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0981A -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0981A
CN117280981A CN202311572752.0A CN202311572752A CN117280981A CN 117280981 A CN117280981 A CN 117280981A CN 202311572752 A CN202311572752 A CN 202311572752A CN 117280981 A CN117280981 A CN 117280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blyseius
mites
new
predatory
th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27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瑞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5727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0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0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0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所述吸汁性有害生物为蓟马、害螨、粉虱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蓟马为西花蓟马和/或花蓟马;所述害螨可为叶螨;所述叶螨为截形叶螨和/或二斑叶螨;所述粉虱为烟粉虱;所述狗尾草新小绥螨在蓟马或叶螨基数较高时进行释放仍可达到较高防效;狗尾草新小绥螨为采自内蒙古地区的本土植绥螨,是一种捕食螨新种,可有效捕食、预防、防治蓟马、叶螨、粉虱等小型有害生物,而且本土捕食螨对当地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对低温耐受能力强,克服了引进外来天敌带来的风险及不易定殖的缺陷,为我国本土一种新的有效生物防治作用物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蓟马、粉虱、叶螨等吸汁性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越来越重。蓟马由于在多种果蔬作物上为害严重、易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在2023年最新修订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将其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粉虱科(Aleyrodidae)的烟粉虱有“超级害虫”之称,在我国多个省份均发现有烟粉虱侵害农作物的现象,烟粉虱不仅通过刺吸植物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还可传播多种极具破坏性的植物病毒,严重危害寄主植物,其分泌的蜜露可诱发煤污病,还可传播植物病毒,对蔬菜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叶螨由于其繁殖力高、寄主范围广、适应能力强,是我国棉花、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及黄瓜、菜豆、茄子等蔬菜上的重要害螨之一。
捕食螨作为防治植食性蓟马、害螨、粉虱等吸汁性有害生物最有潜力的生物防治作用物,是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的一类重要天敌,释放植绥螨进行生物防治也成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温室小型害虫(螨)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已商品化的捕食螨有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Athias-Henriot)、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Oudemans)、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以及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californicus(McGregor)等。但国际上公认捕食蓟马最有效的捕食螨斯氏钝绥螨和胡瓜新小绥螨都属于外来物种,截止目前,尚无他们可在我国定殖的报道。而且,斯氏钝绥螨不抗寒, 15 ℃是其存活的最低温度,只适合在夜间温度达到 15 ℃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上应用,在释放应用前也不宜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保存,只适合在15~20 ℃的条件下阴暗保存。而且天敌的引进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本土适宜捕食螨品种的筛选及开发是目前捕食螨应用中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吸汁性有害生物为蓟马、粉虱、害螨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而且,所述蓟马为西花蓟马和/或花蓟马。
而且,所述粉虱可为烟粉虱。
而且,所述害螨可为叶螨。
而且,所述叶螨为截形叶螨和/或二斑叶螨。
而且,向发生吸汁性有害生物的植物上或空间中释放狗尾草新小绥螨,实现对吸汁性有害生物的防治。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狗尾草新小绥螨为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本土植绥螨,是一种捕食螨新种,可有效捕食、预防、防治蓟马、叶螨、粉虱等小型有害生物,避免天敌引进带来的风险,为我国本土一种新的有效生物防治作用物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
2、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蓟马的捕食能力强,对西花蓟马的单日捕食量可达7.4头,是外来种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捕食量(5.2头)的1.42倍,是常见本土商业化品种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捕食量(2.8头)的2.64倍,是本地种苏氏副绥伦螨对西花蓟马捕食量(1.6头)的4.63倍;同时,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蓟马后具有很好增殖潜力(以西花蓟马和花蓟马为食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可达0.18和0.19)。
3、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也有一定捕食作用,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捕食量可达5.8头,是本地种苏氏副绥伦螨的捕食量(2.5头)的2.32倍,是毛里横绥螨捕食量(2.0头)的2.9倍、是常见本土商业化品种巴氏新小绥螨的捕食量(5.0)的1.16倍。
4、本发明选用的狗尾草新小绥螨雌成螨在5℃、无任何食物条件下,1周之后,其存活率高达93.33%;2周之后,存活率仍高达86.67%;在冷藏3周之后,存活率仍达到60.00%;相比仅适宜在15℃左右生存的斯氏钝绥螨,本发明提供的狗尾草新小绥螨对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的环境条件适应性强,对低温耐受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4种捕食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3种捕食螨对不同虫态烟粉虱的捕食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释放捕食螨和对照组中茄子蓟马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释放捕食螨和对照组中草莓叶螨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捕食螨对5℃低温的耐受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仪器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狗尾草新小绥螨与其他捕食螨对西花蓟马捕食量的比较
本实施例通过比较狗尾草新小绥螨和其他3种捕食螨(苏氏副绥伦螨、巴氏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评价了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潜力。
1. 供试材料
捕食螨:狗尾草新小绥螨、苏氏副绥伦螨、巴氏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狗尾草新小绥螨、苏氏副绥伦螨、巴氏新小绥螨采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斯氏钝绥螨购买自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以上4种捕食螨均以椭圆食粉螨饲养在环境条件为25±1 ℃、RH(60±5)%、16 L:8 D的智能人工气候箱(PRX-350C、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中建立实验种群。
猎物:西花蓟马采自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朱顶红上,用四季豆豆荚饲养于塑料罐内。
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3块35×20×2 mm的亚克力板、一片35×20 mm的芸豆叶片以及一张35×20 mm的滤纸组成,上述材料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底板:中央有直径10 mm圆孔的亚克力板、浸湿水的滤纸、倒置的芸豆叶片;中间板:中央有直径 10 mm圆孔的亚克力板;最上方盖无孔的亚克力板,中间板与倒置叶片形成的空间作为实验的小室,用燕尾夹将以上部分夹紧形成实验小室,并将实验小室全部放置于铺有湿润棉纱布的托盘上以保证小室内湿度。
3. 实验方法
将群养中羽化3天且已交配的4种雌成螨饥饿24 h后单独放入实验小室中,每个小室接入15头初孵的西花蓟马1龄若虫,24 h后观察每种捕食螨的捕食情况。实验在25±1℃、RH(60±5)%、16 L:8 D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每个处理设10次重复。
4.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4种捕食螨对西花蓟马的单日捕食量有显著差异(F3, 36=92.08,P<0.0001),依次为狗尾草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巴氏新小绥螨>苏氏副绥伦螨;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最高可达7.4头,其他3种捕食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Tukey’s test, allP’s<0.0001)分别为:斯氏钝绥螨5.2头、巴氏新小绥螨2.8头、苏氏副绥伦螨1.6头,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捕食螨。
实施例2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本实施例通过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评价了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潜力。
1.实验方法
将群养中羽化3天且已交配的狗尾草新小绥螨饥饿24 h后单独放入与实施例1相同的实验小室中,每个小室分别接入5、10、15、20、25、30头西花蓟马初孵1龄若虫,24 h后观察狗尾草新小绥螨的捕食情况;实验在25±1 ℃、RH(60±5)%、16 L:8 D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每个处理设10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量见表1,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狗尾草新小绥螨的捕食量逐渐增大(F5,53 = 30.5,P<0.05),特别在低密度时(5-15头/每小室),捕食量增长幅度表现较为明显;当猎物密度大于15头时,捕食螨对其捕食量逐渐趋于稳定;在猎物密度为30头时,捕食量可达10.7头。
表1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量
实施例3 狗尾草新小绥螨捕食西花蓟马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本实施例通过实验种群生命表评价了西花蓟马对本地捕食螨狗尾草新小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实验方法
实验前狗尾草新小绥螨用西花蓟马1龄若虫饲养3代,挑取已交配的狗尾草新小绥螨雌成螨,产卵6 h后收集其卵,用00号毛笔将卵分别单独挑入同实施例1相同的实验小室中,重复30次,每12 h观察捕食螨发育及存活情况;待卵孵化后,以西花蓟马1龄若虫饲养捕食螨,每隔24 h更换一次食物,当狗尾草新小绥螨发育为成螨后,引入雄成螨使其交配,在之后的实验中若出现雄成螨死亡或逃逸时立即进行补充,记录狗尾草新小绥螨的发育历期、产卵量及其存活情况直至其死亡。狗尾草新小绥螨每日所产卵进行单独饲养至其发育为成螨,待能辨别雌、雄后记录子代性别。实验在25±1 ℃、RH(65±5)%、16 L:8 D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狗尾草新小绥螨捕食西花蓟马发育与产卵情况
结果见表2、表3,通过表2可以看出,以西花蓟马1龄若虫为食,在25 ℃实验室条件下狗尾草新小绥螨可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全世代历期为9.82±0.08d,其中幼螨阶段的发育历期最短,为0.86±0.05d;第一若螨期最长,为2.86±0.10 d;第2若螨为1.52±0.08d;产卵前期为2.43±0.12d。
通过表3可以看出,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西花蓟马的雌螨寿命为43.5±2.25d,其中产卵期有21.50±1.60d,每雌螨产卵总量平均为49.90±1.91粒,日均产卵量为2.43±0.55。
表2 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发育历期
表3 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寿命及产卵量
2.2狗尾草新小绥螨捕食西花蓟马的种群生命表参数
以西花蓟马1龄若虫为食,计算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如表4所示,狗尾草新小绥螨的净增殖率R 0=39.48,世代平均周期 T=20.37 d,内禀增长率 rm=0.18,周限增长率 λ=1.19,种群倍增时间 DT=3.85d;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西花蓟马后具有很好增殖潜力,内禀增长率大于蓟马的rm值(西花蓟马24℃在菜豆rm=0.161),狗尾草新小绥螨种群在25 ℃条件下,将逐日以1.19倍的速度不断作几何级数的增长,并且每经过3.85 d后种群数量将加倍。
表4 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
实施例4 狗尾草新小绥螨捕食花蓟马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本实施例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探究花蓟马对狗尾草新小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供试材料
花蓟马:2022年自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向日葵田采得,在塑料罐中用四季豆豆荚建立种群,在豆荚上接入成虫,添加蒲棒花粉作为花蓟马的食物补充营养,待其在豆荚中产卵24h后,剔除成虫,48 h后得到花蓟马初孵1龄若虫。
2. 实验方法
实验前将狗尾草新小绥螨用花蓟马1龄若虫饲养3代,将狗尾草新小绥螨6 h内产的卵单独挑入同实施例1相同的实验小室中,重复30次,每12 h观察捕食螨发育及存活情况;待卵孵化后,以花蓟马1龄若虫饲养捕食螨,每隔24 h更换一次食物;当捕食螨发育为成螨后,引入雄成螨使其交配,在之后的实验中若出现雄成螨死亡或逃逸时立即进行补充,记录捕食螨产卵前期和日产卵量及其存活情况直至其死亡;捕食螨每日所产卵进行单独饲养至其发育为成螨,待能辨别雌、雄后记录子代性别;本实验在25±1 ℃、RH(65±5)%、16 L:8 D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狗尾草新小绥螨捕食花蓟马发育与产卵情况
结果见表5、表6,由表5可以看出,狗尾草新小绥螨以花蓟马1龄若虫为食可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全世代历期为9.23±0.45 d;其中幼螨期在未成熟期占据时间最短,为0.92±0.07d;卵期为2.12±0.04d,占据未成熟期时间最长;第1若螨期为1.98±0.10d;第2若螨为1.48±0.09d;产卵前期为2.71±0.38d。
由表6可以看出,在试验条件下的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花蓟马的雌螨寿命为37.42±1.43d,其中产卵期有21.08±1.16d,每雌螨产卵总量平均为45.75±3.03粒,日均产卵量为2.17±0.11粒。
表5 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花蓟马的发育历期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
表6 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花蓟马的寿命及产卵量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
3.2狗尾草新小绥螨捕食花蓟马种群生命表参数
以花蓟马1龄若虫为食,计算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花蓟马1龄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见表7,狗尾草新小绥螨以花蓟马为食时,净增值率R0=46.84;世代平均周期T=20.69;内禀增长率rm=0.19;周限增长率λ=1.20;种群倍增时间DT=3.65d;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花蓟马后具有很好增殖潜力,内禀增长率大于蓟马的rm值(西花蓟马24℃在菜豆rm=0.161);狗尾草新小绥螨种群在25 ℃条件下,以花蓟马为食将逐日以1.20倍的速度不断作几何级数的增长,并且每经过3.65 d后种群数量将加倍。
表7 狗尾草新小绥螨取食花蓟马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
实施例5 狗尾草新小绥螨与本地其他捕食螨对烟粉虱的捕食量比较
本实施例通过狗尾草新小绥螨和本地其他3种捕食螨(苏氏副绥伦螨、巴氏新小绥螨、毛里横绥螨)对烟粉虱捕食量的比较,评价了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捕食潜力。
1.供试材料
烟粉虱:采自包头市萨拉齐镇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黄瓜温室内,采集到的烟粉虱用一品红饲养在环境条件为25±1 ℃、RH(60±5)%、16 L:8 D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建立种群。
捕食螨:采用实施例1的3种捕食螨(狗尾草新小绥螨、苏氏副绥伦螨、巴氏新小绥螨)和毛里横绥螨。
2. 实验方法
将群养中羽化3天且已交配的雌成螨饥饿24 h后单独放入同实施例1相同的实验小室中,每个小室放入8头烟粉虱1龄若虫,24 h后观察各捕食螨的捕食情况;本实验在25±1 ℃、RH(60±5)%、16 L:8 D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每个处理设10次重复。
3.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4种本地捕食螨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捕食量有显著差异(F3, 36=20.70,P<0.0001),其中,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捕食量最高,为5.8头,高于巴氏新小绥螨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捕食量(5.0头),但两者无显著差异(Tukey’s test,P=0.5170),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捕食量显著高于苏氏副绥伦螨(2.5头)和毛里横绥螨的捕食量(2.0头)(Tukey’s test,bothP’s <0.0001)。
实施例6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1.实验方法
将群养中羽化3天且已交配的狗尾草新小绥螨饥饿24 h后单独放入同实施例1相同的实验小室中,每个小室分别接入2、4、8、12头烟粉虱的卵或1龄若虫,24 h后观察捕食螨的捕食情况。本实验在25±1 ℃、RH(60±5)%、16 L:8 D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每个处理设10次重复。
2.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8,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卵(F3,36 = 16.38,P<0.0001)和1龄若虫(F3,36 = 82.73,P<0.0001)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烟粉虱卵的密度为12头时,狗尾草新小绥螨对烟粉虱卵的捕食量为4.5头;当烟粉虱1龄若虫的密度为12头时,狗尾草新小绥螨对其捕食量为6.00头。
表8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不同虫态烟粉虱在不同猎物密度下的捕食量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列内差异显著性(P<0.05)
实施例7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蓟马的防治效果
1.供试材料
西花蓟马: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温室大棚的茄子上自然发生。
2.试验方法
试验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温室大棚的茄子上进行。试验设释放捕食螨和对照2个处理,其中狗尾草新小绥螨的释放量为300头/m2(益害比约1:4),对照组为常规田间管理。2021年12月9日分别对2个处理茄子植株上的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数量进行调查,随后释放捕食螨。释放后每周调查1次,试验共调查4次。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在每一处理区域随机各取5点,每点选两株,每株随机取上、中、下各一片叶对西花蓟马数量(成虫和若虫)进行调查。
3.防效计算
防治效果(%)=[(对照区存活叶螨数-处理区存活叶螨数)/对照区存活叶螨数]×100。
4.结果与分析
结果如图3和表9,从图3可以看出,处理组(即释放捕食螨)的蓟马数量1周后即12月16日显著下降,从释放捕食螨开始到试验结束,处理组在释放捕食螨后的蓟马数量一直低于对照组。
从表9和图3可以看出,在蓟马基数较高时(11.67头/叶)释放狗尾草新小绥螨,对蓟马仍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56.93%),最高防效发生在释放捕食螨1个月后,为76.63%。
表9 释放捕食螨对茄子上蓟马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8 狗尾草新小绥螨对叶螨的防治
1.供试材料
叶螨: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王青塔村阳湾社温室草莓上自然发生,经鉴定为二斑叶螨。
2.实验方法
实验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王青塔村阳湾社温室草莓上进行,2022年10月25日定植草莓,2023年1月6日,选取草莓棚调查作为叶螨的初始基数后,分别进行释放捕食螨和对照组(常规温室管理)2种处理,其中捕食螨释放的益害比为1:6,释放后每周调查1次,共调查5次,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在每一处理区域随机各取5点,每点选两株,每株随机取2片叶在解剖镜下统计叶螨(成螨、若螨、幼螨和卵)数量。
3.防效计算
防治效果(%)=[(对照区存活叶螨数-处理区存活叶螨数)/对照区存活叶螨数]×100。
4.结果与分析
结果如4和表10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对照组的二斑叶螨数量自试验调查开始(2023年1月6日)时逐渐上升,在2023年1月31日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处理组(即释放捕食螨)的二斑叶螨数量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最后又下降的趋势,从释放捕食螨开始到试验结束,处理组在释放捕食螨后的二斑叶螨数量一直低于对照组。
从表10和图4可以看出,在叶螨基数较高时(34.67头/叶)释放狗尾草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仍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43.34%),最高防效发生在释放的第4周,为73.00%。
表10 释放捕食螨对草莓上叶螨的防治效果(%)
实验方法
在5℃时,在无任何食物条件下分别冷藏不同时间(1、2和3周),观察其存活情况。选用1~3日龄未交配的狗尾草新小绥螨雌成螨,将其单独置入1.5ml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保存在冷藏箱中(YC-260L,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定温度为5℃。在每个冷藏期结束时,将离心管转移到室温(25℃),5min后在镜下统计其存活数量,用细毛笔轻轻触碰后不能爬行或移动的捕食螨视为死亡。每个时间处理设30个重复(即30个体)。
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11和图5,当狗尾草新小绥螨雌成螨在5℃冷藏不同时间后,在无任何食物条件下,其存活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冷藏1周之后,其存活率高达93.33%;冷藏2周之后,存活率仍高达86.67%;在冷藏3周之后,存活率仍达到60.00%。
表11 狗尾草新小绥螨5℃时冷藏不同时间的存活率
/>

Claims (6)

1.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汁性有害生物为蓟马、粉虱、害螨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蓟马为西花蓟马和/或花蓟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虱为烟粉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螨可为叶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螨为截形叶螨和/或二斑叶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向发生吸汁性有害生物的植物上或空间中释放狗尾草新小绥螨,实现对吸汁性有害生物的防治。
CN202311572752.0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280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2752.0A CN117280981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2752.0A CN117280981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0981A true CN117280981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4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2752.0A Pending CN117280981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098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1149A (zh) * 2004-12-31 2008-01-23 科伯特有限公司 螨组合物,其用途,用于饲养斯氏钝绥螨这种捕食性植绥螨的方法,用于饲养所述捕食性植绥螨的饲养系统和用于作物上害虫生物防治的方法
CN104222014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5746254A (zh) * 2016-03-14 2016-07-13 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草莓上红蜘蛛、蓟马、粉虱的方法
CN111248155A (zh) * 2020-03-03 2020-06-09 内蒙古农业大学 新小皱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害虫中的应用
WO2021044404A1 (en) * 2019-09-03 2021-03-11 Bio-Bee Sde Eliyahu Ltd. Novel methods for rearing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predatory mites
CN112753661A (zh) * 2021-02-01 2021-05-07 内蒙古农业大学 条纹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类害虫中的应用及其繁殖方法
CN115812489A (zh) * 2022-11-28 2023-03-21 内蒙古农业大学 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枸杞木虱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1149A (zh) * 2004-12-31 2008-01-23 科伯特有限公司 螨组合物,其用途,用于饲养斯氏钝绥螨这种捕食性植绥螨的方法,用于饲养所述捕食性植绥螨的饲养系统和用于作物上害虫生物防治的方法
CN104222014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5746254A (zh) * 2016-03-14 2016-07-13 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草莓上红蜘蛛、蓟马、粉虱的方法
WO2021044404A1 (en) * 2019-09-03 2021-03-11 Bio-Bee Sde Eliyahu Ltd. Novel methods for rearing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predatory mites
CN111248155A (zh) * 2020-03-03 2020-06-09 内蒙古农业大学 新小皱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害虫中的应用
CN112753661A (zh) * 2021-02-01 2021-05-07 内蒙古农业大学 条纹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类害虫中的应用及其繁殖方法
CN115812489A (zh) * 2022-11-28 2023-03-21 内蒙古农业大学 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枸杞木虱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TONG FUA等: "Potential-of-a-new-phytoseiid-species-Neoseiulus-setarius--Acari_2023_Biolog", 《BIOLOGICAL CONTROL》, 3 January 2023 (2023-01-03), pages 1 - 5 *
XIAO-TONG FUA等: "Potential-of-a-new-phytoseiid-species-Neoseiulus-setarius--Acari_2023_Biolog,", 《BIOLOGICAL CONTROL》, vol. 105390, no. 187, 31 October 2023 (2023-10-31), pages 1 - 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0742A (zh) 一种海氏桨角蚜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11248155B (zh) 新小皱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害虫中的应用
CN110447604B (zh) 一种添加替代寄主植物提高蠋蝽饲养效果的方法
CN103141443A (zh) 一种调控草地螟阿格姬蜂滞育的方法
CN108012995A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CN112790164B (zh) 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3766324A (zh)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CN105393986B (zh) 一种释放二化螟幼虫的寄生蜂的方法
CN108244061B (zh) 一种斑蝥成虫饲养装置及斑蝥繁育方法
CN117280981A (zh) 一种狗尾草新小绥螨在防治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CN111543396B (zh) 一种蝇蛹俑小蜂的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06900657A (zh) 一种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CN111066732B (zh) 一种繁育东亚小花蝽的方法
CN114391515A (zh) 一种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的室内防效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08713A (zh) 一种利用马铃薯块茎蛾卵繁殖赤眼蜂的方法
CN106212397B (zh) 一种烟蚜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5941350A (zh) 一种家蚕全龄条桑饲养方法
Griffiths Biological control of mites
CN111727936A (zh) 一种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室内繁殖方法
CN110959581A (zh) 一种梨木虱寄生蜂的人工扩繁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13953B (zh) 一种提高寄生蜂对烟粉虱med隐种寄生率的方法
CN109769757A (zh) 一种善飞型昆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13826588B (zh) 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
CN113261538B (zh) 一种捕食性蝽类天敌西沙大眼长蝽人工饲养方法
CN112913496B (zh) 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