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6334A -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6334A
CN117296334A CN202280033669.3A CN202280033669A CN117296334A CN 117296334 A CN117296334 A CN 117296334A CN 202280033669 A CN202280033669 A CN 202280033669A CN 117296334 A CN117296334 A CN 117296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nit
image pickup
signal
evalua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36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弘喜
中村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96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6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9Arrangements of circuitry being divided between different or multiple substrates, chips or circuit boards, e.g. stacked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6Addressed sensors, e.g. MOS or CMOS sensors
    • H04N25/78Readout circuits for addressed sensors, e.g. output amplifiers or A/D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摄像元件具备:第1基板,其具有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的多个像素;第2基板,其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将从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至少第1像素输出的第1信号、和从所述第1像素在所述第1信号之后输出的第2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第3基板,其具有包括算出部和选择部的运算部,所述算出部算出基于由所述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1信号生成的第1图像的评价值、和基于由所述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2信号生成的第2图像的评价值,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第1图像的评价值和所述第2图像的评价值进行选择,以将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方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外部。

Description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3月31日提出的日本特愿2021-061148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利用图像传感器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通过被称为图像处理引擎的外部的电路等来进行图像处理。从图像传感器向外部的电路等送出的图像的数据变得越多,则从图像传感器输出数据的处理的时间变得越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30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摄像元件具备:第1基板,其具有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的多个像素;第2基板,其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将从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至少第1像素输出的第1信号、和从所述第1像素在所述第1信号之后输出的第2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第3基板,其具有包括算出部和选择部的运算部,所述算出部算出基于由所述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1信号生成的第1图像的评价值、和基于由所述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2信号生成的第2图像的评价值,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第1图像的评价值和所述第2图像的评价值进行选择,以将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方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外部。
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摄像装置具备基于第一方面的摄像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例示摄像元件的剖面构造的图。
图3是例示摄像元件中的第1基板~第4基板的各层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与图像处理引擎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利用摄像元件拍摄的摄影范围的图。
图6的(a)是例示半按操作时获取的图像的图。图6的(b)~图6的(e)是例示在全按操作中获取的图像的图。图6的(f)~图6的(i)分别是示意性示出在拍摄图6的(b)~图6的(e)例示的图像时由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获取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的图。
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与图像处理引擎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示意图。
图8的(a)是例示在半按操作时获取的图像的图。图8的(b)~图8的(e)是例示在全按操作中获取的图像的图。图8的(f)~图8的(i)分别是示意性示出在拍摄图8的(b)~图8的(e)例示的图像时由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获取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的图。
图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与图像处理引擎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示意图。
图10的(a)是例示在半按操作时获取的图像的图。图10的(b)~图10的(e)是例示在全按操作中获取的图像的图。图10的(f)是示意性示出图10的(b)以及图10的(c)例示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图、图10的(g)是示意性示出图10的(c)以及图10的(d)例示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图、图10的(h)是示意性示出图10的(d)以及图10的(e)例示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图。
图11是例示运算部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摄像装置的构成>
图1是例示搭载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的构成的框图。摄像装置1具备摄影光学系统2、摄像元件3、以及控制部4,存储卡等的存储介质5构成为能够装拆。摄像装置1例如为相机。摄影光学系统2在摄像元件3上成像被摄体像。摄像元件3拍摄利用摄影光学系统2成像的被摄体像生成图像信号。摄像元件3例如为CMOS图像传感器。控制部4将用于控制摄像元件3的动作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摄像元件3。控制部4还相对于从摄像元件3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各种图像处理,作为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生成部发挥功能。在存储介质5以规定的文件形式记录有生成的图像数据。
此外,摄影光学系统2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摄像装置1装拆。
<摄像元件的剖面构造>
图2是例示图1的摄像元件3的剖面构造的图。图2示出的摄像元件3为背面照射型的摄像元件。摄像元件3具备第1基板111、第2基板112、第3基板113、和第4基板114。第1基板111、第2基板112、第3基板113以及第4基板114分别由半导体基板等构成。第1基板111经由布线层140和布线层141与第2基板112层叠。第2基板112经由布线层142和布线层143与第3基板113层叠。第3基板113经由布线层144和布线层145与第4基板114层叠。
利用空白箭头表示的入射光L朝向Z轴正方向入射。另外,如坐标轴所示,将与Z轴正交的纸面右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将与Z轴以及X轴正交的纸面近前方向设为Y轴正方向。摄像元件3在入射光L入射的方向上层叠有第1基板111、第2基板112、第3基板113和第4基板114。
摄像元件3还具备微透镜层101、彩色滤光片层102、钝化层103。这些钝化层103、彩色滤光片层102以及微透镜层101依次层叠在第1基板111上。
微透镜层101具备多个微透镜ML。微透镜ML将入射的光聚集至后述的光电转换部。彩色滤光片层102具备多个彩色滤光片F。钝化层103由氮化膜或氧化膜构成。
第1基板111、第2基板112、第3基板113、以及第4基板114具有分别设有栅极电极或栅极绝缘膜的第1面105a、106a、107a、108a、和与第1面不同的第2面105b、106b、107b、108b。另外,在第1面105a、106a、107a、108a分别设有晶体管等的各种元件。在第1基板111的第1面105a、第2基板112的第1面106a、第3基板113的第1面107a、以及第4基板114的第1面108a分别层叠设有布线层140、141、144、145。另外,在第2基板112的第2面106b以及第3基板113的第2面107b分别层叠设有布线层(基板间连接层)142、143。布线层140~布线层145为包括导体膜(金属膜)以及绝缘膜的层,分别配置有多个布线、通孔等。
第1基板111的第1面105a的元件以及第2基板112的第1面106a的元件经由布线层140、141利用凸块或电极等连接部109电连接。同样地第3基板113的第1面107a的元件以及第4基板114的第1面108a的元件经由布线层144、145利用凸块或电极等连接部109电连接。另外,第2基板112以及第3基板113具备多个贯穿电极110。第2基板112的贯穿电极110将设于第2基板112的第1面106a以及第2面106b的电路彼此连接,第3基板113的贯穿电极110将设于第3基板113的第1面107a以及第2面107b的电路彼此连接。设于第2基板112的第2面106b的电路以及设于第3基板113的第2面107b的电路经由基板间连接层142、143利用凸块或电极等连接部109电连接。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例示第1基板111、第2基板112、第3基板113、以及第4基板114层叠的情况,但层叠的基板的数量可以比实施方式多或少。
另外,可以将第1基板111、第2基板112、第3基板113、以及第4基板114分别称为第1层、第2层、第3层以及第4层。
<摄像元件的构成例>
图3是例示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中的第1基板111~第4基板114的各层的构成的框图。第1基板111例如具备呈二维状配置的多个像素10、和信号的读取部20(称为像素阵列210)。像素10在图2示出的X轴方向(行方向)以及Y轴方向(列方向)排列配置。像素10具有光电二极管(PD)等的光电转换部,将入射光L转换为电荷。读取部20针对每个像素10来设置,利用对应的像素10读取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光电转换信号)。从第2基板112的扫描部260向读取部20供给读取部20从像素10读取信号所需的读取控制信号。向第2基板112送出由读取部20读取的信号。
第2基板112例如具有A/D转换部230、和扫描部260。A/D转换部230将从对应的像素10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向第3基板113送出由A/D转换部230转换的信号。
扫描部260基于经由第4基板114的输入部290输入的指示信号,生成针对读取部20的读取控制信号。从参照图4后述的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指示信号。向第1基板111送出由扫描部260生成的读取控制信号。
第3基板113例如具有存储器250、运算部240、评价值存储部280。存储器250存储由A/D转换部230转换的数字信号。存储器250例如具有能够存储至少两帧基于由A/D转换部230转换的数字信号生成的图像的存储容量。在实施方式中,将一张图像称为1帧的图像。
运算部240使用在存储器250内存储的数字信号、以及由所述A/D转换部230转换的数字信号的至少一方的数字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根据该运算,算出针对图像的评价值。评价值示出了例如基于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距调节的状态、数字信号生成的图像的亮度、以及主要被摄体的动态的状态的某一种。运算部240能够基于算出的评价值,判断多个图像间的优劣。
评价值存储部280存储客观上评价由运算部240算出的评价值的情况下的基准值。基准值事先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
此外,评价值存储部280在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
第4基板114例如具有输出部270和输入部290。输出部270将存储在存储器250内的数字信号、或者由上述A/D转换部230转换的数字信号向后述的图像处理引擎30(图4)送出。
例如,在将后述的记录用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情况下,将存储在存储器250内的数字信号作为记录用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另外,在将后述的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情况下,将由A/D转换部230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作为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数据而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
向输入部290输入有经由第4基板114的输入部290输入的来自图像处理引擎30的指示信号。向第2基板112发送指示信号。
<摄像元件和图像处理引擎>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与图像处理引擎30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示意图。摄像元件3例如若从图像处理引擎30输入记录用的摄影指示,则在摄影指示持续的期间内拍摄多张图像,基于评价值从多张图像中选择优异的图像,将选择的图像的数据作为记录用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另外,摄像元件3若从图像处理引擎30输入监视器显示用的摄影指示,则反复进行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摄像,将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作为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也称为实时显示图像和实时取景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
图像处理引擎30构成控制部4的一部分,具有摄像元件控制部310、输入部320、图像处理部330、和存储器340。
包括释放按钮、操作开关等的操作部件6例如设在摄像装置1的外装面。操作部件6将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向摄像元件控制部310送出。用户通过对操作部件6进行操作,进行相对于摄像装置1的摄影指示、摄影条件等的设定指示。
摄像元件控制部310当进行摄影条件等的设定指示时,将表示设定的摄影条件的信息向摄像元件3送出。另外,摄像元件控制部310当从操作部件6输入表示以比全按操作时的行程短的行程对释放按钮进行了半按操作的半按操作信号时,利用未图示的显示部或者取景器连续显示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因此,将指示监视器显示用的摄影开始的指示信号送出至摄像元件3。
另外,摄像元件控制部310当从操作部件6输入表示以与半按操作时相比更长的行程对释放按钮进行了全按操作的全按操作信号时,将指示记录用的静止图像的摄影开始的指示信号向摄像元件3送出。
向输入部320输入从摄像元件3输出的上述数字信号。输入的数字信号被发送至图像处理部330。图像处理部330相对于从摄像元件3获取的数字信号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生成的记录用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存储器340内,或者用于摄影后的确认图像的显示。另外,生成的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用于在取景器等的显示。记录至存储器340的图像数据能够记录在上述存储介质5内。
<运算部的详细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摄像元件3的运算部240算出表示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距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
构成摄像元件3的像素阵列210的像素10具有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此外,在与聚焦点对应的区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取代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而配置有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
对聚焦点进行说明。图5是说明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摄影范围50的图。在摄影范围50例如事先设有多个聚焦点P。在图5中,一并例示聚焦点P和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
聚焦点P示出在摄影范围50中能够进行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距调节的位置,也被称为焦点检测区、焦点检测位置、测距点。
此外,图示的聚焦点P的数量和摄影范围50中的位置只不过为一例,不限于图5的形态。
运算部240的算出部244例如基于来自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的光电转换信号,算出基于从摄影光学系统2的不同区域通过的一对光束的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相位差)来作为评价值。像偏移量的算出能够针对每个聚焦点P来进行。
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为成为计算散焦量的基础的值,散焦量为利用从摄影光学系统2通过的光束形成的被摄体的像的位置与摄像元件3的摄像面的位置的偏移量,能够通过对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乘以规定的转速系数来算出散焦量。
算出部244例如将利用多个聚焦点P中的位于摄影范围50的大致中央的聚焦点P算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设为该图像中的评价值。
此外,运算部240能够从所有聚焦点P中自动选择用于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的计算(换言之,评价值的计算)的聚焦点P,也能够利用用户的操作选择指示的聚焦点P。
算出部244相对于在记录用的摄影指示持续的期间内拍摄到的多个图像分别算出评价值。运算部240的选择部245基于评价值从多个图像中选择优越的图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选择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最小的图像、换言之对焦最准的图像。由选择部245选择的图像的数据经由输出部270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
参照图6详细说明运算部240进行的处理。图6的(a)~图6的(e)是例示由具有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图6的(a)是在记录用的摄影指示之前、换言之在半按操作时获取的图像的例。另外,图6的(b)~图6的(e)是在记录用的摄影指示持续的期间内、换言之在全按操作中获取的图像的例子。
图6的(f)~图6的(i)分别是示意性示出在图6的(b)~图6的(e)例示的图像的摄像时由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获取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的图。
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获取基于从摄影光学系统2的不同区域通过的一对光束的一对像。在摄影光学系统2利用预定焦平面形成清晰图像的所谓合焦时,如图6的(g)例示的那样,上述一对像相对一致(偏移量几乎为0的状态)。与之相对地,在摄影光学系统2在预定焦平面的前方形成清晰图像的所谓前焦状态、以及在预定焦平面的后方形成清晰图像的所谓后焦状态下,如图6的(f)或者图6的(h)例示的那样,上述一对像相对分离导致像偏移量变大。
运算部240相对于例如表示利用具有在X轴方向排列配置的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多个像素10获取的上述一对像的信号列实施公知的像偏移检测运算处理(相关运算处理、相位差检测处理),算出像偏移量。
在图6的(a)中,对释放按钮进行了半按操作的用户例如进行利用摄像装置1拍摄用绳子挂着的物体70的准备。物体70向图的左右方向以及进深方向摆动。用户以使摆动的物体70收敛于摄影范围的大致中央的方式持有摄像装置1来做好准备。若用户进行全按操作,则摄像装置1在全按操作的期间内如图6的(b)~图6的(e)例示的那样,利用摄像元件3拍摄多张图像。在实施方式中拍摄四张图像。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摄影范围的大致中央事先设定有由运算部240算出评价值的区域60。通过将区域60设定为摄影范围的一部分,与将其设定于摄影范围的整个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运算部240算出评价值的处理的负担。运算部240能够自动设定区域60,也能够将由用户的操作指示的范围设定为区域60。
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第一张图像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第二张图像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内。保存在存储器250内的图像的数据包括由具有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拍摄到的图像以及由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获取的上述一对像。选择部245相对于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内的图像,基于由算出部244算出的评价值,判断第一张图像与第二张图像之间的优劣。图6的(b)例示的第一张图像与图6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相比,物体70在进深方向上远离。因此,如图6的(f)例示的那样,与第一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较于与第二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图6的(g))相对远离。
由于在图6的(g)中示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在图6的(f)中示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小(换言之,评价值更高),所以选择部245选择图6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运算部240将没有选择的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将没有选择的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是为了在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保存下一个图像的数据。运算部240在保存了设为可删除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保存接下来拍摄到的第三张图像。在实施方式中,保存至保存了没有选择的第一张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
选择部245基于针对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内的图像的评价值,判断第三张图像与第二张图像之间的优劣。图6的(d)例示的第三张图像与图6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相比,物体70更能够靠近近前方向。因此,如图6的(h)例示的那样,与第三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较于与第二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图6的(g))相对分离。
由于在图6的(g)中示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在图6的(h)中示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小(换言之,评价值更高),所以选择部245选择图6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运算部240将没有选择的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运算部240在保存了设为可删除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保存接下来拍摄到的第四张图像。在实施方式中,保存到保存了没有选择的第三张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
选择部245基于针对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内的图像的评价值,判断第四张图像与第二张图像之间的优劣。图6的(e)例示的第四张图像与图6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相比,物体70稍微在进深方向上远离。因此,如图6的(i)例示的那样,与第四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较于与第二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图6的(g))相对稍微分离。
由于图6的(g)中示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图6的(i)中示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小(换言之,评价值更高),所以选择部245选择图6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摄像元件3的运算部240当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或者第2区域252保存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时,利用算出部244算出针对该图像的评价值(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然后,基于该算出的评价值,由选择部245从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四张图像中选择与物体70对焦最准的一张图像。经由输出部270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的数据仅为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图像的数据。
受理从摄像元件3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的图像处理引擎30利用图像处理部330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记录用的图像数据并记录于存储器340。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摄像元件3具备: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的多个像素10;算出基于上述信号生成的图像的评价值的算出部244;选择部245,其基于由算出部244算出的多个图像各自的评价值,从多个图像选择一个图像;以及输出由选择部245选择的图像的数据的输出部270。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将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多个图像的所有图像的数据从摄像元件3向图像处理引擎30输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摄像元件3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由此,能够减少输出数据的处理时间以及摄像元件3中的耗电量。
(2)摄像元件3的选择部245选择多个图像中的评价值最高的一张图像。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将从摄像元件3输出的图像的数据减少至一张图像。另外,能够将多个图像中的、基于评价值可认为是最佳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4)摄像元件3的多个像素10对从摄影光学系统2通过的光进行光电转换,算出部244算出表示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点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
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将多个图像中的对焦最准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5)摄像元件3的算出部244基于上述信号中的、与图像的规定的区域60对应的信号算出评价值。
通过像这样构成,相较于基于与摄影范围50的整个区域对应的信号算出评价值的情况,能够减轻算出部244算出评价值的处理的负担。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与物体70对焦最准的一张图像,将选择的图像的数据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取而代之,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多张图像中,将与物体70对焦的图像的数据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的数量不限于一张。以下,说明这种构成。
<摄像元件和图像处理引擎>
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A与图像处理引擎30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示意图。摄像元件3A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来使用。摄像元件3A与摄像元件3的不同点在于具有运算部240A、和具有评价值存储部280。因此,以这些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摄像元件3相同的构成标记与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摄像元件3A例如当从图像处理引擎30输入记录用的摄影指示时,在持续了摄影指示的期间内拍摄多张图像,将判断为与多张图像中的物体70对焦的图像的数据作为记录用的图像的数据而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此外,当从图像处理引擎30输入监视器显示用的摄影指示时,反复进行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摄像,将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作为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这一点与摄像元件3的情况相同。
<运算部的详细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摄像元件3A的运算部240A算出表示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距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该评价值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的运算部240算出的评价值相同。
运算部240A的算出部244相对于在持续了记录用的摄影指示的期间内拍摄的多个图像分别算出评价值。运算部240A的选择部245对事先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与由算出部244算出的评价值进行比较。基准值例如设为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的容许值。选择部245选择算出的评价值满足基准值、换言之作为评价值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像偏移量小的图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针对图像的评价值比基准值高、换言之评价值满足基准值的情况下,选择该图像。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图像的数据经由输出部270被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参照图8,详细说明运算部240A进行的处理。图8的(a)~图8的(e)是例示由具有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图8的(a)是在记录用的摄影指示之前,换言之,半按操作时获取的图像的例子。另外,图8的(b)~图8的(e)是在持续了记录用的摄影指示的期间内、换言之在全按操作中获取的图像的例子。
图8的(f)~图8的(i)是分别示意性示出在拍摄图8的(b)~图8的(e)例示的图像时由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获取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的图。运算部24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运算部240同样地算出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
在图8的(a)中,对释放按钮进行了半按操作的用户进行用摄像装置1拍摄用绳子挂着物体70的准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用户以摆动的物体70收敛于摄影范围的大致中央的方式持有摄像装置1来来做好准备。若用户进行全按操作,则摄像装置1在全按操作的期间内利用摄像元件3A拍摄图8的(b)~图8的(e)例示的多张图像。在实施方式中拍摄四张图像。
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A拍摄到的第一张图像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50的规定区域内。保存在存储器250内的图像的数据包括由具有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拍摄到的图像以及由具有焦点检测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获取的上述一对像。选择部245对相对于第一张图像由算出部244算出的评价值与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就图8的(b)例示的第一张图像而言,物体70在进深方向上远离。因此,如图8的(f)例示的那样,与第一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对分离。例如,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图8的(g)中示出的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一张图像(图8的(b))的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
选择部245由于图8的(f)例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像偏移量大(换言之,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所以不选择图8的(b)例示的第一张图像。运算部240A将第一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第一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是为了在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替换为第二张图像的数据。
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A拍摄到的第二张图像的数据保存在保存了设为可删除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内。选择部245对针对第二张图像的评价值与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如图8的(g)例示的那样,与第二张图像(图8的(c))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对一致(偏移量几乎为0的状态)。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图8的(g)中示出的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二张图像(图8的(c))的评价值满足基准值。
选择部245在图8的(g)例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像偏移量小或同等程度的(换言之,评价值满足了基准值)的情况下,选择图8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运算部240A将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第二张图像的数据设为输出对象。运算部240A在将设为输出对象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之后,将图8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
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A拍摄到的第三张图像的数据保存在保存了设为可删除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内。选择部245对针对第三张图像的评价值与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就图8的(d)例示的第三张图像而言,物体70向近前方向靠近。因此,如图8的(h)例示的那样,与第三张图像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对分离。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图8的(g)中示出的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三张图像的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
由于图8的(h)例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像偏移量大(换言之,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所以选择部245不选择图8的(d)例示的第三张图像。运算部240A将第三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
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A拍摄到的第四张图像的数据保存在保存了设为可删除的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250的相同区域。选择部245对针对第四张图像的评价值和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如图8的(i)例示的那样,与第四张图像(图8的(d))对应的上述一对像相对一致(偏移量几乎为0的状态)。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图8的(g)中示出的一对像的像偏移量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四张图像(图8的(d))的评价值满足基准值。
选择部245在图8的(i)例示的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像偏移量小或同等程度的(换言之,评价值满足了基准值)情况下,选择图8的(d)例示的第四张图像。运算部240A将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第四张图像的数据设为输出对象。运算部240A在将设为输出对象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之后,将图8的(d)例示的第四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摄像元件3A的运算部240A当在存储器250的规定区域保存有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时,利用算出部244算出针对该图像的评价值(上述一对像的像偏移量)。然后,在算出的评价值满足了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的情况下,由选择部245选择该图像。经由输出部270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的数据仅为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图像的数据。
受理从摄像元件3A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的图像处理引擎30由图像处理部330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记录用的图像数据,并记录在存储器340内。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摄像元件3A具备: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的多个像素10;算出基于上述信号生成的图像的评价值的算出部244;基于由算出部244算出的多个图像各自的评价值,从多个图像选择至少一个图像的选择部245;以及输出由选择部245选择到的图像的数据的输出部270。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从摄像元件3A向图像处理引擎30输出由摄像元件3A拍摄到的多个图像的所有图像的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摄像元件3A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由此,能够减少输出数据的处理时间以及摄像元件3A中的耗电量。
(2)摄像元件3A的选择部245选择多个图像中的评价值超过规定值的图像。通过像这样构成,与输出全图像的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摄像元件3A输出的图像的数据。另外,能够将多个图像中的评价值比规定值高的(换言之,满足基准值)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输出。
(3)摄像元件3A的多个像素10对从摄影光学系统2通过的光进行光电转换,算出部244算出示出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点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
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将多个图像中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焦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4)摄像元件3A的算出部244基于上述信号中的、与图像的规定的区域60对应的信号算出评价值。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基于与摄影范围50的整个区域对应的信号算出评价值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算出部244算出评价值的处理的负担。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从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拍摄到的多张图像的中,将在图像中拍摄到的被摄体的动态幅度小的图像的数据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的数量不限于一张。以下说明这种构成。
<摄像元件和图像处理引擎>
图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B与图像处理引擎30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示意图。摄像元件3B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3A来使用。摄像元件3B与摄像元件3以及3A的不同点在于具有运算部240B。因此,以这些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摄像元件3以及3A相同的构成标注与图4以及图7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摄像元件3B例如当从图像处理引擎30输入记录用的摄影指示时,在持续了摄影指示的期间内拍摄多张图像,将多张图像中的能够推断为主要被摄体动态幅度少、换言之主要被摄体的图像模糊小的图像的数据作为记录用的图像的数据而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此外,当从图像处理引擎30输入监视器显示用的摄影指示时,反复进行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摄像,将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作为监视器显示用的图像的数据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这一点与摄像元件3以及3A的情况相同。
<运算部的详细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摄像元件3B的运算部240B算出表示主要被摄体的动态幅度的大小的评价值。该评价值是基于多张图像中的前后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值。
运算部240B相对于在持续了记录用的摄影指示的期间内拍摄的多个图像分别算出评价值。评价值的算出由参照图11后述的算出部244来进行。运算部240B对事先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与由算出部244算出的评价值进行比较。评价值的比较参照图11由后述的选择部245进行。选择部245选择算出的评价值满足基准值的图像,换言之选择评价值比基准值小的图像。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图像的数据经由输出部270而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参照图10,详细说明运算部240B进行的处理。图10的(a)~图8的(e)是例示由具有图像生成用的光电转换部的像素10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图10的(a)是在记录用的摄影指示之前、换言之在半按操作时获取的图像的例子。另外,图10的(b)~图10的(e)是在持续了记录用的摄影指示的期间内、换言之在全按操作中获取的图像的例子。
图10的(f)是示意性示出在进行了全按操作的期间内拍摄到的图10的(b)以及图10的(c)例示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图。图10的(g)是示意性示出在进行了全按操作的期间内拍摄到的图10的(c)以及图10的(d)例示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图。图10的(h)是示意性示出在进行了全按操作的期间内拍摄到的图10的(d)以及图10的(e)例示的图像的数据的差分的图。
在图10的(a)中,对释放按钮进行了半按操作的用户进行利用摄像装置1拍摄作为主要被摄体的人物80的准备。用户以人物80收敛在摄影范围的大致中央内的方式持有摄像装置1来做好准备。当用户进行全按操作时,摄像装置1在进行了全按操作的期间内利用摄像元件3B拍摄图10的(b)~图10的(e)例示的多张图像。在实施方式中拍摄四张图像。
图11是例示运算部240B的构成的图。运算部240B具备读取来自存储器250的数据的存储器读取部241、差分算出部242、累计相加部243、算出部244、和选择部245。
运算部240B使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第一张图像(图10的(b))的数据例如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内。运算部240B使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第二张图像(图10的(b))的数据例如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
运算部240B针对对应的每个像素利用差分算出部242算出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的上述第二张图像的数据与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内的上述第一张图像的数据的差分。若进行这种算出,则如图10的(f)例示的那样,针对在人物80(主要被摄体)的像有动态的区域(换言之,在上述第一张图像与上述第二张图像之间人物80移动了的部位)所包含的像素算出的差分值变大,针对在人物80的像没有动态的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算出的差分值变小。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被摄体像中的有动态的区域被设定为利用运算部240B算出评价值的区域60。通过将区域60设定为摄影范围的一部分,与将其设定于摄影范围的整个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运算部240B算出评价值的处理的负担。运算部240B能够自动设定区域60,也能够将由用户的操作指示的范围设定为区域60。
运算部240B利用累计相加部243对针对区域60所包含的各像素算出的多个差分值进行加法运算。算出部244将由累计相加部243算出的累计相加值设定为针对上述第二张图像的评价值。选择部245对针对第二张图像的评价值与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例如,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图10的(h)例示的差分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二张图像(图10的(c))的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
选择部245由于图10的(f)例示的差分比基准值对应的差分大(换言之,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所以不选择图10的(b)例示的第一张图像。运算部240B将第一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第一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是为了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替换为上述第二张图像的数据。
运算部240B使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第三张图像(图10的(d))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
运算部240B针对对应的每个像素,利用差分算出部242算出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的上述第三张图像的数据与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内的上述第二张图像的数据的差分。
运算部240B利用累计相加部243对针对区域60所包含的各像素算出的多个差分值进行加法运算。算出部244将由累计相加部243算出的累计相加值设为针对上述第三张图像的评价值。选择部245对针对第三张图像的评价值与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像这样,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在图10的(h)中例示的差分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三张图像(图10的(d))的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
选择部245由于图10的(g)例示的差分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差分大(换言之,评价值不满足基准值),所以不选择图10的(c)例示的第二张图像。运算部240B将第二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第二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是为了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替换为上述第三张图像的数据。
像这样,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第二张之后的图像在将新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的同时,针对对应的每个像素利用差分算出部242算出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内的图像的数据之间的差分。
运算部240B使在全按操作中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第四张图像(图10的(e))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
运算部240B针对对应的每个像素利用差分算出部242算出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内的上述第四张图像的数据与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2区域252内的上述第三张图像的数据的差分。
运算部240B利用累计相加部243对针对区域60所包含的各像素算出的多个差分值进行加法运算。算出部244将由累计相加部243算出的累计相加值设为针对上述第四张图像的评价值。选择部245对针对第四张图像的评价值与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如图10的(h)例示的那样,上述第三张图像的数据与上述第四张图像的数据相对一致(差分值几乎为0的状态)。在基准值被设定为与在图10的(h)中例示的差分值同等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第四张图像(10(e))的评价值满足基准值。
选择部245在图10的(h)例示的差分比与基准值对应的差分小或者同等程度的(换言之,评价值满足了基准值)情况下,选择图10的(e)例示的第四张图像。运算部240B将由选择部245选择出的第四张图像的数据设为输出对象。运算部240B在将设为输出对象的图像的数据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之后,将送出的第四张图像的数据设为可删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当新拍摄到的图像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时,摄像元件3B的运算部240B利用差分算出部242、累计相加部243以及算出部244算出针对该图像的评价值(与之前拍摄到的图像的差分的累计相加值)。然后,在算出的评价值满足了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的情况下,由选择部245选择该图像。经由输出部270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的数据仅为由选择部245选择的图像的数据。
受理从摄像元件3B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的图像处理引擎30由图像处理部330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记录用的图像数据,并记录在存储器340内。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摄像元件3B具备: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的多个像素10;算出基于上述信号生成的图像的评价值的算出部244;基于由算出部244算出的多个图像各自的评价值从多个图像选择至少一个图像的选择部245;以及输出由选择部245选择的图像的图像信号的输出部270。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将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多个图像的所有图像的数据从摄像元件3B输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摄像元件3B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由此,能够减少输出数据的处理时间以及摄像元件3B中的耗电量。
(2)摄像元件3B的算出部244基于当前帧与前一帧的图像的差分而算出评价值来作为评价值,选择部245选择多个图像中的评价值低于规定值的图像。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将由摄像元件3B拍摄到的多个图像的所有图像的数据从摄像元件3B输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摄像元件3B输出的图像的数据。由此,能够减少用于输出数据的处理时间以及摄像元件3B中的耗电量。
(3)摄像元件3B的算出部244算出示出在图像中拍摄到的被摄体(例如人物80)的动态的评价值。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例如将多个图像中的人物80的图像模糊少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4)摄像元件3B的算出部244基于上述信号中的、与图像的规定的区域60对应的信号算出评价值。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基于与摄影范围50的整个区域对应的信号算出评价值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算出部244算出评价值的处理的负担。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摄像元件3、3A以及3B采用背面照射型的构成的例子。取而代之,也可以将摄像元件3、3A以及3B分别设为在光入射的入射面侧设置布线层140的表面照射型的构成。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光电转换部而使用光电二极管的例子。然而,也可以作为光电转换部而使用光电转换膜。
(变形例3)
摄像元件3、3A以及3B也可以应用于相机、智能相机、平板电脑、在PC内置的相机、车载相机等。
(变形例4)
在上述的第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算出示出摄影光学系统2的焦距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或者示出主要被摄体的动态幅度的大小的评价值的例子。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构成:作为示出焦距调节的状态以及主要被摄体的动态幅度的大小以外的其他信息的评价值,例如算出示出拍摄到的图像的亮度的评价值、或者示出拍摄到的图像的色温度(也称为白平衡)的评价值、或者示出拍摄到的图像的对比度的评价值。选择部基于算出的评价值选择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
(变形例5)
在上述的第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例如在相对于释放按钮持续地进行了全按操作的期间内利用摄像元件3、3A或者3B拍摄多张图像,基于针对各图像算出的评价值,从多张图像中选择从摄像元件3、3A或者3B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的例子。从多张图像中选择从摄像元件3、3A或者3B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不限于相对于释放按钮持续进行了全按操作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应用于若到了规定的时刻则开始拍摄多张图像的摄影设定被设定至摄像装置1的情况、若被摄体移动至摄影范围50中的事先规定的区域则开始拍摄多张图像的摄影设定被设定为摄像装置1的情况、从外部设备发送来针对摄像装置1的摄影开始指示的情况等、摄像装置1自动开始摄影的情况。
(变形例6)
在上述的第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利用摄像元件3、3A或者3B拍摄的多张图像没有特意变更摄像条件而应用相同摄影条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摄影条件例如为快门速度、光圈值、ISO感光度等。取而代之,在利用摄像元件3、3A或者3B拍摄多张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一边阶段性变更摄影条件的至少一部分一边拍摄的包围曝光摄影。在变形例6中,从包围曝光摄影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从摄像元件3、3A或者3B向图像处理引擎30送出的图像。
(变形例7)
作为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存储器250确保第3区域,将由摄像元件3B新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称为数据A)保存在第3区域内的构成。在变形例7中,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内分别保存通过以规定的间除率间除上述数据A来减少了数据数的间除图像的数据(称为数据A-)、以及通过将由摄像元件3B在数据A之前拍摄到的图像的数据(称为数据B)以与数据A相同的间除率进行间除而减少了数据数的间除图像的数据(称为数据B-)。
运算部240B基于保存在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内的数据A-以及数据B-,算出针对由摄像元件3B新拍摄到的图像(该图像的数据保存在上述存储器250的第3区域内的图像)的评价值(对数据的差分进行了累计相加的值),在算出的评价值满足了记录在评价值存储部280内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将保存在上述存储器250的第3区域内的图像的数据送出至图像处理引擎30。
在以上说明的变形例7中,以使存储器250的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的存储容量之和变得比存储器250的第3区域的存储容量小的方式设定保存在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内的图像的数据的间除率。通过像这样构成,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必要的存储器250的存储容量(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之和)相比,能够将在变形例7中必要的存储器250的存储容量(第1区域251以及第2区域252以及第3区域之和)抑制得较小。
以上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内容。将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出的各构成组合来使用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想到的其他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摄像装置、3、3A、3B摄像元件、4控制部、10像素、20读取部、30图像处理引擎、60区域、210像素阵列、240、240A、240B运算部、244算出部、245选择部、250存储器、251第1区域、252第2区域、260扫描部、270输出部、280评价值存储部。

Claims (28)

1.一种摄像元件,其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的多个像素;
第2基板,其具有转换部,该转换部将从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至少第1像素输出的第1信号、和从所述第1像素在所述第1信号之后输出的第2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
第3基板,其具有包括算出部和选择部的运算部,所述算出部算出基于由所述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1信号生成的第1图像的评价值、和基于由所述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2信号生成的第2图像的评价值,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第1图像的评价值和所述第2图像的评价值进行选择,以将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方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运算部删除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没有被所述选择部选择的图像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具有第4基板,所述第4基板具有用于将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由所述选择部选择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外部的输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第2基板具有扫描部,所述扫描部供给用于从所述第1像素读取所述第1信号的第1控制信号、和用于从所述第1像素读取所述第2信号的第2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扫描部分别供给所述第1控制信号和所述第2控制信号,以使得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成为不同的摄像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摄像条件为快门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第4基板具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从外部输入用于从所述扫描部供给所述第1控制信号和所述第2控制信号的指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第3基板具有存储器部,所述存储器部具有存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方的图像的存储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部具有存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存储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由所述算出部算出的评价值高的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由所述算出部算出的评价值超过规定值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算出部算出表示所述第1图像的亮度的评价值和表示所述第2图像的亮度的评价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向所述多个像素入射从摄影光学系统通过的光,
所述算出部算出表示所述第1图像中的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焦点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和表示所述第2图像中的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焦点调节的状态的评价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算出部基于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第2图像之差来算出评价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算出部算出表示所述第1图像以及所述第2图像所包含的被摄体的动态的评价值。
16.一种摄像元件,其具备:
第1基板,其至少具有多个像素中的、用于图像生成的第1像素和用于焦点检测的第2像素,所述多个像素输出基于光电转换后的电荷的信号;
第2基板,其具有第1转换部和第2转换部,所述第1转换部将从所述第1像素输出的第1信号、和从所述第1像素在所述第1信号之后输出的第2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2转换部将从所述第2像素输出的第3信号、和从所述第2像素在所述第3信号之后输出的第4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
第3基板,其具有包括算出部和选择部的运算部,所述算出部算出基于由所述第2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3信号生成的第1信息的评价值、和基于由所述第2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4信号生成的第2信息的评价值,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第1信息的评价值和所述第2信息的评价值进行选择,以将基于由所述第1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1信号生成的所述第1图像、和基于由所述第1转换部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所述第2信号生成的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方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运算部删除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没有被所述选择部选择的图像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具有第4基板,所述第4基板具有用于将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由所述选择部选择的图像的数据输出至外部的输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第2基板具有扫描部,所述扫描部供给用于从所述第1像素读取所述第1信号的第1控制信号、用于从所述第1像素读取所述第2信号的第2控制信号、用于从所述第2像素读取所述第3信号的第3控制信号、和用于从所述第2像素读取所述第4信号的第4控制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扫描部分别供给所述第1控制信号、所述第2控制信号、所述第3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4控制信号,以使得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成为不同的摄像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摄像条件为快门速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第4基板具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从外部输入用于从所述扫描部供给所述第1控制信号、所述第2控制信号、所述第3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4控制信号的指示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第3基板具有存储器部,所述存储器部具有存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方的图像的存储容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部具有存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存储容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6~2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由所述算出部算出的评价值高的图像。
26.根据权利要求16~2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其中,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由所述算出部算出的评价值超过规定值的图像。
27.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具备图像处理引擎,该图像处理引擎具有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CN202280033669.3A 2021-03-31 2022-03-29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Pending CN1172963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1148 2021-03-31
JP2021061148 2021-03-31
PCT/JP2022/015318 WO2022210660A1 (ja) 2021-03-31 2022-03-29 撮像素子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6334A true CN117296334A (zh) 2023-12-26

Family

ID=8345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3669.3A Pending CN117296334A (zh) 2021-03-31 2022-03-29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19141A1 (zh)
JP (1) JPWO2022210660A1 (zh)
CN (1) CN117296334A (zh)
WO (1) WO20222106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0487A (ja) * 2003-04-16 2004-11-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8085463A (ja) * 2006-09-26 2008-04-10 Olympus Corp 撮像装置
JP5229148B2 (ja) 2009-07-28 2013-07-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43667A (ja) * 2012-12-28 2014-08-07 Canon Inc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904425B2 (en) * 2017-11-06 2021-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for evaluating a focusing state of image data
JP7325717B2 (ja) 2019-10-07 2023-08-1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210660A1 (zh) 2022-10-06
EP4319141A1 (en) 2024-02-07
WO2022210660A1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41355B2 (ja) 撮像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US200600981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noise from a digital image
JP2014178603A (ja) 撮像装置
WO2017170716A1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65718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05934944B (zh) 摄像元件及摄像装置
JP6488545B2 (ja) 電子機器
CN117296334A (zh)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JP714504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WO2017170717A1 (ja) 撮像装置、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495165B (zh) 摄像元件及摄像装置
JP2018056944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素子
US20070024716A1 (en) Electronic blurring correction apparatus
US20240163581A1 (en) Imaging element and imaging device
WO2018181615A1 (ja) 電子機器
US1112219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7397253A (zh)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JP6601465B2 (ja) 撮像装置
JP2009253623A (ja)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撮影装置
JP2018056945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素子
JP200501240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画像情報取得方法
JP2022186969A (ja) 動画圧縮装置
WO2018181611A1 (ja) 電子機器
WO2018181614A1 (ja) 電子機器
JP2004120391A (ja) 固体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