用锁紧结构23与第二导向孔260的配合,可以使得篮板1可以自身所在平面内旋转,从而可以调整篮板1的左右高低,使得篮板1的左右两端亦可以位于水平状态。
如图21、图22所示,连接机构3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支撑柱92的左右两侧,两组连接机构3分别连接至两组支撑架2。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与铰接机构4连接,第二连杆32与移动件51连接;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均与支撑柱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支撑柱92、与支撑架2连接形成能够升降调节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支撑架2及支撑柱92连接形成能够升降调节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以便于调节支撑架2及篮板1的高度,方便使用,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在升降过程中只改变篮板1的高度而不会改变篮板1的倾斜角度,因此在需要调节篮板1的倾斜角度时,可以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降低篮板1的高度,再通过调节旋钮52调整篮板1的倾斜角度,以方便调节,无需借助梯子等工具;在倾斜角度调整完毕后,再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将篮板1调整至较高位置处。
第二连杆32位于第一连杆31的下方,第二连杆32的远离支撑架2的一端连接有可调伸缩杆95,可调伸缩杆9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连杆32之间、另一端转动连接至支撑柱,利用可调伸缩杆95,可以带动平行四边形机构动作,以对篮板1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所述调节旋钮、所述移动件二者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组件,是指:调节旋钮连接于支撑架、移动件连接支撑组件,或者,调节旋钮连接于支撑组件、移动件连接支撑架。
综上,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篮板组件,用于安装至篮球架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篮板及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篮板的背面;所述支撑架通过铰接机构及调节机构连接至支撑组件;所述铰接机构与所述调节机构沿竖向排布,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件及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所述移动件二者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移动件通过螺纹配合结构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铰接机构相对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进而调整所述篮板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为管状,其内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件绕自身轴向转动配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所述第一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板,各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移动件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移动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板及加强件,两个第一导向板均垂直固定于支撑立板背离篮板的一面,且两个第一导向板与支撑立板为板材折弯成型;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远离所述支撑立板的端部通过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位于支撑立板与加强件之间;所述调节旋钮转动连接于所述加强件,且位于所述加强件远离所述篮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的旋转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移动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形成所述螺纹配合结构;或者,
所述调节旋钮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螺杆,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管套在所述螺杆外,二者螺纹连接并形成所述螺纹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加强支架及调节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固定于所述篮板的背面,所述调节支架通过所述铰接机构及所述调节机构连接至所述支撑组件;
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加强支架转动连接,其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铰接机构的转动轴向;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强支架滑动配合,并设置有锁紧结构,以调整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的相对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锁紧结构为螺栓,其滑动穿设所述第二导向孔,并与所述加强支架连接,以锁紧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篮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各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锁紧结构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导向孔中。
10.一种便携式篮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篮板组件,所述篮板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
CN202311523577.6A 2023-11-15 2023-11-15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Pending CN117323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3577.6A CN117323639A (zh) 2023-11-15 2023-11-15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3577.6A CN117323639A (zh) 2023-11-15 2023-11-15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23639A true CN117323639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95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3577.6A Pending CN117323639A (zh) 2023-11-15 2023-11-15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236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0009B1 (ko) 낚시받침대용 거치틀
US11602662B2 (en) Multifunctional fitness system for rotational exercise
CN117323639A (zh) 篮板组件及对应的便携式篮球架
US20090256035A1 (en) Instrument-mounting head with balance control
CN212644021U (zh) 一种地质工程施工用测绘仪
CN21007093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室内设计用水平仪
CN109764223B (zh) 一种可多角度拍摄的摄影支架
CN211929028U (zh) 一种可矫正水平的立式钢琴
CN112450664B (zh) 一种小盆栽立体种植系统
KR200349571Y1 (ko) 상판 높이 및 경사 조절식 책상
CN212840520U (zh) 一种羽毛球场监控装置
CN214886886U (zh) 一种可多方向调节的潜孔钻机的机架
CN209934015U (zh) 一种体育教学篮球架
JPS6028250Y2 (ja) 器機用テ−ブル
CN209422896U (zh) 一种可调篮筐高度和篮板朝向角度的篮球架
CN211502212U (zh) 一种自动调平的信号接收机三脚架
KR20090012415U (ko) 높이 조절식 테이블
JPS6122497Y2 (zh)
CN214147138U (zh) 可调式高稳定性户外拍摄支架
JPS6028249Y2 (ja) 器機用テ−ブル
US20230381568A1 (en) Magnetic Resistance Spin Pod Upper Body Exercise Frame
CN22054655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篮筐的升降式室内篮球架
CN21912022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支架
JPS643396Y2 (zh)
CN218943804U (zh) 一种可远近调节的视知觉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