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8724A -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8724A
CN117268724A CN202311047867.8A CN202311047867A CN117268724A CN 117268724 A CN117268724 A CN 117268724A CN 202311047867 A CN202311047867 A CN 202311047867A CN 117268724 A CN117268724 A CN 117268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shaft
tested
fixing
mounting
fatigu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478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478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8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8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8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4Testing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orsional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3Stea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21Torsion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23Bending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轴疲劳试验装置,涉及曲轴疲劳测试技术领域。该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单元、扭矩施加单元以及拉压单元。固定单元用于安装固定待测曲轴;扭矩施加单元用于连接待测曲轴的轴端,并用于对待测曲轴施加扭矩;拉压单元用于连接待测曲轴的轴颈,并用于对待测曲轴的轴颈施加拉力或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在进行疲劳测试时,利用固定单元对曲轴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扭矩施加单元对待测曲轴施加扭矩,同时可以通过拉压单元对待测曲轴的轴颈施加弯矩,可以同时施加弯矩和扭矩两种载荷进行待测曲轴的疲劳评估,模拟曲轴受力的真实工况,提高了曲轴的疲劳强度测试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轴疲劳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发动机曲轴是将燃烧压力转换为扭矩输出的核心部件。由于受到复杂的力和扭矩作用,曲轴存在着疲劳断裂风险。因此,为了评估曲轴的可靠性,常进行疲劳试验以验证其疲劳强度是否符合可靠性要求。
但是,现有的曲轴疲劳试验仅采用了施加单一应力的方法,不能为曲轴疲劳强度进行精准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疲劳测试方法应力单一,检测准确度不佳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安装固定待测曲轴;扭矩施加单元,所述扭矩施加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并配置为对所述待测曲轴施加扭矩;以及拉压单元,所述拉压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待测曲轴的轴颈,并配置为对转动的所述待测曲轴的轴颈施加拉力或压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在进行疲劳测试时,利用固定单元对曲轴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扭矩施加单元对待测曲轴施加扭矩,同时可以通过拉压单元对待测曲轴的轴颈施加弯矩,可以同时施加弯矩和扭矩两种载荷进行待测曲轴的疲劳评估,模拟曲轴受力的真实工况,提高了曲轴的疲劳强度测试的精准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支撑固定机构和第一安装机构;所述支撑固定机构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待测曲轴的两个轴端;所述支撑固定机构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靠近或远离所述扭矩施加单元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固定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待测曲轴的一个轴端,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待测曲轴的另一个轴端;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所述扭矩施加单元之间,所述扭矩施加单元与所述待测曲轴的另一个轴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和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所述第三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扭矩施加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还包括轴盖;所述轴盖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轴盖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围成与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相适配的轴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油液围挡;所述油液围挡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密封连接,所述油液围挡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形成能够容纳冷却油液的油液容纳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矩施加单元包括第二安装机构和扭转动作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与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二安装机构设有凸出的安装部;所述扭转动作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扭转动作机构用于与所述待测曲轴的一端同轴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压单元包括支撑架、直线驱动机构和凸轮机构;所述支撑架围绕所述固定单元设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凸轮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凸轮机构的另一端设有滑动连接部,所述滑动连接部与所述待测曲轴的轴颈滑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固定单元、所述扭矩施加单元和所述拉压单元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平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的除扭矩施加单元和拉压单元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0、待测曲轴;1100、轴端;1200、轴颈;100、固定单元;110、支撑固定机构;111、第一支架组件;1111、第一支撑板;1112、第一连接件;112、第二支架组件;1121、第二支撑板;1122、第二连接件;1123、第三连接件;1124、轴盖;120、第一安装机构;130、油液围挡;200、扭矩施加单元;210、第二安装机构;220、扭转动作机构;300、拉压单元;310、直线驱动机构;320、凸轮机构;400、安装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曲轴在发动机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输出动力,平衡发动机运行,并驱动附件为车辆提供动力。曲轴是发动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曲轴在长期运转情况下,存在着因复杂受力而产生的疲劳断裂风险。为了评估这种风险,一般要进行疲劳试验,验证曲轴的疲劳强度是否符合可靠性要求。现有的疲劳强度测试的方式主要包括载荷测试、高速旋转测试和振动测试,上述测试加载的方案均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曲轴施加了弯矩或者扭矩,考核爆发压力循环作用下的曲轴关键点的疲劳强度。
但是上述方式均只考虑了单纯的弯矩载荷或单纯的扭矩荷载。而曲轴在实际工作中,同一关键点的受力是复杂的,一般是受弯矩与扭矩的共同作用,从而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其检测曲轴疲劳强度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有待提高。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轴疲劳试验装置,通过该曲轴疲劳试验装置能够实现曲轴扭矩和弯矩的同步加载,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施例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做出介绍。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单元100、扭矩施加单元200和拉压单元300。其中,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作为安装固定待测曲轴1000的结构,固定单元100能够对待测曲轴1000的两个轴端1100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固定单元100能够允许待测曲轴1000在其上绕自身轴向进行回转运动,固定单元100与待测曲轴1000的具体的连接固定方式在下述中给出。
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与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的一侧或者说是一端相邻,该固定单元100的一侧是固定单元100沿待测曲轴1000的轴向上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或者说是沿待测曲轴1000的轴向上相对两端中的一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与固定单元100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隔,当然两者也可以直接连接呈一体结构,只要不影响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和扭矩施加单元200的功能性即可。
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用于连接待测曲轴1000的一个轴端1100,并用于对待测曲轴1000施加扭矩。具体地,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能够带动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上的待测曲轴1000转动。
本实施例的拉压单元300用于连接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并用于对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施加拉力或压力,通过对轴颈1200施加拉力或压力,能够对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和轴端1100连接处施加拉力或压力,使得应力发生在待测曲轴1000的相对薄弱点,更加接近曲轴的真实工况。
上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在进行疲劳测试时,利用固定单元100对曲轴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扭矩施加单元200对待测曲轴1000施加扭矩,同时可以通过拉压单元300对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施加弯矩。即,可以同时施加弯矩和扭矩两种载荷进行待测曲轴1000的疲劳评估,模拟曲轴受力的真实工况,提高了曲轴的疲劳强度测试的精准度。
而且,本实施例的拉压单元300将弯矩施加在待测曲轴1000中部的轴颈1200,更接近曲轴在运行时受到的实际载荷情况。这是因为大部分发动机操作过程中曲轴的主要弯曲应力集中在中部的轴颈1200附近。因此,通过在这个位置施加弯矩,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曲轴的真实工况。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的除扭矩施加单元200和拉压单元300外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2中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包括支撑固定机构110和第一安装机构120。其中,本实施的支撑固定机构110被构造为用于安装固定待测曲轴1000的两个轴端1100,该两个轴端1100指的是曲轴的前轴端1100和后轴端1100。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可以是图示中的矩形块状平台,亦可是其他结构形式,只要具有平整的安装表面,并且能够满足开设滑槽的厚度要求即可。
本实施例的支撑固定机构110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机构120上,并配置为能够在第一安装机构120上沿靠近或远离扭矩施加单元200的方向上滑动,进而调节支撑固定机构110与扭矩施加单元200的距离,以便于匹配不同轴向长度的待测曲轴100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支撑固定机构1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111和第二支架组件112。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组件111用于安装固定待测曲轴1000的一个轴端1100,相应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组件112用于安装固定待测曲轴1000的另一个轴端1100。
在具体的安装位置上,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组件112位于第一支架组件111和扭矩施加单元200之间,或者说沿着预设的排列方向,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组件111和第二支架组件112依次设置,在待测曲轴1000安装在第一支架组件111和第二支架组件112后,该预设的排列方向与待测曲轴1000的轴向上。因此,可以将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相邻的待测曲轴1000的另一个轴端1100连接,以便于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带动待测曲轴1000转动。
为了便于第一支架组件111对待测曲轴1000的支撑和固定,本实施例将第一支架组件1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11和第一连接件1112。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1111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机构120,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112安装于第一支撑板1111面向第二支架组件112的一侧,第一连接件1112用于和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相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1111上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图中未示出),下端设有第一滑动结构(图中未示出),该第一滑动结构可以是截面呈倒置T形的条形结构。相应地,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上设置第一滑槽(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滑动结构与第一滑槽的连接实现第一支撑板1111与第一安装机构120的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112可以是法兰盘,法兰盘能够通过螺栓等结构与第一支撑板1111上的连接孔对接,进而实现第一连接件1112与第一支撑板1111的连接。相应地,待测曲轴1000的一个轴端1100可以安装在该法兰盘上,待测曲轴1000与法兰盘同轴连接,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与法兰盘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
与上述的第一支架组件111的结构相近,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组件112包括第二支撑板1121、第二连接件1122和第三连接件1123。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1121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机构120。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1121上部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撑板1121下端设有第二滑动结构(图中未示出),该第二滑动结构与前述的第一滑动结构相同或相近。相应地,可以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上设置第二滑槽(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二滑动结构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实现第二支撑板1121与第一安装机构120的滑动连接。
而与上述第一支撑板111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1121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的第一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即待测曲轴1000背离第一支架组件111的轴端1100可以直接安装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槽内。
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1122安装在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121面向第一支架组件111的一侧,第二连接件1122用于连接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具体的,可以是待测曲轴1000背离第一支架组件111的轴端1100穿过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1122,然后置于上述的安装槽。本实施例的第三连接件1123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121背离第一支架组件111的一侧,第三连接件1123用于连接扭矩施加单元200。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1122和第三连接件1123均可以是法兰盘,第二连接件1122和第三连接件1123可以通过轴承等结构安装在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1121,或者第二连接件1122和第三连接件1123直接套接于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而关于本实施例的第三连接件1123与扭矩施加单元200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结构来实现,对此本实施例不进行过多列举。
为了更好的固定待测曲轴1000在第二支架组件112上的轴端1100,本实施例还将第二支架组件112设计为还包括轴盖112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轴盖1124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121的顶部,轴盖1124设有第二安装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围成与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相适配的轴孔(图中未示出),使得待测曲轴1000的轴端1100能够在该轴孔上转动。
另外,考虑到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组件111和第二支架组件112需要承担拉压单元300和扭矩施加单元200的力,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组件111和第二支架组件112与第一安装机构120的滑动连接处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和摩擦,导致第一支架组件111和第二支架组件112与第一安装机构120的连接处热量较大。因此,本实施例还对固定单元100的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再次结合附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将固定单元100设计为还包括轴端1100固定单元100还包括油液围挡130。本实施例的油液围挡130安装于第一安装机构120,并与第一安装机构120密封连接,油液围挡130与第一安装机构120形成能够容纳冷却油液的油液容纳槽(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油液围挡130可以呈图示中的矩形框架结构,该油液围挡130包括四个首尾相接围成矩形框架的侧板,每个侧板的底边与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的上表面密封连接。
例如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上设有四个相连通的插槽(图中未示出此种实施方式),四个侧板一一对应安装在四个插槽内,然后通过密封胶或者密封垫圈来进行此处的密封连接。再例如,先将四个侧板通过螺钉等连接构件装配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然后通过密封胶等结构进行侧板与第一安装机构120连接处的密封。
该油液围挡130的设置原因在于,申请人发现,在进行扭矩和弯矩施加时,由于曲轴回转速度较快且承担多角度的应力,并且具有较大的震动,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支撑固定机构110和第一安装机构120会在震动作用下产生较大的热量,长时间进行试验后容易出现支撑固定机构110和第一安装机构120的变形,影响对待测曲轴的固定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增设了该油液围挡130,并且该油液围挡130中的冷却液可以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以便对支撑固定机构110和第一安装机构120及两者的连接处进行更好的冷却。
再次结合附图1和附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包括第二安装机构210和扭转动作机构220。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安装机构210与固定单元100一侧相邻,第二安装机构210与固定单元100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隔。
本实施例的扭转动作机构220安装于本实施例的第二安装机构210,为了确保满足扭转动作机构220的安装高度能够适配于固定单元100上的待测曲轴1000,本实施例将第二安装机构210设有凸出的安装部,并且将本实施例的扭转动作机构220安装于安装部,以使得本实施例的扭转动作机构220与待测曲轴1000的一端同轴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安装机构210的截面呈倒置的T形,以使得第二安装机构210的底部可以进行稳定的支撑,使得第二安装机构210的顶部能够满足扭转动作机构220的安装高度。
另外,还可以在第二安装机构210上配置升降结构(图中未示出),升降结构的动作形式可以是自动升降或手动升降,例如现有丝杆升降结构等,对此本实施例不做过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本实施例的扭转动作机构220为扭转作动器,扭转作动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产生相应的机械运动输出。改扭转动作器可以是电动作动器、液压作动器和气动作动器中的任意一种。
再次结合附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拉压单元300包括支撑架(图中未示出)、直线驱动机构310和凸轮机构320。其中,本实施例的支撑架可以是包括多个支撑立柱和一个安装板。本实施例的多个支撑立柱间隔围绕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设置,本实施例的安装板安装于多个支撑立柱的顶部,并用于作为本实施例的直线驱动机构310的安装基础。
本实施例的直线驱动机构310安装于支撑架,该直线驱动机构310可以是现有的线性动作器,线性动作器是一种用于产生直线运动的装置。它通常由电机、导轨、螺杆和传动机构组成。线性动作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为了使得凸轮机构320在待测曲轴1000转动时能够迎合待测曲轴1000轴颈1200的环形运动,本实施例将凸轮机构320设计为一端与该直线驱动机构310铰接,凸轮机构320的另一端设计为与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滑动连接。
可选地,可以是该凸轮的下端设有滑动连接部(图中未示出),通过滑动连接部实现凸轮与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的连接。具体的,该滑动连接部可以是具有可开闭的开口的弧形滑槽。
在直线驱动机构310进行直线运动的同时,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装置带动待测曲轴1000转动,进而使得轴颈1200与凸轮机构320相对滑动,在不影响待测曲轴1000转动的同时对轴颈1200施加拉力或者压力。
当然,本实施例的拉压单元300的结构形式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将拉压单元300设计为包括气缸和多连杆机构(图中未示出此种实施方式),多连杆机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多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待测曲轴1000的轴颈1200通过轴套等结构实现可相对转动的连接,通过气缸的直线运动带动多连杆机构与待测曲轴1000的连接端产生环形位移。
再次结合附图1中所示,除了上述结构外,本实施例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平台400,固定单元100、扭矩施加单元200和拉压单元300均连接于安装平台400。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安装平台400可以包括一个板状结构,在该安装平台400上可以设置若干第三连接孔。
相应地,本实施例的固定单元100的第一安装机构120可以适配性的开设第四连接孔,并且本实施例的扭矩施加单元200的第二安装机构210可以适配性的开设第五连接孔,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可以将本实施例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对接。同理,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可以将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对接,进而完成第一安装机构120和第二安装机构210分别与本实施例的安装平台400的装配。
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安装平台400上的第三连接孔设计为多排和多列,每一排和每一列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孔,进而可以将第一安装机构120和第二安装机构210选择性的与不同位置的第三连接孔对接,以便于调整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120和第二安装机构210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安装固定待测曲轴;
扭矩施加单元,所述扭矩施加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并配置为对所述待测曲轴施加扭矩;以及
拉压单元,所述拉压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待测曲轴的轴颈,并配置为对转动的所述待测曲轴的轴颈施加拉力或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支撑固定机构和第一安装机构;
所述支撑固定机构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待测曲轴的两个轴端;
所述支撑固定机构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靠近或远离所述扭矩施加单元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待测曲轴的一个轴端,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待测曲轴的另一个轴端;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所述扭矩施加单元之间,所述扭矩施加单元与所述待测曲轴的另一个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
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和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的第一安装槽;
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
所述第三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扭矩施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还包括轴盖;
所述轴盖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轴盖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围成与所述待测曲轴的轴端相适配的轴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油液围挡;
所述油液围挡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密封连接,所述油液围挡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形成能够容纳冷却油液的油液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施加单元包括第二安装机构和扭转动作机构;
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与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二安装机构设有凸出的安装部;
所述扭转动作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扭转动作机构用于与所述待测曲轴的一端同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单元包括支撑架、直线驱动机构和凸轮机构;
所述支撑架围绕所述固定单元设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所述凸轮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凸轮机构的另一端设有滑动连接部,所述滑动连接部与所述待测曲轴的轴颈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固定单元、所述扭矩施加单元和所述拉压单元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平台。
CN202311047867.8A 2023-08-18 2023-08-18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Pending CN117268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7867.8A CN117268724A (zh) 2023-08-18 2023-08-18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7867.8A CN117268724A (zh) 2023-08-18 2023-08-18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8724A true CN117268724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0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47867.8A Pending CN117268724A (zh) 2023-08-18 2023-08-18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87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2576B2 (en) In-situ testing equipment for testing mic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in multi-load and multi-physical field coupled condition
US20200080914A1 (en) Multi-bolt loosening test machine for flange with tension, bending and torsion compound loading
US10620069B2 (en) Multi-bolt loosening test machine for flange with tension and bending compound loading
US6918306B1 (en) Adjustable flexure loading apparatus for testing long span beams
JP2017022988A (ja) タイヤ試験装置
WO2020047734A1 (zh) 测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退化时力学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203551383U (zh) 多载荷多物理场耦合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
CN110907298A (zh) 一种双轴加载微动疲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5784367A (zh) 轨道车辆轴箱轴承综合性能与轴端接地装置磨损试验台
CN112881907B (zh) 一种可进行模拟电机的负载运行的测试工装结构
CN104990694A (zh) 汽车转向拉杆总成及球头销试验装置
CN117268724A (zh) 曲轴疲劳试验装置
CN116754199A (zh) 一种橡胶关节偏转-扭转刚度集成试验装置
CN111948077A (zh) 一种高温高压复合微动磨损试验装置
CN109406083B (zh) 一种悬垂串金具风激励振动磨损模拟试验平台
CN109916604B (zh) 一种滚轮疲劳试验装置
CN114018732B (zh) 一种滚动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3239457U (zh) 一种转子轴承试验装置
CN20802646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飞轮盘的拉扭疲劳试验台
CN110261134B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下线检测台
KR20040052909A (ko) 현장에 설치된 상태에서 수행할 수 있는 스너버의성능시험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29860A (zh) 检测汽车轮毂轴承微动磨损的试验机及其检测方法
CN111238789A (zh) 一种大型轴类部件综合力学试验装置
KR101180398B1 (ko) 접촉각 부여기를 구비한 철도차량의 휠과 레일 시험장치
CN116481809B (zh) 一种直升机旋翼系统配套轴承试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