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9401A -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9401A
CN116349401A CN202180072739.1A CN202180072739A CN116349401A CN 116349401 A CN116349401 A CN 116349401A CN 202180072739 A CN202180072739 A CN 202180072739A CN 116349401 A CN116349401 A CN 116349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erminal
link layer
relay
direct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27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雅莉
卢前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90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8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9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9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elay UE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Relay UE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Relay UE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该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中继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具有临近业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能力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与具有ProSe能力的另外一个终端设备直接通信。具有ProSe能力的终端之间是通过近距离交互的消息的帧结构获得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当两个终端是通过中继终端(relay UE)进行消息中转的情况下,终端只能通过近距离交互的消息的帧结构获得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而无法获得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而无法正确通过Relay UE发现对端终端,也无法通过Relay UE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elay UE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Relay UE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Relay UE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中继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装置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中继终端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中继终端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现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接通信建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的示意性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的协议栈示意性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通信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通信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针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或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其中,非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共享频谱;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其中,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非共享频谱。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NT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 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本申请应用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主要包括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101、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102、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103、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104、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105、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实体106、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实体107、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108、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实体109、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实体110、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实体111。
具体地,在通信系统100中,UE 101通过Uu接口与AN设备102进行接入层连接,以交互接入层消息及无线数据传输,UE 101通过N1接口与AMF实体103进行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连接,以交互NAS消息;AN设备102通过N2接口与AMF实体103连接,以及AN设备102通过N3接口与UPF实体105连接;多个UPF实体105之间通过N9接口连接,UPF实体105通过N6接口与DN 108连接,同时,UPF实体105通过N4接口与SMF实体104连接;SMF实体104通过N7接口与PCF实体106连接,SMF实体104通过N10接口与UDM实体107连接,SMF实体104通过N4接口控制UPF实体105,同时,SMF实体104通过N11接口与AMF实体103连接;多个AMF实体103之间通过N14接口连接,AMF实体103通过N8接口与UDM实体107连接,AMF实体103通过N12接口与AUSF实体110连接,AMF实体103通过N22接口与NSSF实体111连接,同时,AMF实体103通过N15接口与PCF实体106连接;PCF实体106通过N5接口与AF实体109连接;AUSF实体110通过N13接口与UDM实体107连接。
在通信系统100中,UDM实体107是核心网中的签约数据库,存储用户在5G网络中的签约数据。AMF实体103是核心网中的移动性管理功能,SMF实体104是核心网中的会话管理功能,AMF实体103在对UE 101进行移动性管理之外,还负责将从会话管理相关消息在UE 101和SMF实体104之间的转发。PCF实体106是核心网中的策略管理功能,负责制定对UE 101的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计费等相关的策略。UPF实体105是核心网中的用户面功能,通过N6接口与外部数据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通过N3接口与AN设备102进行数据传输。UE 101通过Uu口接入5G网络后,在SMF实体104的控制下建立UE 101到UPF实体105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数据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传输。AMF实体103和SMF实体104分别通过N8和N10接口从UDM实体107获取用户签约数据,通过N15和N7接口从PCF实体106获取策略数据。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 “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相关的直接通信进行说明。
具有ProSe能力的UE可以通过PC5接口与具有ProSe能力的另外一个UE直接通信。一个具有ProSe能力的UE可以通过如图2的方式发现另外一个具有ProSe能力的UE。UE1广播自己希望发现的UE的信息,例如业务信息(表示希望发现支持这种业务的UE)、目标UE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等,UE1广播消息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有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UE2通过接收广播消息确定自己是UE1希望发现的UE,并且获得了UE1的层2 ID,UE2向UE1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携带UE2的信息,例如UE2支持的业务信息、UE2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等,UE2发送的响应消息的帧结构中携带有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UE1获知UE2的信息以及UE2的层2 ID。
在获得了UE2的层2 ID之后,UE1可以向UE2发送直接通信请求,以请求建立PC5连接,如图3所示。
当两个具有ProSe能力的UE距离较远,无法直接通过PC5接口建立通信时,还可以通过一个具有ProSe能力的中继终端(Relay UE)进行通信的中转。如图4,Relay UE可以通过PC5接口与UE1进行直接通信,还可以通过PC5与UE2直接通信,则UE1和UE2可以通过Relay UE进行业务交互。图5是一种UE1通过Relay UE可以与UE2之间建立PC5连接的协议栈。具体的,如图5所示,UE1与UE2之间通过PC5-S接口连接,此外,UE1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与UE2的PDCP层连接;UE1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通过PC5-C接口连接中继终端(Relay UE)的RLC层,以及中继终端(Relay UE)的RLC层通过PC5-C接口连接UE2的RLC层,UE1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通过PC5-C接口连接中继终端(Relay UE)的MAC层,以及中继终端(Relay UE)的MAC层通过PC5-C接口连接UE2的MAC层,UE1的物理层(Physical,PHY)层通过PC5-C接口连接中继终端(Relay UE)的PHY层,以及中继终端(Relay UE)的PHY层通过PC5-C接口连接UE2的PHY层。
因为具有ProSe能力的UE之间是通过近距离交互的消息的帧结构获得对端UE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当两个UE是通过Relay UE进行消息中转的情况下,UE只能通过近距离交互的消息的帧结构获得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而无法获得对端UE的链路层标识,从而无法正确通过Relay UE发现对端UE,也无法通过Relay UE正确建立两个UE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中继通信方案,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elay UE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Relay UE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Relay UE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2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S210,中继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S220,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将其链路层标识发送给对端终端,以便通过中继终端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而可以发现对端终端,以及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建立与对端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或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对端终端可以在S220中通过中继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而可以发现第一终端,以及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发现对端终端,或者,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对端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头中携带有链路层标识,具体可以是: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有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层标识可以是层2标识(ID)。当然,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的标识,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或者,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discovery solicitation);或者,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discovery response)。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中继终端发送该第二消息之后,也即,在S220之后,该中继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该中继终端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可以接收该中继终端发送的该第四消息,以及从该第四消息中获取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而可以发现该第二终端,以及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建立与该第二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该第三消息和/或该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discovery solicitation),该第三消息和/或该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discovery response)。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20具体可以是:
该中继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该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进一步地,在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的情况下,上述S220具体可以是:
该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该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该第三消息和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该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该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中继终端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中继终端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1和实施例2详述本申请技术方案。其中,实施例1用于近距离通信的发现流程,实施例2用于近距离通信的连接建立流程,实施例2的前提是UE1已经获得UE2的链路层标识。
在实施例1中,UE1可以通过S11至S14获取UE2的链路层标识,如图7所示。
S11,UE1广播消息1,消息1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其中,消息1携带希望发现的UE的信息,例如业务信息(表示希望发现支持这种业务的UE)、目标UE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还可以包括UE1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UE1广播消息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有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S12,中继终端(Relay UE)收到消息1之后,继续广播消息2(也就是中转了消息1,即,若消息1为发现请求消息,消息2也为发现请求消息;若消息1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消息2也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Relay UE在消息2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的是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并且消息2的消息内容中包括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和上述希望发现的UE的信息;
S13,UE2通过接收消息2确定自己是UE1希望发现的UE,并且从消息2的内容中获得了UE1的层2 ID,从消息2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获得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UE2向Relay UE发送消息3(若消息2为发现请求消息,消息3为发现响应消息;若消息2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消息3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消息3的内容中携带UE2的信息,例如UE2支持的业务信息、UE2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等,以及UE1的层2 ID,UE2发送的消息3的帧结构中携带有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S14,Relay UE收到该消息3之后,获得UE1的层2 ID,则可以向UE1发送消息4(若消息3为发现响应消息,消息4也为发现响应消息;若消息3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消息4也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消息4的内容包括UE2的链路层标识和上述UE2的信息,relay UE所发送消息4的帧结构中携带有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可选地,消息4也可以包括UE1的链路层标识。
在实施例1中,UE1在S14中获知UE2的信息(UE2支持的业务信息、UE2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等)以及UE2的层2 ID。
在实施例2中,UE1可以通过S21至S24建立与UE2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如图8所示。
S21,UE1向中继终端(Relay UE)发送消息1,该消息1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其中,该消息1携带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该消息1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有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S22,Relay UE收到该消息1之后,根据消息1中的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向UE2发送消息2,消息2也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Relay UE在该消息2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的是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并且该消息2的内容包括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可选地,该消息2的内容还可以包括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S23,UE2从接收到的消息2内容中获得了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从消息2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获得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UE2向Relay UE发送消息3,消息3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消息3的内容中携带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UE2发送的消息3的帧结构中携带有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S24,Relay UE收到该消息3之后,获得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则可以向UE1发送消息4,消息4也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消息4的内容包括UE2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relay UE所发送消息4的帧结构中携带有Relay UE的链路层标识;可选地,消息4的内容还可以包括UE1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在实施例2中,在S24之后,UE1与UE2之间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上文结合图6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中继终端侧实施例,下文结合图9,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第一终端侧实施例,应理解,第一终端侧实施例与中继终端侧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中继终端侧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3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S310,第一终端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以及从该第四消息中获取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而可以发现该第二终端,以及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建立与该第二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头中携带有链路层标识,具体可以是: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有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层标识可以是层2标识(ID)。当然,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的标识,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discovery response),或者,该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该第四消息之前,该第一终端向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discovery solicitation),该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discovery response)。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该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此种情况下,该中继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向该中继终端发送该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该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该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中继终端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中继终端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上文结合图6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中继终端侧实施例,下文结合图10,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第二终端侧实施例,应理解,第二终端侧实施例与中继终端侧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中继终端侧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0所示, 该方法4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S410,第二终端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获取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而可以发现第一终端,以及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头中携带有链路层标识,具体可以是:数据包的帧结构中携带有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路层标识可以是层2标识(ID)。当然,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的标识,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该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向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通过接收第二消息确定自己是该第一终端希望发现的终端,并且从第二消息的内容中获得了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从第二消息的数据包的帧结构中获得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第二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消息(发现响应消息或者直接通信接受消息),第三消息内容中携带第二终端的信息,例如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等,以及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的帧结构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层2 ID)。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该第三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该第三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二消息为该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该中继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该第三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该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该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获取对端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以及通过中继终端发现对端终端,从而可以通过中继终端正确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上文结合图6至图10,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11至图16,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500为中继终端,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500包括:
通信单元5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该通信单元510,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510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该通信单元510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该第三消息和/或该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该第三消息和/或该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
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
该第一消息和/或该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510具体用于:
该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510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该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和该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该第三消息和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该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该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并且终端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所示方法200中的中继终端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600为第一终端,如图12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包括:
通信单元610,用于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该第四消息之前,该通信单元610还用于向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该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
该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该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该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610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方式向该中继终端发送该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在应用 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该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该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并且终端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9所示方法300中第一终端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700为第二终端,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700包括:
通信单元710,用于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710还用于向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该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该第三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该第三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
该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
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该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二消息为该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为该中继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
该第三消息包括该第二终端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该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该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并且终端设备7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0所示方法400中第二终端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800示意性结构图。图14所示的通信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20。其中,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8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8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8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81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30,处理器8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8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 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8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8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中继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中继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5所示的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10,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9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9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9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93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9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94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9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中继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是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6所示,该通信系统1000包括第一终端1010、中继终端1020和第二终端1030。
其中,该第一终端10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的功能,该中继终端10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中继终端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第二终端103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第二终端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 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中继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中继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当该计算机 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中继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针对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1)

  1.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和/或所述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和/或所述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7.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11.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四消息之前,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14.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15.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16.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20.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23.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24. 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发送的。
  25. 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中继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
  26. 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29.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和/或所述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和/或所述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32. 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33. 如权利要求29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35. 如权利要求29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37. 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38. 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39.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四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40.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所述第四消息之前,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41.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42. 如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第四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43. 如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44. 如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方式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45. 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46.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47.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48.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二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中继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49. 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链路层标识,且所述第三消息的数据包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
  50. 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51. 如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消息为发现响应消息。
  52. 如权利要求48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消息为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层标识发送的。
  53. 如权利要求48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中继终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
  54. 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和/或,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
  55. 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现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待发现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待发现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56. 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在应用层的用户标识。
  57.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8.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9.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0.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1.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72739.1A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6349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049.3A CN117376879A (zh)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7323 WO2022174466A1 (zh)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9049.3A Division CN117376879A (zh)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9401A true CN116349401A (zh) 2023-06-27

Family

ID=8293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9049.3A Pending CN117376879A (zh)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2180072739.1A Pending CN116349401A (zh)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9049.3A Pending CN117376879A (zh) 2021-02-22 2021-02-2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7301A1 (zh)
EP (1) EP4250866A4 (zh)
CN (2) CN117376879A (zh)
WO (2) WO20221744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4773A1 (ko) * 2014-08-10 2016-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936530B2 (en) * 2015-03-10 2018-04-03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vice-to-device relay communication
CN108307536B (zh) * 2016-08-11 2023-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
CN108809897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发现及中继转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225448A1 (en) * 2019-05-01 2022-07-14 Convida Wireless, Llc Methods for a multi-hop relay in 5g network
CN111096058B (zh) * 2019-12-02 2023-07-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879A (zh) 2024-01-09
EP4250866A1 (en) 2023-09-27
US20230337301A1 (en) 2023-10-19
EP4250866A4 (en) 2023-12-27
WO2022174466A1 (zh) 2022-08-25
WO2022174726A1 (zh)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65988B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WO202209504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8044266A (zh) 无线通信方法、远端终端以及中继终端
CN116250290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网元
CN117981369A (zh) 信息指示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网元
CN116321489A (zh) 中继发现方法和终端
CN116458223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653019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34940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00484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RU2810306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й связи
US20230090887A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924893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209480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60272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30224754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279296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和通信设备
WO2022257733A1 (zh) 一种网络共享场景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602046A (zh) 发现方法和终端
CN117751625A (zh) 中继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6114366A (zh) 用于终端间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783988A (zh) 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功能实体
CN118104273A (zh)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核心网网元、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632593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751688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