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1583B -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1583B
CN117291583B CN202311590811.7A CN202311590811A CN117291583B CN 117291583 B CN117291583 B CN 117291583B CN 202311590811 A CN202311590811 A CN 202311590811A CN 117291583 B CN117291583 B CN 117291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equipment
pres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08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91583A (zh
Inventor
董洪洋
张玉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Lia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Lia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Lia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Lia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08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1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1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1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91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1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80Homes; Building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响应管理端基于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调取与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根据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管理端对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Description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物联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中物联设备的巡检通常是由人工采用定期巡检的方式,人工在进行物联设备巡检时,通常只是查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可能会由于人工的失误导致设备状态巡检有误。
因此,如何提高物联设备巡检的准确性,对建筑中的物联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成了如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可以提高物联设备巡检的准确性,并对建筑中的物联设备进行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发送至管理端,所述物联孪生空间包括与多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物联点,所述物联设备为灭火设备;
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
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包括:
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输入的采集信息,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数据采集请求,所述采集信息包括对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物联设备处预设定位码的扫描信息,或对所述物联孪生空间中物联点的触发信息;
响应所述数据采集请求,调取数据采集界面发送给所述管理端,并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粗略物联图像;
根据预设设备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设备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设备,以及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数量。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包括:
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调取展示数据库中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
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属性,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确定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数据维度,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
基于所述设备数量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复制,得到多个预设展示图像,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调取初始巡检界面,按照预设排列方向在所述初始巡检界面中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排列,得到基础物联界面。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包括:
确定各所述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作为目标填充区,调取预设图层,根据所述目标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对所述预设图层进行截取得到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触发图层,将所述触发图层与数据维度建立关联;
获取所述目标填充区的第一中心点和所述触发图层的第二中心点,基于所述第一中心点对所述第二中心点进行定位,将所述触发图层叠加至相应所述目标填充区的上方;
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图层生成细节采集界面;
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细节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调取自动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自动核查得到自动核查数据,根据所述自动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调取随机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随机核查得到随机核查数据,根据所述随机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将所述自动核查空间或所述随机核查空间发送给所述监管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调取自动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自动核查得到自动核查数据,根据所述自动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包括:
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
根据所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生成自动核查数据;
调取预设像素值对所述自动核查数据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包括: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对应的设备数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数量信息得到标准设备数量,若所述设备数量不等于所述标准设备数量,则将相应所述物联点作为数量异常点;
提取各所述细节物联图像对应的巡检数据,获取各所述巡检数据的数据属性,若所述数据属性为时间属性,则获取所述巡检数据对应的设备时间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时间信息得到相应所述识别设备的有效日期;
若当前日期超过所述有效日期,则将相应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时间异常点;
若所述数据属性为身份属性,则获取所述巡检数据对应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得到相应所述识别设备的身份码;
当身份验证库中不存在所述身份码,或存在重复的身份码时,将相应所述身份码对应的物联点作为身份异常点。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调取随机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随机核查得到随机核查数据,根据所述随机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包括: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的核查点,对所述核查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
根据所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生成随机核查数据;
调取预设像素值对所述随机核查数据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的核查点,包括: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所有物联点对应的物联点数量,接收所述监管端输入的核查点数量;
根据所述物联点数量和所述核查点数量的比值得到间隔数量,获取各所述物联点对应的预设编号,接收所述监管端选取的物联点作为初始核查点;
获取所述初始核查点的预设编号作为核查编号,按照所述核查编号和间隔数量得到下一个核查编号,并将下一个核查编号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核查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核查点的数量等于核查点数量时停止对所述核查点的选取。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发送至管理端,所述物联孪生空间包括与多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物联点,所述物联设备为灭火设备;
采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
维度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填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可以提高设备巡检时的准确性,对建筑中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本发明会首先构建物联孪生空间发送给管理端,从而可以通过该物联孪生空间指示运维端进行相应物联点的设备数据采集。在对物联点的设备数据进行采集时,本发明会首先对物联点的数据进行粗略采集得到粗略物联图像,从而可以通过该粗略物联图像识别出物联点所对应的识别设备以及设备数量,然后再通过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得到与其对应的数据维度和预设展示图像,通过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相应物联点对应的基础物联界面,从而可以通过该基础物联界面对相应识别设备对应的多个数据维度的细节数据进行采集,提高设备运维时的准确性。
2、本发明在采集识别设备对应的细节数据时,会生成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预设展示图像中相应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当用户点击该触发图层时,会依据该触发图层对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细节信息进行采集得到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的预设填充区内,从而可以依据触发图层对不同数据维度的细节数据进行相应的采集。并且在生成触发图层时,本发明还会依据不同预设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对预设图层进行截取得到相应的触发图层,从而可以使得到的触发图层能够和相应预设填充区之间是相对应的。
3、本发明还会对监管孪生空间内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从而可以提高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在核查时,本发明会采取自动核查策略和随机核查策略对相应物联点的数量信息、时间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核查,从而可以对物联点的巡检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核查,提高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在采取自动核查策略进行核查时,本发明会对所有的物联点的巡检数据都进行相应的核查,从而可以提高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在采取随机核查策略进行核查时,本发明会随机选取多个物联点的巡检数据进行相应的核查,从而减少核查时的数据处理量,提高核查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节采集界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执行主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网络设备等。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及上述提及的电子设备等。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包括步骤S1至步骤S4,具体如下:
S1,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发送至管理端,所述物联孪生空间包括与多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物联点,所述物联设备为灭火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在构建物联孪生空间时,可以先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三维模型,然后再构建与该三维模型同比例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再由工作人员对建筑孪生空间进行物联点的配置得到物联孪生空间。
例如,如果目标建筑有11层楼,本方案会生成与该11层楼一一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再例如,如果某一楼层中有三个空间,则物联孪生空间中也会有对应的三个孪生空间,生成物联孪生空间的技术主要为现有技术,本方案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构建的物联孪生空间可以对管理端在巡检时进行相应的指示,使得管理端可以通过物联孪生空间对各个物联点的设备信息进行相应的采集。
S2,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目标建筑中的物联点可能会有多个,每个物联点所对应的设备信息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对各个物联点的设备信息进行采集,本方案会首先获取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通过该粗略物联图像识别出物联点所对应的识别设备以及设备数量后,再在后续对识别设备的设备信息进一步进行细节采集。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的物联点是指灭火设备所对应的存放位置,例如,一个建筑中可能具有20个灭火设备,那么其对应的物联点就有20个。本方案会对各物联点的灭火设备的状态进行远程监控,确保各物联点的灭火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S21,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输入的采集信息,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数据采集请求,所述采集信息包括对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物联设备处预设定位码的扫描信息,或对所述物联孪生空间中物联点的触发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每个物联点设置一个相对应的预设定位码,然后通过管理端对该预设定位码的扫描信息确定管理端目前正在进行数据采集的物联点的具体位置。或者可以通过管理端对物联孪生空间中相应物联点的触发信息确定管理端目前正在进行数据采集的具体物联点是哪个。
S22,响应所述数据采集请求,调取数据采集界面发送给所述管理端,并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粗略物联图像。
其中,数据采集界面可以是拍摄界面,通过该数据采集界面可以对物联点所对应的设备图像进行相应的采集得到粗略物联图像。
S23,根据所述预设设备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设备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设备,以及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事先构建一个设备图像数据库,然后将目标建筑中多个设备对应的预设设备图像储存在该设备图像数据库中,从而可以通过设备图像数据库中的预设设备图像对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设备识别,得到相应物联点对应的识别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预设设备图像可以是灭火器的设备图像,也可以是灭火斧的设备图像,其可以是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好的,用于后续的图像检索。本方案会利用灭火器的图像在粗略物联图像中检索到与其相对应的图像,再对相对应图像中的对应预设设备图像的设备数量进行统计,例如粗略物联图像中可能会有三个灭火器,通过该方式可以得到识别设备为灭火器,灭火器的数量为3个。上述利用预设设备图像在粗略物联图像中进行图像匹配的技术可以是现有技术,例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Image Retrieval,CBIR)的技术,即市面上常见的“以图搜图”技术。CBIR是通过分析图像本身来识别其特征,然后通过这些特征进行相似性匹配。例如,可以利用CBIR技术对粗略物联图像中灭火器对应的预设设备图像进行检索,如果粗略物联图像中存在三个灭火器设备,那么可以检索到3个目标图像,因此,对应的识别设备为灭火器,灭火器的设备数量为3个。
S3,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本方案在对目标建筑中的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时,会通过多个数据维度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识别设备对应的数据维度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如果识别设备是灭火器,其对应的数据维度可能会有时间维度和身份维度,时间维度可以得知灭火器是否还在有效期内,身份维度可以得知灭火器对应的身份信息,但是如果识别设备是消防斧,则其对应的数据维度可能只有身份维度,因为消防斧不存在有效期,所以其可以不具有时间维度。
因此,为了可以对识别设备多个数据维度的数据进行采集,本方案会调取与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对相应数据维度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再在后续将采集后的数据填充至相应的预设填充区内。其中,预设展示图像中的预设填充区是依据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预先设置好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S31,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调取展示数据库中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
其中,展示数据库中包括多个设备类型和各个设备类型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可以事先为各个设备类型设置相应的预设展示图像上传至展示数据库中,从而可以通过展示数据库对相应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进行调取。
S32,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属性,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确定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数据维度,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维度可以是时间维度和身份维度,如果识别设备具有时间属性和身份属性,例如灭火器,则可以确定其对应的数据维度为时间维度和身份维度。如果识别设备只具有身份属性,例如消防斧,则可以确定其对应的数据维度为身份维度。
S33,基于所述设备数量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复制,得到多个预设展示图像,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物联点对应的设备数量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能够对物联点的所有设备都进行数据采集,可以通过设备数量对预设展示图像进行复制,得到多个预设展示图像进行设备数据的采集。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维度不同,其所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身份码通常都是矩形的,因此身份维度的预设填充区也可以相应设置为矩形的,其大小可以由工作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
S34,调取初始巡检界面,按照预设排列方向在所述初始巡检界面中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排列,得到基础物联界面。
上述预设排列方向可以由工作人员事先进行相应的设置,例如可以是从左至右的排列的方向,也可以是其他相应的排列方向。
本系统为了进行数据展示,会提供有初始巡检界面,初始巡检界面可以是一个未填充数据的方形界面。
例如,预设展示图像可以是与三个灭火器对应的展示图像,可以将预设展示图像填充在初始巡检界面中来得到基础物联界面。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更新,将预设展示图像更新至初始巡检界面中。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结合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生成相应物联点对应的基础物联界面,从而可以通过该基础物联界面在后续对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设备数据进行相应的采集。
S4,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本方案在对数据维度对应的设备数据进行采集时,会生成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相应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当用户点击该触发图层时,会依据该触发图层对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细节信息进行采集得到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的预设填充区内,从而可以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给监管端进行相应的数据核查。
其中,预设图层和触发图层可以是系统中配置的软件逻辑,在有用户触发预设图层和触发图层时,系统可以检测到,并执行相应的软件逻辑。
例如,灭火器需要对其填充身份编码,预设填充区可以是对应身份编码的填充区,触发图层可以与预设填充区进行绑定,当用户点击相对应的触发图层时,可以采集对应的编码将其填充在预设填充区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S41,确定各所述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作为目标填充区,调取预设图层,根据所述目标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对所述预设图层进行截取得到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触发图层,将所述触发图层与数据维度建立关联。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每个预设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依据目标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对预设图层进行截取后得到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触发图层,然后再将该触发图层叠加在相应目标填充区上方。
还可以理解的是,之所以将触发图层与数据维度建立关联,是为了能够在用户点击触发图层时可以得知触发图层采集的细节信息具体对应的是哪个数据维度。
S42,获取所述目标填充区的第一中心点和所述触发图层的第二中心点,基于所述第一中心点对所述第二中心点进行定位,将所述触发图层叠加至相应所述目标填充区的上方。
在实际应用中,在对触发图层进行定位时,可以通过目标填充区和第一中心点对触发图层的第二中心点进行定位,将触发图层叠加至相应的目标填充区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填充区和触发图层可以是矩形的,第一中心点和第二中心点可以通过对角线交点的方式得到。在对触发图层进行定位时,可以将第一中心点和第二中心点对齐,从而可以将触发图层定位至目标填充区上。
S43,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图层生成细节采集界面。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细节采集界面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用户点击相应的目标填充区对应的触发图层后,本方案会调取能够进行图像采集的细节采集界面发送给管理端进行细节物联图像的采集,在实际应用中,细节采集界面可以是拍摄界面。
S44,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细节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结合识别设备的不同类型对识别设备多个数据维度的数据进行采集。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方案还包括以下实施例:
S45,调取自动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自动核查得到自动核查数据,根据所述自动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在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后,为了提高设备数据的准确性,本方案还会对监管孪生空间内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在核查时,本方案会采用自动核查策略或随机核查策略对监管孪生空间内的设备数据进行核查。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依据自动核查策略对监管孪生空间内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
S451,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
在对物联点的设备数据进行核查时,本方案会对物联点的数量信息、时间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核查。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51可以通过步骤S4511至步骤S4515实现,具体如下:
S4511,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对应的设备数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数量信息得到标准设备数量,若所述设备数量不等于所述标准设备数量,则将相应所述物联点作为数量异常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物联点可能都会有其对应数量的设备,如果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不等于标准设备数量,说明相应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与标准数量之间是不对应的,该物联点的设备可能发生了缺失或者其他物联点的设备可能放在了该物联点处导致该物联点的设备出现了增多,因此可以将相应的物联点作为数量异常点。
S4512,提取各所述细节物联图像对应的巡检数据,获取各所述巡检数据的数据属性,若所述数据属性为时间属性,则获取所述巡检数据对应的设备时间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时间信息得到相应所述识别设备的有效日期。
本方案在获取细节物联图像时采集的是时间维度和身份维度的细节数据,因此在对细节物联图像进行核查时也可以对时间维度和身份维度的数据进行核查。
其中,在对时间属性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时,可以通过巡检数据得到相应的识别设备的有效日期。
S4513,若当前日期超过所述有效日期,则将相应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时间异常点。
如果当前日期超过有效日期,例如当前日期是2023年10月1号,有效日期是2023年9月1号,说明相应的识别设备可能过期了,因此可以将相应识别设备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时间异常点。
S4514,若所述数据属性为身份属性,则获取所述巡检数据对应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得到相应所述识别设备的身份码。
在对数据属性为身份属性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时,本方案会依据巡检数据得到相应识别设备对应的身份码,然后再在后续对该身份码进行核查。
S4515,当身份验证库中不存在所述身份码,或存在重复的身份码时,将相应所述身份码对应的物联点作为身份异常点。
可以理解的是,身份验证库中储存着目标建筑中各个设备的身份码,且每个设备都有唯一对应的身份码,如果身份验证库中不存在相应识别设备对应的身份码,或者出现了重复的身份码,说明相应的身份码很有可能是伪造的,因此可以将相应的物联点作为身份异常点,从而可以让工作人员在后续对相应的物联点进行查看。
S452,根据所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生成自动核查数据。
S453,调取预设像素值对所述自动核查数据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为了对自动核查数据进行突出展示,可以调取预设像素值对相应的异常点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预设像素值可以是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的像素值,例如可以是红色对应的像素值。
S46,调取随机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随机核查得到随机核查数据,根据所述随机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依据随机核查策略对监管孪生空间内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
S461,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的核查点,对所述核查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
在随机对监管孪生空间内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时,本方案会先获取监管孪生空间内的核查点,然后再对核查点的巡检数据进行核查,在进行核查时,与自动核查的方式一样,本方案也会对核查点的数量信息、时间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相应的核查,具体的核查方式与自动核查的方式类似,本方案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上述核查点:
S4611,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所有物联点对应的物联点数量,接收所述监管端输入的核查点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自行选择需要进行核查的物联点的数量。
S4612,根据所述物联点数量和所述核查点数量的比值得到间隔数量,获取各所述物联点对应的预设编号,接收所述监管端选取的物联点作为初始核查点。
值得一提的是,间隔数量得是整数,如果物联点数量和核查点数量的比值不是整数,则可以对其进行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每个物联点都设置与其对应的预设编号,用户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选取相应的物联点作为初始核查点,例如用户可以选取预设编号为5的物联点作为初始核查点。
S4613,获取所述初始核查点的预设编号作为核查编号,按照所述核查编号和间隔数量得到下一个核查编号,并将下一个核查编号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核查点。
例如,如果初始核查点的预设编号为5,间隔数量为5,则下一个核查点可以是预设编号为10的物联点。
S461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核查点的数量等于核查点数量时停止对所述核查点的选取。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核查点的数量如果不满足核查点数量,则可以将从初始核查点至最后一个物联点之间的核查点进行删除,再从剩余的物联点之中随机挑选满足核查点数量的多个物联点作为核查点。
例如,如果在挑选核查点时是从预设编号为5至100中的物联点之中进行挑选的,且按照上述方式挑选完核查点后其数量不满足核查点数量,则可以将预设编号5至100中当前挑选到的核查点进行删除,再从剩下的物联点中随机挑选满足核查点数量的物联点作为核查点。
S462,根据所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生成随机核查数据。
S463,调取预设像素值对所述随机核查数据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同样的,为了对随机核查数据进行突出显示,也可以采用预设像素值对相应的异常点进行突出展示。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像素值可以是黄色对应的像素值。
S47,将所述自动核查空间或所述随机核查空间发送给所述监管端。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巡检数据进行核查,提高采集到的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监管端例如可以是消防部门所持有的,可以通过上述方案对灭火设备数据进行远程监管。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发送至管理端,所述物联孪生空间包括与多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物联点,所述物联设备为灭火设备;
采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
维度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填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发送至管理端,所述物联孪生空间包括与多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物联点,所述物联设备为灭火设备;
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
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包括:
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调取展示数据库中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
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属性,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确定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数据维度,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
基于所述设备数量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复制,得到多个预设展示图像,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调取初始巡检界面,按照预设排列方向在所述初始巡检界面中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排列,得到基础物联界面;
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包括:
确定各所述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作为目标填充区,调取预设图层,根据所述目标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对所述预设图层进行截取得到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触发图层,将所述触发图层与数据维度建立关联;
获取所述目标填充区的第一中心点和所述触发图层的第二中心点,基于所述第一中心点对所述第二中心点进行定位,将所述触发图层叠加至相应所述目标填充区的上方;
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图层生成细节采集界面;
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细节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还包括:
调取自动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自动核查得到自动核查数据,根据所述自动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调取随机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随机核查得到随机核查数据,根据所述随机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将所述自动核查空间或所述随机核查空间发送给所述监管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包括:
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输入的采集信息,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数据采集请求,所述采集信息包括对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物联设备处预设定位码的扫描信息,或对所述物联孪生空间中物联点的触发信息;
响应所述数据采集请求,调取数据采集界面发送给所述管理端,并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粗略物联图像;
根据预设设备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设备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设备,以及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取自动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自动核查得到自动核查数据,根据所述自动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包括:
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
根据所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生成自动核查数据;
调取预设像素值对所述自动核查数据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包括: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中各所述物联点对应的设备数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数量信息得到标准设备数量,若所述设备数量不等于所述标准设备数量,则将相应所述物联点作为数量异常点;
提取各所述细节物联图像对应的巡检数据,获取各所述巡检数据的数据属性,若所述数据属性为时间属性,则获取所述巡检数据对应的设备时间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时间信息得到相应所述识别设备的有效日期;
若当前日期超过所述有效日期,则将相应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时间异常点;
若所述数据属性为身份属性,则获取所述巡检数据对应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得到相应所述识别设备的身份码;
当身份验证库中不存在所述身份码,或存在重复的身份码时,将相应所述身份码对应的物联点作为身份异常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取随机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随机核查得到随机核查数据,根据所述随机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包括: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的核查点,对所述核查点的设备数量信息、设备时间信息和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异常核查,得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
根据所述数量异常点、时间异常点和/或身份异常点生成随机核查数据;
调取预设像素值对所述随机核查数据的像素值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的核查点,包括:
获取所述监管孪生空间内所有物联点对应的物联点数量,接收所述监管端输入的核查点数量;
根据所述物联点数量和所述核查点数量的比值得到间隔数量,获取各所述物联点对应的预设编号,接收所述监管端选取的物联点作为初始核查点;
获取所述初始核查点的预设编号作为核查编号,按照所述核查编号和间隔数量得到下一个核查编号,并将下一个核查编号对应的物联点作为核查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核查点的数量等于核查点数量时停止对所述核查点的选取。
7.一种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构建与目标建筑对应的物联孪生空间发送至管理端,所述物联孪生空间包括与多个物联设备对应的物联点,所述物联设备为灭火设备;
采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物联点发送的数据采集请求,获取所述物联点对应的粗略物联图像,对所述粗略物联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识别设备,以及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设备数量;
维度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填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调取与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根据所述设备数量和预设展示图像生成基础物联界面,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包括:
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类型,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调取展示数据库中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预设展示图像;
获取所述识别设备的设备属性,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确定所述识别设备对应的数据维度,所述识别设备具有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维度;
基于所述设备数量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复制,得到多个预设展示图像,所述预设展示图像中具有相应数据维度的预设填充区;
调取初始巡检界面,按照预设排列方向在所述初始巡检界面中对所述预设展示图像进行排列,得到基础物联界面;
根据所述识别设备的数据维度确定相应的触发图层叠加在所述基础物联界面的预设填充区上方,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获取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包括:
确定各所述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作为目标填充区,调取预设图层,根据所述目标填充区的区域形状对所述预设图层进行截取得到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触发图层,将所述触发图层与数据维度建立关联;
获取所述目标填充区的第一中心点和所述触发图层的第二中心点,基于所述第一中心点对所述第二中心点进行定位,将所述触发图层叠加至相应所述目标填充区的上方;
响应所述管理端对所述触发图层的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图层生成细节采集界面;
接收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细节采集界面采集到的细节物联图像填充至相应数据维度对应的预设填充区中,得到监管孪生空间发送至相应监管端;
还包括:
调取自动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自动核查得到自动核查数据,根据所述自动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自动核查空间;
调取随机核查策略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随机核查得到随机核查数据,根据所述随机核查数据对所述监管孪生空间进行更新得到随机核查空间;
将所述自动核查空间或所述随机核查空间发送给所述监管端。
CN202311590811.7A 2023-11-27 2023-11-27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291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0811.7A CN117291583B (zh) 2023-11-27 2023-11-27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0811.7A CN117291583B (zh) 2023-11-27 2023-11-27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1583A CN117291583A (zh) 2023-12-26
CN117291583B true CN117291583B (zh) 2024-02-23

Family

ID=8924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0811.7A Active CN117291583B (zh) 2023-11-27 2023-11-27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1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5451B (zh) * 2024-02-22 2024-04-30 江苏征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i智能辅控系统设备的联控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261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四川交达预应力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预应力工程施工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4140998A (zh) * 2021-12-14 2022-03-04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基于物联通信语音及图像提醒的急救信息速送系统及方法
CN114661535A (zh) * 2022-03-02 2022-06-24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设备运维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1166A (zh) * 2022-04-13 2022-08-30 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道路路面服务质量巡检系统
CN115482364A (zh) * 2022-10-19 2022-12-1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28671A (zh) * 2023-03-24 2023-04-28 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业务数据库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23124055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人工增强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6405929A (zh) * 2023-06-09 2023-07-07 贵州联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集群通讯的安全访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645024A (zh) * 2023-06-12 2023-08-25 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品存放及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261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四川交达预应力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预应力工程施工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4140998A (zh) * 2021-12-14 2022-03-04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基于物联通信语音及图像提醒的急救信息速送系统及方法
WO2023124055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人工增强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61535A (zh) * 2022-03-02 2022-06-24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设备运维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1166A (zh) * 2022-04-13 2022-08-30 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道路路面服务质量巡检系统
CN115482364A (zh) * 2022-10-19 2022-12-1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28671A (zh) * 2023-03-24 2023-04-28 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业务数据库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405929A (zh) * 2023-06-09 2023-07-07 贵州联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集群通讯的安全访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645024A (zh) * 2023-06-12 2023-08-25 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品存放及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gital twin-based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complex products assembly process;zhang lei等;《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221101;第27卷(第02期);第642-53页,全文 *
基于云平台的城际铁路接触网设施巡检管理系统研究;张雷;《铁道建筑技术》;20230731(第07期);第17-20页,全文 *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起重装卸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林耿萱;《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230115(第01期);第C029-816页,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1583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91583B (zh)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EP356749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exing and searching
CN103763122A (zh) 一种故障信息的处理方法和服务系统
CN111708794B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85840A (zh) 服务资源监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20228287A1 (zh) IoT-MQ 的消息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80104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71344B (zh) 用于智能监控管理的防代打考勤方法
CN114064402A (zh) 服务器系统监控方法
CN109359205A (zh) 一种基于地理格网的遥感影像切分方法及设备
CN110865918A (zh) 数据库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82549A (zh) 一种云计算管理系统
CN112817938A (zh) 一种基于数据产品化的通用数据服务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2184493A (zh) 基于大数据和装配式建筑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19611B (zh) 监控影像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00049028A (ko) 장애 유형 기반의 서버 장애 진단 및 대응 방법
CN113177883B (zh) 一种基于数据队列的排列传输系统
CN113268503B (zh) 信息聚合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5174667B (zh) 大数据的推送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6545782B (zh)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系统的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0515923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方法和系统
CN11382151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5253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CN116302652A (zh) 系统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07826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