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4141A -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4141A
CN117264141A CN202311525907.5A CN202311525907A CN117264141A CN 117264141 A CN117264141 A CN 117264141A CN 202311525907 A CN202311525907 A CN 202311525907A CN 117264141 A CN117264141 A CN 117264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resistant
acrylamide
temperature
acrylamide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59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64141B (zh
Inventor
聂天宇
阳非
李永飞
高鹏
刘永熹
张晓龙
陆微微
付明秋
曹枫
陈合玉
张琪
谢钟锐
丁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amay City Xinj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amay City Xinj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amay City Xinj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amay City Xinj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59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41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4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4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64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4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side groups
    • C08F290/10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32Polymerisation in water-in-oil emul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2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C09K8/6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6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8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8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8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882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该种丙烯酰胺聚合物是以丙烯酰胺、丙烯酸、改性生物质衍生物和超支化试剂为主要原料,经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而成,由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具有独特的螺旋式杂环结构,可以使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高温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磺酸盐基团的存在可以提高丙烯酰胺聚合物对盐的敏感度,因此可以有效增强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增稠效果和抗温抗盐效果,超支化试剂的加入可以使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呈树枝状超支化交联结构,可进一步增强丙烯酰胺聚合物的抗温和抗盐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是水平井的关键配套技术之一,利用储层的天然或诱导裂缝系统,使用含有各种添加剂的压裂液在高压下注入地层,使储层裂缝网络扩大,并依靠支撑剂支撑裂缝,从而改善储层裂缝网络系统,达到增产目的。由于水基压裂液在油田开采过程种可以起到传递压力、形成裂缝等一系列效果,因此需要压裂液保持一定的粘度,然而目前大多的水基压裂液是通过在清水中添加减阻剂以及其他压裂助剂配置形成,很难在地层温度下保持良好的粘度,因此,通过在压裂液中添加稠化剂,增加压裂液的粘度和稠度,可有效提高压裂效果。
目前,压裂用增稠剂主要为聚丙烯酰胺类合成聚合物,由于油田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深井甚至超深井内不仅地层温度较高,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矿化度,常规聚丙烯酰胺类增稠剂在这种条件下会发生分子链蜷曲和塌陷等现象,导致其难以起到良好的增稠增粘效果,因此,亟需开发出具有抗温抗盐效果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
公开号为CN11662236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盐性的乳液型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工艺,通过添加复合单体,使聚合物的网络结构更加牢固,进而增加稠化剂的耐温性和抗盐性,因此,可以通过对聚合物的分子链进行设计,提高聚合物分子链的稳定性,解决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抗温抗盐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稠化剂抗温抗盐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60-80份丙烯酰胺、15-25份丙烯酸、2-4份改性生物质衍生物、1-1.5份超支化试剂、0.01-0.02份引发剂A、0.1-0.3份引发剂B、0.03-0.04份引发剂C、5-10份乳化剂、80-120份溶剂油、0.3-0.4份反相破乳剂、150-250份纯化水;
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为结构中含有可聚合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和磺酸基团的果胶;
所述超支化试剂是分子链末端基团为不饱和烯基官能团的聚酰胺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果胶和N,N-二甲基甲酰胺依次加入至充满氮气的反应器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加入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加毕,在搅拌条件下将温度升高至60-65℃,保温1-2h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羟甲基磺酸钠和促进助剂,加完后,继续保温搅拌3-6h,停止加热并将氮气撤去,过滤出固体产物,经洗涤除杂后,于50℃下干燥,所得即为改性生物质衍生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为二乙烯基二氯硅烷或者二烯丙基二氯硅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促进助剂为吡啶或者三乙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果胶、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和羟甲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0.2-0.5:0.25-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能的机理是:果胶和羟甲基磺酸钠结构中含有活性羟基,由于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结构中的硅氯取代基可以与活性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以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为桥联试剂,使果胶与羟甲基磺酸钠产生化学键合,从而在果胶分子链中引入可聚合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和磺酸基团,制得改性生物质衍生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超支化试剂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聚酰胺胺和甲苯搅拌混合均匀后,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在搅拌条件下加入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和锡类催化剂,加毕,控制温度为70-75℃,在该温度条件下搅拌4-8h后,在快速搅拌下将物料倒入异丙醇中沉淀,取沉淀物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所得即为超支化试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酰胺胺的末端基团为氨基,末端基团数为4。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锡类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者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中的任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能的机理是:聚酰胺胺分子链末端的四取代氨基可以在锡类催化剂的作用下,与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结构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胺酯化反应,从而将聚酰胺胺分子链末端的氨基转化为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制得分子链末端基团为不饱和烯基官能团的聚酰胺胺超支化试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发剂A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者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所述引发剂B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者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一种;所述引发剂C为亚硫酸氢钠或者焦亚硫酸钠;所述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所述溶剂油为白油、煤油或者石蜡油中的任一种;所述反相转破乳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引发剂A、纯化水,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引发剂A、纯化水与超支化试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溶剂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B搅拌混合,形成油相;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引发剂C,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0-55℃,保温反应30-6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0-65℃,继续反应1-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反相破乳剂,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反相乳化聚合法,以改性生物质衍生物结构中的不饱和烯基为活性引发位点,引发丙烯酰胺、丙烯酸等聚合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由于超支化试剂结构端部含有四当量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在聚合过程中可以交联核心的形式,与聚合单体进行超支化聚合反应,形成具有树枝状结构的丙烯酰胺聚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果胶分子链中引入可聚合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和磺酸基团,制得改性生物质衍生物,并进一步与丙烯酰胺等聚合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将生物质果胶引入丙烯酰胺聚合物结构中,由于果胶具有独特的螺旋杂环结构,可以使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高温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此外,磺酸盐基团的存在可以提高丙烯酰胺聚合物对盐的敏感度,从而有效提高丙烯酰胺聚合物稠化剂的抗盐性能。同时,果胶的疏水主链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缔合,吸收水分,从而有效提高丙烯酰胺聚合物稠化剂的增粘增稠效果。
2)本发明通过制备超支化试剂,参与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使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呈树枝状超支化交联结构,该种超支化交联结构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分子量更高,稳定性更强,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分子链不易发生蜷曲折叠,进而能够保障丙烯酰胺聚合物稠化剂在高温环境中的体系粘度。同时,这种超支化交联结构能够对磺酸基团和羧基进行包覆,降低这些活性基团直接与盐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作用的概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丙烯酰胺聚合物稠化剂的抗盐性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改性生物质衍生物的红外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超支化试剂的红外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60份丙烯酰胺、15份丙烯酸、2份改性生物质衍生物、1份超支化试剂、0.01份过硫酸钾、0.1份过氧化苯甲酰、0.03份亚硫酸氢钠、5份乳化剂、80份白油、0.3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0份纯化水;
所述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钾、纯化水,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钾、纯化水与超支化试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白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混合,形成油相;其中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亚硫酸氢钠,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0℃,保温反应3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0℃,继续反应1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1.8g果胶和N,N-二甲基甲酰胺依次加入至充满氮气的反应器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加入0.6g二烯丙基二氯硅烷,加毕,在搅拌条件下将温度升高至60℃,保温1h后,向反应器中加入0.7g的羟甲基磺酸钠和三乙胺,加完后,继续保温搅拌6h,停止加热并将氮气撤去,过滤出固体产物,经洗涤除杂后,于50℃下干燥,所得即为改性生物质衍生物。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该改性生物质衍生物进行红外测试,结果见图1,分析得出,3352cm-1处为果胶结构中未参与反应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48cm-1处为C=O的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1172cm-1处为磺酸基团中S=O的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1010~1085cm-1处为重叠的醚键和Si-O键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
所述超支化试剂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1.5g分子链末端为四取代氨基的聚酰胺胺和甲苯搅拌混合均匀后,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在搅拌条件下加入2.4g的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和0.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毕,控制温度为70℃,在该温度条件下搅拌6h后,在快速搅拌下将物料倒入异丙醇中沉淀,取沉淀物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所得即为超支化试剂。
图2为该超支化试剂的红外测试图,分析得出,3334cm-1处为N-H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3038cm-1处为不饱和碳碳双键上的C-H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1723cm-1处为脲基中C=O的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1402cm-1处为C-N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
实施例2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75份丙烯酰胺、20份丙烯酸、3份改性生物质衍生物、1.2份超支化试剂、0.01份过硫酸铵、0.2份偶氮二异丁腈、0.04份亚硫酸氢钠、8份乳化剂、100份煤油、0.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0份纯化水;
所述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与超支化试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煤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形成油相;其中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亚硫酸氢钠,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5℃,保温反应4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5℃,继续反应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和超支化试剂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3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80份丙烯酰胺、25份丙烯酸、4份改性生物质衍生物、1.5份超支化试剂、0.02份过硫酸钠、0.3份偶氮二异庚腈、0.04份亚硫酸氢钠、10份乳化剂、120份石蜡油、0.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0份纯化水;
所述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钠、纯化水,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钠、纯化水与超支化试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石蜡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偶氮二异庚腈搅拌混合,形成油相;其中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亚硫酸氢钠,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5℃,保温反应6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5℃,继续反应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和超支化试剂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
对比例1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75份丙烯酰胺、20份丙烯酸、1.2份超支化试剂、0.01份过硫酸铵、0.2份偶氮二异丁腈、0.04份亚硫酸氢钠、8份乳化剂、100份煤油、0.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0份纯化水;
所述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与超支化试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煤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形成油相;其中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亚硫酸氢钠,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5℃,保温反应4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5℃,继续反应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所述超支化试剂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
对比例2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75份丙烯酰胺、20份丙烯酸、3份改性生物质衍生物、0.01份过硫酸铵、0.2份偶氮二异丁腈、0.04份亚硫酸氢钠、8份乳化剂、100份煤油、0.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0份纯化水;
所述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煤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形成油相;其中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亚硫酸氢钠,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5℃,保温反应4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5℃,继续反应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
对比例3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75份丙烯酰胺、20份丙烯酸、0.01份过硫酸铵、0.2份偶氮二异丁腈、0.04份亚硫酸氢钠、8份乳化剂、100份煤油、0.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0份纯化水;
所述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过硫酸铵、纯化水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煤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形成油相;其中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亚硫酸氢钠,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5℃,保温反应4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5℃,继续反应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性能检测
准确称取2g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3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与500mL纯化水混合,在2000rpm的转速下搅拌混合10min,分别形成稠化液,使用流变仪测试稠化液在常温条件下的粘度;测试完成后,继续测试稠化液在180℃下剪切1h后的粘度,设置剪切速率为170s-1
配置质量浓度为3%的氯化钠盐水溶液,分别将2g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3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与500mL盐水溶液混合,进行粘度测试,结果见下表:
对表格中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增稠增粘效果好,且抗温抗盐性能佳,可直接用作压裂用稠化剂。
反观对比例1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由于未使用改性生物质衍生物作为原料,因此结构中不含果胶稳定结构以及磺酸基团,导致增粘效果以及抗温抗盐性能均发生明显降低。
对比例2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未添加超支化试剂,因此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支化度较低,虽然具有可观的增粘效果,但是抗温抗盐性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
对比例3中未添加改性生物质衍生物和超支化试剂,因此增粘效果和抗温抗盐性能均表现最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60-80份丙烯酰胺、15-25份丙烯酸、2-4份改性生物质衍生物、1-1.5份超支化试剂、0.01-0.02份引发剂A、0.1-0.3份引发剂B、0.03-0.04份引发剂C、5-10份乳化剂、80-120份溶剂油、0.3-0.4份反相破乳剂、150-250份纯化水;
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为结构中含有可聚合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和磺酸基团的果胶;
所述超支化试剂是分子链末端基团为不饱和烯基官能团的聚酰胺胺;
所述引发剂A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或者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所述引发剂B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者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一种;所述引发剂C为亚硫酸氢钠或者焦亚硫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质衍生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果胶和N,N-二甲基甲酰胺依次加入至充满氮气的反应器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加入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加毕,在搅拌条件下将温度升高至60-65℃,保温1-2h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羟甲基磺酸钠和促进助剂,加完后,继续保温搅拌3-6h,停止加热并将氮气撤去,过滤出固体产物,经洗涤除杂后,于50℃下干燥,所得即为改性生物质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为二乙烯基二氯硅烷或者二烯丙基二氯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助剂为吡啶或者三乙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二烯基氯硅烷类化合物和羟甲基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0.2-0.5:0.25-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试剂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聚酰胺胺和甲苯搅拌混合均匀后,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在搅拌条件下加入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和锡类催化剂,加毕,控制温度为70-75℃,在该温度条件下搅拌4-8h后,在快速搅拌下将物料倒入异丙醇中沉淀,取沉淀物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所得即为超支化试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胺的末端基团为氨基,末端基团数为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类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者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是质量比为1:1的司盘80和吐温80复合物;所述溶剂油为白油、煤油或者石蜡油中的任一种;所述反相转破乳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相的制备
取二分之一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引发剂A、纯化水,与改性生物质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第一水相;将剩余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引发剂A、纯化水与超支化试剂搅拌混合,形成第二水相;
第二步、油相的制备
将乳化剂和溶剂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B搅拌混合,形成油相;
第三步、聚合物前体乳液的制备
将第一水相和油相搅拌混合后,进行乳化,形成乳化液,倒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引发剂C,加毕,将温度升高至50-55℃,保温反应30-60min后,将第二水相加入至反应器中,搅拌乳化,升高温度至60-65℃,继续反应1-2h,形成聚合物前体乳液;
第四步、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
向聚合物前体乳液中加入反相破乳剂,搅拌混合均匀,所得即为丙烯酰胺聚合物。
CN202311525907.5A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17264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5907.5A CN117264141B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5907.5A CN117264141B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4141A true CN117264141A (zh) 2023-12-22
CN117264141B CN117264141B (zh) 2024-02-09

Family

ID=89212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5907.5A Active CN117264141B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414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8237A (zh) * 2012-03-02 2012-08-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含β-环糊精结构的聚合物粘土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
EP2514777A1 (en) * 2011-04-20 2012-10-24 Basf Se Polysaccharide macromonomer based co-polymer
CN105566515A (zh) * 2014-10-15 2016-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导向型复合引发剂剂体系和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53959A (zh) * 2018-07-17 2018-12-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多糖改性超支化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494A (zh) * 2019-05-28 2019-08-09 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CN110669492A (zh) * 2019-10-14 2020-01-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抗剪切超支化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79883A (zh) * 2021-03-17 2021-06-18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抗盐型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14777A1 (en) * 2011-04-20 2012-10-24 Basf Se Polysaccharide macromonomer based co-polymer
CN102618237A (zh) * 2012-03-02 2012-08-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含β-环糊精结构的聚合物粘土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5566515A (zh) * 2014-10-15 2016-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导向型复合引发剂剂体系和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53959A (zh) * 2018-07-17 2018-12-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多糖改性超支化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494A (zh) * 2019-05-28 2019-08-09 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CN110669492A (zh) * 2019-10-14 2020-01-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抗剪切超支化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79883A (zh) * 2021-03-17 2021-06-18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抗盐型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惠晓霞 编著: "《油田化学基础》", vol. 1, 石油工业出版社, pages: 5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4141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3687B (zh) 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5185B (zh) 一种小分子稠油降粘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870A (zh) 一种压裂用可降解水溶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3394C (zh) 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762A (zh) 一种疏水缔合交联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98488B (zh) 一种页岩气压裂液用多糖改性抗盐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2261B (zh) 基于poss基交联剂的油田酸化用杂化胶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00183B (zh) 深层煤层气开发的高效能变粘压裂液及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17264141B (zh) 一种压裂用抗温抗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11320723A (zh) 自乳化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接枝胍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油田中的应用
CN106046258A (zh) 壳聚糖交联改性丙烯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403693B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1310B (zh) 一种滑溜水压裂液用可降解微交联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6962B (zh) 一种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74725B (zh) 抗高温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528B (zh) 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法、应用和其破乳剂
CN115368518A (zh) 一种胶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8911A (zh) 一种耐温耐盐多元聚合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5402B (zh) 一种微支化微交联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2500845A (zh) 一种海水基压裂液用稠化剂、压裂液及稠化剂制备方法
CN115160494B (zh) 一种抗高温支化聚合物流型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基钻井液
CN106317311A (zh) 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68505B (zh) 一种抗温抗盐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5978B (zh) 一种改性酸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47891B (zh) 一种耐温耐盐速溶型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