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8075A -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8075A
CN117258075A CN202311214095.2A CN202311214095A CN117258075A CN 117258075 A CN117258075 A CN 117258075A CN 202311214095 A CN202311214095 A CN 202311214095A CN 117258075 A CN117258075 A CN 117258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limiting
groove
release structure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40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晓琳
王峰
李澳东
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40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58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58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8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4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93Containers having several compartments for products to be mix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96Combination of a vial and a syringe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their con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4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 A61M5/2448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comprising means for injection of two or more media, e.g.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01Means for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包括外筒、推杆、弹性蓄力装置、第一释放结构、第二释放结构及第三释放结构,触发第一释放结构,将推杆脱离第一释放结构,弹性蓄力装置驱动推杆向前移动,当推杆移动至第一限位槽内的位置时,推杆的向前移动受阻停止,触发第二释放结构将卡扣脱离第一限位槽,推杆继续向前移动,当推杆继续移动至第二限位槽内时,推杆的向前移动受阻停止,触发第三释放结构脱离第二限位槽,推杆继续向前移动。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能够使病人按照前后顺序依次触发三个释放结构来完成注射过程,易于病人操作,保证注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不能使用水剂方式储存的药品,通常需要以药粉方式进行储存,在注射前需先将水溶剂注射到药粉试剂瓶中进行混合,之后再将混合均匀的药粉溶解液通过注射器进行注射,这会使得操作比较麻烦。
为了方便注射药粉,现有技术中设计双腔式卡式瓶,在双通过设置活塞将卡式瓶分隔出两个药腔,且各个药腔分别容置药粉及水溶剂,在注射过程中,通过推动活塞向前以实现药粉及水溶剂的混合及注射,但现有技术中的注射需要通过人工来推动或者借助外部驱动结构(如电驱动等)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能够自动进行粉液混合、排气、注射三个步骤,操作简单,且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上从后至前间隔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
推杆,所述推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推杆的后端具有第一限位部;
弹性蓄力装置,所述弹性蓄力装置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连接所述外筒及所述推杆;
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安装于所述推杆的外周,所述第一限位环具有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的外周具有卡扣;
第一释放结构,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后端,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第二释放结构,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上,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释放结构的前方;
第三释放结构,所述第三释放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上,并间隔设于所述第二释放结构的前方;
通过触发所述第一释放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限位部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从而使得所述弹性蓄力装置驱动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外筒旋转向前移动,当所述推杆移动至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位置时,所述推杆的向前旋转移动受阻停止,触发所述第二释放结构能够将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从而使得所述推杆继续向前移动,当所述推杆继续移动至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位置时,所述推杆的向前旋转移动受阻停止,触发所述第三释放结构能够将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二限位槽,从而使得所述推杆继续向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二段式注射装置还包括隐针套及隐针弹簧,所述隐针套滑动插置于所述外筒的前端,且所述隐针弹簧连接所述外筒及所述隐针套,所述隐针套的前端凸出于所述外筒的前端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三释放结构包括顶块,所述顶块安装于所述隐针套的后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块呈从后至前厚度逐渐增大的楔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段式注射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安装于所述推杆外周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后方;所述第二限位环外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翼;
所述外筒的内周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方设有环形槽,当所述推杆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时,各所述限位翼张开卡合于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设有发声楞。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推杆的外周壁具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包括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间隔围设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所述外螺纹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外周壁上,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具有朝向后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弹性蓄力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弹性蓄力装置与所述第二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环体,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周壁,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伸入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于所述推杆外周的平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相贴合;
所述第一释放结构与所述外筒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推动所述第一环体向后移动克服弹簧弹力,使所述第二限位部脱离所述第一限位部,触发所述第一释放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包括第二环体、卡接部及推块,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所述第二环体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二滑槽上,且所述卡接部配合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推块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当所述卡扣卡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时,通过推动所述第二环体向前移动,能够将所述卡接部脱离所述卡槽,且所述推块将所述卡扣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推出。
当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时,通过推动所述隐针套向后移动,能够将所述顶块插置于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限位的周壁之间,将所述卡扣顶出所述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二段式注射装置还包括卡式瓶及针头组件,所述外筒前端的内周壁上还设有装夹部,所述卡式瓶包括瓶身、第一分隔塞及第二分隔塞,所述瓶身安装于所述装夹部上,所述瓶身具有前后均开口的腔体,所述针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瓶身的前端,所述第一分隔塞及第二分隔塞从后至前依次间隔滑动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分隔塞及所述第二分隔塞之间限定形成第一药腔,所述第二分隔塞与所述针头之间限定形成第二药腔,所述第二药腔的内周壁上靠近后端的外周开设有混合槽。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弹性蓄力装置及三个释放结构,用于仅需要通过顺序触发三个释放结构,即可进行自动混合药剂与水溶剂、注射前的排气及注射三个步骤,实现自动注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二段式注射装置的初始状态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当第一释放结构触发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当卡扣卡接至第一限位槽内的剖视图;
图4是图3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当卡扣卡接至第二限位槽内的剖视图;
图6是图5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二段式注射装置注射时的剖视图;
图8是图7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二段式注射装置注射完毕后限位翼张开后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外筒的整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推杆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释放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二释放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三释放结构及隐针套的整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环的整体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环的整体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卡式瓶及针头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
1、外筒;101、第一限位槽;102、第二限位槽;103、内螺纹;104、第一滑槽;105、第二滑槽;1051、卡槽;106、环形槽;
2、推杆;201、第一限位部;202、第一筒体;2021、外螺纹;203、第二筒体;2031、安装腔;
3、弹性蓄力装置;
4、第一限位环;401、弹性卡爪;4011、卡扣;
5、第二限位环;501、限位翼;
6、第一释放结构;601、第一环体;6011、第二限位部;
7、第二释放结构;701、第二环体;7011、卡接部;7012、推块;
8、第三释放结构;801、顶块;
9、隐针套;
10、隐针弹簧;
11、发声楞;
12、卡式瓶;1201、瓶身;12011、混合槽;1202、第一分隔塞;1203、第二分隔塞;
13、针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描述中,采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设有”、“设置”、“连接”、“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为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优选的说明。
如图1-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包括:外筒1、推杆2、弹性蓄力装置3、第一限位环4、第一释放结构6、第二释放结构7、第三释放结构8。
外筒1内部具有容置腔,容置槽的内周壁上从后至前间隔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01及第二限位槽102;推杆2安装在容置腔内,推杆2的后端具有第一限位部201;弹性蓄力装置3设在容置腔内,弹性蓄力装置3连接外筒1及推杆2,弹性蓄力装置3能够驱动推杆2相对于外筒1转动向前滑动;第一限位环4安装在推杆2的外周,第一限位环4具有弹性卡爪401,弹性卡爪401的外周具有卡扣4011;第一释放结构6安装于外筒1的后端,第一释放结构6具有与第一限位部201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部6011;第二释放结构7安装于外筒1上,并间隔设于第一释放结构6的前方;第三释放结构8安装于外筒1上,并间隔设于第二释放结构7的前方。
一些实施例中,二段式注射装置还集成设置有卡式瓶12及针头组件13,外筒1前端的内周壁上还设有装夹部,卡式瓶12包括瓶身1201、第一分隔塞1202及第二分隔塞1203,瓶身1201安装于装夹部上,瓶身1201具有前后均开口的腔体,针头组件13安装于瓶身1201的前端,第一分隔塞1202及第二分隔塞1203从后至前依次间隔滑动设于腔体内,第一分隔塞1202及第二分隔塞1203之间限定形成第一药腔,第二分隔塞1203与针头之间限定形成第二药腔,第二药腔的内周壁上靠近后端的外周开设有混合槽12011。
通常,第一药腔及第二药腔中的其中一个容置药粉,另一个容置水溶剂。
作为一些可替换方案,卡式瓶12及针头组件13能够作为配件相对于二段式注射装置单独售卖,即二段式注射装置可不包括上述卡式瓶12及针头组件13。
基于上述结构,具体注射过程为:
在注射前,将双腔卡式瓶安装于外筒前端的内部,此时二段式注射装置处于初始位置时,由于第一释放结构6对推杆2的限位作用,使得推杆2相对于外筒1保持卡止,具体参照附图1;
混合阶段,当用户触发第一释放结构6,能够将第一限位部201脱离第二限位部6011,从而解除第一释放结构6对推杆2的限位作用,使得弹性蓄力装置3驱动推杆2相对于外筒1旋转向前移动,进而使得推杆2自动推动双腔卡式瓶的第一分隔塞1202,第一分隔塞1202在瓶身1201内部向前移动,由于第一药腔内置满药粉或水溶剂,所以推动第一分隔塞1202时药粉或水溶剂抵接第二分隔塞1203从而推动第二分隔塞1203向前移动,直到推杆2移动至卡扣4011卡合于第一限位槽101内的位置时,推杆2的向前旋转移动受阻停止,此时第二分隔塞1203移动至混合槽12011处,第一药腔与第二药腔连通,第一药腔与第二药腔内的粉液混合,具体参照图3、4,此时提示用户摇晃二段式注射装置以保证粉液混合更加充分;
排气阶段,混合完成后,用户触发第二释放结构7能够将卡扣4011脱离第一限位槽101,从而使得推杆2继续向前移动,当推杆2继续移动至卡扣4011卡合于第二限位槽102内的位置时,推杆2的向前旋转移动受阻停止,具体参照图5、6,能够将粉液混合后留存于瓶身1201内部的空气从针头组件的前端排出;
注射阶段,排气完成后,将针头组件扎入待待注射部位,再触发第三释放结构8能够将卡扣4011脱离第二限位槽102,从而使得推杆2继续向前移动,第二分隔塞1203将药液推离瓶身,将混合后的药液注射进患者体内,完成注射,具体参照图7、8。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仅需顺序触发三个释放结构,便能够自动进行药剂和水溶剂混合、注射前排气、注射三个步骤,实现自动注射,易于患者自己进行注射操作,且仅需设置弹性蓄力装置即可完成整个注射过程,结构简单。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弹性蓄力装置可优选为卷簧,卷簧驱动推杆转动同时相对于外筒向前移动,弹性蓄力装置释放从开始至结束其释放的弹性力从大到小,在注射过程中其弹性力是相对而言较小的,可以保证注射过程中药液能稳定均匀推送至人体内部。
优选地,如图1、15所示,二段式注射装置还包括隐针套9及隐针弹簧10,隐针套9滑动插置于外筒1的前端,且隐针弹簧10连接外筒1及隐针套9,隐针套9的前端凸出于外筒1的前端设置。
如图6、8所示,第二限位槽102的前端具有开口,第三释放结构8包括顶块801,顶块801安装于隐针套9的后端。设置隐针套9于外筒1的前端,且隐针套9前端凸出于外筒1前端设置,防止注射前针头外露伤人。
具体地,顶块801与隐针套9一体设置,在注射阶段中,先将隐针套9的前端抵住待注射部位,握持外筒向前,从而使得压缩隐针弹簧向后移动,直至位于隐针套9后端的顶块801插置于卡扣4011与第二限位槽102的底壁之间,顶块801将卡扣4011顶出第二限位槽102,解除第二限位槽102对推杆2的限位作用,推杆2自动向前移动,将混合后的药液注射进患者体内。
更优选地,顶块801呈从后至前厚度逐渐增大的楔形。将顶块801设置成楔形,方便顶块801插入到卡扣4011与第二限位槽102的底壁之间。
更优选地,如图17所示,二段式注射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环5,第二限位环5安装于推杆2外周并位于第一限位环4的后方;第二限位环5外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翼501;相对应地,如图10所示,外筒1的内周壁上且位于第二限位槽102的前方设有环形槽106,当推杆2向前移动至第二限位环5位于环形槽106内时,各限位翼501张开卡合于环形槽106内。注射完成后,第二限位环卡止于环形槽内,从而使得隐针套9不能往后退,即避免注射完成后针头组件13外露,以防注射完后的针头对人造成伤害。
具体地,在注射完成后并将针头组件从注射部位拔出后,隐针套9会向前发生回弹,但第二限位环5卡止于环形槽106内,能够阻止隐针套9后退,即避免注射完成后针头组件13外露,以防注射完后的针头对人造成伤害。
优选地,第一限位槽101及第二限位槽102之间设有发声楞11。在第一限位槽101与第二限位槽102之间设置发声楞11,卡扣4011及限位翼501接触发声楞11发出声音与震动,用于提醒病人此时为排气步骤,需要将二段式注射装置的前端朝上放置,将瓶身1201内的空气排出。
优选地,外筒1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103,推杆2的外周壁具有与内螺纹103啮合的外螺纹2021。弹性蓄力装置3驱动推杆2相对于外筒1向前转动,增加了推杆2向前推进的平稳性,且在注射阶段将药液推送至人体内部时,药液输送速度均匀缓慢,保证注射安全性。
更优选地,如图12所示,推杆2包括第一筒体202及第二筒体203,第一筒体202间隔围设于第二筒体203的外周,外螺纹2021设于第一筒体202外周壁上,第二筒体203的内部具有朝向后端开口的安装腔2031,弹性蓄力装置3安装于安装腔2031中,弹性蓄力装置3与第二筒体203连接。第一筒体202间隔围设于第二筒体203的外周,第一筒体202与第二筒体20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给卡式瓶12留有容纳空间,弹性蓄力装置3安装于安装腔2031中,弹性蓄力装置3连接安装腔2031与外筒1以驱动推杆2转动,第二筒体203的前端面抵接第一分隔塞1202。
优选地,如图2、11所示,外筒1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一滑槽104,第一释放结构6包括第一环体601,第二限位部6011设于第一环体601的内周壁,且第二限位部6011穿过第一滑槽104伸入外筒1内;第一限位部201为设于推杆2外周的平面,第一限位部201与第二限位相贴合;第一释放结构6与外筒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推动第一环体601向后移动克服弹簧弹力,使第二限位部6011脱离第一限位部201,触发第一释放结构6。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限位部201及第二限位部6011为形状上相互配合卡接的多边形,第一限位部201与第二限位部6011相贴合时,第一释放结构6阻止弹性蓄力装置3驱动推杆2向前转动;在第一释放结构6与外筒1前端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具有预紧力,预紧力将第一释放结构6向前推动保持第一限位部201与第二限位部6011贴合稳固,以防贴合松动而误触发第一释放结构6。
作为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将第一释放结构6的第二限位部6011设置为弹性卡扣形式,相应地,推杆2的第一限位部201可设置为与弹性卡扣配合卡接的卡槽,向后推动第一释放结构6卡合于卡槽内的弹性卡扣从卡槽中脱出以释放推杆2。
具体地,在初始位置时,第一释放结构6的第二限位部6011与推杆2的第一限位部201平面相互贴合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推杆2转动,此时将第一释放结构6沿第一滑槽104向后滑动,第一限位部201与第二限位部6011相互脱离,限位作用失效,弹性蓄力装置3驱动推杆2相对于外筒1向前转动,直至卡扣4011卡接至第一限位槽,此时进行粉液混合。
优选地,如图11、14所示,外筒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05,第二滑槽105的底面开设有卡槽1051,第二释放结构7包括第二环体701、卡接部7011及推块7012,第一限位槽101与第二滑槽105连通,第二环体701滑动套接于第二滑槽105上,且卡接部7011配合卡接于卡槽1051内,推块7012伸入第一限位槽101内。卡接部7011具有一定的弹性,设置卡槽1051与卡接部7011之间相互卡合,以防误触第二释放结构7。
具体地,在排气操作中,此时卡扣4011卡接至第一限位槽101内,通过推动第二环体701向前滑动,卡接部7011被推出卡槽1051,卡接部7011与卡槽1051之间限位作用失效,推块7012向前滑动将卡扣4011从第一限位槽101内推出,卡扣4011此时不受第一限位槽101的限位作用,推杆2继续向前转动,直至卡扣4011卡接至第二限位槽102内。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该二段式注射装置设置三个释放结构,分别对应进行混合药剂与水溶剂、注射前排气及注射三个步骤,在二段式注射装置的内置有弹性蓄力装置,从后至前顺序触发三个释放结构,弹性蓄力装置驱动二段式注射装置自动执行上述步骤以实现自动注射,保证患者独立注射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上从后至前间隔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
推杆,所述推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推杆的后端具有第一限位部;
弹性蓄力装置,所述弹性蓄力装置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连接所述外筒及所述推杆;
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安装于所述推杆的外周,所述第一限位环具有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的外周具有卡扣;
第一释放结构,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后端,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第二释放结构,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上,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释放结构的前方;
第三释放结构,所述第三释放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上,并间隔设于所述第二释放结构的前方;
通过触发所述第一释放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限位部脱离所述第二限位部,从而使得所述弹性蓄力装置驱动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外筒旋转向前移动,当所述推杆移动至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位置时,所述推杆的向前旋转移动受阻停止,触发所述第二释放结构能够将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从而使得所述推杆继续向前移动,当所述推杆继续移动至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时,所述推杆的向前旋转移动受阻停止,触发所述第三释放结构能够将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二限位槽,从而使得所述推杆继续向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隐针套及隐针弹簧,所述隐针套滑动插置于所述外筒的前端,且所述隐针弹簧连接所述外筒及所述隐针套,所述隐针套的前端凸出于所述外筒的前端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三释放结构包括顶块,所述顶块安装于所述隐针套的后端;
当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时,通过推动所述隐针套向后移动,能够将所述顶块插置于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限位的周壁之间,将所述卡扣脱离所述第二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呈从后至前厚度逐渐增大的楔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安装于所述推杆外周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后方;所述第二限位环外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翼;
所述外筒的内周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方设有环形槽,当所述推杆向前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时,各所述限位翼张开卡合于所述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设有发声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推杆的外周壁具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间隔围设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所述外螺纹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外周壁上,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具有朝向后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弹性蓄力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弹性蓄力装置与所述第二筒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环体,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周壁,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伸入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于所述推杆外周的平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相贴合;
所述第一释放结构与所述外筒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推动所述第一环体向后移动能够触发所述第一释放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包括第二环体、卡接部及推块,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所述第二环体滑动套接于所述二滑槽上,且所述卡接部配合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推块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当所述卡扣卡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时,通过推动所述第二环体向前移动,能够将所述卡接部脱离所述卡槽,且所述推块将所述卡扣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推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段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式瓶及针头组件,所述外筒前端的内周壁上还设有装夹部,所述卡式瓶包括瓶身、第一分隔塞及第二分隔塞,所述瓶身安装于所述装夹部上,所述瓶身具有前后均开口的腔体,所述针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瓶身的前端,所述第一分隔塞及第二分隔塞从后至前依次间隔滑动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分隔塞及所述第二分隔塞之间限定形成第一药腔,所述第二分隔塞与所述针头之间限定形成第二药腔,所述第二药腔的内周壁上靠近后端的外周开设有混合槽。
CN202311214095.2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Pending CN117258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4095.2A CN117258075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4095.2A CN117258075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8075A true CN117258075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00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4095.2A Pending CN117258075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580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24341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инъектор с отдельным введением иглы
US5954689A (en) Jet injector
KR101131099B1 (ko) 주사 장치
JP2024042084A (ja) 自動薬物送達装置
JP4755547B2 (ja) 湿/乾自動注射装置
AU2004286735B2 (en) Autoinjection device
JP4049994B2 (ja) 注射装置に関する改良
CN109966594B (zh) 药物输送装置
CN1901957B (zh) 用于注射器的装置
EP2067496B1 (en) Medical injector
JP2020032253A (ja) 3つのチャンバを有する自動注射器
EP2355873B1 (en)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US20120016296A1 (en) Autoinjector with mixing means
CN111714725B (zh) 一种多次定量注射的注射笔
NZ202021A (en) Magazine for pellet implanting device
MX2010014017A (es) Auto-inyector que se puede utilizar nuevamente.
JPH067443A (ja) 自動注射器
JP2006515998A (ja) 針なし注射装置
JPH10510740A (ja) 無針注射器カートリッジのための充填装置
JP2013508054A (ja) 自動注射器
JP2013543771A (ja) 薬剤送達装置
US20060224117A1 (en) System for administering an injectable product
KR20170021017A (ko) 이중 주사기
CN117258075A (zh) 一种用于配给流体的装置
JP4367653B2 (ja) 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用ホルダー及び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