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2805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2805A
CN117242805A CN202180097657.2A CN202180097657A CN117242805A CN 117242805 A CN117242805 A CN 117242805A CN 202180097657 A CN202180097657 A CN 202180097657A CN 117242805 A CN117242805 A CN 117242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twork node
data
information
acc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76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淑坤
林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42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2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零功耗终端需要获得能量后才可以驱动自身进行工作,一般,零功耗终端通过采集无线电波的能量来获得能量。在零功耗终端获得能量之前,零功耗终端不能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也不能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
零功耗终端具有供能受限、传输数据量小、处理能力有限等特点,而目前的数据传输方式需要终端进行复杂的准备过程才能够进行数据传输,不适用于零功耗终端。如何优化零功耗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所述数据由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应用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所述数据由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终端向网络侧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控制面进行数据的传输,或者,可以通过用户面进行数据的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式不需要终端进行复杂的准备过程(例如RRC连接的建立、承载的建立、安全激活等过程),即可实现数据传输,这种 数据传输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适用于零功耗终端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通信的原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量采集的原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向散射通信的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阻负载调制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向不归零编码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曼彻斯特编码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极性归零编码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动双相编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米勒编码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终端110和网络设备120。网络设备120可以通过空口与终端110通信。终端110和网络设备120之间支持多业务传输。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仅以通信系统100进行示例性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eMTC)系统、5G通信系统(也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等。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网络设备120可以是与终端110通信的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110(例如UE)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120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 RAN)设备,或者是NR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120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终端110可以是任意终端,其包括但不限于与网络设备120或其它终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终端。
例如,所述终端11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IoT设备、卫星手持终端、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等。
终端110可以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核心网设备130,该核心网设备130可以是5G核心网(5G Core,5GC)设备,例如,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又例如,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又例如,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又例如,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可选地,核心网络设备130也可以是LTE网络的分组核心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设备,例如,会话管理功能+核心网络的数据网关(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Core Packet Gateway,SMF+PGW-C)设备。应理解,SMF+PGW-C可以同时实现SMF和PGW-C所能实现的功能。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上述核心网设备也有可能叫其它名字,或者通过对核心网的功能进行划分形成新的网络实体,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通信系统100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之间还可以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G)接口建立连接实现通信。
例如,终端通过NR接口与接入网设备建立空口连接,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信令;终端可以通过NG接口1(简称N1)与A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接入网设备例如下一代无线接入基站(gNB),可以通过NG接口3(简称N3)与UPF建立用户面数据连接;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2(简称N2)与A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UPF可以通过NG接口4(简称N4)与S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UPF可以通过NG接口6(简称N6)与数据网络交互用户面数据;AMF可以通过NG接口11(简称N11)与S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SMF可以通过NG接口7(简称N7)与PC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基站、一个核心网设备和两个终端,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设备并且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以示例的形式示意本申请所适用的系统,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系统。此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预定义”或“预定义规则”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以下相关技术作为可选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结合,其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零功耗通信技术原理
零功耗(Zero Power)通信采用能量采集和反向散射通信技术。零功耗通信系统由网络设备和零功耗终端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网络设备用于向零功耗终端发送供能信号(也即无线电波)、下行通信信号以及接收零功耗终端的反向散射信号。作为示例,零功耗终端包括能量采集模块,反向散射通信模块以及低功耗计算模块。此外,零功耗终端还可具备存储器和/或传感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些基本信息(如物品标识等),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传感数据。
以下对零功耗通信的关键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1)能量采集(Power Harvesting)
图3是能量采集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能量采集模块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空间电磁波能量的采集,进而获得驱动零功耗终端工作所需的能量,实现对负载电路的驱动(如对低功耗计算模块、传感器等的驱动)。因此,零功耗终端无需传统电池,实现了免电池通信。
作为示例,能量采集模块是指射频能量采集模块,射频能量采集模块可以采集空间中的无线电波携带的能量,实现对空间电磁波能量的采集。
(2)反向散射通信(Back Scattering)
图4是反向散射通信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零功耗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即图4中的载波),对该无线信号进行调制,即在无线信号上加载需要发送的信息,并将调制后的信号从天线辐射出去,这一信息传输过程称之为反向散射通信。
反向散射通信和负载调制功能密不可分,负载调制是零功耗终端经常使用的加载信息的方法。负载调制通过对零功耗终端的振荡回路的电路参数按照数据流的节拍进行调节和控制,使零功耗终端的阻抗的大小和/或相位随之改变,从而完成调制的过程。负载调制技术主要包括电阻负载调制和电容负载调制两种方式。
如图5所示,在电阻负载调制中,负载并联一个电阻,称为负载调制电阻,该电阻基于二进制数据流的控制接通或断开,电阻的通断会导致电路电压的变化,因此实现幅度键控调制(ASK),即通过调整零功耗终端的反向散射信号的幅度大小实现信号的调制。类似地,在电容负载调制中,负载并联一个电容,称为负载调制电容,该电容取代了图5中负载调制电阻,通过电容的通断可以实现电路谐振频率的变化,因此实现频率键控调制(FSK),即通过调整零功耗终端的反向散射信号的工作频率实现信号的调制。
可见,零功耗终端借助于负载调制的方式,对来波信号进行信息调制,从而实现反向散射通信过程。因此,零功耗终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一方面,零功耗终端不主动发射信号,因此不需要复杂的射频链路,如功率放大器、射频滤波器等。另一方面,零功耗终端不需要主动产生高频信号,因此不需要高频晶振。再一方面,零功耗终端借助反向散射通信,其传输过程不需要消耗零功耗终端自身的能量。
零功耗通信的编码方式
零功耗终端传输的数据,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on Return Zero,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Unipolar RZ)编码、差动双相(DBP)编码、米勒(Miller)编码以及差动编码。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也可以理解为,用不同的脉冲信号表示0和1。以下对几种编号方式进行说明。
(1)反向不归零编码
反向不归零编码用高电平表示二进制的“1”,低电平表示二进制的“0”,如图6所示。
(2)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也被称为分相编码(Split-Phase Coding)。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某位的值是由该位长度内半个位周期时电平的变化(上升/下降)来表示的,在半个位周期时的负跳变表示二进制的“1”,半个位周期时的正跳变表示二进制的“0″,如图7所示。
曼彻斯特编码在采用载波的负载调制或者反向散射调制时,通常用于从零功耗终端到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因为这有利于发现数据传输的错误。这是因为在位长度内,“没有变化”的状态是不允许的。当多个零功耗终端同时发送的数据位有不同值时,接收的上升边和下降边互相抵消,导致在整个位长度内是不间断的载波信号,由于该状态不允许,所以网络设备利用该错误就可以判定碰撞发生的具体位置。
(3)单极性归零编码
单极性归零编码在第一个半个位周期中的高电平表示二进制的“1”,而持续整个位周期内的低电平信号表示二进制的“0”,如图8所示。单极性归零编码可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
(4)差动双相编码
差动双相编码在半个位周期中的任意的边沿表示二进制的“0”,而没有边沿就是二进制的“1”,如图9所示。此外,在每个位周期开始时,电平都要反相。因此,对接收端来说,位节拍比较容易重建。
(5)米勒(Miller)编码
米勒编码在半个位周期内的任意边沿表示二进制的“1”,而经过下一个位周期中不变的电平表示 二进制的“0”。位周期开始时产生电平交变,如图10所示。因此,对接收器来说,位节拍比较容易重建。
(6)差动编码
在差动编码中,每个要传输的二进制“1”都会引起信号电平的变化,而对于二进制“0”,信号电平保持不变。
零功耗终端的分类
基于零功耗终端的能量来源以及使用方式可以将零功耗终端分为如下类型:
(1)无源零功耗终端
零功耗终端不需要内装电池,零功耗终端接近网络设备时,零功耗终端处于网络设备天线辐射形成的近场范围内,因此,零功耗终端的天线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驱动零功耗终端的低功耗计算模块(也即低功耗芯片电路)工作,实现对前向链路信号的解调,以及后向链路的信号调制等工作。对于反向散射链路,零功耗终端使用反向散射实现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
可以看出,无源零功耗终端无论是前向链路还是反向链路都不需要内置电池来驱动,是一种真正意义的零功耗终端。
由于无源零功耗终端不需要电池,因而无源零功耗终端的射频电路以及基带电路都非常简单,例如不需要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晶振、ADC等,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2)半无源零功耗终端
半无源零功耗终端自身也不安装常规电池,但可使用能量采集模块采集无线电波能量,同时将采集的能量存储于一个储能单元(如电容)中。储能单元获得能量后,可以驱动零功耗终端的低功耗计算模块(也即低功耗芯片电路)工作,实现对前向链路信号的解调,以及后向链路的信号调制等工作。对于反向散射链路,零功耗终端使用反向散射实现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
可以看出,半无源零功耗终端无论是前向链路还是反向链路都不需要内置电池来驱动,虽然工作中使用了电容储存的能量,但能量来源于能量采集模块采集的无线电波的能量,因此也是一种真正意义的零功耗终端。
半无源零功耗终端继承了无源零功耗终端的诸多优点,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3)有源零功耗终端
有些场景下使用的零功耗终端也可以为有源零功耗终端,该类终端可以内置电池。电池用于驱动零功耗终端的低功耗计算模块(也即低功耗芯片电路)工作,实现对前向链路信号的解调,以及后向链路的信号调制等工作。但对于反向散射链路,零功耗终端使用反向散射实现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因此,这类终端的零功耗主要体现于反向链路的信号传输不需要终端自身功率,而是使用反向散射的方式。
有源零功耗终端,内置电池向射频芯片供电,以增加通信距离,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因此在一些对通信距离,通信时延等方面要求相对较高的场景得以应用。
蜂窝无源物联网
随着行业应用增加,连接物的种类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对通信终端的价格和功耗也将有更高要求。免电池、低成本的无源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成为蜂窝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充实了网络链接终端类型和数量,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其中,无源物联网设备可以基于零功耗通信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以适用于蜂窝物联网。
零功耗终端需要采集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电波的能量,在获得能量后才可以驱动自身进行工作。因此,在获得能量之前,零功耗终端是处于“关机”状态的,即此时不能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也不能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
由于零功耗终端具有供能受限、传输数据量小、处理能力有限等特点,所以通信系统要求简单且适用。而目前的通信系统(如LTE系统和NR系统)过于复杂,不能满足零功耗终端通信的要求。
此外,由于零功耗终端具有供能受限、传输数据量小、处理能力有限等特点,因而零功耗终端不能够像传统终端一样在数据传输之前进行复杂的准备过程,例如RRC连接建立、承载建立、安全激活然等过程。如何简单有效、快速便捷的进行零功耗终端的数据传输,是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为此,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也可以应用于6G,或者未来通信系统。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上相关 技术作为可选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结合,其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通信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零功耗终端、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数据中心节点以及业务控制节点;其中,
所述零功耗终端,能够与所述接入网节点进行通信;
所述接入网节点,能够与所述零功耗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节点中的至少之一进行通信;
所述核心网节点,能够与所述接入网节点、所述数据中心节点和所述业务控制节点中的至少之一进行通信;
所述数据中心节点,能够与所述核心网节点和所述业务控制节点中的至少之一进行通信;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能够与所述核心网节点和所述数据中心节点中的至少之一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零功耗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全部的功能节点,也可以包括上述部分的功能节点。不局限于此,零功耗通信系统除了包括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节点以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功能节点。
以下对零功耗通信系统中的各个功能节点进行描述。
1)零功耗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零功耗终端包括:能量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能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无线电波的能量,将能量提供给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进行所述零功耗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能量采集模块为RF能量采集模块。零功耗终端可以通过使用RF能量采集模块采集无线电波的能量,通过采集的能量驱动零功耗终端进行工作。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使用反向散射通信的方式,进行所述零功耗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的信号传输。这里,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反向散射通信模块,零功耗终端可以使用反向散射通信模块按照反向散射通信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零功耗终端还包括:低功耗计算模块。这里,作为示例,低功耗计算模块可以包括低功耗解调模块和/或低功耗调制模块。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零功耗终端还包括:传感器,用于获取传感数据。这里,作为示例,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零功耗终端可以是RFID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零功耗终端的理解可以参照前述有关“零功耗终端”的描述。
2)接入网节点
接入网节点也即是无线接入网节点(RAN node)。作为示例,接入网节点可以是基站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可以但不局限于是5G接入网节点或者6G接入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用于:向所述零功耗终端发送无线电波,所述无线电波用于为所述零功耗终端供能;和/或,为所述零功耗终端提供通信链路,所述通信链路用于所述零功耗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的信号传输。
3)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但不局限于是5G核心网节点或者6G核心网节点。
以5G核心网节点为例,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网元:AMF、UDP。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接收零功耗终端的数据;处理零功耗终端的数据;控制零功耗终端的业务;管理零功耗终端的业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用于提供网关等功能。
4)数据中心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中心节点可以是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中心节点,用于存储以下至少之一:零功耗终端的签约数据、零功耗终端的通信相关配置。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通信相关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承载配置、零功耗终端标识、安全配置、业务标识。
5)业务控制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可以是蜂窝物联网业务(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service,CIoT service)控制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配置零功耗终端的业务相关配置;管理零功耗终端的零功耗终端标识;管理零功耗终端的业务。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管理零功耗终端的业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启零功耗终端的业务;关闭零功耗终端的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零功耗终端与接入网节点之间的接口为第一接口。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可以称为Uu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节点与核心网节点之间的接口为第二接口。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可以称为NG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零功耗通信系统中的以上功能节点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零功耗通信系统中的零功耗终端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图11所示的零功耗通信系统,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可以是零功耗终端。但不局限于此,其他类型的终端也同样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核心网节点”实质是指核心网,其并不局限于一个核心网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节点。此外,核心网可以是5G核心网或者6G核心网,或者其他类型的核心网,本申请对核心网(以及核心网节点)的类型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接入网节点”可以是5G基站或者6G基站,或者其他类型的接入网节点,本申请对接入网节点的类型不做限制。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2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向网络侧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经过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上报数据。具体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接入网节点将数据转发给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经过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向业务控制节点上报数据。具体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接入网节点将数据转发给核心网节点(也即所述数据由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核心网节点),核心网节点将数据转发给业务控制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上报的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方案一: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是指: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空口信令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应用协议(Application Protocol,AP)信令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当然,所述空口信令的名称也可以是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名称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可以是NGAP信令,当然,所述AP信令的名称也可以是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所述AP信令的名称不做限定。
以下对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
过程A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空口信令,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所述空口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这里,所述空口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方式一:所述空口信令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方式二:所述空口信令携带上层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这里,作为示例,上层PDU可以是NAS PDU。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这里,终端标识是指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的标识。终端组标识是指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标识。业务组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所属的业务组的标识。
上述方案中,基于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所述空口信令称为“数据上传请求(Data upload request)信令”。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之后,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之前,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命令,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上述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一命令中携带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所述第一命令称为“信息索要命令(Retrieve information command)”。
过程B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这里,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方式一: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空口信令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方式二: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空口信令中的上层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这里,作为示例,上层PDU可以是NAS PDU。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之前,需要先建立AP连接。其中,所述AP信令对应的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这里,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针对终端标识(per终端标识)建立AP连接,或者针对业务标识(per业务标识)建立AP连接,或者针对终端组(per终端组)建立AP连接,或者针对业务组(per业务组)建立AP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不同的终端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不同的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不同的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多个终端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多个业务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多个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多个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方式a: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区域范围信息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方式b:基于接入网节点的配置信息和/或者能力信息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AP信令对应的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接入网节点触发建立。其中,所述AP连接的触发建立包括以下过程: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AP标识,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
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与所述第一AP标识对应的第二AP标识,将所述第二AP标识或者将所述第二AP标识和所述第一AP标识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 于所述接入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时,还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AP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条消息发送;或者,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AP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两条消息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后,基于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AP连接关联的第一AP标识和/或第二AP标识;其中,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二AP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接入网节点基于所述第一AP标识和/或所述第二AP标识确定对应的AP连接,通过所述AP连接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这里,终端标识是指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的标识。终端组标识是指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标识。业务组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所属的业务组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还携带第一AP标识和/或第二AP标识,其中,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二AP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
过程C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AP信令被所述核心网节点收到后,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或者,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所述AP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过程A1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过程:
过程D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第二命令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所述第二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这里,终端标识是指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的标识。终端组标识是指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标识。业务组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所属的业务组的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命令携带区域范围信息,所述区域范围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发送第一命令的范围,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这里,所述区域范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标识列表、小区标识列表、跟踪区(Tracking Area,TA)列表、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业务区域标识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前,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或者,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后,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
这里,所述数据中心节点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签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终端所属的业务标识;终端所属的终端组标识;终端所属的业务组标识;终端上报数据对应的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终端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终端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终端工作的频点信息;终端的电池容量能力信息;终端的射频能力信息;终端上报数据的方式;终端的AS层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二命令中携带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所述第二命令称为“信息索要命令(Retrieve information command)”。
方案二: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是指: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数据无线承载(Data Resource Block,DRB)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ingProtocol,GTP)隧道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的DRB的数量为1个,该DRB不需要终端建立即存在,是一个默认的DRB。
以下对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
过程A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通过DRB向接入网节点发送TB,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通过DRB发送的TB,所述TB包括空口信令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这里,终端将空口信令和待上报的数据复用在同一TB上,通过DRB发送。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当然,所述空口信令的名称也可以是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名称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这里,终端标识是指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的标识。终端组标识是指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标识。业务组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所属的业务组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和数据之后,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通过DRB发送的T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命令,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上述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一命令中携带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所述第一命令称为“信息索要命令(Retrieve information command)”。
过程B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通过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所述GTP包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之前,需要先建立GTP隧道。其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这里,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针对终端标识(per终端标识)建立GTP隧道,或者针对业务标识(per业务标识)建立GTP隧道,或者针对终端组(per终端组)建立GTP隧道,或者针对业务组(per业务组)建立GTP隧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不同的终端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不同的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不同的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多个终端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多个业务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多个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多个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方式a: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区域范围信息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方式b:基于接入网节点的配置信息和/或者能力信息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接入网节点触发建立。其中,所述GTP隧道的触发建立包括以下过程: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GTP TEID,所述第一GTP TEID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GTP TEID;
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与所述第一GTP TEID对应的第二GTP TEID,将所述第二GTP TEID或者将所述第二GTP TEID和所述第一GTP TEID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时,还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GTP TEID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条消息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到终端发送的TB后,基于所述TB中的空口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GTP隧道关联的第一GTP TEID;其中,所述第一GTP TEID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GTP TEID;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接入网节点基于所述第一GTP TEID确定对应的GTP隧道,通过所述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包的包头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这里,终端标识是指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的标识。终端组标识是指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标识。业务组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所属的业务组的标识。
过程C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在所述GTP隧道上的GTP包被所述核心网节点收到后,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或者,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所述GTP包的包头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过程A2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过程:
过程D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第二命令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所述第二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这里,终端标识是指终端的标识。业务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的标识。终端组标识是指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标识。业务组标识是指终端加入的业务所属的业务组的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命令携带区域范围信息,所述区域范围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发送第一命令的范围,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这里,所述区域范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标识列表、小区标识列表、跟踪区(Tracking Area,TA)列表、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业务区域标识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前,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或者,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后,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
这里,所述数据中心节点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签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终端所属的业务标识;终端所属的终端组标识;终端所属的业务组标识;终端上报数据对应的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终端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终端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终端工作的频点信息;终端的电池 容量能力信息;终端的射频能力信息;终端上报数据的方式;终端的AS层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二命令中携带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所述第二命令称为“信息索要命令(Retrieve information command)”。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应用实例中的部分步骤可以省略或者也可以增加其他步骤,其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应用实例中,终端、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数据中心节点以及业务控制节点位于零功耗通信系统,零功耗通信系统可以参照前述图11的相关描述。其中,终端可以是零功耗UE(ZP-UE)(简称为UE),其中,ZP-UE进一步可以是UE标签(简称为标签),接入网节点可以是零功耗RAN节点(ZP-RAN node),核心网节点可以是零功耗核心网(ZP-CN),数据中心节点可以是UDM,业务控制节点可以是IoT业务(IoT service)服务器。
应用实例一
本应用实例中,基于控制面传输数据,其中,数据在空口通过空口信令承载,数据在接入网通过AP信令承载。作为示例,空口信令为RRC信令,AP信令为NGAP信令。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13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业务控制节点向数据中心节点发送添加/删除终端命令。
这里,业务控制节点可以通过添加终端命令向数据中心节点写入关于生效的终端的信息,这里,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终端的终端标识;
终端所属的业务标识;
终端所属的终端组标识;
终端所属的业务组标识;
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业务控制节点的IP地址;
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终端工作的频点信息;
终端的电池容量能力信息,例如一次蓄电可工作时长;
终端的射频能力信息,例如发射功率等;
终端上报数据的方式,例如控制面方式还是用户面方式上报数据;
终端的AS层配置信息,例如承载配置等。作为示例,承载配置可以是:只有一个DRB,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的值为非0值。如果LCID的值为0,则为RRC信令。
这里,业务控制节点还可以通过删除终端命令请求数据中心节点删除终端的信息。
步骤1302:数据中心节点向业务控制节点发送添加/删除终端响应。
步骤1303:核心网节点从数据中心节点获取终端签约信息。
步骤1304: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交互信息。
这里,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交互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节点的能力、节点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04可以在任何时刻完成,不限于在流程图中某个特定步骤之前或者之后。
步骤1305: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标识、一个或多个业务标识、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标识、一个或多个业务组标识。这里,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节点请求哪些终端上报数据。
进一步,可选地,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一个区域范围的信息,该区域范围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接入网节点标识列表、小区标识列表、TA列表、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业务区域标识列表。这里,接入网节点标识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节点标识。小区标识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标识。TA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TA。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节点名称。业务区域标识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区域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入网节点都有一个名称,接入网节点会通知核心网节点其接入网节点名称,例如步骤1304中完成该信息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入网节点都有一个业务区域标识,接入网节点会通知核心网节点节点关于该接入网节点对应的业务区域标识,例如在步骤1304中完成该信息的交互。
上述方案中,所述区域范围用于控制核心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的范围,该区域范围的好处是降低或者有效控制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的范围,避免空口资源浪费以及对其他终端的影响。
进一步,可选地,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也即过滤信息),这里,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用于指示终端需要上报哪一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03和步骤1305没有先后顺序。步骤1303是核心网节点从数据中心节点获取终端签约信息。步骤1305是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在一个可选方式中,每次数据中心节点获取到更新的终端签约信息时,数据中心节点会向核心网节点同步该更新的终端签约信息。然后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这种情况下,步骤1303在前,步骤1305在后。
在另一个可选方式中,每次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时,核心网节点向数据中心节点获取终端签约信息。这里,核心网节点可以根据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信息(例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范围,并根据该终端范围向数据中心节点请求获取该终端范围内的各个终端的终端签约数据。这种情况下,步骤1305在前,步骤1303在后。
步骤1306: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AP连接。
这里,核心网节点节点通过步骤13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信息(如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向接入网节点发起AP连接的建立。建立的AP连接可以是per终端标识的,或者可以是per业务标识的,或者可以是per终端组标识的,或者可以是per业务组标识的。
步骤1307:核心网节点与接入网节点之间建立AP连接。
这里,核心网节点分配核心网侧的AP标识,称为CN AP ID,核心网节点将该CN AP ID发送给接入网节点。这里,CN AP ID和步骤13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携带的信息(例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关联。
步骤1308:核心网节点选择接入网节点。
这里,核心网节点选择的接入网节点可以称为目标接入网节点,目标接入网节点是指需要发送终端上报数据命令的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选择目标接入网节点:
方式一:如果步骤13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给出了区域范围的信息,则核心网节点按照区域范围的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接入网节点。
方式二:如果步骤13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没有给出区域范围的信息,则核心网节点根据步骤1304中交互得到的接入网节点的配置或者能力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接入网节点。
步骤1309: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也即过滤信息),这里,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用于指示终端需要上报哪一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来自步骤1305中的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307和步骤1309可以是一条消息,也可以是两条消息。
步骤1310: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响应。
这里,接入网节点会分配RAN侧的AP标识,称为RAN AP ID,该RAN AP ID与核心网节点分配的CN AP ID对应。接入网节点将RAN AP ID发送给核心网节点,进一步,可选地,接入网节点也将和RAN AP ID对应的CN AP ID发送给核心网节点,表示RAN AP ID和CN AP ID的对应关系。
步骤1311:核心网节点向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响应。
这里,核心网节点可以在步骤1309之后,向业务控制节点发送针对步骤1305的响应,即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响应。
步骤1312: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来自核心网节点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后,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 报数据命令。
这里,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可以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或者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其中,小区级信令是指单独发给小区的控制信令。
这里,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和/或,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通过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加扰: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这里,这些信息用于指示哪些终端需要上报数据。
进一步,可选地,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也即过滤信息),这里,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用于指示终端需要上报哪一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来自步骤1309中的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
步骤1313:终端发送空口信令,所述空口信令携带终端上报的数据。
这里,空口信令可以是CCCH信令。终端上报的数据携带在空口信令中,进一步的,终端上报的数据按照容器方式或者上层PDU(如NAS PDU)方式封装在空口信令中。这里,如果终端上报的数据按照上层PDU方式封装在空口信令中,则终端上报的数据通过容器方式封装在上层信令(如NAS信令)中。
这里,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
步骤1314: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空口信令的响应。
这里,接入网节点收到步骤1313中的空口信令之后,向终端发送空口信令的响应,该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终端上报的数据。
步骤1315:接入网节点选择用于传输数据的AP连接。
这里,接入网节点根据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中携带的信息(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确定AP连接对应的CN AP ID和/或RAN AP ID。
步骤1316:接入网节点通过AP连接发送AP信令,所述AP信令携带终端上报的数据。
这里,所述AP信令携带CN AP ID和/或RAN AP ID。
此外,所述AP信令还携带终端上报的数据,具体地,所述AP信令携带承载有数据的容器或者上层PDU(如NAS PDU)。
此外,所述AP信令还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
步骤1317:核心网节点获取终端上报的数据。
步骤1318:核心网节点将终端的数据和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
这里,核心网节点根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AP信令中携带的信息(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确定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业务控制节点的IP地址,根据该IP地址将终端的数据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节点可以将一个终端的数据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或者也可以在搜集到多个终端的数据后,将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节点不局限于通过IP方式发送数据和对应的终端标识给业务控制节点,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发送数据和对应的终端标识给业务控制节点。
应用实例二
本应用实例中,基于用户面传输数据,其中,数据在空口通过DRB承载,数据在接入网通过GTP隧道承载。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14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业务控制节点向数据中心节点发送添加/删除终端命令。
这里,业务控制节点可以通过添加终端命令向数据中心节点写入关于生效的终端的信息,这里,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终端的终端标识;
终端所属的业务标识;
终端所属的终端组标识;
终端所属的业务组标识;
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业务控制节点的IP地址;
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终端工作的频点信息;
终端的电池容量能力信息,例如一次蓄电可工作时长;
终端的射频能力信息,例如发射功率等;
终端上报数据的方式,例如控制面方式还是用户面方式上报数据;
终端的AS层配置信息,例如承载配置等。作为示例,承载配置可以是:只有一个DRB,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的值为非0值。如果LCID的值为0,则为RRC信令。
这里,业务控制节点还可以通过删除终端命令请求数据中心节点删除终端的信息。
步骤1402:数据中心节点向业务控制节点发送添加/删除终端响应。
步骤1403:核心网节点从数据中心节点获取终端签约信息。
步骤1404: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交互信息。
这里,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交互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节点的能力、节点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404可以在任何时刻完成,不限于在流程图中某个特定步骤之前或者之后。
步骤1405: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标识、一个或多个业务标识、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标识、一个或多个业务组标识。这里,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节点请求哪些终端上报数据。
进一步,可选地,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一个区域范围的信息,该区域范围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接入网节点标识列表、小区标识列表、TA列表、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业务区域标识列表。这里,接入网节点标识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节点标识。小区标识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标识。TA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TA。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节点名称。业务区域标识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区域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入网节点都有一个名称,接入网节点会通知核心网节点其接入网节点名称,例如步骤1404中完成该信息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入网节点都有一个业务区域标识,接入网节点会通知核心网节点节点关于该接入网节点对应的业务区域标识,例如在步骤1404中完成该信息的交互。
上述方案中,所述区域范围用于控制核心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的范围,该区域范围的好处是降低或者有效控制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的范围,避免空口资源浪费以及对其他终端的影响。
进一步,可选地,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也即过滤信息),这里,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用于指示终端需要上报哪一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403和步骤1405没有先后顺序。步骤1403是核心网节点从数据中心节点获取终端签约信息。步骤1405是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在一个可选方式中,每次数据中心节点获取到更新的终端签约信息时,数据中心节点会向核心网节点同步该更新的终端签约信息。然后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这种情况下,步骤1403在前,步骤1405在后。
在另一个可选方式中,每次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时,核心网节点向数据中心节点获取终端签约信息。这里,核心网节点可以根据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信息(例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范围,并根据该终端范围向数据中心节点请求获取该终端范围内的各个终端的终端签约数据。这种情况下,步骤1405在前,步骤1403在后。
步骤1406: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GTP隧道。
这里,核心网节点节点通过步骤14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信息(如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向接入网节点发起GTP隧道的建立。建立的GTP隧道可以是per终端标识的,或者可以是per业务标识的,或者可以是per终端组标识的,或者可以是per业 务组标识的。
步骤1407:核心网节点选择接入网节点。
这里,核心网节点选择的接入网节点可以称为目标接入网节点,目标接入网节点是指需要发送终端上报数据命令的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选择目标接入网节点:
方式一:如果步骤14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给出了区域范围的信息,则核心网节点按照区域范围的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接入网节点。
方式二:如果步骤14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没有给出区域范围的信息,则核心网节点根据步骤1404中交互得到的接入网节点的配置或者能力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接入网节点。
步骤1408: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核心网节点分配核心网侧的GTP标识,称为CN GTP TEID,核心网节点通过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将该CN GTP TEID发送给接入网节点。这里,CN GTP TEID和步骤1405中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携带的信息(例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关联。这里,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承载在AP信令中。
这里,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也即过滤信息),这里,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用于指示终端需要上报哪一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来自步骤1405中的业务控制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
步骤1409: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响应。
这里,接入网节点会分配RAN侧的GTP标识,称为RAN GTP TEID,该RAN GTP TEID与核心网节点分配的CN GTP TEID对应。接入网节点将RAN GTP TEID发送给核心网节点,进一步,可选地,接入网节点也将和RAN GTP TEID对应的CN GTP TEID发送给核心网节点,表示RAN GTP TEID和CN GTP TEID的对应关系。
步骤1410:核心网节点向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响应。
这里,核心网节点可以在步骤1409之后,向业务控制节点发送针对步骤1405的响应,即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响应。
步骤1411: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来自核心网节点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后,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
这里,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可以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或者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其中,小区级信令是指单独发给小区的控制信令。
这里,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和/或,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通过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加扰: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这里,这些信息用于指示哪些终端需要上报数据。
进一步,可选地,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还可以携带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也即过滤信息),这里,数据类型和/或过滤规则用于指示终端需要上报哪一类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来自步骤1408中的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的请求终端上报数据命令中携带的内容。
步骤1412:终端将上报的数据和空口信令复用在同一TB中,通过DRB发送给接入网节点。
这里,空口信令可以是CCCH信令。
这里,终端将上报的数据和空口信令在MAC层复用在同一TB中,并通DRB发送给接入网节点。
这里,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
步骤1413:接入网节点向终端发送空口信令的响应。
这里,接入网节点收到步骤1412中的空口信令之后,向终端发送空口信令的响应,该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终端上报的数据。
步骤1414:接入网节点选择用于传输数据的GTP隧道。
这里,接入网节点根据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中携带的信息(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确定GTP隧道对应的CN GTP TEID和/或RAN GTP TEID。
步骤1415:接入网节点通过GTP隧道向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所述GTP包携带终端上报的数据。
这里,所述GTP包的包头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
步骤1416:核心网节点获取终端上报的数据。
步骤1417:核心网节点将终端的数据和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
这里,核心网节点根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GTP包的包头中携带的信息(如业务标识、业务组标识、终端标识、终端组标识)确定收集终端上报数据的业务控制节点的IP地址,根据该IP地址将终端的数据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节点可以将一个终端的数据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或者也可以在搜集到多个终端的数据后,将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发送给业务控制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节点不局限于通过IP方式发送数据和对应的终端标识给业务控制节点,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发送数据和对应的终端标识给业务控制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明确了零功耗终端在充电后传输上行数据到网络侧的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空口信令和AP信令传输数据(即通过控制面传输数据),或者可以通过DRB和GTP隧道传输数据(即通过用户面传输数据)。这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零功耗终端进行连接的建立、承载的建立、以及安全激活等复杂的过程,适用于零功耗终端的通信需求。其中,通过控制面传输数据的方式更为简单易于实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又例如,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又例如,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和现有技术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方法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下行”、“上行”和“侧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其中,“下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为从站点发送至小区的用户设备的第一方向,“上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为从小区的用户设备发送至站点的第二方向,“侧行”用于表示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方向为从用户设备1发送至用户设备2的第三方向。例如,“下行信号”表示该信号的传输方向为第一方向。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具体地,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应用于网络设备(如接入网节点),如图15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发送单元1502,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空口信令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应用协议AP信令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所述空口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或者,所述空口信令携带上层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502,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空口信令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或者,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空口信令中的上层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还携带第一AP标识和/或第二AP标识,其中,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二AP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1503,用于基于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AP连接关联的第一AP标识和/或第二AP标识;其中,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二AP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基于所述第一AP标识和/或所述第二AP标识确定对应的AP连接;
所述发送单元1502,用于通过所述AP连接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被所述核心网节点收到后,
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或者,
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所述AP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之前,所述发送单元1502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对应的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不同的终端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不同的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不同的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多个终端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多个业务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多个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多个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信令对应的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接入网节点触发建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AP连接的触发建立包括以下过程:
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AP标识,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
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与所述第一AP标识对应的第二AP标识,所述发送单元1502将所述第 二AP标识或者将所述第二AP标识和所述第一AP标识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时,还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AP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条消息发送;或者,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AP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两条消息发送。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区域范围信息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接入网节点的配置信息和/或者能力信息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DRB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GTP隧道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终端通过DRB发送的TB,所述TB包括空口信令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502,用于通过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所述GTP包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包的包头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1503,用于基于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GTP隧道关联的第一GTP TEID;其中,所述第一GTP TEID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GTP TEID;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基于所述第一GTP TEID确定对应的GTP隧道;
所述发送单元1502,用于通过所述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承载在所述GTP隧道上的GTP包被所述核心网节点收到后,
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或者,
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所述GTP包的包头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终端通过DRB发送的TB之前,所述发送单元1502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不同的终端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不同的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不同的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多个终端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
多个业务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多个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
多个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接入网节点触发建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GTP隧道的触发建立包括以下过程:
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GTP TEID,所述第一GTP TEID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GTP TEID;
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与所述第一GTP TEID对应的第二GTP TEID,所述发送单元1502将所述第二GTP TEID或者将所述第二GTP TEID和所述第一GTP TEID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时,还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GTP TEID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条消息发送。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区域范围信息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接入网节点的配置信息和/或者能力信息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第二命令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所述第二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区域范围信息,所述区域范围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发送第一命令的范围,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域范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标识列表、小区标识列表、TA列表、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业务区域标识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前,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或者,
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后,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中心节点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节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签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终端所属的业务标识;终端所属的终端组标识;终端所属的业务组标识;终端上报数据对应的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终端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终端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终端工作的频点信息;终端的电池容量能力信息;终端的射频能力信息;终端上报数据的方式;终端的AS层配置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相关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相关描述进行理解。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应用于终端(如零功耗终端),如图16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1601,用于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所述数据由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空口信令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AP信令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601,用于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空口信令,所述空口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或者,所述空口信令携带上层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602,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601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空口信令之前,所述接收单元1602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DRB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GTP隧道传输。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601,用于通过DRB向接入网节点发送TB,所述TB包括空口信令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602,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601通过DRB向接入网节点发送TB之前,所述接收单元1602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相关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相关描述进行理解。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700示意性结构图。该通信设备可以终端设备(如零功耗终端),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如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数据中心节点、业务控制节点)。图17所示的通信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10,处理器17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7所示,通信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20。其中,处理器1710可以从存储器17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7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7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710中。
可选地,如图17所示,通信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730,处理器17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7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7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7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7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17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7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零功耗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17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8所示的芯片1800包括处理器1810,处理器18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8所示,芯片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820。其中,处理器1810可以从存储器18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8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8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8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8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830。其中,处理器18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8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8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840。其中,处理器18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8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零功耗终端,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9所示,该通信系统1900包括终端设备1910和网络设备1920。
其中,该终端设备19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零功耗终端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9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 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零功耗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零功耗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零功耗终端,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6)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空口信令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应用协议AP信令传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所述空口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空口信令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或者,
    所述空口信令携带上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6.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空口信令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或者,
    所述AP信令携带所述空口信令中的上层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信令还携带第一AP标识和/或第二AP标识,其中,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二AP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基于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AP连接关联的第一AP标识和/或第二AP标识;其中,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二AP标识为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所述接入网节点基于所述第一AP标识和/或所述第二AP标识确定对应的AP连接,通过所述AP连接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AP信令。
  12. 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信令被所述核心网节点收到后,
    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或者,
    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所述AP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14. 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空口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17.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
    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18. 根据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信令对应的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不同的终端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
    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
    不同的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
    不同的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AP连接;或者,
    多个终端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
    多个业务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
    多个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或者,
    多个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AP连接。
  21.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信令对应的AP连接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接入网节点触发建立。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连接的触发建立包括以下过程: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AP标识,所述第一AP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AP标识;
    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与所述第一AP标识对应的第二AP标识,将所述第二AP标识或者将所述第二AP标识和所述第一AP标识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时,还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AP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条消息发送;或者,
    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AP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两条消息发送。
  26. 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区域范围信息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接入网节点的配置信息和/或者能力信息确定需要建立AP连接的接入网节点。
  2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数据无线承载DRB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传输。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通过DRB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空口信令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31.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通过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所述GTP包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TP包的包头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通过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基于所述空口信令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GTP隧道关联的第一GTP隧道端点标识TEID;其中,所述第一GTP TEID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GTP TEID;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所述接入网节点基于所述第一GTP TEID确定对应的GTP隧道,通过所述GTP隧道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GTP包。
  34.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承载在所述GTP隧道上的GTP包被所述核心网节点收到后,
    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或者,
    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多个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至业务控制节点。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所述GTP包的包头中携带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36.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通过DRB发送的T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38. 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39. 根据权利要求36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
    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40.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建立。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触发建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
    不同的终端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
    不同的业务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
    不同的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
    不同的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不同的GTP隧道;或者,
    多个终端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
    多个业务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
    多个终端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或者,
    多个业务组标识对应建立同一GTP隧道。
  43. 根据权利要求40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TP隧道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接入网节点触发建立。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TP隧道的触发建立包括以下过程: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GTP TEID,所述第一GTP TEID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GTP TEID;
    所述接入网节点分配与所述第一GTP TEID对应的第二GTP TEID,将所述第二GTP TEID或者将所述第二GTP TEID和所述第一GTP TEID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时,还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47. 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GTP TEID和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条消息发送。
  48. 根据权利要求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业务控制节点发送的区域范围信息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基于接入网节点的配置信息和/或者能力信息确定需要建立GTP隧道的接入网节点。
  4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第二命令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所述第二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51. 根据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52. 根据权利要求49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命令携带区域范围信息,所述区域范围信息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确定发送第一命令的范围,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区域范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标识列表、小区标识列表、TA列表、接入网节点名称列表、业务区域标识列表。
  54. 根据权利要求49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前,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或者,
    第二命令由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之后,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由数据中心节点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节点。
  55. 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中心节点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的签约信息由业务控制节点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节点。
  56. 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签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终端的终端标识;
    终端所属的业务标识;
    终端所属的终端组标识;
    终端所属的业务组标识;
    终端上报数据对应的业务控制节点的地址;
    终端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
    终端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终端工作的频点信息;
    终端的电池容量能力信息;
    终端的射频能力信息;
    终端上报数据的方式;
    终端的AS层配置信息。
  5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所述数据由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空口信令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AP信令传输。
  5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空口信令,所述空口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空口信令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或者,
    所述空口信令携带上层PDU,所述上层PDU承载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61. 根据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62. 根据权利要求59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63. 根据权利要求59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空口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64.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65. 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66. 根据权利要求63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
    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67.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是指:
    所述数据在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节点之间通过DRB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接入网节点和所述核心网节点之间通过GTP隧道传输。
  68.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DRB向接入网节点发送TB,所述TB包括空口信令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6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口信令还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
  70. 根据权利要求68或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空口信令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节点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空口信令和/或确认已经收到所述终端上报的数据。
  71. 根据权利要求68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通过DRB向接入网节点发送TB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用于请求终端上报数据。
  72. 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通过第一信息加扰,和/或,所述第一命令携带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标识、业务标识、终端组标识、业务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需要上报数据的终端。
  73. 根据权利要求71或7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命令还携带第二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上报数据的过滤规则。
  74. 根据权利要求71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命令和充电信号一起发送,所述充电信号用于为所述终端供能;或者,
    所述第一命令和小区级信令一起发送。
  75.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76.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数据,所述数据由所述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核心网节点;其中,
    所述数据通过控制面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通过用户面进行传输。
  77.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8. 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57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9. 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0. 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57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2.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57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3.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4.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57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5. 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6. 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57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7657.2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7242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9673 WO2023004769A1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2805A true CN117242805A (zh) 2023-12-15

Family

ID=8508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7657.2A Pending CN117242805A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2805A (zh)
WO (1) WO20230047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88484B (zh) * 2024-07-11 2024-09-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1749A1 (en) * 2016-02-17 2017-08-24 Nec Corporation Selection of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for the data transmission
US10321503B2 (en) * 2016-12-11 2019-06-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remote unit to a mobile core network via a standalone untrusted non-3GPP access network
WO2019030981A1 (ja) * 2017-08-09 2019-02-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
CN112654067B (zh) * 2019-10-17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4769A1 (zh)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1542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본 경로 및 직접 경로 간 전환 장치 및 방법
CN108476444B (zh) 获取终端无线能力信息的方法、核心网实体、基站和终端
WO2020015727A1 (zh) 路径选择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479337A (zh) 一种链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41988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154687B (zh) 增强型进程事务标识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24017126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178526B2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24280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US11153925B2 (en) Handling of QoS flow description without valid EPS bearer context
CN11151089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0536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EP4380293A1 (en) Zero power consump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3050043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EP4013184B1 (en) Releasing of dedicated radio link configuration in a d2d communication
WO2023044895A1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3050051A1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WO2023044911A1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1492681A (zh) 一种终端上报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37651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342462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56701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8077254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8138113A (zh) 卫星通信方法、基站、卫星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634940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