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7304A -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7304A
CN117307304A CN202311171197.0A CN202311171197A CN117307304A CN 117307304 A CN117307304 A CN 117307304A CN 202311171197 A CN202311171197 A CN 202311171197A CN 117307304 A CN117307304 A CN 117307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engine
thermostat
cooling circui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11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飞
闫阳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711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7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7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通过该方法,能提升发动机冷却控制的精度,提升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普适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油耗法规的日益严苛,发动机混动化、电动化已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发动机冷却系统也从MWP(Mechanical Water Pump,发动机机械水泵)+蜡式节温器的方案逐渐升级到EWP(Electric Water Pump,发动机主电动水泵)+电子节温器的方案。
EWP实现了冷却系统流量与发动机转速的解耦,电子节温器实现了冷却路径上节温器阀开度与水温的解耦,极大地增加了冷却系统的可控性,为提升发动机热效率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相较于传动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动化新增了EWP转速和电子节温器开度的控制变量,冷却系统的控制难度也大幅增加,如果没有实现有效的匹配,不仅无法实现提升发动机热效率的经济性目标,还可能造成冷却能力不足,水温异常波动,系统响应过慢等可靠性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
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
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加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包括:
响应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大所述节温器开度;
响应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
根据所述运行信息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
控制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
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加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大所述节温器开度;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配置为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根据所述运行信息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可以确定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及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ECU(Engine control unit,发动机控制器)根据节温器的开度及目标水温,灵活控制节温器的开度及发动机冷却回路上水泵的转速。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一方面,以水温作为闭环控制目标,可以减小不同工况下散热量差异的影响,提高各种工况的普适性,也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挥冷却系统对发动机经济性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节温器可以调节发动机冷却回路的冷却效果,因而在以水温作为闭环控制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节温器的开度进行冷却控制,能进一步提升控制的精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结构示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的运行信息与节温器的开度的映射关系示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流程示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本公开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公开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该技术根据散热量需求和发动机散热量的关系,优先调节电子节温器开度,EWP功率,风扇转速,从而实现散热量的控制以达到散热量需求。但该技术中,存在如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以散热量作为唯一指标调节相应部件缺乏普适性,散热量是在特定实验工况下得到的,受到水温,环境温度,发动机制造一致性等因素的影响,以固定的散热量作为控制标准,仅能满足某一特定工况的需求,无法覆盖车辆不同状态的使用需求。第二个问题是:简单地按顺序优先调节节温器开度,EWP功率,风扇转速,可以应对稳态工况需求,但在瞬态工况切换时无法兼顾目标水温需求,从而无法实现最优的经济性。
对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S12、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
S13、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车辆中,例如车辆通过发动机控制器(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实现对发动机冷却的控制。ECU为现代汽车的电子核心元件之一,它是发动机的综合控制装置,它的功用是根据自身存储的程序对发动机各传感器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控制有关执行器动作,达到快速、准确、自动控制发动机工作的目的。
同时,在汽车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冷却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动机工作时,冷却系统可以对温度进行合理的调节与控制,使得发动机的各个部件都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动力输出,减少燃油浪费。其中,节温器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节温器可以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量,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从而调节发动机的散热能力,让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在本公开实施例中,ECU也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运行。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示例图,如图2所示:1为发动机本体;2为节温器,其中,节温器2可包括电子节温器、蜡式节温器等,如前所述的,节温器2可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发动机的散热能力;3为水泵,其中,水泵3可包括电动水泵,机械水泵,离心泵等,水泵3主要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液,且可通过调节水泵3的转速调节水泵3的冷却液流量;4为散热器,散热器4对发动机本体1进行散热,其中,可通过调节节温器3的开度调节流经散热器4的冷却液流量,从而调节散热器4对发动机本体1的散热能力;5为水温传感器,ECU可通过水温传感器5获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当前水温,从而通过控制节温器2的开度及水泵3的转速调节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当前水温;6为进气歧管温度传感器,ECU可通过进气歧管温度传感器6获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进气温度;7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ECU可通过发动机转速传感器7获取发动机转速;8为环境温度传感器,ECU可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8获取环境温度;9为ECU,如前所述的,ECU9可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及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当前水温、环境温度等信息,从而根据上述信息控制节温器2的开度及水泵3的转速,从而控制对发动机本体1的冷却。
在步骤S11中,车辆可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其中,运行信息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示例性的,车辆通过ECU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7处获取发动机转速n,从发动机本体1处获取发动机扭矩T,从进气歧管温度传感器6处获取进气温度t_in。
在步骤S12中,车辆根据发动机的运行信息确定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例如可基于运行信息与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运行信息对应的节温器的开度e。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还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信息确定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例如可基于发动机的运行信息与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运行信息对应的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T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根据上述发动机的运行信息还可确定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例如可基于运行信息与水泵转速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运行信息对应的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水泵3的转速n_ewp。
在步骤S13中,车辆根据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节温器的开度,控制发动机冷却,可包括对待控制组件的调节值的控制。其中,待控制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水泵、节温器、对发动机冷却起到作用的散热器;待控制组件的调节值可以是目标值,还可以是增量值等等,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示例性的,车辆可根据目标水温和节温器的开度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节温器的开度、散热器的散热功率等等。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确定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及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从而使得车辆能根据节温器的开度及目标水温,灵活控制发动机冷却。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一方面,以水温作为闭环控制目标,可以减小不同工况下散热量差异的影响,提高各种工况的普适性,也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挥冷却系统对发动机经济性的贡献;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的,节温器可以调节冷却液量,因而在以水温作为闭环控制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节温器的开度进行冷却控制,能进一步提升控制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
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如前所述的,车辆可从水温传感器处获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当前水温,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还根据目标水温、当前水温以及节温器的开度共同控制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根据节温器的开度、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当前水温与待控制组件的调节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控制发动机冷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基于节温器的开度,以及目标水温与当前水温的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控制方式,其中,所述控制方式包括待控制的目标组件,以及目标组件的调节值等。示例性的,在当前水温与目标水温差距大的情况下,优先对有助于发动机快速冷却的组件进行调节,或采取多组件结合快速调节的方式;在当前水温与目标水温差距小的情况下,结合各组件的冷却调节性能和/或功耗等确定待调节的目标组件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车辆进一步结合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控制发动机冷却,在以目标水温作为闭环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水温,能使得车辆能基于初始水温采取更为匹配的调节的方式,从而提升调节的效率与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加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时,发动机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从水泵流向发动机本体,再经由节温器流向散热器,散热器流向水泵,最终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本体,从而进行发动机冷却的大循环;当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闭时,发动机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从水泵流向发动机本体,只经节温器流向水泵,最终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本体,从而进行发动机冷却的小循环;当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部分开时,发动机冷却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同时进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加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例如可控制节温器的开度e保持全开,且增加水泵的转速n_ewp,直至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等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由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说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发动机的冷却,在节温器已经是全开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水泵的转速,能有效并快速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则减小节温器的开度,例如可控制水泵的转速n_ewp保持不变,且减小节温器的开度e,直至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等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由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说明发动机的冷却已经满足需求,因此,通过减小节温器的开度能减少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降低对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通过该种方式能节约车辆的功耗。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的情况下,还可减小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但是由于水泵转速瞬时降低可能会带来发动机可靠性风险,因而本公开实施例减小节温器的开度的方式,还能提升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在以目标水温为控制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节温器的开度及目标水温与当前水温的大小关系针对性调节节温器开度或冷却回路上的水泵转速,有助于提升调节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预设转速阈值为标定值,可无限趋近于水泵的最小转速,不同水泵标定的预设转速阈值可不同,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n_ewp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可理解为水泵的转速n_ewp为最小转速n_ewp_min。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说明根据发动机当前的运行信息来看,当前发动机本体的冷却需求可能并不是很大,而考虑到水泵高速运转时功耗较大,因而本公开实施例可在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的时候,使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并根据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节温器的开度以实现冷却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在节温器的开度为非全开时,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且调节节温器的开度的方式,能在兼顾水泵功率导致整体功耗的基础上提升发动机冷却的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包括:
响应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大所述节温器开度;
响应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的基础上,车辆响应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大节温器开度,直至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等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由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说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发动机的冷却,因此,通过增大节温器的开度能增大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提高对发动机的散热能力。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的基础上,车辆响应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节温器开度,直至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等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由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说明已经满足发动机本体的冷却需求,因此,通过减小节温器的开度能减少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降低对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通过该种方式能节约车辆的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在节温器的开度为非全开时,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且根据目标水温与当前水温针对性调节节温器的开度的方式,能兼顾功耗以及提高发动机冷却回路上调节的效率与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
根据所述运行信息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的,发动机的运行信息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车辆通过上述运行信息及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便可确定节温器的开度。其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与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的运行信息与节温器的开度的映射关系示例图,如图3所示,n为发动机转速,T为发动机扭矩,e为节温器的开度,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图3所示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与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转速n小于转速阈值,且发动机扭矩T小于第一扭矩阈值的情况下,节温器的开度e为0,即为非全开状态;在发动机扭矩T大于第二扭矩阈值的情况下,节温器的开度e为1,即为全开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通过发动机的运行信息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便可确定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其中,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与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可以是在实验环境下测试获得的,其中,不同发动机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不同,此外,不同发动机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也可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可通过上述发动机的运行信息与第一预设关系确定节温器的开度,以及通过上述的发动机的运行信息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方案简单有效。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流程示例图,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1、获取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进气温度。
S22、获取当前水温。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n为发动机转速,T为发动机扭矩,t_in为进气温度,t为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
S23、确定目标水温。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T0为发动机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为例,可基于发动机转速n、发动机扭矩T以及进气温度t_in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水温T0,其中,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发动机转速n、发动机扭矩T以及进气温度t-in与目标水温T0之间的映射。
S24、确定节温器的开度是否为0,若是,执行步骤S25;若否,执行步骤S26。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e为节温器开度,可基于发动机转速n、发动机扭矩T以及进气温度t_in以及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节温器的开度e,其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发动机转速n、发动机扭矩T以及进气温度t_in与节温器的开度e之间的映射,其中,节温器的开度e为0表示节温器开度为非全开;为1表示节温器开度为全开。
S25、判断目标水温是否小于当前水温,若是,执行步骤S28,若否,执行步骤S27。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节温器开度e为0的基础上,当目标水温T0小于当前水温t时,执行步骤S28,当目标水温T0不小于当前水温t时,执行步骤S27。
S26、判断目标水温是否小于当前水温,若是,执行步骤S30;若否,执行步骤S29。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节温器开度e为1的基础上,当目标水温T0小于当前水温t时,执行步骤S30,当目标水温T0不小于当前水温t时,执行步骤S29。
S27、控制水泵为最小转速。
S28、控制水泵为最小转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n_ewp为冷却回路上的水泵转速,车辆响应于节温器开度e为0,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n_ewp小于预设转速阈值,例如为最小转速n_ewp_min。
S29、控制水泵转速不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开度e为1且目标水温T0不小于当前水温t,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n_ewp保持不变,从而减少水泵转速瞬时降低带来的发动机冷却的可靠性风险。
S30、节温器开度保持为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开度e为1且目标水温T0小于当前水温t,控制节温器的开度e保持为全开。
S31、减小节温器开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开度e为0且目标水温T0不小于当前水温t,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n_ewp为最小转速n_ewp_min的同时减小节温器的开度e,从而节约车辆的功耗。
S32、增大节温器开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的开度e为0且目标水温T0小于当前水温t,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n_ewp为最小转速n_ewp_min的同时增大节温器的开度e,从而提高对发动机的散热能力。
S33、减小节温器开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的开度e为1且目标水温T0不小于当前水温t,控制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n_ewp保持不变的同时减小节温器的开度e。
S34、增大水泵转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响应于节温器的开度e为1且目标水温T0小于当前水温t,控制节温器的开度e保持为全开的同时增大水泵的转速n_ewp,能有效并快速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
S35、判断目标水温是否等于当前水温?若是,结束操作;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31。
S36、判断目标水温是否等于当前水温?若是,结束操作;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32。
S37、判断目标水温是否等于当前水温?若是,结束操作;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33。
S38、判断目标水温是否等于当前水温?若是,结束操作;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3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目标水温T0等于当前水温t时,说明满足发动机冷却的需求,因此,此时无需再通过调节节温器开度e和\或水泵转速n_ewp进一步对冷却的控制方式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根据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节温器的开度,以目标水温为发动机冷却闭环控制目标,针对性控制冷却回路上水泵的转速及节温器的开度,能够减小不同工况下散热量差异的影响,提高各种工况的普适性,同时,以目标水温为目标,也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挥冷却系统对发动机经济性的贡献,而针对性地控制水泵和节温器,可以提升调节的效率与精度。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发动机冷却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1,配置为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02,配置为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
控制模块103,配置为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104,配置为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
所述控制模块103,还配置为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加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大所述节温器开度;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2,还配置为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根据所述运行信息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车辆8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和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器801通常控制电子设备800的总体操作。通信接口802可以使电子设备通过网络与其他终端或服务器通信。
存储器8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8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801以及电子设备8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实现。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和存储器8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804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执行上述车辆运行的控制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对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公开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别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公开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
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
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加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全开,且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包括:
响应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表示为非全开,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上的水泵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阈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及所述当前水温,控制所述节温器的开度,包括:
响应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小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增大所述节温器开度;
响应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大于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当前水温,减小所述节温器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节温器的开度之间的映射;
根据所述运行信息以及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运行信息与所述目标水温之间的映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8.一种发动机冷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发动机的运行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上的节温器的开度以及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
控制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冷却回路上的目标水温以及所述节温器的开度,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171197.0A 2023-09-11 2023-09-11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307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1197.0A CN117307304A (zh) 2023-09-11 2023-09-11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1197.0A CN117307304A (zh) 2023-09-11 2023-09-11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7304A true CN117307304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7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1197.0A Pending CN117307304A (zh) 2023-09-11 2023-09-11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73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7940B (zh) 汽车水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US932419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engine cooling system
US9217689B2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control
EP2333268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engine
JP5945306B2 (ja)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CN113464263B (zh) 一种商用车电子节温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734616B (zh) 电控水泵控制方法及ecu
CN112026590A (zh) 一种车辆及其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847136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10319B (zh) 温控模块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26335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53304A (zh)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77441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987893B (zh) 一种风扇调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40913B (zh) 一种车用温控模块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307304A (zh) 发动机冷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EP4296486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CN114738102B (zh)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190070005A (ko) Atf 워머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CN105705755B (zh) 车辆内燃发动机的热保护方法和相应的发动机计算机
CN118049307A (zh) 电子水泵的转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38101B (zh)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307306A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温度分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961964B (zh) 车辆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6464544A (zh) 发动机冷却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